一种波束管理方法和相关设备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11459624.4

文献号 : CN11075338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余小勇刘斌黄伟王琪

申请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 :

提供了一种波束管理方法和相关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在终端设备通过第一接收波束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的过程中,确定该终端设备的第一UE姿态,该终端设备包括多个接收波束;在该终端设备从第一UE姿态变化到第二UE姿态的情况下,终端设备根据多个接收波束之间的方位关系,以及从第一UE姿态变化到第二UE姿态的方位变化情况,确定第二接收波束;该终端设备通过第二接收波束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基于此方案,能够在终端设备的姿态发生变化时,选择合适的接收波束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保证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传输性能,而且能够降低基于参考信号测量频度,降低功率,提升链路的鲁棒性。

权利要求 :

1.一种波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终端设备通过第一接收波束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的过程中,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UE姿态,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多个接收波束;

在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UE姿态变化为第二UE姿态的情况下,至少根据所述多个接收波束之间的方位关系,以及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UE姿态变化到所述第二UE姿态的方位变化情况,确定第二接收波束;

若在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接收波束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的过程中,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三UE姿态下接收到的同步参考信息的接收功率大于在第四UE姿态下接收到的所述同步参考信息的接收功率,将所述第一UE姿态校正为第三UE姿态;

若所述第一UE姿态与所述第二UE姿态的旋转角度小于第二阈值,所述终端设备通过与所述第一接收波束的极化方向相同的第二接收波束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若所述第一UE姿态与所述第二UE姿态的旋转角度大于第二阈值,所述终端设备通过与所述第一接收波束的极化方向不同的第二接收波束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

2.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收发模块通过第一接收波束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的过程中,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UE姿态,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多个接收波束;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UE姿态变化为第二UE姿态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多个接收波束之间的方位关系,以及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UE姿态变化到所述第二UE姿态的方位变化情况,确定第二接收波束;

校正模块,用于在所述收发模块通过第一接收波束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的过程中,若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三UE姿态下接收到的同步参考信息的接收功率大于在第四UE姿态下接收到的所述同步参考信息的接收功率,将所述第一UE姿态校正为所述第三UE姿态;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UE姿态与所述第二UE姿态的旋转角度小于第二阈值时,通过与所述第一接收波束的极化方向相同的第二接收波束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

在所述第一UE姿态与所述第二UE姿态的旋转角度大于第二阈值时,通过与所述第一接收波束的极化方向不同的第二接收波束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包括同步参考信息,所述同步参考信息包括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和/或同步序列块参考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波束接收到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或同步序列块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大于第一阈值。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收发模块通过所述第一接收波束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的过程中,获取n次UE姿态的参数,对所述n次UE姿态的参数求平均值,确定所述平均值对应的姿态为第一UE姿态,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UE姿态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时所对应的姿态的情况下,所述收发模块通过所述第二接收波束接收网所述络设备发送的信息之前,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接收波束发送所述随机接入前导。

7.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UE姿态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时所对应的姿态的情况下,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接收波束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随机接入响应。

8.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中,在所述第二UE姿态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竞争解决响应消息时所对应的姿态的情况下,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接收波束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竞争解决响应消息。

9.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非连续性接收状态或空闲态非连续性接收状态时,所述第一UE姿态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在进入睡眠前所对应的姿态,所述第二UE姿态包括所述终端设备苏醒时所对应的姿态。

说明书 :

一种波束管理方法和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波束管理方法和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无线网络技术和应用的发展已经来到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5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5G)时代,在2018年6月已经完成了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R15版本的冻结。3GPP定义了5G应用场景三大方
向—增强移动带宽(enhance mobile broadband,eMBB)、大规模物联网(mass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eMTC)和超高可靠超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其中eMBB将能够为每个小区提供10G比特每秒级的上下行吞吐量,
为了获得这样的带宽,eMBB将使用更加广泛的频谱资源,从长期演进技术(long term 
evolution,LTE)使用的低频段扩展至高频段(例如可以达到100GHz)。
[0003] 高频段电磁波具有高路损的特性,为了克服高频段导致的较大的传播损耗,实现更好的小区覆盖,一种基于波束赋形技术的信号传输机制被采用,以通过较大的天线增益
来补偿信号传播过程中的传输损耗。
[0004] 现有技术中,当信号基于波束赋形技术进行传输时,一旦用户发生移动或者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的姿态发生了改变(例如旋转),可能会出现传输信号对应的赋
形波束的方向不再匹配旋转后的UE姿态,从而存在UE不能完成随机接入或者随机接入后性
能较差,接收信号频繁中断的问题。这时需要在不同的赋形波束间进行切换,需要再次对发
射赋形波束和接收赋形波束分别进行波束扫描和波束训练,完成满足接入条件收发波束对
的选取。整个过程较为繁琐,而且在UE姿态快速变化的场景中,UE不能及时的做出响应,切
换到合适的赋形波束进行信号的传输。

发明内容

[0005]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波束管理方法和相关设备,能够实现在终端设备姿态发生变化时,减少UE对物理空间的重复扫描,提高扫描效率。
[0006]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波束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终端设备通过第一接收波束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的过程中,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UE姿态,所述终端设备包
括多个接收波束;在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UE姿态变化为第二UE姿态的情况下,至少根
据所述多个接收波束之间的方位关系,以及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UE姿态变化到所述第
二UE姿态的方位变化情况,确定第二接收波束;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二接收波束接收
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
[0007] 在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中,若终端设备在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的过程中UE姿态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该终端设备根据多个接收波束之间的方位关系,以及UE姿态的方位变
化情况,确定经过姿态变化后的第二接收波束。这样,可以保证在UE姿态发生变化时,能够
及时的利用第二接收波束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因此,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能够实现在
终端设备姿态发生变化时,减少物理空间的重复扫描,提高扫描效率,提升随机接入成功
率,并且可以降低基于参考信号的测量频度,降低功耗,提升链路的鲁棒性。
[0008] 可以理解的,终端设备的姿态包括而不限定为UE姿态,终端姿态,用户姿态。
[0009]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包括同步参考信息,所述同步参考信息包括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和/或同步序列块参考
信号。
[0010] 在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中,网络设备通过向终端设备发送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或同步序列参考信号,终端设备通过不同的接收波束接收该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或同步序
列参考信号来实现波束扫描的过程。
[0011]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接收波束接收到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或同步序列块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大于第一阈值。
[0012] 在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中,终端设备通过对接收到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或同步序列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进行测量,将满足条件(例如接收功率大于第一阈值)的接收波束
确定为第一接收波束,整个确定过程实现简单。
[0013]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终端设备通过第一接收波束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的过程中,所述多个接收波束存在被遮挡的接收波束的
情况下,所述第一接收波束不包括所述被遮挡的接收波束。
[0014] 在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中,终端设备预先对接收波束的遮挡情况进行检测,可以提高整个波束扫描的效率,减少对被遮挡的接收波束进行的不必要的接收功率的测量。
[0015]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UE姿态变化为第二UE姿态的情况下,所述多个接收波束存在被遮挡的接收波束的情况,
所述第二接收波束不包括所述被遮挡的接收波束。
[0016] 在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中,终端设备在UE姿态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预先通过对接收波束的遮挡情况进行检测,可以提高整个确定第二接收波束过程的效率,减少对被遮挡的
接收波束进行的不必要的接收功率的测量。
[0017]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终端设备通过第一接收波束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的过程中,获取n次UE姿态的参数,对所述n次UE姿态的
参数求平均值,确定所述平均值对应的UE姿态为第一UE姿态,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0018] 在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中,终端设备通过多次获取UE姿态的参数并求出该参数的平均值,将该平均值对应的UE姿态确定为第一UE姿态,可以保证得到的该第一UE姿态更加准
确,有效避免出现误差。
[0019]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在所述第二UE姿态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时所对应的姿态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通
过所述第二接收波束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之前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二接
收波束发送所述随机接入前导。
[0020] 在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中,在终端设备在发送随机接入前导时,UE姿态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通过第二UE姿态下的第二接收波束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可以保证网络设备能够接
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完成随机接入过程。
[0021]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在所述第二UE姿态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时所对应的姿态的情
况下,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二接收波束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
通过所述第二接收波束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随机接入响应。
[0022] 在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中,若终端设备在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的过程中,姿态发生了变化,则终端设备通过第二接收波束接收该随机接入响应,可以保证终端设
备能够准确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完成随机接入过程。
[0023]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中,在所述第二UE姿态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竞争解决响应消息时所
对应的姿态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二接收波束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包
括: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二接收波束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竞争解决响应消
息。
[0024] 在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中,终端设备在等待竞争解决响应的过程中,姿态发生了变化,则终端设备通过第二接收波束接收该竞争解决响应消息,可以保证能够准确接收到网
络设备发送的该竞争解决响应消息,提高接入效率和成功率。
[0025]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非连续性接收状态或空闲态非连续性接收状态时,所述第一UE姿态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在
进入睡眠前所对应的姿态,所述第二UE姿态包括所述终端设备苏醒时所对应的姿态。
[0026] 在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中,终端设备可以记录进入睡眠前的姿态和醒来时的姿态,并基于这两个时刻的UE姿态变化调整接收波束,可以保证终端设备在醒来时能够使用合适
的接收波束准确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
[0027]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在终端设备通过第一接收波束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的过程中,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UE姿态之后还包
括:
[0028] 在终端设备通过第一接收波束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的过程中,若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三UE姿态下接收到的同步参考信息的接收功率大于在第四UE姿态下接收到的所述
同步参考信息的接收功率,则将所述第一UE姿态校正为所述第三UE姿态。
[0029] 在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中,终端设备在基于姿态的变化调整接收波束的过程中,基于同步参考信息的检测来校正更新终端设备的姿态变化,可以消除仅依赖姿态变化而调整
接收波束而累积的误差,保证能够在UE姿态变化的情况下使用合适的接收波束接收网络设
备发送的信息。
[0030]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多个接收波束是由单极化天线形成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0031] 若所述第一UE姿态与所述第二UE姿态的旋转角度小于第二阈值,则所述第二接收波束的极化方向与所述第一接收波束的极化方向相同;
[0032] 若所述第一UE姿态与所述第二UE姿态的旋转角度大于第二阈值,则所述第二接收波束的极化方向与所述第一接收波束的极化方向不同。
[0033] 在本申请提供的方案中,终端设备在UE姿态发送变化的过程中,通过对姿态变化所对应的旋转角度进行判断,并选择极化方向合适的接收波束,可以保证能够准确接收到
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
[0034]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也可以是用户设备内的芯片。该终端设备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涉及终端设备的功
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
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
[0035]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终端设备为UE时,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所述处理模块例如可以是处理器,所述收发模块例如可以是收发器,所述收发器可以包括射频电路
和基带电路。收发模块用于支持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或其它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一个示
例中,收发模块,还可以包括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例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接入网设备发
送的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通过第一接收波束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的
过程中,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UE姿态,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多个接收波束,以及用于在所
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UE姿态变化为第二UE姿态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多个接收波束之间的
方位关系,以及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UE姿态变化到所述第二UE姿态的方位变化情况,
确定第二接收波束。可选的,该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
合,其保存该终端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0036]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基带电路,射频电路和天线。其中处理器用于实现对各个电路部分功能的控制,基带电路,射频电路和天线,用于指示终端
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例如,在下行通信中,射频电路可以对经由天线接收到的网络
设备发送的信息进行数字转换、滤波、放大和下变频等处理后,经由基带电路进行解码按协
议解封装以获取其中携带的消息。可选的,该终端设备还包括存储器,其保存终端设备必要
的程序指令和数据;在上行通信中,由基带电路生成需要发送的消息,经由射频电路进行模
拟转换、滤波、放大和上变频等处理后,再由天线发送给网络设备。
[0037]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器,处理器可以用于指令或操作系统,以实现对终端设备功能的控制,调制解调器可以按协议对数据进行
封装、编解码、调制解调、均衡等以生成需要上报的消息,以支持终端设备执行第一方面中
相应的功能;调制解调器还可以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
[0038]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该终端设备为用户设备UE内的芯片时,该芯片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所述处理模块例如可以是处理器,此处理器可以用于对经由收发
模块接收到的承载信息的数据分组进行滤波、解调、功率放大、解码等处理,所述收发模块
例如可以是该芯片上的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该处理模块可执行存储单元存储的
计算机执行指令,以支持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相应的功能。可选地,所述存储单元可
以为所述芯片内的存储单元,如寄存器、缓存等,所述存储单元还可以是所述终端设备内的
位于所述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或可存储静态
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
RAM)等。
[0039]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并读取存储器中的指令并根据所述指令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涉及终端设备的功能。该存储器可
以位于该处理器内部,还可以位于该处理器外部。
[0040]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非瞬态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0041]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产生波束成型的示意图;
[0042]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发射的波束的示意图;
[0043] 图2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作波束对示意图;
[0044]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架构示意图;
[0045]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波束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46]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波束扫描过程中确定UE姿态示意图;
[0047]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接收波束示意图;
[0048]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姿态变化下接收波束调整示意图;
[0049]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扫描过程中接收波束选择示意图;
[0050] 图9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随机接入过程中接收波束选择示意图;
[0051] 图9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随机接入过程中接收波束选择示意图;
[0052] 图9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随机接入过程中接收波束选择示意图;
[0053]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态非连续性接收示意图;
[0054]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处于非连续性接收状态时接收波束调整示意图;
[0055]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极化天线产生波束示意图;
[0056]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57]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58]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上传感器辅助波束管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9]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0060]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架构,还可以应用于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UTRAN)架构,或者全球
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
进(Enhanced Data Rate for GSM Evolution,EDGE)系统的无线接入网(GSM EDGE Radio 
Access Network,GERAN)架构。在UTRAN架构或GERAN架构中,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的功能由服务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支持节点(Serving GPRS Support,SGSN)完成,SGW\PGW的功能由网关GPRS
支持节点(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GGSN)完成。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应用
于其他通信系统,例如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系统,甚至
未来的5G通信系统或5G之后的通信系统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0061]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可以为包含无线收发功能、且可以与网络设备配合为用户提供通讯服务的设备。具体地,终端设备可以指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
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是蜂窝电话、
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
(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
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
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或5G之后的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0062] 本申请实施例还涉及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可以是用于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设备,例如,可以是GSM系统或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
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
eNB或eNodeB),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
网络或5G之后的网络中的网络侧设备或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等。
[0063] 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网络设备还可以称为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设备。RAN设备在不同通信系统中对应不同的设备,例如,在2G系统中对应基
站与基站控制器,在3G系统中对应基站与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RNC),在4G系统中对应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在5G系统中对应5G系统,如
新无线接入系统(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NR)中的接入网设备(例如gNB,CU,DU)。
[0064]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首先在此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相关技术知识。
[0065] 在无线通信中,可以设法使电磁波按特定方向传播,从而在不同空间的用户可以同时使用全部频谱资源不间断的进行通讯,即空分复用(spac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DMA)。当无线信号在空间中全方向辐射时,只有一小部分信号能量被接收机接收
到成为有用信号,大部分信号并没有被相应的接收机接收到,而是辐射到了其它的接收机
成为了干扰信号。当使用SDMA时,信号能量集中在特定的方向,一方面减少了对其它接收机
的干扰,一方面也减少了信号能量的浪费。在5G通讯中,SDMA是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mass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例子,即在发射
端和接收端分别使用大规模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阵列,使信号通过发射端与接收端的大规
模天线阵列传送和接收,从而改善通信质量。将无线信号(电磁波)只按特定方向传播的技
术叫做波束成型。
[0066] 电磁波的辐射方向由天线的特性决定,天线的方向特性可以由辐射方向图(即天线发射的信号在空间不同方向的幅度)来描述。普通的天线的辐射方向图方向性很弱(即每
个方向的辐射强度差不多),而最基本的形成波束的方法是使用辐射方向性很强的天线(即
瞄准一个方向辐射,类似手电筒),此外,波束成型需要可以随着接收端和发射端之间的相
对位置而改变波束的方向,传统使用单一天线形成波束的方法需要机械转动天线才能改变
波束的方向,因此,实用的波束成型方案使用的是智能天线阵列。
[0067] 参见图1,是一种产生波束成型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当单个半波振子垂直放置,其对应的垂直面方向图增益是2.15分贝(dB),当两个半波振子排成一个垂直放置的直线
阵,其对应的垂直方向图增益为5.15dB,当四个半波振子排成一个垂直放置的直线阵,其对
应的垂直面方向图增益是8.15dB,可以看出,当半波振子数量越多,排成一个垂直放置的直
线阵时,其对应的垂直方向图增益越大。在波束成型中,可以通过控制发射和接收的波之间
的相对相位和幅度,可以做到电磁波辐射和接收增益都集中在一个方向上。
[0068] 采用波束成型技术后,基站必须使用多个不同指向的波束才能完全覆盖小区。参见图2A,是一种基站发射的波束的示意图。如图2A所示,基站使用了8个波束覆盖其服务的
小区,在下行过程中(即基站到终端设备的无线传输),基站依次使用不同指向的波束发射
无线信号,该过程被称作波束扫描(beam measurement),同时,终端设备测量不同波束发射
出的无线信号,并向基站报告相关信息,基站根据终端设备报告的相关信息确定对准该终
端设备的最佳发射波束。若终端设备也有天线阵列,则在波束对准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发
射波束,还要考虑接收波束,因此,5G标准允许终端设备针对发射波束变换不同的接收波
束,并从中选择最佳接收波束,获得一对最佳的波束对(一个发射波束和一个接收波束)。参
见图2B,是一种工作波束对示意图。如图2B所示,基站的发射波束4和终端设备1的接收波束
3的对齐度最好,基站的发射波束6和终端设备2的接收波束2的对齐度最好,所以终端设备1
和终端设备2所对应的最佳波束对分别为(波束4,波束3)和(波束6,波束2)。
[0069] 需要说明的是,在发起随机接入之前,需要扫描基站侧所有或者部分波束以及终端设备侧所有或者部分波束,然后从所测量波束对中找到达到接入门限或者性能最优的波
束对用于随机接入,如果在波束扫描过程中或者随机接入过程中,终端设备的姿态位置发
生了改变(例如终端设备发生了旋转),导致找到的波束对不再匹配,则可能引起随机接入
时间过长或者随机接入失败。
[0070] 本申请提供一种波束管理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在终端设备姿态发生变化时,扫描效率低和随机接入成功率低的问题,能够降低基于参考信号的测量频度,降低功耗,提升链
路的鲁棒性。
[0071] 参见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网络架构包括终端设备10和网络设备20,该网络设备20具体可以为基站,终端设备10具体可以为手机,笔记
本,平板电脑,客户端设备(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CPE)等,网络设备20为终端设备
10提供无线接入服务,每个网络设备20都对应一个服务覆盖区域,进入该区域的终端设备
10可以通过无线信号与网络设备20进行通信。终端设备10在接收网络设备20发送的信息的
过程中,可以基于自身的姿态变化,调整接收波束,保证能够正确不中断的接收到网络设备
20发送的信息。基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架构,网络设备20可以向终端设备10进行下
行传输,例如网络设备20向终端设备10发送同步信号序列,终端设备10也可以向网络设备
20进行上行传输,这里的传输具体可以指数据传输和物理层控制信令传输。
[0072]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及相关装置。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展示顺序仅代表实施例的先后顺序,并不代表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优劣。
[0073] 请参见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波束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中所描述的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可以分别对应图3中所示的终端设备10和网络设备20。如图4所
示,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0074] S401:终端设备通过第一接收波束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
[0075] 具体地,终端设备具有多个接收波束,在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的过程中,选择该多个接收波束中的一个进行接收。
[0076] 具体地,终端设备可以是在波束扫描的过程中,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也可以是在随机接入过程中,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也可以是在与网络设备建立了无线资源
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之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网络设备发送
的信息是下行信息,该下行信息可以是网络设备周期性发送的信息,也可以是网络设备半
静态发送的信息,或者动态非周期发送的信息,这里不做限定。
[0077]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包括同步参考信息,所述同步参考信息包括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和/或同步序列块参考信号。
[0078] 具体地,在终端设备发起随机接入之前,需要扫描网络设备侧的所有或部分波束以及终端设备侧的所有或部分波束,然后从所测量的波束对中找到达到接入门限或者性能
最优的波束对用于随机接入。所以,终端设备为了选取最佳波束对,需要接收网络设备发送
的同步参考信息。
[0079] 进一步地,网络设备发送的同步参考信息可以是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或者是同步序列块(synchronization 
sequence block,SSB)参考信号,或者是其它的参考信号。
[0080] 需要说明的是,网络设备通过不同的发射波束发送该同步参考信息,终端设备接收到的是多个发射波束发送的同步参考信息。举例来说,若网络设备存在8个不同的发射波
束以覆盖整个小区,终端设备存在10个接收波束,则对于终端设备的每一个接收波束,需要
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8个发射波束发送的同步参考信息,并基于接收到的8个发射波束发送
的同步参考信息进行信道质量测量,得到针对于每一个发射波束的信道质量测量结果,终
端设备可以将该信道质量测量结果发送给网络设备。对于波束扫描过程,需要测量80次才
能完成整个网络设备侧和终端设备侧所有波束的扫描,并基于信道质量测量结果,可以找
到一对信道质量测量结果最好的波束对。
[0081]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接收波束接收到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或同步序列块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大于第一阈值。
[0082] 具体地,在波束扫描过程中,终端设备对于接收到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或同步序列块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进行测量,在完成所有的波束测量后,确定该信道状态信息
参考信号或同步序列块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最大值对应的接收波束为第一接收波束,该第
一阈值可以是终端设备设置的,也可以是网络设备设置的,这里不做限定。
[0083]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终端设备通过第一接收波束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的过程中,所述多个接收波束存在被遮挡的接收波束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接收波束
不包括所述被遮挡的接收波束。
[0084] 具体地,在波束扫描过程中,终端设备会通过电磁波吸收比值(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AR)传感器对天线位置遮挡情况进行检测,若检测到某些接收波束被遮
挡,由于被遮挡的接收波束性能极差,无法用于随机接入以及后续的信息传输,则终端设备
会忽略这些被遮挡的接收波束,不再利用这些被遮挡的接收波束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同步
参考信息。
[0085] 可以理解,终端设备通过利用SAR传感器对天线位置遮挡情况进行检测,忽略被遮挡的接收波束,可以有效减小扫描时间,提高整个扫描过程的扫描效率。
[0086] S402:终端设备确定第一UE姿态。
[0087] 具体地,在波束扫描的过程中,网络设备在一个扫描周期内(例如一个SSB周期)使用不同的波束向终端设备发送同步参考信息(例如SSB参考信号),终端设备在一个周期内
使用同一个接收波束接收该同步参考信息并进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测量,在下一个扫描周期,终端设备使用另一个接收波束接收该同
步参考信息并进行RSRP测量。与此同时,终端设备的传感器会进行检测获得数据信息,该传
感器可以包括加速度计,陀螺仪,磁力计等,在传感器获得数据信息后,终端设备的微控制
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上的传感器上下文模块(sensor context)对数据信息
进行融合算法处理,计算得到终端设备的姿态。
[0088]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的传感器是不间断的获取数据信息的,可以计算得到多个时刻下的终端设备的姿态,例如,可以得到每一个扫描周期的终端设备的姿态,终端设备
根据测量得到的RSRP值,确定最大的RSRP值所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姿态为第一UE姿态。
[0089]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UE姿态,包括:在所述终端设备通过第一接收波束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的过程中,获取n次UE姿态的参数,对所
述n次UE姿态的参数求平均值,确定所述平均值对应的UE姿态为第一UE姿态,n为大于等于1
的正整数。
[0090] 具体地,在终端设备使用同一个接收波束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的过程中,终端设备的传感器多次获取数据信息,例如获取n次UE姿态的参数,对该n次UE姿态的参数求
平均值,将该平均值对应的姿态确定为第一UE姿态,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0091] 进一步地,在波束扫描的过程中,按照通信协议的默认配置,每20毫秒完成网络设备侧所有波束和终端设备侧一个波束的测量,即一个扫描周期为20毫秒。在一个扫描周期
内,终端设备的MCU上的sensor context根据传感器多次获取的UE姿态参数进行计算得到
多个终端设备的姿态,对该多个终端设备的姿态的参数求平均值,确定该平均值对应的UE
姿态为第一UE姿态。参见图5,图5是一种波束扫描过程确定UE姿态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
第一个扫描周期(即20毫秒)中,终端设备的MCU上的sensor context多次计算获得4次终端
设备的姿态,即每隔5毫秒获得一次终端设备的姿态,终端设备对获得的4次终端设备的姿
态的参数求平均值,确定该平均值对应的姿态为终端设备利用波束1扫描时所对应的姿态,
在第二个扫描周期或第三个扫描周期中,终端设备的MCU上的sensor context依旧每隔5毫
秒计算获得一次终端设备的姿态,终端设备对获得的4次姿态的参数求平均值,确定该平均
值对应的姿态为终端设备利用波束2或波束3进行扫描时所对应的姿态。
[0092] 可以理解,终端设备通过在一个扫描周期中,多次获取终端设备的姿态,并对获取到的多个终端设备的姿态的参数求平均值,将该平均值对应的姿态作为当前波束扫描时的
姿态,可以使最终确定的终端设备的姿态更加准确。
[0093] S403:终端设备从第一UE姿态变化到第二UE姿态,至少根据多个接收波束之间的方位关系以及方位变化情况,确定第二接收波束。
[0094] 具体地,对于终端设备来说,为了保证能够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终端设备的多个接收波束需要覆盖整个球面空间位置,而且多个接收波束之间的相对位置不会随着
终端设备的姿态或位置的变化而发送改变。
[0095] 参见图6,是一种终端设备的接收波束示意图。如图6所示,终端设备具有8个接收波束,这8个接收波束覆盖整个球面空间位置,能够保证终端设备接收到来自各个方向的信
息。此外,接收波束之间的位置是固定的,例如接收波束1和接收波束2之间的位置是固定
的,接收波束7和接收波束8之间的位置也是固定的。
[0096] 进一步地,若终端设备的姿态发生变化,终端设备通过传感器获取数据信息,计算出终端设备的方位变化情况(例如可以是角度变化,即终端设备变化后的姿态相对于变化
前的姿态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了多少度),根据该方位变化情况以及多个接收波束之间的
相对位置关系,可以确定在终端设备的姿态发生改变后,哪一个接收波束能够满足接收条
件(即哪一个接收波束与网络设备的发射波束对齐度更好),终端设备确定该接收波束为第
二接收波束,并将接收波束调整至第二接收波束,利用该第二接收波束接收网络设备发送
的信息。
[0097] 参见图7,是一种终端设备姿态变化下接收波束调整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第一时刻,终端设备处于第一UE姿态时,该终端设备的接收波束2与网络设备侧的发射波束对齐度
最好,终端设备则利用接收波束2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当在第二时刻,终端设备发生
了姿态变化,从第一UE姿态变化到了第二UE姿态,此时,该终端设备的接收波束4与网络设
备侧的发射波束对齐度最好,终端设备则利用接收波束4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
[0098] 需要说明的是,在波束扫描的过程中,需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尽量多的球面空间位置的扫描,从而找到满足条件(即对齐度最好)的波束对。每扫描完终端设备的一个
接收波束后,需要通过传感器获取数据信息,并计算识别终端设备的姿态变化,以确定在下
一个扫描周期使用终端设备的哪一个接收波束。参见图8,图8是一种扫描过程中接收波束
选择示意图。如图8所示,在第一时刻,终端设备在该姿态下使用接收波束1接收网络设备发
送的同步参考信息,完成扫描过程,在完成接收波束1的扫描后,终端设备检测到发生了姿
态变化,旋转到了新的姿态,由于在该新的姿态下,接收波束2和第一时刻的接收波束1所对
应的覆盖扫描的物理空间相同,若终端设备在第二时刻使用接收波束2接收网络设备发送
的同步参考信息完成扫描过程,则两次扫描结果是一样的,所以,终端设备基于识别出的姿
态变化,在第二时刻使用其它的接收波束(除接收波束2以外的接收波束)完成扫描过程,例
如,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二时刻继续使用接收波束1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同步参考信息,因为
在终端设备的姿态发生变化后,第二时刻接收波束1所对应的覆盖扫描的物理空间与第一
时刻接收波束1所对应的覆盖扫描的物理空间不同。
[0099] 可以理解,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姿态的变化选择接收波束完成扫描过程,可以保证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对物理空间更好的覆盖,避免重复扫描,节约了扫描时间,提高了扫描
效率。
[0100]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UE姿态变化为第二UE姿态的情况下,所述多个接收波束存在被遮挡的接收波束的情况,所述第二接收波束不包括所
述被遮挡的接收波束。
[0101] 具体地,终端设备在发生姿态变化时,会通过SAR传感器对天线位置遮挡情况进行检测,若检测到某些接收波束被遮挡,由于被遮挡的接收波束性能极差,无法用于随机接入
以及后续的信息传输,则终端设备会忽略这些被遮挡的接收波束,在姿态变化后,选择未被
遮挡的接收波束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
[0102] 可以理解,终端设备通过利用SAR传感器对天线位置遮挡情况进行检测,忽略被遮挡的接收波束,可以保证终端设备在发送姿态变化后,仍能够准确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
信息,保证接入性能良好。
[0103]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随机接入过程中,且所述第二UE姿态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时所对应的姿态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二接收波束接收
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之前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二接收波束发送所述随机接入
前导。
[0104] 具体地,波束扫描的总时间与终端设备侧支持的接收波束成正比,若20毫秒完成网络设备侧所有发射波束和终端设备侧一个接收波束的测量,则要测量所有的波束,需要
的总时间为:N*20毫秒,N为终端设备侧支持的接收波束的数量。假若在第一个扫描周期测
量得到的波束对满足随机接入条件(例如接收到的SSB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大于第一阈
值),则从测量到终端设备发起随机接入的最短时延大约需要120毫秒,若在这个过程中(即
在120毫秒中),终端设备的姿态发生了变化,终端设备仍使用测量得到的波束发起随机接
入,可能会导致随机接入失败或者随机接入后性能较差。
[0105] 进一步地,终端设备经过波束扫描后,已经确定满足条件的波束对,若在随机接入时刻需要发起随机接入,此时,终端设备通过传感器获取到数据信息,计算出该终端设备的
姿态变化情况,确定当前时刻的姿态(即第二UE姿态),该姿态与终端设备在扫描时刻的姿
态(即第一UE姿态)不相同,终端设备基于姿态的变化和各个接收波束之间的位置关系,对
接收波束进行调整,即从扫描时刻确定的第一接收波束调整为姿态变化后的第二接收波
束。
[0106] 值得说明的是,在随机接入时刻,终端设备会使用与同步参考信息(例如SSB参考信号)关联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资源发起随机
过程,终端设备会通过调整后得到的第二接收波束向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
(preamble),并启动定时器等待网络设备侧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random access 
response,RAR),该定时器可以是由RRC信令进行配置的。
[0107] 参见图9A,图9A是一种随机接入过程中接收波束选择示意图。如图9A所示,在波束扫描后,终端设备处于第一UE姿态,此时接收波束1与网络设备的发射波束对齐度最好,在
终端设备发送preamble时刻,终端设备的姿态发生了变化,此时,终端设备处于第二UE姿
态,接收波束1与网络设备的发射波束发生了偏离,而接收波束2与网络设备的发射波束对
齐度更好,终端设备选择接收波束2向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
[0108] 可以理解,在随机接入的过程中,基于终端设备姿态的变化,调整接收波束,有利于提高随机接入成功率。
[0109]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随机接入过程中,且所述第二UE姿态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时所对应的姿态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
述第二接收波束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二接收波束接收
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随机接入响应。
[0110] 具体地,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preamble后,网络设备会根据分配给终端设备发起随机接入的资源情况,选择合适的波束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preamble,并向终端设备
发送RAR消息。
[0111] 特别地,终端设备在等待网络设备发送RAR消息的过程中,该终端设备的姿态发生了变化,导致当前时刻的姿态(即第二UE姿态)与发送preamble时刻的姿态不同,终端设备
基于姿态的变化和各个接收波束之间的位置关系,对接收波束进行调整,确定当前时刻的
姿态下,与网络设备的发射波束对齐度最好的接收波束(即第二接收波束),并通过该接收
波束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RAR消息。
[0112] 参见图9B,图9B是另一种随机接入过程中接收波束选择示意图。如图9B所示,在终端设备发送preamble时,接收波束2与网络设备的发射波束对齐度最好,在终端设备发送
preamble后,等待网络设备发送RAR消息的过程中,终端设备的姿态发生了变化,此时,接收
波束2与网络设备的发射波束发生了偏离,而接收波束3与网络设备的发射波束对齐度更
好,终端设备选择接收波束3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RAR消息。
[0113] 可以理解,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基于终端设备姿态的变化,调整接收波束,有利于提高随机接入成功率。
[0114]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中,且所述第二UE姿态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竞争解决响应消息时所对应的姿态的情况下,所述
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二接收波束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包括: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
二接收波束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竞争解决响应消息。
[0115] 具体地,对于非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RAR消息后,就完成了整个随机接入过程。而对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网络设备
发送的RAR消息后,需要再向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即Msg3),并启动竞争解决定
时器,等待网络设备的竞争解决响应消息,该定时器可以是由RRC信令进行配置的。
[0116] 特别地,终端设备在等待网络设备发送竞争解决响应消息的过程中,该终端设备的姿态发生了变化,导致当前时刻的姿态(即第二UE姿态)与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消息时刻的
姿态不同,终端设备基于姿态的变化和各个接收波束之间的位置关系,对接收波束进行调
整,确定当前时刻的姿态下,与网络设备的发射波束对齐度最好的接收波束(即第二接收波
束),并通过该接收波束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竞争解决响应消息。
[0117] 参见图9C,图9C是另一种随机接入过程中接收波束选择示意图。如图9C所示,在终端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消息时,接收波束3与网络设备的发射波束对齐度最好,在终端设
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消息后,等待网络设备发送竞争解决响应消息的过程中,终端设备的
姿态发生了变化,此时,接收波束3与网络设备的发射波束发生了偏离,而接收波束4与网络
设备的发射波束对齐度更好,终端设备选择接收波束4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竞争解决响应
消息,在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竞争解决响应消息后,完成整个随机接入过程。
[0118] 可以看出,在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中,基于终端设备姿态的变化,调整接收波束,有利于提高随机接入成功率。
[0119]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非连续性接收状态或空闲态非连续性接收状态时,所述第一UE姿态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在进入睡眠前所对应的姿态,
所述第二UE姿态包括所述终端设备苏醒时所对应的姿态。
[0120] 具体地,非连续性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DRX)特性可以使终端设备不需要一直处于工作监听状态,使终端设备能够降低功耗。当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非连续性
接收(connected discontinuous reception,CDRX)状态时,终端设备不需要一直监听物理
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在每个DRX周期内会定时醒
来一段时间接收数据。DRX周期包括长周期和短周期两种,长周期是短周期的整数倍。
[0121] 进一步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使用长周期或短周期,例如,在某个长周期内,终端设备醒来发现有数据到达,那么在后续一段时间内,终端设备将长周期调整为短周
期,经过一段时间后,连续几个(例如3个)短周期内,都没有数据到达,则终端设备将短周期
调整为长周期以降低功耗。
[0122] 参见图10,图10是一种连接态非连续性接收示意图。如图10所示,长周期是短周期的两倍,在每一个周期(长周期或短周期)中,存在一段工作时间,在该时间段内,终端设备
从睡眠状态清醒过来并监控接收数据。
[0123] 当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非连续接收(idle discontinuous reception,IDRX)状态时,此时,终端设备没有专有的无线资源,只需要在一个网络指定的固定的周期(即寻呼周
期长度)上醒来监听寻呼信道和广播信道,如果终端设备从寻呼信道或广播信道接收到寻
呼消息或系统消息,需要进一步处理,则终端设备需要从空闲态转到连接态,建立RRC连接,
接收数据。
[0124]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在睡眠过程中,该终端设备的姿态发生了变化,导致醒来时刻的姿态(即第二UE姿态)与进入睡眠前所记录的姿态(即第一UE姿态)不同,终端设备基
于姿态的变化和各个接收波束之间的位置关系,对接收波束进行调整,确定醒来时刻的姿
态下,与网络设备的发射波束对齐度最好的接收波束(即第二接收波束),并通过该接收波
束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数据。
[0125] 参见图11,图11是一种终端设备处于非连续性接收状态时接收波束调整示意图。如图11所示,终端设备在进入睡眠前,通过传感器获取数据信息并计算得到终端设备的姿
态,在终端设备从睡眠状态醒来前,终端设备通过传感器再次获取数据信息并计算得到终
端设备此时的姿态,终端设备基于上述两个时刻的姿态的变化,调整接收波束,选择终端设
备在最新的姿态下,与网络设备的发射波束对齐度最好的接收波束,保证终端设备在醒来
时可以使用与网络设备对齐度最好的接收波束接收数据。
[0126] 可以理解,在终端设备处于CDRX或IDRX时,基于终端设备进入睡眠前和醒来时刻姿态的变化,调整接收波束,可以保证终端设备在醒来时刻能够使用合适的接收波束接收
网络设备发送的数据,保证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不中断。
[0127]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终端设备通过第一接收波束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的过程中,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UE姿态之后还包括:在终端设备通过第一接收波束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的过程中,若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三UE姿态下接收到的同步参考信
息的接收功率大于在第四UE姿态下接收到的所述同步参考信息的接收功率,则将所述第一
UE姿态对应的参数信息校正为所述第三UE姿态对应的参数信息。
[0128] 具体地,每一个接收波束都对应覆盖一定的物理空间,在终端设备发生较细微的姿态变化时(例如旋转的角度较小),不会引起接收波束的切换,若终端设备一直保持这种
细微的变化,当其姿态变化超过某个临界值时,就会引起接收波束的切换。
[0129] 进一步地,在终端设备姿态变化而不引起接收波束切换的过程中,所有姿态都对应同一个接收波束,但是每一个姿态下所接收到的同步参考信息的接收功率都不一样,其
中,接收功率最大值所对应的终端设备的姿态与网络设备对齐度最好,将该姿态作为该接
收波束的基准姿态,若后续终端设备发生姿态变化,则需要与上述接收功率最大值所对应
的姿态进行比较得到姿态变化情况并判断是否会引起接收波束的切换。
[0130] 举例来说,在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并且是非DRX时,终端设备的姿态未发生变化时,其对应的接收波束为接收波束0,当终端设备的姿态发生变化,其变化为q1时,还不足以
引起接收波束的切换,其对应的接收波束仍为接收波束0,终端设备的姿态继续变化,其变
化为q2时,此时终端设备的姿态相对于最开始(未发生变化)时的姿态所产生的角度变化需
要引起接收波束的切换,终端设备将接收波束切换至接收波束2,并且记录接收波束2对应
的姿态为此时的姿态(即经过q2变化的终端设备的姿态),此时,终端设备通过接收波束2接
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同步参考信息,测量得到该同步参考信息的接收功率。终端设备的姿态
继续变化,其变化为q3时,其对应的接收波束仍为接收波束2,此时,终端设备继续通过接收
波束2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同步参考信息,测量得到该同步参考信息的接收功率,若在经过
q3变化的姿态下,接收波束2接收到的同步参考信息的接收功率比在经过q2变化的姿态下
的同步参考信息的接收功率大,终端设备将会对接收波束2对应的姿态的参数信息进行调
整,并且重新记录接收波束2对应的姿态的参数信息为当前时刻的姿态(即经过q3变化的终
端设备的姿态的参数信息)。
[0131] 可以理解,在通过传感器获取数据信息并计算得到各个时刻终端设备的姿态,基于终端设备的姿态变化调整终端设备的接收波束的过程中,可以同时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
同步参考信息,并通过比较同步参考信息接收功率的大小,校正终端设备的姿态对应的参
数信息,可以消除持续依赖于传感器检测导致的累积误差,可以使接收波束的切换更加准
确,此外,还可以降低基于同步参考信息的测量频度,降低功耗。
[0132]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多个接收波束是由单极化天线形成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第一UE姿态与所述第二UE姿态的旋转角度小于第二阈值,则所述
第二接收波束的极化方向与所述第一接收波束的极化方向相同;若所述第一UE姿态与所述
第二UE姿态的旋转角度大于第一阈值,则所述第二接收波束的极化方向与所述第一接收波
束的极化方向不同。
[0133] 具体地,在高频场景下,极化隔离度比较高。在终端设备的接收波束是由单极化天线(水平极化或者垂直极化)形成的情况下,若终端设备需要正确的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
息,则不仅需要终端设备的接收波束与网络设备的发射波束的波束方向对齐度较好,而且
产生接收波束和发射波束的极化方向对齐度也较好。
[0134] 参见图12,是一种双极化天线产生波束示意图。如图12所示,存在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水平极化平面在XY平面,垂直极化平面在XZ平面,但是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所形成的
波束的波束方向是一致的,与X轴正半轴指向相同,此外,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收发
信息和数据的性能与发射波束和接收波束之间的极化方向对齐度相关。
[0135] 特别地,当网络设备的发射波束是双极化的天线形成的,终端设备的接收波束是水平极化或者垂直极化的天线形成的;或者是网络设备的发射波束是水平极化的天线形成
的,终端设备的接收波束也是水平极化的天线形成的;或者是网络设备的发射波束是垂直
极化的天线形成的,终端设备的接收波束也是垂直极化的天线形成的。在上述情况下,若终
端设备的姿态发生了变化,终端设备的传感器获取数据信息,计算出终端设备的姿态变化
和旋转角度变化,若旋转角度小于第二阈值,该第二阈值可以是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进行
预先设定的,例如可以是45度,则表示姿态变化后的接收波束(即第二接收波束)与姿态变
化前的接收波束(即第一接收波束)的极化方向相同,终端设备基于姿态的变化和各个接收
波束之间的位置关系,将接收波束调整为第二接收波束,且该第二接收波束与第一接收波
束的波束方向相同,极化方向也相同。例如,第一接收波束是水平极化形成的,那么第二接
收波束也是水平极化形成的,第一接收波束是垂直极化形成的,那么第二接收波束也是垂
直极化形成的。
[0136] 若旋转角度大于45度,则表示姿态变化后的接收波束(即第二接收波束)与姿态变化前的接收波束(即第一接收波束)的极化方向不同,终端设备基于姿态的变化和各个接收
波束之间的位置关系,将接收波束调整为第二接收波束,且该第二接收波束与第一接收波
束的波束方向相同,极化方向不同。例如,第一接收波束是水平极化形成的,那么第二接收
波束则是垂直极化形成的,第一接收波束是垂直极化形成的,那么第二接收波束则是水平
极化形成的。
[0137] 可以理解,通过传感器获取终端设备的姿态变化和旋转角度变化,可以保证在终端设备在发生姿态变化后,能够选择正确的极化方向的接收波束,保证终端设备与网络设
备之间的传输性能。
[0138] S404:终端设备通过第二接收波束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
[0139] 具体地,若是在波束扫描的过程中,终端设备发生姿态变化,则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二接收波束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同步参考信息;或者是在随机接入的过程中,终端设备
的姿态发生变化,则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二接收波束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RAR响应消息或
竞争解决响应消息;或者是在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建立了RRC连接过程中,终端设备的姿态
发生变化,则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二接收波束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业务信息或数据。
[0140] 为了便于更好地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方案,相应地,下面还提供用于配合实施上述方案的相关装置。
[0141] 参见图13,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100,至少包括:收发模块110和处理模块120;其中:
[0142] 收发模块110,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
[0143] 处理模块120,用于在所述收发模块110通过第一接收波束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的过程中,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UE姿态,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多个接收波束;
[0144] 所述处理模块120,还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UE姿态变化为第二UE姿态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多个接收波束之间的方位关系,以及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UE姿态
变化到所述第二UE姿态的方位变化情况,确定第二接收波束;
[0145] 所述收发模块110,还用于通过该第二接收波束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
[0146]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在姿态发生变化时,根据多个接收波束之间的方位关系,以及UE姿态的方位变化情况,确定经过姿态变化后的第二接收波束,能够减少物
理空间的重复扫描,提高扫描效率,提升随机接入成功率,并且可以降低基于参考信号的测
量频度,降低功耗,提升链路的鲁棒性。
[0147]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收发模块110接收到的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包括同步参考信息,所述同步参考信息包括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和/或同步序列块参考信号。
[0148]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收发模块110通过第一接收波束接收到的所述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或同步序列块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大于第一阈值。
[0149] 作为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收发模块110通过第一接收波束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的过程中,所述多个接收波束存在被遮挡的接收波束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接收波束不包
括所述被遮挡的接收波束。
[0150] 作为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第一UE姿态变化为第二UE姿态的情况下,所述多个接收波束存在被遮挡的接收波束的情况,所述第二接收波束不包括所述被遮
挡的接收波束。
[0151]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处理模块120还用于,在所述收发模块通过所述第一接收波束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的过程中,获取n次UE姿态的参数,对所述n次UE姿态的参数求
平均值,确定所述平均值对应的姿态为第一UE姿态,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0152] 作为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第二UE姿态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随机接入前导时所对应的姿态的情况下,所述收发模块110通过所述第二接收波束接收网所述络设备发送的信息
之前,所述收发模块110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接收波束发送所述随机接入前导。
[0153] 作为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第二UE姿态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时所对应的姿态的情况下,所述收发模块110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接收波束接
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随机接入响应。
[0154] 作为一个实施例,在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中,在所述第二UE姿态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竞争解决响应消息时所对应的姿态的情况下,所述收发模块
110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接收波束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竞争解决响应消息。
[0155] 作为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非连续性接收状态或空闲态非连续性接收状态时,所述第一UE姿态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在进入睡眠前所对应的姿态,所述第二
UE姿态包括所述终端设备苏醒时所对应的姿态。
[0156]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校正模块130,用于在所述收发模块110通过第一接收波束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信息的过程中,若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三UE姿态下
接收到的同步参考信息的接收功率大于在第四UE姿态下接收到的所述同步参考信息的接
收功率,将所述第一UE姿态校正为所述第三UE姿态。
[0157] 作为一个实施例,在所述多个接收波束是由单极化天线形成的情况下,
[0158] 若所述第一UE姿态与所述第二UE姿态的旋转角度小于第二阈值,则所述第二接收波束的极化方向与所述第一接收波束的极化方向相同;
[0159] 若所述第一UE姿态与所述第二UE姿态的旋转角度大于第一阈值,则所述第二接收波束的极化方向与所述第一接收波束的极化方向不同。
[0160]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收发模块110可以由收发器或收发器相关电路组件实现,处理模块120可以由处理器或处理器相关电路组件实现,校正模块130可以由校正器
或校正器相关电路组件实现,终端设备可以执行如图4所示波束管理方法中终端设备执行
的步骤,此处不再展开赘述,具体请参见图4以及相关内容。
[0161] 参见图14,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车载电脑等。
[0162] 以终端为手机为例,图14示出的是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手机200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参考图14,手机200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210、存储器220、其他输入
设备230、显示屏240、传感器250、音频电路260、I/O子系统270、处理器280、以及电源290等
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4中示出的手机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限定,可以包括
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显示屏240属于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UI),且手机200可以
包括比图示或者更少的用户界面。
[0163] 下面结合图14对手机200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0164] RF电路210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280处理;另外,将设计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包
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noise 
amplifier,LNA)、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2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
所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
(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
(wideband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
LTE)、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shortmessaging service,SMS)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RF电
路210可以被配置为用于接收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或同步序列块参考信号、随机接入响
应、竞争解决响应消息,此外,RF电路210还可以被配置为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导。
[0165] 存储器2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2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2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手机20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220可主要
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
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200的使用所
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2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
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
储器件。在本申请具体的实施例中,存储器220可以存储了UE姿态的参数变化信息。
[0166] 其他输入设备2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手机2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230可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
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光鼠(光鼠是不显示可
视输出的触摸敏感表面,或者是由触摸屏形成的触摸敏感表面的延伸)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他输入设备230与I/O子系统270的其他输入设备控制器271相连接,在其他设备输入控制
器271的控制下与处理器280进行信号交互。
[0167] 显示屏2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手机200的各种菜单,还可以接受用户输入。具体的显示屏240可包括显示面板241,以及触控面板242。其
中显示面板24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
(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241。触控面板242,也称为
触摸屏、触敏屏等,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接触或者非接触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
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242上或在触控面板242附近的操作,也可以包括
体感操作;该操作包括单点控制操作、多点控制操作等操作类型。),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
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控面板242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
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姿势,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
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处理器能够处
理的信息,再送给处理器280,并能接收处理器28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
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242,也可以采用未来发展
的任何技术实现触控面板242。进一步的,触控面板242可覆盖显示面板241,用户可以根据
显示面板241显示的内容(该显示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软键盘、虚拟鼠标、虚拟按键、图标等
等),在显示面板241上覆盖的触控面板242上或者附近进行操作,触控面板242检测到在其
上或附近的操作后,通过I/O子系统270传送给处理器280以确定用户输入,随后处理器280
根据用户输入通过I/O子系统270在显示面板24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14中,触
控面板242与显示面板24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手机200的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
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242与显示面板241集成而实现手机200的输入和输出功
能。
[0168] 手机200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250,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电磁波吸收比值(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AR)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
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241
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手机20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24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
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
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
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手机200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
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0169] 音频电路260和扬声器261可提供用户与手机200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2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信号,传输到扬声器261,由扬声器2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
另一方面,音频电路260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至RF电路
2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手机,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220以便进一步处理。
[0170] I/O子系统270用来控制输入输出的外部设备,可以包括其他设备输入控制器271、传感器控制器272、显示控制器273。可选的,一个或多个其他输入控制设备控制器271从其
他输入设备230接收信号和/或者向其他输入设备230发送信号,其他输入设备230可以包括
物理按钮(按压按钮、摇臂按钮等)、拨号盘、滑动开关、操纵杆、点击滚轮、光鼠(光鼠是不显
示可视输出的触摸敏感表面,或者是由触摸屏形成的触摸敏感表面的延伸)。值得说明的
是,其他输入控制设备控制器271可以与任一个或者多个上述设备连接。所述I/O子系统270
中的显示控制器273从显示屏240接收信号和/或者向显示屏240发送信号。显示屏240检测
到用户输入后,显示控制器273将检测到的用户输入转换为与显示在显示屏240上的用户界
面对象的交互,即实现人机交互。传感器控制器272可以从一个或者多个传感器250接收信
号和/或者向一个或者多个传感器250发送信号。
[0171] 处理器280是手机2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2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220
内的数据,执行手机2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
2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28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
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
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280中。
[0172] 手机200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290(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2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
等功能。
[0173] 尽管未示出,手机200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0174] 终端设备可以执行如图4所示波束管理方法中终端设备执行的步骤,此处不再展开赘述,具体请参见图4以及相关内容。
[0175] 结合图13和图14所示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对终端设备的波束管理过程作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15,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上传感器辅助波束管理
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加速度计、陀螺仪、磁力计以及电磁波吸收比值传感器与终端
设备上的微控制单元进行连接,加速度计、陀螺仪、磁力计进行检测获得用于计算终端设备
姿态的检测数据,值得说明的是,这里使用了加速度计、陀螺仪和磁力计来检测获取计算终
端设备姿态的数据,应理解,也可以是只使用它们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一个组合来检测获
取计算终端设备姿态的数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电磁波吸收比值传感器(即用于测量
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e,特定吸收率,也称之为电磁波能量比吸收率)值的传感
器)进行检测获得用于计算手握天线位置情况的检测数据,加速度计、陀螺仪、磁力计以及
电磁波吸收比值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数据发送给微控制单元上的数据融合模块,数据融合模
块对这些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融合算法处理,计算出终端设备姿态的变化和被遮挡的情况,
微控制单元将数据融合模块计算得到的结果信息发送给调制解调器模块,调制解调器模块
结合终端设备姿态的变化信息以及终端设备波束的方位信息,选择合适的极化方向的波
束,此外,调制解调器模块还会基于同步序列块和/或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对
通过加速度计、陀螺仪、磁力计采集数据计算得到的终端设备姿态进行校正。
[0176]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加速度计、陀螺仪、磁力计、电磁波吸收比值传感器以及微控制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模块上,以执行图13中处理模块120的功能,调制解调器模块可以执
行图13中校正模块130的功能;或者,陀螺仪、磁力计、电磁波吸收比值传感器可以集成在一
个器件上,以执行图14中传感器250的功能,微控制单元和调制解调器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
模块或器件上,以执行图14中处理器280的功能。
[0177] 应理解,上述各个模块或器件以及它们之间的集成情况,只是示例性的说明,本申请对此并不限定。
[0178] 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还可以包括:
[0179] 1.一种提升波束管理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0180] (1)在SSB波束扫描过程中,如果某些UE端波束被遮挡,则UE跳过这些波束的扫描;
[0181] (2)在SSB波束扫描测量波束对时记录测量时刻的UE姿态位置,在随机接入时基于UE姿态的变化,调整UE的接入波束;
[0182] (3)在随机接入过程中UE发起了preamble和Msg3时记录UE的姿态,基于姿态的变化调整随后接收基站侧响应的UE侧接收波束;
[0183] (4)在CDRX/IDRX阶段,UE从睡眠状态中醒来时,检测UE姿态的变化,确保醒来时UE使用合适的波束收发数据;
[0184] (5)在UE处于连接态但是非DRX状态时,检测UE姿态的变化,基于姿态的变化调整UE的收发波束;
[0185] (6)以UE参考信号为基准校准UE姿态的检测,防止UE姿态检测的累积误差;
[0186] (7)对于UE波束是单极化波束时(即该波束是双极化天线的某一个极化产生),如果UE波束的极化方向发生旋转时,基于旋转的角度选择UE的另外一个极化方向的波束。
[0187] 2.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0188] 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0189] 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执行上述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
[0190] 3.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
[0191] 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
[0192]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0193]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指令,执行如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
[0194] 4.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被配置为执行如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
[0195] 5.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在某一计算机上执行时,将会使所述计算机实现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
[0196] 6.一种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在某一计算机上执行时,将会使所述计算机实现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
[0197]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在某一计算机上执行时,将会使所述计算机实现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
[0198] 8.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模块与通信接口,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执行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
[0199] 9.如实施例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为终端上的元件(如芯片)。
[0200]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
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
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
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
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
用户线)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
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
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
介质,(例如,软盘、存储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存储盘
Solid State Disk(SSD))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