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厨具灶头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911035375.0

文献号 : CN11079306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牛蛟龙周文强

申请人 : 上海朗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厨具灶头,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炉体,炉体的一侧设置有与炉体内部相互连通的进气管,进气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向进气管供气的风机,进气管的周面连接有通入到进气管内部的第一燃气管,灶体的上表面设置有一与灶体内部互不连通的固定孔,固定孔内嵌设有一用于点火的传统灶头,传统灶头的底部连接有提供燃气的第二燃气管,灶体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密集的与灶体内部相互连通的放气孔,灶体的上表面还设置有一金属纤维网。本发明的优点是:使火焰均匀分布,提高燃烧效率。

权利要求 :

1.一种厨具灶头,其特征是:包括炉体(1),炉体(1)的一侧设置有与炉体(1)内部相互连通的进气管(2),进气管(2)的另一端设置有向进气管(2)供气的风机(3),进气管(2)的周面连接有通入到进气管(2)内部的第一燃气管(4),炉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一与炉体(1)内部互不连通的固定孔(11),固定孔(11)内嵌设有一用于点火的传统灶头(14),传统灶头(14)的底部连接有提供燃气的第二燃气管(15),炉体(1)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密集的与炉体(1)内部相互连通的放气孔(12),炉体(1)的上表面还设置有一金属纤维网(16);所述进气管(2)内设置有一使燃气和空气充分接触的扰流器(5),扰流器(5)设置为锥体,锥体与进气管(2)同轴设置,扰流器(5)端面的直径小于进气管(2)内壁的直径,扰流器(5)的端部朝向风机(3)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一燃气管(4)位于扰流器(5)朝向风机(3)的一侧;所述扰流器(5)与进气管(2)内壁同轴转动连接,扰流器(5)的外周面上固接有若干个带动扰流器(5)转动的扰流片(51);所述进气管(2)包括第一管路(21)和第二管路(22),第一管路(21)与炉体(1)相互连通,所述第二管路(22)的内壁直径等于扰流器(5)的端面直径,所述第一管路(21)和第二管路(22)连接处设置有一固定架(61),固定架(61)朝向第一管路(21)的一侧固接有一滑动轴(62),滑动轴(62)与第一管路(21)同轴设置,第一管路(21)的末端固接有一限位块(63),所述滑动轴(62)套设在滑动轴(62)上并位于第二管路(22)内,所述滑动轴(62)上套设有用于将扰流器(5)推动到第二管路(22)的压缩弹簧(64),压缩弹簧(64)位于固定架(61)和扰流器(5)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厨具灶头,其特征是:所述压缩弹簧(64)朝向扰流器(5)的端部设置有一止推轴承(65),止推轴承(65)套设在滑动轴(6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厨具灶头,其特征是:所述炉体(1)呈圆形,所述传统灶头(14)设置在炉体(1)的中心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厨具灶头,其特征是:所述炉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反射槽(13),所有的反射槽(13)与炉体(1)相互同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厨具灶头,其特征是:所述反射槽(13)的截面设置为V型,并且反射槽(13)的两侧壁相互垂直。

说明书 :

一种厨具灶头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厨具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厨具灶头。

背景技术

[0002] 燃气灶是指以液化石油气(液态)、人工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进行直火加热的厨房用具。燃气灶又叫炉盘,其大众化程度无人不知,但又很难见到一个通行的概念。按气源讲,燃气灶主要分为液化气灶、煤气灶、天然气灶。按灶眼讲,分为单灶、双灶和多眼灶。
[0003] 燃气灶内设置有灶头,灶头上分布有多个灶眼,灶头上设置有对燃气进行点燃的点火器。当灶头工作时,燃气通过灶眼喷出,并通过点火器点燃。而灶头喷出的火焰主要分布在灶眼周围,从而造成喷出的火焰较为集中,使锅底的中心部位过热,而中心之外温度过低,受热不匀。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厨具灶头,其优点是使火焰均匀分布,提高燃烧效率。
[0005]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 一种厨具灶头,包括炉体,炉体的一侧设置有与炉体内部相互连通的进气管,进气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向进气管供气的风机,进气管的周面连接有通入到进气管内部的第一燃气管,灶体的上表面设置有一与灶体内部互不连通的固定孔,固定孔内嵌设有一用于点火的传统灶头,传统灶头的底部连接有提供燃气的第二燃气管,灶体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密集的与灶体内部相互连通的放气孔,灶体的上表面还设置有一金属纤维网。
[0007]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炉头工作时,风机启动,从而带动空气吹入进进气管内,与此同时,第一燃气管将燃气通入进进气管内,使得空气和燃气混合进入到炉体内,并通过放气孔喷射出炉体外,而此时,第二燃气管向传统炉头供气并点燃传统炉头,使得传统炉头将炉体引燃,并使炉体上方喷射出火焰,由于金属纤维网的设置,形成了刚性而多孔的板材,不仅使得气体分布更加均匀,而且自身还具有优良的导热特性,当金属纤维网燃烧时,一部分热量以辐射方式释放,从而提高了燃烧效率。
[0008]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气管内设置有一使燃气和空气充分接触的扰流器,扰流器设置为锥体,锥体与进气管同轴设置,扰流器端面的直径小于进气管内壁的直径,扰流器的端部朝向风机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一燃气管位于扰流器朝向风机的一侧。
[0009]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进气管内的空气通过扰流器的过程中,空气冲击到扰流器的端部,并通过扰流器的周面的导向,进入到扰流器与进气管内壁之间的空隙并通过扰流器,在此过程中,增加了空气的流动,从而使得空气与燃气接触的更加充分,提高了空气与燃气的混合效率。
[0010]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扰流器与进气管内壁同轴转动连接,扰流器的外周面上固接有若干个带动扰流器转动的扰流片。
[0011]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进入管内的空气冲击在扰流器的扰流片时,由于扰流器与进气管内壁转动连接,从而带动扰流器在进气管内与进气管同轴转动,从而使得空气在扰流片的带动下形成涡流,提高了空气的流动效率,而且旋转的空气与燃气接触,也提高了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效率,有助于提高灶体的燃烧效率。
[0012]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气管包括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第一管路与炉体相互连通,所述第二管路的内壁直径等于扰流器的端面直径,所述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连接处设置有一固定架,固定架朝向第一管路的一侧固接有一滑动轴,滑动轴与第一管路同轴设置,第一管路的末端固接有一限位块,所述滑动轴套设在滑动轴上并位于第二管路内,所述滑动轴上套设有用于将扰流器推动到第二管路的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位于固定架和扰流器之间。
[0013]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扰流器处于初始状态时,扰流器位于第二管路内由于扰流器的直径等于第二管路内壁的直径,从而对第二管路起到了阻塞作用,若有轻微的燃气泄漏,也会将燃气控制在第二管路内;当风机启动时,扰流器会在风压在作用下,向第一管路的方向移动,并使得压缩弹簧发生形变,从而使得扰流器与第一管路之间形成空隙,便于空气的通过,与此同时,空气通过的过程中,会在扰流片的作用力带动扰流器转动,并使空气流动效率更快,也提高了空气与燃气的混合效率。而当风机关闭时,扰流器会在压缩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回位到第二管路内,阻挡气体的流动。
[0014]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缩弹簧朝向扰流器的端部设置有一止推轴承,止推轴承套设在滑动轴上。
[0015]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止推轴承的设置,避免了扰流器与压缩弹簧的直接接触,当扰流器转动的过程中,止推轴承减少了压缩弹簧与扰流器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得扰流器转动更加稳定。
[0016]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灶体呈圆形,所述传统灶头设置在灶体的中心位置。
[0017]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传统灶头设置在灶体的中部,从而使得灶体各个位置散发的热量更加均匀,热效率更高。
[0018]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灶体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反射槽,所有的反射槽与灶体相互同轴。
[0019]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热量通过锅底反射到炉体的上表面,反射槽的设置对热量起到了导向的作用,使得热量集中在炉体上方的中心区域。
[0020]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反射槽的截面设置为V型,并且反射槽的两侧壁相互垂直。
[0021]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热量照射在反射槽的内壁时,经过反射槽两内壁的反射从而使得反射槽会将热量按照与原路径平行的路径返回,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
[0022]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 一、提高了炉体的燃烧效率。由于金属纤维网的设置,形成了刚性而多孔的板材,不仅使得气体分布更加均匀,而且自身还具有优良的导热特性,当金属纤维网燃烧时,一部分热量以辐射方式释放,从而提高了燃烧效率;
[0024] 二、提高了空气与燃气的混合效率。空气在扰流片的带动下形成涡流,提高了空气的流动效率,而且旋转的空气与燃气接触,也提高了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效率。

附图说明

[0025] 图1是实施例1中厨具灶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是实施例1中体现灶体结构示意图;
[0027] 图3是实施例1中体现扰流器与进气管位置关系示意图;
[0028] 图4是实施例1中体现扰流器与进气管位置关系剖视图;
[0029] 图5是实施例1中体现扰流器工作状态示意图;
[0030] 图6是实施例2中反射槽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中,1、炉体;11、固定孔;12、放气孔;13、反射槽;14、传统灶头;15、第二燃气管;16、金属纤维网;2、进气管;21、第一管路;22、第二管路;3、风机;4、第一燃气管;5、扰流器;
51、扰流片;61、固定架;62、滑动轴;63、限位块;64、压缩弹簧;65、止推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实施例1:一种厨具灶头,如图1所示,包括圆柱形的炉体1;设置在炉体1周侧与炉体1内部相互连通的进气管2;进气管2的另一端连接有一风机3,风机3的出风口与进气管2的管口相互连通;进气管2的周面还连接有一第一燃气管4。
[0033] 如图1和图2所示,炉体1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一圆形的固定孔11,固定孔11内嵌设有一传统灶头14,传统灶头14的底部连接有一向传统灶头14供气的第二燃气管15。灶体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密集的放气孔12,放气孔12与炉体1内部相互连通。炉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一与炉体1上表面尺寸相同的金属纤维网16。
[0034] 当厨具炉头工作时,风机3启动,带动空气进入到进气管2内,同时第一燃气管4向进气管2内供给燃气,第二燃气管15向传统灶头14内供给燃气,由于传统灶头14内集成了点火器,所以传统灶头14会在第二燃气管15的燃气供给下首先被点燃,然后火焰接触到放气孔12放出的燃气并将炉体1的上表面 的其他区域引燃,从而使炉体1工作。由于金属纤维网16的设置,不但形成了刚性而多孔的板材,不仅使得气体分布更加均匀,提高了热量传导的均匀性;而且金属纤维网16自身受热后,同样会散发热量,一部分热量以辐射方式释放,从而提高了灶头的整体燃烧效率。
[0035] 如图3和图4所示,为了使第一燃气管4(此处如图1所示)内的燃气与进气管2内的空气混合更加充分,进气管2内还设置有用于提高空气和燃气混合效率的扰流器5。进气管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管路21和第二管路22,第一管路21的端部与炉体1内部相互连通;第二管路22的端部与风机3的出风口相互连通;第一管路21的内壁直径大于第二管路22的内壁直径,并且上述第一燃气管4设置在第二管路22的周面并与第二管路22内部相互连通。第一管路21内固定有一十字的固定架61,固定架61位于第一管路21和第二管路22的连接处。固定架61朝向第二管路22的方向固接有一滑动轴62,滑动轴62与第二管路22同轴设置。上述扰流器5穿设在滑动轴62上,扰流器5呈圆锥形,扰流器5端面的直径等于第二管路22内壁的直径,扰流器5与滑动轴62同轴设置并与滑动轴62滑移连接,滑动轴62的末端固接有一防止 扰流器5从滑动轴62上脱离的限位块63。滑动轴62上还套设有一压缩弹簧64,压缩弹簧64位于固定架61与扰流器5之间,从而在压缩弹簧64的弹力作用力下,将扰流器5挤压在第二管路22内,从而使得扰流器5阻塞在第二管路22内。
[0036] 如图4和图5所示,扰流器5的周面还固接有3个扰流片51,每个扰流片51呈螺旋状均匀的布设在扰流器5的周面上。当风机3启动后,空气吹入进第二管路22内,随之第一燃气管4内的燃气也进入到第二管路22内,空气在风机3的压力作用下吹动扰流器5,从而带动扰流器5向第一管路21的方向移动,使得扰流器5的边沿与第一管路21的内壁之间留出空气通过的缝隙,并使得压缩弹簧64弹性压缩。当空气吹动扰流器5的过程中,空气首先与扰流片51接触,由于扰流片51呈螺旋分布,从而带动扰流器5在滑动轴62上转动,进而不但加快了空气在第一管路21中的流动速度,而且还带动了空气旋转,从而提高了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效率,使得灶头的燃烧效率更高。当风机3停止工作后,扰流器5会在压缩弹簧64的弹性作用力下,将扰流器5压入进第二管路22内,从而对第二管路22起到了阻塞作用,使得气体不易通过。
[0037] 如图4和图5所示,为了减少扰流器5在转动的过程中与压缩弹簧64端部接触所造成的磨损,压缩弹簧64朝向扰流器5的端部设置有一止推轴承65,止推轴承65套设在滑动轴62上,从而既满足了扰流器5与滑动杆的相对滑动,又避免了压缩弹簧64与扰流器5的直接接触。当扰流器5转动的过程中,带动止推轴承65转动,从而减少了压缩弹簧64与扰流器5之间的摩擦力,保障了扰流器5转动的稳定性。
[0038] 实施例2:一种厨具炉头,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6所示,灶体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环形的反射槽13,所有反射槽13围绕灶体的中心均匀分布,反射槽13的截面为V型,并且反射槽13的两侧壁相互垂直。当灶头的热量传导到锅底时,部分热量会通过锅底反射回灶头的上表面,由于反射槽13的的两侧壁相互垂直,从而保障了原热量波进入到反射槽13内,经反射槽13内壁的反射又以与原热量波相互平行的路径反射出灶体的表面,从而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
[0039] 工作过程:风机3启动,风机3启动后,空气吹入进第二管路22内,随之第一燃气管4内的燃气也进入到第二管路22内,空气的压力吹动扰流器5,从而带动扰流器5向第一管路21的方向移动,使得扰流器5的边沿与第一管路21的内壁之间留出空气通过的缝隙,并使得压缩弹簧64弹性压缩。当空气吹动扰流器5的过程中,空气首先与扰流片51接触,由于扰流片51呈螺旋分布,从而带动扰流器5在滑动轴62上转动,从而在空气通过扰流器5的过程中,不但加快了空气的流动速度,而且还带动了空气旋转,进而提高了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效率。
混合后的气体通过放气孔12排出并被传统灶头14引燃,从而使灶体工作。
[0040]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