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体中棕榈蓟马聚集信息素释放速率的测定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10961280.0

文献号 : CN110857937A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李晓维吕要斌章金明张治军林文彩

申请人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农业虫害防治生理指标测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棕榈蓟马聚集信息素(R)-lavandulyl 3-methyl-3-butenoate释放速率的测定方法。该方法将固相微萃取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相结合,通过测定载体中(R)-lavandulyl 3-methyl-3-butenoate的释放量进行释放速率的测定,其中载体为PVC管载体,固相微萃取的萃取时间为30min,萃取剂量为10000ng。固相微萃取所使用的萃取头为100μm的Polydimethylsiloxane Coating萃取头。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能够实现棕榈蓟马信息素(R)-lavandulyl 3-methyl-3-butenoate在载体中释放速率的快速、准确测定,该方法为明确信息素组分在载体上的释放模式提供了可行方法。

权利要求 :

1.一种载体中棕榈蓟马信息素(R)-lavandulyl 3-methyl-3-butenoate释放速率的测定方法,该方法将固相微萃取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相结合,通过测定载体中(R)-lavandulyl 3-methyl-3-butenoate的释放量进行释放速率的测定,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为PVC管载体,所述固相微萃取的萃取时间为30min,萃取剂量为10000n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相微萃取所使用的萃取头为100μm 的Polydimethylsiloxane Coating萃取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相微萃取的萃取条件为温度25 ± 

1℃,相对湿度60% ± 5%,光照周期为14L : 10D。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制备好的诱芯放置在温度25 ± 1℃,相对湿度60% ± 5%,光照周期为14L : 

10D的人工气候室中,采用100μm的Polydimethylsiloxane Coating萃取头萃取30 min;

(2)将萃取的样品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根据标准曲线计算释放量;

(3)根据释放量和时间计算得到释放速率。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在测定PVC管载体中(R)-lavandulyl 3-methyl-3-butenoate释放量或释放速率上的应用。

说明书 :

一种载体中棕榈蓟马聚集信息素释放速率的测定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业虫害防治生理指标测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载体中棕榈蓟马聚集信息素释放速率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蓟马是农作物上常见的重要害虫,其通过直接取食作物和间接传播病毒给作物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在全球分布比较广且给农作物造成巨大危害的蓟马种类主要有花蓟马属的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和西花蓟马(F.occidentalis)以及蓟马属的棕榈蓟马(Thrips palmi)等。由于蓟马具有个体微小、隐秘性强、繁殖力强、极易产生抗药性等特点,化学防治防控效果不是非常理想。再加上农药的大量使用在控制虫害的同时,也带来了农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害虫抗药性与再猖獗等一系列问题,发展绿色防控技术迫在眉睫。
[0003] 昆虫信息素是一种非化学控制措施,不仅可以进行害虫种群监测和防治,同时也可以和其他防治措施相结合以提高虫害防治效果。聚集信息素是信息素的一种,由雌虫和雄虫或者任一性别的昆虫产生,能够引起雌、雄两性同种昆虫聚集。已有三种主要蓟马害虫的聚集信息素被分离鉴定。花蓟马属的西花蓟马和花蓟马的聚集信息素主要活性成分相同,为neryl-(S)-2-methylbutanoate(苨肉基(S)-2-甲基丁酸酯)和(R)-lavandulyl acetate((R)-薰衣草乙酸酯)。蓟马属的棕榈蓟马的聚集信息素活性组分为(R)-lavandulyl 3-methyl-3-butenoate((R)-3-甲基-3-丁烯酸薰衣草酯)。
[0004] 由于昆虫信息素的组分多具有挥发性,在自然条件下易挥发和降解,需要借助缓释载体来保护信息素免受环境降解,保持信息素的稳定均匀释放。信息素在载体中的持效期与其释放速率密切相关。当前,没有公开对蓟马聚集信息素在不同缓释载体的释放速率进行测定的稳定方法。固相微萃取法(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是一种新型样品前处理方法,该技术集取样、萃取、浓缩于一体,不需要有机溶剂,具有快速高效、成本低、安全性高,能够与其他仪器联用等众多优点,在昆虫信息素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固相微萃取法的成功应用与萃取时条件的选取密切相关。影响固相微萃取的因素包括样品量多少、PH值、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萃取涂层种类等,对于人工合成聚集信息素组分在诱芯载体中聚集信息素组分的萃取条件尚未明确,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的测定方法对于研究信息素在载体中的释放规律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体中蓟马聚集信息素释放速率的测定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不同载体中信息素的释放量。本发明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研究蓟马三种信息素在橡胶塞和PVC管两种载体中的释放速率,通过对比不同萃取时间和不同剂量下的释放速率,筛选适宜于不同信息素的最佳萃取条件。
[0006] 本发明小组惊奇地发现在温度25±1℃、相对湿度60%±5%条件下,使用固相微萃取进行载体中释放速率测定时针对不同的信息素,不同的载体具有不同的适应性,固相微萃取并不适宜于任何剂量的任何信息素在任意一种载体中释放速率的测定。
[0007]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载体中蓟马信息素(R)-lavandulyl acetate释放速率的测定方法,该方法将固相微萃取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相结合,通过测定载体中(R)-lavandulyl acetate的释放量进行释放速率的测定,作为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载体为橡胶塞载体,所述固相微萃取的萃取时间为30min,萃取剂量为1000ng、10000ng或100000ng。
[0008] 本发明小组发现,在橡胶塞载体中,剂量为1000ng、10000ng和100000ng的(R)-lavandulyl acetate的释放速率在萃取时间分别为30min、1h和2h时没有显著变化,即实验结果在萃取30min、1h和2h都相对稳定可靠,为实现快速检测,优选萃取时间为30min;而在PVC管载体中,这三种剂量的(R)-lavandulyl acetate的释放速率在萃取时间分别为30min、1h和2h时具有明显变化,说明固相微萃取的萃取时间会对释放速率测定结果产生明显较大的影响,此时应用该方法进行测定所得到的结果并不稳定,说明该方法并不适宜于在以PVC管为载体的(R)-lavandulyl acetate释放速率的测定。
[0009] 作为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固相微萃取所使用的萃取头为100μm的Polydimethylsiloxane Coating萃取头。
[0010] 作为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固相微萃取的萃取条件为温度25±1℃,相对湿度60%±5%,光照周期为14L:10D。
[0011] 作为优选,所述的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2] (1)将制备好的诱芯放置在温度25±1℃,相对湿度60%±5%,光照周期为14L:10D的人工气候室中,采用100μm的Polydimethylsiloxane Coating萃取头萃取30min;
[0013] (2)将萃取的样品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根据标准曲线计算释放量;
[0014] (3)根据释放量和时间计算得到释放速率。
[0015] 作为优选,该测定方法可应用于测定橡胶塞载体中(R)-lavandulyl acetate的释放量或释放速率。
[0016]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载体中蓟马信息素neryl-(S)-2-methylbutanoate释放速率的测定方法,该方法将固相微萃取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相结合,通过测定载体中neryl-(S)-2-methylbutanoate的释放量进行释放速率的测定,作为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载体为橡胶塞载体或PVC管载体,所述固相微萃取的萃取时间为
30min,萃取剂量为10000ng或100000ng。
[0017] 本发明小组发现,在橡胶塞或PVC管载体中,10000ng和100000ng的neryl(S)-2-methylbutanoate的释放速率在萃取时间分别为30min、1h和2h时没有显著变化,即实验结果在萃取30min、1h和2h都相对稳定可靠,为实现快速检测,优选萃取时间为30min;而剂量为1000ng的neryl(S)-2-methylbutanoate在橡胶塞载体中的释放速率无法检测,在PVC管载体中的释放速率在萃取时间分别为30min、1h和2h时具有明显变化,说明固相微萃取的萃取时间会对释放速率测定结果产生明显较大的影响,此时应用该方法进行测定所得到的结果并不稳定,说明该方法不适宜于在以橡胶塞或PVC管为载体的剂量为1000ng的neryl(S)-2-methylbutanoate释放速率的测定。
[0018] 作为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固相微萃取所使用的萃取头为100μm的Polydimethylsiloxane Coating萃取头。
[0019] 作为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固相微萃取的萃取条件为温度25±1℃,相对湿度60%±5%,光照周期为14L:10D。
[0020] 作为优选,所述的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1] (1)将制备好的诱芯放置在温度25±1℃,相对湿度60%±5%,光照周期为14L:10D的人工气候室中,采用100μm的Polydimethylsiloxane Coating萃取头萃取30min;
[0022] (2)将萃取的样品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根据标准曲线计算释放量;
[0023] (3)根据释放量和时间计算得到释放速率。
[0024] 作为优选,该测定方法可应用于测定橡胶塞载体或PVC管载体中剂量为10000ng或100000ng的neryl-(S)-2-methylbutanoate释放量或释放速率。
[0025]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载体中蓟马信息素(R)-lavandulyl3-methyl-3-butenoate释放速率的测定方法,该方法将固相微萃取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相结合,通过测定载体中(R)-lavandulyl 3-methyl-3-butenoate的释放量进行释放速率的测定,作为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载体为PVC管载体,所述固相微萃取的萃取时间为30min,萃取剂量为10000ng。
[0026] 本发明小组发现,在橡胶塞载体中,剂量为1000ng的(R)-lavandulyl3-methyl-3-butenoate的释放速率无法检测,而10000ng和100000ng的(R)-lavandulyl 3-methyl-3-butenoate的释放速率在萃取时间分别为30min、1h和2h时具有明显变化,说明固相微萃取的萃取时间会对释放速率测定结果产生明显较大的影响,此时应用该方法进行测定所得到的结果并不稳定,说明该方法不适宜于在以橡胶塞为载体的(R)-lavandulyl 3-methyl-3-butenoate释放速率的测定;在PVC管载体中,1000ng和100000ng的(R)-lavandulyl 3-methyl-3-butenoate的释放速率在萃取时间分别为30min、1h和2h时具有明显变化,说明该方法也不适宜于在以PVC管为载体的1000ng和100000ng剂量的(R)-lavandulyl3-methyl-3-butenoate释放速率的测定,而剂量为10000ng的(R)-lavandulyl3-methyl-3-butenoate的释放速率在萃取时间分别为30min、1h和2h时没有显著变化,即实验结果在萃取30min、1h和2h都相对稳定可靠,为实现快速检测,优选萃取时间为30min。
[0027] 作为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固相微萃取所使用的萃取头为100μm的Polydimethylsiloxane Coating萃取头。
[0028] 作为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固相微萃取的萃取条件为温度25±1℃,相对湿度60%±5%,光照周期为14L:10D。
[0029] 作为优选,所述的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0] (1)将制备好的诱芯放置在温度25±1℃,相对湿度60%±5%,光照周期为14L:10D的人工气候室中,采用100μm的Polydimethylsiloxane Coating萃取头萃取30min;
[0031] (2)将萃取的样品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根据标准曲线计算释放量;
[0032] (3)根据释放量和时间计算得到释放速率。
[0033] 作为优选,该测定方法可应用于测定PVC管载体中剂量为10000ng的(R)-lavandulyl 3-methyl-3-butenoate释放量或释放速率。
[0034] 有益效果:本研究通过应用SPME和GC-MS测定人工合成聚集信息素组分的释放速率发现人工合成聚集信息素组分在载体中的释放速率与信息素组分的剂量、萃取时间和载体密切相关。通过对比实验,发现在温度25±1℃、相对湿度60%±5%条件下,为获得准确可靠的测定结果,应针对不同的信息素,不同的载体,不同的剂量有选择性地使用固相微萃取进行载体中释放速率的测定。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能够实现蓟马信息素在载体中释放速率的快速、准确测定,该方法为明确信息素组分在载体上的释放模式提供了可行方法,为进一步测定蓟马聚集信息素组分长期释放规律、开发基于聚集信息素的引诱剂奠定了基础。

附图说明

[0035] 图1是橡胶塞载体中不同剂量、不同萃取时间下种聚集信息素组分的释放速率。其中,A:组分(R)-lavandulyl acetate;B:组分neryl(S)-2-methylbutanoate;C:组分(R)-lavandulyl 3-methyl-3-butenoate。
[0036] 图2是PVC管载体中不同剂量、不同萃取时间下三种聚集信息素组分的释放速率。其中,A:组分(R)-lavandulyl acetate;B:组分neryl(S)-2-methylbutanoate;C:组分(R)-lavandulyl 3-methyl-3-butenoate。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下面结合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内容。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实施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所做的任何形式上的变通和/或改变都将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
[0038] 在本发明中,若非特指,所有的份、百分比均为重量单位,所有的设备和原料等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行业常用的。若无特别指明,实施例采用的方法为本领域通用技术。
[0039] 本发明所应用的西花蓟马和花蓟马聚集信息素(R)-lavandulyl acetate(纯度≥98%,旋光异构体≥99%)和neryl(S)-2-methylbutanoate(纯度≥98%,旋光异构体≥
99%)由中国农业大学按照Hamilton等(2005)所报道的方法人工合成;棕榈蓟马聚集信息素(R)-lavandulyl 3-methyl-3-butenoate(纯度≥98%,旋光异构体≥99%)由中国农业大学按照Akella等(2014)所报道的方法人工合成。
[0040] 为便于区分,文中三种组分(R)-lavandulyl acetate,neryl(S)-2-methylbutanoate和(R)-lavandulyl 3-methyl-3-butenoate分别用R、S、Z进行表示。
[0041] 本发明所应用的载体为绿色橡胶塞载体和PVC管载体。绿色橡胶塞载体(直径×长=1cm×1.5cm)购自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使用前用色谱纯的正己烷浸泡24h,置于80℃烘箱中烘2h,使正己烷挥发干净,装入密封玻璃瓶中备用。PVC管载体(内径×长=1.5mm×8cm)购自杨凌翔林农业科技化工有限公司。使用前用无水乙醇浸泡24h,自然风干后储存于密封袋中备用。
[0042] 固相微萃取专用手动进样手柄及萃取头(Polydimethylsiloxane Coating,100μm)购于美国Supelco公司。使用时将萃取头在气相色谱的进样口于200℃下活化至无杂峰,把待测的诱芯载体放入20ml的样品瓶中,将萃取头直接通过瓶盖插入到释放空间(20ml样品瓶)中,萃取一定的时间。然后用气质联用仪(GC-MS)对SPME柱上的成分进行分离、分析。
[0043] 实施例1萃取时间和萃取剂量对以橡胶塞为载体的三种信息素的释放速率的影响[0044] 分别将三种聚集信息素溶于正己烷(99%,HPLC grade)配制成剂量为1000ng、10000ng、100000ng的三种聚集信息素溶液,然后分别注入绿色橡胶塞中。将制备好的诱芯放置在温度25±1℃,相对湿度60%±5%,光照周期为14L:10D的人工气候室中,加样2h后,采用100μm萃取头分别萃取30min、1h、2h。萃取时,把待测的诱芯载体放入样品瓶中,将萃取头插入到样品瓶中萃取。之后,通过气质联用仪分析以上不同剂量、不同萃取时间的萃取量,根据标准曲线计算释放速率。每种剂量每种萃取时间重复5次。
[0045] 标准曲线制作:分别将1μL的0ng/ul(溶液正己烷)、1ng/μL、10ng/μL、50ng/μL、100ng/μL、200ng/μL的(R)-lavandulyl acetate溶液注射到气质联用仪(SHIMADZU GC-MS-QP2010plus)中,测定其峰面积,制定剂量和峰面积标准曲线;分别将1μL的0ng/μL(溶液正己烷)、1ng/μL、5ng/ul、10ng/ul、50ng/ul的neryl(S)-2-methylbutanoate溶液注射到GC-MS中,测定其峰面积,制定剂量和峰面积标准曲线;分别将1ul的0ng/ul(溶液正己烷)、1ng/ul、5ng/ul、10ng/ul、50ng/ul的(R)-lavandulyl 3-methyl-3-butenoate溶液注射到GC-MS中,测定其峰面积,制定剂量和峰面积标准曲线。
[0046] 气-质联用仪工作条件:色谱柱(30m×0.25mm×0.25μm);不分流进样;进样口温度为200℃;载气He(>99.999%);离子源EI,离子源温度230℃;四级杆温度150℃;电子能量70eV;扫描质量范围35-320amu。聚集信息素的成分分析鉴定利用NIST08谱图库及2种高纯度合成化合物质谱图进行。
[0047] 数据处理应用SPSS软件进行。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OVA)剂量和萃取时间对释放速率的影响,多重比较采用Tukey HSD检验(P<0.05)。实验结果如表1和图1所示。
[0048] 表1时间和剂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橡胶塞载体中三种信息素释放速率的方差分析
[0049]
[0050] 通过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表1),对于R和S两种组分而言,萃取时间对释放速率没有显著影响,剂量则对释放速率具有显著影响,萃取时间和剂量的交互作用对两种组分的释放速率没有显著影响。因此,R和S两种组分在橡胶塞载体中的释放速率主要是受两种组分的剂量影响。对于Z组分而言,萃取时间对释放速率具有显著影响,剂量对释放速率具有显著影响,萃取时间和剂量的交互作用对Z释放速率具有显著影响。因此,萃取时间和Z的剂量共同影响Z的释放速率。
[0051] 具体来说,对于R组分,如图1A所示,在每种剂量下,例如1000ng、10000ng和100000ng,萃取30min,1h和2h的R释放速率均不存在显著差异(100000ng:F2,8=1.369,P=
0.324;10000ng:F2,8=1.860,P=0.235;1000ng:F2,8=1.854,P=0.236),这说明对于应用SPME法测定该载体中R的释放速率时,在这三种剂量下,萃取30min,1h和2h对结果没有显著影响,对检测结果不会产生明显误差,为实现快速测定,优选萃取时间为30min。在每一萃取时间下,R释放速率在1000ng、10000ng和100000ng下随其剂量的增加而增加(30min:F2,8=
17.549,P=0.003;1h:F2,8=95.869,P<0.0001;2h:F2,8=326.900,P<0.0001)。
[0052] 对于S组分,如图1B所示,最低剂量1000ng时,检测不到S的释放速率。在100000ng和10000ng剂量下,萃取30min,1h和2h的S释放速率均不存在显著差异(100000ng:F2,8=0.183,P=0.837;10000ng:F2,8=4.419,P=0.066),这说明对于应用SPME法测定该载体中S的释放速率时,在10000ng和100000ng剂量下,萃取30min,1h和2h对结果没有显著影响,对检测结果不会产生明显误差,为实现快速测定,优选萃取时间为30min。在每一萃取时间下,S释放速率在10000ng和100000ng下随其剂量的增加而增加(30min:F2,8=162.069,P<
0.0001;1h:F2,8=122.517,P<0.0001;2h:F2,8=8.281,P=0.019),应用该方法测定S组分释放速率时,添加到载体中的剂量需大于1000ng。
[0053] 对于Z组分,如图1C所示,最低剂量1000ng时,检测不到Z的释放速率。在100000ng和10000ng剂量下,不同萃取时间的释放速率存在显著差异,随萃取时间的增长而降低(100000ng:F2,8=12.229,P=0.008;10000ng:F2,8=7.918,P=0.021)。这说明对于应用SPME法测定该载体中Z的释放速率时,在100000ng和10000ng剂量下,SPME方法的萃取时间和Z在载体中的释放特性相互影响释放速率,在这两种剂量下,应用该方法可能不一定能够得到准确的测定结果。在每一萃取时间下,Z释放速率在10000ng和100000ng下随其剂量的增加而增加(30min:F2,8=162.069,P<0.0001;1h:F2,8=122.517,P<0.0001;2h:F2,8=8.281,P=0.019)。
[0054] 实施例2萃取时间和萃取剂量对以PVC管为载体的三种信息素的释放速率的影响[0055] 分别将三种聚集信息素溶于正己烷(99%,HPLC grade)配制成剂量为1000ng、10000ng、100000ng的三种聚集信息素溶液,然后分别注入PVC管诱芯载体中,PVC管进样后两端用打火机封口。将制备好的诱芯放置在温度25±1℃,相对湿度60%±5%,光照周期为
14L:10D的人工气候室中,加样2h后,采用固相微萃取法分别萃取30min、1h、2h。萃取时,把待测的诱芯载体放入20ml的样品瓶中,将萃取头插入到释放空间(20ml样品瓶)中萃取。之后,通过气质联用仪进行分析。每种剂量每种萃取时间重复5次。
[0056] 分析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如实施例1所述。实验结果如表2和图2所示。
[0057] 表2时间和剂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PVC管载体中三种信息素释放速率的方差分析
[0058]
[0059] 通过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表2),对于R组分而言,萃取时间、剂量、萃取时间和剂量的交互作用对释放速率均具有显著影响,因此,萃取时间和剂量共同影响R的释放速率。对于S组分而言,萃取时间对释放速率没有显著影响,剂量对释放速率具有显著影响,萃取时间和剂量的交互作用对释放速率具有显著影响,因此S释放速率主要是受剂量的影响。对于Z组分而言,萃取时间对释放速率具有显著影响,剂量对释放速率具有显著影响,萃取时间和剂量的交互作用对释放速率具有显著影响,因此,萃取时间和剂量共同影响Z的释放速率。
[0060] 具体来说,对于R组分,如图2A所示,在100000ng和1000ng剂量下,萃取30min的释放速率均显著高于萃取1h和2h的释放速率(100000ng:F2,8=22.420,P=0.002;1000ng:F2,8=20.931,P=0.002);而在10000ng剂量下,萃取30min的释放速率与萃取1h的释放速率没有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萃取2h的释放速率(F2,8=11.094,P=0.010)。综上所述,对于应用SPME法测定该载体中R的释放速率时,在1000ng、10000ng和100000ng剂量下,SPME方法的萃取时间和R在PVC管载体中的释放特性相互影响释放速率,在这三种剂量下,应用该方法可能不一定能够得到准确的测定结果。在每一萃取时间下,R释放速率在1000ng、10000ng和100000ng下随其剂量的增加而增加(30min:F2,8=117.14,P<0.0001;1h:F2,8=99.097,P<
0.0001;2h:F2,8=1050.789,P<0.0001)。
[0061] 对于S组分,如图2B所示,在100000ng和10000ng剂量下,萃取30min,1h和2h的S释放速率均不存在显著差异(100000ng:F2,8=3.638,P=0.092;10000ng:F2,8=0.177,P=0.842),在1000ng剂量下,萃取30min,1h和2h的S释放速率存在一定的差异(F2,8=7.368,P=0.024)。这说明对于应用SPME法测定该载体中S的释放速率时,在10000ng和100000ng剂量下,萃取30min,1h和2h对结果没有显著影响,对检测结果不会产生明显误差,为实现快速测定,优选萃取时间为30min;而在剂量为1000ng时,SPME方法的萃取时间和S在载体中的释放特性相互影响释放速率,在这种剂量下,应用该方法可能不一定能够得到准确的测定结果。每一萃取时间下,S释放速率在1000ng、10000ng和100000ng下随其剂量的增加而增加(30min:F2,8=421.771,P<0.0001;1h:F2,8=83.913,P<0.0001;2h:F2,8=101.642,P<
0.0001)。
[0062] 对于Z组分,如图2C所示,在100000ng和1000ng剂量下,不同萃取时间的释放速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萃取30min释放速率最高(100000ng:F2,8=7.575,P=0.023;1000ng:F2,8=12.016,P=0.008),说明SPME方法的萃取时间和Z在载体中的释放特性相互影响释放速率,在这两种剂量下,应用该方法可能不一定能够得到准确的测定结果;而在10000ng剂量下,三种萃取时间下的释放速率没有显著差异(F2,8=0.098,P=0.908),这说明对于应用SPME法测定该载体中Z的释放速率时,在10000ng剂量下,萃取30min,1h和2h对结果没有显著影响,对检测结果不会产生明显误差,为实现快速测定,在剂量为10000ng时优选萃取时间为30min。每一萃取时间下,Z释放速率在1000ng、10000ng和100000ng下随其剂量的增加而增加(30min:F2,8=150.195,P<0.0001;1h:F2,8=408.079,P<0.0001;2h:F2,8=1137.450,P<0.0001)。
[0063] 结论:
[0064] 本发明通过模拟温室大棚的温湿度,选择在温度25±1℃、相对湿度60%±5%条件下,研究信息素的释放速率,以期获得与田间应用相吻合的实验结果。
[0065] 萃取时间是影响SPME萃取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萃取时间影响挥发性组分吸附平衡的到达。一般情况下,萃取时间越长,萃取头上纤维膜上萃取的挥发性化合物分子越多。然而,当萃取头纤维膜涂层达到饱和后,萃取时间的继续延长则对萃取效率不再有影响,甚至会出现解吸附现象。本发明中,萃取时间对三种聚集信息素组分在两种载体中的释放速率或没有显著影响,或随时间增加呈下降趋势,说明该试验所选取的萃取头对不同聚集信息素组分萃取效率存在差异。
[0066] 在橡胶塞载体中,剂量为1000ng、10000ng和100000ng的(R)-lavandulyl acetate的释放速率在萃取时间分别为30min、1h和2h时没有显著变化,即实验结果在萃取30min、1h和2h都相对稳定可靠,为实现快速检测,优选萃取时间为30min;而在PVC管载体中,这三种剂量的(R)-lavandulyl acetate的释放速率在萃取时间分别为30min、1h和2h时具有明显变化,说明该方法不适宜于在以PVC管为载体的(R)-lavandulyl acetate释放速率的测定。
[0067] 在橡胶塞或PVC管载体中,10000ng和10000ng的neryl(S)-2-methylbutanoate的释放速率在萃取时间分别为30min、1h和2h时没有显著变化,即实验结果在萃取30min、1h和2h都相对稳定可靠,为实现快速检测,优选萃取时间为30min;而剂量为1000ng的neryl(S)-
2-methylbutanoate在橡胶塞载体中的释放速率无法检测,在PVC管载体中的释放速率在萃取时间分别为30min、1h和2h时具有明显变化,说明该方法不适宜于在以橡胶塞或PVC管为载体的剂量为1000ng的neryl(S)-2-methylbutanoate释放速率的测定。
[0068] 在橡胶塞载体中,剂量为1000ng的(R)-lavandulyl 3-methyl-3-butenoate的释放速率无法检测,而10000ng和100000ng的(R)-lavandulyl 3-methyl-3-butenoate的释放速率在萃取时间分别为30min、1h和2h时具有明显变化,说明该方法不适宜于在以橡胶塞为载体的(R)-lavandulyl 3-methyl-3-butenoate释放速率的测定。在PVC管载体中,1000ng和100000ng的(R)-lavandulyl 3-methyl-3-butenoate的释放速率在萃取时间分别为30min、1h和2h时具有明显变化,说明该方法不适宜于在以PVC管为载体的1000ng和
100000ng剂量的(R)-lavandulyl3-methyl-3-butenoate释放速率的测定,而剂量为
10000ng的(R)-lavandulyl3-methyl-3-butenoate的释放速率在萃取时间分别为30min、1h和2h时没有显著变化,即实验结果在萃取30min、1h和2h都相对稳定可靠,为实现快速检测,优选萃取时间为30min。
[0069] 样品量同样影响SPME的萃取效率。本研究中,三种聚集信息素组分的萃取效率均随剂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当剂量超过100000ng时,释放速率无明显变化或略微降低。一般情况下,三种聚集信息素在载体中的释放速率在萃取剂量分别为1000ng、10000ng和100000ng时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大。其中,neryl(S)-2-methylbutanoate和(R)-lavandulyl 
3-methyl-3-butenoate低剂量1000ng时在橡胶塞载体中检测不到。
[0070] 本研究通过探索聚集信息素剂量和SPME萃取时间对释放速率的影响,发现在温度25±1℃、相对湿度60%±5%条件下,使用固相微萃取进行载体中释放速率测定时针对不同的信息素,不同的载体具有不同的适应性,固相微萃取并不适宜于任何剂量的任何信息素在任意一种载体中释放速率的测定,例如在橡胶塞载体中,当neryl(S)-2-
methylbutanoate或(R)-lavandulyl 3-methyl-3-butenoate的添加量为1000ng时,使用该方法并不能测出其释放速率,这时并不能否认这两种信息素在载体中没有释放;当(R)-lavandulyl 3-methyl-3-butenoate的添加量为10000ng或100000ng时,(R)-lavandulyl 
3-methyl-3-butenoate的释放速率在萃取时间分别为30min、1h和2h时具有明显的变化,说明固相微萃取的萃取时间和信息素在载体中的释放特性相互影响着释放速率,在这两种剂量下,应用该方法不能得到准确的测定结果,说明该方法不适宜于在以橡胶塞为载体的剂量为10000ng或100000ng的(R)-lavandulyl 3-methyl-3-butenoate释放速率的测定。这一结果为明确三种组分在载体上的释放模式提供了可行方法,为进一步测定蓟马聚集信息素组分长期释放规律、开发基于聚集信息素的引诱剂奠定了基础。诱芯的引诱效果与信息素释放量或释放速率密切相关,快速、稳定的释放量或释放速率的测定方法是研究诱芯中信息素释放特性的基础。
[0071]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