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扶手及车辆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10991106.0

文献号 : CN11086155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孟晓永李卫东马文树高天亮赵欣

申请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座椅扶手,所述座椅扶手包括扶手垫组件、升降组件和安装地脚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伸缩机构、角度滑轨及动力元件;所述伸缩机构固定在所述安装地脚组件上,所述角度滑轨与所述伸缩机构活动连接,所述动力元件连接在所述伸缩机构上,所述扶手垫组件固定在所述角度滑轨上。本发明所述的座椅扶手,通过设置伸缩机构与角度滑轨,利用伸缩机构的伸缩作用,并配合角度滑轨,可将座椅扶手从座垫之间推举出座垫所在的平面,从而,实现座椅扶手高度的调节。

权利要求 :

1.一种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扶手包括扶手垫组件、升降组件和安装地脚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伸缩机构、角度滑轨及动力元件;

所述伸缩机构固定在所述安装地脚组件上,所述角度滑轨与所述伸缩机构活动连接,所述动力元件连接在所述伸缩机构上,所述扶手垫组件固定在所述角度滑轨上;

其中,所述角度滑轨上设置有升降滑槽,所述升降滑槽包括弧形部分与直线部分;

当所述伸缩机构在所述弧形部分中运动时,所述角度滑轨带动所述扶手垫组件翻转一定的角度直至水平方向;当所述伸缩机构在所述直线部分中运动时,所述扶手垫组件的角度调节已经完成;所述伸缩机构的运动驱动所述角度滑轨的运动,带动所述扶手垫组件上下运动,实现高度的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包括至少两组X形剪式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通过连接杆组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任一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

所述连接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

所述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一连接杆三者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呈X形交叉布置,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三者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滑轨和所述第三连接杆三者铰接;

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第四连接杆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铰接,所述第一滑杆位于所述第一滑轨上的滑槽内;

所述第二滑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铰接,所述第二滑杆位于所述第二滑轨上的滑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元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滑杆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四连接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还包括调角器,所述调角器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杆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还包括间歇阻尼机构,所述间歇阻尼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滑轨上设置有升降滑槽,所述升降滑槽包括弧形部分与直线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地脚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吸扭地脚,所述吸扭地脚中间的惯性距大于两边的惯性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垫组件包括扶手垫与支撑板,所述扶手垫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座椅扶手。

说明书 :

一种座椅扶手及车辆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座椅扶手及车辆。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为了使汽车后排座位乘员乘坐更为舒适,越来越多的车辆在后排座椅之间设置有扶手,常见的扶手为隐藏与靠背之间的翻转式扶手,当需要使用时,将其翻转放下即可,也有少数车型将扶手设置在座椅坐垫之间以改善车内空间使乘员乘坐更为舒适。
[0003] 然而,车辆后排座椅的乘员类型较为复杂,包括各个年龄段不同身材的乘员,上述现有的座椅扶手都是绕某一转轴翻转打开,均无法实现扶手高度的活动调节,因此,现有的座椅扶手使用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其无法广泛适应各类乘员,难以满足不同类型乘员的舒适性需求。

发明内容

[0004]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座椅扶手及车辆,以提升座椅扶手在不同类型乘员中的适用性,满足乘员的舒适性需求。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 一种座椅扶手,所述座椅扶手包括扶手垫组件、升降组件和安装地脚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伸缩机构、角度滑轨及动力元件;
[0007] 所述伸缩机构固定在所述安装地脚组件上,所述角度滑轨与所述伸缩机构活动连接,所述动力元件连接在所述伸缩机构上,所述扶手垫组件固定在所述角度滑轨上。
[0008]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至少两组X形剪式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通过连接杆组件连接;
[0009] 进一步的,任一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
[0010] 所述连接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
[0011] 所述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一连接杆三者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呈X形交叉布置,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三者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滑轨和所述第三连接杆三者铰接;
[0012] 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第四连接杆固定连接;
[0013] 所述第一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铰接,所述第一滑杆位于所述第一滑轨上的滑槽内;所述第二滑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铰接,所述第二滑杆位于所述第二滑轨上的滑槽内。
[0014]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元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滑杆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四连接杆上。
[0015]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机构还包括调角器,所述调角器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杆上。
[0016]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机构还包括间歇阻尼机构,所述间歇阻尼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上。
[0017] 进一步的,所述角度滑轨上设置有升降滑槽,所述升降滑槽包括弧形部分与直线部分。
[0018]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地脚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吸扭地脚,所述吸扭地脚中间的惯性距大于两边的惯性矩。
[0019] 进一步的,所述扶手垫组件包括扶手垫与支撑板,所述扶手垫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
[0020]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座椅扶手,具有以下优势:
[0021] 本发明所述的座椅扶手,通过设置伸缩机构与角度滑轨,利用伸缩机构的伸缩作用,并配合角度滑轨,可将座椅扶手从座垫之间推举出座垫所在的平面,从而,实现座椅扶手高度的调节。
[0022]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以提升后排乘员的乘坐舒适性。
[0023]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24] 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前述的座椅扶手。
[0025] 所述车辆与上述座椅扶手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26]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7]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座椅扶手的示意图;
[0028]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升降组件的示意图;
[0029]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角度滑轨的示意图;
[0030]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吸扭地脚的示意图;
[0031]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扶手垫组件的示意图;
[0032] 图6-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座椅扶手在第一位置的示意图;
[0033] 图6-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座椅扶手在第二位置的示意图;
[0034] 图6-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座椅扶手在第三位置的示意图。
[0035] 附图标记说明:
[0036] 10-扶手垫组件,11-升降组件,12-安装地脚组件,101-扶手垫,102-支撑板,111-伸缩机构,112-角度滑轨,113-动力元件,114-连接杆组件,121-吸扭地脚,1111-连杆机构,1112-调角器,1113-间歇阻尼机构,1121-升降滑槽,1141-第一连接杆,1142-第二连接杆,
1143-第三连接杆,1144-第四连接杆,1145-第一滑杆,1146-第二滑杆,11111-第一滑轨,
11112-第二滑轨,11113-第一支撑杆,11114-第二支撑杆,11211-弧形部分,11212-直线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8]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0039] 参照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座椅扶手,所述座椅扶手包括扶手垫组件10、升降组件11和安装地脚组件12,参照图2,所述升降组件11包括伸缩机构111、角度滑轨112及动力元件113;
[0040] 所述伸缩机构111固定在所述安装地脚组件12上,所述角度滑轨112与所述伸缩机构111活动连接,所述动力元件113连接在所述伸缩机构111上,所述扶手垫组件10固定在所述角度滑轨112上。
[0041]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座椅扶手,该座椅扶手包括扶手垫组件10、升降组件11和安装地脚组件12。如图2所示,升降组件11包括伸缩机构111、角度滑轨112及动力元件113;伸缩机构111固定在所述安装地脚组件12上,所述角度滑轨112与所述伸缩机构111活动连接,所述动力元件113连接在所述伸缩机构111上,所述扶手垫组件10固定在所述角度滑轨112上。扶手垫组件位于整个座椅扶手的最上方,是乘员所能直接接触到的物体,升降组件作为推举扶手垫组件升降的结构与扶手垫组件固定在一起,扶手垫组件可随着升降组件的升降运动而运动。升降组件中的伸缩机构与角度滑轨共同作用,使得扶手垫组件可转动一定的角度至水平方向,并在一定高度范围内升降调节。安装地脚组件作为座椅扶手的基座,用于安装固定升降组件。动力组件则为升降组件的运动提供驱动动力。
[0042] 本发明提供的座椅扶手,通过设置升降组件,通过升降组件中伸缩机构与角度滑轨的结合,利用伸缩机构的伸缩作用,并配合角度滑轨,可将座椅扶手从座垫之间推举出座垫所在的平面,从而,实现座椅扶手高度的调节,满足不同类型乘员的舒适性需求。
[0043] 进一步的,参照图2,所述伸缩机构111包括至少两组X形剪式连杆机构1111,所述连杆机构1111通过连接杆组件114连接;
[0044]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伸缩结构111包括至少两组X形剪式连杆机构1111,各组连杆机构1111之间通过连接杆组件114连接。两组X形剪式连杆机构1111可对称设置在连接杆组件114两端,若X形剪式连杆机构1111为多组,则可沿连接杆组件114的轴向均匀设置。
[0045] 进一步的,任一组所述连杆机构1111包括第一滑轨11111、第二滑轨11112、第一支撑杆11113和第二支撑杆11114;
[0046] 所述连接杆组件114包括第一连接杆1141、第二连接杆1142、第三连接杆1143、第四连接杆1144、第一滑杆1145和第二滑杆1146;
[0047] 所述第一滑轨11111、所述第一支撑杆11113和所述第一连接杆1121三者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11113和所述第二支撑杆11114呈X形交叉布置,所述第一支撑杆11113、所述第二支撑杆11114和所述第二连接杆1142三者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11114、所述第二滑轨11112和所述第三连接杆1143三者铰接;
[0048] 所述第二滑轨11112与所述第四连接杆1144固定连接;
[0049] 所述第一滑杆1145与所述第二支撑杆11114铰接,所述第一滑杆1145位于所述第一滑轨11111上的滑槽内;所述第二滑杆1146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1113铰接,所述第二滑杆1146位于所述第二滑轨11112上的滑槽内。
[0050]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任意一组连杆机构1111都包括第一滑轨11111、第二滑轨11112、第一支撑杆11113和第二支撑杆11114。连接杆组件114包括第一连接杆1141、第二连接杆1142、第三连接杆1143、第四连接杆1144、第一滑杆1145和第二滑杆1146。第一滑轨
11111、第一支撑杆11113和第一连接杆1141三者铰接,从而第一滑轨11111与第一支撑杆
11113可相对转动;第一支撑杆11113和第二支撑杆11114呈X形交叉布置,第一支撑杆
11113、第二支撑杆11114和第二连接杆1142三者铰接,从而第一支撑杆11113和第二支撑杆
11114构成剪式连杆结构,随着两者夹角的变化,可达到伸缩升降的作用;第二支撑杆
11114、第二滑轨11112和第三连接杆1143三者铰接,从而第二滑轨11112与第二支撑杆
11114可相对转动;第二滑轨11112与第四连接杆1144固定连接,第四连接杆1144为第二滑轨1146提供了结构支撑;第一滑杆1145与第二支撑杆11114铰接,第一滑杆1145位于第一滑轨11111上的滑槽内,从而第一滑杆1145在第一滑轨11111的滑槽内滑动时可带动第二支撑杆11114的运动,改变第一支撑杆11113和第二支撑杆11114的夹角,达到伸缩升降的作用;
第二滑杆1146与第一支撑杆11113铰接,第二滑杆1146位于第二滑轨11112上的滑槽内,从而当第一支撑杆11113和第二支撑杆11114的夹角改变时,第二滑轨11112的滑槽可防止第一支撑杆11113卡死,保证伸缩升降过程有效完成。
[0051] 进一步的,参照图2,所述动力元件113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滑杆1146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四连接杆1144上。
[0052]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升降组件11中的动力元件113可以为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滑杆1146上,另一端固定在第四连接杆1144上。当X形剪式连杆机构1111未伸展开时,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弹簧的拉力拉动第二滑杆1146在第二滑轨11112的滑槽内运动,随着各个连接结构的相对运动,X形剪式连杆机构1111逐渐伸缩展开。除了弹簧,动力元件113也可选择使用电动或气动伸缩杆,则伸缩杆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滑杆1146上,另一端固定在第四连接杆1144上,伸缩杆的运动同样可驱动X形剪式连杆机构1111的升降。
[0053] 进一步的,参照图2,所述伸缩机构111还包括调角器1112,所述调角器1112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杆1143上。
[0054]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伸缩机构111还包括调角器1112,调角器1112设置在第三连接杆1143上。通过常见的开关与拉线结构可对调角器1112进行操纵,控制X形剪式连杆机构1111的位置锁定与解锁,防止X形剪式连杆机构1111自由活动。
[0055] 进一步的,参照图2,所述伸缩机构111还包括间歇阻尼机构1113,所述间歇阻尼机构1113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杆1142上。
[0056]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伸缩机构111还包括间歇阻尼机构1113,间歇阻尼机构1113设置在第二连接杆1142上。间歇阻尼机构1113在扶手垫组件展开呈水平过程中不动作,可保证扶手垫迅速展开为水平方向,当扶手垫组件的高度开始调节时,间歇阻尼机构1113开始动作,可避免高度调节时过快产生的冲击感。
[0057] 进一步的,参照图3,所述角度滑轨112上设置有升降滑槽1121,所述升降滑槽1121包括弧形部分11211与直线部分11212。
[0058]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角度滑轨112上设置有升降滑槽1121,升降滑槽1121包括弧形部分11211与直线部分11212。从而,当伸缩机构111在弧形部分11211中运动时,角度滑轨112带动扶手垫组件翻转一定的角度直至水平方向,当伸缩机构111在直线部分11212中运动时,此时扶手垫组件的角度调节已经完成,伸缩机构111的运动驱动角度滑轨112的运动,带动扶手垫组件上下运动,实现高度的调节。
[0059] 进一步的,参照图4,所述安装地脚组件12包括至少两个吸扭地脚121,所述吸扭地脚121中间的惯性距大于两边的惯性矩。
[0060] 具体而言,安装地脚组件12包括至少两个吸扭地脚121,吸扭地脚121中间的惯性距大于两边的惯性矩,从而当该座椅扶手受到外力具有扭转的倾向时,由于吸扭地脚121中间的惯性距大于两边的惯性矩,可防止结构整体扭转变形。
[0061] 进一步的,参照图5,所述扶手垫组件10包括扶手垫101与支撑板102,所述扶手垫101固定在所述支撑板102上。
[0062] 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扶手垫组件10包括扶手垫101与支撑板102,扶手垫101固定在所述支撑板102上,扶手垫101为与乘员皮肤直接接触的皮革制品其填充有软质的海绵或其他发泡材料,可通过粘接等方式固定在支撑板102上,从而当扶手垫出现破损等质量问题可方便更换,而无需整体更换。
[0063] 最后在图6-1至图6-3中给出了上述座椅扶手相对于座椅坐垫不同位置的示意图,图6-1为座椅扶手隐藏在坐垫之间的示意图,图6-2为座椅扶手展开后升起的示意图,图6-3为座椅扶手高度升高后的示意图。
[0064]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前述的座椅扶手。
[0065]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座椅扶手及车辆,通过设置伸缩机构与角度滑轨,利用伸缩机构的伸缩作用,并配合角度滑轨,可将座椅扶手从座垫之间推举出座垫所在的平面,从而,实现座椅扶手高度的调节,并且调角器及间歇阻尼机构的应用,保证了调节过程平稳可控,提升了乘员的舒适性。
[006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