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温器结构及发动机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911239214.3

文献号 : CN11092507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陈帆陈博潘洪迪任平刘志枫

申请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节温器结构及发动机,所述节温器结构设在发动机冷却液循环水路中,所述冷却液循环水路包括第一循环水路和循环支路,所述循环支路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循环水路连通,以形成第二循环水路,所述节温器设于所述第一循环支路与所述第二循环支路的连通处,所述节温器结构包括水温感应柱和阀盘,所述水温感应柱设于所述连通处且沿所述冷却液循环水路的径向延伸,所述水温感应柱包括对应所述第一循环水路设置的第一感应段、以及对应所述第二循环水路设置的第二感应段;所述阀盘套设于所述水温感应柱的外部,且沿所述水温感应柱的轴向可活动设置,以使所述阀盘根据所述第一循环水路的水温快速打开所述第二循环水路。

权利要求 :

1.一种节温器结构,设在发动机冷却液循环水路中,所述冷却液循环水路包括第一循环水路和循环支路,所述循环支路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循环水路连通,以形成第二循环水路,所述节温器设于所述第一循环水路与所述第二循环水路的连通处,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温器结构包括:水温感应柱,设于所述连通处且沿所述冷却液循环水路的径向延伸,所述水温感应柱包括对应所述第一循环水路设置的第一感应段、以及对应所述第二循环水路设置的第二感应段;以及,阀盘,套设于所述水温感应柱的外部,且沿所述水温感应柱的轴向可活动设置,所述阀盘具有与所述第一感应段密封配合以使得冷却水在所述第一循环水路中流通的第一位置,以及与所述第二感应段间隙配合以使得冷却水同时在所述第一循环水路和第二循环水路中流通的第二位置;

其中,所述节温器结构还包括:

调节板,可活动的套设于所述水温感应柱远离所述第二感应段的一端,用以在所述第一感应段感测到冷却水的水温升高时,朝向所述第二感应段移动;以及,第一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一感应段的外部,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调节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阀盘连接,以在所述调节板朝向所述第二感应段移动时,带动所述阀盘朝向所述第二感应段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温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盘远离所述水温感应柱的一端设有聚流板,所述聚流板沿所述水温感应柱的轴向延伸且对应所述第一感应段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温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流板的延伸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一感应段的有效水温感应区的高度;和/或,所述聚流板的延伸长度为12mm~24mm。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温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流板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感应段的径向宽度;和/或,所述聚流板的宽度为12mm~18mm;和/或,

所述聚流板与所述水温感应柱的轴向平行设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温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流板具有沿所述水温感应柱的径向相对设置的两侧,所述聚流板的两侧设有朝向所述水温感应柱延伸的侧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温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温感应柱的径向上,所述第一感应段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感应段;

所述阀盘设有安装孔,用以将所述阀盘安装于所述水温感应柱上,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第一感应段适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温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温器结构还包括:底座,固定安装于所述水温感应柱远离所述第一感应段的一端;以及,

第二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二感应段的外部,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阀盘连接,用以驱动所述阀盘朝向所述第一感应段移动复位。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温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温器结构包括还包括壳体,所述水温感应柱的远离所述第二感应段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壳体,所述壳体设有朝向所述水温感应柱延伸且呈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架,所述两个安装支架上对应设有滑槽;

所述阀盘远离所述水温感应柱的一端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聚流板间隔设置,所述连接板设于所述滑槽。

9.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节温器结构,所述节温器结构为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节温器结构。

说明书 :

节温器结构及发动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调温装置领域,尤其涉及节温器结构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0002] 为了应对中国第六阶段严格的油耗和排放要求,发动机增压直喷小型化、缸内集成排气歧管、高压燃油喷射系统等技术越来越多的被运用。这些技术改善了油耗和排放问题,但由于它们加大了发动机热负荷,给发动机热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传统蜡式节温器完全依靠水温来开启节温器,不能准确控制发动机水温,而电加热节温器可以有效解决此类问题。
[0003] 现有技术中,电加热节温器由加热棒、蜡包、阀盘、弹簧、壳体、支架组成。ECU通过发动机线束对电加热节温器进行控制,先读取发动机转速、负荷、车速、进气温度以查表求出当前目标水温,再通过水温传感器读出实际水温,根据温差调整加热占空比以调节发动机水温。由于电加热节温器布置在发动机进水口,而水温传感器布置在温度较高的发动机缸盖末端,这就会导致电加热节温器蜡包附近的水温与水温传感器测得的存在温差。在某些极端的工况下,水温传感器温度很高,根据水温-占空比关系,电加热节温器认为此时依靠水温就可以熔化石蜡,不需要启动加热功能。但实际因为温差的问题,蜡包附近的水温没达到熔化温度,靠水温打不开节温器。在无法更改节温器布置的前提下,由于温差的存在,导致使用电加热节温器也存在发动机水温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节温器结构,旨在解决节温器在存在温差的情况下,不能快速打开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节温器结构,设在发动机冷却液循环水路中,所述冷却液循环水路包括第一循环水路和循环支路,所述循环支路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循环水路连通,以形成第二循环水路,所述节温器设于所述第一循环水路与所述第二循环水路的连通处,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温器结构包括:
[0006] 水温感应柱,设于所述连通处且沿所述冷却液循环水路的径向延伸,所述水温感应柱包括对应所述第一循环水路设置的第一感应段、以及对应所述第二循环水路设置的第二感应段;以及,
[0007] 阀盘,套设于所述水温感应柱的外部,且沿所述水温感应柱的轴向可活动设置,所述阀盘具有与所述第一感应段密封配合以使得冷却水在所述第一循环水路中流通的第一位置,以及与所述第二感应段间隙配合以使得冷却水同时在所述第一循环水路和第二循环水路中流通的第二位置。
[0008] 可选地,所述阀盘远离所述水温感应柱的一端设有聚流板,所述聚流板沿所述水温感应柱的轴向延伸且对应所述第一感应段设置。
[0009] 可选地,所述聚流板的延伸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一感应段的有效水温感应区的高度;和/或,
[0010] 所述聚流板的延伸长度为12mm~24mm。
[0011] 可选地,所述聚流板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感应段的径向宽度;和/或,
[0012] 所述聚流板的宽度为12mm~18mm;和/或,
[0013] 所述聚流板与所述水温感应柱的轴向平行设置。
[0014] 可选地,所述聚流板具有沿所述水温感应柱的径向相对设置的两侧,所述聚流板的两侧设有朝向所述水温感应柱延伸的侧板。
[0015] 可选地,在所述水温感应柱的径向上,所述第一感应段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感应段;
[0016] 所述阀盘设有安装孔,用以将所述阀盘安装于所述水温感应柱上,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第一感应段适配。
[0017] 可选地,所述节温器结构还包括:
[0018] 调节板,可活动的套设于所述水温感应柱远离所述第二感应段的一端,用以在所述第一感应段感测到冷却水的水温升高时,朝向所述第二感应段移动;以及,
[0019] 第一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一感应段的外部,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调节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阀盘连接,以在所述调节板朝向所述第二感应段移动时,带动所述阀盘朝向所述第二感应段移动。
[0020] 可选地,所述节温器结构还包括:
[0021] 底座,固定安装于所述水温感应柱远离所述第一感应段的一端;以及,[0022] 第二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二感应段的外部,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阀盘连接,用以驱动所述阀盘朝向所述第一感应段移动复位。
[0023] 可选地,所述节温器结构包括还包括壳体,所述水温感应柱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壳体,所述壳体设有朝向所述水温感应柱延伸且呈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架,所述两个安装支架上对应设有滑槽;
[0024] 所述阀盘远离所述水温感应柱的一端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聚流板间隔设置,所述连接板设于所述滑槽。
[0025]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节温器结构,所述节温器结构设在发动机冷却液循环水路中,所述冷却液循环水路包括第一循环水路和循环支路,所述循环支路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循环水路连通,以形成第二循环水路,所述节温器设于所述第一循环水路与所述第二循环水路的连通处,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温器结构包括水温感应柱和阀盘,所述水温感应柱设于所述连通处且沿所述冷却液循环水路的径向延伸,所述水温感应柱包括对应所述第一循环水路设置的第一感应段、以及对应所述第二循环水路设置的第二感应段;所述阀盘套设于所述水温感应柱的外部,且沿所述水温感应柱的轴向可活动设置,所述阀盘具有与所述第一感应段密封配合以使得冷却水在所述第一循环水路中流通的第一位置,以及与所述第二感应段间隙配合以使得冷却水同时在所述第一循环水路和第二循环水路中流通的第二位置。
[0026]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所述第一循环水路与所述第二循环水路的连通处设置所述水温感应柱,并通过所述水温感应柱感应水温,以使套设在所述水温感应柱上的阀盘上下移动,达到快速打开节温器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节温器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29] 图2为图1提供的节温器结构的侧视图;
[0030]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1] 图4为图1中阀盘的结构示意图。
[0032] 附图标号说明:
[0033]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100 节温器结构 212 第一弹簧
1 壳体 22 第二感应段
11 进水口 221 底座
12 电插头 222 第二弹簧
13 支架 3 阀盘
131 滑槽 31 聚流板
14 补水口 311 侧板
2 水温感应柱 32 安装孔
21 第一感应段 33 连接板
211 调节板    
[0034]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6]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7]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8] 现有的电加热节温器由于布置在发动机进水口,而水温传感器布置在温度较高的发动机缸盖末端,会导致电加热节温器蜡包附近的水温与水温传感器测得的存在温差。在某些极端的工况下,水温传感器测得的温度很高,根据水温-占空比关系,电加热节温器认为此时依靠水温就可以熔化石蜡,不需要启动加热功能。但实际因为温差的问题,蜡包附近的水温没达到熔化温度,靠水温打不开节温器。在无法更改节温器布置的前提下,由于温差的存在,导致使用电加热节温器也存在发动机水温高的问题。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节温器结构,使得在存在温差的情况下,节温器也能快速打开。
[0039] 本发明提出一种节温器结构100,适用于电加热节温器,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节温器结构100设在发动机冷却液循环水路中,所述冷却液循环水路包括第一循环水路和循环支路,所述循环支路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循环水路连通,以形成第二循环水路,所述节温器设于所述第一循环水路与所述第二循环水路的连通处。所述节温器结构100包括水温感应柱2和阀盘3,所述水温感应柱2设于所述连通处且沿所述冷却液循环水路的径向延伸,所述水温感应柱2包括对应所述第一循环水路设置的第一感应段21、以及对应所述第二循环水路设置的第二感应段22;所述阀盘3套设于所述水温感应柱2的外部,且沿所述水温感应柱2的轴向可活动设置,所述阀盘3具有与所述第一感应段21密封配合以使得冷却水在所述第一循环水路中流通的第一位置,以及与所述第二感应段22间隙配合以使得冷却水同时在所述第一循环水路和第二循环水路中流通的第二位置。
[0040]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所述第一循环支路与所述第二循环支路的连通处设置所述水温感应柱2,并通过所述水温感应柱2感应水温,以使套设在所述水温感应柱2上的阀盘3上下移动,达到快速打开节温器的效果。
[0041] 具体地,所述第一循环水路为发动机冷却液的小循环;所述第二循环水路为发动机冷却液的大循环,即冷却液的散热循环。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水温感应柱2沿所述冷却液循环水路的“径向”延伸,并不用以限制所述水温感应柱为圆柱形,这里仅指代由所述水温感应柱的中心到边缘的延伸方向,所述水温感应柱2可以是其他形状,如棱柱等与水接触面更大的形状。
[0042] 请参阅图1和图2,进一步地,所述阀盘3套设于所述水温感应柱2且呈水平设置,所述阀盘3远离所述水温感应柱2的一端设有聚流板31,所述聚流板31沿所述水温感应柱2的轴向延伸且对应所述第一感应段21设置,以在所述第一循环水路流动的冷却液在经过所述第一感应段21时,能使冷却液聚集在所述第一感应段21处,使得所述水温感应柱2的所述第一感应段21处的温度更高。
[0043] 优选地,所述聚流板31的延伸长度不小于所述第一感应段21的有效水温感应区的高度,这里的延伸长度是指所述聚流板31在上下方向的长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聚流板31的延伸长度为12mm~24mm;所述聚流板31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感应段21的径向宽度,这里所述聚流板31的宽度为其与所述阀盘3连接处的宽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聚流板31的宽度为12mm~18mm;所述聚流板31与所述水温感应柱2的轴向平行设置,即所述聚流板31与所述聚流板31向所述阀盘3延伸的部位呈90°设置,当然,也可设为其他角度,这里设为90°更有利于减缓在所述第一感应段21处的流速,以将冷却液聚流在所述第一感应段21周围。
[0044] 具体地,请参阅图4,所述聚流板31的两侧沿所述水温感应柱2的径向相对设置,所述聚流板31的两侧设有朝向所述水温感应柱2延伸的侧板311,以使冷却液在所述第一感应段21处汇集。
[0045] 请参阅图2和图3,在所述水温感应柱2的径向上,所述第一感应段21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感应段22。
[0046]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所述阀盘3呈板状且与所述第二循环水路的入口适配,所述阀盘3中间设有安装孔32,用以将所述阀盘3安装于所述水温感应柱2上,且所述安装孔32与所述第一感应段21适配。优选地,所述安装孔32为圆形孔,所述第一感应段21对应为圆柱设置。
[0047] 更进一步地,所述节温器结构100还包括调节板211和第一弹簧212,所述调节板211可活动的套设于所述水温感应柱2远离所述第二感应段22的一端,用以在所述第一感应段21感测到冷却水的水温升高时,朝向所述第二感应段移动;所述第一弹簧212套设在所述第一感应段21的外部,所述第一弹簧212的一端与所述调节板2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阀盘3连接,以在所述调节板211朝向所述第二感应段移动时,带动所述阀盘3朝向所述第二感应段移动,使得冷却液从所述安装孔32与所述第二感应柱22的间隙流入所述第二循环水路。
[0048] 更进一步地,所述节温器结构100还包括底座221和第二弹簧222,固定安装于所述水温感应柱2远离所述第一感应段21的一端远离所述第一感应段21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222,套设于所述第二感应段22的外部,所述第二弹簧222的一端与所述底座22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阀盘3连接,用以驱动所述阀盘3朝向所述第一感应段21移动复位,使冷却液散热循环关闭。
[0049] 更进一步地,所述节温器结构100包括还包括壳体1,所述节温器结构100还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所述第二循环水路的进水口11;所述水温感应柱2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1下方且沿所述冷却液循环水路的径向延伸,所述水温感应柱2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所述壳体1设有朝向所述水温感应柱2延伸且呈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架13,所述两个安装支架13上对应设有滑槽131;所述阀盘3远离所述水温感应柱2的一端设有连接板33,所述连接板33与所述聚流板31间隔设置,所述连接板33设于所述滑槽131且在所述滑槽131内具有活动行程,以使所述阀盘3在所述水温感应柱2上活动设置,并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二循环水路。
[0050] 优选地,所述水温感应柱2的内部含有蜡包,所述蜡包用于感应水温,以在水温升高时,使石蜡熔化并且体积增大,从而推动所述调节板211向下移动。
[0051] 优选地,所述壳体1还包括补水口14,用于补充冷却液;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电插头,所述水温感应柱2内含有加热装置,以加热并融化所述蜡包。
[0052]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包括所述节温器结构100,所述节温器结构100设在发动机冷却液循环水路中,所述冷却液循环水路包括第一循环水路和循环支路,所述循环支路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循环水路连通,以形成第二循环水路,所述节温器设于所述第一循环支路与所述第二循环支路的连通处,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温器结构100包括水温感应柱2和阀盘3,所述水温感应柱2设于所述连通处且沿所述冷却液循环水路的径向延伸,所述水温感应柱2包括对应所述第一循环水路设置的第一感应段21、以及对应所述第二循环水路设置的第二感应段22;所述阀盘3套设于所述水温感应柱2的外部,且沿所述水温感应柱2的轴向可活动设置,所述阀盘3具有与所述第一感应段21密封配合以使得冷却水在所述第一循环水路中流通的第一位置,以及与所述第二感应段22间隙配合以使得冷却水同时在所述第一循环水路和第二循环水路中流通的第二位置。
[005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