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植物蛋白耐受黄颡鱼仔鱼及其培育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0106214.2

文献号 : CN11099983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刘变枝李海洁郭国军冯建新李国喜徐文彦张伟祥刘政党保成张曼耿豪杰

申请人 : 河南农业大学

摘要 :

本发明属于鱼类遗传营养学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高植物蛋白耐受黄颡鱼仔鱼及其培育方法。该方法利用遗传营养学和生物育种学相结合的原则,经试验得出一套高植物蛋白耐受黄颡鱼苗种培育技术体系。将利用配制出的高植物蛋白诱导饲料投喂孵化出膜后3‑15dph的黄颡鱼仔鱼,给与适当时长的植物蛋白饲料短时刺激(高植物蛋白饲料投喂刺激时长5‑15日之间),即可得到与无刺激组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差异,非特异性免疫能力以及消化吸收能力高于或者和无刺激组无显著差异的黄颡鱼幼鱼苗种。从饲料成本上,高水平的植物蛋白则可以显著降低饲料成本,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权利要求 :

1.一种植物蛋白耐受黄颡鱼仔鱼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配制黄颡鱼仔稚鱼诱导用植物蛋白颗粒饲料;

(2)将步骤(1)制备的植物蛋白颗粒饲料,按照一定的投喂时间和投喂频率,给予黄颡鱼仔鱼一定时长的植物蛋白颗粒饲料刺激,即获得植物蛋白耐受黄颡鱼仔鱼;

所述步骤(1)中植物蛋白颗粒饲料的制备方法为:

a. 将饲料原料分别经超微粉碎至300目后,再混合制备混合干原料;

b. 将海藻酸钠溶于水中配制粘结溶液,然后向粘结溶液中加入DMPT,溶解后再加入步骤a制备的混合干原料,得混合湿原料;

c. 步骤b的混合湿原料经制粒机制备成粒径在200-300μm之间圆形的植物蛋白颗粒饲料,然后烘干至一定水分含量备用;

所述步骤(2)中植物蛋白颗粒饲料刺激时长为5-10天;

所述步骤(2)中投喂时间为06:00-20:00之间、投喂频率4-6次/天、投喂量为鱼体重的

10-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蛋白耐受黄颡鱼仔鱼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黄颡鱼仔稚鱼为孵化出膜后3-15日龄能够开口摄食的黄颡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蛋白耐受黄颡鱼仔鱼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饲料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产品:鱼粉0-40份、水解酪蛋白5-20份、豆粕0-50份、小麦粉

0-25、谷朊粉10-20份、玉米蛋白粉0-7份、鱼油4-10份、大豆卵磷脂5-10份、胆碱0.3份和鮠科鱼预混合饲料965 2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物蛋白耐受黄颡鱼仔鱼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粘结溶液中海藻酸钠的质量浓度为1-3%,每mL粘结溶液中添加0.0001-0.0002 g DMPT和1-2.5 g步骤a制备的混合干原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物蛋白耐受黄颡鱼仔鱼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植物蛋白颗粒饲料经烘干后,植物蛋白颗粒饲料中的水分含量为10-20%。

说明书 :

一种高植物蛋白耐受黄颡鱼仔鱼及其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鱼类遗传营养学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高植物蛋白耐受黄颡鱼仔鱼及其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集约化水产养殖的快速发展,使得水产养殖业对鱼粉的需求进一步加大,鱼粉的有限供应以及养殖鱼类特别是肉食性鱼类对鱼粉的强烈依赖已成为制约我国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廉价的植物蛋白替代鱼粉作为饲料蛋白源,可有效节约饲料成本,但大量研究表明,高水平植物蛋白或者完全水平的鱼粉替代会对鱼类机体代谢和免疫造成不可逆的伤害,这种不耐受现象在肉食性鱼类中特别明显。因此,在保持鱼类生长、提高鱼类对低鱼粉高植物蛋白饲料利用率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降低低鱼粉高植物蛋白饲料对鱼类机体代谢健康和免疫功能产生的不可逆伤害,仍是推动未来水产养殖健康发展的主要议题。
[0003]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俗称黄姑鱼、黄腊丁等,是我国优质名贵的偏肉食性淡水经济鱼类。有研究表明黄颡鱼肠道对植物蛋白的添加量以及植物蛋白的种类均很敏感,其对植物蛋白利用率较差是导致黄颡鱼饲料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也是制约黄颡鱼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如何降低黄颡鱼饲料中鱼粉的用量、提高植物蛋白的用量是目前黄颡鱼养殖产业十分关注的问题。与其他在饲料中添加特殊营养素或者利用补偿生长等技术手段提高黄颡鱼幼鱼饲料中植物蛋白利用率而言,培育黄颡鱼高植物蛋白耐受性苗种,研发相关配套技术是解决黄颡鱼对植物蛋白不耐受问题的根本途径,相关理论基础还可为其他植物蛋白耐受性苗种的培育提供有益借鉴。
[0004] 早期营养规划研究显示在生物体发育早期给予生物体一定营养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脂肪酸、蛋白质等均可在分子水平上引起后期生物体的适应性代谢。对于鱼类而言,混合营养至完全外源性摄食这段时间,可能是潜在的改变鱼类长期生理功能的重要窗口期。在此窗口期给予黄颡鱼仔鱼短时植物蛋白刺激,研发相关配套技术,获得具有一定植物蛋白耐受性的苗种,是解决黄颡鱼对植物蛋白不耐受问题的根本途径。此套培育技术与现有专利在黄颡鱼幼鱼期采用高比重动物蛋白饲料与高比重植物蛋白饲料间隔交替投喂相比,减少了植物蛋白对黄颡鱼幼鱼生理机能的反复刺激。现有专利利用两种配比差异明显的饲料对黄颡鱼进行交替投喂的技术方法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利用黄颡鱼补偿生长的特点,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使黄颡鱼幼鱼处在不断的植物蛋白应激中,对幼鱼的生理机能具有潜在的危害性,不利于幼鱼的生长发育。从本质上讲,利用遗传营养学技术手段培育鱼类高植物蛋白耐受性苗种,研发相关配套技术仍是解决鱼类特别是肉食性鱼类对植物蛋白不耐受问题的根本途径。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植物蛋白耐受黄颡鱼仔鱼及其培育方法,培育了具有一定植物蛋白耐受性的黄颡鱼苗种,从苗种培育角度解决制约黄颡鱼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0006]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 一种高植物蛋白耐受黄颡鱼仔鱼的培育方法,步骤如下:
[0008] (1)配制黄颡鱼仔稚鱼诱导用植物蛋白颗粒饲料;
[0009] (2)将步骤(1)制备的植物蛋白颗粒饲料,按照一定的投喂时间和投喂频率,给予黄颡鱼仔鱼一定时长的高植物蛋白颗粒饲料刺激,即获得高植物蛋白耐受黄颡鱼仔鱼。
[0010] 所述步骤(1)中黄颡鱼仔稚鱼为孵化出膜后3-15日龄能够开口摄食的黄颡鱼。
[0011] 所述步骤(1)中植物蛋白颗粒饲料的制备方法为:
[0012] a. 将饲料原料分别经超微粉碎至300目后,再混合制备混合干原料;
[0013] b. 将海藻酸钠溶于水中配制粘结溶液,然后向粘结溶液中加入DMPT,溶解后再加入步骤a制备的混合干原料,得混合湿原料;
[0014] c. 步骤b的混合湿原料经制粒机制备成粒径在200-300 μm之间的圆形植物蛋白颗粒饲料,然后烘干至一定水分含量备用。
[0015] 所述步骤a中饲料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产品:鱼粉0-40份、水解酪蛋白5-20份、豆粕0-50份、小麦粉0-25、谷朊粉10-20份、玉米蛋白粉0-7份、鱼油4-10份、大豆卵磷脂5-10份、胆碱0.3份和鮠科鱼预混合饲料965(广东市联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份。
[0016] 所述步骤b中粘结溶液中海藻酸钠的质量浓度为1-3%,每mL粘结溶液中添加0.0001-0.0002 g DMPT和1-2.5 g步骤a制备的混合干原料。
[0017] 所述步骤c中植物蛋白颗粒饲料经烘干后,植物蛋白颗粒饲料中的水分含量为10-20%。
[0018] 所述步骤(2)中高植物蛋白颗粒饲料刺激时长为5-10天。
[0019] 所述步骤(2)中投喂时间为06:00-20:00之间、投喂频率4-6次/天、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0-50%。
[0020] 上述的方法培育的高植物蛋白耐受黄颡鱼仔鱼,所述黄颡鱼为江黄颡、瓦氏黄颡、光泽黄颡或超雄黄颡鱼。
[0021]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 1、本发明的高植物蛋白耐受性苗种培育配套方法,将利用配制出的高植物蛋白诱导饲料投喂孵化出膜后3-15dph的黄颡鱼仔鱼,给与适当时长的植物蛋白饲料短时刺激(高植物蛋白饲料投喂刺激时长5-15日之间),即可得到与无刺激组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差异,非特异性免疫能力以及消化吸收能力高于或者和无刺激组无显著差异的黄颡鱼幼鱼苗种。从饲料成本上,高水平的植物蛋白则可以显著降低饲料成本,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0023] 2、本发明高植物蛋白耐受黄颡鱼苗种培育配套方法,诱导对象为孵化出膜后3-15dph黄颡鱼仔鱼。该阶段黄颡鱼仔鱼具备开口摄食的能力,经短暂的混合营养转为外源性营养,消化系统逐渐完善至与幼鱼阶段一致,是开展早期营养规划的最适阶段。本发明利用不同植物蛋白含量的饲料,对孵化出膜后不同日龄的黄颡鱼仔鱼进行一定时长的植物蛋白短时刺激后,经一段时间饲养后,再在其幼鱼期给与高植物蛋白饲料检测其生长和消化生理特性,发现此方法可获得成活率在60-80%的对高植物蛋白有耐受性的黄颡鱼仔鱼。

附图说明

[002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 图1为植物蛋白饲料再投喂后各处理组黄颡鱼的特定生长率柱状图。
[0026] 图2为植物蛋白饲料再投喂后各处理组黄颡鱼幼鱼肠道丙二醛含量柱状图。
[0027] 图3为植物蛋白饲料再投喂后各处理组黄颡鱼幼鱼肠道溶菌酶含量柱状图。
[0028] 图4为植物蛋白饲料再投喂后各处理组黄颡鱼幼鱼肠道脂肪酶活力柱状图。
[0029] 图5植物蛋白饲料再投喂后各处理组黄颡鱼幼鱼肠道紧密连接蛋白闭锁蛋白(Occludin)的mRNA相对表达量柱状图。
[0030] 图6为植物蛋白饲料再投喂后各处理组黄颡鱼幼鱼肠道氨基酸转运载体PAT1相对表达量柱状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2] 实施例1
[0033] 黄颡鱼仔稚鱼诱导用植物蛋白颗粒饲料的制备方法:
[0034] a. 将饲料原料分别经超微粉碎至300目后,再混合制备混合干原料,饲料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产品:水解酪蛋白10份、豆粕50份、谷朊粉20份、鱼油10份、大豆卵磷脂7份、胆碱0.3份,鮠科鱼预混合饲料965 2份;
[0035] b. 将海藻酸钠溶于水中配制质量浓度为3%的粘结溶液,然后以每mL粘结溶液为单位,向粘结溶液中加入0.0002 g DMPT,溶解后再加入2.5 g步骤a制备的混合干原料,得混合湿原料;
[0036] c. 步骤b的混合湿原料经造粒机制备成粒径200-300 μm之间的颗粒,然后烘干至水分含量14.5%的圆形植物蛋白颗粒饲料。
[0037] 实施例2
[0038] 黄颡鱼仔稚鱼诱导用植物蛋白颗粒饲料的制备方法:
[0039] a. 将饲料原料分别经超微粉碎至300目后,再混合制备混合干原料,饲料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产品:所述步骤a中饲料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产品:鱼粉40份、水解酪蛋白5份、小麦粉25份,谷朊粉10份、鱼油4份、玉米蛋白粉3份、大豆卵磷脂9份、胆碱0.3份,鮠科鱼预混合饲料965 2份;
[0040] b. 将海藻酸钠溶于水中配制质量浓度为1%的粘结溶液,然后向粘结溶液中加入0.0001 g DMPT,溶解后再加入1g步骤a制备的混合干原料,得混合湿原料;
[0041] c. 步骤b的混合湿原料经造粒机制备成粒径200-300 μm之间的颗粒,然后烘干至水分含量10%的圆形植物蛋白颗粒饲料。
[0042] 实施例3
[0043] 黄颡鱼仔稚鱼诱导用植物蛋白颗粒饲料的制备方法:
[0044] a. 将饲料原料分别经超微粉碎至300目后,再混合制备混合干原料,饲料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产品:所述步骤a中饲料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产品:鱼粉25份、水解酪蛋白8份、豆粕30份、谷朊粉15份、玉米蛋白粉3份、鱼油10份、大豆卵磷脂5份、胆碱0.3份,鮠科鱼预混合饲料965 2份;
[0045] b. 将海藻酸钠溶于水中配制质量浓度为1.5%的粘结溶液,然后向粘结溶液中加入0.00015 g DMPT,溶解后再加入1.7g步骤a制备的混合干原料,得混合湿原料;
[0046] c. 步骤b的混合湿原料经造粒机制备成粒200-300 μm之间的颗粒,然后烘干至水分含量15%的圆形植物蛋白颗粒饲料。
[0047] 实施例4
[0048] 黄颡鱼仔稚鱼诱导用植物蛋白颗粒饲料的制备方法:
[0049] a. 将饲料原料分别经超微粉碎至300目后,再混合制备混合干原料,饲料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产品:所述步骤a中饲料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产品:鱼粉25份、水解酪蛋白5份、豆粕25份、谷朊粉11份、小麦粉10份、玉米蛋白粉7份、鱼油9份、大豆卵磷脂5份、胆碱0.3份,鮠科鱼预混合饲料965 2份;
[0050] b. 将海藻酸钠溶于水中配制质量浓度为1.5%的粘结溶液,然后向粘结溶液中加入0.00015 g DMPT,溶解后再加入1.7g步骤a制备的混合干原料,得混合湿原料;
[0051] c. 步骤b的混合湿原料经造粒机制备成粒径200-300 μm之间的颗粒,然后烘干至水分含量20%的圆形植物蛋白颗粒饲料。
[0052] 实施效果例
[0053] 选用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的植物蛋白颗粒饲料培育高植物蛋白耐受黄颡鱼仔鱼,步骤如下:选用孵化出膜后的普通黄颡鱼仔鱼6000尾,分别放入8个仔稚鱼专用养殖缸中,每缸放置750尾。
[0054] 实验分两个处理组,分别为鱼粉饲料组(FM处理组)和植物蛋白饲料组(SM处理组),每组四个平行,于仔鱼孵化后第10d给与10d的短时植物蛋白饲料刺激,为保证仔鱼足够的摄食,此阶段投喂频率为6次/d次,每次少量多次循环投喂1h。短时刺激结束后,开始第二阶段的鱼粉蛋白饲料,即重新投喂鱼粉蛋白饲料60d,此阶段投喂频率调整为4次/d,投喂方式仍为少量多次循环投喂,投喂时间1h。
[0055] 恢复阶段养殖周期结束后,开始第三阶段的植物蛋白恢复再投喂,投喂期60d,用以检测早期短时植物蛋白刺激对黄颡鱼苗种后期再接受植物蛋白的影响。具体操作如下:于第二投喂阶段结束后,分别将每处理组黄颡鱼汇总在一起,重新分成两个处理组,分别投喂鱼粉饲料组和植物蛋白饲料组,即一直投喂鱼粉组(FM-FM处理组)、前期投喂鱼粉饲料后期投喂植物蛋白饲料(FM-SM处理组)、前期短时植物蛋白饲料刺激后期鱼粉饲料投喂(SM-FM处理组)、前期短时植物蛋白刺激-后期植物蛋白饲料再投喂(SM-SM),此阶段投喂频率2次/d,投喂时间1h,投喂方式为少量多次循环投喂,以黄颡鱼表观饱食为准。
[0056] 整个实验期间保持水温18-23℃,溶氧量≥5 mg/L,pH约7.8。第三阶段养殖周期结束后,整体称重计算特定生长率,对上述三个阶段分阶段存活率统计,SM处理组的存活率均能达60-80%,取肠道样品测定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消化酶向相关指标,以及消化吸收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0057] 实验结果表明:该配套技术体系可以获得对植物蛋白饲料接受程度较好的黄颡鱼苗种。利用本发明技术配置的植物蛋白饲料短时刺激得到的黄颡鱼幼鱼,再投喂100%植物蛋白饲料后,前期植物蛋白短时刺激后期植物蛋白再投喂处理组可得到和全程鱼粉组投喂无差异水平的生长效率,前期植物蛋白饲料短时刺激后期恢复鱼粉投喂处理组黄颡鱼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处理组(见附图1);
[0058] 前期植物蛋白刺激后期植物蛋白再投喂处理组肠道丙二醛含量与其他处理组虽无显著差异,但低于其他三个处理组(见附图2);
[0059] 前期植物蛋白短时刺激后期植物蛋白再投喂处理组肠道溶菌酶含量显著高于全程鱼粉饲料组(见附图3);
[0060] 前期植物蛋白短时刺激后期植物蛋白再投喂处理组肠道脂肪酶含量与全程鱼粉饲料投喂组无显著差异(见附图4);
[0061] 植物蛋白短时投喂刺激后期植物蛋白再投喂处理组肠道紧密连接蛋白闭锁蛋白(Occludin)的mRNA表达水平与全程鱼粉组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见附图5);
[0062] 早期植物蛋白短时刺激后期植物蛋白再投喂处理组氨基酸转运载体PAT1的mRNA水平与全程鱼粉投喂组无显著差异(见附图6)。
[0063] 经多次重复实验最终得出高植物蛋白耐受黄颡鱼仔鱼的培育方法为:用植物蛋白颗粒饲料,根据3-15dph黄颡鱼仔稚鱼不同日龄科学调整投喂时间,投喂时间为06:00-20:00之间、投喂频率4-6次/天、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0-50%、投喂诱导5-15天,具体投喂频率随着仔稚鱼日龄的增加而递减。
[0064] 本发明的高植物蛋白耐受性苗种培育配套方法,将利用配制出的高植物蛋白诱导饲料投喂孵化出膜后3-15dph的黄颡鱼仔鱼,给与适当时长的植物蛋白饲料短时刺激(高植物蛋白饲料投喂刺激时长5-15日之间),即可得到与无刺激组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差异,非特异性免疫能力以及消化吸收能力高于或者和无刺激组无显著差异的黄颡鱼幼鱼苗种。从饲料成本上,高水平的植物蛋白则可以显著降低饲料成本,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006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