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染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0162102.9

文献号 : CN11100376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梁万龙

申请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印染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印染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处理系统包括用于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的微电解反应器,所述微电解反应器包括罐体、自上而下用于将印染废水导入罐体内的污水进水管、若干个用于对印染废水进行电解处理的微电解处理组件和若干个使氧化气体均匀通过微电解处理组件的第一布气组件;处理方法为:在收集槽内加装液体密度传感器,并设定沉絮物密度标准值,检测液体密度数据,将其与沉絮物密度标准值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启动排污组件进行排污,通过第一布气组件可对注入罐体内的氧化气体进行布气,可使氧化气体均匀的通过微电解处理组件,在提高曝气效果的同时,还可避免沉絮物容易在微电解处理组件中堆积的问题。

权利要求 :

1.一种印染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用于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的微电解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解反应器包括罐体(1)、自上而下用于将印染废水导入罐体(1)内的污水进水管(2)、若干个用于对印染废水进行电解处理的微电解处理组件(3)和若干个用于使氧化气体均匀通过微电解处理组件(3)的第一布气组件(4);

所述微电解处理组件(3)与第一布气组件(4)为相间设置,且位于所述污水进水管(2)出口端与处于罐体(1)最下端的微电解处理组件(3)之间设置有第二布气组件(5),所述第二布气组件(5)通过气管与外界气泵相连接,在所述污水进水管(2)上套设有导管(6),所述导管(6)上位于第一布气组件(4)背向印染污水流经方向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收集印染废水在经过微电解处理组件(3)时所产生的沉絮物的收集板(7),所述导管(6)上开设有与收集板(7)相对应的开口槽(8),且在所述罐体(1)内还设置有处于导管(6)正下方且用于排出沉絮物的排污组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进水管(2)的出水口端连接有为环形结构的导水环(201),在所述导水环(201)远离污水进水管(2)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布水管(202),且若干个所述布水管(202)关于导水环(201)中心轴线环形阵列设置,所述布水管(202)朝向印染废水流向的一侧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布水孔(2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布气组件(4)包括为环形结构的导气管(401),且在所述导气管(401)背向印染废水流经方向的一侧连接有用于收集第二布气组件(5)排出氧化气体且为环形结构的收集环(402),在所述导气管(401)上沿横向方向等间距连接有若干个布气管(403),且在所述布气管(403)上设置有用于排气的布气孔(4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印染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气管(403)的两端朝向中间位置其截面为逐步增大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印染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布气组件(4)与第二布气组件(5)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二布气组件(5)未设置有收集环(40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印染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板(7)为锥形结构,且所述收集环(402)的宽度大于罐体(1)半径与收集板(7)最大半径之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解处理组件(3)包括开设密集通孔的网板(301),所述网板(301)上设置有若干个交叉成栅格状结构的收容板(302),在所述收容板(302)形成的栅格状空间内填充有微电解填料(303),且在所述收容板(302)上还设置有导流槽(30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染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组件(9)包括位于导管(6)下方的收集槽(901),且在所述收集槽(901)的槽底通过空心管转动连接有搅拌旋翼(902),所述空心管为贯穿搅拌旋翼(902)设置且通过驱动电机驱动,且所述空心管远离搅拌旋翼(902)的一端通过旋转接头和与外界排污泵相连接的管道相连接,在所述收集槽(901)开口处的一端还设置有通过单向阀与外界相连通且用于缓解排污时压力的通气管(903),所述收集槽(901)开口处的两侧还均设置有通过电动推杆驱动且用于密封收集槽(901)的滑动板(904)。

9.一种印染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8所述的印染废水处理系统,所述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在收集槽位于滑动板下方的位置处加装液体密度传感器,并设定沉絮物密度标准值;

S200,通过液体密度传感器检测收集槽内印染污水的密度数据,并将检测的密度数据与设定的沉絮物密度标准值进行对比;

S300,根据对比结果判断收集槽内沉絮物的多少,并根据判断结果启动排污组件,完成对收集槽内沉絮物的清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印染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启动所述电动推杆带动滑动板密封收集槽的条件为:液体密度传感器检测数据大于设定的沉絮物密度标准值;

启动所述驱动电机带动搅拌旋翼搅动收集槽内的沉絮物条件为:滑动板密封收集槽;

启动所述外界排污泵进行排污的条件为:搅拌旋翼转动5-10秒后。

说明书 :

一种印染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印染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印染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全球性污染日益破坏着地球生物圈几亿年来所形成的生态平衡,并对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构成威胁,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对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的统计与调查,我国的江河、湖泊及近海流域已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总体上呈现加重的趋势,造成污染加重的主要因素是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纺织印染工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的废水和废渣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其中以印染行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对环境的污染最为严重。
[0003] 对于印染废水的处理常用方式有生物法、电解法、吸附法等,而当前采用电解法处理酸性印染染料时,其印染废水自下而上逐步的经过微电解填料,在经过微电解填料对其进行处理后会产生一定量的沉絮物,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沉絮物很容易落在微电解填料的缝隙中,不仅会影响到印染废水的流通,而且其覆盖在微电解填料的表面,会降低与印染废水的接触,导致废水处理效率大幅度降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印染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印染废水经过微电解填料所产的沉絮物,容易堆积在微电解填料的缝隙中,不仅会影响印染废水的流通,而其覆盖在微电解填料的表面,会大幅度降低废水处理效率的问题。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印染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用于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的微电解反应器,所述微电解反应器包括罐体、自上而下用于将印染废水导入罐体内的污水进水管、若干个用于对印染废水进行电解处理的微电解处理组件和若干个使氧化气体均匀通过微电解处理组件的第一布气组件;
[0007] 所述微电解处理组件与第一布气组件为相间设置,且位于所述污水进水管出口端与处于罐体最下端的微电解处理组件之间设置有第二布气组件,所述第二布气组件通过气管与外界气泵相连接,在所述污水进水管上套设有导管,所述导管上位于第一布气组件背向印染污水流经方向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收集印染废水在经过微电解处理组件时所产生的沉絮物的收集板,所述导管上开设有与收集板相对应的开口槽,且在所述罐体内还设置有处于导管正下方且用于排出沉絮物的排污组件。
[0008]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污水进水管的出水口端连接有为环形结构的导水环,在所述导水环远离污水进水管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布水管,且若干个所述布水管关于导水环中心轴线环形阵列设置,所述布水管朝向印染废水流向的一侧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布水孔。
[0009]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布气组件包括为环形结构的导气管,且在所述导气管背向印染废水流经方向的一侧连接有用于收集第二布气组件排出氧化气体且为环形结构的收集环,在所述导气管上沿横向方向等间距连接有若干个布气管,且在所述布气管上设置有用于排气的布气孔。
[001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布气管的两端朝向中间位置其截面为逐步增大状。
[001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布气组件与第二布气组件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二布气组件未设置有收集环。
[001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收集板为锥形结构,且所述收集环的宽度大于罐体半径与收集板最大半径之差。
[0013]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微电解处理组件包括开设密集通孔的网板,所述网板上设置有若干个交叉成栅格状结构的收容板,在所述收容板形成的栅格状空间内填充有微电解填料,且在所述收容板上还设置有导流槽。
[0014]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排污组件包括位于导管下方的收集槽,且在所述收集槽的槽底通过空心管转动连接有搅拌旋翼,所述空心管为贯穿搅拌旋翼设置且通过驱动电机驱动,且所述空心管远离搅拌旋翼的一端通过旋转接头和与外界排污泵相连接的管道相连接,在所述收集槽开口处的一端还设置有通过单向阀与外界相连通且用于缓解在排污时压力的通气管,所述收集槽开口处的两侧还均设置有通过电动推杆驱动且用于密封收集槽滑动板。
[0015] 一种印染废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 S100,在收集槽位于滑动板下方的位置处加装液体密度传感器,并设定沉絮物密度标准值;
[0017] S200,通过液体密度传感器检测收集槽内印染污水的密度数据,并将检测的密度数据与设定的沉絮物密度标准值进行对比;
[0018] S300,根据对比结果判断收集槽内沉絮物的多少,并根据判断结果启动排污组件,完成对收集槽内沉絮物的清理
[0019]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启动所述电动推杆带动滑动板密封收集槽的条件为:液体密度传感器检测数据大于设定的沉絮物密度标准值;
[0020] 启动所述驱动电机带动搅拌旋翼搅动收集槽内的沉絮物条件为:滑动板密封收集槽;
[0021] 启动所述外界排污泵进行排污的条件为:搅拌旋翼转动5-10秒后。
[0022]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具有如下优点:
[0023] 本发明在进行使用时,可通过设置的第一布气组件,可收集由第二布气组件所喷出的氧化气体,进一步可使氧化气体能够均匀的通过微电解处理组件,其不仅能够提高曝气的效果,而且氧化气体在上升过程中,也能够带动周围水流的运动,进一步可将覆盖在微电解填料表面的沉絮卷起,使沉絮物能够通过收集板进行收集,可有效的避免沉絮物覆盖在微电解填料从而影响废水处理效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25]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26]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布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3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第一布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4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微电解处理组件的立体图;
[0030] 图5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布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中:
[0032] 1-罐体;2-污水进水管;3-微电解处理组件;4-第一布气组件;5-第二布气组件;6-导管;7-收集板;8-开口槽;9-排污组件;
[0033] 201-导水环;202-布水管;203-布水孔;
[0034] 301-网板;302-收容板;303-微电解填料;304-导流槽;
[0035] 401-导气管;402-收集环;403-布气管;404-布气孔;
[0036] 901-收集槽;902-搅拌旋翼;903-通气管;904-滑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8]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印染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用于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的微电解反应器,微电解反应器包括罐体1、自上而下用于将印染废水导入罐体1内的污水进水管2、若干个用于对印染废水进行电解处理的微电解处理组件3和若干个用于使氧化气体均匀通过微电解处理组件3的第一布气组件4,罐体1的内壁上涂设有防腐玻璃鳞片胶泥,保证在净化印染废水时,其印染废水不会直接腐蚀罐体1,从而造成罐体1使用寿命大幅度降低的问题。
[0039] 微电解处理组件3包括开设密集通孔的网板301,网板301上设置有若干个交叉成栅格状结构的收容板302,在收容板302形成的栅格状空间内填充有微电解填料303,收容板302的高度优选为不超过30cm,以防止沉絮物容易在电解填料303中堆积的问题。
[0040] 如图4所示,在收容板302上还设置有导流槽304,收容板302所形成的栅格状结构,其主要用于将微电解填料303分隔成若干个净化块,方便后续进行更换,而网板301上的通孔直径小于微电解填料颗粒的大小,避免微电解填料303会从网板301上的通孔中掉落的问题,而所设置的导流槽304,可在上升的氧化气体经过微电解填料303时,使气体上升所卷动的水流,能够经过导流槽304进行引导,使水流朝向指定的方向进行运动,进一步则可通过水流的流动将沉积在微电解填料303表面的沉絮物给带下,可有效避免沉絮物堆积在微电解填料303的缝隙中,导致对印染废水的处理会逐步的降低的问题。
[0041] 如图3所示,第一布气组件4包括为环形结构的导气管401,且在导气管401背向印染废水流经方向的一侧连接有用于收集第二布气组件5排出氧化气体且为环形结构的收集环402,在导气管401上沿横向方向等间距连接有若干个布气管403,且在布气管403上设置有用于排气的布气孔404,设置在布气管403上的布气孔404与微电解处理组件3对应设置,进一步可使通入罐体1内的氧化气体能够均匀的通过微电解处理组件3,在提高氧化效果的同时,也可有效的提高其对于微电解填料303表面沉絮物清理的效率。
[0042] 需要补充的是,相邻两个布气管403之间设置有为栅格状结构的隔离网,在保证印染废水以及沉絮物正常经过的同时,起到隔离第二布气组件5上方印染废水流动的目的,以避免氧化气体在上升的过程中,会带动印染废水的流动,导致沉降至第二布气组件5下方的沉絮物会重新被卷起的问题。
[0043] 如图5所示,这里布气管403的两端朝向中间位置其截面为逐步增大状,即氧化气体在从导气管401进入布气管时,其在压力的作用力,气泡会因布气管403的形状朝其中间位置进行运动,进而在运动的过程中,能够逐步的通过布气孔404释放布气管403内部的气体,可有效的避免在使用时会出现氧化气体集中在某一区域内,导致布气不均匀的问题。
[0044] 如图1所示,微电解处理组件3与第一布气组件4为相间设置,这里微电解处理组件3的数量优选为3个,多个微电解处理组件3相配合,能够逐步的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且位于污水进水管2出口端与处于罐体1最下端的微电解处理组件3之间设置有第二布气组件5,第二布气组件5通过气管外界气泵相连接,在污水进水管2上套设有导管6,导管6上位于第一布气组件4背向印染污水流经方向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收集印染废水在经过微电解处理组件时所产生的沉絮物的收集板7,第一布气组件4与第二布气组件5结构相同,且第二布气组件5未设置有收集环402。
[0045] 这里导管6与污水进水管2之间的半径差优选为3-6cm,保证其之间具有足够的空间使沉絮物能够稳定的沉降至罐体1底部。
[0046] 收集板7为锥形结构,且收集环402的宽度大于罐体1半径与收集板7最大半径之差,防止氧化气体在上升时,会出现有一部分氧化气体不能够被收集环402收集的问题,而需要注意,收集环402在设置时,其外侧优选为紧贴罐体1内壁,进一步提高其对氧化气体收集的效率。
[0047] 即在使用时,气体上升至收集板7的位置时,能够因为其形状将上升的氧化气体导向至收集板7的边缘位置处,其气体会从收集板7的边缘位置处进行上升,进而可由第一布气组件4中的收集环402将氧化气体收集进布气管403中,进一步实现对氧化气体的再次布气,保证氧化气体能够均匀的经过每个微电解处理组件3。
[0048] 导管6上开设有与收集板7相对应的开口槽8,且在罐体1内还设置有处于导管6正下方且用于排出沉絮物的排污组件9,被氧化气体上升时搅动水流所带动的沉絮物会逐步沉降,在沉降至收集板7上时,其能够顺着收集板7所具有的坡度,逐步滑落至处于中心位置处的导管6中,进而可通过导管6进行逐步的沉降至位于罐体1底部的排污组件9中,可方便后续对其进行统一的清理。
[0049] 如图2所示,污水进水管2的出水口端连接有为环形结构的导水环201,在导水环201远离污水进水管2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布水管202,且若干个布水管202关于导水环201中心轴线环形阵列设置,布水管202朝向印染废水流向的一侧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布水孔
203,设置的布水管202能够使印染废水均匀的进入至罐体1内,同时其在从布水孔203中排出时,能够配合位于布水管202上方的第二布气组件5,实现对印染废水的充分曝气,可进一步的提高印染废水在经过微电解处理组件3时的处理效果。
[0050] 如图1所示,排污组件9包括位于导管6下方的收集槽901,且在收集槽901的槽底通过空心管转动连接有搅拌旋翼902,空心管为贯穿搅拌旋翼902设置且通过驱动电机驱动,且空心管远离搅拌旋翼902的一端通过旋转接头和与外界排污泵相连接的管道相连接,保证通过空心管能够在启动外界排污泵的情况下,实现将收集槽901内的沉絮物清理干净,在收集槽901开口处的一端还设置有通过单向阀与外界相连通且用于缓解排污时压力的通气管903,收集槽901开口处的两侧还均设置有通过电动推杆驱动且用于密封收集槽901的滑动板904,两个滑动板904相对的一侧可设置一个压力传感器,即在检测到压力达到一定的数值时,则可判断收集槽901已经被滑动板904密封完毕。
[0051] 使用时,经过收集板收集的沉絮物能够直接通过导管进入至收集槽内,在需要对收集槽内的沉絮物进行清理时,首先需要启动电动推杆,由电动推动推杆推动滑动板904的运动,使两个块滑动板904能够对收集槽901进行密封,进一步则通过驱动电机带动空心管运动的,由空心管带动搅拌旋翼902的运动,从而可通过搅拌旋翼902搅动收集槽中的沉絮物和印染废水,使其均匀的缓和在一起,之后在启动外界排污泵时,则能够顺利的将沉絮物清理干净,避免在排污时,沉絮物容易在收集槽的角落处堆积而出现无法排净的问题。
[0052] 这里,在排污的过程中,通气管903能够通过单向阀连接外界,使外界的空气能够进入收集槽901中,保证收集槽901与外界的气压能够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以避免在通过外界排污泵抽取收集槽901中的沉絮物时,会难以将其抽出的问题,而在正常的收集沉絮物的情况下,其单向阀能够密封通气管903,以避免印染废水会通过通气管泄露的问题,而与空心管相连接的旋转接头则用于在旋转的状态下,保证排污的正常进行。
[0053]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印染废水处理装置实现的印染废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4] S100,在收集槽位于滑动板下方的位置处加装液体密度传感器,并设定沉絮物密度标准值;
[0055] S200,通过液体密度传感器检测收集槽内印染污水的密度数据,并将检测的密度数据与设定的沉絮物密度标准值进行对比;
[0056] S300,根据对比结果判断收集槽内沉絮物的多少,并根据判断结果启动排污组件,完成对收集槽内沉絮物的清理。
[0057] 为了方便用户能够实时的观测到沉絮物在收集槽903内的堆积情况,其在加装液体密度传感器时,可自下而上的等间距设置若干个,即通过检测不同位置处的液体密度变化来判断沉絮物在收集槽内的收容情况,便于用户根据判断结果,对整个排污组件9做出相应的调整。
[0058] 启动电动推杆带动滑动板密封收集槽的条件为:液体密度传感器检测数据大于设定的沉絮物密度标准值;
[0059] 启动驱动电机带动搅拌旋翼搅动收集槽内的沉絮物条件为:滑动板密封收集槽;
[0060] 启动外界排污泵进行排污的条件为:搅拌旋翼转动5-10秒后。
[0061] 外界排污泵在搅拌旋翼902转动5-10秒后启动,主要是预留充足的时间,使沉絮物能够和印染废液进行均匀混合,便于后续将其全部的排出。
[0062]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