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线连接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911358664.4

文献号 : CN11104891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浦培平闫国丰任毅董谦孙立峣

申请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线连接装置。所述电线连接装置包括:下连接组件;多个连接件,每个连接件的一端被配置为连接于一个待连接电线,另一端连接于下连接组件;上连接组件,其位于下连接组件的上方;驱动组件,其输出端连接于上连接组件,驱动组件被配置为驱动上连接组件沿竖直向下移动,使上连接组件将待连接电线抵压于下连接组件上,以将多个待连接电线相互电连接。所述电线连接装置采用压接的方式,实现多个待连接电线的紧密连接,连接可靠性好,安全系数高,减少了安装时间,生产效率高,降低了原材料的使用成本。采用这种多点竖式连接结构,无须多个操作人员就能实现待连接电线的连接,减少了人力成本的浪费。

权利要求 :

1.一种电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连接组件(1);

多个连接件(2),每个所述连接件(2)的一端被配置为连接于一个待连接电线,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下连接组件(1);

上连接组件(3),其位于所述下连接组件(1)的上方;

驱动组件(4),其输出端连接于所述上连接组件(3),所述驱动组件(4)被配置为驱动所述上连接组件(3)沿竖直向下移动,使所述上连接组件(3)将所述待连接电线抵压于所述下连接组件(1)上,以将多个所述待连接电线相互电连接;

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

导向件(41),其连接于上连接组件(3);

驱动件(42),其设置于所述导向件(41)的一侧,所述驱动件(42)相对于所述导向件(41)的轴线方向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线连接装置还包括支架(5),所述下连接组件(1)设置于所述支架(5)上,所述驱动组件(4)穿设于所述支架(5)并能够相对其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线连接装置还包括绝缘背板(6),所述绝缘背板(6)设置于所述支架(5)远离所述连接件(2)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组件(1)包括:下绝缘板(11),其设置于所述支架(5)上;

下导体(12),其设置于所述下绝缘板(11)的顶面并电连接于所述连接件(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组件(1)还包括挂线柱(13),所述挂线柱(13)的一端设置于所述下导体(12)上,另一端用于套设所述连接件(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组件(3)包括:上绝缘板(31),其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4);

上导体(32),所述上导体(32)的一端设置于所述上绝缘板(31)的底面上,另一端能够抵接于所述挂线柱(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导体(32)上开设有插孔(321),所述挂线柱(13)能够伸入所述插孔(321)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组件(3)还包括压板(33),所述压板(33)的两侧分别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4)和所述上绝缘板(3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向件(41)穿设于所述支架(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还包括调节件(43),所述调节件(4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导向件(41)和所述压板(33),且所述调节件(43)被配置为调节所述导向件(41)和所述压板(33)之间的距离。

说明书 :

一种电线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线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动力电池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试验总成电池包与充放电测试仪高压线进行连接,以进行各项性能测试。
[0003] 在连接高压线时,必须拆除上一次包裹在连接处的一层厚厚的绝缘胶带和手动拧好的螺栓,在拆除之后再用螺栓连接新的高压线。在此操作过程中基本都是人工手动来完
成的,难以保证操作的安全性。当线束过多时,由于操作困难需要多个操作人员相互配合,
浪费大量的人力,且人为连接的高压线束,难以把握紧密度和绝缘效果。如果佩戴厚重的绝
缘手套,操作起来非常不便,也会增加操作和安装时间。同时,上一次用过的绝缘胶带不能
再次利用,导致绝缘胶带浪费严重。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线连接装置,安全系数高、生产成本低,提高连接生产效率和可靠性。
[0005]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电线连接装置,包括:
[0007] 下连接组件;
[0008] 多个连接件,每个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被配置为连接于一个待连接电线,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下连接组件;
[0009] 上连接组件,其位于所述下连接组件的上方;
[0010] 驱动组件,其输出端连接于所述上连接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被配置为驱动所述上连接组件沿竖直向下移动,使所述上连接组件将所述待连接电线抵压于所述下连接组件
上,以将多个所述待连接电线相互电连接。
[0011] 作为优选,所述电线连接装置还包括支架,所述下连接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驱动组件穿设于所述支架并能够相对其滑动。
[0012] 作为优选,所述电线连接装置还包括绝缘背板,所述绝缘背板设置于所述支架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一侧。
[0013] 作为优选,所述下连接组件包括:
[0014] 下绝缘板,其设置于所述支架上;
[0015] 下导体,其设置于所述下绝缘板的顶面并电连接于所述连接件。
[0016] 作为优选,所述下连接组件还包括挂线柱,所述挂线柱的一端设置于所述下导体上,另一端用于套设所述连接件。
[0017] 作为优选,所述上连接组件包括:
[0018] 上绝缘板,其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
[0019] 上导体,所述上导体的一端设置于所述上绝缘板的底面上,另一端能够抵接于所述挂线柱。
[0020] 作为优选,在所述上导体上开设有插孔,所述挂线柱能够伸入所述插孔内。
[0021] 作为优选,所述上连接组件还包括压板,所述压板的两侧分别连接于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上绝缘板。
[0022]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0023] 导向件,其穿设于所述支架并连接于所述压板;
[0024] 驱动件,其设置于所述导向件的一侧,所述驱动件相对于所述导向件的轴线方向倾斜设置。
[0025]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调节件,所述调节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导向件和所述压板,且所述调节件被配置为调节所述导向件和所述压板之间的距离。
[002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27] 本发明提供的电线连接装置,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作用下,上连接组件沿竖直向下移动,使上连接组件将待连接电线抵压于下连接组件上,以将多个待连接电线相互电连接,
采用压接的方式,实现多个待连接电线的紧密连接,连接可靠性好。利用驱动组件作为动力
输出,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双手直接接触的时间,安全系数高,
保证了人身健康安全,与现有技术手动的方式相比,减少了安装时间,生产效率高,且避免
绝缘胶带浪费,有效降低了原材料的使用成本。通过设置多个连接件,每个连接件的一端被
配置为连接于一个待连接电线,另一端连接于下连接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这种多点
竖式连接结构,无须多个操作人员就能实现待连接电线的连接,减少了人力成本的浪费。

附图说明

[0028] 图1是本发明电线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中:
[0030] 1、下连接组件;2、连接件;3、上连接组件;4、驱动组件;5、支架;6、绝缘背板;
[0031] 11、下绝缘板;12、下导体;13、挂线柱;
[0032] 111、下绝缘本体;112、凸台;
[0033] 31、上绝缘板;32、上导体;321、插孔;33、压板;
[0034] 41、导向件;42、驱动件;43、调节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
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
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6]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
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
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
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37]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
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
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
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
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8]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0039]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线连接装置,适用于动力电池总成试验用高压线连接,其中待连接电线具体是指高压电线。如图1所示,该电线连接装置包括支架5、下连接组件1、上
连接组件3、驱动组件4及多个连接件2,支架5采用材料钢制成,具有坚硬度大、耐磨效果好
的优势,支架5为整个装置可以平稳放置于地面的支撑结构。支架5具体包括底座和框架,底
座为矩形板状结构,底座起到了整体支撑的作用,框架为门形结构,框架设置于底座的顶面
上,框架与驱动组件4滑动配合,起到了对驱动组件4导向的作用。
[0040] 上连接组件3位于下连接组件1的上方,上连接组件3和下连接组件1之间用于放置待连接电线,多个连接件2之间平行间隔设置,每个连接件2的一端被配置为连接于一个待
连接电线,另一端连接于下连接组件1。驱动组件4穿设于支架5的框架并能够相对其滑动,
驱动组件4的输出端连接于上连接组件3,驱动组件4被配置为驱动上连接组件3沿竖直向下
移动,使上连接组件3将待连接电线抵压于下连接组件1上,以将多个待连接电线相互电连
接。
[0041]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线连接装置,在驱动组件4的驱动作用下,上连接组件3沿竖直向下移动,使上连接组件3将待连接电线抵压于下连接组件1上,以将多个待连接电线相互
电连接,采用压接的方式,实现多个待连接电线的紧密连接,连接可靠性好。利用驱动组件4
作为动力输出,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双手直接接触的时间,安全
系数高,保证了人身健康安全,与现有技术手动的方式相比,减少了安装时间,生产效率高,
且避免绝缘胶带浪费,有效降低了原材料的使用成本。通过设置多个连接件2,每个连接件2
的一端被配置为连接于一个待连接电线,另一端连接于下连接组件1,与现有技术相比,采
用这种多点竖式连接结构,无须多个操作人员就能实现待连接电线的连接,减少了人力成
本的浪费。
[0042]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下连接组件1包括下绝缘板11和下导体12,下绝缘板11采用绝缘木材料制成,下绝缘板11的材质比较轻,能够减轻整体装置的重量,下绝缘板11设置于
支架5的底座上,下绝缘板11起到了隔离待连接电线与底座的作用,以实现绝缘效果。具体
的,下绝缘板11包括一体成型的下绝缘本体111和凸台112,下绝缘本体111为板状结构,在
下绝缘本体111的顶面一侧凸设有凸台112,凸台112用于下导体12的限位。采用这种设置,
下绝缘板11包裹下导体12,防止下导体12与支架5的底座直接接触而产生短路的情况,起到
了绝缘作用。
[0043] 下导体12采用紫铜材料制成,具有耐高温、导电效果好的优势,下导体12设置于下绝缘板11的顶面并抵靠于凸台112的一侧,下导体12电连接于连接件2。可选地,下导体12和
下绝缘板11之间采用胶相粘接,结构连接稳定性好。通过下导体12与上连接组件3合力配
合,以将连接件2进行压紧,从而保证待连接电线的连接紧密性。
[0044] 为了便于下导体12和待连接电线的电性连接,如图1所示,下连接组件1还包括挂线柱13,挂线柱13采用铁材料制成,具有成本低、耐用性强的特点。挂线柱13的一端设置于
下导体12上,另一端用于套设连接件2,挂线柱13起到了定位连接件2的作用。具体地,连接
件2具体为线鼻子,连接件2采用铁材料制成,连接件2安装在待连接电线上,将待连接电线
挂在挂线柱13上起到连接作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省了
操作时间,生产效率较高。
[0045]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上连接组件3和下连接组件1的相互压紧配合,如图1所示,上连接组件3包括上绝缘板31和上导体32,上绝缘板31采用绝缘木材料制成,材质本身较轻,
能够减轻整体装置重量。上绝缘板31的顶面连接于驱动组件4,上绝缘板31起到了隔离上导
体32与驱动组件4的作用,绝缘效果较好。在上绝缘板31朝向下绝缘板11的一侧开设有容纳
槽,容纳槽用于容纳上导体32,上导体32的一端设置于上绝缘板31底面的容纳槽内,另一端
能够抵接于挂线柱13。可选地,上绝缘板31和上导体32之间采用胶相粘接,结构连接稳定性
好。
[0046] 具体地,在驱动组件4的驱动作用下,随着上连接组件3沿竖直向下方向的移动,上绝缘板31的底面和下绝缘板11的凸台112先接触,此时上绝缘板31的容纳槽和下绝缘本体
111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容纳空间用于容纳上导体32和下导体12。可选地,在上导体32上开
设有插孔321,挂线柱13能够伸入插孔321内,从而实现待连接电线、连接件2、挂线柱13、上
导体32和下导体12之间相互电连接。
[0047] 由于利用同一个驱动组件4,可以同时实现多个待连接电线的连接,为了保证上导体32的压接效果,上连接组件3还包括压板33,压板33采用刚材料制成,具有坚硬度大、耐磨
效果好的优势。压板33的两侧分别连接于驱动组件4和上绝缘板31,压板33实现了上绝缘板
31和驱动组件4之间的承接,起到了中间连接的作用。可选地,压板33和上绝缘板31之间通
过螺栓连接,便于更换和拆卸,节省了安装和维护成本。
[0048] 为了实现驱动组件4对上连接组件3的上升和下降,驱动组件4包括导向件41和驱动件42,驱动件42可以为直线电机或升降气缸,为了进一步节省生产成本,驱动件42可以采
用人工手动的方式,将驱动件42设置于导向件41的一侧,驱动件42相对于导向件41的轴线
方向倾斜设置。操作人员可以下压或者上抬驱动件42远离导向件41的一端,以为导向件41
提供驱动力。导向件41穿设于支架5并连接于压板33,当驱动件42受到的下压力大于等于
80N时,驱动件42驱动导向件41可以相对于支架5的框架滑动,并通过压板33驱动上绝缘板
31和上导体32进行上升与下降运动。
[0049] 进一步地,驱动组件4还包括调节件43,调节件43采用铁材料制成,成本低、耐用性好。调节件4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导向件41和压板33,起到了承接导向件41与压板33之间连
接的作用。调节件43具体为双向丝头,通过调节件43的两端螺纹连接的方式,调节件43被配
置为调节导向件41和压板33之间的距离,可以随时调节导向件41和压板33之间的距离,起
到连接调距作用。
[0050]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进一步保证安全性,该电线连接装置还包括绝缘背板6,绝缘背板6采用绝缘木材料制成,绝缘背板6设置于支架5远离连接件2的一侧,防止操作人员从
装置后面出现误触电的情况,安全系数高,保证了人身健康安全。
[0051] 需要说明的是,驱动件42和支架5的底座之间的高度距离大约为225mm,支架5的框架顶面和底座之间的高度距离大约为140mm,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生产成本较低。
[0052]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线连接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0053] 1、下压驱动件42,通过导向件41相对于支架5的框架滑动,依次带动调节件43、压板33、上绝缘板31及上导体32上升,使得下导体12和挂线柱13漏出;
[0054] 2、操作人员将其中一个连接件2的一端连接于一个待连接电线上,另一端套在相应的挂线柱13上;
[0055] 3、上抬驱动件42,通过导向件41相对于支架5的框架反向滑动,依次带动调节件43、压板33、上绝缘板31及上导体32下降,直至挂线柱13伸入上导体32的插孔321内,并将待
连接电线进行压紧在下导体12上;
[0056] 4、检查待连接电线是否有松动,如果没有出现无松动,则完成一个操作循环。
[0057]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
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
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0058]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
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0059] 此外,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
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
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
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