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重复利用的接线端子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911281314.2

文献号 : CN11106405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徐标

申请人 : 东莞市普苏电子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重复利用的接线端子,包括定夹座,定夹座包括圆柱环状的定套座,定套座的中部成型有槽口,定套座一侧成型有轴套,轴套的中部成型有凹槽,凹槽与槽口内插接有动夹座,动夹座包括插接在槽口内且与定套座相错位的圆柱环状的动套座,动套座的一侧成型有一端插接在凹槽内的支板,支板一端插接固定有铰接轴,铰接轴的两端插接在轴套内,轴套上成型有支撑板,支撑板上成型有两个通孔,支板的侧壁上成型有两根分别插接在通孔内的圆弧形的限位杆,限位杆的圆弧圆心位于铰接轴的中心轴线上,限位杆上插套有压簧,压簧的两端分别压靠在支撑板和支板上。本发明方便与导线之间的连接,同时使用一次后可以重新再使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权利要求 :

1.一种能重复利用的接线端子,包括定夹座(1),所述定夹座包括圆柱环状的定套座(11),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套座的中部成型有槽口(111),定套座一侧成型有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的一端成型有轴套(4),所述轴套的中部成型有与所述槽口连通的凹槽(41),所述凹槽与槽口内插接有动夹座(2),所述动夹座包括插接在槽口内且与定套座(11)相错位的圆柱环状的动套座(21),所述动套座的一侧成型有一端插接在凹槽内的支板(22),所述支板一端插接固定有铰接轴(5),所述铰接轴的两端插接在轴套(4)内,轴套外壁上成型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上成型有两个通孔(61),支板的侧壁上成型有两根分别插接在所述通孔内的圆弧形的限位杆(7),所述限位杆的圆弧圆心位于铰接轴(5)的中心轴线上,限位杆上插套有圆弧形的压簧(8),所述压簧的两端分别压靠在支撑板(6)和支板(22)上,通孔(61)的内壁上成型有导向柱(10),限位杆(7)上成型有圆弧形的导向槽(71),所述导向槽的圆弧圆心与限位杆的圆弧圆心重合,所述导向柱插接在导向槽内;

所述支撑板(6)上的通孔(61)呈圆弧形,支撑板的圆弧圆心与限位杆(7)的圆弧圆心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重复利用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6)和支板(22)上分别成型有第一卡槽(91)和第二卡槽(92),压簧(8)的两端分别成型有第一支轴(81)和第二支轴(82),所述第一支轴插接在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二支轴插接在所述第二卡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重复利用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簧(8)的圆弧圆心与限位杆(7)的圆弧圆心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重复利用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套座(11)和动套座(21)的内壁上均成型有若干截面呈三角形的卡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重复利用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套座(11)的内孔孔径等于动套座(21)的内孔孔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重复利用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夹座(1)的一端成型有延伸板(12),所述延伸板的一端成型有接线圆环(13)。

说明书 :

一种能重复利用的接线端子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接线端子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能重复利用的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0002] 接线端子是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一种配件产品,被划分为连接器的范畴。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工业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和精确,接线端子的用量逐渐上涨,接线端子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地环端子是常见的一种接线端子,也叫圆环端子,其由一端圆环状的接线圆环和另一端套管组成,导线插设至套管内,然后利用端子钳压合套管,实现套管压扁固定导线,然而此种端子只能使用一次,不能重新再使用,无法再与其他导线进行连接,只能报废,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方便与导线之间的连接,同时使用一次后可以重新再使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能重复利用的接线端子。
[0004]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重复利用的接线端子,包括定夹座,所述定夹座包括圆柱环状的定套座,所述定套座的中部成型有槽口,定套座一侧成型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成型有轴套,所述轴套的中部成型有与所述槽口连通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槽口内插接有动夹座,所述动夹座包括插接在槽口内且与定套座相错位的圆柱环状的动套座,所述动套座的一侧成型有一端插接在凹槽内的支板,所述支板一端插接固定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的两端插接在轴套内,轴套外壁上成型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成型有两个通孔,支板的侧壁上成型有两根分别插接在所述通孔内的圆弧形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圆弧圆心位于铰接轴的中心轴线上,限位杆上插套有圆弧形的压簧,所述压簧的两端分别压靠在支撑板和支板上,通孔的内壁上成型有导向柱,限位杆上成型有圆弧形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圆弧圆心与限位杆的圆弧圆心重合,所述导向柱插接在导向槽内。
[0005]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用手压持定夹座和动夹座,使得定夹座的定套座和动夹座的动套座相重合,此时铰接轴在轴套内转动,支板绕着铰接轴转动,带动限位杆在支撑板的通孔内转动,从而将压簧压缩存储弹性势能,然后将导线插接到定套座和动套座内,最后放掉动夹座,动座套在压簧释放弹性势能的作用下复位,动套座与定套座发生错位实现对导线的夹持。使用完成后,再手压持定夹座和动夹座,使得定夹座的定套座和动夹座的动套座相重合,就可以将导线抽离,然后放掉动夹座,本发明的连接端子就可以再进行使用。
[0006] 通过上述方案,本发明的一种能重复利用的接线端子方便与导线之间的连接,同时使用一次后可以重新再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0007]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支撑板上的通孔呈圆弧形,支撑板的圆弧圆心与限位杆的圆弧圆心重合。
[0008]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支撑板和支板上分别成型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压簧的两端分别成型有第一支轴和第二支轴,所述第一支轴插接在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二支轴插接在所述第二卡槽内。
[0009]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压簧的圆弧圆心与限位杆的圆弧圆心重合。
[0010]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定套座和动套座的内壁上均成型有若干截面呈三角形的卡环。
[0011]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定套座的内孔孔径等于动套座的内孔孔径。
[0012]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定夹座的一端成型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的一端成型有接线圆环。
[0013]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0014]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0015]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图1中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图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为本发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20] 以下内容参考图1至图4。
[0021]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能重复利用的接线端子,包括定夹座1,所述定夹座的一端成型有延伸板12,所述延伸板的一端成型有接线圆环13,定夹座包括圆柱环状的定套座11,所述定套座的中部成型有槽口111,定套座一侧成型有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的一端成型有轴套4,所述轴套的中部成型有与所述槽口连通的凹槽41,所述凹槽与槽口内插接有动夹座2,所述动夹座包括插接在槽口内且与定套座11相错位的圆柱环状的动套座21,定套座的内孔孔径等于所述动套座的内孔孔径,定套座和动套座的内壁上均成型有若干截面呈三角形的卡环(未图示),动套座的一侧成型有一端插接在凹槽41内的支板22,所述支板一端插接固定有铰接轴5,所述铰接轴的两端插接在轴套4内,轴套外壁上成型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上成型有两个通孔61,支板22的侧壁上成型有两根分别插接在所述通孔内的圆弧形的限位杆
7,所述限位杆的圆弧圆心位于铰接轴5的中心轴线上,限位杆上插套有圆弧形的压簧8,所述压簧的两端分别压靠在支撑板6和支板22上,压簧的圆弧圆心与限位杆7的圆弧圆心重合,支撑板和支板上分别成型有第一卡槽91和第二卡槽92,压簧的两端分别成型有第一支轴81和第二支轴82,所述第一支轴插接在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第二支轴插接在所述第二卡槽内,通孔61的内壁上成型有导向柱10,限位杆7上成型有圆弧形的导向槽71,所述导向槽的圆弧圆心与限位杆的圆弧圆心重合,所述导向柱插接在导向槽内,通孔呈圆弧形,支撑板6的圆弧圆心与限位杆7的圆弧圆心重合。
[0022]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通过用手压持定夹座1和动夹座2,使得定夹座的定套座11和动夹座的动套座21相重合,此时铰接轴5在轴套4内转动,支板22绕着铰接轴转动,带动限位杆7在支撑板6的通孔61内转动,从而将压簧8压缩存储弹性势能,然后将导线插接到定套座11和动套座21内,最后放掉动夹座2,动座套在压簧释放弹性势能的作用下复位,动套座与定套座发生错位实现对导线的夹持。使用完成后,再手压持定夹座1和动夹座2,使得定夹座的定套座11和动夹座的动套座21相重合,就可以将导线抽离,然后放掉动夹座2,本发明的连接端子就可以再进行使用。
[0023]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能重复利用的接线端子方便与导线之间的连接,同时使用一次后可以重新再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0024] 本发明所提供的能重复利用的接线端子,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