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定位轨迹的行为分析方法及智能手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911387655.8

文献号 : CN11106505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闫文豪吕梅州关瑞成温紫瑄隋浩

申请人 : 广东星舆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高精度定位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定位轨迹的行为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定位设备每一时刻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解算得到所述每一时刻对应的移动速度;对所述位置信息进行修正预处理:将所述位置信息与高精度地图数据进行匹配,若T1时刻的位置S1不在某一图层数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且T0时刻的位置S0和T2时刻的位置S2在该图层数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则计算得到S0与S2的中间位置S4,以所述S4为T1时刻的修正后位置;T0时刻、T1时刻和T2时刻为连续时刻;将修正预处理后的位置信息与高精度地图数据进行匹配,根据用户心律或修正预处理后的位置信息对应的移动速度,分析得到定位设备的用户行为状态信息。

权利要求 :

1.一种基于定位轨迹的行为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定位设备每一时刻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解算得到所述每一时刻对应的移动速度;

对所述位置信息进行修正预处理:将所述位置信息与高精度地图数据进行匹配,若T1时刻的位置S1不在某一图层数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且T0时刻的位置S0和T2时刻的位置S2在该图层数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则计算得到S0与S2的中间位置S4,以所述S4为T1时刻的修正后位置;

所述T0时刻、T1时刻和T2时刻为连续时刻;

所述高精度地图数据包括至少一个图层数据;

将修正预处理后的位置信息与高精度地图数据进行匹配,根据用户心律或修正预处理后的位置信息对应的移动速度,分析得到所述定位设备的用户行为状态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对所述位置信息进行修正预处理前,先进行速度预处理:选出在第一阈值范围内的移动速度对应的位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获取所述定位设备的搜星数,若搜星数小于预设第二阈值且修正预处理后的位置信息与建筑物图层数据匹配,则所述用户行为状态为处于室内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修正预处理后的位置信息对应的移动速度持续第一时长内移动速度为零,则所述用户行为状态为静止状态;

若修正预处理后的位置信息对应的移动速度持续第一时长内移动速度为零且该位置在高速路图层数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则所述用户行为状态为驾车状态且道路拥堵;

若修正预处理后的位置信息对应的移动速度持续第一时长内移动速度为零且该位置在斑马线图层数据对应的缓冲空间范围内,则所述用户行为状态为驾车状态且等待红绿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修正预处理后的位置信息对应的移动速度大于第三阈值且该位置在高速道路图层数据或一般道路图层数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则所述用户行为状态为驾车状态;

若修正预处理后的位置信息对应的移动速度大于第三阈值且该位置在公交车专用车道图层数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则所述用户行为状态为乘公交车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用户行为状态为驾车状态时,获取驾车行驶的道路方向信息,若驾车行驶的前进方向与所述道路方向信息相差的绝对值大于第一角度,则播发用于激活所述定位设备语音警报的控制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修正预处理后的位置信息对应的移动速度大于第四阈值小于第三阈值且该位置在自行车道图层数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则所述用户行为状态为骑自行车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修正预处理后的位置信息对应的移动速度小于第四阈值,用户心律小于第五阈值且该位置在人行道图层数据或斑马线图层数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则所述用户行为状态为步行状态;

当修正预处理后的位置信息对应的移动速度小于第四阈值,用户心律大于第五阈值小于第六阈值且该位置在人行道图层数据或斑马线图层数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则所述用户行为状态为跑步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用户位置在斑马线图层数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则播发用于激活所述定位设备语音警报的控制指令。

10.一种基于智能手表定位轨迹的行为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行为分析方法,所述定位设备为智能手表。

说明书 :

一种基于定位轨迹的行为分析方法及智能手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高精度定位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定位轨迹的行为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电子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等一类的智能便携电子产品越来越流行。智能手表的定位功能不仅可以用来查看用户位置、围栏设置,还可通过查询历史轨迹分析用户行为。
[0003] 目前智能手表定位信息来源于全球导航定位系统、基站定位和WIFI定位,由于智能手表因为体积较小、内部空间有限,会导致定位天线布局受限,定位精度相较下降,在遮挡环境如隧道、地下库、室内环境的时候定位的精度会更差,位置信息会产生较大漂移。智能手表定位结果的漂移会导致通过轨迹分析用户行为时出现较大的误差。

发明内容

[0004] 为至少解决高精度定位轨迹中位置信息产生较大漂移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定位轨迹的行为分析方法,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5] 一种基于定位轨迹的行为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定位设备每一时刻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解算得到所述每一时刻对应的移动速度;对所述位置信息进行修正预处理:将所述位置信息与高精度地图数据进行匹配,若T1时刻的位置S1不在某一图层数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且T0时刻的位置S0和T2时刻的位置S2在该图层数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则计算得到S0与S2的中间位置S4,以所述S4为T1时刻的修正后位置;所述T0时刻、T1时刻和T2时刻为连续时刻;所述高精度地图数据包括至少一个图层数据;将修正预处理后的位置信息与高精度地图数据进行匹配,根据所述用户心律或修正预处理后的位置信息对应的移动速度,分析得到所述定位设备的用户行为状态信息。
[0006] 优选地,在对所述位置信息进行修正预处理前,先进行速度预处理:选出在第一阈值范围内的移动速度对应的位置信息。
[0007] 优选地,获取所述定位设备的搜星数,若搜星数小于预设第二阈值且修正预处理后的位置信息与建筑物图层数据匹配,则所述用户行为状态为处于室内状态。
[0008] 优选地,若修正预处理后的位置信息对应的移动速度持续第一时长内移动速度为零,则所述用户行为状态为静止状态;若修正预处理后的位置信息对应的移动速度持续第一时长内移动速度为零且该位置在高速路图层数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则所述用户行为状态为驾车状态且道路拥堵;若修正预处理后的位置信息对应的移动速度持续第一时长内移动速度为零且该位置在斑马线图层数据对应的缓冲空间范围内,则所述用户行为状态为驾车状态且等待红绿灯。
[0009] 优选地,若修正预处理后的位置信息对应的移动速度大于第三阈值且该位置在高速道路图层数据或一般道路图层对应的空间范围内,则所述用户行为状态为驾车状态;若修正预处理后的位置信息对应的移动速度大于第三阈值且该位置在公交车专用车道图层数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则所述用户行为状态为乘公交车状态。
[0010] 优选地,若所述用户行为状态为驾车状态时,获取驾车行驶的道路方向信息,若驾车行驶的前进方向与所述道路方向信息相差的绝对值大于第一角度,则播发用于激活所述定位设备语音警报的控制指令。
[0011] 优选地,若修正预处理后的位置信息对应的移动速度大于第四阈值小于第三阈值且该位置在自行车道图层数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则所述用户行为状态为骑自行车状态。
[0012] 优选地,若修正预处理后的位置信息对应的移动速度小于第四阈值,用户心律小于第五阈值且该位置在人行道图层数据或斑马线图层数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则所述用户行为状态为步行状态;当修正预处理后的位置信息对应的移动速度小于第四阈值,用户心律大于第五阈值小于第六阈值且该位置在人行道图层数据或斑马线图层数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则所述用户行为状态为跑步状态。
[0013] 优选地,若用户位置在斑马线图层数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则播发用于激活所述定位设备语音警报的控制指令。
[0014]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手表定位轨迹的行为分析方法,执行上述任一所述的行为分析方法,所述定位设备为智能手表。
[0015] 本发明的一些技术效果在于:在去除不符合速度要求的定位位置后,高精度位置信息结合高精度地图数据的用户行为分析方法,实现了简洁地数据处理,真实地定位设备位置信息反馈,优化了定位设备的轨迹展示、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0016] 为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参考下列的、用于对现有技术或实施例进行辅助说明的附图。这些附图将对现有技术或本发明部分实施例中,涉及到的产品或方法有选择地进行展示。这些附图的基本信息如下:
[0017]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定位轨迹的行为分析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文将对本发明涉及的技术手段或技术效果作进一步的展开描述,显然,所提供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而并非全部。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以及图文的明示或暗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能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将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0019] 在总体思路上,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定位轨迹的行为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定位设备每一时刻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解算得到所述每一时刻对应的移动速度;对所述位置信息进行修正预处理:将所述位置信息与高精度地图数据进行匹配,若T1时刻的位置S1不在某一图层数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且T0时刻的位置S0和T2时刻的位置S2在该图层数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则计算得到S0与S2的中间位置S4,以所述S4为T1时刻的修正后位置;所述T0时刻、T1时刻和T2时刻为连续时刻;所述高精度地图数据包括至少一个图层数据;将修正预处理后的位置信息与高精度地图数据进行匹配,根据所述用户心律或修正预处理后的位置信息对应的移动速度,分析得到所述定位设备的用户行为状态信息。
[0020] 定位设备是指能够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建立联系并获取高精度位置信息的设备。
[0021] 每一时刻指的是定位设备的将高精度位置信息上传到服务的每一单位时间,一般而言,如图1所示,定位设备以固定的频率上传高精度位置信息,例如1秒一次,则此时每一单位时间是每一秒,每一时刻也就是每一秒。
[0022] 位置信息是指的定位设备的高精度定位信息,根据位置信息和定位设备的上报频率,可以计算得到每一时刻位置信息对应的移动速度。
[0023] 修正预处理指的是对获取得到的位置信息中因为定位偏差等原因导致的明显不符合定位实际的位置信息进行修正,在一个实施例中,位置信息对应的位置在高精度地图数据的某一图层,如果在T1时刻,位置S1不在该图层,而T1时刻的上一时刻T0时刻的位置S0和T1时刻的下一时刻T2的位置S2均在该图层,说明T1时刻的位置S1不符合实际的定位情况,需要对位置S1进行修正,计算位置S0和位置S2的中间位置S4,以中间位置S4作为T1时刻的修正后位置,即将位置S4的位置信息代替位置S1的位置信息,完成位置信息的修正预处理。
[0024] T0时刻、T1时刻和T2时刻为三个连续的时刻,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定位设备的上传频率是一秒一次,则T0时刻、T1时刻和T2时刻可以是5分31秒、5分32秒和5分33秒。
[0025] 高精度地图数据包括高速路图层数据、一般道路图层数据、公交车专用道图层数据、自行车道图层数据、人行道图层数据、斑马线图层数据和建筑物图层数据。不同的图层数据对应不同的空间范围。
[0026] 将修正预处理后定位信息与高精度地图数据进行匹配,形成定位轨迹,在结合定位设备的用户心律或者经过修正预处理后的位置信息对应的移动速度,分析得到定位设备的用户行为状态信息。
[0027]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对所述位置信息进行修正预处理前,先进行速度预处理:选出在第一阈值范围内的移动速度对应的位置信息。
[0028] 速度预处理是将速度明显不合理的位置信息进行筛选,如图1所示,对于定位设备的用户一般而言都会受到速度限制,如果超过预设的第一阈值,则说明该位置信息可能出现了定位误差。对于第一阈值基于现实技术需要预先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例如定位设备的用户为驾车状态,我国高速公路最高限速为120公里每小时,此时可以预设第一阈值为160公里每小时,则只有是在160公里每小时内的速度才符合速度预处理,选出在160公里每小时内对应的位置信息。
[0029]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所述定位设备的搜星数,若搜星数小于预设第二阈值且修正预处理后的位置信息与建筑物图层数据匹配,则所述用户行为状态为处于室内状态。
[0030] 搜星数即是定位设备能够接收到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卫星信号的卫星数目,一般而言定位设备只有在搜索到5颗以上的卫星,才能有效的进行高精度定位,因此可以将第二阈值预设为5以上。在一个实施例中,当定位设备的收星数小于第二阈值时,且此时经过修正预处理后的位置信息显示的位置在高精度地图的建筑物图层数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则说明此时定位设备的用户处于建筑物中,此时的用户行为状态则为处于室内状态。
[0031]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修正预处理后的位置信息对应的移动速度持续第一时长内移动速度为零,则所述用户行为状态为静止状态;若修正预处理后的位置信息对应的移动速度持续第一时长内移动速度为零且该位置在高速路图层数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则所述用户行为状态为驾车状态且道路拥堵;若修正预处理后的位置信息对应的移动速度持续第一时长内移动速度为零且该位置在斑马线数据图层对应的缓冲空间范围内,则所述用户行为状态为驾车状态且等待红绿灯。
[0032] 缓冲空间一般而言指的是高精度地图某一图层数据所占的空间范围向外部延伸指定距离的区域。
[0033] 此方案分析常规状态下定位设备的用户行为状态,因此在常规状态下,移动速度为零指的是用户的移动速度为零,第一时长指的是用户移动速度为零持续的时长,一般而言,可以预设第一时长为一分钟,即移动速度为零持续的时长到达一分钟,则分析得到用户处于静止状态。当用户处于静止状态时,如果在第一时长内用户的位置在高速公路图层数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则可以认定用户处于高速公路上且高速公路处于拥堵状态,则分析得到用户是驾车状态且道路拥堵。当用户处于静止状态时,如果在第一时长内用户的位置在斑马线图层数据对应的缓冲空间范围内,则可以认定用户处于斑马线空间范围向外延伸指定距离的区域空间内,则分析得到用户是驾车状态且等待红绿灯。
[0034]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修正预处理后的位置信息对应的移动速度大于第三阈值且该位置在高速道路图层数据或一般道路图层数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则所述用户行为状态为驾车状态;若修正预处理后的位置信息对应的移动速度大于第三阈值且该位置在公交车专用车道图层数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则所述用户行为状态为乘公交车状态。
[0035] 一般而言,车辆在市区的移动速度为40公里每小时到80公里每小时,车辆在高速公路的移动速度为80公里每小时到120公里每小时,因此移动速度的第三阈值可以预设为40公里每小时。因此当定位设备的用户的移动速度大于40公里每小时,且定位设备的用户位置在高速道路图层数据或一般道路图层数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因此可以分析得到此时用户的行为状态为驾车状态;当定位设备的用户的移动速度大于40公里每小时,且定位设备的用户位置在公交车专用车道图层数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因此可以分析得到此时用户的行为状态为乘公交车状态。
[0036]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所述用户行为状态为驾车状态时,获取驾车行驶的道路方向信息,若驾车行驶的前进方向与所述道路方向信息相差的绝对值大于第一角度,则播发用于激活所述定位设备语音警报的控制指令。
[0037] 在分析得到用户行为状态为驾车状态时,获取高精度地图数据中用户驾车行驶的道路的方向信息,如果车辆的前进方向与车辆行驶的道路方向信息相差的绝对值大于第一角度,一般而言,第一角度应当是100度以上的数值,例如可以是100度、120度或149度等数值,则可以判定此时车辆可能正处于逆行中,服务器向定位设备播发控制指令,该控制指令用于激活定位设备的语音警报,以语音的方式提醒定位设备的用户。
[0038]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修正预处理后的位置信息对应的移动速度大于第四阈值小于第三阈值且该位置在自行车道图层数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则所述用户行为状态为骑自行车状态。
[0039] 一般而言,行人的移动速度不超过20公里每小时,可以将第四阈值预设为20公里每小时,当定位设备的移动速度大于预设的第四阈值20公里每小时小于预设的第三阈值4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范围内,且定位设备的位置在自行车道图层数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则可以分析得到用户的行为状态为骑自行车状态。
[0040]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修正预处理后的位置信息对应的移动速度小于第四阈值,用户心律小于第五阈值且该位置在人行道图层数据或斑马线图层数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则所述用户行为状态为步行状态;
[0041] 当修正预处理后的位置信息对应的移动速度小于第四阈值,用户心律大于第五阈值小于第六阈值且该位置在人行道图层数据或斑马线图层数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则所述用户行为状态为跑步状态。
[0042] 用户的移动速度小于预设的第四阈值20公里每小时,同时获取用户的心律,一般而言,正常状态下人的心律为60-100次每分钟,因此可以将第五阈值预设为100次每分钟,如果获得得到的用户心律小于100次每分钟,且此时用户的位置在人行道图层数据或斑马线图层数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则结合移动速度和用户心律信息可以分析得到此时用户行为状态为步行状态;第六阈值为大于100次每分钟,一般情况下可以预设为180次每分钟,即如果获得得到的用户心律大于100次每分钟小于180次每分钟,且此时用户的位置在人行道图层数据或斑马线图层数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则结合移动速度和用户心律信息可以分析得到此时用户行为状态为跑步状态。
[0043]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用户位置在斑马线图层数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则播发用于激活所述定位设备语音警报的控制指令。
[0044] 在分析得到用户的位置在斑马线图层数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时,可以判定此时用户正在穿越斑马线,则服务器向定位设备播发控制指令,该控制指令用于激活定位设备的语音警报,以语音的方式提醒定位设备的用户。
[0045]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智能手表定位轨迹的行为分析方法,执行上述任一所述的行为分析方法,所述定位设备为智能手表。
[0046] 当前市场应用中,常见的具有定位能力和获取心律功能的定位设备是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因此智能手表的定位轨迹数据也可被用于执行本说明书上述提到的行为分析方法。
[0047] 在符合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范围内,本文提及的各种实施例或者技术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而作为另外一些可选实施例,这些并未被一一罗列出来的、由有限数量的技术特征组合形成的有限数量的可选实施例,仍属于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附图和上文所能理解或推断而得出的。
[0048] 最后再次强调,上文所列举的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为典型的、较佳实施例,仅用于详细说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便于读者理解,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或者应用。
[0049] 因此,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而获得的技术方案,都应被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