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地面墙板踢脚线组合结构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911261412.X

文献号 : CN11107515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刘志强

申请人 : 山西建投装饰产业有限公司

摘要 :

一种装配式地面墙板踢脚线组合结构,包括固定板,固定板右侧的上部与下部分别开设一排数个安装孔,固定板右侧的中部开设一排数个固定孔,下侧的转动杆下端的右侧固定连接推杆的左端,推杆的右端与下挡板的左侧接触配合,插杆的右端固定连接同一个横杆,竖板、上挡板与下挡板的右侧分别固定连接夹板的左侧,夹板的右侧固定连接同一个橡胶层的左侧,横杆的右侧与橡胶层的左侧固定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构思巧妙,设有上下挡板,此时踢脚线时,能够使上挡板顺时针转动,从而避免抹布靠近墙壁,避免抹布打湿墙壁,同时使下挡板逆时针转动,能够使抹布上流下的水远离底板与墙壁之间的缝隙,能够满足市场需求,适合推广。

权利要求 :

1.一种装配式地面墙板踢脚线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右侧的上部与下部分别开设一排数个安装孔(2),固定板(1)右侧的中部开设一排数个固定孔(3),固定孔(3)内分别设有圆管(4),圆管(4)外周的左端分别与对应的固定孔(3)的内壁卡接连接,圆管(4)的右端固定连接同一个竖板(5)的左侧,竖板(5)的右侧对应圆管(4)分别开设插孔(6),插孔(6)分别与对应的圆管(4)中心线共线,插孔(6)内分别活动安装插杆(7),圆管(4)的外周分别开设上下对称的第一条形透槽(8),第一条形透槽(8)内分别活动安装滑杆(9),滑杆(9)能够分别沿对应的第一条形透槽(8)左右滑动,插杆(7)的左端分别位于对应的圆管(4)内并与滑杆(9)的内端固定连接,圆管(4)的上方与下方分别设有右端与竖板(5)固定连接的支撑杆(10),支撑杆(10)的左端分别铰接连接转动杆(11)的中部,转动杆(11)左侧的内侧分别设有与竖板(5)固定连接的挡块(12),挡块(12)的左侧分别与对应的转动杆(11)的右侧接触配合,滑杆(9)的外端分别固定安装倒L型板(13),倒L型板(13)的左侧分别与对应的转动杆(11)右侧的内端接触配合;竖板(5)的顶侧铰接连接上挡板(14)的底侧,竖板(5)的底侧铰接连接下挡板(15)的顶侧,支撑杆(10)外侧的左端与上挡板(14)的左侧、下挡板(15)的左侧分别通过拉簧(16)固定连接,上侧的转动杆(11)的上端分别与上挡板(14)的左侧接触配合,下侧的转动杆(11)下端的右侧固定连接推杆(17)的左端,推杆(17)的右端与下挡板(15)的左侧接触配合,插杆(7)的右端固定连接同一个横杆(18),竖板(5)、上挡板(14)与下挡板(15)的右侧分别固定连接夹板(20)的左侧,夹板(20)的右侧固定连接同一个橡胶层(21)的左侧,横杆(18)的右侧与橡胶层(21)的左侧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地面墙板踢脚线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管(4)的左端内分别设有内管(22),内管(22)仅能够沿对应的圆管(4)左右移动,内管(22)的外周分别开设上下对称的第二条形透槽(23),滑杆(9)分别位于对应的第二条形透槽(23)内并能够沿第二条形透槽(23)左右移动,固定孔(3)的内壁分别均匀开设数个圆周分布的第一球形槽(24),圆管(4)的外周对应第一球形槽(24)分别开设圆形透槽(25),圆形透槽(25)分别与对应的第一球形槽(24)中心线共线,圆形透槽(25)内分别活动安装圆球(26),圆球(26)的外部分别位于对应的第一球形槽(24)内,内管(22)的外周对应圆形透槽(25)分别开设第二球形槽(27),第二球形槽(27)能够分别与对应圆形透槽(25)中心线共线,圆球(26)的内部能够分别进入对应的第二球形槽(27)内,内管(22)的左端与对应的圆管(4)左端的内壁分别通过第一弹簧(28)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地面墙板踢脚线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球形槽(24)与第二球形槽(27)的曲面均小于所在球面的一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地面墙板踢脚线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形透槽(25)外端直径小于圆球(26)的直径,圆形透槽(25)内端的直径大于圆球(26)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地面墙板踢脚线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杆(18)的左侧与竖板(5)的右侧之间设有数个套装于插杆(7)外周的第二弹簧(1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地面墙板踢脚线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板(5)右侧的夹板(20)为上下两个夹板(20)。

说明书 :

一种装配式地面墙板踢脚线组合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踢脚线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装配式地面墙板踢脚线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踢脚线,顾名思义就是脚踢得着的墙面区域,所以较易受到冲击;做踢脚线可以更好地使墙体和地面之间结合牢固,减少墙体变形,避免外力碰撞造成破坏;另外,踢脚线也比较容易擦洗,如果拖地溅上脏水,擦洗非常方便。但在踢脚线擦拭过程中,抹布容易打湿墙壁,从而使墙壁被抹布水弄脏、弄花,影响墙壁的美观,同时当抹布水分较多时,抹布上的水分容易顺着踢脚线流入地板缝内,影响地板的使用寿命,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故,我们发明了一种装配式地面墙板踢脚线组合结构。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地面墙板踢脚线组合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0004]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 一种装配式地面墙板踢脚线组合结构,包括固定板,固定板右侧的上部与下部分别开设一排数个安装孔,固定板右侧的中部开设一排数个固定孔,固定孔内分别设有圆管,圆管外周的左端分别与对应的固定孔的内壁卡接连接,圆管的右端固定连接同一个竖板的左侧,竖板的右侧对应圆管分别开设插孔,插孔分别与对应的圆管中心线共线,插孔内分别活动安装插杆,圆管的外周分别开设上下对称的第一条形透槽,第一条形透槽内分别活动安装滑杆,滑杆能够分别沿对应的第一条形透槽左右滑动,插杆的左端分别位于对应的圆管内并与滑杆的内端固定连接,圆管的上方与下方分别设有右端与竖板固定连接的支撑杆,支撑杆的左端分别铰接连接转动杆的中部,转动杆左侧的内侧分别设有与竖板固定连接的挡块,挡块的左侧分别与对应的转动杆的右侧接触配合,滑杆的外端分别固定安装倒L型板,倒L型板的左侧分别与对应的转动杆右侧的内端接触配合;竖板的顶侧铰接连接上挡板的底侧,竖板的底侧铰接连接下挡板的顶侧,支撑杆外侧的左端与上挡板的左侧、下挡板的左侧分别通过拉簧固定连接,上侧的转动杆的上端分别与上挡板的左侧接触配合,下侧的转动杆下端的右侧固定连接推杆的左端,推杆的右端与下挡板的左侧接触配合,插杆的右端固定连接同一个横杆,竖板、上挡板与下挡板的右侧分别固定连接夹板的左侧,夹板的右侧固定连接同一个橡胶层的左侧,横杆的右侧与橡胶层的左侧固定连接。
[0006] 如上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地面墙板踢脚线组合结构,所述的圆管的左端内分别设有内管,内管仅能够沿对应的圆管左右移动,内管的外周分别开设上下对称的第二条形透槽,滑杆分别位于对应的第二条形透槽内并能够沿第二条形透槽左右移动,固定孔的内壁分别均匀开设数个圆周分布的第一球形槽,圆管的外周对应第一球形槽分别开设圆形透槽,圆形透槽分别与对应的第一球形槽中心线共线,圆形透槽内分别活动安装圆球,圆球的外部分别位于对应的第一球形槽内,内管的外周对应圆形透槽分别开设第二球形槽,第二球形槽能够分别与对应圆形透槽中心线共线,圆球的内部能够分别进入对应的第二球形槽内,内管的左端与对应的圆管左端的内壁分别通过第一弹簧固定连接。
[0007] 如上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地面墙板踢脚线组合结构,所述的第一球形槽与第二球形槽的曲面均小于所在球面的一半。
[0008] 如上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地面墙板踢脚线组合结构,所述的圆形透槽外端直径小于圆球的直径,圆形透槽内端的直径大于圆球的直径。
[0009] 如上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地面墙板踢脚线组合结构,所述的横杆的左侧与竖板的右侧之间设有数个套装于插杆外周的第二弹簧。
[0010] 如上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地面墙板踢脚线组合结构,所述的竖板右侧的夹板为上下两个夹板。
[0011]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构思巧妙,设有上下挡板,此时踢脚线时,能够使上挡板顺时针转动,从而避免抹布靠近墙壁,避免抹布打湿墙壁,同时使下挡板逆时针转动,能够使抹布上流下的水远离底板与墙壁之间的缝隙,能够满足市场需求,适合推广。使用本发明时,首先使用螺钉并通过安装孔将固定板固定在墙壁适当的位置,使下挡板的底侧与地板顶侧保持适当距离,然后将圆管的左端依次插入对应的固定孔内,圆管与固定孔卡接连接,完成踢脚线的安装,安装操作便捷,此时上挡板顶侧的斜面与墙壁的右侧紧密接触配合,上挡板与支撑杆之间的拉簧被拉伸,能够使上挡板与墙壁贴合,使踢脚线美观效果更佳;当擦拭橡胶层的右侧时,按压横杆右侧的橡胶层,横杆带动插杆、滑杆、倒L型板向左移动,倒L型板向左推动对应的转动杆的内端,使转动杆分别沿与支撑杆的铰接轴转动,上侧的转动杆的上端向右推动上挡板,使上挡板沿与竖板的铰接轴顺时针转动,对应的拉簧继续被拉伸,上挡板带动对应的夹板与橡胶层的上部远离墙壁,此时用湿抹布擦拭墙壁,能够避免墙壁被打湿弄花,同时下侧的转动杆通过推杆向右推动下挡板,使下挡板沿与竖板的铰接轴逆时针转动,从而使对应的夹板与橡胶层的下部向右倾斜,从而使橡胶层右侧流下的抹布水远离地板与墙壁之间的夹缝;当撤销对横杆的压力时,上挡板与下挡板在拉簧的弹性拉力作用下复位。

附图说明

[001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Ⅰ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2的Ⅱ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5] 一种装配式地面墙板踢脚线组合结构,如图所示,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右侧的上部与下部分别开设一排数个安装孔2,固定板1右侧的中部开设一排数个固定孔3,固定孔3内分别设有圆管4,圆管4外周的左端分别与对应的固定孔3的内壁卡接连接,圆管4的右端固定连接同一个竖板5的左侧,竖板5的右侧对应圆管4分别开设插孔6,插孔6分别与对应的圆管4中心线共线,插孔6内分别活动安装插杆7,圆管4的外周分别开设上下对称的第一条形透槽8,第一条形透槽8内分别活动安装滑杆9,滑杆9能够分别沿对应的第一条形透槽8左右滑动,插杆7的左端分别位于对应的圆管4内并与滑杆9的内端固定连接,圆管4的上方与下方分别设有右端与竖板5固定连接的支撑杆10,支撑杆10的左端分别铰接连接转动杆11的中部,转动杆11左侧的内侧分别设有与竖板5固定连接的挡块12,挡块12的左侧分别与对应的转动杆11的右侧接触配合,滑杆9的外端分别固定安装倒L型板13,倒L型板13的左侧分别与对应的转动杆11右侧的内端接触配合;竖板5的顶侧铰接连接上挡板14的底侧,竖板5的底侧铰接连接下挡板15的顶侧,支撑杆10外侧的左端与上挡板14的左侧、下挡板15的左侧分别通过拉簧16固定连接,上侧的转动杆11的上端分别与上挡板14的左侧接触配合,下侧的转动杆11下端的右侧固定连接推杆17的左端,推杆17的右端与下挡板15的左侧接触配合,插杆7的右端固定连接同一个横杆18,竖板5、上挡板14与下挡板15的右侧分别固定连接夹板20的左侧,夹板20的右侧固定连接同一个橡胶层21的左侧,横杆18的右侧与橡胶层21的左侧固定连接,橡胶层21位于两个夹板20之间的部位分别处于拉伸状态。本发明结构简单,构思巧妙,设有上下挡板,此时踢脚线时,能够使上挡板顺时针转动,从而避免抹布靠近墙壁,避免抹布打湿墙壁,同时使下挡板逆时针转动,能够使抹布上流下的水远离底板与墙壁之间的缝隙,能够满足市场需求,适合推广。使用本发明时,首先使用螺钉并通过安装孔2将固定板1固定在墙壁30适当的位置,使下挡板15的底侧与地板40顶侧保持适当距离,然后将圆管4的左端依次插入对应的固定孔3内,圆管4与固定孔3卡接连接,完成踢脚线的安装,安装操作便捷,此时上挡板14顶侧的斜面与墙壁30的右侧紧密接触配合,上挡板14与支撑杆10之间的拉簧16被拉伸,能够使上挡板14与墙壁30贴合,使踢脚线美观效果更佳;当擦拭橡胶层21的右侧时,按压横杆18右侧的橡胶层21,横杆18带动插杆7、滑杆9、倒L型板13向左移动,倒L型板13向左推动对应的转动杆11的内端,使转动杆11分别沿与支撑杆10的铰接轴转动,上侧的转动杆11的上端向右推动上挡板14,使上挡板14沿与竖板5的铰接轴顺时针转动,对应的拉簧16继续被拉伸,上挡板14带动对应的夹板20与橡胶层21的上部远离墙壁30,此时用湿抹布擦拭墙壁30,能够避免墙壁30被打湿弄花,同时下侧的转动杆11通过推杆17向右推动下挡板15,使下挡板15沿与竖板5的铰接轴逆时针转动,从而使对应的夹板20与橡胶层21的下部向右倾斜,从而使橡胶层21右侧流下的抹布水远离地板40与墙壁30之间的夹缝;当撤销对横杆18的压力时,上挡板14与下挡板15在拉簧16的弹性拉力作用下复位。
[0016] 具体而言,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圆管4的左端内分别设有内管22,内管22仅能够沿对应的圆管4左右移动,内管22的外周分别开设上下对称的第二条形透槽23,滑杆9分别位于对应的第二条形透槽23内并能够沿第二条形透槽23左右移动,滑杆9的右侧与对应的第二条形透槽23的右侧接触配合,固定孔3的内壁分别均匀开设数个圆周分布的第一球形槽24,圆管4的外周对应第一球形槽24分别开设圆形透槽25,圆形透槽25分别与对应的第一球形槽24中心线共线,圆形透槽25内分别活动安装圆球26,圆球26的外部分别位于对应的第一球形槽24内,内管22的外周对应圆形透槽25分别开设第二球形槽27,第二球形槽27能够分别与对应圆形透槽25中心线共线,圆球26的内部能够分别进入对应的第二球形槽
27内,内管22的左端与对应的圆管4左端的内壁分别通过第一弹簧28固定连接。捏住横杆18上下两侧倾斜的橡胶层21,橡胶层21能够被继续拉伸,使橡胶层21左侧与横杆18外周接触配合,此时能够向右拉动横杆18,横杆18带动插杆7、滑杆9向右移动,滑杆9通过第二条形透槽23带动内管4向右移动,第一弹簧28被拉伸,至第二球形槽27与对应的圆形透槽25中心线共线,倒L型板13的右侧与竖板5的左侧接触配合,此时将圆管4的左端插入或拉出固定孔3,圆球26的内部被分别压入对应的第二球形槽27内,圆球26沿对应的圆形透槽25移动,圆球
26的外部分别从对应的第一球形槽24内移出,从而能够将圆管4从对应的固定孔3内拉出,松开横杆18,内管22在第一弹簧28的弹性拉力作用下向左移动复位,第二球形槽27能够将对应的圆球26顶出,至内管22的外周与圆球26的底部接触配合,使圆球26的外部凸出圆管4并位于第一球形槽24内,从而能够实现圆管4与固定孔3之间的卡接连接;竖板5、上挡板14、下挡板15与横杆18均具有一定的韧性,从而能够使圆管4的左端依次从对应的固定孔3内拔出或插入,从而便于踢脚线的安装与拆卸,便于踢脚线外壳的更换;插杆7向左移动时带动滑杆9沿对应的第二条形透槽23向左移动。
[0017] 具体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球形槽24与第二球形槽27的曲面均小于所在球面的一半。圆球26位于第一球形槽24、第二球形槽27内的部位小于圆球26体积的一半,从而能够使第二球形槽27或第一球形槽24左右移动时,能够将内部的圆球26推出,从而避免出现圆球26无法从对应的第二球形槽27或第一球形槽24内无法移除的现象,避免卡死。
[0018] 进一步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圆形透槽25外端直径小于圆球26的直径,圆形透槽25内端的直径大于圆球26的直径。能够避免圆球26从对应的圆形透槽25内掉出。
[0019] 更进一步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横杆18的左侧与竖板5的右侧之间设有数个套装于插杆7外周的第二弹簧19。向左按压横杆18时,第二弹簧19被压缩,松开横杆18时,便于横杆18在第二弹簧19的弹性推力作用下向右移动复位。
[0020] 更进一步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竖板5右侧的夹板20为上下两个夹板20。横杆18能够在两个对应的夹板20之间左右移动,避免夹板20阻碍横杆18与插杆7的左右移动。
[0021]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