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壁画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911401475.0

文献号 : CN11107626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戴明

申请人 : 戴明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壁画,包括图画层以及由底板和设于所述底板前面四周边缘的边条框构成的底框,所述底框的边条框的前缘与所述图画层粘接成一体,所述底框内设有电热层;所述底框的边条框上设有一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有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连接有控制所述电热层开关的开关电路;所述底框侧边前端还设有红外线探测器、温度检测器和指示灯,所述红外线探测器、温度检测器、指示灯均与所述微控制器相连接;所述微控制器还连接有无线通信单元。该壁画通过红外线探测装置获取空间内人体存在与否,从而进行发热的智能调整,具有节能、智能调温的优点。

权利要求 :

1.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壁画,其特征在于,包括图画层(8)以及由底板和设于所述底板前面四周边缘的边条框构成的底框(9),所述底框(9)的边条框的前缘与所述图画层(8)粘接成一体,所述底框(9)内设有电热层(1);所述底框(9)的边条框上设有一容置腔(90),所述容置腔(90)内设有微控制器(91),所述微控制器(91)连接有控制所述电热层(1)开关的开关电路(93);所述底框(9)侧边前端还设有红外线探测器(7)、温度检测器(6)和指示灯(92),所述红外线探测器(7)、温度检测器(6)、指示灯(92)均与所述微控制器(91)相连接;

所述微控制器(91)还连接有无线通信单元(94);

所述电热层(1)由多个电热单元前后拼接而成,所述电热单元由下至上包括第一绝缘层(11);

反射层(12),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11)上表面;

导电发热层(13),包括设于所述反射层(12)上的发热元件(130)和设于所述发热元件(130)上方的散热件;所述发热元件(130)由石墨烯粉末、双酚A型环氧树脂、羟烷基酰胺、乙醇水溶液制备的混合溶液涂覆而成,所述散热件为均匀铺设于所述发热元件(130)表面的第一石墨烯齿条层(134);

覆盖于所述导电发热层(13)上方的覆盖层(14),包括上层的导热绝缘层(140)以及均匀铺设于所述导热绝缘层(140)底面的第二石墨烯齿条层(141);所述覆盖层(14)至少有一部分的伸出部(142)未覆盖于所述导电发热层(13)上,使得所述导电发热层(13)至少有一部分的裸露部(135)上表面未被覆盖;

第二绝缘层(15),位于所述覆盖层(14)的上表面;

所述第一绝缘层(11)下表面的一侧设有下预贴膜(17),所述第二绝缘层(15)上表面的一侧设有上预贴膜(1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壁画,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9)底板和所述电热层(1)之间设有隔热泡沫层(5),所述底框(9)的边条框的侧边分布有出风口(96);所述图画层(8)的背面粘接有纤维隔层(4),所述图画层(8)和纤维隔层(4)粘接后的厚度为0.5‑

2mm;所述纤维隔层(4)为通过钢针均匀插植有导热纤维的聚酯纤维布料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壁画,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纤维为石墨烯纤维,所述导热纤维插植面积占所述聚酯纤维布料层面积的45‑6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壁画,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元件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石墨烯粉末30‑50份、乙醇水溶液40‑85份、双酚A型环氧树脂10‑30份、羟烷基酰胺3‑8份;所述发热元件的制备方法为:称取所述重量份的石墨烯粉体经过乙醇水溶液浸泡1‑5小时后,加入羟烷基酰胺充分混合,再加入5倍重量的蒸馏水,50‑60kHz功率超声处理10min,混合均匀得到混悬液,减压浓缩至混悬液的体积缩小至原始体积的30‑55%;再加入双酚A型环氧树脂至混悬液中,40‑50kHz功率超声处理15min;混合均匀,即得;

所述第一石墨烯齿条层(134)和第二石墨烯齿条层(141)由重量配比为1:1‑2.5的纳米尺寸石墨烯碎片与溶剂混合制成的溶液点涂而成;所述溶剂包括重量份数为10‑20份的二甲基甲酰胺溶剂和0.5‑2份的氨基乙基哌嗪混合而成;所述第一石墨烯齿条层(134)的齿条和第二石墨烯齿条层(141)的齿条的直径均为10‑45μm,厚度均为100‑400μ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壁画,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绝缘层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电气石粉末20‑40份、石墨烯粉末20‑45份、乙醇水溶液50‑95份、双酚A型环氧树脂18‑32份以及氮化铝粉10‑30份;所述导热绝缘层的制备方法为:所述重量份的石墨烯粉末经过乙醇水溶液浸泡1‑5小时后,加入电气石粉末和氮化铝粉,加入5倍重量的蒸馏水,50‑60kHz功率超声处理10min,混合均匀得到混悬液,减压浓缩至混悬液的体积缩小至原始体积的35‑60%;再加入双酚A型环氧树脂至混悬液中,40‑50kHz功率超声处理

20min;混合均匀,即得导热绝缘层材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壁画,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发热层(13)还包括有导通层(136),所述导通层(136)设于所述发热元件(130)的下表面、对应所述伸出部(142)的侧面和对应所述裸露部(135)的侧面;所述导通层(136)的厚度为0.5‑2mm。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壁画,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层(136)采用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而成:导电银浆30‑40份、碳化硅粉25‑35份、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2‑25份和氨基乙基哌嗪1‑3份;所述导通层(136)的制备方法为:将碳化硅粉、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氨基乙基哌嗪放入搅拌装置进行混合,混合后放置研磨机中研磨,直至原料细度大小为1‑10μm;将导电银浆加入研磨好的物料中,进一步研磨混合至原料细度大小为20μm以下,即得所述导通层溶液。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壁画,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伸出部(142)侧的所述第一绝缘层(11)向外延伸设有与伸出部(142)相对应的第一延伸绝缘部(110);对应所述裸露部(135)侧的所述第二绝缘层(15)向外延伸设有与裸露部(135)相对应的第二延伸绝缘部(150);

所述下预贴膜(17)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11)的第一延伸绝缘部(110)下表面的一侧,所述上预贴膜(16)设于同侧的所述第二绝缘层(15)的上表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壁画,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预贴膜(16)和下预贴膜(17)为可撕式胶贴或热熔胶膜;所述第一绝缘层(11)和第二绝缘层(15)采用有机聚合物材料制成;所述反射层(12)为纳米银粒子纤维膜,所述纳米银粒子纤维膜采用纤维状纳米银、三甲氧基丙基硅烷、磷化氢以及醇盐化合物经过水解、缩聚反应后得到。

说明书 :

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壁画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热材料制作发热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壁画。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的供暖系统有散热器、空调、以暖气片为代表的的点式供暖系统、以发热电缆为代表的线式供暖系统,传统的供暖方式具有耗能大、占用空间大、热能利用率低等缺点。
[0003] 目前,发热芯片供暖作为新型供暖方式发展起来,发热芯片是由可导电的特制油墨、金属载流条经加工、热压在绝缘聚酯薄膜间制成。工作时以电热膜为发热体,将热量以
辐射的形式送入空间,其综合效果优于传统的对流供暖方式。石墨烯具有非常好的热传导
性能,导热系数高达5300W/mK,是目前为止导热系数最高的碳材料,目前已有采用石墨烯制
备的发热地板或墙板。但是目前利用石墨烯发热芯片的地板或其他发热产品所面临的问题
是散热效果不理想,无法使所加热的空间快速升温,功能性差。另一方面,现有的供暖设备
大多从地面的地板地砖进行改进,即从底部开始升温,在上部空间的升温时间长、效率低,
影响人体的体验。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壁画,该壁画通过红外线探测装置获取空间内人体存在与否,从而进行发热的智能调整,具有节能、智能调温的优点;此外,该
壁画散热效果好,电热装置铺设拼接操作简单,可自由调整且安全性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壁画,包括图画层以及由底板和设于所述底板前面四周边缘的边条框构成的底框,所述底框的边条框
的前缘与所述图画层粘接成一体,所述底框内设有电热层;所述底框的边条框上设有一容
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有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连接有控制所述电热层开关的开关电路;
所述底框侧边前端还设有红外线探测器、温度检测器和指示灯,所述红外线探测器、温度检
测器、指示灯均与所述微控制器相连接;所述微控制器还连接有无线通信单元。
[0006] 进一步的,所述底框底板和所述电热层之间设有隔热泡沫层,所述底框的边条框的侧边分布有出风口;所述图画层的背面粘接纤维隔层,所述图画层和纤维隔层粘接后的
厚度为0.5‑2mm;所述纤维隔层为通过钢针均匀插植有导热纤维的聚酯纤维布料层。
[0007]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纤维为石墨烯纤维,所述导热纤维插植面积占所述聚酯纤维布料层面积的45‑60%。
[0008] 更进一步的,所述电热层由多个电热单元前后拼接而成,所述电热单元由下至上包括
[0009] 第一绝缘层;
[0010] 反射层,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上表面;
[0011] 导电发热层,包括设于所述反射层上的发热元件和设于所述发热元件上方的散热件;所述发热元件由石墨烯粉末、双酚A型环氧树脂、羟烷基酰胺、乙醇水溶液制备的混合溶
液涂覆而成,所述散热件为均匀铺设于所述发热元件表面的第一石墨烯齿条层;
[0012] 覆盖于所述导电发热层上方的覆盖层,包括上层的导热绝缘层以及均匀铺设于所述导热绝缘层底面的第二石墨烯齿条层;所述覆盖层至少有一部分的伸出部未覆盖于所述
导电发热层上,使得所述导电发热层至少有一部分的裸露部上表面未被覆盖;
[0013] 第二绝缘层,位于所述覆盖层的上表面;
[0014] 所述第一绝缘层下表面的一侧设有下预贴膜,所述第二绝缘层上表面的一侧设有上预贴膜。
[0015] 进一步的,所述发热元件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石墨烯粉末30‑50份、乙醇水溶液40‑85份、双酚A型环氧树脂10‑30份、羟烷基酰胺3‑8份;所述发热元件的制备方法
为:称取所述重量份的石墨烯粉体经过乙醇水溶液浸泡1‑5小时后,加入羟烷基酰胺充分混
合,再加入5倍重量的蒸馏水,50‑60kHz功率超声处理10min,混合均匀得到混悬液,减压浓
缩至混悬液的体积缩小至原始体积的30‑55%;再加入双酚A型环氧树脂至混悬液中,40‑
50kHz功率超声处理15min;混合均匀,即得;
[0016] 所述第一石墨烯齿条层和第二石墨烯齿条层由重量配比为1:1‑2.5的纳米尺寸石墨烯碎片与溶剂混合制成的溶液点涂而成;所述溶剂包括重量份数为10‑20份的二甲基甲
酰胺溶剂和0.5‑2份的氨基乙基哌嗪混合而成;所述第一石墨烯齿条层的齿条和第二石墨
烯齿条层的齿条的直径均为10‑45μm,厚度均为100‑400μm。
[0017]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绝缘层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电气石粉末20‑40份、石墨烯粉末20‑45份、乙醇水溶液50‑95份、双酚A型环氧树脂18‑32份以及氮化铝粉10‑30份;
所述导热绝缘层的制备方法为:所述重量份的石墨烯粉末经过乙醇水溶液浸泡1‑5小时后,
加入电气石粉末和氮化铝粉,加入5倍重量的蒸馏水,50‑60kHz功率超声处理10min,混合均
匀得到混悬液,减压浓缩至混悬液的体积缩小至原始体积的35‑60%;再加入双酚A型环氧
树脂至混悬液中,40‑50kHz功率超声处理20min;混合均匀,即得导热绝缘层材料。
[0018]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发热层还包括有导通层,所述导通层设于所述发热元件的下表面、对应所述伸出部的侧面和对应所述裸露部的侧面;所述导通层136的厚度为0.5‑2mm。
[0019] 再进一步的,所述导通层采用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而成:导电银浆30‑40份、碳化硅粉25‑35份、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2‑25份和氨基乙基哌嗪1‑3份;所述导通层
136的制备方法为:将碳化硅粉、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氨基乙基哌嗪放入搅拌装置进
行混合,混合后放置研磨机中研磨,直至原料细度大小为1‑10μm;将导电银浆加入研磨好的
物料中,进一步研磨混合至原料细度大小为20μm以下,即得所述导通层溶液。
[0020] 进一步的,对应所述伸出部侧的所述第一绝缘层向外延伸设有与伸出部相对应的第一延伸绝缘部;对应所述裸露部侧的所述第二绝缘层向外延伸设有与裸露部相对应的第
二延伸绝缘部;
[0021] 所述下预贴膜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第一延伸绝缘部下表面的一侧,所述上预贴膜设于同侧的所述第二绝缘层的上表面。
[0022] 更进一步的,所述上预贴膜和下预贴膜为可撕式胶贴或热熔胶膜;所述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采用有机聚合物材料制成;所述反射层为纳米银粒子纤维膜,所述纳米银
粒子纤维膜采用纤维状纳米银、三甲氧基丙基硅烷、磷化氢以及醇盐化合物经过水解、缩聚
反应后得到。
[0023] 本发明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壁画采用壁画发热结构,解决传动地暖施工繁琐,空间上部升温慢的问题,该壁画设置远红外感应人体,判断空间内是否有人,如有,则开启或
进行升温操作,如无,则关闭或者降温操作,从而实现智能控制和调温,达到节约能耗的作
用。石墨烯壁画的图画层与其背面层粘接的纤维隔层共成一体形成画纸,可直接在上面作
画,该画纸具有传热导热功能。
[0024] 本发明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壁画的电热单元通过上下层相互错位的结构实现拼接,拼接操作简单、适用性广,可根据不同的图画进行电热单元的适应性拼接;其中的导电
发热层和覆盖层的石墨烯齿条相互插接形成多点式、高比表面积的散热结构,使得该电热
膜具有优异的散热效果。此外,本发明在石墨烯发热的基础上进一步在绝缘导热层添加电
气石,使得电气石粉在石墨烯层的加热作用下辐射出远红外,进一步增强石墨烯层的加热
效果,并增强人体对远红外的吸收。

附图说明

[002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
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
附图。
[0026] 图1为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壁画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为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壁画的控制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
[0028] 图3为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壁画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4为电热单元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爆炸图;
[0030] 图5为图4方案中电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6为电热单元的又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爆炸图;
[0032] 图7为电热单元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爆炸图;
[0033] 图8a、b为电热层的电热单元的拼接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
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35] 图1示出了本发明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壁画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壁画包括图画层8以及由底板和设于所述底板前面四周边缘的边条框构成的底框9,所述底框9的边条框的前
缘与所述图画层8粘接成一体,所述底框9内设有电热层1;所述底框9的边条框上设有一容
置腔90,所述容置腔90内设有微控制器91,图2所示,所述微控制器91连接有控制所述电热
层1开关的开关电路93;所述底框9侧边前端还设有红外线探测器7、温度检测器6和指示灯
92,所述红外线探测器7、温度检测器6、指示灯92均与所述微控制器91相连接;所述微控制
器91还连接有无线通信单元94。
[0036]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远红外检测装置自动感应所在空间是否有人体存在,如有,则通过微控制器进行电热层的开启或进行升温操作;如无,则关闭或者降温操作;该处开关或
者升降温的具体设置可通过自定义设置。通过无线通信单元可将具体的温度检测和红外线
检测上传至外部终端,如手机APP等;通过外部终端可对微控制器的控制方式进行设置和修
改。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述的微控制模块、电子开关的继电输出电路以及WIFI通信模块
等配置和电路连接,在本发明的原理上,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现有技术进行设置;在一个具
体示例中,微控制器可选用STM32系列32位ARM微控制器,内核是Cortex‑M3;WIFI通信模块
采用ESP8266wifi通信芯片。红外线探测器为红外线热源检测装置,可选用红外阵列传感器
AMG8853,红外线探测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接,进而完成对人体和
区域温度的检测,当空间或者人体靠近时进行升温操作或其他。
[0037]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底框9底板和所述电热层1之间设有隔热泡沫层5,所述底框9的边条框的侧边分布有出风口96;所述图画层8和电热层1之间设有纤维隔
层4;所述图画层8的背面粘接有纤维隔层4,所述图画层8和纤维隔层4粘接后的厚度为0.5‑
2mm;所述纤维隔层4为通过钢针均匀插植有导热纤维的聚酯纤维布料层。一个具体示例中,
所述导热纤维为石墨烯纤维,所述导热纤维插植面积占所述聚酯纤维布料层面积的45‑
60%。通过导热纤维的插植,使得图画纸本身具有一定的导热散热功能。该隔层采用聚酯纤
维和石墨烯纤维制成,使得隔层具有耐热、散热特点。
[0038] 在一个电热层的改进方案中,所述电热层1由多个电热单元前后拼接而成,如图4‑5所示,所述电热单元由下至上包括
[0039] 第一绝缘层11;
[0040] 反射层12,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层11上表面;
[0041] 导电发热层13,包括设于所述反射层12上的发热元件130和设于所述发热元件130上方的散热件;所述发热元件130由石墨烯粉末、双酚A型环氧树脂、羟烷基酰胺、乙醇水溶
液制备的混合溶液涂覆而成,所述散热件为均匀铺设于所述发热元件130表面的第一石墨
烯齿条层134;
[0042] 覆盖于所述导电发热层13上方的覆盖层14,包括上层的导热绝缘层140以及均匀铺设于所述导热绝缘层140底面的第二石墨烯齿条层141;所述覆盖层14至少有一部分的伸
出部142未覆盖于所述导电发热层13上,使得所述导电发热层13至少有一部分的裸露部135
上表面未被覆盖;
[0043] 第二绝缘层15,位于所述覆盖层14的上表面;
[0044] 所述第一绝缘层11下表面的一侧设有下预贴膜17,所述第二绝缘层15上表面的一侧设有上预贴膜16。
[0045] 本发明的电热单元在实际应用中,通过相邻电热单元内的伸出部和裸露部进行拼接,进一步通过预贴膜粘接形成所需的电热层,通过石墨烯齿条相互卡合本身具有一定的
固定性和电性相通;整体设置过程灵活性佳,可根据使用场景进行不同拼接设定,适用性
广。
[0046] 其中,一个示例中,所述发热元件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石墨烯粉末30‑50份、乙醇水溶液40‑85份、双酚A型环氧树脂10‑30份、羟烷基酰胺3‑8份;所述发热元件的制
备方法为:称取所述重量份的石墨烯粉体经过乙醇水溶液浸泡1‑5小时后,加入羟烷基酰胺
充分混合,再加入5倍重量的蒸馏水,50‑60kHz功率超声处理10min,混合均匀得到混悬液,
减压浓缩至混悬液的体积缩小至原始体积的30‑55%;再加入双酚A型环氧树脂至混悬液
中,40‑50kHz功率超声处理15min;混合均匀,即得。
[0047] 又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石墨烯齿条层134和第二石墨烯齿条层141由重量配比为1:1‑2.5的纳米尺寸石墨烯碎片与溶剂混合制成的溶液点涂而成;所述溶剂包括重量份数
为10‑20份的二甲基甲酰胺溶剂和0.5‑2份的氨基乙基哌嗪混合而成;所述第一石墨烯齿条
层134的齿条和第二石墨烯齿条层141的齿条的直径均为10‑45μm,厚度均为100‑400μm。
[0048] 再一个示例中,所述导热绝缘层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电气石粉末20‑40份、石墨烯粉末20‑45份、乙醇水溶液50‑95份、双酚A型环氧树脂18‑32份以及氮化铝粉10‑
30份;所述导热绝缘层的制备方法为:所述重量份的石墨烯粉末经过乙醇水溶液浸泡1‑5小
时后,加入电气石粉末和氮化铝粉,加入5倍重量的蒸馏水,50‑60kHz功率超声处理10min,
混合均匀得到混悬液,减压浓缩至混悬液的体积缩小至原始体积的35‑60%;再加入双酚A
型环氧树脂至混悬液中,40‑50kHz功率超声处理20min;混合均匀,即得导热绝缘层材料。
[0049] 该技术方案设置有“较厚”的石墨烯材料层,包括发热元件、石墨烯齿条以及导热绝缘层,该结构具有发热效率高,传热快且散热迅速的优点。在最外层的绝缘导热层上添加
电气石,使得电气石粉在石墨烯层的加热作用下辐射出远红外,进一步增强石墨烯层的加
热效果,并增强人体对远红外的吸收。
[0050] 图6示出了又一个示例,所述导电发热层13还包括有导通层136,所述导通层136设于所述发热元件130的下表面、对应所述伸出部142的侧面和对应所述裸露部135的侧面;所
述导通层136的厚度为0.5‑2mm。
[0051] 其中,所述导通层136采用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而成:导电银浆30‑40份、碳化硅粉25‑35份、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2‑25份和氨基乙基哌嗪1‑3份;所述导通层136的
制备方法为:将碳化硅粉、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氨基乙基哌嗪放入搅拌装置进行混
合,混合后放置研磨机中研磨,直至原料细度大小为1‑10μm;将导电银浆加入研磨好的物料
中,进一步研磨混合至原料细度大小为20μm以下,即得所述导通层溶液。
[0052] 通过导通层的设置进一步保证拼接过程的前后电热单元的电性连接,相邻电热单元内的导通层相互接触导电,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将侧边的导通层设置若干凸柱,进一步
保证可靠接触。
[0053] 本发明的电热单元在需要相互拼接时,通过相邻电热单元的伸出部和裸露部相互拼接,而在不需要相互拼接时,则可将多余的伸出部和裸露部裁剪或保留。再一个示例中,
如图7所示,对应所述伸出部142侧的所述第一绝缘层11向外延伸设有与伸出部142相对应
的第一延伸绝缘部110;对应所述裸露部135侧的所述第二绝缘层15向外延伸设有与裸露部
135相对应的第二延伸绝缘部150;
[0054] 所述下预贴膜17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11的第一延伸绝缘部110下表面的一侧,所述上预贴膜16设于同侧的所述第二绝缘层15的上表面。
[0055]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上预贴膜16和下预贴膜17为可撕式胶贴或热熔胶膜;所述第一绝缘层11和第二绝缘层15采用有机聚合物材料制成;所述反射层12为纳米银粒子纤维
膜,所述纳米银粒子纤维膜采用纤维状纳米银、三甲氧基丙基硅烷、磷化氢以及醇盐化合物
经过水解、缩聚反应后得到。
[0056]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述伸出部和裸露部可以为长方形和正方形,如图8a所示,拼接部为长方形时适应条形拼接;图8b所示,拼接部为正方形时,还可适应转弯、迂回的
拼接。当然,在本发明所述的原理下,本发明所述的电热单元除了x轴两侧相互连接外,还可
同时在y轴两侧设置伸出部和裸露部,实现y轴的相互拼接,根据所需设置成矩阵排列或者
其他形状的排列;该方案还更可适用于具有镂空或缺角的壁画中。
[0057] 试验例:本发明电热层的发热、散热效果
[0058] 1.试验电热膜:采用下述原料配方a制备电热单元;原料配方a如下:
[0059] 所述发热元件由下述重量的原料制成:石墨烯粉末420g、乙醇水溶液682g、双酚A型环氧树脂180g、羟烷基酰胺45g。
[0060] 所述导热绝缘层由下述重量的原料制成:电气石粉末305g、石墨烯粉末356g、乙醇水溶液715g、双酚A型环氧树脂220g以及氮化铝粉120g。
[0061] 所述导通层由下述重量的原料混合而成:导电银浆341g、碳化硅粉300g、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75g和氨基乙基哌嗪27g。
[0062] 所述第一石墨烯齿条和第二石墨烯齿条由下述重量的原料制成::纳米尺寸石墨烯碎片253g、二甲基甲酰胺溶剂284g、氨基乙基哌嗪15g。
[0063] 制备方法为:
[0064]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5] 1)按照设置的尺寸剪裁得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采用耐高温树脂‑‑聚酰亚胺);
[0066] 2)在第一绝缘层的上表面通过热熔胶粘合反射层,冷却;在冷却后的反射层上表面均匀涂覆到制备好的导通层溶液,待导通层冷却凝固后,其上表面涂覆发热元件溶液,凝
固24小时形成初始导电发热层;随后在初始导电发热层的两侧边涂覆导通层溶液;通过多
孔点胶头将第一石墨烯齿条溶液均匀点涂于初始导电发热层的上表面,形成导电发热层;
[0067] 3)在所述第二绝缘层的下表面涂覆导热绝缘层材料,凝固,通过多孔点胶头将第二石墨烯齿条溶液点涂于导热绝缘层的表面,冷却,形成上盖面;
[0068] 4)将步骤3)上盖面的第二石墨烯齿条面的侧边或四角涂覆热熔胶,且覆盖至所述第一石墨烯齿条上方,粘合,冷却;其中所述上盖面和导电发热层的两侧有部分未重叠的部
位;
[0069] 5)在所述伸出部和裸露部的端部边缘粘贴可撕式贴纸或热熔胶膜。
[0070] 2.对照电热膜:采用下述原料配方b制备的电热单元;原料配方b如下:
[0071] 所述发热元件由下述重量的原料制成:石墨烯粉末420g、乙醇水溶液682g、双酚A型环氧树脂180g、羟烷基酰胺45g。
[0072] 所述导热绝缘层由下述重量的原料制成:电气石粉末305g、石墨烯粉末356g、乙醇水溶液715g、双酚A型环氧树脂220g以及氮化铝粉120g。
[0073] 所述导通层由下述重量的原料混合而成:导电银浆341g、碳化硅粉300g、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75g和氨基乙基哌嗪27g。
[0074] 制备方法:
[0075] 1)按照设置的尺寸剪裁得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采用耐高温树脂‑‑聚酰亚胺);
[0076] 2)在第一绝缘层的上表面通过热熔胶粘合反射层,冷却;在冷却后的反射层上表面均匀涂覆到制备好的导通层溶液,待导通层冷却凝固后,其上表面涂覆发热元件溶液,凝
固24小时形成初始导电发热层;随后在初始导电发热层的两侧边涂覆导通层溶液;
[0077] 3)在所述第二绝缘层的下表面涂覆导热绝缘层材料,凝固,形成上盖面;
[0078] 4)将步骤3)上盖面的底部侧边或四角涂覆热熔胶,且覆盖至发热元件上方,粘合,其中所述上盖面和导电发热层的两侧有部分未重叠的部位;
[0079] 5)在所述伸出部和裸露部的端部边缘粘贴可撕式贴纸或热熔胶膜。
[0080] 上述试验电热膜和对照电热膜相对应的各层厚度相同。
[0081] 3.试验过程:
[0082] 将对照电热膜和试验电热膜接入同一电源,放置于环境温度为10℃的相同空间。分别记录通电后使该电热膜上表面温度达到25℃所需要的时间;继续通电加热至表面温度
平衡,随后停止通电,测量电热膜静置5分钟后的表面温度,采用红外线感温枪检测温度。每
组试验6次,并进行比较。
[0083] 4.实验结果:
[0084] 结果如下表所示。
[0085] 表1石墨烯电热膜的发热、传热效果测试结果
[0086] 组别 达到25℃所需要的时间/s 静置5分钟后的表面温度/℃试验电热膜 9.93 14.98
对照电热膜 13.02 17.53
[0087] 从实验结果可知,试验石墨烯复合电热膜达到25℃所需要的时间更短,即具有更快的加热效率;在表面温度平衡后5分钟表面温度更低,即具有更佳的散热效果。
[0088]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
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