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读取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911005394.9

文献号 : CN11108689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河端圣司青木毅

申请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摘要 :

一种图像读取装置,能够顺利地解除驱动辊和从动辊的夹持。图像读取装置(11)具备:第一读取部(42A),设置于输送路径(T)的中途位置,读取在输送路径(T)中被输送的文稿的图像;以及输送部(46),配置于比第一读取部(42A)更靠输送路径(T)的上游侧,并且用于将文稿向第一读取部(42A)输送。输送部(46)包括:第三驱动辊(54A);以及第三从动辊(54B),在与第三驱动辊(54A)之间夹持文稿。第三驱动辊(54A)设置于框架主体,第三从动辊(54B)设置于保持部件(70)。并且,当盖(33)从闭塞位置位移至开放位置时,以使第三从动辊(54B)从第三驱动辊(54A)离开的方式使保持部件(70)移动。

权利要求 :

1.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介质支承部,支承介质;

供给辊,供给所述介质;

输送路径,用于供被所述供给辊供给的所述介质通过;

盖,在向外部开放所述输送路径的开放位置与从外部闭塞所述输送路径的闭塞位置之间位移;

读取部,读取在所述输送路径中被输送的所述介质的图像;以及输送部,配置于比所述读取部更靠所述输送路径的上游侧,并且用于将所述介质向所述读取部输送,

所述输送部包括: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驱动辊,设置于所述第一单元;以及从动辊,设置于所述第二单元,在与所述驱动辊之间夹持所述介质,当所述盖从所述闭塞位置位移至所述开放位置时,所述第二单元能够向多个方向移动,以使得所述从动辊从所述驱动辊离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元具有引导部,所述引导部引导所述盖在位于所述开放位置时的移动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元以如下方式构成:所述盖在位于所述开放位置时能够通过所述引导部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元以如下方式构成:所述盖在位于所述开放位置时能够装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以沿着所述第二单元的移动方向的方式延伸,引导销以能够在所述引导部的长度方向上移动的方式卡合于所述引导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具有锁定部,当所述盖配置于所述闭塞位置时,所述锁定部锁定所述第二单元朝向所述开放位置的移动,在所述盖与所述第二单元之间设置有施力部件,所述施力部件对配置于所述闭塞位置的所述盖朝向所述开放位置施力。

说明书 :

图像读取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读取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用于读取纸张的图像的图像读取装置已被广泛地所知。例如,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装置中具备输送纸张的ADF(自动输稿器,Auto Document Feeder),在ADF输送纸张
的过程中,通过设置于纸张的输送路径上的图像读取传感器读取纸张的图像。并且,在该装
置中具备在维护时或者卡纸时开放纸张的输送路径的上方的ADF盖。
[000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20854号公报
[0004] 但是,在上述文献记载的装置中,在使ADF盖在开放位置与闭塞位置之间移动时,存在支承于ADF盖的压轮与输送辊碰撞而损伤输送辊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0005] 解决上述课题的图像读取装置,具备:介质支承部,支承介质;供给辊,供给所述介质;输送路径,供被所述供给辊供给的所述介质通过;盖,在向外部开放所述输送路径的开
放位置与从外部闭塞所述输送路径的闭塞位置之间位移;读取部,读取在所述输送路径中
被输送的所述介质的图像;以及输送部,配置于比所述读取部更靠所述输送路径的上游侧,
并且
[0006] 用于将所述介质向所述读取部输送,所述输送部包括:驱动辊;以及从动辊,在与所述驱动辊之间夹持所述介质,所述驱动辊设置于第一单元,所述从动辊设置于第二单元,
当所述盖从所述闭塞位置位移至所述开放位置时,以使所述从动辊从所述驱动辊离开的方
式使所述第二单元移动。

附图说明

[0007] 图1为多功能一体机的立体图。
[0008] 图2为盖位于开放位置时的多功能一体机的立体图。
[0009] 图3为图像读取装置的部分断裂剖视图。
[0010] 图4为图像读取装置的框构造的立体图。
[0011] 图5为保持部件的立体图。
[0012] 图6为保持部件的立体图。
[0013] 图7为保持部件的周边构造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0014] 图8为保持部件的周边构造的剖视图。
[0015] 图9为保持部件的周边构造的剖视图。
[0016] 图10的(a)、(b)为保持部件的作用图。
[0017] 图11的(a)、(b)为保持部件的作用图。
[0018] 图12的(a)、(b)为保持部件的作用图。
[0019] 附图标记说明
[0020] 11…图像读取装置;33…盖;41…装载板(介质支承部的一例);42A…第一读取部(读取部的一例);46…输送部;50…供给辊;54A…第三驱动辊(驱动辊的一例);54B…第三
从动辊(从动辊的一例);61…框架主体(第一单元的一例);70…保持部件(第二单元的一
例);71…引导部;75A…第一引导销(引导销的一例);75B…第二引导销(引导销的一例);
78…旋转弹簧(施力部件的一例);80…锁定部;T…输送路径。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以下参照附图对具备图像读取装置的多功能一体机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22] 如图1及图2所示,多功能一体机10具备:能够读取图像的图像读取装置11、能够记录图像的记录装置12。多功能一体机10以图像读取装置11和记录装置12上下重合的方式构
成。图像读取装置11配置于记录装置12的上部。图像读取装置11能够相对于记录装置12开
放/闭塞。
[0023] 将多功能一体机10中配置有操作面板13侧的面作为前面,将其相反侧的面作为背面。多功能一体机10的前面及背面为在多功能一体机10的宽度方向及上下方向上具有扩展
度的面。多功能一体机10的上面及下面为在多功能一体机10的宽度方向及进深方向上具有
扩展度的面。在多功能一体机10中,作为与前面、背面、上面及下面不同的面的侧面为在多
功能一体机10的上下方向及进深方向上具有扩展度的面。因此,多功能一体机10的宽度方
向、上下方向及进深方向示出各不相同的方向。
[0024] 在本说明书中,当从前面侧观察多功能一体机10时,将多功能一体机10的宽度方向上成为右侧的右端作为第一端、将多功能一体机10的宽度方向上成为左侧的左端作为第
二端。并且,多功能一体机10的宽度方向、上下方向、进深方向与图像读取装置11及记录装
置12的宽度方向、上下方向、进深方向一致。
[0025] 记录装置12例如以能够喷射油墨等的液体的方式构成。记录装置12具备:能够综合操作多功能一体机10的操作面板13、能够将介质放置于记录装置12的介质盒14、记录有
图像的介质被排出的排出托盘15。
[0026] 操作面板13构成记录装置12的壳体的一部分。操作面板13具有:多个按钮16、显示画面17。按钮16例如包含通过开启和关闭而切换多功能一体机10的电源的电源按钮。显示
画面17能够显示多功能一体机10的各种信息。
[0027] 排出口18设置于操作面板13的下方。排出口18在记录装置12的前面矩形状开口。排出口18在多功能一体机10的宽度方向上形成与操作面板13大致相同的宽度。
[0028] 介质盒14以从排出口18朝向前方突出的方式设置。介质盒14能够从记录装置12的前方装卸。介质盒14能够以层叠状态收容介质。收容介质的介质盒14被安装于记录装置12,
从而,介质被放置于记录装置12。在本实施方式中,介质盒14所收容的介质为矩形状的纸
张。
[0029] 排出托盘15以从排出口18朝向前方突出的方式设置。排出托盘15以与安装于记录装置12的介质盒14上下重叠的方式配置,位于介质盒14的上方。被记录装置12记录了图像
的介质穿过排出口18而被排出至排出托盘15。
[0030] 图像读取装置11例如构成为扫描仪,并且具有用于放置文稿的文稿台31和作为文稿台31的盖而发挥作用的ADF单元32。图像读取装置11以文稿台31和ADF单元32上下重合的
方式构成。ADF单元32配置于文稿台31的上部。
[0031] ADF单元32以如下方式够构成:能够以成为图像读取装置11的背面侧的端部为支点而相对于文稿台31开放/闭塞。图像读取装置11读取被放置于文稿台31与ADF单元32之间
的文稿上所记录的文字、照片等的图像。在本实施方式中,被放置于图像读取装置11的文稿
为矩形状的纸张。
[0032] 开放/闭塞设置于ADF单元32的内部的文稿的输送路径T的盖33设置于ADF单元32的上部。在图1中,盖33位于闭塞文稿的输送路径T的闭塞位置。当位于闭塞位置时,盖33构
成ADF单元32的上面的一部分。在图2中,盖33位于开放文稿的输送路径T的开放位置。当盖
33位于开放位置时,用户能够从输送路径T取出产生输送卡纸的文稿。
[0033] 如图3所示,图像读取装置11以如下方式构成:不仅能够读取被放置于文稿台31与ADF单元32之间的文稿的图像,还能够读取被装载于装载板41的文稿的图像。ADF单元32具
有如下功能:为了由读取部42A、42B进行读取而向读取部42A、42B依次供给被装载于装载板
41的文稿。
[0034] 更详细而言,图像读取装置11具有读取文稿的第一面的图像的第一读取部42A。第一读取部42A设置于文稿台31的内部,并且配置于透明板43的正下方的区域。第一读取部
42A经由透明板43读取位于透明板43的上面的文稿的第一面的图像。
[0035] 第一读取部42A具有:读取文稿的第一面的图像的第一传感器44、搭载第一传感器44的滑架45。滑架45在文稿台31的内部能够在图像读取装置11的宽度方向上移动。也就是
说,在位于透明板43的正下方的区域第一读取部42A能够在图像读取装置11的宽度方向上
移动。读取部42A通过扫描位于透明板43的上面的文稿而读取文稿的第一面的图像。
[0036] 在读取文稿的第一面的图像的情况下,第一读取部42A位于图像读取装置11的宽度方向上的作为靠近第二端的读取位置。在不读取文稿的第一面的图像时等待机受理来自
用户的操作的情况下,图像读取装置11以如下方式构成:第一读取部42A在图像读取装置11
的宽度方向上的与读取位置不同的待机位置待机。
[0037] 图像读取装置11具备:能够装载文稿的装载板41、输送被层叠于装载板41的文稿的输送部46、载置由输送部46输送的文稿的载置板47。装载板41、输送部46以及载置板47设
置于ADF单元32。
[0038] 装载板41及载置板47以上下重合的方式配置。装载板41位于载置板47的上方。装载板41及载置板47以从图像读取装置11的宽度方向的第二端侧朝向第一端侧高度缓缓变
高的方式倾斜地延伸。
[0039] 输送部46沿着输送路径T输送装载于装载板41的文稿。输送路径T设置于ADF单元32,以从装载板41朝向载置板47U字状弯曲的方式延伸。输送部46沿着输送路径T将装载于
装载板41的文稿朝向载置板47输送。
[0040] 输送部46由多个辊构成。构成输送部46的辊通过旋转而输送文稿。上述辊沿着输送路径T配置。在输送部46的输送路径T上,按照从装载板41侧朝向载置板47侧的顺序,配置
有供给辊50、分开辊51、第一引导辊52、第二引导辊53、第三引导辊54、供给辊55和排出辊
56。
[0041] 供给辊50在输送路径T上配置于最靠近装载板41的位置。供给辊50能够从上方接触被装载于装载板41的文稿。供给辊50通过在接触文稿的状态下旋转而从装载板41向输送
路径T供给文稿。因此,在多张文稿装载于装载板41的情况下,供给辊50从位于最上位的文
稿开始按顺序供给。
[0042] 在从供给辊50供给的文稿多张重叠的情况下,分开辊51使该多张文稿逐张地分离而输送。因此,用于使文稿分离的分离辊51A配置于与分开辊51对向的位置。分开辊51及分
离辊51A以夹持输送路径T的方式配置。
[0043] 分开辊51从上方接触在输送路径T上输送的文稿。分离辊51A从下方接触在输送路径T上输送的文稿。当分开辊51输送文稿时,分离辊51A通过使摩擦力作用而逐张地使文稿
分离。
[0044] 第一引导辊52包括第一驱动辊52A和第一从动辊52B,在夹持被分开辊51及分离辊51A分离的文稿的状态下旋转。第一引导辊52通过对所输送的文稿施加驱动力而将文稿朝
向第二引导辊53输送。
[0045] 第二引导辊53包括第二驱动辊53A和第二从动辊53B,在夹持被第一引导辊52输送的文稿的状态下旋转。第二引导辊53通过对所输送的文稿施加驱动力而将文稿朝向第三引
导辊54输送。
[0046] 第三引导辊54包括第三驱动辊54A和第三从动辊54B,在夹持被第二引导辊53输送的文稿的状态下旋转。第三引导辊54通过对对所输送的文稿施加驱动力而将文稿朝向输送
辊55输送。
[0047] 输送辊55包括输送驱动辊55A和输送从动辊55B,在夹持被第三引导辊54输送的文稿的状态下旋转。通过对所输送的文稿施加驱动力输送辊55将从第三引导辊54输送的文稿
朝向排出辊56输送。
[0048] 排出辊56包括排出驱动辊56A和排出从动辊56B,在夹持被输送辊55输送的文稿的状态下旋转。排出辊56通过对所输送的文稿施加驱动力将文稿朝向载置板47排出。
[0049] 在输送路径T上的输送辊55与排出辊56之间的位置,配置有读取在输送路径T上输送的文稿的第二面的图像的第二读取部42B。文稿的第二面为文稿的第一面的相反侧的面。
第二读取部42B具有读取文稿的第二面的图像的第二传感器57。
[0050] 图4表示从图像读取装置11拆下壳体的框构造60。如该图所示,图像读取装置11的框构造60具有:作为构成输送路径T的第一单元的一例的框架主体61、配置于框架主体61的
宽度方向的两侧的一对支承框62。作为第二单元的一例的保持部件7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在
一对支承框62之间被支承,所述保持部件70保持构成第三引导辊54的第三从动辊54B。
[0051] 如图5及图6所示,保持部件70具有沿着保持部件70的长度方向的面即第一面70A。在保持部件70的第一面70A上,第三从动辊54B在保持部件70的长度方向上隔开预定的间隔
并列配置。并且,保持部件70具有沿着保持部件7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面即第二面70B。引导
部71设置于保持部件70的第二面70B。
[0052] 保持部件70的引导部71由以呈大致U字状的方式弯曲地延伸的凸条72构成。被凸条72包围的凹部空间S1向一方向细长地延伸、长度方向的一端侧被闭塞,并且长度方向的
另一端侧被开放。凹部空间S1的长度方向与相对于铅垂方向倾斜地交叉的方向一致,在长
度方向的一端侧位于铅垂方向的上方的同时,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侧位于铅垂方向的下方
侧。并且,突状的卡定部73设置于构成凸条72中的凹部空间S1的内侧面。
[0053] 如图7所示,销框架74设置于保持部件70中的图像读取装置11的宽度方向的外侧。销框架74例如被紧固于一对支承框62。销框架74具有朝向图像读取装置11的宽度方向的内
侧突出的引导销75A、75B。在本实施方式中,销框架74中,第一引导销75A及第二引导销75B
设置于图像读取装置1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参照图9等)。引导销75A、75B呈圆柱状,引导销
75A、75B的前端部被插入保持部件70的凹部空间S1。这种情况下,引导销75A、75B的前端部
的外径和与凹部空间S1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开口宽度基本相同。因此,引导销75A、75B
的移动方向被限制为沿着凹部空间S1的长度方向的方向。
[0054] 并且,如图5及图6所示,形成上方开口的大致U字状的支承框76设置于保持部件70的第二面70B。形成棒状的按压部件77以使其前端部从支承框76突出的方式被收容于支承
框76。并且,环状的凸缘部77A设置于按压部件77的基端部。并且,按压部件77的凸缘部77A
通过设置于支承框76的开口缘部的肋76A被卡定于按压部件77的长度方向。并且,作为对于
按压部件77向铅垂方向的上方施力的施力部件的一例的旋转弹簧78设置于支承框76的内
底面与按压部件77之间。
[0055] 如图8及图9所示,当盖33位于闭塞位置时,盖33的下端缘抵抗旋转弹簧78的施力而处于将按压部件77向铅垂方向的下方压下的状态。以呈大致U字状的方式弯曲的锁定部
80以向铅垂方向的下方开口的方式设置于盖33的下端缘。卡合销81的前端部被插入锁定部
80。卡合销81例如被紧固于一对支承框62。卡合销81呈圆柱状,卡合销81的前端部被插入锁
定部80。这种情况下,卡合销81的前端部的外径与锁定部80的开口宽度大致相同。因此,卡
合销81相对于锁定部80卡合,盖33从闭塞位置向开放位置的转动被卡合销81限制。
[0056] 接着,重点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11的动作,特别是使盖33从闭塞位置位移至开放位置时的保持部件70的动作进行如下说明。
[0057] 并且,如图8及图9所示,当盖33位于闭塞位置时,盖33的锁定部80抵抗旋转弹簧78的施力而将保持部件70的按压部件77向下方按压。这种情况下,第一引导销75A卡合于保持
部件70的凹部空间S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侧。并且,被保持部件70保持的第三从动辊54B密接
于第三驱动辊54A。
[0058] 在此,如图10的(a)及图10的(b)所示,在从盖33的锁定部80取下卡合销81而解除盖33的锁定的基础上,使盖33从闭塞位置位移至开放位置时,对于保持部件70的按压部件
77,解除来自盖33的锁定部80的按压。因此,保持部件70的按压部件77根据旋转弹簧78的施
力,按压部件77的凸缘部77A向铅垂方向的上方移动至卡定于支承框76的肋76A的位置。并
且,由于对于保持部件70的来自盖33的按压被解除,因此,第一引导销75A相对于保持部件
70的凹部空间S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侧的卡合也被解除。这种情况下,第一引导销75A及第二
引导销75B能够以沿着保持部件70的凹部空间S1的长度方向的方式移动。并且,保持部件70
被一对支承框62支承为能够移动。因此,被保持部件70保持的第三从动辊54B从第三驱动辊
54A离开,从而相对于第三驱动辊54A的密接被解除。也就是说,与盖33从开放位置位移至闭
塞位置连动地,保持部件70使第三从动辊54B从第三驱动辊54A离开。
[0059] 接着,如图11的(a)及图11的(b)所示,使保持部件70向铅垂方向的上方移动。这种情况下,保持部件70的凹部空间S1卡合于第一引导销75A及第二导销75B。因此,保持部件70
以沿着凹部空间S1的长度方向的方式限制其移动方向。并且,当第一引导销75A移动至卡定
于设置于凹部空间S1的开口缘部的卡定部73的位置时,第二引导销75B移动至从凹部空间
S1错开的位置。这种情况下,由于插入凹部空间S1的引导销仅为第一引导销75A,因此,保持
部件70能够以第一引导销75A为中心转动。
[0060] 并且,如图12的(a)及图12的(b)所示,当保持部件70以第一引导销75A为中心旋转时,在保持部件70的下端部与框架主体61之间确保了空隙S2。因此,即使在第三驱动辊54A
与第三从动辊54B之间产生了文稿的输送卡纸,也能够经由空隙S2取出文稿。并且,当使保
持部件70从该图所示的状态进一步向上方移动时,解除了因卡定部73引起的第一引导销
75A的卡定。因此,也能够从图像读取装置11的框构造60拆下保持部件70。
[0061] 接着,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11的作用进行说明。
[0062] 当ADF单元32读取文稿的图像时,有时文稿在输送路径T的中途位置产生输送卡纸。这种情况下,为了从输送路径T取出产生输送卡纸的文稿,需要解除在输送路径T上配置
的驱动辊和从动辊的夹持。
[0063] 但是,在将从动辊设置于开放/闭塞输送路径T的盖的情况下,当用力使盖从开放位置移动至闭塞位置时,支承于盖的从动辊会碰撞驱动辊而可能损伤双方的辊。
[0064] 针对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从动辊54B被保持于设置为与盖33为不同部件的保持部件70。并且,当使盖33从闭塞位置移动至开放位置时,来自盖33向保持部件70的按
压被解除,从而,被保持于保持部件70的第三从动辊54B和第三驱动辊54A的夹持被解除。因
此,无论使盖33从开放位置移动至闭塞位置时的操作方式如何,第三驱动辊54A和第三从动
辊54B的夹持被顺利地解除。
[0065]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如下方式构成:不仅使保持部件70在凹部空间S1的长度方向上移动,而且能够以第一引导销75A为中心旋转。因此,与使保持部件70仅向一方向移
动的结构相比较,能够实现图像读取装置11的省空间化,并且将产生了输送卡纸的文稿从
输送路径T迅速地取出。
[0066]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持部件70以相对于框架主体61能够装卸的方式构成。因此,将产生了输送卡纸的文稿从输送路径T取出时的操作性得以进一步提升。
[0067]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从盖33的锁定部80取下卡合销81,闭塞位置处的盖33的固定被解除。因此,使盖33从闭塞位置位移至开放位置时的操作性提升,能够从输送路径
T迅速地取出产生输送卡纸的文稿。
[0068] 如以上所说明的,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所示的效果。
[0069] (1)第三驱动辊54A设置于框架主体61,并且第三从动辊54B设置于保持部件70。并且,当盖33从闭塞位置位移至开放位置时,以解除第三驱动辊54A与第三从动辊54B之间的
文稿的夹持的方式使保持部件70移动。因此,无论使盖33从开放位置移动至闭塞位置时的
操作方式如何,都能够顺利地解除第三驱动辊54A和第三从动辊54B的夹持。
[0070] (2)保持部件70具有引导部71,所述引导部71引导盖33位于开放位置时的移动方向。因此,能够提高将产生了输送卡纸的文稿从输送路径T取出时的操作性。
[0071] (3)保持部件70以如下方式构成:盖33在位于开放位置时能够通过引导部71转动。因此,与使保持部件70仅向一方向移动的结构相比较,能够实现图像读取装置11的省空间
化,并且将产生了输送卡纸的文稿从输送路径T迅速地取出。
[0072] (4)保持部件70以如下方式构成:盖33在位于开放位置时能够装卸。因此,能够提高将产生了输送卡纸的文稿从输送路径T取出时的操作性。
[0073] (5)凸条72以沿着保持部件70的移动方向的方式延伸,能够在凸条72的长度方向上移动的引导销75A、75B卡合于凸条72。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将产生了输送卡纸的文稿从
输送路径T取出时的操作性。
[0074] (6)盖33具有锁定部80,当盖33配置于闭塞位置时,该锁定部80锁定保持部件70朝向开放位置的移动,在盖33与保持部件70之间设置有旋转弹簧78,该旋转弹簧78对配置于
闭塞位置的盖33朝向开放位置施力。因此,当解除锁定部80对于盖33的锁定时,基于来自旋
转弹簧78的施力,能够使盖33从闭塞位置顺利地移动至开放位置。
[0075]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可以以如下所示变更例的方式进行变更。进一步,既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及以下所示的变更例适当地组合而形成其他变更例,也可以将以下所示的变更
例彼此适当组合而形成其他变更例。
[0076]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锁定朝向开放位置的盖33的移动的锁定部80不一定要为钩形状,例如可以为爪形状等的能够锁定盖33的移动的结构。
[0077]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可以省略对配置于闭塞位置的盖33朝向开放位置施力的旋转弹簧78。
[0078]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可以在将引导销设置于保持部件70,并且将卡合于该引导销的引导部设置于一对支承框62。
[0079]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保持部件70可以为不能从框架主体61拆下的结构。
[0080]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保持部件70可以为当盖33位于开放位置时不能转动的结构。这种情况下,保持部件70的移动方向不一定为直线状,例如可以为曲线状。
[008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保持部件70可以省略用于引导盖33在位于开放位置时的移动方向的凸条72。
[008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保持部件70所保持的辊不一定为第三从动辊54B,也可以是适用于配置于文稿的输送路径T上的其他的辊。
[0083] 以下将从所述实施方式及变更例所把握的技术思想与效果一并记载。
[0084] 包括:介质支承部,支承介质;供给辊,供给被支承于所述介质支承部的所述介质;输送路径,用于供从所述介质支承部被所述供给辊供给的所述介质通过;盖,在向外部开放
所述输送路径的开放位置与从外部闭塞所述输送路径的闭塞位置之间位移;读取部,读取
在所述输送路径中被输送的所述介质的图像;以及输送部,配置于比所述读取部相比配更
靠所述输送路径的上游侧,并且用于将所述介质向所述读取部输送,所述输送部包括:驱动
辊;以及从动辊,在与所述驱动辊之间夹持所述介质,所述驱动辊设置于第一单元,所述从
动辊设置于第二单元,当所述盖从所述闭塞位置位移至所述开放位置时,以使所述从动辊
从所述驱动辊离开的方式使所述第二单元移动。
[0085] 根据该结构,无论使盖从开放位置移动至闭塞位置时的操作方式如何,都能够顺利地解除驱动辊和从动辊的夹持。
[0086] 在上述图像读取装置中,所述第二单元可以具有引导部,所述引导部引导所述盖在位于所述开放位置时的移动方向。
[0087] 根据该结构,能够提高将产生了输送卡纸的介质从输送路径取出时的操作性。
[0088] 在上述图像读取装置中,所述第二单元可以以如下方式构成:所述盖在位于所述开放位置时能够通过所述引导部转动。
[0089] 根据该结构,与使第二单元仅向一方向移动的结构相比较,能够实现图像读取装置的省空间化,并且将产生了输送卡纸的介质从输送路径迅速地取出。
[0090] 在上述图像读取装置中,所述第二单元可以以如下方式构成:所述盖在位于所述开放位置时能够装卸。
[0091] 根据该结构,能够提高将产生了输送卡纸的介质从输送路径取出时的操作性。
[0092] 在上述图像读取装置中,所述引导部以沿着所述第二单元的移动方向的方式延伸,引导销以能够在所述引导部的长度方向上移动的方式卡合于所述引导部。
[0093] 根据该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将产生了输送卡纸的介质从输送路径取出时的操作性。
[0094] 在上述图像读取装置中,所述盖具有锁定部,当所述盖配置于所述闭塞位置时,所述锁定部锁定所述第二单元朝向所述开放位置的移动,在所述盖与所述第二单元之间设置
有施力部件,所述施力部件对于配置于所述闭塞位置的所述盖朝向所述开放位置施力。
[0095] 根据该结构,当解除锁定部对于盖的锁定时,基于来自施力部件的施力,能够使盖从闭塞位置顺利地移动至开放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