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0017981.6

文献号 : CN11115648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杨泰和

申请人 : 杨泰和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所述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100)外侧的部分底部供结合中间导热体(102),结合后为不完全遮蔽导流孔(300),散热体(100)内部设置导热肋条结构(310),供联结散热体(100)的内围,中间导热体(102)供设置电能发光体(200)并形成热源,经由中间导热体(102)传导至导热肋条结构(310)及散热体表面(101),通过流体热升冷降效应,使气流由设置电能发光体(200)的一端向上经导流孔(300)由另一端流出,以克服排热面积较受限的缺点。

权利要求 :

1.一种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100)的主要构成如下:‑‑散热体(100)为中柱(103)较低外环较高阶级状结构,并借以呈辐射状的导热肋条结构(310)作联结;其中:

‑‑散热体(100):为由包括铝、铜、陶瓷的具良好导热及散热特性的材料一体式或多件组合式结构所构成,散热体内部设有导热肋条结构(310),并由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呈轴向双面贯穿导流孔(300),散热体(100)外形包括圆筒形、圆锥形、多面筒形、多面锥形;而散热体(100)轴心为呈管状的中柱(103),或为实心的中柱(103),而借以呈辐射状的导热肋条结构(310)供联结于呈较低中柱(103)与呈较高外环结构之间,而柱体与环体间具导流孔(300)的结构,其周围及/或内环面,两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状或其内围或外围两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热翼片的结构;

‑‑导热肋条结构(310):为由良好导热材料所构成,供设置于散热体(100)的内围之间,而与散热体(100)呈一体构成或组合而成,导热肋条结构(310)为呈辐射状分布于中柱(103)与外环体之间;

‑‑电能发光体(200):为由发光二极管所构成,或由电能转光能伴随产生热能的电能发光体所构成,而于散热体(10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光体(200),或于导热肋条结构(31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光体(200),或两处皆设置;

上述散热体(100)除通过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双面贯穿导流孔300外,进一步于散热体(100)依需要选择性设置供通过气流的导流孔,导流孔的设置位置包括以下一处以上,含:

(一)于散热体(100)的各环层设置一个以上径向导流孔(303);及/或(二)于导热肋条结构(310)表面设置一个以上的贯穿孔或网隔孔;及/或(三)于轴心中央呈轴向贯穿中柱(103)设置一个以上呈贯穿的导流孔(3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100)其较低的中柱(103)及由较高的外环的上端制成呈多重皇冠状锯齿形缺口(105)的结构,其主要构成特征如下:

‑‑散热体(100)具有较低的中柱(103)及由内向外渐高的多重外环的上端呈多重皇冠状锯齿形缺口(105)的结构,并借以呈辐射状的导热肋条结构(310)作联结;

‑‑上述多重皇冠状锯齿形缺口(105)的多重环形结构为指两层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进一步于(一)于散热体(100)设置电能发光体(200)的背向顶部加设护网(109);

(二)于散热体(100)设置电能发光体(200)背向的顶部设置顶盖(110),而两者之间具换气口(112)及设置供作联结支撑的支柱(111);

(三)(一)与(二)同时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体(100)除通过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双面贯穿导流孔(300)外,进一步于散热体(100)依需要选择性设置供通过气流的导流孔,导流孔的设置位置包括以下一处以上,含

(一)于散热体(100)的各环层设置一个以上径向导流孔(303);及/或(二)于导热肋条结构(310)表面设置一个以上的贯穿孔或网隔孔;及/或(三)于轴心中央呈轴向贯穿中柱(103)设置一个以上呈贯穿的导流孔(302)。

5.一种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100)的主要构成如下:‑‑散热体(100)为中柱(103)较低而外环较高的多阶级状结构,并借以呈辐射状的导热肋条结构(310)作联结;

‑‑上述多阶级状结构为指三环以上;其中:‑‑散热体(100):为由包括铝、铜、陶瓷的具良好导热及散热特性的材料一体式或多件组合式结构所构成,散热体内部设有导热肋条结构(310),并由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呈轴向双面贯穿导流孔(300),散热体(100)外形包括圆筒形、圆锥形、多面筒形、多面锥形;而散热体(100)轴心为呈管状的中柱(103),或为实心的中柱(103),而借以呈辐射状的导热肋条结构(310)供联结于呈较低中柱(103)与呈较高外环结构之间,而柱体与环体间具导流孔(300)的结构,其周围及/或内环面,两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状或其内围或外围两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热翼片的结构;

‑‑导热肋条结构(310):为由良好导热材料所构成,供设置于散热体(100)的内围之间,而与散热体(100)呈一体构成或组合而成,导热肋条结构(310)为呈辐射状分布于中柱(103)与外环体之间;

‑‑电能发光体(200):为由发光二极管所构成,或由电能转光能伴随产生热能的电能发光体所构成,而于散热体(10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光体(200),或于导热肋条结构(31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光体(200),或两处皆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100)其较低的中柱(103)及由内向外渐高的多重外环的上端制成呈多重皇冠状锯齿形缺口(105)的结构,其主要构成特征如下:

‑‑散热体(100)具有较低的中柱(103)及由内向外渐高的多重外环的上端呈多重皇冠状锯齿形缺口(105)的结构,并借以呈辐射状的导热肋条结构(310)作联结;

‑‑上述多重皇冠状锯齿形缺口(105)的多重环形结构为指两层以上。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进一步于(一)于散热体(100)设置电能发光体(200)的背向顶部加设护网(109);

(二)于散热体(100)设置电能发光体(200)背向的顶部设置顶盖(110),而两者之间具换气口(112)及设置供作联结支撑的支柱(111);

(三)(一)与(二)同时设置。

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体(100)除通过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双面贯穿导流孔(300)外,进一步于散热体(100)依需要选择性设置供通过气流的导流孔,导流孔的设置位置包括以下一处以上,含

(一)于散热体(100)的各环层设置一个以上径向导流孔(303);及/或(二)于导热肋条结构(310)表面设置一个以上的贯穿孔或网隔孔;及/或(三)于轴心中央呈轴向贯穿中柱(103)设置一个以上呈贯穿的导流孔(302)。

说明书 :

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所述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100外形包括圆筒形、圆锥形、多面筒
形、多面锥形,散热体100内部设有导热肋条结构310,并由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呈轴
向双面贯穿导流孔300,供于其外部及/或内部的表面设置电能发光体200,或于其底部结合
供设置电能发光体200的中间导热体102,中间导热体102与散热体100结合后为呈不完全遮
蔽导流孔300,来自电能发光体200的热能,直接经散热体100的壳体,或经由中间导热体102
传导至导热肋条结构310表面以及散热体表面101直接散热,以及通过流体热升冷降效应,
使气流由设置电能发光体200的一端向上经导流孔300由另一端流出以产生冷却效果。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应用于电照明装置的电能发光体200的散热装置,例如发光二极管LED照明装置的散热体,通常将LED所产生的热能传输至散热体再由散热体的表面对外散热,排热面积
较受限。

发明内容

[0003]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所述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100的外形包括圆
筒形、圆锥形、多面筒形、多面锥形,且所述散热体100内部设有导热肋条结构310,并由导热
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呈轴向双面贯穿导流孔300,供于其外部及/或内部的表面设置电能
发光体200,或于其底部结合供设置电能发光体200的中间导热体102,中间导热体102与散
热体100结合后为呈不完全遮蔽导流孔300,来自电能发光体200的热能,直接经散热体100
的壳体,或经由中间导热体102传导至导热肋条结构310表面以及散热体表面101直接散热,
以及通过流体热升冷降效应,使气流由设置电能发光体200的一端向上经导流孔300由另一
端流出以产生冷却效果,此项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除
通过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双面贯穿导流孔300外,进一步于散热体100设置供通过气
流的导流孔,其主要构成如下:
[0005] ‑‑散热体100:为由包括铝、铜、陶瓷的具良好导热及散热特性的材料一体式或多件组合式结构所构成,散热体内部设有导热肋条结构310,并由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
呈轴向双面贯穿导流孔300,散热体100外形包括圆筒形、圆锥形、多面筒形、多面锥形外形;
其周围及/或内环面,两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状或其内围或外围两者或其中之
一具散热翼片的结构;
[0006] ‑‑导热肋条结构310:为由良好导热材料所构成,供设置于散热体100的内围之间,而与散热体100呈一体构成或组合而成,导热肋条结构310为呈多格状分布或呈三边以上的
多格状的结构;
[0007] ‑‑电能发光体200:为由发光二极管所构成,或由其它电能转光能伴随产生热能的电能发光体所构成,而于散热体10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
光体200,或于导热肋条结构31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光体
200,或两处皆设置;
[0008] 此项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除通过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双面贯穿导流孔300外,进一步于散热体100依需要选择性设置供通过气流
的导流孔,导流孔的设置位置包括于散热体100设置一个以上径向导流孔303。
[0009]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于散热体100的导热肋条结构310为方格结构时,其进一步设置中间导热体102,其主要
构成如下:
[0010] ‑‑四面形塞状中间导热体1021:四面形塞状中间导热体1021为供构成中间导热体102的功能,为由良好导热材料所构成,供与散热体100呈一体构成或以锁固嵌合、焊合、螺
纹旋合于散热体100的导流孔300的底部直接或结合中间导热体,供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
光体200;包括:
[0011] (一)于散热体100下侧设置较导热肋条结构310宽的四面形塞状中间导热体1021;
[0012] (二)于散热体100下侧设置与导热肋条结构310等宽的具中孔的四面形塞状中间导热体1022。
[0013]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100底部进一步设置电能发光体200,而所述散热体100轴心为具有贯孔的管状中柱103,而
借以呈辐射状的导热肋条结构310供联结单环状内外双环体,而双环体间具导流孔300的结
构,其主要构成如下:
[0014] ‑‑散热体100:为由包括铝、铜、陶瓷的具良好导热及散热特性的材料一体式或多件组合式结构所构成,散热体内部设有导热肋条结构310,并由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
呈轴向双面贯穿导流孔300,散热体100外形包括圆筒形、圆锥形、多面筒形、多面锥形外形;
而散热体100轴心为呈管状的中柱103,或为实心的中柱103,而借以呈辐射状的导热肋条结
构310供联结单环状内外双环体,而双环体间具导流孔300的结构,其周围及/或内环面,两
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状或其内围或外围两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热翼片的结构;
[0015] ‑‑导热肋条结构310:为由良好导热材料所构成,供设置于散热体100的内围之间,而与散热体100呈一体构成或组合而成,导热肋条结构310为呈辐射状分布于中柱103与外
环体之间;
[0016] ‑‑电能发光体200:为由发光二极管所构成,或由其它电能转光能伴随产生热能的电能发光体所构成,而于散热体10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
光体200,或于导热肋条结构31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光体
200,或两处皆设置;
[0017] 上述散热体100除通过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双面贯穿导流孔300外,进一步于散热体100依需要选择性设置供通过气流的导流孔,导流孔的设置位置包括以下一处以
上,含:
[0018] (一)于散热体100的各环层设置一个以上径向导流孔303;
[0019] (二)于导热肋条结构310表面设置一个以上的贯穿孔或网隔孔;
[0020] (三)于轴心中央呈轴向贯穿中柱103设置一个以上呈贯穿的导流孔302。
[0021]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100下侧进一步设置圆形塞状中间导热体1023,其主要构成如下:
[0022] ‑‑圆形塞状中间导热体1023:圆形塞状中间导热体1023为供构成中间导热体102的功能,为由良好导热材料所构成,供与散热体100呈一体构成或以锁固嵌合、焊合、螺纹旋
合于散热体100的导流孔300的底部直接或结合中间导热体,供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光体
200;其中:
[0023] ‑‑散热体100:为由包括铝、铜、陶瓷的具良好导热及散热特性的材料一体式或多件组合式结构所构成,散热体内部设有导热肋条结构310,并由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
呈轴向双面贯穿导流孔300,散热体100外形包括圆筒形、圆锥形、多面筒形、多面锥形;而散
热体100轴心为呈管状的中柱103,或为实心的中柱103,而借以呈辐射状的导热肋条结构
310供联结单环状内外双环体,而双环体间具导流孔300的结构,其周围及/或内环面,两者
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状或其内围或外围两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热翼片的结构;
[0024] ‑‑导热肋条结构310:为由良好导热材料所构成,供设置于散热体100的内围之间,而与散热体100呈一体构成或组合而成,导热肋条结构310为呈辐射状分布于中柱103与外
环体之间;
[0025] ‑‑电能发光体200:为由发光二极管所构成,或由其它电能转光能伴随产生热能的电能发光体所构成,而于散热体10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
光体200,或于导热肋条结构31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光体
200,或两处皆设置;
[0026] 上述散热体100除通过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双面贯穿导流孔300外,进一步于散热体100依需要选择性设置供通过气流的导流孔,导流孔的设置位置包括以下一处以
上,含:
[0027] (一)于散热体100的各环层设置一个以上径向导流孔303;
[0028] (二)于导热肋条结构310表面设置一个以上的贯穿孔或网隔孔;
[0029] (三)于轴心中央呈轴向贯穿中柱103设置一个以上呈贯穿的导流孔302。
[0030]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100下侧进一步设置圆形塞状中间导热体1023,其主要构成如下:
[0031] ‑‑圆形塞状中间导热体1023:圆形塞状中间导热体1023为供构成中间导热体102的功能,为由良好导热材料所构成,供与散热体100呈一体构成或以锁固嵌合、焊合、螺纹旋
合于散热体100的导流孔300的底部直接或结合中间导热体,供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光体
200;其中:
[0032] ‑‑散热体100:为由包括铝、铜、陶瓷的具良好导热及散热特性的材料一体式或多件组合式结构所构成,散热体内部设有导热肋条结构310,并由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
呈轴向双面贯穿导流孔300,散热体100外形包括圆筒形、圆锥形、多面筒形、多面锥形;而散
热体100轴心为呈管状的中柱103,或为实心的中柱103,而借以呈辐射状的导热肋条结构
310供联结单环状内外双环体,而双环体间具导流孔300的结构,其周围及/或内环面,两者
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状或其内围或外围两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热翼片的结构;
[0033] ‑‑导热肋条结构310:为由良好导热材料所构成,供设置于散热体100的内围之间,而与散热体100呈一体构成或组合而成,导热肋条结构310为呈辐射状分布于中柱103与外
环体之间;
[0034] ‑‑电能发光体200:为由发光二极管所构成,或由其它电能转光能伴随产生热能的电能发光体所构成,而于散热体10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
光体200,或于导热肋条结构31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光体
200,或两处皆设置;
[0035] 上述散热体100除通过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双面贯穿导流孔300外,进一步于散热体100依需要选择性设置供通过气流的导流孔,导流孔的设置位置包括以下一处以
上,含:
[0036] (一)于散热体100的各环层设置一个以上径向导流孔303;
[0037] (二)于导热肋条结构310表面设置一个以上的贯穿孔或网隔孔;
[0038] (三)于轴心中央呈轴向贯穿中柱103设置一个以上呈贯穿的导流孔302。
[0039]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100下侧进一步设置具中孔的圆形塞状中间导热体1024,其主要构成如下:
[0040] ‑‑具中孔的圆形塞状中间导热体1024:具中孔的圆形塞状中间导热体1024为供构成中间导热体102的功能,为由良好导热材料所构成,供与散热体100呈一体构成或以锁固
嵌合、焊合、螺纹旋合于散热体100的导流孔300的底部直接或结合中间导热体,供设置一个
以上的电能发光体200;其中:
[0041] ‑‑散热体100:为由包括铝、铜、陶瓷的具良好导热及散热特性的材料一体式或多件组合式结构所构成,散热体内部设有导热肋条结构310,并由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
呈轴向双面贯穿导流孔300,散热体100外形包括圆筒形、圆锥形、多面筒形、多面锥形;而散
热体100轴心为呈管状的中柱103,或为实心的中柱103,而借以呈辐射状的导热肋条结构
310供联结单环状内外双环体,而双环体间具导流孔300的结构,其周围及/或内环面,两者
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状或其内围或外围两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热翼片的结构;
[0042] ‑‑导热肋条结构310:为由良好导热材料所构成,供设置于散热体100的内围之间,而与散热体100呈一体构成或组合而成,导热肋条结构310为呈辐射状分布于中柱103与外
环体之间;
[0043] ‑‑电能发光体200:为由发光二极管所构成,或由其它电能转光能伴随产生热能的电能发光体所构成,而于散热体10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
光体200,或于导热肋条结构31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光体
200,或两处皆设置;
[0044] 上述散热体100除通过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双面贯穿导流孔300外,进一步于散热体100依需要选择性设置供通过气流的导流孔,导流孔的设置位置包括以下一处以
上,含:
[0045] (一)于散热体100的各环层设置一个以上径向导流孔303;
[0046] (二)于导热肋条结构310表面设置一个以上的贯穿孔或网隔孔;
[0047] (三)于轴心中央呈轴向贯穿中柱103设置一个以上呈贯穿的导流孔302。
[0048]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100下侧进一步设置具中孔的圆形塞状中间导热体1024,其主要构成如下:
[0049] ‑‑具中孔的圆形塞状中间导热体1024:具中孔的圆形塞状中间导热体1024为供构成中间导热体102的功能,为由良好导热材料所构成,供与散热体100呈一体构成或以锁固
嵌合、焊合、螺纹旋合于散热体100的导流孔300的底部直接或结合中间导热体,供设置一个
以上的电能发光体200;其中:
[0050] ‑‑散热体100:为由包括铝、铜、陶瓷的具良好导热及散热特性的材料一体式或多件组合式结构所构成,散热体内部设有导热肋条结构310,并由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
呈轴向双面贯穿导流孔300,散热体100外形包括圆筒形、圆锥形、多面筒形、多面锥形;而散
热体100轴心为呈管状的中柱103,或为实心的中柱103,而借以呈辐射状的导热肋条结构
310供联结单环状内外双环体,而双环体间具导流孔300的结构,其周围及/或内环面,两者
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状或其内围或外围两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热翼片的结构;
[0051] ‑‑导热肋条结构310:为由良好导热材料所构成,供设置于散热体100的内围之间,而与散热体100呈一体构成或组合而成,导热肋条结构310为呈辐射状分布于中柱103与外
环体之间;
[0052] ‑‑电能发光体200:为由发光二极管所构成,或由其它电能转光能伴随产生热能的电能发光体所构成,而于散热体10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
光体200,或于导热肋条结构31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光体
200,或两处皆设置;
[0053] 上述散热体100除通过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双面贯穿导流孔300外,进一步于散热体100依需要选择性设置供通过气流的导流孔,导流孔的设置位置包括以下一处以
上,含:
[0054] (一)于散热体100的各环层设置一个以上径向导流孔303;
[0055] (二)于导热肋条结构310表面设置一个以上的贯穿孔或网隔孔;
[0056] (三)于轴心中央呈轴向贯穿中柱103设置一个以上呈贯穿的导流孔302。
[0057]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100结构进一步呈多环状结构并借以呈辐射状的导热肋条结构310作联结的结构,其主要构
成如下:
[0058] ‑‑散热体100结构呈多环状结构,并借以呈辐射状的导热肋条结构310作联结;
[0059] ‑‑上述多重环状结构为指三环以上;其中:
[0060] ‑‑散热体100:为由包括铝、铜、陶瓷的具好良导热及散热特性的材料一体式或多件组合式结构所构成,散热体内部设有导热肋条结构310,并由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
呈轴向双面贯穿导流孔300,散热体100外形包括圆筒形、圆锥形、多面筒形、多面锥形;而散
热体100轴心为呈管状的中柱103,或为实心的中柱103,而借以呈辐射状的导热肋条结构
310供联结单环状内外双环体,而双环体间具导流孔300的结构,其周围及/或内环面,两者
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状或其内围或外围两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热翼片的结构;
[0061] ‑‑导热肋条结构310:为由良好导热材料所构成,供设置于散热体100的内围之间,而与散热体100呈一体构成或组合而成,导热肋条结构310为呈辐射状分布于中柱103与外
环体之间;
[0062] ‑‑电能发光体200:为由发光二极管所构成,或由其它电能转光能伴随产生热能的电能发光体所构成,而于散热体10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
光体200,或于导热肋条结构31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光体
200,或两处皆设置;
[0063] 上述散热体100除通过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双面贯穿导流孔300外,进一步于散热体100依需要选择性设置供通过气流的导流孔,导流孔的设置位置包括以下一处以
上,含:
[0064] (一)于散热体100的各环层设置一个以上径向导流孔303;
[0065] (二)于导热肋条结构310表面设置一个以上的贯穿孔或网隔孔;
[0066] (三)于轴心中央呈轴向贯穿中柱103设置一个以上呈贯穿的导流孔302。
[0067]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100为中柱103较高外环较低阶级状结构,其主要构成如下:
[0068] ‑‑散热体100的中柱103较高外环较低阶级状结构,并借以呈辐射状的导热肋条结构310作联结;其中:
[0069] ‑‑散热体100:为由包括铝、铜、陶瓷的具良好导热及散热特性的材料一体式或多件组合式结构所构成,散热体内部设有导热肋条结构310,并由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
呈轴向双面贯穿导流孔300,散热体100外形包括圆筒形、圆锥形、多面筒形、多面锥形;而散
热体100轴心为呈管状的中柱103,或为实心的中柱103,而借以呈辐射状的导热肋条结构
310供联结单环状内外双环体,而双环体间具导流孔300的结构,其周围及/或内环面,两者
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状或其内围或外围两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热翼片的结构;
[0070] ‑‑导热肋条结构310:为由良好导热材料所构成,供设置于散热体100的内围之间,而与散热体100呈一体构成或组合而成,导热肋条结构310为呈辐射状分布于中柱103与外
环体之间;
[0071] ‑‑电能发光体200:为由发光二极管所构成,或由其它电能转光能伴随产生热能的电能发光体所构成,而于散热体10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
光体200,或于导热肋条结构31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光体
200,或两处皆设置;
[0072] 上述散热体100除通过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双面贯穿导流孔300外,进一步于散热体100依需要选择性设置供通过气流的导流孔,导流孔的设置位置包括以下一处以
上,含:
[0073] (一)于散热体100的各环层设置一个以上径向导流孔303;
[0074] (二)于导热肋条结构310表面设置一个以上的贯穿孔或网隔孔;
[0075] (三)于轴心中央呈轴向贯穿中柱103设置一个以上呈贯穿的导流孔302。
[0076]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100为中柱103较高而外环较低的多阶级状结构,其主要构成如下:
[0077] ‑‑散热体100的中柱103较高而外环较低的多阶级状结构,并借以呈辐射状的导热肋条结构310作联结;
[0078] ‑‑上述多重环状结构为指三环以上;其中:
[0079] ‑‑散热体100:为由包括铝、铜、陶瓷的具良好导热及散热特性的材料一体式或多件组合式结构所构成,散热体内部设有导热肋条结构310,并由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
呈轴向双面贯穿导流孔300,散热体100外形包括圆筒形、圆锥形、多面筒形、多面锥形;而散
热体100轴心为呈管状的中柱103,或为实心的中柱103,而借以呈辐射状的导热肋条结构
310供联结单环状内外双环体,而双环体间具导流孔300的结构,其周围及/或内环面,两者
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状或其内围或外围两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热翼片的结构;
[0080] ‑‑导热肋条结构310:为由良好导热材料所构成,供设置于散热体100的内围之间,而与散热体100呈一体构成或组合而成,导热肋条结构310为呈辐射状分布于中柱103与外
环体之间;
[0081] ‑‑电能发光体200:为由发光二极管所构成,或由其它电能转光能伴随产生热能的电能发光体所构成,而于散热体10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
光体200,或于导热肋条结构31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光体
200,或两处皆设置;
[0082] 上述散热体100除通过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双面贯穿导流孔300外,进一步于散热体100依需要选择性设置供通过气流的导流孔,导流孔的设置位置包括以下一处以
上,含:
[0083] (一)于散热体100的各环层设置一个以上径向导流孔303;
[0084] (二)于导热肋条结构310表面设置一个以上的贯穿孔或网隔孔;
[0085] (三)于轴心中央呈轴向贯穿中柱103设置一个以上呈贯穿的导流孔302。
[0086]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100为中柱103较低外环较高的阶级状结构,其主要构成如下:
[0087] ‑‑散热体100的中柱103较低外环较高的阶级状结构,并借以呈辐射状的导热肋条结构310作联结;其中:
[0088] ‑‑散热体100:为由包括铝、铜、陶瓷的具良好导热及散热特性的材料一体式或多件组合式结构所构成,散热体内部设有导热肋条结构310,并由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
呈轴向双面贯穿导流孔300,散热体100外形包括圆筒形、圆锥形、多面筒形、多面锥形;而散
热体100轴心为呈管状的中柱103,或为实心的中柱103,而借以呈辐射状的导热肋条结构
310供联结单环状内外双环体,而双环体间具导流孔300的结构,其周围及/或内环面,两者
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状或其内围或外围两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热翼片的结构;
[0089] ‑‑导热肋条结构310:为由良好导热材料所构成,供设置于散热体100的内围之间,而与散热体100呈一体构成或组合而成,导热肋条结构310为呈辐射状分布于中柱103与外
环体之间;
[0090] ‑‑电能发光体200:为由发光二极管所构成,或由其它电能转光能伴随产生热能的电能发光体所构成,而于散热体10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
光体200,或于导热肋条结构31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光体
200,或两处皆设置;
[0091] 上述散热体100除通过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双面贯穿导流孔300外,进一步于散热体100依需要选择性设置供通过气流的导流孔,导流孔的设置位置包括以下一处以
上,含:
[0092] (一)于散热体100的各环层设置一个以上径向导流孔303;
[0093] (二)于导热肋条结构310表面设置一个以上的贯穿孔或网隔孔;
[0094] (三)于轴心中央呈轴向贯穿中柱103设置一个以上呈贯穿的导流孔302。
[0095]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100的外环上端呈皇冠状锯齿形缺口105并具有中柱103及导热肋条结构310,其主要构成如
下:
[0096] ‑‑散热体100的外环上端呈皇冠状锯齿形缺口105而中柱103与外围为呈等高或不等高结构,并借以呈辐射状的导热肋条结构310作联结;其中:
[0097] ‑‑散热体100:为由包括铝、铜、陶瓷的具良好导热及散热特性的材料一体式或多件组合式结构所构成,散热体内部设有导热肋条结构310,并由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
呈轴向双面贯穿导流孔300,散热体100外形包括圆筒形、圆锥形、多面筒形、多面锥形外形;
而散热体100轴心为呈管状的中柱103,或为实心的中柱103,而借以呈辐射状的导热肋条结
构310供联结单环状内外双环体,而双环体间具导流孔300的结构,其周围及/或内环面,两
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状或其内围或外围两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热翼片的结构;
[0098] ‑‑导热肋条结构310:为由良好导热材料所构成,供设置于散热体100的内围之间,而与散热体100呈一体构成或组合而成,导热肋条结构310为呈辐射状分布于中柱103与外
环体之间;
[0099] ‑‑电能发光体200:为由发光二极管所构成,或由其它电能转光能伴随产生热能的电能发光体所构成,而于散热体10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
光体200,或于导热肋条结构31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光体
200,或两处皆设置;
[0100] 上述散热体100除通过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双面贯穿导流孔300外,进一步于散热体100依需要选择性设置供通过气流的导流孔,导流孔的设置位置包括以下一处以
上,含:
[0101] (一)于散热体100的各环层设置一个以上径向导流孔303;
[0102] (二)于导热肋条结构310表面设置一个以上的贯穿孔或网隔孔;
[0103] (三)于轴心中央呈轴向贯穿中柱103设置一个以上呈贯穿的导流孔302。
[0104]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100其较高的中柱103及由内向外渐低的多重外环的上端制成呈多重皇冠状锯齿形缺口105
的结构,其主要构成特征如下:
[0105] ‑‑散热体100其较高的中柱103及由内向外渐低的多重外环的上端呈多重皇冠状锯齿形缺口105的结构,并借以呈辐射状的导热肋条结构310作联结;
[0106] ‑‑上述多重皇冠状锯齿形缺口105的多重环形结构为指两层以上;其中:
[0107] ‑‑散热体100:为由包括铝、铜、陶瓷的具良好导热及散热特性的材料一体式或多件组合式结构所构成,散热体内部设有导热肋条结构310,并由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
呈轴向双面贯穿导流孔300,散热体100外形包括圆筒形、圆锥形、多面筒形、多面锥形;而散
热体100轴心为呈管状的中柱103,或为实心的中柱103,而借以呈辐射状的导热肋条结构
310供联结单环状内外双环体,而双环体间具导流孔300的结构,其周围及/或内环面,两者
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状或其内围或外围两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热翼片的结构;
[0108] ‑‑导热肋条结构310:为由良好导热材料所构成,供设置于散热体100的内围之间,而与散热体100呈一体构成或组合而成,导热肋条结构310为呈辐射状分布于中柱103与外
环体之间;
[0109] ‑‑电能发光体200:为由发光二极管所构成,或由其它电能转光能伴随产生热能的电能发光体所构成,而于散热体10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
光体200,或于导热肋条结构31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光体
200,或两处皆设置;
[0110] 上述散热体100除通过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双面贯穿导流孔300外,进一步于散热体100依需要选择性设置供通过气流的导流孔,导流孔的设置位置包括以下一处以
上,含:
[0111] (一)于散热体100的各环层设置一个以上径向导流孔303;
[0112] (二)于导热肋条结构310表面设置一个以上的贯穿孔或网隔孔;
[0113] (三)于轴心中央呈轴向贯穿中柱103设置一个以上呈贯穿的导流孔302。
[0114]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进一步于
[0115] (一)于散热体100设置电能发光体200的背向顶部加设护网109;
[0116] (二)于散热体100设置电能发光体200背向的顶部设置顶盖110,而两者之间具换气口112及设置供作联结支撑的支柱111;
[0117] (三)(一)与(二)同时设置。
[0118] 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其散热体100外形包括圆筒形、圆锥形、多面筒形、多面锥形,散热体100内部设有导热肋条结构
310,并由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呈轴向双面贯穿导流孔300,供于其外部及/或内部的
表面设置电能发光体200,或于其底部结合供设置电能发光体200的中间导热体102,中间导
热体102与散热体100结合后为呈不完全遮蔽导流孔300,来自电能发光体200的热能,直接
经散热体100的壳体,或经由中间导热体102传导至导热肋条结构310表面以及散热体表面
101直接散热,以及通过流体热升冷降效应,使气流由设置电能发光体200的一端向上经导
流孔300由另一端流出以产生冷却效果,此项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
孔的散热体,除通过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双面贯穿导流孔300外,进一步于散热体100
设置供通过气流的导流孔,导流孔的设置位置包括以下一处以上,含:(一)于散热体100的
各环层设置一个以上径向导流孔303;(二)于导热肋条结构310表面设置一个以上的贯穿孔
或网隔孔;(三)于轴心中央呈轴向贯穿中柱103设置一个以上呈贯穿的导流孔302,以克服
排热面积较受限的缺点。

附图说明

[0119] 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散热体100的基本结构剖视示意图;
[0120] 图2所示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0121] 图3所示为本发明图1实施例散热体100下侧设置与导热肋条结构310等宽的四面形塞状中间导热体1021的实施例之一;
[0122] 图4所示为本发明图1实施例散热体100下侧设置较导热肋条结构310略宽的四面形塞状中间导热体1021的实施例之二;
[0123] 图5所示为本发明图1实施例散热体100下侧设置与导热肋条结构310等宽的具中孔的四面形塞状中间导热体1022的实施例之一;
[0124] 图6所示为本发明图1实施例散热体100下侧设置较导热肋条结构310略宽的具中孔的四面形塞状中间导热体1022的实施例之二;
[0125] 图7所示为本发明于散热体100底部供设置电能发光体200,而散热体100轴心为具有贯孔的管状中柱103,而借以呈辐射状的导热肋条结构310供联结单环状的内外双环体,
而双环体间具导流孔300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0126] 图8所示为图7的俯视示意图;
[0127] 图9所示为本发明图7实施例散热体100下侧设置圆形塞状中间导热体1023的实施例之一;
[0128] 图10所示为本发明图7实施例散热体100下侧设置圆形塞状中间导热体1023的实施例之二;
[0129] 图11所示为本发明图7实施例散热体100下侧设置具中孔的圆形塞状中间导热体1024的实施例之一;
[0130] 图12所示为本发明图7实施例散热体100下侧设置具中孔的圆形塞状中间导热体1024的实施例之二;
[0131] 图13所示为本发明于散热体100结构呈多环状结构并借以呈辐射状的导热肋条结构310作联结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0132] 图14所示为图13的俯视示意图;
[0133] 图15所示为本发明于散热体100的中柱103较高外环较低阶级状结构剖视示意图;
[0134] 图16所示为图15的俯视示意图;
[0135] 图17所示为本发明于散热体100的中柱103较高而外环较低的多阶级状结构剖视示意图;
[0136] 图18所示为图17的俯视示意图;
[0137] 图19所示为本发明于散热体100的中柱103较低外环较高的阶级状结构剖视示意图;
[0138] 图20所示为图19的俯视示意图;
[0139] 图21所示为本发明于散热体100的外环上端呈皇冠状锯齿形缺口105并具有中柱103及导热肋条结构310的剖视示意图;
[0140] 图22所示为图21的俯视示意图;
[0141] 图23所示为本发明于散热体100其较高的中柱103及由内向外渐低的多重外环的上端制成呈多重皇冠状锯齿形缺口105的结构示意图;
[0142] 图24所示为图23的俯视图;
[0143] 图25为本发明的中柱103为实心结构实施例示意图;
[0144] 图26为本发明于散热体100设置电能发光体200的背向顶部加设护网109的实施例结构侧视示意图;
[0145] 图27为本发明于散热体100设置电能发光体200背向的顶部设置顶盖110,而两者之间具换气口112及设置供作联结支撑的支柱111的实施例侧视示意图;
[0146] 图28为本发明于散热体100设置电能发光体200背向的顶部与顶盖110之间,设置供作联结支撑的支柱111,并于换气口112周围加设护网109的实施例结构侧视示意图。
[0147] 附图标记:
[0148] 100:散热体;
[0149] 101:散热体表面;
[0150] 102:中间导热体;
[0151] 1021:四面形塞状中间导热体;
[0152] 1022:具中孔的四面形塞状中间导热体;
[0153] 1023:圆形塞状中间导热体;
[0154] 1024:具中孔的圆形塞状中间导热体;
[0155] 103:中柱;
[0156] 105:锯齿形缺口;
[0157] 109:护网;
[0158] 110:顶盖;
[0159] 111:支柱;
[0160] 112:换气口;
[0161] 200:电能发光体;
[0162] 300、302:导流孔;
[0163] 303:径向导流孔;
[0164] 310:导热肋条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165] 下面结合附图及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法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166] 传统应用于电照明装置的电能发光体200的散热装置,例如发光二极管LED照明装置的散热体,通常将LED所产生的热能传输至散热体再由散热体的表面对外散热,排热面积
较受限。
[0167] 本发明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其散热体100外形包括圆筒形、圆锥形、多面筒形、多面锥形,散热体100内部设有导热肋条结构310,并由导
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呈轴向双面贯穿导流孔300,供于其外部及/或内部的表面设置电
能发光体200,或于其底部结合供设置电能发光体200的中间导热体102,中间导热体102与
散热体100结合后为呈不完全遮蔽导流孔300,来自电能发光体200的热能,直接经散热体
100的壳体,或经由中间导热体102传导至导热肋条结构310表面以及散热体表面101直接散
热,以及通过流体热升冷降效应,使气流由设置电能发光体200的一端向上经导流孔300由
另一端流出以产生冷却效果,此项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
体,除通过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双面贯穿导流孔300外,进一步于散热体100设置供通
过气流的导流孔,导流孔的设置位置包括以下一处以上,含:
[0168] (一)于散热体100的各环层设置一个以上径向导流孔303;
[0169] (二)于导热肋条结构310表面设置一个以上的贯穿孔或网隔孔;
[0170] (三)于轴心中央呈轴向贯穿中柱103设置一个以上呈贯穿的导流孔302。
[0171] 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散热体100的基本结构剖视示意图;
[0172] 图2所示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0173] 如图1及图2中所示,其主要构成特征如下:
[0174] ‑‑散热体100:为由具良好导热及散热特性的材料如铝、铜、陶瓷等材料一体式或多件组合式结构所构成,散热体内部设有导热肋条结构310,并由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
成呈轴向双面贯穿导流孔300,散热体100外形包括圆筒形、圆锥形、多面筒形、多面锥形;其
周围及/或内环面,两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状或其内围或外围两者或其中之一
具散热翼片的结构;
[0175] ‑‑导热肋条结构310:为由良好导热材料所构成,供设置于散热体100的内围之间,而与散热体100呈一体构成或组合而成,导热肋条结构310为呈多格状分布或呈三边以上的
多格状的结构(图1所示为方格状实施例);
[0176] ‑‑电能发光体200:为由发光二极管LED所构成,或由其它电能转光能伴随产生热能的电能发光体所构成,而于散热体10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
能发光体200,或于导热肋条结构31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
光体200,或两处皆设置;
[0177] 来自电能发光体200的热能,经导热肋条结构310再由散热体表面101对外散热,并进一步通过导热肋条结构310所增加的散热面,形成较大散热面积直接散热,以及通过流体
热升冷降效应,使气流由设置电能发光体200的一端向上经导流孔300由另一端流出以产生
冷却效果,此项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除通过导热肋条
结构310间隔形成双面贯穿导流孔300外,进一步于散热体100依需要选择性设置供通过气
流的导流孔,导流孔的设置位置包括于散热体100设置一个以上径向导流孔303。
[0178] 此项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于散热体100的导热肋条结构310为方格结构时,其进一步设置中间导热体102的构成例如下;
[0179] 图3所示为本发明图1实施例散热体100下侧设置与导热肋条结构310等宽的四面形塞状中间导热体1021的实施例之一;
[0180] 如图3中所示,其散热体100及导热肋条结构310的结构为与图1相同,其主要构成特征如下:
[0181] ‑‑四面形塞状中间导热体1021:四面形塞状中间导热体1021为供构成中间导热体102的功能,为由良好导热材料所构成,供与散热体100呈一体构成或以锁固嵌合、焊合、螺
纹旋合于散热体100的导流孔300的底部直接或结合中间导热体,供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
光体200。
[0182] 图4所示为本发明图1实施例散热体100下侧设置较导热肋条结构310略宽的四面形塞状中间导热体1021的实施例之二;
[0183] 如图4中所示,其散热体100及导热肋条结构310的结构为与图1相同,其主要构成特征如下:
[0184] ‑‑四面形塞状中间导热体1021:四面形塞状中间导热体1021为供构成中间导热体102的功能,为由良好导热材料所构成,供与散热体100呈一体构成或以锁固嵌合、焊合、螺
纹旋合于散热体100的导流孔300的底部直接或结合中间导热体,供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
光体200。
[0185] 图5所示为本发明图1实施例散热体100下侧设置与导热肋条结构310等宽的具中孔的四面形塞状中间导热体1022的实施例之一;
[0186] 如图5中所示,其散热体100及导热肋条结构310的结构为与图1相同,其主要构成特征如下:
[0187] ‑‑具中孔的四面形塞状中间导热体1022:具中孔的四面形塞状中间导热体1022为供构成中间导热体102的功能,为由良好导热材料所构成,供与散热体100呈一体构成或以
锁固嵌合、焊合、螺纹旋合于散热体100的导流孔300的底部直接或结合中间导热体,供设置
一个以上的电能发光体200。
[0188] 图6所示为本发明图1实施例散热体100下侧设置较导热肋条结构310略宽的具中孔的四面形塞状中间导热体1022的实施例之二;
[0189] 如图6中所示,其散热体100及导热肋条结构310的结构为与图1相同,其主要构成特征如下:
[0190] ‑‑具中孔的四面形塞状中间导热体1022:具中孔的四面形塞状中间导热体1022为供构成中间导热体102的功能,为由良好导热材料所构成,供与散热体100呈一体构成或以
锁固嵌合、焊合、螺纹旋合于散热体100的导流孔300的底部直接或结合中间导热体,供设置
一个以上的电能发光体200。
[0191] 图7所示为本发明于散热体100底部供设置电能发光体200,而散热体100轴心为具有贯孔的管状中柱103,而借以呈辐射状的导热肋条结构310供联结单环状的内外双环体,
而双环体间具导流孔300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0192] 图8所示为图7的俯视示意图;
[0193] 如图7及图8中所示,其主要构成特征如下:
[0194] ‑‑散热体100:为由具良好导热及散热特性的材料如铝、铜、陶瓷等材料一体式或多件组合式结构所构成,散热体内部设有导热肋条结构310,并由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
成呈轴向双面贯穿导流孔300,散热体100外形包括圆筒形、圆锥形、多面筒形、多面锥形;而
散热体100轴心为呈管状的中柱103(图7中所示为管状的中柱结构例),或为实心的中柱103
(如图25所示),而借以呈辐射状的导热肋条结构310供联结单环状内外双环体,而双环体间
具导流孔300的结构,其周围及/或内环面,两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状或其内围
或外围两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热翼片的结构;
[0195] ‑‑导热肋条结构310:为由良好导热材料所构成,供设置于散热体100的内围之间,而与散热体100呈一体构成或组合而成,导热肋条结构310为呈辐射状分布于中柱103与外
环体之间(图8所示为呈六等份辐射状实施例);
[0196] ‑‑电能发光体200:为由发光二极管LED所构成,或由其它电能转光能伴随产生热能的电能发光体所构成,而于散热体10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
能发光体200,或于导热肋条结构31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
光体200,或两处皆设置;
[0197] 上述散热体100除通过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双面贯穿导流孔300外,进一步于散热体100依需要选择性设置供通过气流的导流孔,导流孔的设置位置包括以下一处以
上,含:
[0198] (一)于散热体100的各环层设置一个以上径向导流孔303;
[0199] (二)于导热肋条结构310表面设置一个以上的贯穿孔或网隔孔;
[0200] (三)于轴心中央呈轴向贯穿中柱103设置一个以上呈贯穿的导流孔302,如图7所示。
[0201] 图9所示为本发明图7实施例散热体100下侧设置圆形塞状中间导热体1023的实施例之一;
[0202] 如图9中所示,其结构为与图7相同,其主要构成特征如下:
[0203] ‑‑圆形塞状中间导热体1023:圆形塞状中间导热体1023为供构成中间导热体102的功能,为由良好导热材料所构成,供与散热体100呈一体构成或以锁固嵌合、焊合、螺纹旋
合于散热体100的导流孔300的底部直接或结合中间导热体,供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光体
200;其中:
[0204] ‑‑散热体100:为由具良导热及散热特性的材料如铝、铜、陶瓷等材料一体式或多件组合式结构所构成,散热体内部设有导热肋条结构310,并由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
呈轴向双面贯穿导流孔300,散热体100外形包括圆筒形、圆锥形、多面筒形、多面锥形;而散
热体100轴心为呈管状的中柱103(图9中所示为管状的中柱结构例),或为实心的中柱103
(如图25所示),而借以呈辐射状的导热肋条结构310供联结单环状内外双环体,而双环体间
具导流孔300的结构,其周围及/或内环面,两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状或其内围
或外围两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热翼片的结构;
[0205] ‑‑导热肋条结构310:为由良好导热材料所构成,供设置于散热体100的内围之间,而与散热体100呈一体构成或组合而成,导热肋条结构310为呈辐射状分布于中柱103与外
环体之间(图8所示为呈六等份辐射状实施例);
[0206] ‑‑电能发光体200:为由发光二极管LED所构成,或由其它电能转光能伴随产生热能的电能发光体所构成,而于散热体10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
能发光体200,或于导热肋条结构31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
光体200,或两处皆设置;
[0207] 上述散热体100除通过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双面贯穿导流孔300外,进一步于散热体100依需要选择性设置供通过气流的导流孔,导流孔的设置位置包括以下一处以
上,含
[0208] (一)于散热体100的各环层设置一个以上径向导流孔303;
[0209] (二)于导热肋条结构310表面设置一个以上的贯穿孔或网隔孔;
[0210] (三)于轴心中央呈轴向贯穿中柱103设置一个以上呈贯穿的导流孔302(如图9所示)。
[0211] 图10所示为本发明图7实施例散热体100下侧设置圆形塞状中间导热体1023的实施例之二;
[0212] 如图10中所示,其结构为与图7相同,其主要构成特征如下:
[0213] ‑‑圆形塞状中间导热体1023:圆形塞状中间导热体1023为供构成中间导热体102的功能,为由良好导热材料所构成,供与散热体100呈一体构成或以锁固嵌合、焊合、螺纹旋
合于散热体100的导流孔300的底部直接或结合中间导热体,供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光体
200;其中:
[0214] ‑‑散热体100:为由具良导热及散热特性的材料如铝、铜、陶瓷等材料一体式或多件组合式结构所构成,散热体内部设有导热肋条结构310,并由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
呈轴向双面贯穿导流孔300,散热体100外形包括圆筒形、圆锥形、多面筒形、多面锥形;而散
热体100轴心为呈管状的中柱103(图10中所示为管状的中柱结构例),或为实心的中柱103
(如图25所示),而借以呈辐射状的导热肋条结构310供联结单环状内外双环体,而双环体间
具导流孔300的结构,其周围及/或内环面,两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状或其内围
或外围两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热翼片的结构;
[0215] ‑‑导热肋条结构310:为由良好导热材料所构成,供设置于散热体100的内围之间,而与散热体100呈一体构成或组合而成,导热肋条结构310为呈辐射状分布于中柱103与外
环体之间(图8所示为呈六等份辐射状实施例);
[0216] ‑‑电能发光体200:为由发光二极管LED所构成,或由其它电能转光能伴随产生热能的电能发光体所构成,而于散热体10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
能发光体200,或于导热肋条结构31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
光体200,或两处皆设置;
[0217] 上述散热体100除通过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双面贯穿导流孔300外,进一步于散热体100依需要选择性设置供通过气流的导流孔,导流孔的设置位置包括以下一处以
上,含:
[0218] (一)于散热体100的各环层设置一个以上径向导流孔303;
[0219] (二)于导热肋条结构310表面设置一个以上的贯穿孔或网隔孔;
[0220] (三)于轴心中央呈轴向贯穿中柱103设置一个以上呈贯穿的导流孔302(如图10所示)。
[0221] 图11所示为本发明图7实施例散热体100下侧设置具中孔的圆形塞状中间导热体1024的实施例之一;
[0222] 如图11中所示,其结构为与图7相同,其主要构成特征如下:
[0223] ‑‑具中孔的圆形塞状中间导热体1024:具中孔的圆形塞状中间导热体1024为供构成中间导热体102的功能,为由良好导热材料所构成,供与散热体100呈一体构成或以锁固
嵌合、焊合、螺纹旋合于散热体100的导流孔300的底部直接或结合中间导热体,供设置一个
以上的电能发光体200;其中:
[0224] ‑‑散热体100:为由具良好导热及散热特性的材料如铝、铜、陶瓷等材料一体式或多件组合式结构所构成,散热体内部设有导热肋条结构310,并由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
成呈轴向双面贯穿导流孔300,散热体100外形包括圆筒形、圆锥形、多面筒形、多面锥形;而
散热体100轴心为呈管状的中柱103(图11中所示为具空心柱状结构例),或为实心的中柱
103(如图25所示),而借以呈辐射状的导热肋条结构310供联结单环状内外双环体,而双环
体间具导流孔300的结构,其周围及/或内环面,两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状或其
内围或外围两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热翼片的结构;
[0225] ‑‑导热肋条结构310:为由良好导热材料所构成,供设置于散热体100的内围之间,而与散热体100呈一体构成或组合而成,导热肋条结构310为呈辐射状分布于中柱103与外
环体之间(图8所示为呈六等份辐射状实施例);
[0226] ‑‑电能发光体200:为由发光二极管LED所构成,或由其它电能转光能伴随产生热能的电能发光体所构成,而于散热体10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
能发光体200,或于导热肋条结构31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
光体200,或两处皆设置;
[0227] 上述散热体100除通过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双面贯穿导流孔300外,进一步于散热体100依需要选择性设置供通过气流的导流孔,导流孔的设置位置包括以下一处以
上,含:
[0228] (一)于散热体100的各环层设置一个以上径向导流孔303;
[0229] (二)于导热肋条结构310表面设置一个以上的贯穿孔或网隔孔;
[0230] (三)于轴心中央呈轴向贯穿中柱103设置一个以上呈贯穿的导流孔302(如图11所示)。
[0231] 图12所示为本发明图7实施例散热体100下侧设置具中孔的圆形塞状中间导热体1024的实施例之二;
[0232] 如图12中所示,其结构为与图7相同,其主要构成特征如下:
[0233] ‑‑具中孔的圆形塞状中间导热体1024:具中孔的圆形塞状中间导热体1024为供构成中间导热体102的功能,为由良好导热材料所构成,供与散热体100呈一体构成或以锁固
嵌合、焊合、螺纹旋合于散热体100的导流孔300的底部直接或结合中间导热体,供设置一个
以上的电能发光体200;其中:
[0234] ‑‑散热体100:为由具良导热及散热特性的材料如铝、铜、陶瓷等材料一体式或多件组合式结构所构成,散热体内部设有导热肋条结构310,并由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
呈轴向双面贯穿导流孔300,散热体100外形包括圆筒形、圆锥形、多面筒形、多面锥形;而散
热体100轴心为呈管状的中柱103(图12中所示为管状的中柱结构例),或为实心的中柱103
(如图25所示),而借以呈辐射状的导热肋条结构310供联结单环状内外双环体,而双环体间
具导流孔300的结构,其周围及/或内环面,两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状或其内围
或外围两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热翼片的结构;
[0235] ‑‑导热肋条结构310:为由良好导热材料所构成,供设置于散热体100的内围之间,而与散热体100呈一体构成或组合而成,导热肋条结构310为呈辐射状分布于中柱103与外
环体之间(图8所示为呈六等份辐射状实施例);
[0236] ‑‑电能发光体200:为由发光二极管LED所构成,或由其它电能转光能伴随产生热能的电能发光体所构成,而于散热体10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
能发光体200,或于导热肋条结构31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
光体200,或两处皆设置;
[0237] 上述散热体100除通过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双面贯穿导流孔300外,进一步于散热体100依需要选择性设置供通过气流的导流孔,导流孔的设置位置包括以下一处以
上,含:
[0238] (一)于散热体100的各环层设置一个以上径向导流孔303;
[0239] (二)于导热肋条结构310表面设置一个以上的贯穿孔或网隔孔;
[0240] (三)于轴心中央呈轴向贯穿中柱103设置一个以上呈贯穿的导流孔302(如图12所示)。
[0241] 前文图7所述应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的实施例,其散热体100进一步可为多环结构;
[0242] 图13所示为本发明于散热体100结构呈多环状结构并借以呈辐射状的导热肋条结构310作联结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0243] 图14所示为图13的俯视示意图;
[0244] 如图13及图14中所示,其结构为与图7相同,其主要构成特征如下:
[0245] ‑‑散热体100结构呈多环状结构,并借以呈辐射状的导热肋条结构310作联结;
[0246] ‑‑上述多重环状结构为指三环以上;其中:
[0247] ‑‑散热体100:为由具良好导热及散热特性的材料如铝、铜、陶瓷等材料一体式或多件组合式结构所构成,散热体内部设有导热肋条结构310,并由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
成呈轴向双面贯穿导流孔300,散热体100外形包括圆筒形、圆锥形、多面筒形、多面锥形;而
散热体100轴心为呈管状的中柱103(图13中所示为管状的中柱结构例),或为实心的中柱
103(如图25所示),而借以呈辐射状的导热肋条结构310供联结单环状内外双环体,而双环
体间具导流孔300的结构,其周围及/或内环面,两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状或其
内围或外围两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热翼片的结构;
[0248] ‑‑导热肋条结构310:为由良好导热材料所构成,供设置于散热体100的内围之间,而与散热体100呈一体构成或组合而成,导热肋条结构310为呈辐射状分布于中柱103与外
环体之间(图14所示为呈六等份辐射状实施例);
[0249] ‑‑电能发光体200:为由发光二极管LED所构成,或由其它电能转光能伴随产生热能的电能发光体所构成,而于散热体10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
能发光体200,或于导热肋条结构31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
光体200,或两处皆设置;
[0250] 上述散热体100除通过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双面贯穿导流孔300外,进一步于散热体100依需要选择性设置供通过气流的导流孔,导流孔的设置位置包括以下一处以
上,含:
[0251] (一)于散热体100的各环层设置一个以上径向导流孔303;
[0252] (二)于导热肋条结构310表面设置一个以上的贯穿孔或网隔孔;
[0253] (三)于轴心中央呈轴向贯穿中柱103设置一个以上呈贯穿的导流孔302(如图13所示)。
[0254] 前文图7所述应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的实施例,其散热体100进一步可为中柱103较高外环较低的结构所构成;
[0255] 图15所示为本发明于散热体100的中柱103较高外环较低阶级状结构剖视示意图;
[0256] 图16所示为图15的俯视示意图;
[0257] 如图15及图16中所示,其结构为与图7相同,其主要构成特征如下:
[0258] ‑‑散热体100的中柱103较高外环较低阶级状结构,并借以呈辐射状的导热肋条结构310作联结;其中:
[0259] ‑‑散热体100:为由具良好导热及散热特性的材料如铝、铜、陶瓷等材料一体式或多件组合式结构所构成,散热体内部设有导热肋条结构310,并由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
成呈轴向双面贯穿导流孔300,散热体100外形包括圆筒形、圆锥形、多面筒形、多面锥形;而
散热体100轴心为呈管状的中柱103(图15中所示为管状的中柱结构例),或为实心的中柱
103(如图25所示),而借以呈辐射状的导热肋条结构310供联结单环状内外双环体,而双环
体间具导流孔300的结构,其周围及/或内环面,两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状或其
内围或外围两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热翼片的结构;
[0260] ‑‑导热肋条结构310:为由良好导热材料所构成,供设置于散热体100的内围之间,而与散热体100呈一体构成或组合而成,导热肋条结构310为呈辐射状分布于中柱103与外
环体之间(图16所示为呈六等份辐射状实施例);
[0261] ‑‑电能发光体200:为由发光二极管LED所构成,或由其它电能转光能伴随产生热能的电能发光体所构成,而于散热体10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
能发光体200,或于导热肋条结构31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
光体200,或两处皆设置;
[0262] 上述散热体100除通过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双面贯穿导流孔300外,进一步于散热体100依需要选择性设置供通过气流的导流孔,导流孔的设置位置包括以下一处以
上,含:
[0263] (一)于散热体100的各环层设置一个以上径向导流孔303;
[0264] (二)于导热肋条结构310表面设置一个以上的贯穿孔或网隔孔;
[0265] (三)于轴心中央呈轴向贯穿中柱103设置一个以上呈贯穿的导流孔302(如图15所示)。
[0266] 前文图7所述应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的实施例,其散热体100进一步可为多环结构所构成;
[0267] 图17所示为本发明于散热体100的中柱103较高而外环较低的多阶级状结构剖视示意图;
[0268] 图18所示为图17的俯视示意图;
[0269] 如图17及图18中所示,其结构为与图7相同,其主要构成特征如下:
[0270] ‑‑散热体100的中柱103较高而外环较低的多阶级状结构,并借以呈辐射状的导热肋条结构310作联结;
[0271] ‑‑上述多重环状结构为指三环以上;其中:
[0272] ‑‑散热体100:为由具良导热及散热特性的材料如铝、铜、陶瓷等材料一体式或多件组合式结构所构成,散热体内部设有导热肋条结构310,并由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
呈轴向双面贯穿导流孔300,散热体100外形包括圆筒形、圆锥形、多面筒形、多面锥形;而散
热体100轴心为呈管状的中柱103(图17中所示为管状的中柱结构例),或为实心的中柱103
(如图25所示),而借以呈辐射状的导热肋条结构310供联结单环状内外双环体,而双环体间
具导流孔300的结构,其周围及/或内环面,两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状或其内围
或外围两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热翼片的结构;
[0273] ‑‑导热肋条结构310:为由良好导热材料所构成,供设置于散热体100的内围之间,而与散热体100呈一体构成或组合而成,导热肋条结构310为呈辐射状分布于中柱103与外
环体之间(图18所示为呈六等份辐射状实施例);
[0274] ‑‑电能发光体200:为由发光二极管LED所构成,或由其它电能转光能伴随产生热能的电能发光体所构成,而于散热体10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
能发光体200,或于导热肋条结构31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
光体200,或两处皆设置;
[0275] 上述散热体100除通过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双面贯穿导流孔300外,进一步于散热体100依需要选择性设置供通过气流的导流孔,导流孔的设置位置包括以下一处以
上,含:
[0276] (一)于散热体100的各环层设置一个以上径向导流孔303;
[0277] (二)于导热肋条结构310表面设置一个以上的贯穿孔或网隔孔;
[0278] (三)于轴心中央呈轴向贯穿中柱103设置一个以上呈贯穿的导流孔302(如图17所示)。
[0279] 前文图7所述应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的实施例,其散热体100进一步可为呈中柱103较低外环较高的结构;
[0280] 图19所示为本发明于散热体100的中柱103较低外环较高的阶级状结构剖视示意图;
[0281] 图20所示为图19的俯视示意图;
[0282] 如图19及图20中所示,其结构为与图7相同,其主要构成特征如下:
[0283] ‑‑散热体100的中柱103较低外环较高的阶级状结构,并借以呈辐射状的导热肋条结构310作联结;其中:
[0284] ‑‑散热体100:为由具良好导热及散热特性的材料如铝、铜、陶瓷等材料一体式或多件组合式结构所构成,散热体内部设有导热肋条结构310,并由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
成呈轴向双面贯穿导流孔300,散热体100外形包括圆筒形、圆锥形、多面筒形、多面锥形;而
散热体100轴心为呈管状的中柱103(图19中所示为管状的中柱结构例),或为实心的中柱
103(如图25所示),而借以呈辐射状的导热肋条结构310供联结单环状内外双环体,而双环
体间具导流孔300的结构,其周围及/或内环面,两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状或其
内围或外围两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热翼片的结构;
[0285] ‑‑导热肋条结构310:为由良好导热材料所构成,供设置于散热体100的内围之间,而与散热体100呈一体构成或组合而成,导热肋条结构310为呈辐射状分布于中柱103与外
环体之间(图20所示为呈六等份辐射状实施例);
[0286] ‑‑电能发光体200:为由发光二极管LED所构成,或由其它电能转光能伴随产生热能的电能发光体所构成,而于散热体10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
能发光体200,或于导热肋条结构31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
光体200,或两处皆设置;
[0287] 上述散热体100除通过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双面贯穿导流孔300外,进一步于散热体100依需要选择性设置供通过气流的导流孔,导流孔的设置位置包括以下一处以
上,含:
[0288] (一)于散热体100的各环层设置一个以上径向导流孔303;
[0289] (二)于导热肋条结构310表面设置一个以上的贯穿孔或网隔孔;
[0290] (三)于轴心中央呈轴向贯穿中柱103设置一个以上呈贯穿的导流孔302(如图19所示)。
[0291] 前文图7所述应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的实施例,其外环体进一步可为呈皇冠状锯齿形缺口105;
[0292] 图21所示为本发明于散热体100的外环上端呈皇冠状锯齿形缺口105并具有中柱103及导热肋条结构310的剖视示意图;
[0293] 图22所示为图21的俯视示意图;
[0294] 如图21及图22中所示,其结构为与图7相同,其主要构成特征如下:‑‑散热体100的外环上端呈皇冠状锯齿形缺口105而中柱103与外围为呈等高或不等高结构,并借以呈辐射
状的导热肋条结构310作联结;其中:
[0295] ‑‑散热体100:为由具良好导热及散热特性的材料如铝、铜、陶瓷等材料一体式或多件组合式结构所构成,散热体内部设有导热肋条结构310,并由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
成呈轴向双面贯穿导流孔300,散热体100外形包括圆筒形、圆锥形、多面筒形、多面锥形;而
散热体100轴心为呈管状的中柱103(图21中所示为管状的中柱结构例),或为实心的中柱
103(如图25所示),而借以呈辐射状的导热肋条结构310供联结单环状内外双环体,而双环
体间具导流孔300的结构,其周围及/或内环面,两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状或其
内围或外围两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热翼片的结构;
[0296] ‑‑导热肋条结构310:为由良好导热材料所构成,供设置于散热体100的内围之间,而与散热体100呈一体构成或组合而成,导热肋条结构310为呈辐射状分布于中柱103与外
环体之间(图22所示为呈六等份辐射状实施例);
[0297] ‑‑电能发光体200:为由发光二极管LED所构成,或由其它电能转光能伴随产生热能的电能发光体所构成,而于散热体10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
能发光体200,或于导热肋条结构31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
光体200,或两处皆设置;
[0298] 上述散热体100除通过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双面贯穿导流孔300外,进一步于散热体100依需要选择性设置供通过气流的导流孔,导流孔的设置位置包括以下一处以
上,含:
[0299] (一)于散热体100的各环层设置一个以上径向导流孔303;
[0300] (二)于导热肋条结构310表面设置一个以上的贯穿孔或网隔孔;
[0301] (三)于轴心中央呈轴向贯穿中柱103设置一个以上呈贯穿的导流孔302(如图21所示)。
[0302] 图23所示为本发明于散热体100其较高的中柱103及由内向外渐低的多重外环的上端制成呈多重皇冠状锯齿形缺口105的结构示意图;
[0303] 图24所示为图23的俯视图;
[0304] 如图23及图24中所示,其结构为与图17相同,其主要构成特征如下:
[0305] ‑‑散热体100其较高的中柱103及由内向外渐低的多重外环的上端呈多重皇冠状锯齿形缺口105的结构,并借以呈辐射状的导热肋条结构310作联结;
[0306] ‑‑上述多重皇冠状锯齿形缺口105的多重环形结构为指两层以上;其中:
[0307] ‑‑散热体100:为由具良好导热及散热特性的材料如铝、铜、陶瓷等材料一体式或多件组合式结构所构成,散热体内部设有导热肋条结构310,并由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
成呈轴向双面贯穿导流孔300,散热体100外形包括圆筒形、圆锥形、多面筒形、多面锥形;而
散热体100轴心为呈管状的中柱103(图23中所示为管状的中柱结构例),或为实心的中柱
103(如图25所示),而借以呈辐射状的导热肋条结构310供联结单环状内外双环体,而双环
体间具导流孔300的结构,其周围及/或内环面,两者或其中之一,包括呈平面或波浪状或其
内围或外围两者或其中之一具散热翼片的结构;
[0308] ‑‑导热肋条结构310:为由良好导热材料所构成,供设置于散热体100的内围之间,而与散热体100呈一体构成或组合而成,导热肋条结构310为呈辐射状分布于中柱103与外
环体之间(图24所示为呈六等份辐射状实施例);
[0309] ‑‑电能发光体200:为由发光二极管LED所构成,或由其它电能转光能伴随产生热能的电能发光体所构成,而于散热体10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
能发光体200,或于导热肋条结构310的底部或所结合的中间导热体设置一个以上的电能发
光体200,或两处皆设置;
[0310] 上述散热体100除通过导热肋条结构310间隔形成双面贯穿导流孔300外,进一步于散热体100依需要选择性设置供通过气流的导流孔,导流孔的设置位置包括以下一处以
上,含:
[0311] (一)于散热体100的各环层设置一个以上径向导流孔303;
[0312] (二)于导热肋条结构310表面设置一个以上的贯穿孔或网隔孔;
[0313] (三)于轴心中央呈轴向贯穿中柱103设置一个以上呈贯穿的导流孔302(如图23所示)。
[0314] 此项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其中柱103进一步可由实心结构所构成;
[0315] 图25为本发明的中柱103为实心结构实施例示意图;
[0316] 如图25中所示为本发明的中柱103由实心结构所构成。
[0317] 图26为本发明于散热体100设置电能发光体200的背向顶部加设护网109的实施例结构侧视示意图;
[0318] 如图26中所示,为于本发明实施例中,于散热体100供设置电能发光体200的背向顶部加设护网109。
[0319] 图27为本发明于散热体100设置电能发光体200背向的顶部设置顶盖110,而两者之间具换气口112及设置供作联结支撑的支柱111的实施例侧视示意图;
[0320] 如图27中所示,为于本发明实施例中,于散热体100设置电能发光体200背向的顶部设置顶盖110,而两者之间具换气口112及设置供作联结支撑的支柱111。
[0321] 图28为本发明于散热体100设置电能发光体200背向的顶部与顶盖110之间,设置供作联结支撑的支柱111,并于换气口112周围加设护网109的实施例结构侧视示意图;
[0322] 如图28中所示,为于本发明实施例中,于散热体100设置电能发光体200背向的顶部与顶盖110之间,设置供作联结支撑的支柱111,并于换气口112周围加设护网109。
[0323] 此项用于电能发光体的具导热肋条间隔形成导流孔的散热体所述的电能发光体200,其结构形态进一步包括由电能发光体及光学组件及灯罩所构成。
[032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