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拍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910809584.X

文献号 : CN11120296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陈庶荣王子玮王馨侦张镇宇

申请人 : 胜利体育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羽毛球拍,其包括一拍框、一握柄、一前套以及一中管。握柄包括一握持部、一套设部及一固定件。套设部连接于握持部。套设部具有一第一顶面及一第一开口。握持部与套设部的内部为相互连通的中空结构。固定件连接于第一顶面,并自第一开口往握持部的内部延伸。前套套设于握柄的套设部。前套具有一第二顶面及一第二开口。第一顶面与第二顶面之间具有一间隔长度,前套具有一前套长度。间隔长度相对于前套长度的比值介于0.39至0.83之间。中管的一端连接于拍框,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开口及第一开口来插设至固定件。

权利要求 :

1.一种羽毛球拍,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拍框;

一握柄,包括:

一握持部,具有一前端;

一套设部,连接于该握持部的该前端,该套设部具有一第一顶面及一第一开口,该第一开口位于该第一顶面,该握持部与该套设部的内部为相互连通的中空结构;及一固定件,连接于该第一顶面,并自该第一开口往该握持部的内部延伸;

一前套,套设于该握柄的该套设部,该前套具有一第二顶面及一第二开口,该第二开口位于该第二顶面,该第一顶面与该第二顶面之间具有一间隔长度,该前套具有一前套长度,该间隔长度相对于该前套长度的比值介于0.39至0.83之间;以及一中管,其一端连接于该拍框,另一端依次穿过该第二开口及该第一开口来插设至该固定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毛球拍,其特征在于,该间隔长度介于17毫米至30毫米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羽毛球拍,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位于该套设部及该握持部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羽毛球拍,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的长度相对于该握柄的长度的比值介于0.59至0.79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羽毛球拍,其特征在于,该握柄具有多个支撑件,设置于该握柄内,该些支撑件分别具有一前缘及一后缘,该前缘连接于该套设部之一内侧壁,该后缘连接于该固定件之一外侧壁及该握持部之一内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羽毛球拍,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件具有一凹部,其位于该前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羽毛球拍,其特征在于,该凹部具有一特定长度及一特定宽度,该特定长度介于10毫米至20毫米之间,该特定宽度介于0.3毫米至2毫米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羽毛球拍,其特征在于,该凹部为自该前缘向该后缘延伸之一切口。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羽毛球拍,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件的该后缘为一斜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羽毛球拍,其特征在于,该支撑件具有一连接侧面,其连接于该握持部的该内侧壁,该后缘与该连接侧面之间具有一特定角度,该特定角度介于15度至

45度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羽毛球拍,其特征在于,该特定角度为30度。

说明书 :

羽毛球拍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羽毛球拍,特别涉及一种羽毛球拍的握柄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羽毛球比赛为常见且盛行的球类运动,使用者通过羽毛球拍打击羽毛球作为比赛方式。羽毛球拍的主要结构包括拍框、中管及握柄,通过中管连接拍框及握柄。一般而言,羽
毛球拍的握柄,其依材质的不同可分为木质握柄及人造握柄,人造握柄经常使用碳纤维材
料。
[0003] 在击球时,使用木质握柄可达到较佳的手感,以下称为击球感。然而,木头的重量不稳定,产量也不稳定,容易有缺料的情形发生。因此,人造握柄因应而生。目前最常见的人
造握柄是碳纤维材料,而为达到轻量的效果,拍框、中管及握柄是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
例如在击球时,中管与握柄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中管无可活动的缓冲空间,减少了中管的
活动性(自由度),进而使得击球感变差,且结构强度较差。
[0004] 因此,亟需一种人造握柄的羽毛球拍,以解决木质握柄所面临的木头重量、产量不稳定,及现有人造握柄无法有效地发挥中管的性能,进而使击球感变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羽毛球拍,通过增加套设部与前套之间的间隔长度,以提升中管活动的自由度,以解决现有人造握柄无法发挥中管的性能,
进而使击球感变差的问题。
[0006]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羽毛球拍,其包括一拍框、一握柄、一前套以及一中管。握柄包括一握持部、一套设部及一固定件。握持部具有一前端。套设部连接于握
持部的前端。套设部具有一第一顶面及一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位于第一顶面。握持部与套设
部的内部为相互连通的中空结构。固定件连接于第一顶面,并自第一开口往握持部的内部
延伸。前套套设于握柄的套设部。前套具有一第二顶面及一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位于第二顶
面。第一顶面与第二顶面之间具有一间隔长度,前套具有一前套长度。间隔长度相对于前套
长度的比值介于0.39至0.83之间。中管的一端连接于拍框,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开口及第
一开口来插设至固定件。
[0007]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间隔长度介于17毫米至30毫米之间。
[0008]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固定件位于套设部及握持部的内部。
[0009]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固定件的长度相对于握柄的长度的比值介于0.59至0.79之间。
[0010]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握柄具有多个支撑件,设置于握柄内。这些支撑件分别具有一前缘及一后缘,前缘连接于套设部的一内侧壁,后缘连接于固定件的一外侧壁及握持部
的一内侧壁。
[0011]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支撑件具有一凹部,其位于前缘,且凹部具有一特定长度及一特定宽度。
[0012]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特定长度介于10毫米至20毫米之间,特定宽度介于0.3毫米至2毫米之间。
[0013]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凹部为自前缘向后缘延伸的一切口。
[0014]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支撑件的后缘为一斜角。
[0015]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支撑件具有一连接侧面,其连接于握持部的内侧壁,后缘与连接侧面之间具有一特定角度,特定角度介于15度至45度之间。
[0016]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特定角度为30度。
[0017] 承上所述,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羽毛球拍及其握柄,通过调整握柄的套设部与前套之间的间隔长度,使间隔长度相对于前套长度的比值介于0.39至0.83之间。换言之,通过
增加前套与握柄之间的空间,使用者应用本发明的羽毛球拍或应用含本发明所述握柄的羽
毛球拍击球时,可增加中管可活动的缓冲空间,进而提升羽毛球拍的击球感。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羽毛球拍的示意图。
[0019] 图2为图1所示羽毛球拍的分解示意图。
[0020] 图3为图2所示握柄的剖面示意图。
[0021] 图4为现有木质握柄与图3所示握柄与前套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0022] 图5A为图3所示区域A的放大示意图。
[0023] 图5B为图3所示区域B的放大示意图。
[0024] 图6A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握柄的示意图。
[0025] 图6B为图6A所示区域A的放大示意图。
[0026] 图6C为图6A所示区域B的放大示意图。
[0027] 图7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及第二实施例的握柄的试打满意度图表。
[0028] 图7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握柄与木质握柄的使用满意度图表。
[0029] 【符号说明】
[0030] 羽毛球拍1
[0031] 拍框10
[0032] 握柄20、20a
[0033] 握持部21、21a
[0034] 前端211
[0035] 内侧壁212、212a
[0036] 套设部22、22a
[0037] 第一顶面221
[0038] 第一开口222、222a
[0039] 内侧壁223、223a
[0040] 固定件23、23a
[0041] 外侧壁231、231a
[0042] 支撑件24、24a
[0043] 前缘241、241a
[0044] 后缘242、242a
[0045] 凹部243
[0046] 斜角244、244a
[0047] 连接侧面245、245a
[0048] 前套30
[0049] 第二顶面31
[0050] 第二开口32
[0051] 中管40
[0052] 前套80
[0053] 木质握柄90
[0054] 握持部91
[0055] 套设部92
[0056] 区域A、B
[0057] 间隔长度S1、S2
[0058] 前套长度C1、C2
[0059] 长度L1、L2
[0060] 特定长度L3
[0061] 特定宽度W
[0062] 特定角度θ

具体实施方式

[0063] 为能更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举较佳具体实施例说明如下。
[0064]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羽毛球拍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羽毛球拍的分解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羽毛球拍1包括一拍框10、一握柄20、一前套30以
及一中管40。中管40的一端连接于拍框10,另一端则连接于前套30及握柄20。本实施例的握
柄20包括一握持部21、一套设部22及一固定件23。握持部21具有一前端211,套设部22连接
于握持部21的前端211。详细而言,本实施例是将握柄20的类似圆柱体的部分称为握持部
21,并将握持部21的前端211所连接的类似平顶圆锥体的部分称为套设部22。其中,握持部
21可供使用者握持,而套设部22则是供前套30套设,故套设部22的构型与前套30的构型可
相互配合。
[0065] 图3为图2所示握柄的剖面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2及图3所示。需说明的是,图3所示握柄20,即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握柄20。在本实施例中,握持部21与套设部22的内部为
相互连通的中空结构,借此达到轻量的效果。此外,套设部22具有一第一顶面221及一第一
开口222,第一顶面221位于握持部21的前端211的相对侧,即远离握持部21的一侧。第一开
口222位于第一顶面221,即第一开口222开设第一顶面221,使中管40可穿过第一开口222进
入套设部22及握持部21的内部中空结构。
[0066] 固定件23连接于第一顶面221,并自第一开口222往握持部21的内部延伸。换言之,固定件23的前端连接于套设部22,其他部分位于套设部22与握持部21的内部。此外,本实施
例的固定件23为管状结构,以容置中管40,在后面将进一步说明。优选的,固定件23的长度
L1相对于握柄20的长度L2的比值介于0.59至0.79之间。例如,固定件23的长度L1可以为110
毫米,而握柄20的长度L2可介于165毫米至185毫米之间。
[0067] 前套30为中空的类似平顶圆锥体,且内径略大于握柄20的套设部22,使前套30可套设于握柄20的套设部22。此外,前套30具有一第二顶面31及一第二开口32,第二开口32位
于第二顶面31。此外,拍框10与中管40为一体的结构,即中管40的一端固定于拍框10。当前
套30组装于握柄20的套设部22后,中管40的另一端即可依次穿过第二开口32及第一开口
222,以插设至固定件23,并容置于固定件23内。借由固定件23固定中管40,当使用者以本实
施例的羽毛球拍1击球时,中管40所承受的力量可分散至固定件23,避免应力集中的情形,
以提升结构强度,并可提升羽毛球拍1的击球感。
[0068] 图4为现有木质握柄与图3所示握柄与前套的部分剖面示意图,请结合参考图4所示。先以木质握柄90为例说明,木质握柄90具有握持部91及套设部92。一般而言,前套80套
设于木质握柄90的套设部92后,前套80与套设部92之间留有部分空间。换言之,前套80的顶
面与套设部92的顶面之间具有一间隔长度S1。一般而言,前套80的前套长度C1介于36毫米
至43.5毫米之间,本实施例以41毫米为例,而间隔长度S1约为9毫米。
[0069] 本实施例通过增加前套30与握柄20之间的空间,以增加中管40可活动的缓冲空间,借此提升击球感。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第一顶面221与第二顶面31之间具有一间隔长
度S2,前套30具有一前套长度C2。间隔长度S2相对于前套长度C2的比值介于0.39至0.83之
间。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前套30的尺寸及规格与现有的前套80大致相同,故前套长度C2
可介于36毫米至43.5毫米之间,本实施例以41毫米为例,且本实施例的间隔长度S2可介于
17毫米至30毫米之间。
[0070] 在制造本实施例的握柄20时,可通过减少握柄20的套设部22的长度达到前述间隔长度S2与前套长度C2的比例限制。例如,若将木质握柄90的套设部92的长度定义为1,则本
实施例的套设部22的长度可减少至0.5。即本实施例的套设部22的长度为现有套设部92的
长度的1/2。
[0071] 如图3所示,握柄20还具有多个支撑件24,其设置于握柄20内,支撑件24的其中一侧面连接于套设部22的一内侧壁223及握持部21的一内侧壁212,而支撑件24的另一侧面固
定件23的一外侧壁231。图5A为图3所示的区域A的放大示意图;图5B为图3所示区域B的放大
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3、图5A及图5B所示。多个支撑件24分别具有一前缘241(如图5A)及一
后缘242(如图5B)。优选的,本实施例的支撑件24的前缘241仅连接于套设部22的内侧壁
223,而未连接固定件23a的外侧壁231。支撑件24的后缘242同时连接于固定件23的外侧壁
231及握持部21的内侧壁212。换言之,本实施例的支撑件24具有一凹部243,其位于前缘
241。凹部243具有一特定长度L3及一特定宽度W,其中,特定长度L3可介于10毫米至20毫米
之间,特定宽度W介于0.3毫米至2毫米之间。优选的,特定宽度W可介于0.65毫米至1.26毫米
之间。
[0072] 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件24a也可以为完整的结构,如图6A所示,图6A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握柄20a的示意图。此外,图6B为图6A所示区域A的放大示意图;图6C为图6A所
示区域B的放大示意图,请先参考图6A及图6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24a的前缘241a及
后缘242a皆连接于固定件23a的外侧壁231a。详细而言,前缘241a连接于套设部22a的内侧
壁223a及固定件23a的外侧壁231a,后缘242a连接于握持部21a的内侧壁212a及固定件23a
的外侧壁231a。
[0073] 请同时参考图5B及图6C所示,优选的,第一及第二实施例的支撑件24、24a的后缘242、242a可以为一斜角244、244a,以下以第一实施例的握柄20为例说明。具体而言,支撑件
24具有一连接侧面245,其连接于握持部21的内侧壁212,即将支撑件24与握持部21的内侧
壁212相连接的侧面称为连接侧面245。其中,后缘242与连接侧面245之间具有一特定角度
θ,且特定角度θ介于15度至45度之间。优选的,特定角度θ可以为30度。
[0074] 在制备过程中,可先以注射成型的方式制成第二实施例的握柄20a后,即具有完整的支撑件24a,再以中空圆柱状的治具在支撑件24a的前缘241a形成凹部243,以形成第一实
3 3
施例的握柄20。详细而言,可由密度介于0.9g/cm 至1.46g/cm的塑料材料注射成型制成第
二实施例的握柄20a。换言之,以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握持部21a、套设部22a、固定件23a及
(完整的)支撑件24a。请参可图6A所示,进一步地,将中空圆柱状的治具自第一开口222a插
入套设部22a内,再以旋转的方式破坏支撑件24a的前缘241a,以制成第一实施例的握柄20
及其支撑件24,且第一实施例支撑件24具有自前缘241向后缘242延伸的切口。换言之,利用
中空圆柱状的治具所制成的切口,即为凹部243。需说明的是,治具的外径略小于套设部22a
的第一开口222a的内径,治具的内径略大于固定件23a的外径,使中空圆柱状的治具可插入
套设部22a内并套设于固定件23a的外侧。
[0075] 将第一实施例及第二实施例的握柄20、20a应用在羽毛球拍后,再由多位使用者进行使用测试,而使用者测试后的结果如图7A所示,图7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及第二实施例
的握柄20、20a的使用满意度图表。一般羽毛球拍的使用感觉测试,是由使用者试打后,针对
软硬度、力量传递、震手性及舒适度等项目进行评分,满分为9分。关于软硬度,偏硬或适中
的击球感较适合攻击线路,由图7A可知,使用第一实施例的握柄20击球时,其软硬度感受较
第二实施例的握柄20a偏硬,更适合攻击线路。关于力量传递,分数越高表示传递的效果越
好,第一实施例的握柄20的传递效果优于第二实施例的握柄20a。关于震手性,分数越高表
示较不容易震手,第一实施例的握柄20较第二实施例的握柄20a更不容易有震手的情形,令
使用者更容易操控球路。另外,舒适度也为第一实施例的握柄20优于第二实施例的握柄
20a。第一实施例的握柄20整体皆优于第二实施例的握柄20a,这是因为第一实施例的支撑
件24的前缘241仅连接于套设22部的内侧壁223,而未连接于固定件23的外侧壁231。即在支
撑件24的前缘241形成凹部243,通过采用支撑件24非完整的设计,更可增加中管可活动的
缓冲空间,使第一实施例的握柄20的击球感优于第二实施例的握柄20a。
[0076] 接着,以击球感较佳的握柄20(第一实施例)与木质握柄90进行使用满意度测试,如图7B所示。图7B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握柄20与木质握柄90的使用满意度图表。由图
7B可知,使用第一实施例的握柄20击球时,其软硬度感受较木质握柄90偏硬,更适合攻击线
路。此外,第一实施例的握柄20的力量传递效果、震手性及舒适度皆优于木质握柄90。需说
明的是,上述虽未列出第二实施例的握柄20a与木质握柄90的使用满意度测试表,但综合图
7A及图7B所示的结果,仍可推知握柄20a(第二实施例)所能达到的击球感与木质握柄90大
致相同。
[0077] 另外,本发明另提供一种握柄,连接于一羽毛球拍的一中管。握柄包括前套、中空部以及固定件,其连接关系可参考上述实施例的握柄20、20a,在此不加赘述。
[0078] 综上所述,依据本发明的羽毛球拍及其握柄,通过调整握柄的套设部与前套之间的间隔长度,使间隔长度相对于前套长度的比值介于0.39至0.83之间。换言之,通过增加前
套与握柄之间的空间,使用者应用本发明的羽毛球拍(或应用含本发明所述握柄的羽毛球
拍)击球时,可增加中管可活动的缓冲空间,进而提升羽毛球拍的击球感。
[0079] 另外,握柄还可以具有多个支撑件,且支撑件的前缘仅连接于套设部的内侧壁,以便在前缘形成凹部,此设计可进一步地增加中管可活动的缓冲空间,使羽毛球拍的击球感
优于木质握柄。
[0080] 应注意的是,上述诸多实施例是为了便于说明而举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即凡是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的等效变化与
修饰,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