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提高明边沟施工效率的施工架及施工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0045090.1

文献号 : CN11121906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赵伊博成安洪周晓明罗梦琴钟招娣

申请人 : 江西赣粤高速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 :

一种用于提高明边沟施工效率的施工架及施工方法,施工架包括载物架、滑轨、搬运架、驱动组件和升降组件。载物架用于承载混凝土U型槽。搬运架同滑轨配合,搬运架具有托举组件。载物架开设有用于供托举组件穿过的托举通道,托举通道沿载物架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贯穿载物架的端部。升降组件设于滑轨尾端,以使搬运架能够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由滑轨进入升降组件,从而由升降组件将托有混凝土U型槽的搬运架向地面输送。其能取代人工来完成对混凝土U型槽的装卸工作,效率高,安全可靠。利用施工架的施工方法简化了操作流程,使人力劳动负荷明显降低,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大大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性,节约成本的同时保障了施工效率。

权利要求 :

1.一种用于提高明边沟施工效率的施工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载物架、滑轨、搬运架、驱动组件和升降组件;

所述载物架和所述滑轨均架设于所述基板,所述滑轨位于所述载物架的靠近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载物架具有用于承载混凝土U型槽的承载部;所述搬运架具有用于同所述滑轨配合的配合部,所述搬运架具有用于将所述混凝土U型槽托起的托举组件;所述载物架的所述承载部开设有用于供所述托举组件穿过的托举通道,所述托举通道沿所述载物架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载物架的端部;

所述升降组件设于所述滑轨的尾端,以使所述搬运架能够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下由所述滑轨进入所述升降组件,从而由所述升降组件将托有所述混凝土U型槽的所述搬运架向地面输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架包括:两组第一承载横杆组和两组第二承载横杆组,每组所述第一承载横杆组包括第一上横杆和第二上横杆,每组所述第二承载横杆组包括第一下横杆和第二下横杆;两组所述第二承载横杆组并列设置并靠近所述滑轨设置,以用于承载所述混凝土U型槽的底部;两组所述第一承载横杆组分设于两组所述第二承载横杆组的两侧,并位于所述第二承载横杆组的远离所述滑轨的一侧,以用于承载所述混凝土U型槽的耳部;所述第一承载横杆组和所述第二承载横杆组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上横杆和所述第二上横杆平行且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托举通道,所述第一下横杆和所述第二下横杆也为平行且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托举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横杆由支撑杆架设于所述基板,所述第二上横杆由第一连杆同所述第一下横杆连接,一组所述第二承载横杆组的第二下横杆与另一组所述第二承载横杆组的第一下横杆之间由第二连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减速机构、丝杆和驱动座;所述驱动座可滑动地配合于所述滑轨,所述丝杆平行于所述滑轨设置并同所述驱动座传动配合,所述丝杆由安装有所述减速机构的伺服电机驱动;所述驱动座同所述搬运架可拆卸地配合,以用于将所述搬运架由所述滑轨送入所述升降组件;所述第一下横杆和所述第二下横杆的底部均设置有支撑轨,所述支撑轨沿其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支撑轨的底部可滑动地配合于所述驱动座的顶部,以使所述驱动座对所述第一下横杆和所述第二下横杆形成支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架还包括:基座;所述配合部设于所述基座的两侧;所述托举组件包括:升降座、升降器、延伸杆、第一托举横杆和第二托举横杆;所述升降器嵌设于所述基座的顶部,所述升降座安装于所述升降器的升降端;所述第一托举横杆平行于所述第一上横杆、及所述第二上横杆设置,并由所述延伸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座;所述第二托举横杆平行于所述第一下横杆、及所述第二下横杆设置,所述第二托举横杆固定安装于所述升降座的顶部;

所述升降器用于将所述升降座托起,以使所述第一托举横杆由所述第一上横杆和所述第二上横杆之间升起来托举所述混凝土U型槽的耳部,同时使所述第二托举横杆由所述第一下横杆和所述第二下横杆之间升起来托举所述混凝土U型槽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施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轨道、升降台和用于控制升降台升起和下降的升降驱动器;所述升降轨道架设于所述滑轨的尾端,所述升降台可滑动地配合于所述升降轨道;所述升降台的靠近所述滑轨的一侧边缘具有用于为所述基座让位的让位缺口,所述让位缺口朝所述升降台远离所述滑轨的一端延伸;所述让位缺口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同所述滑轨对接并用于同所述基座配合的滑动段,以使所述基座能够由所述滑轨滑入所述升降台的所述让位缺口;沿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所述基座同所述滑轨、及所述滑动段为可滑动地配合;沿所述施工架的高度方向,所述基座同所述滑轨、及所述滑动段为固定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通过位于其两侧的所述配合部可滑动地配合于两根所述滑轨之间,所述丝杆设于两根所述滑轨之间,所述基座开设有供所述丝杆通过的让位通孔;所述驱动座设置有配合滑槽,所述配合滑槽由所述驱动座靠近所述升降轨道的一侧凹陷形成,所述配合滑槽沿所述升降轨道的长度方向延伸贯穿所述驱动座;所述基座的远离所述升降轨道的一端具有用于同所述配合滑槽配合的配合滑块;沿所述升降轨道的长度方向,所述配合滑块同所述配合滑槽可滑动地配合;沿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所述配合滑块同所述配合滑槽固定配合;所述升降座与所述支撑轨之间具有用于所述托举组件做托举动作的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施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举横杆和所述第二托举横杆均开设有装配槽,所述装配槽由所述第一托举横杆和所述第二托举横杆的顶部凹陷而成并沿其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装配槽容纳有导轮,所述导轮有阻尼且可转动地装配于所述装配槽的槽壁,所述导轮的轮面延伸至所述装配槽的槽口外部;所述导轮的轮面覆盖有橡胶层。

9.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所述搬运架的所述托举组件处于收回状态,利用所述驱动组件将所述搬运架驱动至位于最后端的所述混凝土U型槽下方;控制所述搬运架的所述托举组件向上运动将所述混凝土U型槽托起,使所述混凝土U型槽与所述载物架分离;控制所述驱动组件将所述搬运架由所述滑轨送入所述升降组件,利用所述升降组件将托有所述混凝土U型槽的所述搬运架输送至地面。

说明书 :

一种用于提高明边沟施工效率的施工架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明边沟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提高明边沟施工效率的施工架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对明边沟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到混凝土U型槽。一般情况下,混凝土U型槽的重量都较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沿明边沟连续对混凝土U型槽进行卸货,以
便于后续利用混凝土U型槽直接进行施工。目前在卸货的过程中,经常是由人工来完成的,
劳动负荷非常高,而且效率低,更严重的是卸货人员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同时也很容易在
卸货的过程中使混凝土U型槽受损。
[0003]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架,其能够取代人工来完成对混凝土U型槽的装卸工作,效率高,安全可靠,还能够减小在装卸过程中使混凝土U型槽受损的几率,在
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还能够减小混凝土U型槽报废率,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成本。
[0005]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方法,其大大简化了操作流程,使人力劳动负荷明显降低,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大大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性,节约成本的同时保
障了施工效率。
[0006]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7] 一种用于提高明边沟施工效率的施工架,其包括:基板、载物架、滑轨、搬运架、驱动组件和升降组件。载物架和滑轨均架设于基板,滑轨位于载物架的靠近基板的一侧。载物
架具有用于承载混凝土U型槽的承载部。搬运架具有用于同滑轨配合的配合部,搬运架具有
用于将混凝土U型槽托起的托举组件。载物架的承载部开设有用于供托举组件穿过的托举
通道,托举通道沿载物架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贯穿载物架的端部。升降组件设于滑轨的尾端,
以使搬运架能够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由滑轨进入升降组件,从而由升降组件将托有混凝土
U型槽的搬运架向地面输送。
[0008] 进一步地,载物架包括:两组第一承载横杆组和两组第二承载横杆组,每组第一承载横杆组包括第一上横杆和第二上横杆,每组第二承载横杆组包括第一下横杆和第二下横
杆。两组第二承载横杆组并列设置并靠近滑轨设置,以用于承载混凝土U型槽的底部。两组
第一承载横杆组分设于两组第二承载横杆组的两侧,并位于第二承载横杆组的远离滑轨的
一侧,以用于承载混凝土U型槽的耳部。第一承载横杆组和第二承载横杆组平行设置。第一
上横杆和第二上横杆平行且间隔设置以形成托举通道,第一下横杆和第二下横杆也为平行
且间隔设置以形成托举通道。
[0009] 进一步地,第一上横杆由支撑杆架设于基板,第二上横杆由第一连杆同第一下横杆连接,一组第二承载横杆组的第二下横杆与另一组第二承载横杆组的第一下横杆之间由
第二连杆连接。
[0010] 进一步地,驱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减速机构、丝杆和驱动座。驱动座可滑动地配合于滑轨,丝杆平行于滑轨设置并同驱动座传动配合,丝杆由安装有减速机构的伺服电机
驱动。驱动座同搬运架可拆卸地配合,以用于将搬运架由滑轨送入升降组件。第一下横杆和
第二下横杆的底部均设置有支撑轨,支撑轨沿其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支撑轨的底部可滑动
地配合于驱动座的顶部,以使驱动座对第一下横杆和第二下横杆形成支撑。
[0011] 进一步地,搬运架还包括:基座。配合部设于基座的两侧。托举组件包括:升降座、升降器、延伸杆、第一托举横杆和第二托举横杆。升降器嵌设于基座的顶部,升降座安装于
升降器的升降端。第一托举横杆平行于第一上横杆、及第二上横杆设置,并由延伸杆固定连
接于升降座。第二托举横杆平行于第一下横杆、及第二下横杆设置,第二托举横杆固定安装
于升降座的顶部。升降器用于将升降座托起,以使第一托举横杆由第一上横杆和第二上横
杆之间升起来托举混凝土U型槽的耳部,同时使第二托举横杆由第一下横杆和第二下横杆
之间升起来托举混凝土U型槽的底部。
[0012] 进一步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轨道、升降台和用于控制升降台升起和下降的升降驱动器。升降轨道架设于滑轨的尾端,升降台可滑动地配合于升降轨道。升降台的靠近滑轨
的一侧边缘具有用于为基座让位的让位缺口,让位缺口朝升降台远离滑轨的一端延伸。让
位缺口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同滑轨对接并用于同基座配合的滑动段,以使基座能够由滑轨滑
入升降台的让位缺口。沿滑轨的长度方向,基座同滑轨、及滑动段为可滑动地配合。沿施工
架的高度方向,基座同滑轨、及滑动段为固定配合。
[0013] 进一步地,基座通过位于其两侧的配合部可滑动地配合于两根滑轨之间,丝杆设于两根滑轨之间,基座开设有供丝杆通过的让位通孔。驱动座设置有配合滑槽,配合滑槽由
驱动座靠近升降轨道的一侧凹陷形成,配合滑槽沿升降轨道的长度方向延伸贯穿驱动座。
基座的远离升降轨道的一端具有用于同配合滑槽配合的配合滑块。沿升降轨道的长度方
向,配合滑块同配合滑槽可滑动地配合。沿滑轨的长度方向,配合滑块同配合滑槽固定配
合。升降座与支撑轨之间具有用于托举组件做托举动作的间隙。
[0014] 进一步地,第一托举横杆和第二托举横杆均开设有装配槽,装配槽由第一托举横杆和第二托举横杆的顶部凹陷而成并沿其长度方向延伸。装配槽容纳有导轮,导轮有阻尼
且可转动地装配于装配槽的槽壁,导轮的轮面延伸至装配槽的槽口外部。导轮的轮面覆盖
有橡胶层。
[0015] 一种利用上述的施工架的施工方法,其包括:控制搬运架的托举组件处于收回状态,利用驱动组件将搬运架驱动至位于最后端的混凝土U型槽下方。控制搬运架的托举组件
向上运动将混凝土U型槽托起,使混凝土U型槽与载物架分离。控制驱动组件将搬运架由滑
轨送入升降组件,利用升降组件将托有混凝土U型槽的搬运架输送至地面。
[0016]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0017]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施工架在使用过程中,只需将施工架安装到车辆上,即可利用施工架来对混凝土U型槽进行装载、搬运和卸载。在装载过程中,只需要先利用升降组件
将搬运架降下来,将混凝土U型槽放置于搬运架之后,利用升降组件将放置有混凝土U型槽
的搬运架抬升至滑轨的位置,并使搬运架的托举组件保持托起的状态。此时利用驱动组件
将搬运架由升降组件送入滑轨并沿滑轨滑动,待将搬运架驱动至预定位置之后,控制搬运
架的托举组件使其缩回,托举组件就能够从载物架的托举通道撤回,使混凝土U型槽平稳地
放置于载物架上,从而完成一次装载操作。如需连续装载,只需重复以上操作即可。装载完
毕后,即可利用车辆将混凝土U型槽运送至施工现场。
[0018]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便于后期向沟槽中安放混凝土U型槽,同时为了提高后期施工效率,一般需要将混凝土U型槽沿预先挖出的沟槽进行连续式摆放。此时,可以控制搬
运架的托举组件处于收回状态,利用驱动组件将搬运架驱动至需要卸载的混凝土U型槽下
方。控制搬运架的托举组件向上运动将混凝土U型槽托起,使混凝土U型槽与载物架分离。控
制驱动组件将搬运架由滑轨送入升降组件,利用升降组件将托有混凝土U型槽的搬运架输
送至地面,即可将混凝土U型槽卸下。当卸下一个混凝土U型槽之后,控制安装有施工架的车
辆向前行进一段距离,又继续卸下另一个混凝土U型槽,即可实现对混凝土U型槽的连续式
卸载。
[0019] 整个装卸过程均由施工架完成,免除了人工装卸所带来的巨大人力成本,也避免了人工卸载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整体上的装卸效率大大提高,且能够有效地规避在人工装
卸过程中由于失误对混凝土U型槽造成的损伤,减小了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U型槽的报废
率。降低了成本,节约了资源。
[0020] 总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施工架能够取代人工来完成对混凝土U型槽的装卸工作,效率高,安全可靠,还能够减小在装卸过程中使混凝土U型槽受损的几率,在降低人
力成本的同时还能够减小混凝土U型槽报废率,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成本。本发明实
施例提供的施工方法大大简化了操作流程,使人力劳动负荷明显降低,不仅提高了效率,还
大大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性,节约成本的同时保障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2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
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
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2]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施工架的搬运架位于升降台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施工架的搬运架位于滑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施工架的搬运架和载物架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0025] 图4为图2中施工架卸下搬运架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5为图4中施工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升降组件未示出);
[0027] 图6为图2中施工架的载物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7为图2中施工架的滑轨与升降组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9] 图8为图2中施工架的搬运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9为图2中施工架的升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10为图1中施工架的搬运架和升降组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32]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施工架的驱动座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12为图11中驱动座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施工架的基座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14为图13中基座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施工架装载有混凝土U型槽时的示意图;
[0037] 图16为图15中施工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升降组件未示出);
[0038] 图17为图16中施工架的搬运架将混凝土U型槽托起后的状态示意图;
[0039] 图18为装载有混凝土U型槽的载物架位于升降台时的状态示意图;
[0040] 图19为图18中载物架被输送至地面时的状态示意图。
[0041] 图标:施工架1000;基板100;端板110;载物架200;托举通道210;第一上横杆220;第二上横杆230;第一下横杆240;第二下横杆250;支撑杆261;第一连杆262;第二连杆263;
支撑轨270;凸棱271;滑轨300;搬运架400;基座410;配合部411;让位通孔412;配合滑块
413;升降座420;升降器430;延伸杆440;第一托举横杆450;第二托举横杆460;导轮480;伺
服电机510;减速机构520;丝杆530;驱动座540;配合滑槽550;升降组件600;升降轨道610;
升降台620;让位缺口630;滑动段640;加强筋700;混凝土U型槽2000。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
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
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43]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
围。
[0044]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45]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46]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
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47] 实施例
[0048] 请参照图1~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提高明边沟施工效率的施工架1000,施工架1000包括:基板100、载物架200、滑轨300、搬运架400、驱动组件和升降组件600。
[0049] 载物架200和滑轨300均架设于基板100,滑轨300位于载物架200的靠近基板100的一侧。载物架200具有用于承载混凝土U型槽2000的承载部。搬运架400具有用于同滑轨300
配合的配合部411,搬运架400具有用于将混凝土U型槽2000托起的托举组件。
[0050] 载物架200的承载部开设有用于供托举组件穿过的托举通道210,托举通道210沿载物架200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贯穿载物架200的端部。升降组件600设于滑轨300的尾端,以
使搬运架400能够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由滑轨300进入升降组件600,从而由升降组件600将
托有混凝土U型槽2000的搬运架400向地面输送。
[0051] 在使用过程中,只需将施工架1000安装到车辆上,即可利用施工架1000来对混凝土U型槽2000进行装载、搬运和卸载。在装载过程中,只需要先利用升降组件600将搬运架
400降下来,将混凝土U型槽2000放置于搬运架400之后,利用升降组件600将放置有混凝土U
型槽2000的搬运架400抬升至滑轨300的位置,并使搬运架400的托举组件保持托起的状态。
此时利用驱动组件将搬运架400由升降组件600送入滑轨300并沿滑轨300滑动,待将搬运架
400驱动至预定位置之后,控制搬运架400的托举组件使其缩回,托举组件就能够从载物架
200的托举通道210撤回,使混凝土U型槽2000平稳地放置于载物架200上,从而完成一次装
载操作。如需连续装载,只需重复以上操作即可。装载完毕后,即可利用车辆将混凝土U型槽
2000运送至施工现场。
[0052]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便于后期向沟槽中安放混凝土U型槽2000,同时为了提高后期施工效率,一般需要将混凝土U型槽2000沿预先挖出的沟槽进行连续式摆放。此时,可
以控制搬运架400的托举组件处于收回状态,利用驱动组件将搬运架400驱动至需要卸载的
混凝土U型槽2000下方。控制搬运架400的托举组件向上运动将混凝土U型槽2000托起,使混
凝土U型槽2000与载物架200分离。控制驱动组件将搬运架400由滑轨300送入升降组件600,
利用升降组件600将托有混凝土U型槽2000的搬运架400输送至地面,即可将混凝土U型槽
2000卸下。当卸下一个混凝土U型槽2000之后,控制安装有施工架1000的车辆向前行进一段
距离,又继续卸下另一个混凝土U型槽2000,即可实现对混凝土U型槽2000的连续式卸载。
[0053] 整个装卸过程均由施工架1000完成,免除了人工装卸所带来的巨大人力成本,也避免了人工卸载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整体上的装卸效率大大提高,且能够有效地规避在人
工装卸过程中由于失误对混凝土U型槽2000造成的损伤,减小了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U型槽
2000的报废率。降低了成本,节约了资源。
[0054] 总体而言,施工架1000能够取代人工来完成对混凝土U型槽2000的装卸工作,效率高,安全可靠,还能够减小在装卸过程中使混凝土U型槽2000受损的几率,在降低人力成本
的同时还能够减小混凝土U型槽2000报废率,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成本。
[0055]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施工架1000通过基板100安装于车辆上,基板100的靠近车头的一端还安装有垂直于基板100设置并同基板100固定连接的的端板110。
[0056] 结合图4~6,载物架200包括:两组第一承载横杆组和两组第二承载横杆组,每组第一承载横杆组包括第一上横杆220和第二上横杆230,每组第二承载横杆组包括第一下横
杆240和第二下横杆250。
[0057] 两组第二承载横杆组并列设置并靠近滑轨300设置,以用于承载混凝土U型槽2000的底部。两组第一承载横杆组分设于两组第二承载横杆组的两侧,并位于第二承载横杆组
的远离滑轨300的一侧,以用于承载混凝土U型槽2000的耳部。第一上横杆220、第二上横杆
230、第一下横杆240和第二下横杆250构成了载物架200的承载部。第一上横杆220、第二上
横杆230、第一下横杆240和第二下横杆250的顶部还可以覆盖一层橡胶层,用于缓冲,并增
大与混凝土U型槽2000的摩擦,避免混凝土U型槽2000受损的同时增加其在载物架200上的
稳定性。
[0058] 第一承载横杆组和第二承载横杆组平行设置。第一上横杆220、第二上横杆230、第一下横杆240和第二下横杆250均垂直于端板110设置,且第一上横杆220、第二上横杆230、
第一下横杆240和第二下横杆250的端部均同端板110固定连接。为了提高第一上横杆220、
第二上横杆230、第一下横杆240和第二下横杆250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第一上横杆220由
支撑杆261固定架设于基板100,支撑杆261支撑于第一上横杆220和基板100之间。第二上横
杆230由第一连杆262同第一下横杆240连接,一组第二承载横杆组的第二下横杆250与另一
组第二承载横杆组的第一下横杆240之间由第二连杆263连接。
[0059] 一组第一连杆262使位于内侧的第二上横杆230和位于外侧的第一下横杆240构成了承载力分担整体;另一组第一连杆262使位于内侧的第一上横杆220和位于外侧的第二下
横杆250构成了承载力分担整体;第二连杆263使位于内侧的第二下横杆250和位于内侧的
第一下横杆240构成了承载力分担整体;而位于外侧的第一上横杆220和位于外侧的第二上
横杆230则通过支撑杆261来将承载力传递至基板100。如此的结构设计,使得载物架200能
够将混凝土U型槽2000的重量充分分散,避免局部受力过大而出现损伤,提高了承载能力的
稳定性和可靠性,并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承载能力。
[0060] 其中,每一组第一承载横杆组的第一上横杆220和第二上横杆230平行且间隔设置形成托举通道210,每一组第二承载横杆组的第一下横杆240和第二下横杆250也为平行且
间隔设置形成托举通道210。
[0061] 当混凝土U型槽2000放置于载物架200上时,混凝土U型槽2000的每一侧耳部均由第一上横杆220和第二上横杆230来支撑,混凝土U型槽2000的底部则由第一下横杆240和第
二下横杆250来支撑。由于第一上横杆220和第二上横杆230间隔设置,第一下横杆240和第
二下横杆250间隔设置,这样还有利于使承重力分散,避免承重点过于集中而导致混凝土U
型槽2000受损,同时也提高了承载稳定性,避免混凝土U型槽2000在运输或装卸过程中随意
晃动。
[0062] 进一步地,结合图7,驱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510、减速机构520、丝杆530和驱动座540。减速机构520装配于伺服电机510,减速机构520和伺服电机510都安装于端板110的远
离载物架200的一侧。驱动座540可滑动地配合于滑轨300,丝杆530平行于滑轨300设置并同
驱动座540传动配合,丝杆530的端部可转动地配合于端板110并贯穿端板110,丝杆530与减
速机构520的动力输出部传动连接。驱动座540同搬运架400可拆卸地配合,以用于将搬运架
400由滑轨300送入升降组件600。
[0063] 第一下横杆240和第二下横杆250的底部均设置有支撑轨270,支撑轨270沿第一下横杆240和第二下横杆250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轨270的长度同第一下
横杆240的长度以及第二下横杆250的长度相同。支撑轨270的底部可滑动地配合于驱动座
540的顶部,驱动座540可滑动地配合于滑轨300,驱动座540有滑轨300支撑,进而驱动座540
对第一下横杆240和第二下横杆250形成支撑。第一连杆262还同时与支撑轨270固定连接。
[0064] 通过以上设计,进一步提升了驱动座540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载物架200的支撑稳定性。
[0065]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沿支撑轨270的长度方向,支撑轨270同驱动座540可滑动地配合,沿施工架1000的高度方向,支撑轨270与驱动座540为固定配合(本实施例是通过
在支撑轨270的底部设置横截面呈椭圆形的凸棱271来实现的)。这样,进一步提升了支撑轨
270和驱动座540之间的装配紧密度,提升了整体的稳定性。
[0066] 进一步地,结合图8~14,搬运架400还包括:基座410。配合部411设于基座410的两侧。托举组件包括:升降座420、升降器430、延伸杆440、第一托举横杆450和第二托举横杆
460。
[0067] 升降器430嵌设于基座410的顶部,升降座420安装于升降器430的升降端。第一托举横杆450平行于第一上横杆220、及第二上横杆230设置,并由延伸杆440固定连接于升降
座420。第二托举横杆460平行于第一下横杆240、及第二下横杆250设置,第二托举横杆460
固定安装于升降座420的顶部。升降器430用于将升降座420托起,以使第一托举横杆450由
第一上横杆220和第二上横杆230之间升起来托举混凝土U型槽2000的耳部,同时使第二托
举横杆460由第一下横杆240和第二下横杆250之间升起来托举混凝土U型槽2000的底部。
[0068]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承载横杆组和第二承载横杆组在横截面上分布于一等腰梯形的四角,第一托举横杆450和第二托举横杆460在横截面上也分布于一等腰梯形的四角,以
更好地承载带有耳部的混凝土U型槽2000。其中,第一连杆262、第二连杆263和延伸杆440都
是间隔且连续设置的,为了提高其稳定性,均由加强筋700进行加固。
[0069] 进一步地,升降组件600包括:升降轨道610、升降台620和用于控制升降台620升起和下降的升降驱动器(图中未示出)。
[0070] 升降轨道610架设于滑轨300的尾端,升降台620可滑动地配合于升降轨道610。升降台620的靠近滑轨300的一侧边缘具有用于为基座410让位的让位缺口630,让位缺口630
朝升降台620远离滑轨300的一端延伸。让位缺口630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同滑轨300对接并用
于同基座410配合的滑动段640,在本实施例中,滑动段640的横截面同滑轨300的横截面结
构相同,以使基座410能够由滑轨300顺利滑入升降台620的让位缺口630。沿滑轨300的长度
方向,基座410同滑轨300、及滑动段640均为可滑动地配合。沿升降轨道610的长度方向(在
本实施例中,升降轨道610沿竖直方向安装于基板100,也即施工架1000的高度方向),基座
410同滑轨300、及滑动段640均为固定配合。
[0071] 其中,升降驱动器可以是叉车使用的升降装置,也可以是升降式滑轮组件,还可以是丝杆530升降式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是叉车的升降装置。
[0072] 采用在升降台620上开设让位缺口630的方式,该让位缺口630并未贯通升降台620的远离滑轨300的一端,能够保证基座410从滑轨300滑入升降台620之后具有可靠的稳定
性,确保在升降过程中不会发生意外晃动,保证能够将混凝土U型槽2000顺利运送至地面。
[0073] 进一步地,基座410通过位于其两侧的配合部411可滑动地配合于两根滑轨300之间,丝杆530设于两根滑轨300之间,基座410开设有供丝杆530通过的让位通孔412。驱动座
540设置有配合滑槽550,配合滑槽550由驱动座540靠近升降轨道610的一侧凹陷形成,配合
滑槽550沿升降轨道610的长度方向延伸贯穿驱动座540。基座410的远离升降轨道610的一
端具有用于同配合滑槽550配合的配合滑块413。沿升降轨道610的长度方向,配合滑块413
同配合滑槽550可滑动地配合。沿滑轨300的长度方向,配合滑块413同配合滑槽550固定配
合。具体在本实施例中,配合滑块413为T型滑块,配合滑槽550为T型滑槽。
[0074] 其中,升降座420与支撑轨270之间具有用于托举组件做托举动作的间隙,以避免支撑轨270对升降座420的运动造成干扰,同时也避免影响搬运架400沿滑轨300顺利滑动。
[0075] 进一步地,第一托举横杆450和第二托举横杆460均开设有装配槽,装配槽由第一托举横杆450和第二托举横杆460的顶部凹陷而成并沿其长度方向延伸。装配槽容纳有导轮
480,导轮480有阻尼且可转动地装配于装配槽的槽壁,导轮480的轮面延伸至装配槽的槽口
外部。导轮480的轮面覆盖有用于提高摩擦力并进行缓冲的橡胶层。通过该设计,导轮480的
设计能够使往搬运架400上放置混凝土U型槽2000和卸下混凝土U型槽2000更加方便,不仅
更加省力,也避免不必要的摩擦二损伤混凝土U型槽2000。
[0076] 对导轮480采用有阻尼的设计,能够避免随意滚动而导致混凝土U型槽2000意外脱落。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导轮480的有阻尼的设计还额外配置有用于驱动导轮480转动的伺
服马达(图中未示出)。在需要装卸混凝土U型槽2000时,通过控制伺服马达的转动方向,可
以利用导轮480辅助混凝土U型槽2000朝搬运架400上运动或者从搬运架400上向外运动,使
装卸更加方便省力。而在不从搬运架400上移动或者不朝搬运架400上防止混凝土U型槽
2000时,则控制伺服马达停机,此时,导轮480本身的阻尼作用和伺服马达的阻尼能够更好
地保证混凝土U型槽2000稳定不移动。
[0077] 为了使导轮480发挥更好的辅助效果,沿第一托举横杆450和第二托举横杆460的长度方向,装配槽贯穿第一托举横杆450和第二托举横杆460二者的两端端壁。导轮480沿装
配槽呈均匀间隔分布,位于装配槽的端部的导轮480延伸超出第一托举横杆450和第二托举
的端壁,这样在混凝土U型槽2000离开搬运架400的一瞬间或者刚刚接触搬运架400的一瞬
间,能够避免混凝土U型槽2000直接与第一托举横杆450本体或者第二托举横杆460本体发
生直接碰撞,避免混凝土U型槽2000受损。
[0078]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当搬运架400位于滑轨300,且托举组件处于收回的状态时,第一托举横杆450和第二托举横杆460均位于载物架200的托举通道210中,即第一
托举横杆450都位于第一上横杆220和第二上横杆230之间的间隙中,第二托举横杆460都位
于第一下横杆240和第二下横杆250之间的间隙中,而导轮480面与载物架200上的混凝土U
型槽2000之间存在间隙,如图15和图16所示。如此设计能够利用第一上横杆220和第二上横
杆230来对第一托举横杆450进行限位,并利用第一下横杆240和第二下横杆250来对第二托
举横杆460进行限位,保证在做出托举动作的过程中,第一托举横杆450和第二托举横杆460
都能准确运动并将混凝土U型槽2000托起,如图17所示。
[0079]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施工方法就是利用施工架1000进行施工的具体操作方法,实现对混凝土U型槽2000的装卸,如图15~19所示,相关内容上文已经做了具体
讨论,此处不再赘述。
[0080] 综上所述,施工架1000能够取代人工来完成对混凝土U型槽2000的装卸工作,效率高,安全可靠,还能够减小在装卸过程中使混凝土U型槽2000受损的几率,在降低人力成本
的同时还能够减小混凝土U型槽2000报废率,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成本。上述施工方
法大大简化了操作流程,使人力劳动负荷明显降低,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大大降低了施工过
程中的危险性,节约成本的同时保障了施工效率。
[008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
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