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设备协同方法、前端设备和安防管理平台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11428740.X

文献号 : CN11122480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张亚兰陈赟

申请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前端设备协同方法,应用于安防系统,用于减少协同操作的时延。安防系统包括多个前端设备,所述多个前端设备中包括第一前端设备和第二前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包括:所述第一前端设备确定存在预设的协同触发事件;所述第一前端设备向所述第二前端设备发送协同指令,所述协同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前端设备执行所述协同指令对应的操作。

权利要求 :

1.一种前端设备协同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安防系统,所述安防系统包括多个前端设备,所述多个前端设备中包括第一前端设备和第二前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第一前端设备确定存在预设的协同触发事件;

所述第一前端设备向所述第二前端设备发送协同指令,所述协同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前端设备执行所述协同指令对应的操作,协同指令不需要经过安防管理平台转发,而是由第一前端设备直接发送给第二前端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端设备向所述第二前端设备发送协同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前端设备接收并保存安防管理平台发送的配置信息集合,所述配置信息集合中包括所述第二前端设备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二前端设备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前端设备执行所述协同指令对应的操作的能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端设备向所述第二前端设备发送协同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前端设备获取协同策略;

所述第一前端设备向所述第二前端设备发送协同指令包括:所述第一前端设备根据所述协同策略确定所述第二前端设备;

所述第一前端设备向所述第二前端设备发送所述协同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端设备获取协同策略包括:所述第一前端设备接收所述安防管理平台发送的所述协同策略;或,所述第一前端设备获取用户在客户端配置的所述协同策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一前端设备与所述第二前端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中断,所述第一前端设备删除所述协同策略中所述第二前端设备的协同策略;或者,所述第一前端设备接收所述安防管理平台发送的去协同通知消息,所述第一前端设备根据所述去协同通知消息的指示删除所述协同策略中所述第二前端设备的协同策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触发事件包括通过人脸识别技术检测到数据库中的人脸。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触发事件包括用户对于IPC显示屏幕某个区域的点击。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协同能力集,所述协同能力集是指第二前端设备根据所述协同指令完成的操作的集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能力集包括录像、抓拍、变焦高清或警铃。

10.根据权利要求1‑5、8与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指令对应的操作是转动摄像头或拍照。

11.根据权利要求1‑5、8与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端设备登录至所述第二前端设备并保持长连接直至解除绑定。

12.根据权利要求1‑5、8与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端设备进行人脸识别检测到数据库中的人脸,根据协同策略,所述协同触发事件对应的前端设备为第二前端设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前端设备的操作为进行跟踪拍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端设备检测到入侵,触发所述第二前端设备拍照记录。

15.一种安防系统前端设备协同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安防系统,所述安防系统包括多个前端设备,所述多个前端设备中包括第一前端设备和第二前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安防管理平台向所述第一前端设备发送协同策略,所述协同策略用于当所述第一前端设备检测到预设的协同触发事件时,所述第一前端设备从所述多个前端设备中确定第二前端设备并指示所述第二前端设备执行协同指令对应的操作,协同指令不需要经过安防管理平台转发,而是由第一前端设备直接发送给第二前端设备;

所述安防管理平台接收所述第一前端设备发送的所述协同触发事件的告警。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安防管理平台接收所述第二前端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前端设备执行所述协同指令对应的操作的能力;

所述安防管理平台向所述第一前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集合,所述配置信息集合中包括所述第二前端设备的配置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安防管理平台检测到所述第二前端设备下线时,或者,当所述安防管理平台接收所述第二前端设备发送的去协同信息时,所述安防管理平台向所述第一前端设备发送去协同通知消息,所述去协同通知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前端设备删除所述协同策略中所述第二前端设备的协同策略。

18.根据权利要求1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触发事件包括通过人脸识别技术检测到数据库中的人脸。

19.根据权利要求1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触发事件包括用户对于IPC显示屏幕某个区域的点击。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协同能力集,所述协同能力集是指第二前端设备根据所述协同指令完成的操作的集合。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能力集包括录像、抓拍、变焦高清或警铃。

22.根据权利要求15‑17、20与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指令对应的操作是转动摄像头或拍照。

23.根据权利要求15‑17、20与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端设备登录至所述第二前端设备并保持长连接直至解除绑定。

24.根据权利要求15‑17、20与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端设备进行人脸识别检测到数据库中的人脸,根据协同策略,所述协同触发事件对应的前端设备为第二前端设备。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前端设备的操作为进行跟踪拍摄。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端设备检测到入侵,触发所述第二前端设备拍照记录。

27.一种前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设备包括: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存在预设的协同触发事件;

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前端设备发送协同指令,所述协同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前端设备执行所述协同指令对应的操作,协同指令不需要经过安防管理平台转发,而是由第一前端设备直接发送给第二前端设备。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前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设备还包括:获取模块,用于接收并保存安防管理平台发送的配置信息集合,所述配置信息集合中包括所述第二前端设备的配置信息,所述第二前端设备的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前端设备执行所述协同指令对应的操作的能力。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前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设备还包括获取模块,所述获取模块用于:

在所述发送模块向所述第二前端设备发送协同指令之前,获取协同策略;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协同策略确定所述第二前端设备;

向所述第二前端设备发送所述协同指令。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前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所述安防管理平台发送的所述协同策略;或,获取用户在客户端配置的所述协同策略。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前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设备还包括:删除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前端设备与所述第一前端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中断时,删除所述协同策略中所述第二前端设备的协同策略;或者,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安防管理平台发送的去协同通知消息,所述删除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去协同通知消息的指示删除所述协同策略中所述第二前端设备的协同策略。

32.根据权利要求27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前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触发事件包括通过人脸识别技术检测到数据库中的人脸。

33.根据权利要求27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前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触发事件包括用户对于IPC显示屏幕某个区域的点击。

34.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前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协同能力集,所述协同能力集是指第二前端设备根据所述协同指令完成的操作的集合。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前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能力集包括录像、抓拍、变焦高清或警铃。

36.根据权利要求27‑31、34与35中任一项所述的前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指令对应的操作是转动摄像头或拍照。

37.根据权利要求27‑31、34与35中任一项所述的前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端设备登录至所述第二前端设备并保持长连接直至解除绑定。

38.根据权利要求27‑31、34与35中任一项所述的前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端设备进行人脸识别检测到数据库中的人脸,根据协同策略,所述协同触发事件对应的前端设备为第二前端设备。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前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前端设备的操作为进行跟踪拍摄。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前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端设备检测到入侵,触发所述第二前端设备拍照记录。

41.一种安防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前端设备发送协同策略,所述协同策略用于当所述第一前端设备检测到预设的协同触发事件时,所述第一前端设备从多个前端设备中确定第二前端设备并指示所述第二前端设备执行协同指令对应的操作,协同指令不需要经过安防管理平台转发,而是由第一前端设备直接发送给第二前端设备;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前端设备发送的所述协同触发事件的告警。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安防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前端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二前端设备执行所述协同指令对应的操作的能力;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一前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集合,所述配置信息集合中包括所述第二前端设备的配置信息。

43.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安防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当所述安防管理平台检测到所述第二前端设备下线时,或者,当所述安防管理平台接收所述第二前端设备发送的去协同信息时,向所述第一前端设备发送去协同通知消息,所述去协同通知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前端设备删除所述协同策略中所述第二前端设备的协同策略。

44.根据权利要求41至43中任一项所述的安防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触发事件包括通过人脸识别技术检测到数据库中的人脸。

45.根据权利要求41至43中任一项所述的安防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触发事件包括用户对于IPC显示屏幕某个区域的点击。

46.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安防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协同能力集,所述协同能力集是指第二前端设备根据所述协同指令完成的操作的集合。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安防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能力集包括录像、抓拍、变焦高清或警铃。

48.根据权利要求41‑43、46与47中任一项所述的安防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指令对应的操作是转动摄像头或拍照。

49.根据权利要求41‑43、46与47中任一项所述的安防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端设备登录至所述第二前端设备并保持长连接直至解除绑定。

50.根据权利要求41‑43、46与47中任一项所述的安防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端设备进行人脸识别检测到数据库中的人脸,根据协同策略,所述协同触发事件对应的前端设备为第二前端设备。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安防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前端设备的操作为进行跟踪拍摄。

52.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安防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端设备检测到入侵,触发所述第二前端设备拍照记录。

5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说明书 :

前端设备协同方法、前端设备和安防管理平台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安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前端设备协同方法、前端设备和安防管理平台。

背景技术

[0002] 安防系统是指通过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管理系统和消防系统等构成的安全防范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通常由多个网络摄像机(internet protocol camera,IPC)构成,每个IPC
将获取的视频流发送至视频管理系统(video management system,VMS)又称视频管理平
台。门禁管理系统和消防系统等则通常由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管理平台进行
管理。
[0003] 现有技术中,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管理系统和消防系统等安防子系统通常独立工作;其中,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多个IPC可以协同工作,例如当一个IPC识别告警事件后,可以
将该告警事件上报VMS,VMS可以向该告警事件关联的其它IPC发送控制指令,实现多IPC协
同对目标进行持续监测。
[0004] 由于现有技术中,视频监控系统中多IPC协同需要由VMS向IPC发送控制指令实现,在实时性要求较高场景下,例如机场监控飞机起飞过程中需要多IPC协同监控,此时通过一
个IPC上报VMS,由VMS再去发送控制指令调动其它IPC,会导致时延较大。

发明内容

[0005]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前端设备协同方法,应用于安防系统,可以减少协同操作的时延。
[0006]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前端设备协同方法,应用于安防系统,该安防系统包括多个前端设备,该多个前端设备中包括第一前端设备和第二前端设备,该方法包
括:该第一前端设备确定存在预设的协同触发事件;该第一前端设备向该第二前端设备发
送协同指令,该协同指令用于指示该第二前端设备执行该协同指令对应的操作。
[0007] 安防系统包括多个前端设备,各前端设备之间存在通信连接,前端设备可以对周围环境进行监测,例如IPC可以对特定区域进行监控,当第一前端设备通过检测确定存在预
设的协同触发事件时,例如IPC通过人脸识别检测到数据库中的人脸,第一前端设备可以通
过通信连接直接向第二前端设备发送协同指令,该协同指令可用于指示第二前端设备执行
该协同指令对应的操作,例如进行高清拍照。
[0008]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前端设备协同方法,若第一前端设备确定存在协同触发事件,第一前端设备可以向第二前端设备发送协同指令,指示第二前端设备执行协同指令对
应的操作,由于第一前端设备可以直接向第二前端设备发送协同指令,不需要通过安防管
理平台转发,因此可以减少协同操作的时延。
[0009]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前端设备向该第二前端设备发送协同指令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该第一前端设备接收并保存安防管理平台发送的配置信息集
合,该配置信息集合中包括该第二前端设备的配置信息,该第二前端设备的配置信息包括
该第二前端设备执行该协同指令对应的操作的能力。
[001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前端设备协同方法,第一前端设备可以接收安防管理平台发送的配置信息集合,包括第二前端设备执行协同指令对应的操作的能力,即第一前端设备
获取了可指示第二前端设备执行的协同操作,增加了方案的可实现性。
[0011]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前端设备向该第二前端设备发送协同指令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该第一前端设备获取协同策略;该第一前端设备向该第二前端
设备发送协同指令包括:该第一前端设备根据该协同策略确定该第二前端设备;该第一前
端设备向该第二前端设备发送该协同指令。
[001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前端设备协同方法,第一前端设备获取协同策略,提供了第一前端设备根据协同策略确定执行协同操作的第二前端设备的一种实现方式,增强了方案
的可实现性。
[0013]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前端设备获取协同策略包括:该第一前端设备接收安防管理平台发送的该协同策略;或,该第一前端设备获取用户在客户端
配置的该协同策略。
[0014]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前端设备协同方法,提供了第一前端设备获取协同策略的两种方式,增加了方案实现的灵活性。
[0015]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该第一前端设备与该第二前端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中断时,该第一前端设备删除该协同策略中该第二前端设备的协同策略;或者,
该第一前端设备接收该安防管理平台发送的去协同通知消息;该第一前端设备根据该去协
调通知消息的指示删除该协同策略中该第二前端设备的协同策略。
[0016]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前端设备协同方法,提供了前端设备去协同的实现方式,增加了方案的完整度和可实现性。
[0017]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前端设备向安防管理平台发送第一配置信息,该第一配置信息包括该第一前端设备执行该协同安防动作的能力。
[0018]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前端设备协同方法,第一前端设备可以向安防管理平台发送自己的配置信息,这样可以通过安防管理平台实现各个前端设备之间的配置信息互通,增
加了方案的可实现性。
[0019]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前端设备向该安防管理平台发送该协同触发事件的告警。
[002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前端设备协同方法,第一前端设备检测到预设的协同触发事件后,可以向安防管理平台发送告警,增加了方案可实现性。
[0021]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前端设备协同方法,应用于安防系统,该安防系统包括多个前端设备,该多个前端设备中包括第一前端设备和第二前端设备,该方法包
括:安防管理平台向该第一前端设备发送协同策略,该协同策略用于当该第一前端设备检
测到预设的协同触发事件时,该第一前端设备从该多个前端设备中确定第二前端设备并指
示该第二前端设备执行协同指令对应的操作;该安防管理平台接收该第一前端设备发送的
该协同触发事件的告警。
[0022] 安防系统包括多个前端设备,安防管理平台与各前端设备建立连接,各前端设备之间也存在通信连接,前端设备可以对周围环境进行监测,例如IPC可以对特定区域进行监
控,安防管理平台向该第一前端设备发送协同策略,该协同策略用于当该第一前端设备检
测到预设的协同触发事件时,该第一前端设备从该多个前端设备中确定第二前端设备并指
示该第二前端设备执行协同指令对应的操作;当第一前端设备检测到预设的协同触发事件
时,例如IPC通过人脸识别检测到数据库中的人脸,第一前端设备可以通过通信连接直接向
第二前端设备发送协同指令,该协同指令可用于指示第二前端设备执行该协同指令对应的
操作,例如对进行高清拍照。第一前端设备还向安防管理平台发送协同触发事件的告警。
[0023]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前端设备协同方法,安防管理平台向该第一前端设备发送协同策略,当该第一前端设备检测到预设的协同触发事件时,该第一前端设备可以根据该协
同策略从该多个前端设备中确定第二前端设备并指示该第二前端设备执行协同指令对应
的操作,由于第一前端设备可以直接向第二前端设备发送协同指令,不需要通过安防管理
平台转发,因此可以减少协同操作的时延。
[0024]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安防管理平台接收该第二前端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包括该第二前端设备执行该协同指令对应的操作
的能力;该安防管理平台向该第一前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集合,该配置信息集合中包括该
第二前端设备的配置信息。
[0025]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前端设备协同方法,安防管理平台可以将接收到的该第二前端设备的配置信息,发送给该第一前端设备,第一前端设备可以接收安防管理平台发送的
第二前端设备的配置信息获取第二前端设备执行协同指令对应的操作的能力,增加了方案
的可实现性。
[0026]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当该安防管理平台检测到该第二前端设备下线时,或者,当该安防管理平台接收该第二前端设备发送的去协同信息
时,该安防管理平台向该第一前端设备发送去协同通知消息,该去协调通知消息用于指示
该第一前端设备删除该协同策略中该第二前端设备的协同策略。
[0027]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前端设备协同方法,提供了前端设备去协同的实现方式,增加了方案的完整度和可实现性。
[0028]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前端设备协同方法,应用于安防系统,该安防系统包括第一安防管理平台和第二安防管理平台,第一前端设备为与第一安防管理平台关
联的前端设备,第二前端设备为与第二安防管理平台关联的设备,该方法包括:
[0029] 该第一前端设备确定存在预设的协同触发事件;该第一前端设备向第一安防管理平台发送告警;第一安防管理平台向第二安防管理平台发送该告警对应的协同任务请求;
该第二安防管理平台向该第二前端设备转发协同任务请求;该第二前端设备执行该协同任
务对应的操作。
[0030]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安防管理平台向第二安防管理平台发送该协同任务请求之前,第一前端设备获取协同策略;第一前端设备根据
该协同策略确定该协同触发事件对应的协同设备为第二前端设备;该第一前端设备向向第
一安防管理平台发送第二前端设备的信息。
[0031]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前端设备向第一安防管理平台发送告警后,第一安防管理平台根据预设的协同策略确定协同触发事件对应的协
同设备为第二前端设备。
[0032]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前端设备根据该协同策略确定该协同触发事件对应的协同设备的协同操作,或者,第一前端设备根据该协同策
略确定该协同触发事件对应的协同设备的协同操作。
[0033] 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前端设备,该前端设备包括: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存在预设的协同触发事件;发送模块,用于向该第二前端设备发送协同指令,该协同指令
用于指示该第二前端设备执行该协同指令对应的操作。
[0034]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前端设备还包括:获取模块,用于接收并保存安防管理平台发送的配置信息集合,该配置信息集合中包括该第二前端设备的配置信
息,该第二前端设备的配置信息包括该第二前端设备执行该协同指令对应的操作的能力。
[0035]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获取模块还用于:在该发送模块向该第二前端设备发送协同指令之前,获取协同策略;该发送模块具体用于:根据该协同策略确定
该第二前端设备;向该第二前端设备发送该协同指令。
[0036]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接收安防管理平台发送的该协同策略;或,获取用户在客户端配置的该协同策略。
[0037] 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前端设备还包括:删除模块,用于当该第二前端设备与该第一前端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中断时,删除该协同策略中该第二前端设备
的协同策略;或者,该获取模块还用于接收该安防管理平台发送的去协同通知消息,该删除
模块,还用于根据该去协调通知消息的指示删除该协同策略中该第二前端设备的协同策
略。
[0038] 本申请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安防管理平台,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向该第一前端设备发送协同策略,该协同策略用于当该第一前端设备检测到预设的协同触发事件
时,该第一前端设备从该多个前端设备中确定第二前端设备并指示该第二前端设备执行协
同指令对应的操作;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该第一前端设备发送的该协同触发事件的告警。
[0039] 在第五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该第二前端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包括该第二前端设备执行该协同指令对应的操作的能力;该
发送模块,还用于向该第一前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集合,该配置信息集合中包括该第二前
端设备的配置信息。
[0040] 在第五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发送模块还用于:当该安防管理平台检测到该第二前端设备下线时,或者,当该安防管理平台接收该第二前端设备发送的去协同
信息时,向该第一前端设备发送去协同通知消息,该去协调通知消息用于指示该第一前端
设备删除该协同策略中该第二前端设备的协同策略。
[0041] 本申请实施例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前端设备,处理器、储存器、输入输出设备以及总线;该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分别于该总线相连。该前端设备具有实现上述第一
方面至第三方面中前端设备协同方法的功能。
[0042] 本申请实施例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安防管理平台,处理器、储存器、输入输出设备以及总线;该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分别于该总线相连。该前端设备具有实现上述
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前端设备协同方法的功能。
[0043] 本申请实施例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安防系统,该安防系统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三方面提供的前端设备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提供的一种安防管理平台。
[0044] 本申请实施例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该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及其各实现
方式中的方法。
[0045] 本申请实施例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储存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指令,当该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实现前述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及其
各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
[0046]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0047]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前端设备协同方法,若第一前端设备检测到协同触发事件,第一前端设备可以向第二前端设备发送协同指令,指示第二前端设备执行协同指令对应的
操作,由于第一前端设备可以直接向第二前端设备发送协同指令,不需要通过安防管理平
台转发,因此可以减少协同操作的时延。

附图说明

[0048] 图1为视频监控系统中多个IPC协同工作示意图;
[0049]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安防系统架构图;
[0050]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前端设备协同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0051]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前端设备协同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交互示意图;
[0052]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个安防系统架构图;
[0053]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前端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0054]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安防管理平台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0055]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前端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0056]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安防管理平台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7] 在安防系统中,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管理系统和消防系统等安防子系统通常独立工作,其中,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多个IPC可以协同工作,请参阅图1,为视频监控系统中多个
IPC协同工作示意图。
[0058] 视频监控系统由多个IPC构成,其中,包括VMS、一个主IPC和至少一个协作IPC,每个IPC将获取的视频流发送至VMS。当一个IPC检测到告警事件后,可以将该告警事件上报
VMS,VMS可以向该告警事件关联的其它IPC发送控制指令,实现多IPC协同对目标进行持续
监测。这里,IPC检测到的告警事件,可以是人脸识别检测到数据库中的人脸、拍摄区域被遮
挡或出现侵入设定区域的目标等。
[0059] 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多个IPC可以协同工作时,需要由VMS向IPC发送控制指令实现,在实时性要求较高场景下,例如机场监控飞机起飞过程中需要多IPC协同监控,此时通过一
个IPC上报VMS,由VMS再去发送控制指令调动其它IPC执行相应的操作,会导致时延较大。
[006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前端设备协同方法,应用于安防系统,可以减少协同操作的时延。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相关术语进行介绍:
[0061] 安防系统是以安全防范产品构成的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防爆安全检查等的系统;或是由上述系统为子系统组合或集成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防系统包括安防管理平台和多个前端设备。
[0062] 协同触发事件是预设于前端设备,可以由前端设备检测或感知的事件。当第一前端设备检测或感知到协同触发事件时,将触发该第一前端设备请求至少一个第二前端设备
执行协同操作。示例性的,协同触发事件可以是与第一前端设备的设备性能相关的告警事
件,例如,对于智能IPC,预设的协同触发事件可以是通过人脸识别技术检测到数据库中的
人脸;协同触发事件还可以是第一前端设备获取的用户输入的操作指令,例如,用户对于
IPC显示屏幕某个区域的点击。
[0063] 配置信息是前端设备的配置参数,配置信息包括该前端设备的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端口号、协议、用户名及密码、协同能力集,还可以包括位置
信息和备注信息。其中IP地址、端口号用于确定该前端设备在网络中的位置,用户名及密码
用于鉴权认证,协议是指开放接口标准(open network video interface forum,ONVIF)或
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的TC100标准等协议,协同能力集是指该前
端设备可以根据协同指令完成的操作的集合,例如录像,抓拍,变焦高清或警铃等。
[0064] 协同策略是协同触发事件与前端设备的操作之间的对应规则,当第一前端设备检测到第一协同触发事件,可以根据协同策略确定第一协同触发事件对应的第二前端设备,
根据协同策略还可以进一步地确定触发第二前端设备执行的操作。
[0065] 协同指令是用于指示前端设备执行协同操作的指令,协同指令中可以携带操作信息。示例性的,第一前端设备进行人脸识别检测到数据库中的人脸,根据协同策略,该协同
触发事件对应的前端设备为第二前端设备,进一步地,第二前端设备的操作为进行跟踪拍
摄。则第一前端设备向第二前端设备发送协同指令,该协同指令中携带跟踪拍摄操作信息,
用于指示第二前端设备进行跟踪拍摄。
[0066] 请参阅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安防系统架构图。
[0067]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防系统包括安防管理平台和多个前端设备,这里的多个前端设备为至少两个前端设备,图中的n大于或等于2。
[0068] 其中,前端设备可以是IPC、周界报警器、烟雾探测器或报警铃等应用于安防系统前端的各种传感器设备,安防系统中的多个前端设备的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此处对
于前端设备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定。
[0069] 安防管理平台是对前端设备进行管理的后端平台。当前端设备为车辆管理或门禁管理相关的传感器时,安防管理平台可以是IOT管理平台;当前端设备均为IPC时,该安防管
理平台也可以是VMS或智能视频监控系统(intelligent video surveillance,IVS)。
[0070] 基于图2所示的安防系统架构图,请参阅图3,本申请实施例中前端设备协同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0071] 301、第一前端设备确定存在预设的协同触发事件;
[0072] 安防系统中的第一前端设备可以通过检测确定是否存在预设的协同触发事件,第一前端设备可以是IPC、烟雾探测器或报警铃等应用于安防系统前端的各种传感器设备。
[0073] 可选地,预设的协同触发事件可以是与第一前端设备的设备性能相关的告警事件。例如,对于智能IPC,预设的协同触发事件可以是通过人脸识别技术检测到数据库中的
人脸;对于普通IPC,预设的协同触发事件可以是拍摄区域被遮挡或出现侵入设定区域的目
标等;对于烟雾探测器,预设的协同触发事件可以是烟雾浓度达到预设阈值。
[0074] 可选地,预设的协同触发事件可以是第一前端设备获取的用户输入的操作指令。例如,用户对于IPC显示屏幕某个区域的点击,或报警铃获取的用户对报警按键的按压操作
等。
[0075] 302、若存在预设的协同触发事件,则第一前端设备向第二前端设备发送协同指令;
[0076] 若存在预设的协同触发事件,则第一前端设备向第二前端设备发送协同指令,该协同指令用于指示第二前端设备执行协同指令对应的操作。这里协同指令不需要经过安防
管理平台转发,而是由第一前端设备直接发送给第二前端设备。第二前端设备根据协同指
令的指示执行协同指令对应的操作,协同指令对应的操作与第二前端设备的能力相关,例
如,若第二前端设备为IPC,则协同指令对应的操作可能是转动摄像头方向或拍照等;若第
二前端设备为报警铃,则协同指令对应的操作可能是响铃。此处,对于协同指令对应的操作
不做限定。
[0077]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前端设备协同方法,若第一前端设备检测到协同触发事件,第一前端设备可以向第二前端设备发送协同指令,指示第二前端设备执行协同指令对应的
操作,由于第一前端设备可以直接向第二前端设备发送协同指令,不需要通过安防管理平
台转发,因此可以减少协同操作的时延。
[0078] 基于图2所示的安防系统架构图,请参阅图4,本申请实施例中前端设备协同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交互示意图。
[0079] 需要说明的是,安防系统中包括多个前端设备,用户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选择所有的前端设备布防,或者选取部分前端设备布防,例如一栋大楼中位于某一层的前端设
备布防。对于布防的前端设备数量不做限定,本实施例中,以选取第一前端设备、第二前端
设备和第三前端设备布防为例进行说明。
[0080] 本申请实施例中前端设备均为具有联网能力的设备,各个前端设备之间可以建立有线或无线通信连接。
[0081] 401、安防管理平台向前端设备请求配置信息;
[0082] 安防管理平台首先会根据协议与安防系统内的多个前端设备建立连接,然后获取各个前端设备的配置信息。可以理解的是,安防管理平台可以分别向第一前端设备、第二前
端设备和第三前端设备请求配置信息,图4中仅以安防管理平台向第二前端设备请求配置
信息为例进行示意。
[0083] 402、前端设备向安防管理平台发送配置信息;
[0084] 前端设备接收安防管理平台对配置信息的请求后,可以向安防管理平台发送配置信息。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前端设备、第二前端设备和第三前端设备请求都可以分别向安防
管理平台发送自己的配置信息,图4中仅以第二前端设备向安防管理平台发送配置信息为
例进行示意。
[0085] 配置信息包括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端口号、协议、用户名及密码、协同能力集,还可以包括位置信息和备注信息。其中用户名及密码可以用于鉴权认证,
协议可以是开放接口标准(open network video interface forum,ONVIF)或全国安全防
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的TC100协议等,协同能力集是指该前端设备可以根据
协同指令完成的操作的集合,例如录像,抓拍,变焦高清或警铃等。
[0086] 安防管理平台接收前端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后,将获取的配置信息集合保存到本地。
[0087] 403、安防管理平台向前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集合;
[0088] 安防管理平台向前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集合,可以理解的是,安防管理平台可以分别向第一前端设备、第二前端设备和第三前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集合,图4中仅以安防管
理平台向第一前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集合为例进行示意。
[0089] 安防管理平台向第一前端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集合中包括第二前端设备的配置信息和第三前端设备的配置信息。第一前端设备获取配置信息集合后,将第二前端设备的
配置信息和第三前端设备的配置信息保存在本地。
[0090] 第一前端设备获取配置信息集合中第二前端设备的配置信息,包括第二前端设备的IP地址、端口号、协议、用户名和密码,第一前端设备可以根据上述信息与第二前端设备
建立通信连接,并完成鉴权认证,由此,第一前端设备可以登录第二前端设备并对其进行控
制,可选地,第一前端设备可以根据用户的配置,与第二前端设备绑定,即第一前端设备根
据第二前端设备配置信息中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第二前端设备,并对其进行控制,直至第
二前端设备与其解除绑定。可选地,第一前端设备检测到预设的协同触发事件时,根据第二
前端设备配置信息中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第二前端设备,向第二前端设备发送协同指令,
指示第二前端设备完成协同指令对应的操作。可选地,配置信息中包括协同能力集,第二前
端设备的配置信息中携带的协同能力集,是指该前端设备可以根据协同指令完成的操作的
集合,例如录像,抓拍和变焦高清等。
[0091] 404、安防管理平台向前端设备发送协同策略;
[0092] 安防管理平台可以向前端设备发送协同策略,可以理解的是,安防管理平台可以分别向第一前端设备、第二前端设备和第三前端设备发送协同策略,图4中仅以安防管理平
台向第一前端设备发送协同策略为例进行示意。
[0093] 协同策略是前端设备检测到协同触发事件后,多个前端设备实时协同操作的触发规则。示例性的,第一前端设备进行人脸识别,检测到数据库中的人脸即为协同触发事件,
将触发第二前端设备进行跟踪拍摄;或者,第一前端设备检测到入侵,将触发第二前端设备
拍照记录以及第三前端设备拉响报警铃;或者,第一前端设备接收到用户对于某个图像区
域的点击,将触发第二前端设备转动摄像头对选定区域进行放大高清拍摄;或者,第一前端
设备检测到告警事件,将触发第二前端设备拉响报警铃。对于协同策略的具体规则此处不
做限定。
[0094] 可选地,协同策略可以由用户在安防管理平台进行配置,然后安防管理平台将协同策略下发给各个前端设备;或者,协同策略可以由用户直接在前端设备客户端进行配置,
此处对于协同策略的配置方式不做限定。
[0095] 可选地,协同策略可以携带前端设备之间的绑定规则,示例性的,第二前端设备绑定至第一前端设备,即第一前端设备登录至第二前端设备并保持长连接直至解除绑定。长
连接状态下,第一前端设备可以向第二前端设备发送协同指令并且不需要重新登录第二前
端设备。
[0096] 前端设备接收协同策略后,将该协同策略保存在本地。
[0097] 405、第一前端设备确定存在协同触发事件;
[0098] 第一前端设备可以通过检测确定存在协同触发事件,可以理解的是,安防系统的各个前端设备均可以确定存在协同触发事件,图4中仅以第一前端设备为例进行示意。
[0099] 可选地,预设的协同触发事件可以是与第一前端设备的设备性能相关的告警事件。例如,对于智能IPC,预设的协同触发事件可以是通过人脸识别技术检测到数据库中的
人脸;对于普通IPC,预设的协同触发事件可以是拍摄区域被遮挡或出现侵入设定区域的目
标等;对于烟雾探测器,预设的协同触发事件可以是烟雾浓度达到预设阈值。
[0100] 可选地,预设的协同触发事件可以是第一前端设备获取的用户输入的操作指令。例如,用户对于IPC显示屏幕某个区域的点击,或报警铃获取的用户对报警按键的按压操作
等。
[0101] 406、第一前端设备向安防管理平台发送告警信息;
[0102] 若步骤405中,第一前端设备检测到该协同触发事件,则第一前端设备可以将向安防管理平台发送告警信息。可选地,第一前端设备还可以向第一前端设备客户端发送告警
信息。
[0103]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406为可选步骤,可以执行,也可以不执行,此处不做限定。
[0104] 407、第一前端设备向第二前端设备发送协同指令;
[0105] 若步骤405中,第一前端设备检测到该协同触发事件,则第一前端设备将向安防系统中的其它前端设备发送协同指令,其它前端设备可以是安防系统中至少一个前端设备,
本实施例中以第二前端设备为例进行说明,第一前端设备向第二前端设备发送协同指令。
[0106] 可选地,由于协同策略规定了协同触发事件与前端设备的操作之间的对应规则,当第一前端设备检测到第一协同触发事件,可以根据协同策略确定第一协同触发事件对应
的第二前端设备,根据协同策略还可以进一步地确定触发第二前端设备的操作。协同指令
中可以携带第二前端设备对应的操作信息。
[0107] 示例性的,第一前端设备进行人脸识别检测到数据库中的人脸,根据协同策略,该协同触发事件对应的前端设备为第二前端设备,进一步地,第二前端设备的操作为进行跟
踪拍摄。则第一前端设备向第二前端设备发送协同指令,该协同指令中携带跟踪拍摄操作
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前端设备进行跟踪拍摄。
[0108]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407与步骤406的执行没有先后顺序,可以先执行步骤407,再执行步骤406,也可以先执行步骤406,再执行步骤407,此处不做限定。
[0109] 408、第二前端设备执行协同指令对应的操作;
[0110] 由于前端设备之间有通信连接,第二前端设备可以直接接收第一前端设备发送的协同指令,将根据该协同指令执行对应的操作。该协同指令中携带了对应的操作信息。示例
性的,二前端设备根据协同指令的指示进行跟踪拍摄。
[0111] 409、第二前端设备向安防管理平台发送联动记录;
[0112] 第二前端设备根据协同指令执行对应的操作后,第二前端设备向安防管理平台发送联动记录,可以包括协同操作事件或检测结果。
[0113]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409为可选步骤,可以执行,也可以不执行,此处不做限定。
[0114]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安防系统中的部分前端设备需要撤销协同布防的情形,本实施例中以第三前端设备撤销协同布防为例进行说明。
[0115] 410、第三前端设备向安防管理平台发送去协同信息;
[0116] 第三前端设备可以根据用户的操作,向安防管理平台发送去协同信息,告知安防管理平台撤销第三前端设备的协同布防,安防管理平台可以删除第三前端设备的协同策略
并更新本地协同策略,即删除协同策略中涉及触发第三前端设备的操作,可选地,安防管理
平台还可以删除第三前端设备的配置信息。
[0117]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410为可选步骤,可以执行,也可以不执行,此处不做限定。
[0118] 411、安防管理平台向前端设备发送去协同通知消息;
[0119] 安防管理平台接收到第三前端设备向安防管理平台发送去协同信息之后,或者,安防管理平台检测到第三前端设备掉线超过预设的时长时,或者,安防管理平台获取到用
户撤销第三前端设备协同布防的指令后,安防管理平台可以向前端设备发送去协同通知消
息。
[0120] 需要说明的是,安防管理平台可以向第一前端设备和第二前端设备发送去协同通知消息,图4中仅以安防管理平台向第一前端设备发送去协同通知消息为例进行示意。
[0121] 412、第一前端设备删除第三前端设备的协同策略;
[0122] 第一前端设备接收安防管理平台发送的针对第三前端设备的去协同通知消息后,或者,第一前端设备检测到第三前端设备掉线超过预设的时长后,第一前端设备将删除第
三前端设备的协同策略并更新本地协同策略。示例性的,原协同策略中,第一前端设备检测
到入侵,将触发第二前端设备拍照记录以及第三前端设备拉响报警铃,删除第三前端设备
的协同策略即删除触发第三前端设备的操作,第一前端设备检测到入侵,仅触发第二前端
设备拍照记录。
[0123] 可选地,第一前端设备还可以删除第三前端设备的配置信息。
[0124]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410至步骤412为可选步骤,可以执行,也可以不执行,此处不做限定。
[0125] 请参阅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个安防系统架构图。
[0126] 安防系统中可能存在多个管理平台,每个管理平台关联多个前端设备,不同管理平台处于不同的局域网中,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跨管理平台的前端设备之间进行协同。
示例性的,请参阅图5提供的一个安防系统架构图。
[0127] 安防系统包括第一安防管理平台和第二安防管理平台,第一安防管理平台与多个前端设备关联,第二安防管理平台也与多个前端设备关联,第一安防管理平台与第二安防
管理平台分别处于不同的局域网中。如图所示,第一安防管理平台与多个摄像机关联,第一
安防管理平台可以是VMS;第二安防管理平台与周界报警、门禁系统、停车管理和消防系统
中的前端设备相关联,第二安防管理平台可以是IOT平台。
[0128] 当第一安防管理平台接收到关联的第一前端设备的告警,第一安防管理平台可以向第二安防管理平台发送协同任务,第二安防管理平台接收协同任务后可以向关联的第二
前端设备发送协同指令,指示第二前端设备执行协同指令对应的操作。
[0129]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安防管理平台接收到关联的第一前端设备的告警后,根据预设的协同策略,确定该告警事件对应的第二前端设备。若该第二前端设备为第二
安防管理平台关联的前端设备,则第一安防管理平台向第二安防管理平台发布协同任务,
该协同任务中携带第二前端设备的信息,具体的,协同任务中携带的参数包括:任务标识
(identification,ID)、目标前端设备ID、操作命令及业务参数,具体描述参见下表:
[0130]
[0131] 第二安防管理平台接收协同任务后根据目标前端设备ID确定第二前端设备,并向第二前端设备发送协同指令,第二前端设备根据协同指令执行操作命令。可选地,第二前端
设备可以拒绝执行协同指令对应的操作并向第二安防管理平台返回拒绝消息。
[0132]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前端设备中预置了协同策略,当第一前端设备检测到预设的告警事件后,第一前端设备根据预置的协同策略和告警事件确定对应的第二
前端设备,可选地,第一前端设备还可以确定第二前端设备的协同操作。第一前端设备向第
一安防管理平台发送告警以及协同请求,协同请求中携带第二前端设备ID,第一安防管理
平台接收协同请求后,确定第二前端设备为第二安防管理平台关联的前端设备,则第一安
防管理平台向第二安防管理平台发布协同任务,该协同任务中携带第二前端设备的信息。
第二安防管理平台接收协同任务后向第二前端设备发送协同指令,第二前端设备根据协同
指令执行协同操作。可选地,第二前端设备可以拒绝执行协同指令对应的操作并向第二安
防管理平台返回拒绝消息。
[0133] 示例性的,摄像机1通过人脸识别发现目标人物,向IVS发送告警信息,IVS根据预设的协同策略确定周界报警系统中的报警器拉响报警铃,IVS确定报警器为关联于IOT平台
的前端设备,IVS向IOT平台发布协同任务,协同任务中携带报警器的ID,操作命令为拉响报
警铃。IOT平台接收协同任务后,向报警铃发送协同指令,指示报警铃拉响报警铃。
[0134] 示例性的,消防系统中的烟雾报警器检测到烟雾浓度超过阈值后,根据预设的协同策略确定协同设备为摄像机2和摄像机3,烟雾报警器向IOT平台发送告警信息、摄像机2
的ID和摄像机3的ID,其中摄像机2对应的协同操作为高清拍照,摄像机3对应的协同操作为
摄像。IOT平台接收到业务报警器发送的协同任务后,确定摄像机2和摄像机3关联的安防管
理平台为IVS,因此向IVS转发协同任务,IVS收到协同任务后向摄像机2和摄像机3发送协同
指令,根据协同指令,摄像机2执行高清拍照,摄像机3执行摄像。此时,若摄像机2正在执行
优先级更高的任务,例如人脸识别或跟踪拍摄,摄像机2可以拒绝协同指令的指示并向IVS
返回拒绝消息,IVS可以向IOT平台转发该拒绝消息。
[0135]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前端设备协同方法,处于不同局域网的安防管理平台关联的前端设备之间可以执行协同任务。
[0136] 上面介绍了本申请实施例中前端设备协同方法,下面对实现前端设备协同方法的设备进行介绍。
[0137] 请参阅图6,本申请实施例中前端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0138]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前端设备,包括:
[0139] 确定模块601,用于确定存在预设的协同触发事件;
[0140] 发送模块602,用于向该第二前端设备发送协同指令,该协同指令用于指示该第二前端设备执行该协同指令对应的操作。
[0141] 该前端设备还包括:
[0142] 获取模块603,用于接收并保存安防管理平台发送的配置信息集合,该配置信息集合中包括该第二前端设备的配置信息,该第二前端设备的配置信息包括该第二前端设备执
行该协同指令对应的操作的能力。
[0143] 该获取模块603还用于:
[0144] 在该发送模块602向该第二前端设备发送协同指令之前,获取协同策略;
[0145] 该发送模块602具体用于:
[0146] 根据该协同策略确定该第二前端设备;
[0147] 向该第二前端设备发送该协同指令。
[0148] 该获取模块603具体用于:
[0149] 接收安防管理平台发送的该协同策略;或,获取用户在客户端配置的该协同策略。
[0150] 该前端设备还包括:
[0151] 删除模块604,用于当该第二前端设备与该第一前端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中断时,删除该协同策略中该第二前端设备的协同策略;或者,
[0152] 该获取模块603还用于接收该安防管理平台发送的去协同通知消息,
[0153] 该删除模块604,还用于根据该去协调通知消息的指示删除该协同策略中该第二前端设备的协同策略。
[0154] 请参阅图7,本申请实施例中安防管理平台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0155]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防管理平台,可以部署于专用的硬件设备,或集成在芯片,也可以部署于云端,此处不做限定。该安防管理平台包括:
[0156] 发送模块701,用于向该第一前端设备发送协同策略,该协同策略用于当该第一前端设备检测到预设的协同触发事件时,该第一前端设备从该多个前端设备中确定第二前端
设备并指示该第二前端设备执行协同指令对应的操作;
[0157] 接收模块702,用于接收该第一前端设备发送的该协同触发事件的告警。
[0158] 该接收模块702还用于:接收该第二前端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包括该第二前端设备执行该协同指令对应的操作的能力;
[0159] 该发送模块701,还用于向该第一前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集合,该配置信息集合中包括该第二前端设备的配置信息。
[0160] 该发送模块701还用于:当该安防管理平台检测到该第二前端设备下线时,或者,当该安防管理平台接收该第二前端设备发送的去协同信息时,向该第一前端设备发送去协
同通知消息,该去协调通知消息用于指示该第一前端设备删除该协同策略中该第二前端设
备的协同策略。
[0161] 请参阅图8,本申请实施例中前端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0162] 该前端设备800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801和存储器805,该存储器805中存储有程序或数据。
[0163] 其中,存储器805可以是易失性存储或非易失性存储。处理器801可以与存储器805通信,在前端设备800上执行存储器805中的一系列指令。
[0164] 前端设备8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电源802,一个或一个以上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803,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输出接口804。
[0165] 本实施例中前端设备800中的处理器801所执行的流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流程,此处不加赘述。
[0166] 请参阅图9,本申请实施例中安防管理平台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0167] 该安防管理平台900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901和存储器905,该存储器905中存储有程序或数据。
[0168] 其中,存储器905可以是易失性存储或非易失性存储。处理器901可以与存储器905通信,在安防管理平台900上执行存储器905中的一系列指令。
[0169] 安防管理平台9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电源902,一个或一个以上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903,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输出接口904。
[0170] 本实施例中安防管理平台900中的处理器901所执行的流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流程,此处不加赘述。
[0171]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0172]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
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
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
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
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0173]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
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
的。
[0174]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
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0175]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
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
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
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
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
序代码的介质。
[0176]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
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
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