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盒的再生方法以及再生墨盒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0131544.7

文献号 : CN11125171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赵升魁

申请人 : 珠海益捷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再生墨盒的方法以及再生墨盒,需要再生的墨盒包括多边体以及位于多边体上的卡接件,再生方法包括:至少切除需要再生的墨盒上的卡接件,形成改制后的墨盒;准备包括有卡接件的外置体,并根据目标墨盒中卡接件在墨盒中的相对位置确定外置体中卡接件的位置;将外置体与改制后的墨盒结合形成再生墨盒;从而达到充分利用市场上已有的小容量墨盒空壳的目的。

权利要求 :

1.墨盒的再生方法,需要再生的墨盒包括多边体以及位于多边体上的卡接件,其特征在于,再生方法包括:至少切除需要再生的墨盒上的卡接件,形成改制后的墨盒,并在改制后的墨盒上设置连接孔;

准备包括有卡接件的外置体,并根据目标墨盒中卡接件在墨盒中的相对位置确定外置体中卡接件的位置,所述外置体上设置有用于与连接孔结合的连接柱;

将外置体与改制后的墨盒结合形成再生墨盒,其中,外置体与改制后墨盒腔体之间通过连接柱与连接孔的结合实现连通,且再生墨盒的外部尺寸与目标墨盒的外部尺寸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外置体还包括外置件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外置件和卡接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需要再生的墨盒还包括位于多边体前面板的芯片位,所述外置体中卡接件的位置根据需要再生的墨盒中卡接件相对于芯片位的位置而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需要再生的墨盒还包括位于多边体底面板的出墨口,所述外置体中卡接件的位置根据需要再生的墨盒中卡接件相对于出墨口的位置而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墨盒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外置件根据需要决定是否需被注入墨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墨盒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外置件中需被注入墨水时,外置件与改制后的墨盒之间形成流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切除需要再生的墨盒中卡接件所在的部分面板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盒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沿前后方向,连接件以覆盖改制后墨盒顶面板的至少一部分或者侧面板的至少一部分或者底面板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通过。

9.再生墨盒,其特征在于,该再生墨盒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再生方法再生而来。

说明书 :

墨盒的再生方法以及再生墨盒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喷墨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在喷墨打印机中的墨盒及其再生 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墨盒是喷墨打印机中必备的消耗品,为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喷墨打印机厂商在设计阶 段,会考虑同一个型号的打印机能够适用两种不同容量型号的墨盒,此两种型号墨盒仅大小 不同。
[0003] 对于墨盒兼容生产厂商来说,需要同时准备两种型号墨盒的空壳,无疑将增大兼容生产 厂商的生产制造成本。
[0004] 对于再生墨盒来说,较小型号的墨盒由于其中容纳的墨水量较少,导致市面上该小容量 型号的墨盒空壳较多,而大容量型号的墨盒空壳较少,墨盒再生厂商苦于无法搜集到足够多 的大容量型号空壳而不能满足市面上对该大容量型号再生墨盒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提供一种再生后的墨盒,根据已有的小容量型号的墨盒空壳,将其再生,最终形 成一种可与大容量的墨盒(目标墨盒)通用的墨盒。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 墨盒的再生方法,需要再生的墨盒包括多边体以及位于多边体上的卡接件,再生方法包 括:
[0008] 至少切除需要再生的墨盒上的卡接件,形成改制后的墨盒;
[0009] 准备包括有卡接件的外置体,并根据目标墨盒中卡接件在墨盒中的相对位置确定外置体 中卡接件的位置;
[0010] 将外置体与改制后的墨盒结合形成再生墨盒。
[0011] 其中,外置体还包括外置件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外置件和卡接件。
[0012] 需要再生的墨盒还包括位于多边体前面板的芯片位,所述外置体中卡接件的位置根据需 要再生的墨盒中卡接件相对于芯片位的位置而确定;或者,需要再生的墨盒还包括位于多边 体底面板的出墨口,所述外置体中卡接件的位置根据需要再生的墨盒中卡接件相对于出墨口 的位置而确定。
[0013] 一般的,外置件根据需要决定是否需被注入墨水,当外置件中需被注入墨水时,外置件 与改制后的墨盒之间形成流体连通。
[0014] 作为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还包括切除需要再生的墨盒中卡接件所在的部分面板的步骤。
[0015]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的,沿前后方向,连接件以覆盖改制后墨盒顶面板的至少一部分或者 侧面板的至少一部分或者底面板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通过。
[0016]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再生墨盒,该再生墨盒根据如上所述的再生方法再生而来。
[0017] 如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将原来的小容量墨盒加工形成改制后墨盒,将准备好的外置体与 改制后的墨盒结合,形成再生墨盒,从而达到充分利用市场上已有的小容量墨盒空壳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8] 图1A和图1B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涉及的小容量型号的墨改制前的盒立体图。
[0019] 图2A是将本发明实施例一涉及的小容量型号的墨盒切除一部分后的立体图。
[0020] 图2B是将本发明实施例一涉及的小容量型号的墨盒改制后的立体图。
[0021] 图3A和图3B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涉及的外置体的立体图。
[0022]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改制后的小容量型号墨盒与外置体结合的状态示意图。
[0023]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改制后的小容量型号墨盒与外置体结合后的立体图。
[0024]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涉及的小容量墨盒改制前的立体图。
[0025] 图7A和图7B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涉及的小容量墨盒改制后的立体图。
[0026] 图8A和图8B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涉及的外置体的立体图。
[0027]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改制后的小容量型号墨盒与外置体结合后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般的,由小容量墨盒再生成大容量墨盒所使 用的小容量墨盒空壳可以是通过回收方式获得的已被消耗完墨水的墨盒空壳,也可以是通过 注塑的方式获得的新的墨盒空壳,然而,不管是采用何种方式获得的小容量墨盒空壳,均可 采用本发明记载的方法,将该小容量墨盒再生成与大容量的墨盒通用的墨盒,小容量墨盒再 生后的墨盒至少在外部尺寸上与大容量的墨盒相同,至于小容量墨盒再生后的墨盒与大容量 墨盒的容积比较,二者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将在下文中描述。
[0029] 根据下文记载的方法,首先需改制小容量墨盒空壳,再将改制后的小容量墨盒空壳与外 置体结合。为使得描述更清楚,定义如下,改制前的小容量墨盒空壳为C0,改制后的小容量 墨盒空壳为C1,外置体为C2,再生后的墨盒为C。
[0030] 可实现的,如采用注塑的方式获得墨盒空壳,可直接注塑出改制前的小容量墨盒空壳C0; 从节省工序、降低工艺成本的方面考虑,也可直接注塑出改制后的小容量墨盒空壳C1。
[0031] 实践中,兼容墨盒生产厂商可获得较多的已被使用过的小容量墨盒空壳,下面以已被使 用过的小容量墨盒空壳作为改制前的墨盒空壳C0,为简便,下文中墨盒空壳均简称为墨盒。
[0032] 本发明涉及的将小容量墨盒C0再生的方法是在改制后的墨盒C0上安装外置体C2(下文 所述),使得再生后的墨盒C在外部尺寸上与大容量墨盒相同,根据终端用户需求,当外置体 C2中容纳墨水时,墨盒C的容积与大容量墨盒相同,当外置体C2不容纳墨水时,墨盒C的 容积与小容量墨盒C0相同,此时,外置体C2可被认为是一个握持部,由于外置体C2中不容 纳墨水,终端用户可放心握持外置体C2对墨盒C进行操作而不必担心外置体C2有墨水泄露。 下面以外置体C2中容纳墨水为例进行说明。
[0033] 实施例一
[0034] [改制前墨盒的结构]
[0035] 图1A和图1B是本发明涉及的小容量型号的墨盒改制前的立体图。如图所示,改制前的 墨盒C0整体呈规则的多边体形,所述多边体围合形成用于容纳墨水的腔体,且墨盒C0设置 有用于与喷墨打印机结合的出墨口11以及与外部进行大气交换的进气口12;以墨盒C0被安 装后的状态为准,定义出墨口11所在的一侧为前方,与前方相对的一侧为后方,沿前后方向, 墨盒C0向前被安装,当从后方向前方观察时,视线的左侧为左方,视线的右侧为右方,视线 的上侧为上方,视线的下侧为下方。
[0036] 墨盒C0包括位于前方的前侧板10、位于后方的后侧板40、位于上方的上侧板30位于 左方/右方的侧面板20以及位于下方的下侧板50,本发明实施例中,出墨口11和进气口12 均被设置在前侧板10;进一步的,墨盒C0还包括设置在上侧板30上方的顶板60,所述顶板 60与上侧板30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手指的容纳空间。
[0037] 如图1A所示,沿墨盒C0的上下方向,从后侧板40向上延伸形成有封闭板41,该封闭 板41通过一个弧部42与顶板60连接,因而,在墨盒C0的前后方向上,容纳空间被封闭; 进一步的,墨盒C0还包括设置在顶板60与上侧板30之间的第一支撑板32,因而,顶板60 的强度得以加强;更进一步的,结合图1A和图1B,从上侧板30向上突出形成有下肋条31, 从顶板60向下突出形成有与下肋条31相对的上肋条61,所述上肋条61和下肋条31在墨盒 C0的前后方向上延伸。
[0038] 同时,墨盒C0还包括设置在上肋条61和下肋条31之间的第二支撑板62,第一支撑板 32与第二支撑板62相交,且在前后方向上,第二支撑板62将所述容纳空间分隔成第一空间 S1和第二空间S2,且第一空间S1位于第二空间S2的后方,也就是说,第一空间S1更靠近 封闭板41;在左右方向上,第二支撑板62将第一支撑板32分隔成左支撑板32a和右支撑板 32b。当操作者在拿取墨盒C0时,即使手指打滑,由于所述左支撑板32a和右支撑板32b的 设置,一方面可增大摩擦力,另一方面,可阻止手指滑动的更远;当然,即使不设置所述第 二支撑板62,以上肋条61或下肋条31为界,第一支撑板32仍可被分割为所述左支撑板32a 和右支撑板32b。优选的,沿墨盒C0的前后方向,至少第二支撑板62面向第一空间S1的侧 边
621为弧面,以此适应手指的形状,提升操作者的使用体验。
[0039] [墨盒的改制方法]
[0040] 下面结合图2A和图2B描述所述墨盒C0的改制方法。图2A是将本发明涉及的小容量型 号的墨盒切除一部分后的立体图;图2B是将本发明涉及的小容量型号的墨盒改制后的立体 图。
[0041] 发明当改制后的墨盒C1与外置体C2结合时,墨盒C1腔体与外置体C2腔体连通,使得 进入墨盒C1腔体中的空气能与外置体C2腔体中的墨水相交换,以此将外置体C2腔体中的墨 水补充至墨盒C1腔体中,从而达到扩大墨盒C1腔体容量的目的。
[0042] 具体而言,在墨盒C1上需设置结合件、气体流出口43和墨水流入口44,在外置体C2 上需设置被结合件、气流流入管88和墨水流出管89,通过结合件与被结合件的结合,气体 流出口43与气体流入管88的结合以及墨水流入口44与墨水流出口89的结合,墨盒C1与外 置体C2结合成下文所述的改制后的墨盒C。
[0043] 如图2A所示,切除所述封闭板41,使得第一空间S1在前后方向上形成开口K,弧面621 面向开口K,进一步的,还可以切除所述弧部42,使得开口K更大,更有利于下述外置体C2 的结合;更进一步的,还可切除部分上肋条61或部分下肋条31,使得在前后方向上,上肋 条61和下肋条31的长度不同,其有益效果在下文中描述。
[0044] 同时,墨盒C1中还切除了左支撑板32a和右支撑板32b,如图所示,上肋条61和下肋 条31之间被第二支撑板62支撑,虽然位于后方的封闭板41和弧部42被切除,顶板60与上 侧板30之间形成开口K,位于开口K附近的顶板60不再被支撑,然而,第二支撑板62可起 到支撑顶板60的作用,因而,顶板60以及墨盒C1的强度可以得到保证。
[0045] 如图2B所示,在未设置出墨口11的一侧开设气体流出口43和墨水流入口44中的至少 一个,也就是说,气体流出口43和墨水流入口44均不与出墨口11设置在同一个侧板上,优 选的,气体流出口43和墨水流入口44设置在同一个侧板上;更优选的,气体流出口43和墨 水流入口44设置在后侧板40上,且在上下方向上,气体流出口43位于开口K与墨水流入口 44之间,因而,开口K的开口方向与气体流出口43和墨水流入口44的开口方向相同,也就 是说,作为连通墨盒C1腔体和外置体C2腔体的流体连通口的气体流出口43和墨水流入口 44可以被设置在出墨口11所在侧板之外的任意一个侧板上。
[0046] 所述气体流出口43和墨水流入口44均被设置成阶梯形,也就是说,气体流出口43与 后侧板40之间形成有台阶面431,墨水流入口44与后侧板40之间也形成有台阶面441,其 中,气体流出口43用于使得通过进气口12进入墨盒C1腔体中的空气流出至外置体C2,墨 水流入口44用于在空气从墨盒C1腔体进入外置体C2腔体后,使得外置体C2中的墨水流入 墨盒C1腔体。
[0047] [外置体]
[0048] 图3A和图3B是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外置体的立体图。
[0049] 外置体C2中容纳有墨水,用于与改制后的墨盒C1结合,以扩大墨盒C1的腔体容量,如 图所示,外置体C2包括外置件80以及与外置件80结合的被结合件90,墨水被容纳在外置 件80中,被结合件90用于与设置在墨盒C1上的结合件结合。
[0050] 类似墨盒C0和墨盒C1,外置体C2也具有所述前方、后方、上方、下方、左方和右方, 被结合件90从外置件80的前面板81向前突出。在上下方向上,外置件80与墨盒C0和墨盒 C1具有相同的尺寸,因而,再生后的墨盒C在上下方向上基本齐平(如图5所示)。
[0051] 外置件80包括前面板81、后面板82、上面板83、下面板84、右面板85和覆盖件86, 其中,前面板81、后面板82、上面板83、下面板84和右面板85围合形成一侧敞口的储墨 空间S4,覆盖件86覆盖敞口,因而,储墨空间S4可以被密封;优选的,所述覆盖件86为 透明材料制成,例如,覆盖件86为透明PP膜,如此,操作者从覆盖件86的外部即可观察到 储墨空间S4中是否还有墨水。
[0052] 如上所述,被结合件90从前面板81向前突出,外置件80还包括设置在前面板81上的 气体流入管88和墨水流出管89,所述气体流入管88用于与墨盒C1上设置的气体流出口43 结合,墨水流出管89用于与墨盒C1上设置的墨水流入口44结合,且气体流入管88和墨水 流出管89从前面板81向前突出。同样的,在上下方向上,气体流入管88位于墨水流出管 89和被结合件90之间。
[0053] 优选的,所述墨水流入口44和墨水流出管89应被设置在尽量分别靠近墨盒C1的下侧板 50和外置件80的下面板84的位置,然而,考虑到墨盒C1的实际形状,在上下方向上,墨 水流入口44与下侧板50之间总是有一定距离,因而,墨水流出管89离下面板84之间也总 是有一定距离。如图3A所示,外置件80还包括隔板G,所述隔板G在储墨空间S4中分隔出 空置腔S3,墨水流出管89紧邻隔板G设置,此种方式可确保储墨空间S4中储存的墨水全部 被消耗,不会造成浪费。
[0054] 当然,所述隔板G不是必需的,例如,在上下方向上,外置件80的尺寸小于墨盒C1的 尺寸,二者的尺寸差即为空置腔S3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进一步的,外置件80还包括设置 在储墨空间S4中的导流件87,优选的,导流件87为从右面板85向储墨空间S4突出的板状 体,导流件(导流板)87向着墨水流出管89倾斜,且不再与外置件80的其他部位接触,因 而,在有效提升储墨空间S4中的墨水流动效率的同时,还可大幅减小储墨空间S4中的流体 (空气和墨水)流动时受到的来自导流板87的阻力。
[0055] 如图3B所示,被结合件90包括从前面板81向前方延伸的第一结合杆91和第二结合杆 92,所述第一结合杆91和第二结合杆92相互平行,并形成夹持空间93;当被结合件90在 前后方向上与墨盒C1结合时,至少所述上肋条61和下肋条31之一进入夹持空间93,在上 下方向上,第一结合杆91和第二结合杆92被顶板60和上侧板30限制,在左右方向上,第 一结合杆91和第二结合杆92被至少所述上肋条61和下肋条31之一限制,最终,外置体C2 相对于墨盒C1的位置被确定。
[0056] 关于上肋条61和下肋条31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如上所述,二者的长度不一致,即在 前后方向上,上肋条61比下肋条31长,或者下肋条31比上肋条61长,无论二者中哪一个 的长度更长,较短的肋条可在所述被结合件90与墨盒C1结合时,为被结合件90在左右方向 上提供摆动的空间,从而使得外置体C2与墨盒C1的结合更有效率。
[0057] 如上所述,墨盒C1上需设置能够与被结合件90结合的结合件,具体到本发明实施例, 所述结合件包括顶板60、上侧板30以及上肋条61和下肋条31至少之一,其中,顶板60和 上侧板30在上下方向上限制被结合件90,上肋条61和下肋条31至少之一在左右方向限制 被结合件90,也就是说,当外置体C2在前后方向与墨盒C1结合时,所述结合件包括能够在 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对被结合件90限制的部件;一般的说,结合件包括空间上在与外置体C2和墨盒C1结合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限制被结合件90的部件。
[0058] 虽然上侧板30是形成墨盒C1腔体的一部分,但如果仅考虑结合件的结构,所述上侧板 30可以从形成墨盒C1腔体的部分中剥离,使得结合件可被描述为:包括用于在上方限制被 结合件90的顶板(上限制件)60、用于在下方限制被结合件90的上侧板(下限制件)30、 以及用于在左右方向限制被结合件90的上肋条61和下肋条31至少之一,其中,上肋条61 和下肋条31分别从上限制件60和下限制件30上在上下方向上突出;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 述结合件被设置在墨盒C1腔体的上方,然而,结合件还可以被设置在墨盒C1的其他部位, 例如,结合件被设置在墨盒C1的左方、右方、下方等,只要能够实现与被结合件90结合即 可。
[0059] 如上所述,改制后的墨盒C1中,上肋条61和下肋条31之间还保留有第二支撑板62, 当结合件与被结合件90结合时,第二支撑板62将随着上肋条61和下肋条31进入夹持空间 93。为进一步提升再生后的墨盒C的强度,如图3A和图3B所示,夹持空间93中还设置有支 撑台94,当结合件与被结合件90结合时,所述上肋条61和下肋条31的至少一部分被支撑 台94支撑,上肋条61尤其是顶板60在上下方向上的可能晃动被支撑台94制止。
[0060] 在上下方向上,支撑台94的尺寸小于夹持空间93的尺寸,且支撑台94既可以从前面板 81向前延伸而来,也可以仅形成在夹持空间93中,而不与前面板83接触,当支撑台94采 用后一种形成方式时,所述支撑台94还可以与所述结合杆分体形成,即支撑台94为从外部 安装至夹持空间93的独立部件,在前后方向上,夹持空间93被分隔形成为前夹持部93a和 后夹持部93b,优选的,在该方向上,前夹持部93a的尺寸和后夹持部93b的尺寸分别与第 二空间S2的尺寸和第一空间S1的尺寸基本相同,在上下方向上,支撑台94的尺寸与第一空 间S1的尺寸基本相同,当结合件与被结合件90结合时,第一结合杆91和第二结合杆92与 前夹持部93a相对的部分与第二空间S2相对,支撑台94与第一空间S1相对,且支撑台94 基本填满第一空间S1。
[0061] 更优选的,如图3B所示,支撑台94的前末端还设置有与第二支撑板侧面621配合的配 合面941,如此,结合件与被结合件90的结合更加紧密,再生后墨盒C整体具有更好的强度。
[0062] 以上以结合件被设置在墨盒C1上,被结合件90被设置在外置体C2为例进行了描述,可 以想到的是,结合件和被结合件90的位置可以互换,即结合件被设置在外置体C2上,被结 合件90被设置在墨盒C1上;不管墨盒C1上设置结合件还是被结合件90,优选的,所述结 合件或被结合件90均不设置在出墨口11所在侧。
[0063] [外置体与改制后墨盒的结合]
[0064] 图4是改制后的小容量型号墨盒与外置体结合的状态示意图;图5是改制后的小容量型 号墨盒与外置体结合后的立体图。
[0065] 改制后的墨盒C1由于被另外开设了所述气体流出口43和墨水流入口44,在开始为墨盒 C1灌装墨水前,还需分别将气体流出口43和墨水流入口44密封,如图4所示,墨盒C1还 包括用于密封气体流出口43和墨水流入口44的自密件70,所述自密件70在不受外力时, 可自动密封,包括具有插入口73的密封体71以及形成在密封体71一个末端凸缘72,所述 密封体71与气体流出口43配合,凸缘72与台阶面431配合,在前后方向上,当密封件70 被安装后,不会超出后侧板40。在外置体C2与墨盒C1结合时,气体流入管88通过插入口 73插入至墨盒C1的腔体,实现墨盒C1的腔体与外置件80的腔体之间气体连通。
[0066] 同样的,墨水流入口44也被自密件70密封,且墨水流出管89通过插入口73插入至墨 盒C1的腔体,实现墨盒C1的腔体与外置件80的腔体之间墨水(液体)连通。由于自密件 70不超出后侧板40,如图5所示,当外置体C2与墨盒C1结合时,墨盒C1的后侧板40与外 置件
80的前面板81能够紧密结合,提升再生后墨盒C的外观美观度。
[0067] 可替换的,墨盒C1上还可以将气体流出口43设置成气体流出管,墨水流入口44设置成 墨水流入管,相应的,外置件80上还可以将气体流入管88设置成气体流入口,墨水流出管 89设置成墨水流出口。
[0068] [外置体的更换]
[0069] 如上所述,外置体C2与改制后的墨盒C1结合形成再生后的墨盒C,然后再生后的墨盒C 可以如改制前的墨盒C0一样被注入墨水,在上下方向上,当墨盒C1中的墨水线高于气体流 出口43时,墨盒C1中的墨水将首先被消耗,当墨盒C1中的墨水线低于气体流出口43时, 进入墨盒C1腔体中的空气将通过气体流出口43进入外置件80的储墨空间S4,导致储墨空 间S4中气压增大,储墨空间S4中的墨水通过墨水流出管89流入墨盒C1的腔体,使得墨盒 C1腔体中的墨水线与气体流出口43保持一致,周而复始,直至外置体C2中的墨水被消耗完, 然后,墨盒C1腔体中的墨盒开始被消耗;在外置体C2中的墨水被消耗完之前,墨盒C1腔体 中的墨水量始终维持在一个固定值,即墨水线与气体流出口43等高的位置,即使喷墨打印机 工作时,墨盒C被晃动,墨盒C1对打印头的压力变化也几乎可以忽略,从而确保了打印质量 的稳定。
[0070] 对于外置件80储墨空间S4中墨水量的变化,操作者可通过透明的覆盖件86可随时观察 到,而墨水流出管89紧邻隔板G设置,这就导致储墨空间S4中的墨水可被完全消耗掉。本 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外置体C2可更换,也就是说,外置体C2与墨盒C1之间是以可分离的方 式结合,当操作者观察到储墨空间S4中的墨水被消耗完后,可将已被消耗完墨水的外置体 C2与墨盒C1分离,然后更换一个新的外置体C2与墨盒C1结合。
[0071] 外置体C2的更换过程为:
[0072] 首先分离已被消耗完墨水的外置体C2和墨盒C1,由于自密件70具有自密封功能,当气 体流入管88和墨水流出管89分别与气体流出口43和墨水流入口44脱离结合后,位于气体 流出口43和墨水流入口44上的自密件70将自动密封,因而,墨盒C1中的墨水不会流出。
[0073] 然后,将准备好的外置体C2的气体流入管88和墨水流出管89所在的前面板81向上放 置,将墨盒C1的气体流出口43和墨水流入口44所在的后侧板40向下,使得气体流出口43 与气体流入管88对应、墨水流入口44与墨水流出管89对应,肋条61和肋条31至少之一与 夹持空间93对应,最终使得墨盒C1与新的外置体C2结合起来。
[0074] 通过将外置体C2设置成可更换,操作者可根据喷墨打印机型号采用相应容量的外置体 C2与墨盒C1结合而再生成对应容量的墨盒C,也就是说,再生后的墨盒C的容量并不是一个 固定值,而是可根据需求任意改变。
[0075] 综上,本发明涉及的再生方法不仅适用于通过注塑形成的新的墨盒C1,也适用于已被消 耗完墨水的已有墨盒C0,只不过当使用已被消耗完墨水的已有墨盒C0时,还需将墨盒C0改 制或者说再生成墨盒C1,使得墨盒C1上形成所述结合件或被结合件90,具体方法为:
[0076] 准备容纳有墨水的外置体C2;
[0077] 切除多边体(改制前墨盒)C0上的封闭板41、弧部42以及第一支撑板32,形成改制后 墨盒C1;
[0078] 在后侧板40上开设气体流出口43和墨水流入口44;
[0079] 将外置体C2的一部分(被结合件90)插入至上侧板30与顶板60之间,使得上肋条61 和下肋条31至少之一与外置体C2相对,且外置体C2通过气体流出口43和墨水流入口44与 多边体C1气体连通和液体连通。
[0080] 其中,切除第一支撑板32包括切除位于第二支撑板左侧的左支撑板32a和位于第二支撑 板右侧的右支撑板32b,最终,上侧板30与顶板60之间还设置有第二支撑板62。
[0081] 所述外置体C2与多边体(改制后墨盒)C1以可分离的方式结合,由于二者之间形成气 体连通和墨水(液体)连通,从而形成再生后的墨盒C。
[0082] 实施例二
[0083]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涉及的小容量墨盒改制前的立体图。
[0084] 如图所述,改制前(需要再生)的墨盒C0包括呈多边体的盒体400以及位于盒体400 上的卡接件411;所述盒体400包括位于前方的前面板410、位于后方的后面板440、位于下 方的下面板450、位于左方/右方的侧面板420、形成在下面板450的出墨部451以及位于上 方的顶面板460,当盒体400被安装后,喷墨打印机中的吸墨针插入出墨部451,并对盒体 400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所述卡接件411用于通过与喷墨打印机的相应部位卡合(结合), 以抵消该反作用力,具体的,所述卡接件411设置有用于在盒体400被安装后与喷墨打印机 中的相应部位结合的保持面411d,以限制盒体400的移动。
[0085] 墨盒C0还包括安装在其中的芯片412,其中存储有墨盒C0的型号、寿命等信息,如图 所示,芯片412与卡接件411共同被定位在前面板410上,且芯片412比卡接件411更靠近 出墨部451。
[0086] 现有的大容量墨盒中,有一种与所述墨盒C0具有大致相同的外观,二者外观中,沿盒 体400的上下方向,芯片412与出墨部451的相对位置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沿盒体400的上 下方向,卡接件411相对于出墨部451的位置稍有不同,即当以出墨部451为基准时,二者 的卡接件411将呈现出一高一低的现象。
[0087] 本实施例针对此种带有卡接件的小容量墨盒再生形成带有卡接件的大容量墨盒的方式 进行描述,且当以出墨口为基准时,大容量墨盒和小容量墨盒的卡接件位置不同。
[0088] 图7A和图7B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涉及的小容量墨盒改制后的立体图。如图所示,卡接件 411所在的前面板410被部分切割,以去掉卡接件411,形成改制后的墨盒C1;前面板410 上原卡接件411对应的盒体400形成结合面415,用于安装芯片412的芯片安装位413仍然 位于未被切割的前面板410上,沿墨盒C1的前后方向,结合面415位于前面板410的后方, 结合面415与前面板410之间形成台阶面417,沿墨盒C1的上下方向,台阶面417上形成结 合槽414。
[0089] 同样的,本实施例涉及的再生方式,仍然是将现有的小容量墨盒C0通过上述方式改制 成待用的改制墨盒C1,然后在改制墨盒C1上结合外置体C2,最终形成再生墨盒C。
[0090] 图8A和图8B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涉及的外置体的立体图;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改制后 的小容量型号墨盒与外置体结合后的立体图。
[0091] 本实施例中,外置体C2包括外置件80、与外置件80结合的被结合件90以及与被结合 件90结合的卡接件411,当需要使得再生墨盒C与大容量墨盒具有相同的容积时,外置件80 中被注入墨水,当不需要使得再生墨盒C与大容量墨盒具有相同容积时,外置件80中不需要 被注入墨水,此时,外置件80可被当做握持部。
[0092] 如图所示,当外置件80中需要被注入墨水时,外置件80设置有用于与改制后的墨盒C1 腔体连通的连接柱80a,相应的,改制后的墨盒C1设置有与连接柱80a结合的连接孔416(如 图7B所示);被结合件90包括与外置件80连接的第一连接板95、与第一连接板95连接的 第二连接板96以及设置在第一连接板95和第二连接板96至少之一的被结合部97,所述第 一连接板95与顶面板460相对,第二连接板96与结合面415相对,卡接件411位于第二连 接板96的前方,被结合部97为从第二连接板96延伸的突起,并与台阶面417上的结合槽 
414结合,最终,如图9所示,外置体C2完成与改制后的墨盒C1的结合,形成再生墨盒C, 该再生墨盒C的外部尺寸与大容量墨盒的外部尺寸相同。
[0093] 本实施例中,卡接件411被设置在第二连接板96上,由于外置体C2为新注塑的部件, 因而,墨盒再生厂家可根据大容量墨盒的卡接件411相对于出墨口451的位置,在外置体C2 中重新布置卡接件411的位置,更精确的说,在外置体C2上重新布置保持面411d的位置, 从而使得再生墨盒C能够稳定的安装在大容量墨盒适用的喷墨打印机中;优选的,卡接件411、 被结合件90和外置件一体形成。
[0094] 所述被结合件90与改制后的墨盒C1的结合方式除了上述突起97与结合槽414结合的 方式,还可以是粘贴、焊接、卡扣等方式;进一步的,卡接件411/保持面411d还可以直接 从第一连接板95延伸形成,此时,被结合件90仅与顶面板460相对,改制前墨盒C0的前面 板410不再需要被切割,所述台阶面417也不再需要,只需要将改制前墨盒C0的卡接件411 切除即可,所述被结合件90可被认为是一连接件,用于连接卡接件411/保持面411d和外置 件
80,即外置体C2可被简化为包括外置件80、连接件90和卡接件411,其中连接件90用 于连接外置件80和卡接件411,并与改制后的墨盒C1结合,所述卡接件411在连接件90的 位置可根据大容量墨盒(目标墨盒)中卡接件的位置确定。
[0095] 相对于现有的再生方式,本实施例涉及的再生方式,卡接件411通过连接件90与外置 件80连接,可随着外置件80与改制后墨盒C1的结合而被安装,不再需要在改制后墨盒C1 上单独安装卡接件411,众所周知,卡接件411的体积小,且卡接件411的安装精度要求较 高,此种情况并不利于操作,当卡接件411随着相对更大的外置件80与改制后墨盒C1结合 而被安装时,卡接件411的安装将变得更简便。
[0096]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改制前墨盒C0的前面板410还可以被完全切除,也就是说,改 制前墨盒C0的卡接件411和芯片安装位413均被切除,此时,第二连接板96上不仅需要重 新布置卡接件411,还需要重新布置芯片安装位413,相对于上一种实施方式,虽然第二连接 板96更长,且还需要布置芯片安装位413,但第二连接板96与改制后墨盒C1的结合变得更 简便;同样的,沿上下(高度)方向,改制前墨盒C0的尺寸不小于目标墨盒的尺寸大,改制 前墨盒C0的顶面板460可以被完全切除,改由第一连接板95替代原来的顶面板460;沿上 下方向,改制前墨盒C0的尺寸小于目标墨盒的尺寸时,可不用切除顶面板460,通过将所述 第一连接板95在上下方向的尺寸设置成正好与目标墨盒与改制前墨盒C0的高度差相等,确 保再生墨盒C在上下方向的尺寸与目标墨盒相同。
[0097] 上述实施方式中,均是使得第一连接板95沿前后方向以覆盖顶面板460的至少一部分 的方式通过,作为变换的方式,沿前后方向,所述第一连接板95还可以覆盖侧面板420的至 少一部分或者底面板450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通过,只要能够使得卡接件411到达前面板410 即可。
[0098] 如上所述,可根据终端用户需求决定外置件80内是否注入墨水,当外置件80内不需要 注入墨水时,外置件80可被当做握持部;当外置件80内需要注入墨水时,外置件80与改制 后墨盒C1的连接方式可分为单孔连接和双孔连接两种方式。
[0099] 当外置件80与改制后墨盒C1为双孔连接时,可参考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描述,在此不再 赘述,当外置件80与改制后墨盒C1为单孔连接时,如上所述,外置件80设置连接柱80a, 改制后墨盒C1设置与连接柱80a连接的连接孔416,连接柱80a为中空结构,从而实现外置 件80与改制后墨盒C1的腔体之间流体连通,但是为控制外置件80和改制后墨盒C1的腔体 内的气压,优选的,改制前墨盒C0上设置的导气孔被密封不再使用,如图8B所示,改用在 外置件80上设置导气孔80b。
[0100]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墨盒再生方法包括:
[0101] 至少切除改制前墨盒C0的卡接件411,形成改制后墨盒C1;
[0102] 准备包括有卡接件411的外置体C2,并根据目标墨盒中卡接件411在墨盒中的相对位置 确定外置体C2中卡接件411的位置;
[0103] 将外置体C2与改制后墨盒C1结合形成再生墨盒C。
[0104] 其中,目标墨盒中卡接件411在墨盒中的相对位置可以由上述卡接件411相对于出墨口 451的位置确定,也可以由卡接件411相对于芯片安装位413或墨盒中的其他部件的位置确 定。
[0105] 如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将原来的小容量墨盒C0加工形成改制后墨盒C1,将准备好的外 置体C2与改制后的墨盒C1结合,从而形成再生墨盒C,该再生墨盒C与目标墨盒至少在外 部尺寸上相同,并根据终端用户需求确定外置体C2中是否需注入墨水,最终使得再生墨盒C 能够适用于目标墨盒适用的喷墨打印机,从而达到充分利用市场上已有的小容量墨盒空壳的 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