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11456710.X

文献号 : CN11125612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史丽莎朱志新

申请人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有基座,设置在基座之上,与基座之间形成中央混气室的内环火盖,设置在基座之上,与基座之间形成外环混气室的外环火盖,中央混气室和外环混气室之间形成补气腔,还包括有设置于基座内并位于外环混气室之下的空气腔,该空气腔与外环混气室相隔离,基座的内侧壁上沿周向间隔地开设有至少两个连通补气腔与空气腔的出气孔,基座的外侧壁上则开设有供外界空气流入空气腔的进气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基座内于外环混气室之下设有供外界空气流入的空气腔,使得外界空气进入补气腔时能被有效预热,预热后的二次空气能被出气孔分流出为内环火盖和外环火盖提供经预热后二次空气,以效提高燃气利用率。

权利要求 :

1.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有:

基座(1);

内环火盖(2),设置在基座(1)之上,并且与基座(1)之间形成中央混气室(21);

外环火盖(3),也设置在基座(1)之上,位于内环火盖(2)的外围,并且与基座(1)之间形成外环混气室(31);所述中央混气室(21)和外环混气室(31)之间形成补气腔(4);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设置于基座(1)内并位于所述外环混气室(31)之下的空气腔(5),该空气腔(5)与所述外环混气室(31)相隔离;所述基座(1)的内侧壁上沿周向间隔地开设有至少两个连通所述补气腔(4)与所述空气腔(5)的出气孔(51),所述基座(1)的外侧壁上则开设有供外界空气流入所述空气腔(5)的进气孔(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52)与外部的供气部(5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腔(5)呈C形,所述空气腔(5)包括有C形的第一外侧壁(53)和C形的第一内侧壁(54),两者对应的端部分别通过第一侧壁(55)和第二侧壁(56)连接,所述进气孔(52)设置在所述第一外侧壁(53)上,而所述出气孔(51)则设置在所述第一内侧壁(5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腔(5)直接形成于所述基座(1),所述第一外侧壁(53)和第一内侧壁(54)构成所述基座(1)的局部,所述基座(1)的外侧壁除了第一外侧壁(53)的第二外侧壁(57)以及基座(1)的内侧壁除了第一内侧壁(54)的第二内侧壁(58)与第一侧壁(55)、第二侧壁(56)共同围成与所述外环混气室(31)相连通的外环燃气通道(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腔(5)内设有呈C形的隔板(6),所述隔板(6)将所述空气腔(5)分隔成位于内侧的出气腔(501)和位于外侧的预热腔(502),所述预热腔(502)内容纳有预热二次空气的预热件(7),所述预热腔(502)的入气口直接与所述进气孔(52)相连通,并且所述预热腔(502)的出气口与所述出气腔(501)相流体连通,而所述出气孔(51)与所述出气腔(501)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件(7)为设置在所述第一外侧壁(53)内表面的第一翅片(71),和设置在所述隔板(6)外表面的第二翅片(72),所述第二翅片(72)与第一翅片(71)相交错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翅片(71)和第二翅片(72)的外缘均呈弧型。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混气室(31)在邻近所述补气腔(4)的壁面上沿周向间隔开设有出火孔,所述内环火盖(2)的外周壁(22)设置有导流件(8),所述导流件(8)能将所述补气腔(4)内的二次空气导引至所述外环混气室(31)的出火孔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8)包括有沿所述内环火盖(2)的外周壁(22)间隔设有多个上凸于外周壁(22)表面的凸棱(8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单个所述的凸棱(81)与所述内环火盖(2)的中轴线有夹角或平行。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单个所述的凸棱(81)与所述内环火盖(2)的中轴线有夹角,并且单个的凸棱(81)的外侧缘呈弧线,整个导流件(8)构成旋转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单个所述的出气孔(51)与所述外环火盖(3)的中轴线有夹角,并与单个所述的凸棱(81)的旋转方向相同。

13.根据权利要求9~12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火盖(3)包括有环状顶壁(30)以及自该环状顶壁(30)的内侧边缘和外侧边缘竖直或倾斜向下的内环壁(32)和外环壁(33),所述出火孔包括设置在所述内环壁(32)上的第一出火孔(91)以及沿所述环状顶壁(30)周向开设的与所述第一出火孔(91)连成凹凸结构的第二出火孔(92)。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顶壁(30)具有外高内低、向内倾斜的凹台(311),所述凹台(311)包括有沿所述环状顶壁(30)外圈设置的上部(3111),该上部(3111)为圆弧型的弧形曲面,而所述第二出火孔(92)则设置在所述上部(3111)。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台(311)包括有沿所述环状顶壁(30)内圈设置的下部(3112),该下部(3112)的最高点低于所述凸棱(81)的最高点。

16.根据权利要求9~12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火盖(2)包括内外间隔设置的内周壁(20)、所述外周壁(22)以及连接内周壁(20)和外周壁(22)的顶部(23),所述内周壁(20)、外周壁(22)以及顶部(23)共同围成有与所述中央混气室(21),所述顶部(23)开设有内火孔(231)。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火孔(231)的轴线与所述内环火盖(2)的轴线呈45~60°夹角。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火盖(2)的顶部(23)形成有出风口(230),所述内周壁(20)围成的中央腔体(201),所述基座(1)的中心与所述中央腔体(201)共同构成上下贯通并与所述出风口(230)相连通的空气补充通道(100)。

说明书 :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燃气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大气式灶具燃烧器的一次空气系数一般为0.4‑0.7,预混的空气达不到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加上各种因素,需要一定的二次空气补充,并且,为了降低CO的排放,
二次空气补充应尽可能的充分。目前,灶具燃烧器补充空气的方式多种多样,一般有侧进气
和下进气的方式,侧进风的方式即在混气室的侧部开侧向进风口,外部空气通过该侧向进
风口进行二次空气补充,下进气的方式即在基座底座开下进风口,灶具下方的空气通过该
下进风口进行二次空气补充。其中,虽然侧进风的方式具有进气阻力小,进气量大的优点,
但是,现有侧进气的燃烧器还是存在有问题如:由于燃烧热气流的引射作用,内、外火盖均
会通过混气室侧向进风口卷吸二次空气,内环热负荷小,一次空气系数较外环高,因此卷吸
的二次空气往往过剩,而外环火盖的中环火孔的二次空气卷吸却不足,为了合理分配二次
空气,同时实现内、外环的充分燃烧,还需作进一步的改进。
[0003] 另外,目前燃气灶的火盖大多通常包括有内环火盖和外环火盖,其对锅体的加热方式基本都是外部环形火焰和内部环形火焰相结合的方式,外部环形火焰相对内部环形火
焰距离锅底中心的间隔较远,外部环形火焰向外喷射,不能集中加热锅的底部,并且燃烧形
成的烟气在锅底停留时间不够,造成效率低下,浪费资源,也需作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向燃烧器提供经预热的侧向二次空气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确保提供的侧向二次空气顺畅并足量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0006]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针对外环火盖侧进风的二次空气补充效果好、以提高热效率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0007]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四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均匀加热锅底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0008]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有:
[0009] 基座;
[0010] 内环火盖,设置在基座之上,并且与基座之间形成中央混气室;
[0011] 外环火盖,也设置在基座之上,位于内环火盖的外围,并且与基座之间形成外环混气室;所述中央混气室和外环混气室之间形成补气腔;
[0012]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设置于基座内并位于所述外环混气室之下的空气腔,该空气腔与所述外环混气室相隔离;所述基座的内侧壁上沿周向间隔地开设有至少两个连通所
述补气腔与所述空气腔的出气孔,所述基座的外侧壁上则开设有供外界空气流入所述空气
腔的进气孔。
[0013] 为了能确保向燃烧器提供的侧向二次空气顺畅并足量,所述进气孔与外部的供气部连接。优选地该供气部可以为鼓风机。
[0014] 为了能够在基座内留有空间给空气腔,所述空气腔呈C形,所述空气腔包括有C形的第一外侧壁和C形的第一内侧壁,两者对应的端部分别通过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连接,所
述进气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外侧壁上,而所述出气孔则设置在所述第一内侧壁上。
[0015] 为了在基座内形成与空气腔相隔离的、并与外环混气室相连通的外环燃气通道,所述空气腔直接形成于所述基座,所述第一外侧壁和第一内侧壁构成所述基座的局部,所
述基座的外侧壁除了第一外侧壁的第二外侧壁以及基座的内侧壁除了第一内侧壁的第二
内侧壁与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共同围成与所述外环混气室相连通的外环燃气通道。
[0016] 为了从供气部提供的空气进入空气腔能被有效预热,预热后的二次空气能向补气腔提供经预热后二次空气,以效提高燃气利用率,为此,本发明提供一个优选的改进方案,
所述空气腔内设有呈C形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空气腔分隔成位于内侧的出气腔和位于
外侧的预热腔,所述预热腔内容纳有预热二次空气的预热件,所述预热腔的入气口直接与
所述进气孔相连通,并且所述预热腔的出气口与所述出气腔相流体连通,而所述出气孔与
所述出气腔相连通。
[0017] 为了预热空气腔的预热腔,所述预热件为设置在所述第一外侧壁内表面的第一翅片,和设置在所述隔板外表面的第二翅片,所述第二翅片与第一翅片相交错设置。
[0018] 为了增加空气与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的预热路径和预热时间,所述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的外缘均呈弧型。
[0019] 进一步地,所述外环混气室在邻近所述补气腔的壁面上沿周向间隔开设有出火孔,所述内环火盖的外周壁设置有导流件,所述导流件能将所述补气腔内的二次空气导引
至所述外环混气室的出火孔区域。通过导流件将二次空气进行分流,使内外环均能充分燃
烧,并且导流件的设置可避免补气腔内的二次空气不合理分配现象,通过导流件将二次空
气进行分流,使内外环均能充分燃烧,尤其适合具有两环火的外环火盖,该导流件的设置一
方面能避免内环与外环之间的二次空气相互影响,另一方面还能有效地针对外环火盖两环
火之靠近内环的一环出火孔有效地进行二次空气的补入,具有定位准确,提高燃气燃烧效
率,同时导流件能回收利用内环火盖的热量,可以预热二次空气,有助于提高燃烧器热效
率。
[0020] 为了实现导流件具有引导二次空气至外环混气室的出火孔区域,所述导流件包括有沿所述内环火盖的外周壁间隔设有多个上凸于外周壁表面的凸棱。
[0021] 为了增大导流件与内环火盖的热交换路径与交换时间,单个所述的凸棱与所述内环火盖的中轴线有夹角或平行。
[0022] 所述单个凸棱与所述内环火盖的中轴线有夹角,并且单个的凸棱的外侧缘呈弧线,整个导流件构成旋转状。
[0023] 为了实现导流件的凸棱具有导引经导流件预热后的二次空气能带着一定旋转的速度转开至外环火盖,单个所述的出气孔与所述外环火盖的中轴线有夹角,并与单个所述
的凸棱的旋转方向相同。以增加二次空气与基座的热交换路径与交换时间,提高热效率。
[0024] 进一步地,所述外环火盖包括有环状顶壁以及自该环状顶壁的内侧边缘和外侧边缘竖直或倾斜向下的内环壁和外环壁,所述出火孔包括设置在所述内环壁上的第一出火孔
以及沿所述环状顶壁周向开设的与所述第一出火孔连成凹凸结构的第二出火孔。外环火盖
上第一出火孔和第二出火孔连成的凹凸结构使得出火孔整体呈“花瓣型”,此设置方式可与
锅底的形状相配合,从而进一步使得锅底受热均匀,解决了锅底受热不均的问题。
[0025] 进一步地,所述环状顶壁具有外高内低、向内倾斜的凹台,所述凹台包括有沿所述环状顶壁外圈设置的上部,该上部为圆弧型的弧形曲面,而所述第二出火孔则设置在所述
上部。凹台为向内倾斜的曲面,当锅内有液体溢出时,液体可以在重力的作用力通过内倾的
曲面流入盛液盘,解决了锅内溢出的液体堵塞第一出火孔的问题,而第二出火孔位于凹台
的上部则能避免被锅内溢出的液体堵塞。
[0026] 为了能够将补气腔内的二次空气更快的导引至凹台,所述凹台包括有沿所述环状顶壁内圈设置的下部,该下部的最高点低于所述凸棱的最高点。
[0027] 进一步地,所述内环火盖包括内外间隔设置的内周壁、所述外周壁以及连接内周壁和外周壁的顶部,所述内周壁、外周壁以及顶部共同围成有与所述中央混气室,所述顶部
开设有内火孔。
[0028] 为了实现内火孔的自稳焰,所述内火孔的轴线与所述内环火盖的轴线呈45~60°夹角。
[0029] 为了实现对内火孔独立二次空气的补充,所述内环火盖的顶部形成有出风口,所述内周壁围成的中央腔体,所述基座的中心与所述中央腔体共同构成上下贯通并与所述出
风口相连通的空气补充通道。
[003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基座内于外环混气室之下设有供外界空气流入的空气腔,使得外界空气进入补气腔时能被有效预热,预热后的二次空气能被出气孔分
流出为内环火盖和外环火盖提供经预热后二次空气,以效提高燃气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31]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2为图1中基座的剖视图;
[0033] 图3为图1中燃烧器局部的剖视图;
[0034]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内环火盖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外环火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7] 如图1~5所示,为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该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包括有基座1,设置在基座1之上并且与基座1之间形成中央混气室21的内环火盖2,以及也
设置在基座1之上,位于内环火盖2的外围的外环火盖3,该外环火盖3与基座1之间形成外环
混气室31,中央混气室21和外环混气室31之间形成补气腔4,还包括有设置于基座1内并位
于外环混气室31之下的空气腔5,该空气腔5与外环混气室31相隔离,基座1的内侧壁上沿周
向间隔地开设有至少两个连通补气腔4与空气腔5的出气孔51,基座1的外侧壁上则开设有
供外界空气流入空气腔5的进气孔52。为了能确保向燃烧器提供的侧向二次空气顺畅并足
量,进气孔52与外部的供气部50如鼓风机连接,使得外界空气进入补气腔4时能被有效预
热,预热后的二次空气能被出气孔51分流出为内环火盖2和外环火盖3提供经预热后二次空
气,以效提高燃气利用率。
[0038] 为了能够在基座1内留有空间给空气腔5,空气腔5呈C形,空气腔5包括有C形的第一外侧壁53和C形的第一内侧壁54,两者对应的端部分别通过第一侧壁55和第二侧壁56连
接,进气孔52设置在第一外侧壁53上,而出气孔51则设置在第一内侧壁54上,其中,空气腔5
直接形成于基座1,第一外侧壁53和第一内侧壁54构成基座1的局部,基座1的外侧壁除了第
一外侧壁53的第二外侧壁57以及基座1的内侧壁除了第一内侧壁54的第二内侧壁58与第一
侧壁55、第二侧壁56共同围成与外环混气室31相连通的外环燃气通道11,这样在基座1内即
可形成与空气腔5相隔离的、并与外环混气室31相连通的外环燃气通道11,为了从供气部50
提供的空气进入空气腔5能被有效预热,预热后的二次空气能向补气腔4提供经预热后二次
空气,以效提高燃气利用率,为此,本实施例提供一个优选的方案,空气腔5内设有呈C形的
隔板6,隔板6将空气腔5分隔成位于内侧的出气腔501和位于外侧的预热腔502,预热腔502
内容纳有预热二次空气的预热件7,预热腔502的入气口直接与进气孔52相连通,并且预热
腔502的出气口与出气腔501相流体连通,而出气孔51与出气腔501相连通,本实施例中为了
预热空气腔5的预热腔502,预热件7为设置在第一外侧壁53内表面的第一翅片71,和设置在
隔板6外表面的第二翅片72,第二翅片72与第一翅片71相交错设置。为了增加空气与第一翅
片71和第二翅片72的预热路径和预热时间,第一翅片71和第二翅片72的外缘均呈弧型,当
然也可以用其它的形式,如柱状的预热件7。另外,为了避免内环与外环之间的二次空气相
互影响,外环混气室31在邻近补气腔4的壁面上沿周向间隔开设有出火孔,内环火盖2的外
周壁22设置有导流件8,导流件8能将补气腔4内的二次空气导引至外环混气室31的出火孔
区域。通过导流件8将二次空气进行分流,使内外环均能充分燃烧,并且导流件8的设置可避
免补气腔4内的二次空气不合理分配现象,通过导流件8将二次空气进行分流,使内外环均
能充分燃烧,尤其适合具有两环火的外环火盖3,该导流件8的设置一方面能另一方面还能
有效地针对外环火盖3两环火之靠近内环的一环出火孔有效地进行二次空气的补入,具有
定位准确,提高燃气燃烧效率,同时导流件8能回收利用内环火盖2的热量,可以预热二次空
气,有助于提高燃烧器热效率。具体地,导流件8包括有沿内环火盖2的外周壁22间隔设有多
个上凸于外周壁22表面的凸棱81。为了增大导流件8与内环火盖2的热交换路径与交换时
间,单个凸棱81与内环火盖2的中轴线有夹角或平行,更好地,单个凸棱81与内环火盖2的中
轴线有夹角,并且该单个凸棱81的外侧缘呈弧线,整个导流件8构成旋转状,以实现导流件8
的凸棱81具有导引经导流件8预热后的二次空气能带着一定旋转的速度转开至外环火盖3,
单个出气孔51与外环火盖3的中轴线有夹角,并与单个凸棱81的旋转方向相同,以增加二次
空气与基座1的热交换路径与交换时间,提高热效率。
[0039] 本实施例还解决了能均匀加热锅底的外环火盖3,该外环火盖3包括有环状顶壁30以及自该环状顶壁30的内侧边缘和外侧边缘竖直或倾斜向下的内环壁32和外环壁33,出火
孔包括设置在内环壁32上的第一出火孔91以及沿环状顶壁30周向开设的与第一出火孔91
连成凹凸结构的第二出火孔92,外环火盖3上第一出火孔91和第二出火孔92连成的凹凸结
构使得出火孔整体呈“花瓣型”,此设置方式可与锅底的形状相配合,从而进一步使得锅底
受热均匀,解决了锅底受热不均的问题。其中,环状顶壁30具有外高内低、向内倾斜的凹台
311,凹台311包括有沿环状顶壁30外圈设置的上部3111,该上部3111为圆弧型的弧形曲面,
而第二出火孔92则设置在上部3111,该凹台311为向内倾斜的曲面,当锅内有液体溢出时,
液体可以在重力的作用力通过内倾的曲面流入盛液盘,解决了锅内溢出的液体堵塞第一出
火孔91的问题,而第二出火孔92位于凹台311的上部3111则能避免被锅内溢出的液体堵塞。
为了能够将补气腔4内的二次空气更快的导引至凹台311,凹台311还包括有沿环状顶壁30
内圈设置的下部3112,该下部3112的最高点低于凸棱81的最高点,能够将补气腔4内的二次
空气更快的导引至凹台311。最后,为了实现内火孔231的自稳焰以及内火孔231有自身的二
次空气补充通道100,该内环火盖2包括内外间隔设置的内周壁20、外周壁22以及连接内周
壁20和外周壁22的顶部23,内周壁20、外周壁22以及顶部23共同围成有与中央混气室21,顶
部23开设有内火孔231,为了实现内火孔231的自稳焰,内火孔231的轴线与内环火盖2的轴
线呈45~60°夹角。并且为了实现对内火孔231独立二次空气的补充,内环火盖2的顶部23形
成有出风口230,内周壁20围成的中央腔体201,基座1的中心与中央腔体201共同构成上下
贯通并与出风口230相连通的空气补充通道100。
[0040] 具体过程如下,该燃烧器工作时,两路引射管分别为外引射管200和内引射管300,喷射燃气到基座1内,其中一路燃气经气流分配后从外环燃气通道11进入外环火盖3的第一
出火孔91和第二出火孔92流出,另一路燃气从中央燃气通道进入内环火盖2的内火孔231流
出,而位于基座1第一侧壁55上则开设有供鼓风机鼓入空气腔5的进气孔52,使得外界空气
进入补气腔4时能被有效预热,预热后的二次空气能被出气孔51分流出为内环火盖2和外环
火盖3提供经预热后二次空气,以效提高燃气利用率,其中,内环火盖2的外周壁22设置有导
流件8,导流件8能将补气腔4内的二次空气导引至外环混气室31的出火孔区域,通过导流件
8将二次空气进行分流,使内外环均能充分燃烧,并且导流件8的设置可避免补气腔4内的二
次空气不合理分配现象,通过导流件8将二次空气进行分流,使内外环均能充分燃烧,同时
空气补充通道100也能对内火孔231独立地进行二次空气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