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坡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0173471.8

文献号 : CN111270690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陈春银王正龙戚荣宇

申请人 : 中煤长江基础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边坡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支护结构包括挡土板、通用柱和转角柱,通用柱、转角柱通过挡土板相连,挡土板包括腹板、反滤层、翼缘、圆管和渗流管,翼缘设置在腹板两端,反滤层设置在腹板侧面,圆管贯穿设置翼缘内,渗流管与反滤层、圆管相连。所述施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a)施工前清理场地,杂草、石子清理干净;(b)预制挡土板;(c)通用柱和转角柱的底部定位挖槽,绑扎钢筋,支模;(d)通用柱和转角柱浇筑完毕,预留梯形凹孔一、梯形凹孔二,将挡土板吊放至梯形凹孔一和梯形凹孔二处;(e)放置反滤层。本发明的支护结构角度多变不固定,而且能够解决传统挡土结构对于支挡高度的要求,结构适用性广泛。

权利要求 :

1.一种边坡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挡土板(1)、通用柱(2)和转角柱(3),通用柱(2)、转角柱(3)通过挡土板(1)相连,所述挡土板(1)包括腹板(11)、反滤层(12)、翼缘(13)、圆管(14)和渗流管(15),所述翼缘(13)设置在腹板(11)两端,所述反滤层(12)设置在腹板(11)侧面,所述圆管(14)贯穿设置翼缘(13)内,所述渗流管(15)与反滤层(12)、圆管(14)相连,所述反滤层(12)由海绵(4)、细沙(5)、石子(6)组成,所述挡土板(1)内侧土体的水分经过石子(6)、细沙(5)到达海绵(4),所述海绵(4)下有隔水层,由于隔水层的阻挡,海绵(4)的水分沿着渗流管(15)流入圆管(14)排到底部,所述通用柱(2)和转角柱(3)的厚度大于挡土板(1)的厚度,所述翼缘(13)为蝶形,所述通用柱(2)的相对面上设置梯形凹孔一(21),所述转角柱(3)的相邻面上设置梯形凹孔二(31),所述梯形凹孔一(21)、梯形凹孔二(31)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翼缘(13)与梯形凹孔一(21)、梯形凹孔二(31)的尺寸均匹配,所述翼缘(13)与腹板(11)接触处设置加强筋,所述渗流管(15)的数量大于等于5根,相邻渗流管(15)之间的间距为渗流管直径的1 1.5倍,所述渗流管(15)与反滤层(12)、圆管(14)均倾斜相连。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a)施工前清理场地,杂草、石子清理干净;

(b)采用大于等于C35的混凝土预制混凝土挡土板(1),在翼缘(13)与腹板(11)接触处布置加强筋;

(c)在通用柱(2)和转角柱(3)的设置位置定位挖槽,绑扎钢筋,竖向钢筋直径不小于

16mm,箍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支模;

(d)通用柱(2)和转角柱(3)采用强度大于等于C35的混凝土浇筑完毕,分别预留梯形凹孔一(21)、梯形凹孔二(31),将预制的挡土板(1)吊放至梯形凹孔一(21)和梯形凹孔二(31)处;

(e)在腹板(11)的一个侧面放置反滤层(12),依次放入吸水的海绵(4)、细沙(5)、石子(6),在空缺处塞满细沙(5)。

说明书 :

一种边坡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加固支护领域,具体为一种边坡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发展,建筑工程基础建设的开挖、山区公路铁路修建不免遇到高低不平的山坡,对边坡的支护的重视程度愈来愈高,所以对于支护结构新方法的研究不可停止。但是对于地下水较多的地区,现有的支护结构无法很好地解决其渗透问题,并且施工方法成本高,往往需要预制成型,支护整体性不佳,尤其不适用于地下水较多的地区。

发明内容

[0003]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性广泛、结构稳定性好的边坡支护结构,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施工便捷、角度高度可调的边坡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0004]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边坡支护结构,包括挡土板、通用柱和转角柱,通用柱、转角柱通过挡土板相连,挡土板包括腹板、反滤层、翼缘、圆管和渗流管,翼缘设置在腹板两端,反滤层设置在腹板侧面,涂刷防水隔离剂的圆管贯穿设置翼缘内,既有利于减轻支挡结构的自重,又有利于支挡后侧水分的运移,渗流管与反滤层、圆管相连。
[0005] 通用柱和转角柱的厚度大于挡土板的厚度,由于挡土板面积较大,受力后应力相对分散,对挡土板的两端部形成集中应力,所以柱厚度偏大。
[0006] 翼缘为蝶形,保证与土体的充分接触面积,使得桩土共同作用提高支护结构的作用力。通用柱的相对面上设置梯形凹孔一,转角柱的相邻面上设置梯形凹孔二,梯形凹孔一、梯形凹孔二的数量均为两个,增加挡土板与通用柱、转角柱的接触强度。翼缘与梯形凹孔一、梯形凹孔二的尺寸均匹配。翼缘与腹板接触处设置加强筋,避免加固柱的尖角引起的应力集中迫使挡土先失效。
[0007] 渗流管的数量大于等于5根。渗流管两两之间的间距为渗流管直径的1 1.5倍。渗~流管与反滤层、圆管均倾斜相连,保证水分移动。
[0008] 反滤层由海绵、细沙、石子组成,由土层向外依次布设石子、细砂层、海绵层。
[0009] 上述边坡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0010] (a)施工前清理场地,杂草、石子清理干净;
[0011] (b)采用大于等于C35的混凝土预制混凝土挡土板,在翼缘与腹板接触处布置加强筋,腹板厚度为100mm,高度为500mm,长度为1000mm;
[0012] (c)通用柱和转角柱的底部定位挖槽,绑扎钢筋,竖向钢筋不小于直径16mm,箍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支模;
[0013] (d)通用柱和转角柱采用强度大于等于C35的混凝土浇筑完毕,分别预留梯形凹孔一、梯形凹孔二,加固柱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采用吊车将预制的挡土板吊放至梯形凹孔一和梯形凹孔二处;
[0014] (e)在腹板的一个侧面放置反滤层,依次放入吸水海绵、细沙、石子,在空缺处塞满细沙,挡土板内侧土体的水分经过石子、细沙到达海绵层,由于隔水层的阻挡,海绵层的水分沿着渗流管流入圆管排到底部。
[0015] 若构筑物的加固高度比较高,可以依次向上叠加挡土板,此时圆管不再作为水分运移的通道,而作为上部与下部的连接介质。首先对齐放置挡土板,后圆管植入钢筋,浇筑混凝土,有利于提高加固高度。
[0016] 有益效果: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性特点:
[0017] 1、支护结构角度多变不固定,而且能够解决传统挡土结构对于支挡高度的要求;
[0018] 2、该支护结构适用性广泛;
[0019] 3、采用部分预制构件使得施工便捷,整体施工速度提升;
[0020] 4、大尺寸预制挡土板的对接,有利于提高支护结构的整体性。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是本发明挡土板1的仰视图;
[0023] 图3是本发明挡土板1的立体图;
[0024] 图4是本发明反滤层12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5是本发明通用柱2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6是本发明转角柱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以说明书附图所示的方向为上、下、左、右。
[0028] 如图1,两个转角柱3相对放置,分别与一个竖直的挡土板1固连,两个转角柱3之间通过三个挡土板1和两个通用柱2固连。通用柱2和转角柱3的厚度大于挡土板1的厚度。
[0029] 如图2 4,挡土板1包括矩形的腹板11、反滤层12、蝶形的翼缘13、圆管14和渗流管~15。两端的圆管14涂刷防水隔离剂分别贯通两端的蝶形翼缘13中,两端的蝶形翼缘13与梯形凹孔一21尺寸相匹配。每列布满五根渗流管15,两两之间的间距为渗流管15直径的1 1.5~
倍即可,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渗流管15与反滤层12、圆管14倾斜连接,保证水分移动。反滤层12由石子6、细沙5、海绵4组成。凸出的蝶形翼缘13有利于保证挡土板1与土体的充分接触面积,使得桩土共同作用提高支护结构的作用力。翼缘13与腹板11接触处有加强筋。
[0030] 如图5,通用柱2为“工”字形构造,两侧对称带有梯形凹孔一21,与蝶形翼缘13的尺寸相匹配。如图6,转角柱3带有两个相互垂直的梯形凹孔二31,与蝶形翼缘13的尺寸相匹配,用于连接“L”形状的支挡转角,旋转90°用于连接反“L”形状的支挡转角。
[0031] 当构筑物高度要求较低时:
[0032] a、施工前准备:清理场地,杂草、石子清理干净;
[0033] b、预制混凝土挡土板1,钢筋不小于16mm,混凝土采用不低于C35的浇筑,厚度100mm,高度500mm,长度取为1000mm单个构建制作,两端的蝶形翼缘13与梯形凹孔一21、梯形凹孔二31的尺寸相匹配,蝶形翼缘13与矩形腹板11接触处,布置加强筋,避免加固柱的尖角引起的应力集中迫使挡土先失效,渗流管15的直径不大于圆管14直径的四分之一;腹板
11靠近建筑边坡一侧设置有反滤层12,依次由石子、细沙、海绵层和隔水层构成,挡土板1内侧土体的水分经过石子6、细沙5到达海绵4,海绵4下有隔水层,海绵4由于隔水层的阻挡,海绵4的水分沿着渗流管15流入圆管14排到底部;
[0034] c、施工中:通用柱2和转角柱3的底部定位挖槽,绑扎钢筋,竖向钢筋不小于直径16mm,箍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支模,浇筑混凝土的强度不小于C35;
[0035] d、上述通用柱2和转角柱3浇筑完毕,分别预留梯形凹孔一21、梯形凹孔二31,后期通用柱2和转角柱3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采用吊车运输预制挡土板1下放至梯形凹孔一21、梯形凹孔二31;
[0036] e、放置反滤层12,依次放入吸水海绵层和编织袋装入的砂、石等,与内侧土体的空缺处塞满细沙。
[0037] 当对于有高度要求的构筑物施工时:
[0038] 若构筑物的加固高度比较高,接着步骤e依次向上叠加挡土板1,预留的渗流管可作为加固部位,通过植筋等工法,此时圆管14不再作为水分运移的通道,而作为上部与下部的连接介质。首先对齐放置挡土板1,后圆管14植入钢筋,浇筑混凝土,提高了加固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