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户通讯终端及碰撞事故检测处理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11472555.0

文献号 : CN111275920A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时红仁

申请人 : 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摘要 :

本申请涉及车辆事故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车辆、用户通讯终端及碰撞事故检测处理方法,通过设置在用户通讯终端的传感器检测车辆是否发生碰撞,若检测到发生碰撞,用户通讯终端从所述传感器中获取碰撞程度信息,用户通讯终端根据所述碰撞程度信息分析是否需要提示用户,若判断需要提示用户,用户通讯终端获取与所述碰撞程度信息相对应的预设提示信息,将所述预设提示信息提示给用户。本申请能够在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智能地根据碰撞程度信息进行自动处理,避免用户无法自救时而得不到及时救援的情况发生,保护用户的生命财产,而且,本申请不需要在车辆内内置TBOX,可以降低成本。

权利要求 :

1.一种碰撞事故检测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事故检测处理方法包括步骤:通过设置在用户通讯终端的传感器检测车辆是否发生碰撞;

若检测到发生碰撞,用户通讯终端从所述传感器中获取碰撞程度信息;

用户通讯终端根据所述碰撞程度信息分析是否需要提示用户;

若判断需要提示用户,用户通讯终端获取与所述碰撞程度信息相对应的预设提示信息;

将所述预设提示信息提示给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碰撞事故检测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预设提示信息提示给用户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步骤:用户通讯终端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根据所述预设提示信息所作的反馈信息;

若未接收到所述反馈信息,用户通讯终端向预设的第三方设备发起救援请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碰撞事故检测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事故检测处理方法还包括步骤:预先设置与所述碰撞程度信息对应的多个碰撞等级;

根据所述多个碰撞等级设置对应的多个应对策略,以根据所述应对策略判断是否需要提示用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碰撞事故检测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设置在用户通讯终端的传感器检测车辆是否发生碰撞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若检测到发生碰撞,向车机设备发送控制信号;

利用所述控制信号控制车辆的车门、车窗开启,以便实现救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碰撞事故检测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通讯终端向预设的第三方设备发起救援请求的步骤,还包括:用户通讯终端获取车辆自身的实时位置信息;

将所述实时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三方设备,所述第三方设备包括移动通讯终端、报警平台和距离车辆预设范围内的其他车辆。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碰撞事故检测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通讯终端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根据所述预设提示信息所作的反馈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若接收到用户的反馈信息,启动语音交互模式;

通过所述语音交互模式接收用户的语音信息;

根据所述语音信息分析用户的语音意图,并根据所述语音意图执行相应的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碰撞事故检测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检测到发生碰撞,所述碰撞事故检测处理方法还包括步骤:用户通讯终端通过车联网网络向同向行驶的后方车辆发送预警信息,以避免后方车辆追尾碰撞的二次事故。

8.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碰撞事故检测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为用户通讯终端内的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碰撞事故剧烈程度。

9.一种用户通讯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通讯终端配置有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碰撞事故检测处理方法。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配置有车机设备和终端支架,所述终端支架用于放置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户通讯终端,所述车机设备可与所述用户通讯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连接,以通过所述用户通讯终端进行碰撞事故检测处理。

说明书 :

车辆、用户通讯终端及碰撞事故检测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车辆事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碰撞事故检测处理方法,以及采用所述碰撞事故检测处理方法的用户通讯终端和车辆。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汽车的购置率越来越高,因此汽车安全也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目前针对汽车自身已经设置了安全气囊或者气帘等被动安全技术以在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为司机或乘客提供更高的安全保障,但是在汽车发生严重碰撞事故时,会发生有关爆裂漏油从而导致汽车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另外汽车车身受到严重碰撞后由于巨大的撞击力使得汽车车门变形,使得车内人员无法自主脱身,而若人员处于昏迷状态时,则隐含极大的危险,而汽车内被动的安全装置则无法及时的发送险情,因此对于许多关键的时刻会有一些难以预测的后果。因缺乏对撞击的事故检测与事故识别功能,一旦险情突发得不到及时报警与反馈,延误救援,增加伤亡。
[0003] 针对现有技术的多方面不足,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提出一种车辆、用户通讯终端及碰撞事故检测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0004]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户通讯终端及碰撞事故检测处理方法,能够在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智能地根据碰撞程度信息进行自动处理,避免用户无法自救时而得不到及时救援的情况发生,保护用户的生命财产。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碰撞事故检测处理方法,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碰撞事故检测处理方法包括步骤:
[0006] 通过设置在用户通讯终端的传感器检测车辆是否发生碰撞;
[0007] 若检测到发生碰撞,用户通讯终端从所述传感器中获取碰撞程度信息;
[0008] 用户通讯终端根据所述碰撞程度信息分析是否需要提示用户;
[0009] 若判断需要提示用户,用户通讯终端获取与所述碰撞程度信息相对应的预设提示信息;
[0010] 将所述预设提示信息提示给用户。
[0011]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将所述预设提示信息提示给用户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步骤:
[0012] 用户通讯终端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根据所述预设提示信息所作的反馈信息;
[0013] 若未接收到所述反馈信息,用户通讯终端向预设的第三方设备发起救援请求。
[0014]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碰撞事故检测处理方法还包括步骤:
[0015] 预先设置与所述碰撞程度信息对应的多个碰撞等级;
[0016] 根据所述多个碰撞等级设置对应的多个应对策略,以根据所述应对策略判断是否需要提示用户。
[0017]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通过设置在用户通讯终端的传感器检测车辆是否发生碰撞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0018] 若检测到发生碰撞,向车机设备发送控制信号;
[0019] 利用所述控制信号控制车辆的车门、车窗开启,以便实现救援。
[0020]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用户通讯终端向预设的第三方设备发起救援请求的步骤,还包括:
[0021] 用户通讯终端获取车辆自身的实时位置信息;
[0022] 将所述实时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三方设备,所述第三方设备包括移动通讯终端、报警平台和距离车辆预设范围内的其他车辆。
[0023]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用户通讯终端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根据所述预设提示信息所作的反馈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0024] 若接收到用户的反馈信息,启动语音交互模式;
[0025] 通过所述语音交互模式接收用户的语音信息;
[0026] 根据所述语音信息分析用户的语音意图,并根据所述语音意图执行相应的操作。
[0027]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若检测到发生碰撞,所述碰撞事故检测处理方法还包括步骤:
[0028] 用户通讯终端通过车联网网络向同向行驶的后方车辆发送预警信息,以避免后方车辆追尾碰撞的二次事故。
[0029]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传感器为用户通讯终端内的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碰撞事故剧烈程度。
[0030]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用户通讯终端,所述用户通讯终端配置有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所述的碰撞事故检测处理方法。
[0031]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配置有车机设备和终端支架,所述终端支架用于放置如上所述的用户通讯终端,所述车机设备可与所述用户通讯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连接,以通过所述用户通讯终端进行碰撞事故检测处理。
[0032] 本申请车辆、用户通讯终端及碰撞事故检测处理方法,通过设置在用户通讯终端的传感器检测车辆是否发生碰撞,若检测到发生碰撞,用户通讯终端从所述传感器中获取碰撞程度信息,用户通讯终端根据所述碰撞程度信息分析是否需要提示用户,若判断需要提示用户,用户通讯终端获取与所述碰撞程度信息相对应的预设提示信息,将所述预设提示信息提示给用户。本申请能够在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智能地根据碰撞程度信息进行自动处理,避免用户无法自救时而得不到及时救援的情况发生,保护用户的生命财产,而且,本申请不需要在车辆内内置TBOX,可以降低成本。
[0033]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34] 图1为本申请碰撞事故检测处理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0035] 图2为本申请用户通讯终端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申请为达成预定申请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方法、步骤、特征及其效果,详细说明如下。
[0037] 有关本申请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申请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效果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申请加以限制。
[0038]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碰撞事故检测处理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0039]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所述碰撞事故检测处理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个步骤。
[0040] 步骤S101,通过设置在用户通讯终端的传感器检测车辆是否发生碰撞;
[0041]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果没检测到发生碰撞,则不作处理。
[0042] 步骤S102,若检测到发生碰撞,用户通讯终端从所述传感器中获取碰撞程度信息;
[0043]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传感器可以自带处理器功能,而能够根据检测的结果生成碰撞程度信息,比如一般刮碰、轻微碰撞和严重碰撞等等。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只将检测的最基本物理碰撞信息反馈给用户通讯终端,以供用户通讯终端进行综合处理。
[0044] 步骤S103,用户通讯终端根据所述碰撞程度信息分析是否需要提示用户;
[0045] 举例而言,如果是一般刮碰,那么用户也能够知道,用户也不会出现无法处理的危险情况,所以本实施方式可以设置多个等级进行处理。若判断没必要提示,则不作处理。
[0046] 步骤S104,若判断需要提示用户,用户通讯终端获取与所述碰撞程度信息相对应的预设提示信息;
[0047]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语音播报、触摸屏提示的方式显示所述预设提示信息;进一步而言,也可以向其他用户手持的移动通讯终端发送提示信息,在此不作限定。
[0048] 步骤S105,将所述预设提示信息提示给用户。
[0049]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将所述预设提示信息提示给用户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步骤:用户通讯终端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根据所述预设提示信息所作的反馈信息;若未接收到所述反馈信息,用户通讯终端向预设的第三方设备发起救援请求。
[0050] 不难理解的是,如果用户无法及时进行处理,而且碰撞级别比较严重,则可能用户遇到危险情况,此时,可以向第三方设备进行求救。
[0051] 进一步而言,本实施方式所述碰撞事故检测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预先设置与所述碰撞程度信息对应的多个碰撞等级;根据所述多个碰撞等级设置对应的多个应对策略,以根据所述应对策略判断是否需要提示用户。
[0052]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在用户通讯终端内预先建立数据库,以存储碰撞程度信息和碰撞等级的对应表,当然,也可以存储在云服务器上,在此不作限定。
[0053]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时候发生重大车祸时,可能车辆的车门和车窗无法正常运行,为解决这个技术问题,本实施方式所述通过设置在用户通讯终端的传感器检测车辆是否发生碰撞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若检测到发生碰撞,向车机设备发送控制信号;利用所述控制信号控制车辆的车门、车窗开启,以便实现救援。
[0054]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所述用户通讯终端向预设的第三方设备发起救援请求的步骤,还包括:用户通讯终端获取车辆自身的实时位置信息;将所述实时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三方设备,所述第三方设备包括移动通讯终端、报警平台和距离车辆预设范围内的其他车辆。
[0055] 不难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可以通过用户通讯终端向一切可能提供援助的第三方设备进行求救。
[0056]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所述用户通讯终端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根据所述预设提示信息所作的反馈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若接收到用户的反馈信息,启动语音交互模式;通过所述语音交互模式接收用户的语音信息;根据所述语音信息分析用户的语音意图,并根据所述语音意图执行相应的操作。容易理解的是,虽然用户有时可以作出反馈,但是用户已经无法进行自救,此时,用户通讯终端可以提供紧急救援辅助的功能。
[0057] 值得说明的是,若检测到发生碰撞,本实施方式所述碰撞事故检测处理方法还包括步骤:用户通讯终端通过车联网网络向同向行驶的后方车辆发送预警信息,以避免后方车辆追尾碰撞的二次事故。
[0058] 不难理解的是,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二次事故的危险和后果一般比首次事故更严重,因此本实施方式通过车联网的方式向后方车辆发送预警,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0059]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所述传感器为用户通讯终端内的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碰撞事故剧烈程度。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通过摄像头等进行配合工作,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提示。
[0060] 本申请能够在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智能地根据碰撞程度信息进行自动处理,避免用户无法自救时而得不到及时救援的情况发生,保护用户的生命财产。
[0061] 请接着参阅图2,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用户通讯终端,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用户通讯终端配置有存储器20和处理器21,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21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的碰撞事故检测处理方法。
[0062] 具体而言,所述处理器21用于通过设置在用户通讯终端的传感器检测车辆是否发生碰撞;
[0063] 若检测到发生碰撞,所述处理器21用于从所述传感器中获取碰撞程度信息;
[0064]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传感器可以自带处理器功能,而能够根据检测的结果生成碰撞程度信息,比如一般刮碰、轻微碰撞和严重碰撞等等。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只将检测的最基本物理碰撞信息反馈给用户通讯终端,以供用户通讯终端进行综合处理。
[0065] 所述处理器21用于根据所述碰撞程度信息分析是否需要提示用户;
[0066] 举例而言,如果是一般刮碰,那么用户也能够知道,用户也不会出现无法处理的危险情况,所以本实施方式可以设置多个等级进行处理。
[0067] 若判断需要提示用户,所述处理器21用于获取与所述碰撞程度信息相对应的预设提示信息;
[0068]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语音播报、触摸屏提示的方式显示所述预设提示信息;进一步而言,也可以向其他用户手持的移动通讯终端发送提示信息,在此不作限定。
[0069] 所述处理器21用于将所述预设提示信息提示给用户。
[007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21还用于判断是否接收到用户根据所述预设提示信息所作的反馈信息;若未接收到所述反馈信息,用户通讯终端向预设的第三方设备发起救援请求。
[0071] 不难理解的是,如果用户无法及时进行处理,而且碰撞级别比较严重,则可能用户遇到危险情况,此时,可以向第三方设备进行求救。
[0072] 进一步而言,本实施方式所述处理器21还用于预先设置与所述碰撞程度信息对应的多个碰撞等级;根据所述多个碰撞等级设置对应的多个应对策略,以根据所述应对策略判断是否需要提示用户。
[0073]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在用户通讯终端内预先建立数据库,以存储碰撞程度信息和碰撞等级的对应表,当然,也可以存储在云服务器上,在此不作限定。
[0074]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时候发生重大车祸时,可能车门车窗等无法正常运行,为解决这个技术问题,本实施方式若检测到发生碰撞,所述处理器21还用于向车机设备发送控制信号;利用所述控制信号控制车辆的车门、车窗开启,以便实现救援。
[0075]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所述处理器21还用于获取车辆自身的实时位置信息;将所述实时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三方设备,所述第三方设备包括移动通讯终端、报警平台和距离车辆预设范围内的其他车辆。
[0076] 不难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可以通过用户通讯终端向一切可能提供援助的第三方设备进行求救。
[0077]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所述处理器21还用于若接收到用户的反馈信息,启动语音交互模式;通过所述语音交互模式接收用户的语音信息;根据所述语音信息分析用户的语音意图,并根据所述语音意图执行相应的操作。容易理解的是,虽然用户有时可以作出反馈,但是用户已经无法进行自救,此时,用户通讯终端可以提供紧急救援辅助的功能。
[0078] 值得说明的是,若检测到发生碰撞,本实施方式所述处理器21还用于通过车联网网络向同向行驶的后方车辆发送预警信息,以避免后方车辆追尾碰撞的二次事故。
[0079] 不难理解的是,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二次事故的危险和后果一般比首次事故更严重,因此本实施方式通过车联网的方式向后方车辆发送预警,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0080]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所述传感器为用户通讯终端内的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碰撞事故剧烈程度。
[0081] 本申请能够在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智能地根据碰撞程度信息进行自动处理,避免用户无法自救时而得不到及时救援的情况发生,保护用户的生命财产。
[0082] 请继续参阅图2,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车辆配置有车机设备和终端支架,所述终端支架用于放置图2及其实施方式所述的用户通讯终端,所述车机设备可与所述用户通讯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连接,以通过所述用户通讯终端进行碰撞事故检测处理。
[0083]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所述传感器为用户通讯终端内的加速度传感器。
[0084] 在本申请的一具体应用例中,其可以包括如下实现过程。
[0085] 1,用户通讯终端处于开机状态,并于车辆相连接;
[0086] 2,车辆受到猛烈撞击;
[0087] 3,用户通讯终端收到加速度传感器传来的撞击力度的数据,其中撞击力可以提前评估,每个角度多大的撞击力会导致人员安全问题等,根据数据判断开启紧急模式;
[0088] 4,用户通讯终端自动发出询问车上成员是否OK的语音问答;
[0089] 5,车主如确认自己OK,可回答不需要报警;
[0090] 6,车上人员若长时间无应答(设定时间段,比如1分钟),车机设备或用户通讯终端自动呼出到最近的救助点,并自动反馈车子所在地点;
[0091] 7,紧急救助中心比如从TSP(Telematics Service Provider,汽车远程服务提供商)端获取车辆位置信息,派出人员前往救助。
[0092] 此外,本实施方式还可以利用车辆或者手机的摄像头拍摄碰撞图片/视频等。
[0093]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用户通讯终端、车辆和云服务器均可以采用WIFI技术或5G技术等,比如利用5G车联网网络实现彼此的网络连接,本实施方式所采用的5G技术可以是一个面向场景化的技术,本申请利用5G技术对车辆起到关键的支持作用,其同时实现连接人、连接物或连接车辆,其具体可以采用下述三个典型应用场景组成。
[0094] 第一个是eMBB(Enhance Mobile Broadband,增强移动宽带),使用户体验速率在0.1~1gpbs,峰值速率在10gbps,流量密度在10Tbps/km2;
[0095] 第二个超可靠低时延通信,本申请可以实现的主要指标是端到端的时间延迟为ms(毫秒)级别;可靠性接近100%;
[0096] 第三个是mMTC(海量机器类通信),本申请可以实现的主要指标是连接数密度,每平方公里连接100万个其他终端,10^6/km2。
[0097] 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利用5G技术的超可靠、低时延时的特点,结合比如雷达和摄像头等就可以给车辆提供显示的能力,可以跟车辆实现互动,同时利用5G技术的交互式感知功能,用户可以对外界环境做一个输出,不光能探测到状态,还可以做一些反馈等。进一步而言,本申请还可以应用到自动驾驶的协同里面,比如车辆编队等。
[0098] 此外,本申请还可以利用5G技术实现通信增强自动驾驶感知能力,并且可以满足车内乘客对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游戏、电影、移动办公等车载信息娱乐,以及高精度的需求。本申请可以实现厘米级别的3D高精度定位地图的下载量在3~4Gb/km,正常车辆限速120km/h(千米/时)下每秒钟地图的数据量为90Mbps~120Mbps(兆比特每秒),同时还可以支持融合车载传感器信息的局部地图实时重构,以及危险态势建模与分析等。
[0099] 在本申请中,上述车辆的碰撞事故检测处理方法、方法,均可以使用到具备用户通讯终端或者车辆TBOX的车辆系统中,其还可以连接到车辆的CAN总线上。
[0100]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CAN总线可以包括三条网络通道CAN_1、CAN_2和CAN_3,车辆还可以设置一条以太网网络通道,其中三条CAN网络通道可以通过两个车联网网关与以太网网络通道相连接,举例而言,其中CAN_1网络通道包括混合动力总成系统,其中CAN_2网络通道包括运行保障系统,其中CAN_3网络通道包括电力测功机系统,以太网网络通道包括高级管理系统,所述的高级管理系统包括作为节点连接在以太网网络通道上的人-车-路模拟系统和综合信息采集单元,所述的CAN_1网络通道、CAN_2网络通道与以太网网络通道的车联网网关可以集成在综合信息采集单元中;CAN_3网络通道与以太网网络通道的车联网网关可以集成在人-车-路模拟系统中。
[0101]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CAN_1网络通道连接的节点有:发动机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电机MCU、电池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电池管理系统)、自动变速器TCU(Transmission Control Unit,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以及混合动力处理器HCU(混合动力整车控制单元);CAN_2网络通道连接的节点有:台架测控系统、油门传感器组、功率分析仪、瞬时油耗仪、直流电源柜、发动机水温控制系统、发动机机油温度控制系统、电机水温控制系统以及发动机中冷温度控制系统;CAN_3网络通道连接的节点有:电力测功机处理器。
[0102] 优选的所述的CAN_1网络通道的速率为250Kbps,采用J1939协议;CAN_2网络通道的速率为500Kbps,采用CANopen协议;CAN_3网络通道的速率为1Mbps,采用CANopen协议;以太网网络通道的速率为10/100Mbps,采用TCP/IP协议。
[0103]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联网网关可以配备有IEEE802.3接口、DSPI接口、eSCI接口、CAN接口、MLB接口、LIN接口和/或I2C接口。
[0104]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比如,IEEE802.3接口可以用于连接无线路由器,为整车提供WIFI网络;DSPI(提供者管理器组件)接口用于连接蓝牙适配器和NFC(近距离无线通讯)适配器,可以提供蓝牙连接和NFC连接;eSCI接口用于连接4G/5G模块,与互联网通讯;CAN接口用于连接车辆CAN总线;MLB接口用于连接车内的MOST(面向媒体的系统传输)总线,LIN接口用于连接车内LIN(局域互联网络)总线;IC接口用于连接DSRC(专用短程通讯)模块和指纹识别模块。此外,本申请可以通过采用MPC5668G芯片对各个不同协议进行相互转换,将不同的网络进行融合。
[0105] 此外,本实施方式车辆TBOX系统,Telematics BOX,简称车载TBOX或远程信息处理器。
[0106] 本实施方式Telematics为远距离通信的电信(Telecommunications)与信息科学(Informatics)的合成,其定义为通过内置在车辆上的计算机系统、无线通信技术、卫星导航装置、交换文字、语音等信息的互联网技术而提供信息的服务系统。简单的说就通过无线网络将车辆接入互联网(车联网系统),为车主提供驾驶、生活所必需的各种信息。
[0107] 此外,本实施方式Telematics是无线通信技术、卫星导航系统、网络通信技术和车载电脑的综合,当车辆行驶当中出现故障时,通过无线通信连接服务中心,进行远程车辆诊断,内置在发动机上的计算机可以记录车辆主要部件的状态,并随时为维修人员提供准确的故障位置和原因。通过用户通讯终端接收信息并查看交通地图、路况介绍、交通信息、安全与治安服务以及娱乐信息服务等,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车辆还可以在后座设置电子游戏和网络应用。不难理解,本实施方式通过Telematics提供服务,可以方便用户了解交通信息、临近停车场的车位状况,确认当前位置,还可以与家中的网络服务器连接,及时了解家中的电器运转情况、安全情况以及客人来访情况等等。
[0108]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车辆还可设置ADAS(Advanced Driver Assistant System,先进驾驶辅助系统),其可以利用安装于车辆上的上述各种传感器,在第一时间收集车内外的环境数据,进行静、动态物体的辨识、侦测与追踪等技术上的处理,从而能够让驾驶者在最快的时间察觉可能发生的危险,以引起注意和提高安全性。对应地,本申请ADAS还可以采用雷达、激光和超声波等传感器,可以探测光、热、压力或其它用于监测车辆状态的变量,通常位于车辆的前后保险杠、侧视镜、驾驶杆内部或者挡风玻璃上。不难看出,上述ADAS功能所使用的各种智能硬件,均可以通过以太网链路的方式接入车联网系统实现通信连接、交互。
[0109] 本实施方式车辆的主机可包括适当的逻辑器件、电路和/或代码以用于实现OSI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式通信系统互联参考模型)上面五层的运行和/或功能操作。因此,主机会生成用于网络传输的数据包和/或对这些数据包进行处理,并且还会对从网络接受到的数据包进行处理。同时,主机可通过执行相应指令和/或运行一种或多种应用程序来为本地用户和/或一个或多个远程用户或网络节点提供服务。在本申请的不同实施方式中,主机可采用一种或多种安全协议。
[0110] 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用于实现车联网系统网络连接的可以为交换机,其可以具有AVB功能(Audio Video Bridging,满足IEEE802.1的标准集合),和/或包括有一条或多条非屏蔽双绞线,每一端可以具有8P8C模块连接器。
[0111]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车联网系统具体可以包括车身控制模块BCM、动力总线P-CAN、车身总线I-CAN、组合仪表CMIC、底盘控制装置和车身控制装置。
[0112] 在本实施方式中,车身控制模块BCM可以集成车联网网关的功能,进行不同网段,即动力总线P-CAN和车身总线I-CAN之间的信号转换及报文转发等,例如,挂接在动力总线上的处理器如需要与挂接在车身总线I-CAN上的处理器进行通信,则要经过车身控制模块BCM进行两者之间的信号转换及转发等。
[0113] 动力总线P-CAN和车身总线I-CAN分别与车身控制模块BCM相连。
[0114] 组合仪表CMIC与动力总线P-CAN相连,且组合仪表CMIC与车身总线I-CAN相连。优选地,本实施方式的组合仪表CMIC与不同的总线,如动力总线P-CAN和车身总线I-CAN均相连,当组合仪表CMIC需要获取挂接在任意总线上的处理器信息时,均无需通过车身控制模块BCM进行信号转换以及报文转发,因此,可减轻网关压力、减少网络负载,且提高组合仪表CMIC获取信息的速度。
[0115] 底盘控制装置与动力总线P-CAN相连。车身控制装置与车身总线I-CAN相连。在一些示例中,底盘控制装置和车身控制装置可分别向动力总线P-CAN和车身总线I-CAN上进行信息等数据广播,以便挂接在动力总线P-CAN或车身总线I-CAN上的其它车载处理器等设备获取该广播的信息,从而实现不同处理器等车载设备之间的通信。
[0116] 此外,本实施方式车辆的车联网系统,可以使用两条CAN总线,即动力总线P-CAN和车身总线I-CAN,将车身控制模块BCM作为网关,将组合仪表CMIC与动力总线P-CAN和车身总线I-CAN均相连的结构,可以省去了传统方式中组合仪表CMIC挂接在两条总线上的一条上时的底盘控制装置或车身控制装置的信息通过网关转发给组合仪表CMIC的操作,由此,减轻了车身控制模块BCM作为网关的压力,减少了网络负载,且更加方便将多条总线,如动力总线P-CAN和车身总线I-CAN上挂接的车载设备的信息发送至组合仪表CMIC上进行显示、信息传输实时性强。
[0117]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场景:
[0118] 1.用户上车之后,手机放在内置车载终端支架上;
[0119] 2.如果车辆碰撞发生碰瓷和紧急自动,手机传感器能够感受到并且自动报警;
[0120] 其中,具体可以采用下述的方案:
[0121] 1.手机支架和手机之间可以通过NFC(近场通信)或者蓝牙连接,数据还可以传输车内总线;
[0122] 2.手机的加速度传感器,能够感知到车辆的碰撞事件;
[0123] 3.进行自动拨号和呼叫程序,用户可以打断错误事件;
[0124] 4.多故障现场,手机可以采集视频,比如前方和车内视频,协助现场事故鉴定等。
[0125]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申请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申请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