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下行数据网络选择的方法、设备和系统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0058616.X

文献号 : CN11127750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刘武文

申请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下行数据网络选择的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应用于私网侧,首先在私网侧与用户终端建立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后,获得用户终端IP地址;然后使用用户终端IP地址生成一条静态路由,该静态路由指向私网;接着发起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SPF)路由重分发,将静态路由发送给数据网络侧的路由选择设备。如此,数据网络侧的路由选择设备在设置了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的情况下就会根据该静态路由将下行的数据流转发分流到私网。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边缘计算中私网访问速度快的优势。

权利要求 :

1.一种控制下行数据网络选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私网侧,所述方法包括:

在建立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后,获取用户终端IP地址;

使用所述用户终端IP地址生成一条静态路由,所述静态路由指向私网;

使用下述方式之一发起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SPF路由重分发,将所述静态路由发送给数据网络侧的路由选择设备:

1)由扩展后的用户面功能模块发起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重分发,其中,所述扩展后的用户面功能模块集成了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协议,具有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功能;或,

2)由扩展后的会话管理功能SMF模块发起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重分发,其中,所述扩展后的会话管理功能模块集成了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协议,具有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数据网络侧的路由选择设备进行配置,设置默认路由和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释放所述协议数据单元会话后,删除所述静态路由;

发起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重分发,将所述静态路由的删除同步到所述数据网络侧的路由选择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由扩展后的用户面功能模块发起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重分发,包括:由扩展后的用户面功能模块生成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协议报文;

向所述数据网络侧的路由选择设备发送所述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协议报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由扩展后的会话管理功能模块发起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重分发,包括:由扩展后的会话管理功能模块生成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协议报文;

向用户面功能模块发送所述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协议报文,经由所述用户面功能模块将所述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协议报文转发到所述数据网络侧的路由选择设备。

6.一种控制下行数据网络选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IP地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终端IP地址;

路由生成模块,用于使用所述用户终端IP地址生成一条静态路由,所述静态路由指向私网;

路由重分发模块,用于使用下述方式之一发起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重分发,将所述静态路由发送给数据网络侧的路由选择设备:

1)由扩展后的用户面功能模块发起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重分发,其中,所述扩展后的用户面功能模块集成了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协议,具有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功能;或,

2)由扩展后的会话管理功能SMF模块发起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重分发,其中,所述扩展后的会话管理功能模块集成了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协议,具有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功能。

7.一种控制下行数据网络选择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控制下行数据网络选择的装置,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控制下行数据网络选择的方法;

路由选择设备,位于数据网络侧,用于接收所述控制下行数据网络选择的装置发起的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重分发,并根据重分发的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转发所述下行数据。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了程序指令,其中,所述程序指令在运行时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控制下行数据网络选择的方法。

说明书 :

一种控制下行数据网络选择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5G边缘计算场景下,一种控制下行数据网络选择的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0002] 在5G边缘为了提升用户的体验度降低访问时延,需要将数据通信分流到私网的数据网路。
[0003] 当数据通信为下行数据转发时,当前3GPP标准只定义了冗余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即公网和私网都参与转发,而并非主备协议数据单元,即选择
公网和私网中任一网络进行转发,因此不能满足将数据通信仅分流到私网的数据网路的要
求。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人创造性地提供一种控制下行数据网络选择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0005]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控制下行数据网络选择的方法,该应用于私网侧,该方法包括:在建立协议数据单元会话后,获取用户终端IP地址;使用用户终端IP
地址生成一条静态路由,静态路由指向私网;发起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pen Shortest 
Path First,OSPF)路由重分发,将静态路由发送给数据网络侧的路由选择设备。
[0006]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中,该方法还包括:对数据网络侧的路由选择设备进行配置,设置默认路由和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
[0007]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中,该方法还包括:在释放协议数据单元会话后,删除静态路由;发起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重分发,将静态路由的删除同步到数据网路侧的
路由选择设备。
[0008]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中,发起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重分发,包括:由扩展后的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模块发起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重分
发,其中,扩展后的用户面功能模块集成了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协议,具有开放式最短
路径优先路由功能。
[0009]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中,由扩展后的用户面功能模块发起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重分发,包括:由扩展后的用户面功能模块生成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协议报
文;向数据网路侧的路由选择设备发送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协议报文。
[0010]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中,发起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重分发,包括:由扩展后的会话管理功能模块发起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重分发,其中,扩展后的会话管理
功能模块集成了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协议,具有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功能。
[0011]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中,由扩展后的会话管理功能模块发起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重分发,包括:由扩展后的会话管理功能模块生成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协
议报文;向用户面功能模块发送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协议报文,经由用户面功能模块
将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协议报文转发到数据网路侧的路由选择设备。
[0012]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一种控制下行数据网络选择的装置,该装置包括:IP地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终端IP地址;路由生成模块,用于使用用户终端IP地址生成一
条静态路由,静态路由指向私网;路由重分发模块,用于发起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重分
发,将静态路由发送给数据网路侧的路由选择设备。
[0013]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中,该装置还包括:路由删除模块,用于删除静态路由;路由重分发模块,还用于发起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重分发,将静态路由的删除同步到
数据网路侧的路由选择设备。
[0014]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中,路由重分发模块具体用于由扩展后的用户面功能模块发起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重分发,其中,扩展后的用户面功能模块集成了开放式
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协议,具有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功能。
[0015]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中,路由重分发模块包括:报文生成单元,用于由扩展后的用户面功能模块生成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协议报文;发送单元,用于向数据网路
侧的路由选择设备发送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协议报文。
[0016]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中,路由重分发模块具体用于由扩展后的会话管理功能模块发起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重分发,其中,扩展后的会话管理功能模块集成了开
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协议,具有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功能。
[0017]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中,路由重分发模块包括:报文生成单元,用于由扩展后的会话管理功能模块生成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协议报文;发送单元,用于向用户面
功能模块发送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协议报文,经由用户面功能模块将开放式最短路径
优先路由协议报文转发到数据网路侧的路由选择设备。
[0018]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一种控制下行数据网络选择的系统,系统包括:控制下行数据网络选择的装置,用于执行上述任一项的控制下行数据网络选择的方法;路由选
择设备,位于数据网路侧,用于接收控制下行数据网络选择的装置发起的开放式最短路径
优先路由重分发,并根据重分发的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转发下行数据。
[0019]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一种存储介质,在存储介质上存储了程序指令,其中,程序指令在运行时用于执行上述任一项的控制下行数据网络选择的方法。
[002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下行数据网络选择的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应用于私网侧,首先在私网侧与用户终端建立协议数据单元会话后,获得用户终端IP
地址;然后使用用户终端IP地址生成一条静态路由,该静态路由指向私网;接着发起开放式
最短路径优先路由重分发,将静态路由发送给数据网络侧的路由选择设备。如此,数据网络
侧的路由选择设备在设置了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的情况下就会根据该静态路由将下
行的数据流转发分流到私网。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边缘计算中私网访问速度快的优
势。
[0021] 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的教导并不需要实现上面所述的全部有益效果,而是特定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特定的技术效果,并且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还能够实现上面未提到
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0022]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发明的若
干实施方式,其中:
[0023] 在附图中,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
[0024]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控制下行数据网络选择的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0025]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UPF联动OSPF路由实现控制下行数据网络选择的方法的示意图;
[0026]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SMF联动OSPF路由实现控制下行数据网络选择的方法的示意图;
[0027]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控制下行数据网络选择的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
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
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9]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
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
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
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0030]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
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
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1]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控制下行数据网络选择的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控制下行数据网络选择的方法,该应用于私网侧,该方法包括:操
作110,在建立协议数据单元会话后,获取用户终端IP地址;操作120,使用用户终端IP地址
生成一条静态路由,静态路由指向私网;操作130,发起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重分发,将
静态路由发送给数据网络侧的路由选择设备。
[0032] 在操作110中,用户终端(UE)与私网建立协议数据单元会话后,表明该用户在私网中已有可用的数据通路,可以通过该私网访问数据网络,也可以通过私网接收下行的数据。
私网侧在建立与用户终端建立协议数据单元会话后,也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获取用户终端的
IP地址。例如,在与用户终端进行会话时,从携带有用户终端IP地址的报文中提取出用户终
端的IP地址,或是在与用户终端建立会话的过程中,通过信令的方式获取用户终端的IP地
址等。
[0033] 在操作120中,这里的静态路由是用户终端IP地址对应的、指向私网的一条静态路由,该静态路由通常表示发送到用户终端IP的数据可以经由私网进行传输而到达用户终端
的一条路径。当数据网络侧的路由选择设备收到这条静态路由信息并将其添加、或更新到
路由表后,如果后续再收到需要发送给该用户终端IP地址的下行数据,就会在路由表中查
找到这一静态路由信息,并将下行数据转发到该条路由所指向的私网。
[0034] 在操作130中,私网侧在生成上述静态路由后,就会发起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重分发将上述静态路由发送给数据网络侧的路由选择设备。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是目
前广泛使用的一种动态路由协议,它属于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具有路由变化收敛速度快、无
路由环路、支持变长子网掩码(VLSM)和汇总、层次区域划分等优点。在网络中使用开放式最
短路径优先协议后,大部分路由都可由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自行计算和生成,无须网
络管理员人工配置。当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可根据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生成链路状
态广播(LSA),通过泛洪机制将新链路状态广播重分发出去,从而实现路由的实时更新。而
本发明实施例正是创造性地利用了该协议的以上优势,通过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重分发的
方式,将操作120生成的、指向私网的静态路由重分发出去,最终到达数据网络侧的路由选
择设备。而数据网络侧的路由选择设备获得该路由信息后,就会更新其本地保存的路由表,
插入或更新用户终端IP地址对应的路由信息。这里提到的数据网络侧的路由选择设备就是
用来决定数据网络进行下行数据传输所要采用的路由,一旦能够控制该路由选择设备的路
由信息就能控制下行数据要发向的目的网络。当该设备使用上述与用户终端IP地址对应
的、指向私网的静态路由时,发往该用户终端IP地址的下行数据就会通过私网传输到用户
终端。
[0035]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中,该方法还包括:对数据网络侧的路由选择设备进行配置,设置默认路由和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
[0036] 在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控制下行数据网络选择的方法之前,需要对数据网络侧的路由选择设备进行配置,使其支持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协议,从而在根据开放式最短路
径优先路由协议收到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时,优先使用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此
外,还需要指定一个默认路由,在没有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时使用该路由进行转发,在
本发明实施例中该默认路由设置为指向公网地址的静态路由。
[0037]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中,该方法还包括:在释放协议数据单元会话后,删除静态路由;发起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重分发,将静态路由的删除同步到数据网路侧的
路由选择设备。
[0038] 相应地,在私网侧已经释放与用户终端建立的协议数据单元会话后,也要删除上述与该用户终端的用户终端IP地址对应的、指向私网的静态路由。因为私网侧与用户终端
建立的协议数据单元会话已经释放,也就不再有可以通向该用户终端的数据传输通路,如
果此时还按原有的静态路由将下行数据转发到私网,则该用户终端将无法收到下行数据,
造成数据的丢失。将静态路由的删除同步到数据网路侧的路由选择设备也是通过开放式最
短路径优先路由协议进行路由重分发来实现的,即通过广播机制将这一变更通知到数据网
络侧的路由选择设备,然后数据网络侧的路由选择设备收到这一通知后就会对本地的路由
表进行同步更新,删除该用户终端IP地址对应的、指向私网的静态路由。
[0039]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中,发起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重分发,包括:由扩展后的用户面功能模块发起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重分发,其中,扩展后的用户面功能
模块集成了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协议,具有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功能。
[0040] 在标准的用户面功能模块是不具备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功能的,本发明实施例创造性地扩展了用户面功能模块,在标准的用户面功能模块的基础上,集成了开放式最
短路径优先路由协议,实现了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的功能,使其能够将上述与用户终
端IP对应的、指向私网的静态路由经过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协议广播出去。
[0041]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中,由扩展后的用户面功能模块发起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重分发,包括:由扩展后的用户面功能模块生成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协议报
文;向数据网路侧的路由选择设备发送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协议报文。
[0042] 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重分发的过程也是发送报文的一个过程,而这里要发送的报文是符合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协议的报文,这样才能被支持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
路由协议的其他路由选择设备所识别。这里的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协议报文可以是路
由器链路状态广播,也可以是网络链路状态广播,或者是组成员链路状态广播等任何适用
的报文形式。
[0043]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中,发起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重分发,包括:由扩展后的会话管理功能模块发起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重分发,其中,扩展后的会话管理
功能模块集成了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协议,具有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功能。
[0044]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中,采用会话管理功能模块发起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重分发。在标准的会话管理功能模块是不具备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功能的,本发
明实施例创造性地扩展了会话管理功能模块,在标准的会话管理功能模块的基础上,还集
成了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协议,实现了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的功能,使其能够将
上述与用户终端IP对应的、指向私网的静态路由经过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协议广播出
去。比起之前在用户面功能模块进行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重分发的方式,这一方式具
有以下优势:可集中管理多个用户面功能进行统一的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重分发;减
少由多个用户面功能进行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重分发造成的重复的、冗余的路由分
发,也相应地减少了由此带来的网络开销。
[0045]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中,由扩展后的会话管理功能模块发起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重分发,包括:由扩展后的会话管理功能模块生成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协
议报文;向用户面功能模块发送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协议报文,经由用户面功能模块
将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协议报文转发到数据网路侧的路由选择设备。
[0046] 当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功能在会话管理功能模块上实现时,扩展后的会话管理功能模块会生成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协议报文,但由于会话管理功能模块主要是对
会话进行管理的一个功能模块,并不具有数据转发功能,所以该报文的传输和其他的数据
传输一样,通常是经由用户面功能模块转发到数据网路侧的路由选择设备。
[0047] 下面就结合图2和图3分别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两种可行的实施方式。
[0048]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应用UPF联动OSPF路由实现控制下行数据网络选择的方法一个示意图。如图2所示,当数据网络203进行下行数据传输时,会通过路由选择设备202进行
路由选择。路由选择设备202是经过配置,支持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SPF)路由协议的,且
配置为采用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策略,即存在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时,优先使用该路
由进行数据传输。数据网络203侧的路由选择设备202的默认路由会设置为指向公网承载网
102地址的静态路由,在不存在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时路由选择设备202会将数据转发
到公网承载网102地址,并经由公网用户面功能(UPF)101发送给用户终端。在本发明实施例
如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在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功能是在私网用户面功能(UPF)201
上实现的,当私网与用户终端建立协议数据单元会话后,私网用户面功能(UPF)201会从用
户终端发送的报文中提取用户终端的IP地址,假设该用户终端的IP地址为100.1.1.0,子网
掩码为0.0.0.255,私网所在区域为area 1则私网用户面功能(UPF)201会生成一条静态路
由,并通过如下的重分发指令重分发出去:
[0049] Route ospf 100
[0050] route‑id 2.2.2.2
[0051] network 100.1.1.0 0.0.0.255area 1
[0052] redistribute static
[0053] 数据网络203侧的路由选择设备202在收到上述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重分发后,会相应地更新本地的路由表,更新后的路由表如下所示:
[0054] Ip route 0.0.0.0G0/0
[0055] Route ospf 100
[0056] route‑id 1.1.1.1
[0057] network 100.1.1.0 0.0.0.255area 1
[0058] 其中,G0/0为指向公网承载网102的路由。之后,如果数据网络203再有发向用户终端100.1.1.0的数据,就会使用Route ospf 100,将数据转发到私网所在的区域area 1。
[0059]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应用SMF联动OSPF路由实现控制下行数据网络选择的方法一个示意图。再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数据网络203、路由选择设备202、承载网102和公网用
户面功能(UPF)101的工作方式和相关配置均与图2所示数据网络203、路由选择设备202、承
载网102和公网用户面功能(UPF)101相同或近似的,在此就不再赘述。与图2所示的实施方
式相比,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功能是在私网
会话管理功能(SMF)204上实现的而不是在私网用户面功能(UPF)201上实现的,当私网与用
户终端建立协议数据单元会话后,网会话管理功能(SMF)204会从与用户终端进行的会话中
提取用户终端的IP地址,并通过类似的重分发指令重分发出去,但该指令需要经过私网用
户面功能(UPF)201的转发,进而到达路由选择设备202。在这一实施方式中,私网用户面功
能(UPF)201是标准的用户面功能,并未实现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功能。
[0060]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给出的指令或配置信息只是本发明实施例实施方式的一种示例,仅供实施者参考,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实施者可以使用任何适
用的指令和配置来实现类似的功能或达成类似的意图。
[0061] 而以上两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也只是众多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的可选方式,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方式,理论上,任何可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控制下行数据网络选
择的方法的、可行的实施方式都可以采用。
[0062] 基于上述控制下行数据网络选择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进一步提供一种控制下行数据网络选择的装置。如图4所示,该设备40包括:IP地址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用户终
端IP地址;路由生成模块402,用于使用用户终端IP地址生成一条静态路由,静态路由指向
私网;路由重分发模块403,用于发起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重分发,将静态路由发送给
数据网路侧的路由选择设备。
[0063]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中,该装置40还包括:路由删除模块,用于删除静态路由;路由重分发模块,还用于发起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重分发,将静态路由的删除同步
到数据网路侧的路由选择设备。
[0064]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中,路由重分发模块403具体用于由扩展后的用户面功能模块发起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重分发,其中,扩展后的用户面功能模块集成了开放
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协议,具有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功能。
[0065]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中,路由重分发模块403包括:报文生成单元,用于由扩展后的用户面功能模块生成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协议报文;发送单元,用于向数据网
路侧的路由选择设备发送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协议报文。
[0066]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中,路由重分发模块403具体用于由扩展后的会话管理功能模块发起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重分发,其中,扩展后的会话管理功能模块集成了
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协议,具有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功能。
[0067]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中,路由重分发模块403包括:报文生成单元,用于由扩展后的会话管理功能模块生成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协议报文;发送单元,用于向用户
面功能模块发送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协议报文,经由用户面功能模块将开放式最短路
径优先路由协议报文转发到数据网路侧的路由选择设备。
[0068]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一种控制下行数据网络选择的系统,该系统包括:控制下行数据网络选择的装置,用于执行上述任一项的控制下行数据网络选择的方法;路由
选择设备,位于数据网路侧,用于接收控制下行数据网络选择的装置发起的开放式最短路
径优先路由重分发,并根据重分发的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路由转发下行数据。
[0069]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一种存储介质,在存储介质上存储了程序指令,其中,程序指令在运行时用于执行上述任一项的控制下行数据网络选择的方法。
[0070]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针对控制下行数据网络选择的装置实施例的描述、针对控制下行数据网络选择的系统实施例的描述和针对存储介质实施例的描述与前述方法实
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前述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因此不做赘述。对于本发明
以上针对控制下行数据网络选择的装置实施例的描述、针对控制下行数据网络选择的系统
实施例的描述和针对存储介质实施例的描述尚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发明前述方法
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为节约篇幅,因此不再赘述。
[0071]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
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
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
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72]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
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
集成到另一个设备或装置中,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
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模块的间接
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0073]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
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0074]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模块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
集成的单元既可以利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利用硬件加软件功能的形式实现。
[0075]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
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介质、只读存
储器(Read Only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0076] 或者,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
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
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
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
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介质、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0077]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