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系统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80070036.3

文献号 : CN111278345A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王雄伟大田司吉永卓斗

申请人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摘要 :

内窥镜系统100包括母内窥镜1、子内窥镜2和固定部件3。母内窥镜1具有第一插入部11、第一操作部12、处置器具插通通道14和开口15a。子内窥镜2具有第二插入部21和第二操作部22。第一操作部12包括凸体部122。第二操作部22包括凹形部225,其为至少一部分能够与凸体部122的表面进行面抵接的凹形的面。第二操作部22能够以凹形部225与凸体部122的表面抵接的状态,被固定在第一操作部12上。

权利要求 :

1.一种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窥镜,其具有第一插入部、第一操作部、处置器具插通通道和开口,其中,所述第一操作部与所述第一插入部连接,所述处置器具插通通道形成在所述第一插入部和所述第一操作部的内部,所述开口形成在所述第一操作部且与所述处置器具插通通道连通;

医疗器械,其具有第二插入部和第二操作部,其中,所述第二插入部可从所述开口插入到所述处置器具插通通道中,所述第二操作部与所述第二插入部连接;和固定部件,其用于将所述医疗器械固定在所述内窥镜上,所述第一操作部包括凸体部,其为所述第一操作部的除所述开口以外的一部分,所述第二操作部包括凹形部,其为所述第二操作部的表面的一部分,并且为至少一部分能够与所述凸体部的表面进行面抵接的凹形的面,所述第二操作部能够以所述凹形部与所述凸体部的表面抵接的状态,被固定在所述第一操作部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凸体部包括供所述凹形部抵接的被抵接部,其为所述凸体部的表面中的一部分,所述被抵接部为向所述凸体部的外侧凸出的曲面,所述凹形部为与所述被抵接部对应的形状的曲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凸体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外观形状为圆台形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部还包括操作部主体,

所述第一插入部与所述操作部主体连接,

所述凸体部与所述操作部主体连接,且覆盖所述第一插入部中的与所述操作部主体连接的连接部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主体包括由树脂构成的外装部件,

所述凸体部由与构成所述外装部件的树脂相比更软的树脂构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部和所述第二操作部分别具有在一个方向上较长的形状,所述第二操作部能够以所述第二操作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操作部的长度方向平行的姿态,被固定在所述第一操作部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为母内窥镜,所述医疗器械为子内窥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入部包括弯曲部,其设置在所述第二插入部的与所述第二操作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的附近,所述第二操作部还包括用于对所述弯曲部的弯曲进行操作的操作部件,所述凹形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操作部的表面的与所述操作部件相反的一侧。

说明书 :

内窥镜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内窥镜系统,其包括内窥镜和被固定在该内窥镜的操作部上的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作为在进行胆管内或胰管内的观察或治疗时使用的内窥镜,包括母内窥镜和子内窥镜的子母式内窥镜系统已被实际使用。母内窥镜为通常尺寸的内窥镜,例如为十二指肠用内窥镜。子内窥镜为与母内窥镜相比直径更细的内窥镜,可被插通在母内窥镜的处置器具插通通道中。
[0003] 在使用子母式内窥镜系统进行的、胆管内或胰管内的观察或治疗中,使子内窥镜从母内窥镜的前端伸出到体腔内,将子内窥镜的弯曲操作、进退操作、扭转操作等与母内窥镜的抬起台操作、弯曲操作、扭转操作、进退操作等组合,从而仅使子内窥镜从十二指肠乳头有选择地插入到胆管或胰管中。
[0004] 在子母式内窥镜系统中,有时要将子内窥镜的操作部固定在母内窥镜的操作部上,以使得能够由一人操作母内窥镜和子内窥镜两者。例如,日本特表2009-530051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活体内可视化系统,在该系统中,将作为子内窥镜的导管组件搭载在作为母内窥镜的操作部的内窥镜把手上。在该活体内可视化系统中,在作为导管组件的操作部的导管操作把手上连接带,通过将该带卷绕在内窥镜把手的周围,来将导管操作把手安装在内窥镜把手上。
[0005] 但是,当子内窥镜的操作部没有被可靠地固定在母内窥镜的操作部上时,子内窥镜的操作部有可能旋转或脱落。子内窥镜的操作部与母内窥镜的操作部之间的在它们的接触点附近形成的间隙越大,该问题越显著。因此,在将子内窥镜的操作部固定在母内窥镜的操作部上的子母式内窥镜系统中,需要进行改进以使得上述间隙减小。但是,以往,对于这样的改进没有充分地进行研究。
[0006] 上述问题并不限于将子内窥镜的操作部固定在母内窥镜的操作部上的情况,在将子内窥镜以外的具有插入部和操作部的医疗器械的操作部固定在母内窥镜的操作部上的情况下也存在。
[0007]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窥镜系统,其能够防止固定在内窥镜的操作部上的医疗器械的操作部的位置或姿态产生偏离。

发明内容

[0008]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0009]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特征在于,包括:内窥镜,其具有第一插入部、第一操作部、处置器具插通通道和开口,其中,所述第一操作部与所述第一插入部连接,所述处置器具插通通道形成在所述第一插入部和所述第一操作部的内部,所述开口形成在所述第一操作部且与所述处置器具插通通道连通;医疗器械,其具有第二插入部和第二操作部,其中,所述第二插入部可从所述开口插入到所述处置器具插通通道中,所述第二操作部与所述第二插入部连接;和固定部件,其用于将所述医疗器械固定在所述内窥镜上,所述第一操作部包括凸体部,其为所述第一操作部的除所述开口以外的一部分,所述第二操作部包括凹形部,其为所述第二操作部的表面的一部分,并且为至少一部分能够与所述凸体部的表面进行面抵接的凹形的面,所述第二操作部能够以所述凹形部与所述凸体部的表面抵接的状态,被固定在所述第一操作部上。

附图说明

[0010] 图1是用于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结构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0011] 图2是用于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0012]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子内窥镜的立体图。
[0013]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子内窥镜的侧面图。
[0014] 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子内窥镜的平面图。
[0015]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母内窥镜的一部分的侧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17] (内窥镜系统的结构)
[0018] 首先,参照图1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结构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100为子母式内窥镜系统,其包括:母内窥镜1;作为医疗器械的子内窥镜2;和用于将子内窥镜2固定在母内窥镜1上的固定部件3。
[0019] (母内窥镜的结构)
[0020] 下面,对母内窥镜1的结构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母内窥镜1为侧视/斜视型的内窥镜。母内窥镜1具有:第一插入部11;和与第一插入部11的根端连接的第一操作部12。
[0021] 第一插入部11例如具有直径约为10mm、长度约为1.2m的细长形状。第一插入部11包括:位于第一插入部11的前端的前端部111;可弯曲的弯曲部112;和具有挠性的挠性管部113。前端部111、弯曲部112和挠性管部113从第一插入部11的前端侧起依次连接。虽然未图示,但是在前端部111设置有摄像单元、照明单元、处置器具开口和处置器具抬起台等。
[0022] 母内窥镜1还具有:形成在第一插入部11和第一操作部12的内部的处置器具插通通道14;和形成在第一操作部12且与处置器具插通通道14连通的操作部侧开口(下面简记为开口)15a。处置器具插通通道14还与前端部111的处置器具开口连通。在处置器具插通通道14中,除了能够插通钳子等处置器具以外,还能够插通后述的子内窥镜2的第二插入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口15a为与第一操作部12连接的管路接头15的开口。
[0023] 第一操作部12包括操作部主体121。第一插入部11的挠性管部113与操作部主体121连接。第一操作部12还包括凸体部122,其为第一操作部12的除开口15a以外的一部分。
凸体部122与操作部主体121连接。凸体部122覆盖挠性管部113中的与操作部主体121连接的连接部分及其附近。
[0024] 在本实施方式中,凸体部122可被用作防弯折部。即,凸体部122通过覆盖挠性管部113的上述连接部分及其附近,能够防止在使用母内窥镜1时挠性管部113不必要地急剧地弯折。
[0025] 凸体部122具有在一个方向上较长的形状。凸体部122和挠性管部113中被凸体部122覆盖的部分,在同一方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凸体部122的至少一部分的外观形状为圆台形状。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凸体部122的整体的外观形状为圆台形状。与凸体部122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中的凸体部122的外缘的形状是圆。该圆的直径随着远离操作部主体
121而变小。
[0026] 凸体部122的外观形状并不限于圆台形状,也可以为棱台形状或棱柱形状等凸多面体形状,也可以为圆柱形状,还可以为将这些形状组合而成的形状。
[0027] 操作部主体121包括由树脂构成的外装部件。凸体部122由与构成该外装部件的树脂相比更软的树脂构成。
[0028] 第一操作部12还包括设置在操作部主体121的多个第一操作部件。多个第一操作部件用于对母内窥镜1进行操作。多个第一操作部件包括:用于对弯曲部112的弯曲进行操作的2个弯曲操作用旋钮123、124;和用于对设置在前端部111的处置器具抬起台进行操作的处置器具抬起杆125。
[0029] 弯曲操作用旋钮123、124和处置器具抬起杆125设置在操作部主体121的与凸体部122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的附近。管路接头15设置在操作部主体121的弯曲操作用旋钮123、
124及处置器具抬起杆125与凸体部122之间的部分。
[0030] 母内窥镜1还具有从第一操作部12伸出的通用线缆13。通用线缆13与用于控制母内窥镜1的未图示的内窥镜单元连接。
[0031] (子内窥镜的结构)
[0032] 下面,对子内窥镜2的结构进行说明。子内窥镜2具有:第二插入部21;和与第二插入部21的根端连接的第二操作部22。
[0033] 第二插入部21例如具有直径约为3~4mm、长度约为2m的细长形状。第二插入部21可从开口15a插入到处置器具插通通道14中,第二插入部21的一部分可从设置在前端部111的处置器具开口伸出。设置在前端部111的处置器具抬起台,用于使从处置器具开口伸出的第二插入部21的一部分抬起。
[0034] 第二插入部21包括:位于第二插入部21的前端的前端部211;可弯曲的弯曲部212;和具有挠性的挠性管部213。前端部211、弯曲部212和挠性管部213从第二插入部21的前端侧起依次连接。如图1所示,弯曲部212设置在第二插入部21的前端的附近。虽然未图示,但是在前端部211设置有观察窗和照明窗等。
[0035] 子内窥镜2还具有形成在第二插入部21和第二操作部22的内部的未图示的通道。该通道与设置在第二操作部22的接头25的开口及形成在前端部211的开口连通。接头25如在后面说明的图2至图5所示。
[0036] 第二操作部22包括操作部主体221和防弯折部222。第二插入部21的挠性管部213与操作部主体221连接。防弯折部222覆盖挠性管部213中的与操作部主体221连接的连接部分及其附近。从而,防弯折部222能够防止在使用子内窥镜2时挠性管部213不必要地急剧地弯折。
[0037] 操作部主体221包括由树脂构成的外装部件。防弯折部222由与构成该外装部件的树脂相比更软的树脂构成。
[0038] 在第二操作部22上连接有未图示的通用线缆。该通用线缆与用于控制子内窥镜2的未图示的内窥镜单元连接。
[0039] (第二操作部的结构)
[0040] 下面,参照图3至图5,对子内窥镜2的第二操作部22的结构更详细地进行说明。图3是子内窥镜2的立体图。图4是子内窥镜2的侧面图。图5是子内窥镜2的平面图。
[0041] 第二操作部22包括设置在操作部主体221的多个第二操作部件。多个第二操作部件用于对子内窥镜2进行操作。多个第二操作部件包括用于对第二插入部21的弯曲部212的弯曲进行操作的2个弯曲操作用旋钮223、224。
[0042] 如图3和图5所示,第二操作部22还包括凹形部225,其为操作部主体221的表面的一部分并且为凹形的面。因为操作部主体221的表面是第二操作部22的表面的一部分,所以凹形部225也是第二操作部22的表面的一部分。如图3和图5所示,凹形部225设置在操作部主体221的表面的与弯曲操作用旋钮223、224相反的一侧。
[0043] 如图4所示,固定部件3具有带状的形状,固定部件3的一个端部与操作部主体221连接。固定部件3具有卡止孔31,其设置在固定部件3的与上述一个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的附近。第二操作部22还包括卡止部226,其为用于与固定部件3的卡止孔31卡止的突起。卡止部226设置在操作部主体221上。固定部件3例如由硅橡胶等树脂构成。
[0044] (子内窥镜的固定方法)
[0045] 下面,参照图1和图3,对将子内窥镜2的第二操作部22固定在母内窥镜1的第一操作部12上的方法进行说明。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操作部12和第二操作部22分别具有在一个方向上较长的形状。在将第二操作部22固定在第一操作部12上时,首先,使第一插入部11延伸的方向与第二插入部21延伸的方向成为同一方向,使第二操作部22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操作部12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二操作部22的姿态优选为第二操作部22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操作部12的长度方向平行的姿态。
[0046] 接着,在保持上述姿态的同时,使第二操作部22的凹形部225与第一操作部12的凸体部122的表面抵接。此时,可以调节第二操作部22的位置,使得设置在第一操作部12的弯曲操作用旋钮123、124与设置在第二操作部22的弯曲操作用旋钮223、224沿着第一操作部12的长度方向排列。
[0047] 接着,将固定部件3卷绕在凸体部122的周围,使得由第二操作部22和固定部件3夹着凸体部122。然后,将固定部件3的卡止孔31卡止在第二操作部22的卡止部226上。从而,将第二操作部22固定在第一操作部12上。
[0048] 采用上述结构,第二操作部22能够以凹形部225与凸体部122的表面抵接的状态被固定在第一操作部12上。凹形部225的至少一部分能够与凸体部122的表面进行面抵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凹形部225沿着第二操作部22的长度方向形成。
[0049] 在此,参照图6对凸体部122的表面的形状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母内窥镜1的一部分的侧面图。如图6所示,凸体部122包括供凹形部225抵接的被抵接部122a,其为凸体部122的表面中的一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被抵接部122a为向凸体部122的外侧凸出的曲面。更具体地进行说明,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凸体部122的外观形状为圆台形状。因此,被抵接部122a为构成圆台的侧面的一部分的曲面。
[0050] 在本实施方式中,凹形部225为与被抵接部122a对应的形状的曲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凹形部225特别是凹形的曲面,该凹形的曲面对应于构成与凸体部122的外观形状相应的圆台的侧面的一部分的曲面。
[0051] 如上所述,凸体部122的外观形状也可以为棱台形状或棱柱形状等凸多面体形状。在该情况下,可以是被抵接部122a和凹形部225分别包括至少1个平面。
[0052] 在图1和图3所示的例子中,能够使第二操作部22的固定位置在凸体部122的长度方向上以某种程度变化。为了更准确地规定第二操作部22的固定位置,可以在凸体部122或第二操作部22上设置标识。具体而言,例如,为了使得凸体部122的表面上的被抵接部122a的位置明确,可以是将凸体部122的表面分别涂上多种颜色,也可以是在凸体部122的表面设置标记。
[0053] 为了防止在将第二操作部22固定时或固定后,第二操作部22脱落,子内窥镜2可以具有两端与第二操作部22连接的绳等线状部件。该线状部件例如能够钩挂在第一操作部12的管路接头15上,或者钩挂在设置于第一操作部12的线状部件用的突起等上。
[0054] (内窥镜系统的使用方法)
[0055] 下面,参照图1和图2,对内窥镜系统100的使用方法简单地进行说明。图2是用于对内窥镜系统100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在此,以使用内窥镜系统100进行胆管内或胰管内的观察或治疗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首先,使子内窥镜2的第二插入部21从母内窥镜1的开口15a插入到处置器具插通通道14中。接着,使子内窥镜2的第二插入部21从母内窥镜
1的第一插入部11的前端部111的处置器具开口伸出到体腔内。然后,将子内窥镜2的弯曲操作、进退操作、扭转操作等与母内窥镜1的抬起台操作、弯曲操作、扭转操作、进退操作等组合,使第二插入部21从十二指肠乳头有选择地插入到胆管或胰管中。从而,能够使用子内窥镜2进行胆管内或胰管内的观察或治疗。
[0056] (内窥镜系统的作用和效果)
[0057] 下面,对内窥镜系统100的作用和效果进行说明。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子内窥镜2的第二操作部22能够以凹形部225与凸体部122的表面抵接的状态,被固定在母内窥镜1的第一操作部12上。在此,考虑将没有设置本实施方式中的凹形部225的子内窥镜的操作部固定在母内窥镜的操作部上的比较例的内窥镜系统。在比较例中,母内窥镜的操作部的表面中的、与子内窥镜的操作部相对的部分是凸形的曲面,子内窥镜的操作部的表面中的、与母内窥镜的操作部相对的部分是平面或凸形的曲面。因此,在比较例中,子内窥镜的操作部与母内窥镜的操作部的表面进行点抵接。因此,在比较例中,子内窥镜的操作部与母内窥镜的操作部之间的在它们的接触点附近形成的间隙变大。
[0058] 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凹形部225的至少一部分能够与凸体部122的表面进行面抵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别是凸体部122的被抵接部122a为曲面,凹形部225为与被抵接部122a对应的形状的曲面。从而,依照本实施方式,与比较例相比,能够使凹形部225与凸体部
122的接触面积变大,其结果是,能够使第二操作部22与第一操作部12之间的在它们的接触面附近形成的间隙变小。从而,依照本实施方式,能够使第二操作部22与第一操作部12之间的摩擦阻力变大,从而防止被固定在第一操作部12上的第二操作部22的位置或姿态产生偏离。
[0059] 在本实施方式中,凸体部122由与构成操作部主体121的外装部件的树脂相比更软的树脂构成。因此,依照本实施方式,与使凹形部225与操作部主体121抵接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凹形部225与凸体部122密合,从而使凹形部225与凸体部122的接触面积变大。
[0060] 从使第二操作部22与第一操作部12之间的摩擦阻力变大的观点出发,可以对凹形部225和凸体部122中的至少一者实施防滑加工或表面处理。
[0061] 在本实施方式中,凹形部225直接设置在第二操作部22上。从而,依照本实施方式,与在第二操作部22上设置与凹形部225对应的固定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第二操作部22变小。
[0062] 在本实施方式中,凹形部225具有与凸体部122的被抵接部122a对应的形状。从而,依照本实施方式,容易识别第二操作部22的固定位置,其结果是,能够容易地进行第二操作部22的固定操作。
[0063]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操作部22以第二操作部22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操作部12的长度方向平行的姿态,被固定在第一操作部12上。从而,依照本实施方式,能够使将第一操作部12与第二操作部22一体化得到的操作部变小。从而,依照本实施方式,上述操作部的使用变得容易。
[0064]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在不改变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改变等。例如,也可以是凸体部为操作部主体121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凸体部跨操作部主体121和覆盖挠性管部113的防弯折部。
[0065] 也可以是,第二操作部22以第二操作部22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操作部12的长度方向不平行的姿态,被固定在第一操作部12上。在该情况下,凹形部225可以沿着与第二操作部22的长度方向不同的方向形成。
[0066] 也可以是代替子内窥镜2而将内窥镜以外的具有插入部和操作部的医疗器械的操作部固定在母内窥镜1的第一操作部12上。作为上述医疗器械,例如有具有可操作的导管等作为插入部的医疗器械。
[0067] 本申请以2017年10月31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7-210228号为基础要求优先权,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引用上述日本申请的公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