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驱动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80068250.5

文献号 : CN111279101A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井上亮平平野贵久

申请人 :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摘要 :

实现容易实现壳体的小型化以及制造成本的抑制的车辆用驱动装置。该车辆用驱动装置具备:壳体(5),其收容旋转电机(1)、输入部件(2)、反转齿轮机构(3)以及差动齿轮装置(4);以及支承部件(7),其是固定于壳体(5)的内部的与壳体(5)不同的部件,壳体(5)具有:筒状的周壁部(51),其包围旋转电机(1)、输入部件(2)、反转齿轮机构(3)以及差动齿轮装置(4)在径向(R)上的外侧;第一侧壁部(52),其相对于周壁部(51)设置于轴向第一侧(L1);以及第二侧壁部(53),其相对于周壁部(51)设置于轴向第二侧(L2),将周壁部(51)由第一周壁部(511)和相对于第一周壁部(511)从轴向第二侧(L2)接合的第二周壁部(512)构成,将反转齿轮机构(3)以及差动齿轮装置(4)的轴向第一侧(L1)的端部支承于第一侧壁部(52),并且将反转齿轮机构(3)以及差动齿轮装置(4)的轴向第二侧(L2)的端部支承于支承部件(7)。

权利要求 :

1.一种车辆用驱动装置,其中,具备:

旋转电机,其成为多个车轮的驱动力源;

输入部件,其与所述旋转电机驱动连结;

反转齿轮机构;

差动齿轮装置,其将经由所述输入部件以及所述反转齿轮机构传递来的来自所述旋转电机的驱动力分配至所述多个车轮;

壳体,其收容所述旋转电机、所述输入部件、所述反转齿轮机构以及所述差动齿轮装置;以及支承部件,其是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的与所述壳体不同的部件,所述旋转电机以及所述输入部件配置于第一轴上,所述反转齿轮机构配置于与所述第一轴不同的第二轴上,所述差动齿轮装置配置于与所述第一轴以及所述第二轴不同的第三轴上,将在轴向上相对于所述旋转电机配置所述输入部件一侧设为轴向第一侧,将其相反侧设为轴向第二侧,所述壳体具有:

筒状的周壁部,其包围所述旋转电机、所述输入部件、所述反转齿轮机构以及所述差动齿轮装置在径向上的外侧;

第一侧壁部,其相对于所述周壁部设置于所述轴向第一侧;以及第二侧壁部,其相对于所述周壁部设置于所述轴向第二侧,所述周壁部由第一周壁部和相对于所述第一周壁部从所述轴向第二侧接合的第二周壁部构成,所述反转齿轮机构的所述轴向第一侧的端部支承于所述第一侧壁部,并且所述反转齿轮机构的所述轴向第二侧的端部支承于所述支承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差动齿轮装置的所述轴向第一侧的端部支承于所述第一侧壁部,并且所述差动齿轮装置的所述轴向第二侧的端部支承于所述支承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中,所述车辆用驱动装置还具备配置于所述第三轴上与所述差动齿轮装置连结并且至少一部分收容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的中间部件,所述中间部件通过在所述支承部件形成的贯通孔沿所述轴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差动齿轮装置具备收容齿轮机构的差动壳体和与所述差动壳体连结的差动输入齿轮,所述反转齿轮机构具备与设置于所述输入部件的驱动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直径比该第一齿轮小且与所述差动输入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差动壳体配置于在轴向观察时与所述第一齿轮重叠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差动齿轮装置具备配置于该差动齿轮装置在径向上的最外侧的差动输入齿轮,所述第二周壁部形成为其内周面随着朝向所述轴向第一侧而直径扩大的形状,并且在以所述第三轴为基准的径向观察时与所述差动输入齿轮重叠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周壁部接合。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中,所述旋转电机的旋转部件的所述轴向第一侧的端部以及所述输入部件的所述轴向第二侧的端部支承于所述支承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周壁部和所述第一侧壁部形成为一体,所述第二周壁部和所述第二侧壁部形成为一体。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中,支承所述输入部件的所述轴向第二侧的端部的轴承、支承所述反转齿轮机构的所述轴向第二侧的端部的轴承、和支承所述差动齿轮装置的所述轴向第二侧的端部的轴承配置于在以彼此的轴为基准的径向观察时重叠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中,所述支承部件固定于所述壳体中的所述第二周壁部或者与所述第二周壁部形成为一体的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中,所述车辆用驱动装置具备所述轴向第一侧的端部与端子台连接并且所述轴向第二侧的端部与所述旋转电机中的所述轴向第一侧连接的动力线。

11.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端子台在比所述旋转电机靠所述轴向第一侧安装于所述第二周壁部,所述第二周壁部在比所述端子台靠所述轴向第一侧与所述第一周壁部接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中,所述车辆用驱动装置具备固定于所述支承部件的旋转变压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通过所述支承部件在所述轴向划分,在所述第一侧壁部与所述支承部件之间的空间配置有所述输入部件、所述反转齿轮机构以及所述差动齿轮装置,在所述第二侧壁部与所述支承部件之间的空间配置有所述旋转电机。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周壁部与所述第二周壁部的接合部相对于所述支承部件配置于所述轴向第一侧。

说明书 :

车辆用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具备旋转电机、输入部件、反转齿轮机构以及差动齿轮装置和收容它们的壳体的车辆用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作为车辆用驱动装置的技术,例如公知有在日本特开平9-175349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专利文献1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的壳体(壳体90)在轴向被分割为四个。
[0003] 而且,在壳体中的包围旋转电机(马达M)、反转齿轮机构(反转齿轮机构G)以及差动齿轮装置(差动装置D)的径向的外侧的周壁部在轴向上被分割为多个时,为了将这些周壁部彼此通过螺栓等接合,需要向径向的外侧突出的突起部,并且需要用于防止在它们的接合部油从壳体内泄漏的密封件。而且,存在如下课题,即,若周壁部在轴向上的分割数量较多,则需要较多突起部、密封件,因此导致壳体的大型化,并且制造成本容易升高。
[0004]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1753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5] 因此,希望能够实现壳体的小型化、制造成本的减少的车辆用驱动装置。
[0006] 鉴于上述情况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的特征结构在于,具备:旋转电机,其成为多个车轮的驱动力源;输入部件,其与上述旋转电机驱动连结;反转齿轮机构;差动齿轮装置,其将经由上述输入部件以及上述反转齿轮机构传递来的来自上述旋转电机的驱动力分配至上述多个车轮;壳体,其收容上述旋转电机、上述输入部件、上述反转齿轮机构以及上述差动齿轮装置;以及支承部件,其是固定于上述壳体的内部的与上述壳体不同的部件,上述旋转电机以及上述输入部件配置于第一轴上,上述反转齿轮机构配置于与上述第一轴不同的第二轴上,上述差动齿轮装置配置于与上述第一轴以及上述第二轴不同的第三轴上,将在轴向上相对于上述旋转电机配置上述输入部件一侧设为轴向第一侧,将其相反侧设为轴向第二侧,上述壳体具有:筒状的周壁部,其包围上述旋转电机、上述输入部件、上述反转齿轮机构以及上述差动齿轮装置在径向上的外侧;第一侧壁部,其相对于上述周壁部设置于上述轴向第一侧;以及第二侧壁部,其相对于上述周壁部设置于上述轴向第二侧,上述周壁部由第一周壁部和相对于上述第一周壁部从上述轴向第二侧接合的第二周壁部构成,上述反转齿轮机构的上述轴向第一侧的端部支承于上述第一侧壁部,并且上述反转齿轮机构的上述轴向第二侧的端部支承于上述支承部件。
[0007] 根据该结构,由于设置有用于支承反转齿轮机构的一方的端部的支承部件,并且该支承部件固定于壳体的内部,所以能够将壳体的周壁部的分割数量抑制为较少。因此,能够将用于接合周壁部彼此的突起部、用于防止油从周壁部彼此之内泄漏的密封件的数量抑制为较少。通过减少突起部,能够减少向径向外侧突出的部分,因此能够实现壳体的小型化,并且能够通过实现壳体的构造的简化来减少制造成本。通过减少密封件也能减少制造成本。因此,根据该结构,能够实现壳体的小型化、制造成本的减少。

附图说明

[0008]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的图。
[0009]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第一轴、第二轴和第三轴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车辆用驱动装置100的实施方式。车辆用驱动装置100例如是搭载于将内燃机以及旋转电机作为多个车轮的驱动力源的混合动力车、将旋转电机作为多个车轮的驱动力源的电动车的驱动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车辆用驱动装置100仅具备旋转电机1作为第一车轮以及第二车轮的驱动力源。在为两轮驱动的四轮车时,由此能够实现电动车。另外,在为四轮驱动的四轮车时,能够通过内燃机的驱动力驱动另外两轮来实现混合动力车辆。当然,在为四轮驱动的四轮车时,通过将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驱动装置100也应用于另外两轮,也能实现四轮驱动的电动车。
[0011] 在本申请中,“旋转电机”作为将马达(电动机)、发电机(Generator)以及根据需要发挥马达以及发电机双方的功能的马达·发电机中的任一种均包含在内的概念来使用。另外,在本申请中,“驱动连结”是指两个旋转构件连结为能够传递驱动力的状态,包含这两个旋转构件连结为一体地旋转的状态、或者这两个旋转构件经由一个或两个以上的传动部件连结为能够传递驱动力的状态。作为这种传动部件,包含同速或者变速地传递旋转的各种部件,例如轴、齿轮机构、带、链等。此外,作为传动部件,也可以包含选择性传递旋转以及驱动力的卡合装置,例如摩擦卡合装置、啮合式卡合装置等。
[0012] 如图1所示,车辆用驱动装置100具备:旋转电机1,其成为第一车轮以及第二车轮的驱动力源;输入部件2,其与旋转电机1驱动连结;反转齿轮机构3;差动齿轮装置4,其将经由输入部件2以及反转齿轮机构3传递来的来自旋转电机1的驱动力分别分配至第一车轮以及第二车轮;以及壳体5,其收容旋转电机1、输入部件2、反转齿轮机构3以及差动齿轮装置4。
[0013] 旋转电机1以及输入部件2配置于作为它们的旋转轴心的第一轴A1上,反转齿轮机构3配置于作为其旋转轴心的第二轴A2上,差动齿轮装置4配置于作为其旋转轴心的第三轴A3上。第一轴A1、第二轴A2以及第三轴A3是彼此不同的假想轴,相互平行配置。
[0014]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与上述轴A1~A3平行的方向设为车辆用驱动装置100的“轴向L”。而且,将在轴向L上相对于旋转电机1配置输入部件2一侧设为“轴向第一侧L1”,将相对于输入部件2配置旋转电机1一侧设为“轴向第二侧L2”。另外,将与上述第一轴A1、第二轴A2以及第三轴A3分别正交的方向设为以各轴为基准的“径向R”。此外,在无需区别以哪个轴为基准时、以哪个轴为基准清楚时,可能简单地记为“径向R”。在图1中示出以第一轴A1为基准的径向R。这里,针对各部件的方向表示它们组装于车辆用驱动装置100的状态下的方向。
[0015]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壳体5在内部收容有旋转电机1、输入部件2、反转齿轮机构3以及差动齿轮装置4。壳体5具有包围它们在径向R上的外侧的周壁部51。另外,如图1所示,壳体5具有沿径向R延伸的第一侧壁部52以及第二侧壁部53。第一侧壁部52相对于周壁部51、输入部件2以及反转齿轮机构3配置于轴向第一侧L1。第二侧壁部53相对于周壁部51以及旋转电机1配置于轴向第二侧L2。并且,车辆用驱动装置100不仅具备壳体5,而且具备相对于壳体5独立的支承部件7。支承部件7在轴向L上配置于第一侧壁部52与第二侧壁部53之间。支承部件7配置于壳体5的内部,并且固定于壳体5。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部件7形成为沿径向R延伸的板状。在第一侧壁部52与第二侧壁部53之间形成的壳体5的内部空间通过支承部件7划分。在第一侧壁部52与支承部件7之间的空间配置有输入部件2的主要部分、反转齿轮机构3以及差动齿轮装置4的主要部分。另一方面,在第二侧壁部53与支承部件7之间的空间配置有旋转电机1。此外,在图1中,仅对壳体5以及支承部件7的剖面画有剖面线。
[0016] 旋转电机1是第一车轮以及第二车轮的驱动力源。旋转电机1具备定子11和转子12。定子11具有固定于壳体5的圆筒状的定子芯111。转子12具有相对于定子11能够旋转的圆筒状的转子芯121。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旋转电机1是旋转磁场型的旋转电机,所以在定子芯111卷装有线圈112,在转子芯121设置有永久磁铁。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旋转电机1是内转子型的旋转电机,所以转子芯121配置于比定子芯111靠径向R的内侧。并且,在转子芯121的内周面连结有沿轴向L延伸的圆筒状的转子轴13。这里,“圆筒状”是指即便多少具有不规则形状部分作为其整体的大概形状仍是圆筒(以下,关于形状等,带有“状”来使用的其他表达也相同)。
[0017] 转子轴13与转子12一体地绕第一轴A1旋转。转子轴13以从转子芯121的轴向L的两端面突出的方式沿轴向L延伸。转子轴13的轴向第一侧L1的端部经由第一转子轴承91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支承部件7。转子轴13的轴向第二侧L2的端部经由第二转子轴承9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壳体5的第二侧壁部53。在转子轴13连结有输入部件2,转子轴13和输入部件2一体地旋转。此外,转子12以及转子轴13相当于旋转电机1的旋转部件14,旋转部件14的轴向第一侧L1的端部经由第一转子轴承91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支承部件7。
[0018] 输入部件2与旋转电机1驱动连结。而且,输入部件2与旋转电机1的转子轴13一体地绕第一轴A1旋转。即,旋转电机1以及输入部件2配置于第一轴A1上。另外,输入部件2具有轴部21和驱动齿轮22。
[0019] 轴部21形成为圆筒状,沿轴向L延伸。轴部21的轴向第二侧L2的端部与转子轴13的轴向第一侧L1的端部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以轴部21位于转子轴13的径向R的内侧的方式,轴部21的轴向第二侧L2的端部被插入转子轴13的轴向第一侧L1的端部,该端部彼此通过花键卡合连结。轴部21的轴向第一侧L1的端部经由第一输入轴承93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壳体5的第一侧壁部52。另外,轴部21中的比与转子轴13的连结部分靠轴向第一侧L1的部分经由第二输入轴承94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支承部件7。这样,通过轴部21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第一侧壁部52以及支承部件7,输入部件2的轴向第一侧L1的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第一侧壁部52,输入部件2的轴向第二侧L2的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支承部件7。
[0020] 驱动齿轮22是将来自旋转电机1的驱动力传递至反转齿轮机构3的齿轮。驱动齿轮22设置于轴部21。驱动齿轮22配置于第一输入轴承93与第二输入轴承94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齿轮22配置为在轴向第二侧L2与第一输入轴承93邻接。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齿轮22与轴部21形成为一体。
[0021] 反转齿轮机构3在驱动力的传递路径中配置于输入部件2与差动齿轮装置4之间。反转齿轮机构3绕与旋转电机1以及输入部件2的旋转轴心即第一轴A1不同的第二轴A2旋转。即,反转齿轮机构3配置于与第一轴A1不同的第二轴A2上。反转齿轮机构3具有反转轴
31、与设置于输入部件2的驱动齿轮22啮合的第一齿轮32以及与差动齿轮装置4的差动输入齿轮41啮合的第二齿轮33。
[0022] 反转轴31沿轴向L延伸。反转轴31的轴向第一侧L1的端部经由第一反转轴承95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壳体5的第一侧壁部52。反转轴31的轴向第二侧L2的端部经由第二反转轴承96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支承部件7。这样,通过反转轴31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第一侧壁部52以及支承部件7,反转齿轮机构3的轴向第一侧L1的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第一侧壁部52,反转齿轮机构3的轴向第二侧L2的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支承部件7。
[0023] 第一齿轮32是反转齿轮机构3的输入构件。第一齿轮32与输入部件2的驱动齿轮22啮合。第一齿轮32以与反转轴31一体地旋转的方式设置于反转轴3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齿轮32以与反转轴31一体地旋转的方式与反转轴31通过花键卡合连结。第一齿轮32在第一反转轴承95与第二反转轴承96之间配置于比第二齿轮33靠轴向第二侧L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齿轮32配置为在轴向第一侧L1与第二反转轴承96邻接。
[0024] 第二齿轮33是反转齿轮机构3的输出构件。第二齿轮33与后述差动齿轮装置4的差动输入齿轮41啮合。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齿轮33形成为直径比第一齿轮32小。第二齿轮33以与反转轴31一体地旋转的方式设置于反转轴3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齿轮33与反转轴31形成为一体。第二齿轮33配置为与第一齿轮32同轴。并且,第二齿轮33在第一反转轴承95与第二反转轴承96之间配置于比第一齿轮32靠轴向第一侧L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齿轮
33配置为在轴向第二侧L2与第一反转轴承95邻接。
[0025] 差动齿轮装置4将经由输入部件2以及反转齿轮机构3传递来的来自旋转电机1的驱动力经由第一驱动轴DS1和第二驱动轴DS2分别分配至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差动齿轮装置4具有差动输入齿轮41、差动壳体42、小齿轮轴43、一对小齿轮44、第一侧齿轮45以及第二侧齿轮46。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小齿轮44和第一侧齿轮45以及第二侧齿轮46均是锥齿轮。即,差动齿轮装置4是锥齿轮型的差动齿轮装置。
[0026] 差动输入齿轮41是差动齿轮装置4的输入构件。差动输入齿轮41与反转齿轮机构3的第二齿轮33啮合。差动输入齿轮41绕与旋转电机1以及输入部件2的旋转轴心即第一轴A1以及反转齿轮机构3的旋转轴心即第二轴A2不同的第三轴A3旋转。差动输入齿轮41以与差动壳体42一体地旋转的方式与差动壳体42连结。差动输入齿轮41配置于差动齿轮装置4在径向R上的最外侧。
[0027] 差动壳体42与差动输入齿轮41一体地绕第三轴A3旋转。差动壳体42是中空部件,在其内部收容有小齿轮轴43、一对小齿轮44、第一侧齿轮45以及第二侧齿轮46。差动壳体42配置于在轴向L观察时与第一齿轮32重叠的位置。第一侧齿轮45与驱动连结于第一车轮的第一驱动轴DS1连结,第二侧齿轮46与驱动连结于第二车轮的第二驱动轴DS2连结。此外,由一对小齿轮44、第一侧齿轮45和第二侧齿轮46构成齿轮机构47,差动壳体42收容有齿轮机构47。
[0028]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两个部件的配置,“在特定方向观察时重叠”是指,在使与该视线方向平行的假想直线在与该假想直线正交的各方向移动时,存在该假想直线与两个部件双方交叉的区域。
[0029] 差动壳体42的轴向第一侧L1的端部经由第一差动轴承97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壳体5的第一侧壁部52。差动壳体42的轴向第二侧L2的端部经由第二差动轴承98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支承部件7。这样,通过差动壳体4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第一侧壁部52以及支承部件7,差动齿轮装置4的轴向第一侧L1的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第一侧壁部52,差动齿轮装置4的轴向第二侧L2的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支承部件7。
[0030] 在第一侧齿轮45连结有第一驱动轴DS1的轴向第二侧L2的端部。第一驱动轴DS1配置于第三轴A3上。第一驱动轴DS1从差动齿轮装置4向轴向第一侧L1延伸,贯通第一侧壁部52延伸至壳体5的外部。
[0031] 在第二侧齿轮46连结有中间部件8的轴向第一侧L1的端部。中间部件8配置于第三轴A3上。中间部件8的轴向第二侧L2的端部经由中间轴承99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第二侧壁部53。中间部件8贯通在支承部件7形成的贯通孔71沿轴向L延伸,中间部件8的轴向第一侧L1的端部与差动齿轮装置4连结。而且,中间部件8的至少一部分收容于壳体5的内部。
[0032] 另外,中间部件8的轴向第二侧L2的端部与第二驱动轴DS2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中间部件8和第二驱动轴DS2形成为一体。第二驱动轴DS2贯通第二侧壁部53延伸至壳体5的外部。
[0033] 在如以上那样构成的差动齿轮装置4中,如上述所述,差动输入齿轮41和差动壳体42绕第三轴A3旋转。即,差动齿轮装置4配置于与第一轴A1以及第二轴A2不同的第三轴A3上。
[0034] 以下,说明壳体5的详细结构。
[0035] 如图1所示,壳体5具有周壁部51、第一侧壁部52和第二侧壁部53。周壁部51包围旋转电机1、输入部件2、反转齿轮机构3以及差动齿轮装置4在径向R上的外侧。周壁部51形成为沿轴向L延伸的筒状。第一侧壁部52包围输入部件2、反转齿轮机构3以及差动齿轮装置4的轴向第一侧L1,相对于周壁部51设置于轴向第一侧L1。第一侧壁部52形成为沿径向R延伸的板状。第二侧壁部53包围旋转电机1的轴向第二侧L2,相对于周壁部51设置于轴向第二侧L2。第二侧壁部53形成为沿径向R延伸的板状。
[0036] 周壁部51由第一周壁部511和相对于第一周壁部511从轴向第二侧L2接合的第二周壁部512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周壁部511和第一侧壁部52形成为一体,第二周壁部512和第二侧壁部53形成为一体。即,壳体5由两个壳体部构成,即,由第一周壁部511和第一侧壁部52构成的第一壳体部、和由第二周壁部512和第二侧壁部53构成的第二壳体部。
[0037] 在第一周壁部511的轴向第二侧L2的端部形成有从第一周壁部511的主体部向径向R的外侧突出的第一突起部B1。在第二周壁部512的轴向第一侧L1的端部形成有从第二周壁部512的主体部向径向R的外侧突出的第二突起部B2。第一周壁部511和第二周壁部512在使用螺栓等紧固部件紧固了第一突起部B1和第二突起部B2的状态下接合。另外,在第一周壁部511的第一突起部B1与第二周壁部512的第二突起部B2之间,具备用于防止油从第一周壁部511与第二周壁部512之内泄漏的密封件(未图示)。作为该密封件,例如优选使用液体垫圈等。
[0038] 第一周壁部511和第二周壁部512在轴向L上的比壳体5的中央靠轴向第一侧L1接合。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周壁部511与第二周壁部512的接合部相对于支承部件7配置于轴向第一侧L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周壁部511与第二周壁部512的接合部形成于在以第三轴A3为基准的径向R观察时与输入部件2、反转齿轮机构3以及差动输入齿轮41分别重叠的位置。
[0039] 第一侧壁部52支承着第一输入轴承93、第一反转轴承95和第一差动轴承97,其中,上述第一输入轴承93是支承输入部件2的轴向第一侧L1的端部的轴承,上述第一反转轴承95是支承反转齿轮机构3的轴向第一侧L1的端部的轴承,上述第一差动轴承97是支承差动齿轮装置4的轴向第一侧L1的端部的轴承。第一输入轴承93、第一反转轴承95和第一差动轴承97配置于在以彼此的轴A1~A3为基准的径向R观察时重叠的位置。
[0040] 在第二周壁部512形成有从该第二周壁部512的主体部向径向R的内侧突出的第三突起部B3。第二周壁部512的包含该第三突起部B3的内周面形成为直径随着朝向轴向第一侧L1而扩大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周壁部512的内周面形成为直径随着朝向轴向第一侧L1而阶段性扩大的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突起部B3是第二周壁部512的一部分。此外,也可以将这种第三突起部B3形成于从第二周壁部512向径向R的内侧突出的突出部。
此时,该突出部可以与第二周壁部512形成为一体,也可以是与第二周壁部512不同的部件。
通过使用螺栓等紧固部件固定该支承部件7和第三突起部B3,支承部件7固定于壳体5中的第二周壁部512的内部。
[0041] 支承部件7支承着第二输入轴承94、第二反转轴承96和第二差动轴承98,其中,上述第二输入轴承94是支承输入部件2的轴向第二侧L2的端部的轴承,上述第二反转轴承96是支承反转齿轮机构3的轴向第二侧L2的端部的轴承,上述第二差动轴承98是支承差动齿轮装置4的轴向第二侧L2的端部的轴承。第二输入轴承94、第二反转轴承96和第二差动轴承98配置于在以彼此的轴A1~A3为基准的径向R观察时重叠的位置。另外,支承部件7支承着第一转子轴承91,上述第一转子轴承91是支承旋转电机1的轴向第一侧L1的轴承。第一转子轴承91配置于比第二输入轴承94、第二反转轴承96以及第二差动轴承98靠轴向第二侧L2。
[0042] 在第二周壁部512安装有与旋转电机1连接的动力线15的端子台16。动力线15的一个端部与旋转电机1中的定子11的线圈112连接,动力线15从旋转电机1向轴向第一侧L1延伸。从该旋转电机1延伸的动力线15的前端部(另一端部)与端子台16连接。在本例中,动力线15经由支承部件7的开口部延伸至比支承部件7靠轴向第一侧L1。端子台16配置于比旋转电机1以及支承部件7靠轴向第一侧L1且比第二周壁部512的轴向第一侧L1的端部靠轴向第二侧L2。另外,端子台16以在径向R贯通第二周壁部512的方式安装于第二周壁部512。而且,第二周壁部512在比端子台16靠轴向第一侧L1与第一周壁部511接合。
[0043] 车辆用驱动装置100具备用于检测旋转电机1的旋转的旋转传感器17。旋转传感器17设置于轴向L上的支承部件7与旋转电机1之间,并且支承于支承部件7。旋转传感器17是用于检测旋转电机1的转子12相对于定子11的旋转方向的位置的传感器,作为这种旋转传感器17,例如能够使用旋转变压器。而且,未图示的线束的一个端部与端子台16连接且另一端部与旋转传感器17连接,旋转传感器17通过未图示的线束与端子台16连接。
[0044] 2.其他实施方式
[0045] 接下来,说明车辆用驱动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
[0046]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在以第三轴A3为基准的径向R观察时与差动输入齿轮41重叠的位置,使第二周壁部512与第一周壁部511接合,但使第二周壁部512与第一周壁部
511接合的位置也可以适当变更。即,可以在比差动输入齿轮41靠轴向第一侧L1使第二周壁部512与第一周壁部511接合,也可以在比差动输入齿轮41靠轴向第二侧L2使第二周壁部
512与第一周壁部511接合。
[0047]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将第一周壁部511和第一侧壁部52形成为一体,但也可以将第一周壁部511和第一侧壁部52形成为分体,并将第一侧壁部52相对于第一周壁部511从轴向第一侧L1接合。另外,虽然将第二周壁部512和第二侧壁部53形成为一体,但也可以将第二周壁部512和第二侧壁部53形成为分体,并将第二侧壁部53相对于第二周壁部512从轴向第二侧L2接合。
[0048]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将第二输入轴承94、第二反转轴承96和第二差动轴承98配置于在以彼此的轴A1~A3为基准的径向R观察时重叠的位置,但也可以仅将第二输入轴承94、第二反转轴承96和第二差动轴承98中的任两个配置于在以彼此的轴A1~A3为基准的径向R观察时重叠的位置,还可以将第二输入轴承94、第二反转轴承96和第二差动轴承98配置为在以彼此的轴A1~A3为基准的径向R观察时不重叠。
[0049]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将支承部件7固定于第二周壁部512或者与第二周壁部512形成为一体的部分,但也可以将支承部件7固定于第一周壁部511或者与第一周壁部511形成为一体的部分。
[0050] (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将端子台16安装于第二周壁部512,但安装端子台16的位置也可以适当变更。例如,也可以将端子台16安装于第一周壁部511。在这样将端子台16安装于第一周壁部511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比端子台16靠轴向第二侧L2使第一周壁部511与第二周壁部512接合。
[0051] (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将第二周壁部512的内周面形成为直径随着朝向轴向第一侧L1而扩大的形状,但第二周壁部512的内周面的形状也可以适当变更。
[0052] (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将差动齿轮装置的轴向第二侧的端部支承于支承部件,但也可以使差动齿轮装置的轴向第二侧的端部支承于第二侧壁部。
[0053] (8)此外,除非产生矛盾,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公开的结构也可以与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公开的结构组合来应用。关于其他结构,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方式也只是在全部点简单的例示。因此,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进行各种改变。
[0054] 3.上述实施方式的概要
[0055] 以下,简要说明上述已说明的车辆用驱动装置。
[0056] 车辆用驱动装置具备:旋转电机(1),其成为多个车轮的驱动力源;输入部件(2),其与上述旋转电机(1)驱动连结;反转齿轮机构(3);差动齿轮装置(4),其将经由上述输入部件(2)以及上述反转齿轮机构(3)传递来的来自上述旋转电机(1)的驱动力分配至上述多个车轮;壳体(5),其收容上述旋转电机(1)、上述输入部件(2)、上述反转齿轮机构(3)以及上述差动齿轮装置(4);以及支承部件(7),其是固定于上述壳体(5)的内部的与上述壳体(5)不同的部件,上述旋转电机(1)以及上述输入部件(2)配置于第一轴(A1)上,上述反转齿轮机构(3)配置于与上述第一轴(A1)不同的第二轴(A2)上,上述差动齿轮装置(4)配置于与上述第一轴(A1)以及上述第二轴(A2)不同的第三轴(A3)上,将在轴向(L)上相对于上述旋转电机(1)配置上述输入部件(2)一侧设为轴向第一侧(L1),将其相反侧设为轴向第二侧(L2),上述壳体(5)具有:筒状的周壁部(51),其包围上述旋转电机(1)、上述输入部件(2)、上述反转齿轮机构(3)以及上述差动齿轮装置(4)在径向(R)上的外侧;第一侧壁部(52),其相对于上述周壁部(51)设置于上述轴向第一侧(L1);以及第二侧壁部(53),其相对于上述周壁部(51)设置于上述轴向第二侧(L2),上述周壁部(51)由第一周壁部(511)和相对于上述第一周壁部(511)从上述轴向第二侧(L2)接合的第二周壁部(512)构成,上述反转齿轮机构(3)的上述轴向第一侧(L1)的端部支承于上述第一侧壁部(52),并且上述轴向第二侧(L2)的端部支承于上述支承部件(7)。
[0057] 根据该结构,由于设置有用于支承反转齿轮机构(3)的一方的端部的支承部件(7)并且该支承部件(7)固定于壳体(5)的内部,所以能够将壳体(5)的周壁部(51)的分割数量抑制为较少。因此,能够将用于接合周壁部(51)彼此的突起部(B1、B2)、用于防止油从周壁部(51)彼此之内泄漏的密封件的数量抑制为较少。通过减少突起部(B1、B2),能够减少向径向外侧突出的部分,因此能够实现壳体(5)的小型化,并且能够通过实现壳体(5)的构造的简化来减少制造成本。通过减少密封件,也能减少制造成本。因此,根据该结构,能够实现壳体(5)的小型化、制造成本的减少。
[0058] 这里,优选上述差动齿轮装置(4)的上述轴向第一侧(L1)的端部支承于上述第一侧壁部(52),并且上述差动齿轮装置(4)的上述轴向第二侧(L2)的端部支承于上述支承部件(7)。
[0059] 根据该结构,相比差动齿轮装置(4)的轴向第一侧(L1)的端部支承于第一侧壁部(52)并且差动齿轮装置(4)的轴向第二侧(L2)的端部支承于第二侧壁部的情况,能够缩短差动齿轮装置(4)的支承间隔。
[0060] 这里,优选还具备配置于上述第三轴(A3)上与上述差动齿轮装置(4)连结并且至少一部分收容于上述壳体(5)的内部的中间部件(8),上述中间部件(8)通过在上述支承部件(7)形成的贯通孔(71)沿上述轴向延伸。
[0061] 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将来自差动齿轮装置(4)的驱动力通过中间部件(8)向轴向第二侧(L2)传递,所以相比不具备中间部件(8)的情况,能够靠向轴向第一侧(L1)地配置差动齿轮装置(4)。由此,容易将差动齿轮装置(4)设置为在径向(R)观察时不与旋转电机(1)重叠,容易将差动齿轮装置(4)的第三轴(A3)与旋转电机(1)的第一轴(A1)接近地配置。因此,能够进一步实现壳体(5)的小型化。
[0062] 另外,优选上述差动齿轮装置(4)具备收容齿轮机构(47)的差动壳体(42)和与上述差动壳体(42)连结的差动输入齿轮(41),上述反转齿轮机构(3)具备与设置于上述输入部件(2)的驱动齿轮(22)啮合的第一齿轮(32)和直径比该第一齿轮(32)小且与上述差动输入齿轮(41)啮合的第二齿轮(33),上述差动壳体(42)配置于在轴向(L)观察时与上述第一齿轮(32)重叠的位置。
[0063] 根据该结构,相比使差动壳体(42)在轴向(L)观察时不与反转齿轮机构(3)的第一齿轮(32)重叠的情况,能够将反转齿轮机构(3)的第二轴(A2)与差动齿轮装置(4)的第三轴(A3)接近地配置。因此,能够进一步实现壳体(5)的小型化。
[0064] 另外,优选上述差动齿轮装置(4)具备配置于该差动齿轮装置(4)在径向(R)上的最外侧的差动输入齿轮(41),上述第二周壁部(512)形成为其内周面随着朝向上述轴向第一侧(L1)而直径扩大的形状,并且在以上述第三轴(A3)为基准的径向(R)观察时与上述差动输入齿轮(41)重叠的位置,与上述第一周壁部(511)接合。
[0065] 根据该结构,由于利用第二周壁部(512)的内周面为随着朝向轴向第一侧(L1)而直径扩大的形状,并在第二周壁部(512)的成为大径的部分配置差动输入齿轮(41),所以难以在壳体(5)内形成无用空间。因此,能够进一步实现壳体(5)的小型化。
[0066] 另外,优选上述旋转电机(1)的旋转部件(14)的上述轴向第一侧(L1)的端部以及上述输入部件(2)的上述轴向第二侧(L2)的端部支承于上述支承部件(7)。
[0067] 根据该结构,通过利用支承部件(7)作为支承旋转电机(1)的轴向第一侧(L1)、输入部件(2)的轴向第二侧(L2)的部件,无需设置用于支承旋转电机(1)的轴向第一侧(L1)、输入部件(2)的轴向第二侧(L2)的专用部件。因此,能够实现车辆用驱动装置的结构的简化,从而能够更加实现壳体(5)的小型化。
[0068] 另外,优选上述第一周壁部(511)和上述第一侧壁部(52)形成为一体,上述第二周壁部(512)和上述第二侧壁部(53)形成为一体。
[0069] 根据该结构,无需将第一周壁部(511)和第一侧壁部(52)接合,另外无需将第二周壁部(512)和第二侧壁部(53)接合。因此,相比构成为将它们接合的情况,能够减少壳体(5)中的突起部、密封件。因此,能够进一步实现壳体(5)的小型化以及制造成本的减少。
[0070] 另外,优选支承上述输入部件(2)的上述轴向第二侧(L2)的端部的轴承(92)、支承上述反转齿轮机构(3)的上述轴向第二侧(L2)的端部的轴承(94)、和支承上述差动齿轮装置(4)的上述轴向第二侧(L2)的端部的轴承(96)配置于在以彼此的轴为基准的径向(R)观察时重叠的位置。
[0071] 根据该结构,能够将相互配置于不同轴上的多个轴承(92、94、96)配置于轴向(L)的较窄范围。因此,容易实现壳体(5)在轴向(L)上的小型化。
[0072] 另外,优选上述支承部件(7)固定于上述壳体(5)中的上述第二周壁部(512)或者与上述第二周壁部(512)形成为一体的部分。
[0073] 根据该结构,能够将支承部件(7)适当地固定于壳体(5)的内部。
[0074] 另外,优选具备上述轴向第一侧(L1)的端部与端子台(16)连接并且上述轴向第二侧(L2)的端部与上述旋转电机(1)中的上述轴向第一侧(L1)连接的动力线(15)。
[0075] 根据该结构,在旋转电机(1)从轴向第一侧(L1)组装于第二周壁部(512)的内侧时,在组装有该旋转电机(1)之后,容易相对于旋转电机(1)从轴向第一侧(L1)连接动力线(15)。
[0076] 另外,优选上述端子台(16)在比上述旋转电机(1)靠上述轴向第一侧(L1)安装于上述第二周壁部(512),上述第二周壁部(512)在比上述端子台(16)靠上述轴向第一侧(L1)与上述第一周壁部(511)接合。
[0077]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旋转电机(1)收容于第二周壁部(512)一侧时,在接合第一周壁部(511)与第二周壁部(512)之前的状态下,容易地进行将与旋转电机(1)连接的动力线(15)与端子台(16)连接的作业。因此,无需在壳体(5)另外设置用于进行该连接作业的开口部等。因此,能够进一步实现壳体(5)的小型化。
[0078] 另外,优选具备固定于上述支承部件的旋转变压器(17)。
[0079] 根据该结构,在旋转电机(1)从轴向第一侧(L1)组装于第二周壁部(512)的内侧时,在组装该旋转电机(1)之后,容易地进行旋转变压器(17)的组装以及线束的接线。
[0080] 另外,优选上述壳体(5)的内部空间通过上述支承部件(7)在上述轴向(L)划分,在上述第一侧壁部(52)与上述支承部件(7)之间的空间配置有上述输入部件(2)、上述反转齿轮机构(3)以及上述差动齿轮装置(4),在上述第二侧壁部(53)与上述支承部件(7)之间的空间配置有上述旋转电机(1)。
[0081]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第一侧壁部(52)和支承部件(7)从轴向(L)的两侧适当地支承输入部件(2)、反转齿轮机构(3)以及差动齿轮装置(4),并且能够通过第二侧壁部(53)和支承部件(7)从轴向(L)的两侧适当地支承旋转电机(1)。另外,由于输入部件(2)、反转齿轮机构(3)以及差动齿轮装置(4)均配置于在第一侧壁部(52)与支承部件(7)之间形成的空间,所以容易使输入部件(2)、反转齿轮机构(3)以及差动齿轮装置(4)在轴向(L)上的配置区域重叠,从而能够适当地实现通过它们进行动力传递的结构。
[0082] 另外,优选上述第一周壁部(511)与上述第二周壁部(512)的接合部相对于上述支承部件(7)配置于上述轴向第一侧(L1)。
[0083] 根据该结构,即便在壳体(5)的周壁部(51)的内侧配置有反转齿轮机构(3)并且该反转齿轮机构(3)中的轴向第二侧(L2)的端部支承于支承部件(7)的状态下,也能容易进行第一周壁部(511)与第二周壁部(512)的接合。
[0084]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0085] 本公开的技术能够利用于具备旋转电机、输入部件、反转齿轮机构以及差动齿轮装置和收容它们的壳体的车辆用驱动装置。
[0086] 附图标记说明:
[0087] 1…旋转电机;15…动力线;16…端子台;17…旋转传感器(旋转变压器);2…输入部件;22…驱动齿轮;3…反转齿轮机构;4…差动齿轮装置;41…差动输入齿轮;42…差动壳体;47…齿轮机构;5…壳体;51…周壁部;511…第一周壁部;512…第二周壁部;52…第一侧壁部;53…第二侧壁部;7…支承部件;71…贯通孔;8…中间部件;94…第二输入轴承(轴承);96…第二反转轴承(轴承);98…第二差动轴承(轴承);A1…第一轴;A2…第二轴;A3…第三轴;L…轴向;L1…轴向第一侧;L2…轴向第二侧;R…径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