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提高印刷复合效果的聚酰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910818632.1

文献号 : CN11128409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廖贵何陈曦郑伟贾露刘运锦林新土李智尧

申请人 : 厦门长塑实业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提高印刷复合效果的聚酰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该具有提高印刷复合效果的聚酰胺薄膜包括三层复合膜,其膜层结构包括上表层、中间层和下表层;所述上表层的组分包括聚酰胺树脂、抗粘连剂和爽滑剂;所述中间层的组分包括聚酰胺树脂;所述下表层的组分包括聚酰胺树脂、抗粘连剂和爽滑剂;其中,所述上表层和所述下表层至少有一层添加功能母粒。该具有提高印刷复合效果的聚酰胺薄膜,通过在表层添加功能母粒,功能母粒有提高薄膜表面张力的效果,能使薄膜在印刷和复合过程中具有较优的油墨附着力和层间粘接力。具有提高印刷复合效果的聚酰胺薄膜对薄膜生产商和下游的使用客户来说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权利要求 :

1.一种具有提高印刷复合效果的聚酰胺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三层复合膜,其膜层结构包括上表层、中间层和下表层;

所述上表层的组分包括聚酰胺树脂、抗粘连剂和爽滑剂;所述中间层的组分包括聚酰胺树脂;所述下表层的组分包括聚酰胺树脂、抗粘连剂和爽滑剂;

其中,所述上表层和所述下表层至少有一层添加功能母粒;

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功能母粒的组分包括:聚酰胺树脂                 60 % 93.8 %~

表面张力提高剂             5 % 25 %~

相容剂                     1 % 10 %~

分散剂                     0.1 % 1 %~

抗氧剂                     0.1 % 1 %~

其它助剂                   0 % 3 %;

~

所述表面张力提高剂由有机化合物和聚合物互配组合而成;所述有机化合物为二甲基甲酰胺和2‑氨基‑2‑甲基‑1‑丙醇的组合;

所述聚合物为聚酯多元醇、聚丙烯腈、聚乙烯醇的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提高印刷复合效果的聚酰胺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容剂选自马来酸酐接枝尼龙6、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尼龙6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提高印刷复合效果的聚酰胺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选自PE蜡、乙烯基双硬脂酰胺、硬脂酸锌、硬脂酸钙、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提高印刷复合效果的聚酰胺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选自受阻酚类抗氧剂和亚磷酸酯类抗氧剂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提高印刷复合效果的聚酰胺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其它助剂选自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醇缩醛、乙烯‑乙酸乙烯共聚树脂、氯乙烯‑乙酸乙烯共聚树脂、过氯乙烯树脂、聚丙烯酸酯、萜烯树脂、改性松香、C5石油树脂、C9石油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提高印刷复合效果的聚酰胺薄膜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功能母粒的各组分按配比投入到高混机中均混5min,然后把混合物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挤出机温度定在245 280℃,挤出机的转速为300r/min 500r/~ ~

min,接着料条进行冷却并切粒,制得功能母粒;

步骤二、将所有的原料进行干燥,控制原料的水分含量在800ppm以下;

步骤三、将上表层、中间层和下表层的原料按配方比例混合,然后通过各自的挤出机在

230‑270℃的温度下熔融塑化挤出,经过衣架式模头流出;

步骤四、采用低压气刀将熔体贴附在冷鼓上形成厚片,其中厚片的厚度为100‑400μm,冷鼓的温度为10‑45℃;

步骤五、将厚片加热后采用布鲁克纳分步拉伸机进行纵向拉伸,其中拉伸温度为45‑65℃,拉伸为两点拉伸,拉伸倍率为1.5‑1.8*1.5‑1.8;

步骤六、将经过纵向拉伸后的薄膜进行横向拉伸,其中拉伸温度为80 150℃,拉伸倍率~

为3.0 3.5;

~

步骤七、将拉伸后的薄膜进行热定型处理,其中定型温度为170 220℃,定型时间为5~ ~

50s;然后薄膜进行冷却和电晕处理,电晕处理功率为8 15Wmin/m²,制得具有提高印刷复合~

效果的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薄膜厚度为10 40μm。

~

说明书 :

一种具有提高印刷复合效果的聚酰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软包装薄膜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提高印刷复合效果的聚酰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BOPA)具有优异的耐穿刺性、气体阻隔性、力学性能、光学性能、耐油、耐化学溶剂性、电绝缘性以及温度使用范围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日
用品包装、电子产品包装等各种领域,成为BOPP、BOPET之后的第三大双向拉伸薄膜。
[0003] 一般情况下,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并非单独使用,而是经过印刷、涂覆、镀铝和复合等二次加工,制备成袋子再进行使用。要使薄膜能够进行印刷、涂覆、镀铝和复合,需要保
证薄膜表面具有一定的表面张力,表面张力过低会降低印刷效果或油墨的附着性不够、复
合强度低或产生脱层等问题。因此,在制备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表面处
理,表面处理方式有电晕处理、火焰处理、等离子处理和化学氧化处理等方式,其中最常见
的处理方式为电晕处理。其原理是通过在金属电极与电晕处理器之间施加高频高压电源,
并使之电晕放电,从而使周围的空气电离生产O3,同时,高能量冲击聚酰胺薄膜表面,在它
们的共同作用下,聚酰胺薄膜表面的化学键断裂而降解,增大了薄膜的表面粗糙度,从而提
高表面张力。
[0004] 于是,为了获得较高的表面张力只能在生产过程中加大电晕处理功率,容易造成电压、电流过载而损坏设备,这样的方式不仅增加了设备的维修成本,同时也增加了生产能
耗。此外,通过加大电晕处理功率的方式达到提高表面张力,会造成聚酰胺薄膜的性能遭到
一定程度的破坏,如薄膜变脆,加速薄膜的老化等,这种方式同样也不是一种最科学合理的
方法。
[0005] 因此,如何提高BOPA薄膜印刷复合效果,成为当前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6]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提高印刷复合效果的聚酰胺薄膜,包括三层复合膜,其膜层结构包括上表层、中间层和下表层;
[0007] 所述上表层的组分包括聚酰胺树脂、抗粘连剂和爽滑剂;所述中间层的组分包括聚酰胺树脂;所述下表层的组分包括聚酰胺树脂、抗粘连剂和爽滑剂;
[0008] 其中,所述上表层和所述下表层至少有一层添加功能母粒。
[0009] 进一步地,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功能母粒的组分包括:
[0010]
[0011] 进一步地,所述表面张力提高剂由有机化合物和聚合物互配组合而成。
[0012]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化合物选自异二甲亚砜、环丁砜、硝酸亚乙基酯、苯胺、乙腈、硝基甲烷、锌醇磷酸酯、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二甲基甲酰胺、过氧化苯甲酰和2‑氨基‑2‑甲
基‑1‑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0013] 进一步地,所述聚合物选自聚乙二醇、α‑氢‑ω‑羟基(氧‑1,2‑乙二基)聚合物、聚酯多元醇、聚丙烯腈、聚乙烯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酚醛树脂、脲醛树脂、三聚氰胺甲醛
树脂、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氨基树脂和聚乙烯醇缩丁醛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0014] 进一步地,所述相容剂选自马来酸酐接枝尼龙6、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尼龙6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
[0015] 进一步地,所述分散剂选自PE蜡、乙烯基双硬脂酰胺、硬脂酸锌、硬脂酸钙、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0016] 进一步地,所述抗氧剂选自受阻酚类抗氧剂和亚磷酸酯类抗氧剂的组合。
[0017] 进一步地,所述其它助剂选自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醇缩醛、乙烯‑乙酸乙烯共聚树脂、氯乙烯‑乙酸乙烯共聚树脂、过氯乙烯树脂、聚丙烯酸酯、萜烯树脂、改性松香、C5石油
树脂、C9石油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0018] 进一步地,所述聚酰胺选自PA6(尼龙6)、PA66(聚己二酰己二胺)、PA6/PA66共聚物(尼龙6/聚己二酰己二胺共聚物)、MXD6(聚己二酰间苯二胺)、PA46(聚己二酰丁二胺)、
PA1010(聚蔡二酰蔡二胺)、PA1212(聚十二烷酰十二胺)、PA11(聚十一内酰胺)、PA12(聚十
二内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优选PA6(尼龙6)。
[0019] 进一步地,所述抗粘连剂为氧化铝、碳酸镁、二氧化硅、碳酸钙、滑石粉、碳酸钡、硅藻土、二氧化钛、高岭土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0020] 进一步地,所述抗粘连剂的粒径(D50)为1~10μm。
[0021] 进一步地,所述爽滑剂为油酸酰胺、芥酸酰胺、硬脂酸酰胺、乙基双硬脂酰胺、硅油、硅酮粉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0022] 进一步地,薄膜总厚度为10~40μm,其中上表层和下表层的厚度为1~4μm,中间层的厚度为2~38μm。
[0023]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提高印刷复合效果的聚酰胺薄膜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4] 步骤一、将功能母粒的各组分按配比投入到高混机中均混5min,然后把混合物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挤出机温度定在245~280℃,挤出机的转速为300r/min
~500r/min,接着料条进行冷却并切粒,制得功能母粒;
[0025] 步骤二、将所有的原料进行干燥,控制原料的水分含量在800ppm以下;
[0026] 步骤三、将上表层、中间层和下表层的原料按配方比例混合,然后通过各自的挤出机在230‑270℃的温度下熔融塑化挤出,经过衣架式模头流出;
[0027] 步骤四、采用低压气刀将熔体贴附在冷鼓上形成厚片,其中厚片的厚度为100‑400μm,冷鼓的温度为10‑45℃;
[0028] 步骤五、将厚片加热后采用布鲁克纳分步拉伸机进行纵向拉伸,其中拉伸温度为45‑65℃,拉伸为两点拉伸,拉伸倍率为1.5‑1.8*1.5‑1.8;
[0029] 步骤六、将经过纵向拉伸后的薄膜进行横向拉伸,其中拉伸温度为80~150℃,拉伸倍率为3.0~3.5;
[0030] 步骤七、将拉伸后的薄膜进行热定型处理,其中定型温度为170~220℃,定型时间2
为5~50s;然后薄膜进行冷却和电晕处理,电晕处理功率为8~15Wmin/m,制得具有提高印
刷复合效果的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薄膜厚度为10~40μm。
[0031] 本发明提供的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具有提高印刷复合效果;通过在表层添加功能母粒,功能母粒有提高薄膜表面张力的效果,能使薄膜在印刷和复合过程中具有较优的
油墨附着力和层间粘接力。使得薄膜在生产过程中,可通过降低电晕功率的方式达到较高
的表面张力,减少生产能耗,避免电晕功率过大对设备的损坏,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同时,
还可以有效的避免高电晕功率对薄膜性能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3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
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
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3]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提高印刷复合效果的聚酰胺薄膜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0034] 附图标记:
[0035] 1 上表层  2 中间层  3 下表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
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7]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
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
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
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
重要性。
[0038]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
过市场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0039] 实施例1
[0040] 一种具有提高印刷复合效果的聚酰胺薄膜是由上表层1、中间层2、下表层3组成的三层结构;
[0041] 按质量百分比计,
[0042] 上表层1包括5%功能母粒,94.4%聚酰胺树脂,0.3%抗粘连剂和0.3%爽滑剂;
[0043] 中间层2为100%的聚酰胺树脂。
[0044] 下表层3包括5%功能母粒,94.4%聚酰胺树脂,0.3%的抗粘连剂和0.3%的爽滑剂。
[0045] 所述功能母粒其组分包括:
[0046]
[0047] 所述功能母粒中表面张力提高剂中的有机化合物和聚合物的比例为2:1。有机化合物为二甲基甲酰胺和2‑氨基‑2‑甲基‑1‑丙醇按1:1混合,聚合物为聚酯多元醇、聚丙烯
腈、聚乙烯醇三者按1:1:1混合。
[0048] 所述上表层1、下表层3的厚度分别为2μm和2μm,薄膜的总厚度为15μm。
[0049] 该具有提高印刷复合效果的聚酰胺薄膜制备方法:
[0050] 步骤一、将功能母粒的各组分按配比投入到高混机中均混5min,然后把混完的助剂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挤出机温度定在265℃,挤出机的转速为400r/min,接着
把料条进行冷却并切粒,制得功能母粒。
[0051] 步骤二、将所有的原料进行干燥,控制原料的水分含量在800ppm以下。
[0052] 步骤三、将上表层1、中间层2和下表层3的原料分别按配方比例混合,然后通过各自的挤出机在255℃的温度下熔融塑化挤出,经过衣架式模头流出。
[0053] 步骤四、采用低压气刀将熔体贴附在冷鼓上形成厚片,其中厚片的厚度为180μm,冷鼓的温度为25℃。
[0054] 步骤五、将厚片加热后采用布鲁克纳分步拉伸机进行纵向拉伸,其中拉伸温度为55℃,拉伸为两点拉伸,拉伸倍率为1.7*1.7。
[0055] 步骤六、将经过纵向拉伸后的薄膜进行横向拉伸,其中拉伸温度为120℃,拉伸倍率为3.4。
[0056] 步骤七、将拉伸后的薄膜进行热定型处理,其中定型温度为210℃,定型时间为2
20s,然后薄膜进行冷却和电晕处理,电晕处理功率为13Wmin/m ,电晕处理面为上表层1(为
了便于结果记录,上表层1用“内”标识,下表层2用“外”标识,下同),最后得到所述的具有提
高印刷复合效果的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薄膜厚度为15μm。
[0057] 实施例2
[0058] 一种具有提高印刷复合效果的聚酰胺薄膜是由上表层1、中间层2、下表层3组成的三层结构;
[0059] 按质量百分比计,
[0060] 上表层1包括10%功能母粒,89.4%的聚酰胺树脂,0.3%的抗粘连剂和0.3%的爽滑剂;
[0061] 中间层2为100%的聚酰胺树脂;
[0062] 下表层3包括10%功能母粒,89.4%的聚酰胺树脂,0.3%的抗粘连剂和0.3%的爽滑剂。
[0063] 所述功能母粒其组分包括:
[0064]
[0065] 所述功能母粒中表面张力提高剂中的有机化合物和聚合物的比例为2:1。有机化合物为二甲基甲酰胺和2‑氨基‑2‑甲基‑1‑丙醇按1:1混合,聚合物为聚酯多元醇、聚丙烯
腈、聚乙烯醇三者按1:1:1混合。
[0066] 所述上表层1、下表层3的厚度分别为2μm和2μm,薄膜的总厚度为15μm。
[0067] 该具有提高印刷复合效果的聚酰胺薄膜的制备与实施例1的制造方法一样。
[0068] 实施例3
[0069] 一种具有提高印刷复合效果的聚酰胺薄膜是由上表层1、中间层2、下表层3组成的三层结构;
[0070] 按质量百分比计,
[0071] 上表层1包括15%功能母粒,84.4%的聚酰胺树脂,0.3%的抗粘连剂和0.3%的爽滑剂;
[0072] 中间层2为100%的聚酰胺树脂;
[0073] 下表层3包括15%功能母粒,84.4%的聚酰胺树脂,0.3%的抗粘连剂和0.3%的爽滑剂。
[0074] 所述功能母粒其组分包括:
[0075]
[0076] 所述功能母粒中表面张力提高剂中的有机化合物和聚合物的比例为2:1。有机化合物为二甲基甲酰胺和2‑氨基‑2‑甲基‑1‑丙醇按1:1混合,聚合物为聚酯多元醇、聚丙烯
腈、聚乙烯醇三者按1:1:1混合。
[0077] 所述上表层1、下表层3的厚度分别为2μm和2μm,薄膜的总厚度为15μm。
[0078] 该具有提高印刷复合效果的聚酰胺薄膜的制备与实施例1的制造方法一样。
[0079] 实施例4
[0080] 一种具有提高印刷复合效果的聚酰胺薄膜是由上表层1、中间层2、下表层3组成的三层结构;
[0081] 按质量百分比计,
[0082] 上表层1包括10%的功能母粒,89.4%的聚酰胺树脂,0.3%的抗粘连剂和0.3%的爽滑剂;
[0083] 中间层2为100%的聚酰胺树脂;
[0084] 下表层3包括10%的功能母粒,89.4%的聚酰胺树脂,0.3%的抗粘连剂和0.3%的爽滑剂。
[0085] 所述功能母粒其组分包括:
[0086]
[0087] 所述功能母粒中表面张力提高剂中的有机化合物和聚合物的比例为2:1。有机化合物为二甲基甲酰胺和2‑氨基‑2‑甲基‑1‑丙醇按1:1混合,聚合物为聚酯多元醇、聚丙烯
腈、聚乙烯醇三者按1:1:1混合。
[0088] 所述上表层1、下表层3的厚度分别为2μm和2μm,薄膜的总厚度为15μm。
[0089] 该具有提高印刷复合效果的聚酰胺薄膜制备方法:
[0090] 步骤一、将功能母粒的各组分按配比投入到高混机中均混5min,然后把混完的助剂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挤出机温度定在265℃,挤出机的转速为400r/min,接着
把料条进行冷却并切粒,制得功能母粒。
[0091] 步骤二、将所有的原料进行干燥,控制原料的水分含量在800ppm以下。
[0092] 步骤三、将上表层1、中间层2和下表层3的原料分别按配方比例混合,然后通过各自的挤出机在255℃的温度下熔融塑化挤出,经过衣架式模头流出。
[0093] 步骤四、采用低压气刀将熔体贴附在冷鼓上形成厚片,其中厚片的厚度为180μm,冷鼓的温度为25℃。
[0094] 步骤五、将厚片加热后采用布鲁克纳分步拉伸机进行纵向拉伸,其中拉伸温度为55℃,拉伸为两点拉伸,拉伸倍率为1.7*1.7。
[0095] 步骤六、将经过纵向拉伸后的薄膜进行横向拉伸,其中拉伸温度为120℃,拉伸倍率为3.4。
[0096] 步骤七、将拉伸后的薄膜进行热定型处理,其中定型温度为210℃,定型时间为2
20s,然后薄膜进行冷却和电晕处理,电晕处理功率为8Wmin/m ,电晕处理面为上表层1,最
后得到所述的具有提高印刷复合效果的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薄膜厚度为15μm。
[0097] 实施例5
[0098] 一种具有提高印刷复合效果的聚酰胺薄膜是由上表层1、中间层2、下表层3组成的三层结构;
[0099] 按质量百分比计,
[0100] 上表层1包括10%的功能母粒,89.4%的聚酰胺树脂,0.3%的抗粘连剂和0.3%的爽滑剂;
[0101] 中间层2为100%的聚酰胺树脂;
[0102] 下表层3包括10%的功能母粒,89.4%的聚酰胺树脂,0.3%的抗粘连剂和0.3%的爽滑剂。
[0103] 所述功能母粒其组分包括:
[0104]
[0105] 所述功能母粒中表面张力提高剂中的有机化合物和聚合物的比例为1:1。有机化合物为二甲基甲酰胺和2‑氨基‑2‑甲基‑1‑丙醇按1:1混合,聚合物为聚酯多元醇、聚丙烯
腈、聚乙烯醇三者按1:1:1混合。
[0106] 所述上表层1、下表层3的厚度分别为2μm和2μm,薄膜的总厚度为15μm。
[0107] 该具有提高印刷复合效果的聚酰胺薄膜的制备与实施例4的制造方法一样。
[0108] 比较例1
[0109] 一种聚酰胺薄膜是由上表层1、中间层2、下表层3组成的三层结构;
[0110] 按质量百分比计,
[0111] 上表层1包括99.4%的聚酰胺树脂,0.3%的抗粘连剂和0.3%的爽滑剂;
[0112] 中间层2为100%的聚酰胺树脂
[0113] 下表层3包括99.4%的聚酰胺树脂,0.3%的抗粘连剂和0.3%的爽滑剂。
[0114] 所述上表层1、下表层3的厚度分别为2μm和2μm,薄膜的总厚度为15μm。
[0115] 该聚酰胺薄膜的制备中未添加功能母粒,因此省略功能母粒的处理步骤,其余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的制造方法一样。
[0116] 比较例2
[0117] 一种聚酰胺薄膜是由上表层1、中间层2、下表层3组成的三层结构;
[0118] 按质量百分比计,
[0119] 上表层1包括99.4%的聚酰胺树脂,0.3%的抗粘连剂和0.3%的爽滑剂;
[0120] 中间层2为100%的聚酰胺树脂。
[0121] 下表层3包括99.4%的聚酰胺树脂,0.3%的抗粘连剂和0.3%的爽滑剂。
[0122] 所述上表层1、下表层3的厚度分别为2μm和2μm,薄膜的总厚度为15μm。
[0123] 该聚酰胺薄膜的制备中未添加功能母粒,因此省略功能母粒的处理步骤,其余制备方法与实施例4的制造方法一样。
[0124] 比较例3
[0125] 一种聚酰胺薄膜是由上表层1、中间层2、下表层3组成的三层结构;
[0126] 按质量百分比计,
[0127] 上表层1包括99.4%的聚酰胺树脂,0.3%的抗粘连剂和0.3%的爽滑剂。
[0128] 中间层2为100%的聚酰胺树脂。
[0129] 下表层3包括99.4%的聚酰胺树脂,0.3%的抗粘连剂和0.3%的爽滑剂。
[0130] 所述上表层1、下表层3的厚度分别为2μm和2μm,薄膜的总厚度为15μm。
[0131] 该聚酰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如下:
[0132] 第一步:将所有的原料进行干燥,控制原料的水分含量在800ppm以下。
[0133] 第二步:将表层1、表层2和中间层的原料分别按配方比例混合,然后通过各自的挤出机在255℃的温度下熔融塑化挤出,经过衣架式模头流出。
[0134] 第三步:采用低压气刀将熔体贴附在冷鼓上形成厚片,其中厚片的厚度为180μm,冷鼓的温度为25℃。
[0135] 第四步:将厚片加热后采用布鲁克纳分步拉伸机进行纵向拉伸,其中拉伸温度为55℃,拉伸为两点拉伸,拉伸倍率为1.7*1.7。
[0136] 第五步:将经过纵向拉伸后的薄膜进行横向拉伸,其中拉伸温度为120℃,拉伸倍率为3.4。
[0137] 第六步:将拉伸后的薄膜进行热定型处理,其中定型温度为210℃,定型时间为2
20s,然后薄膜进行冷却和电晕处理,电晕处理功率为15Wmin/m ,电晕处理面为上表层1,最
后得到所述的具有提高印刷复合效果的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薄膜厚度为15μm。
[0138] 比较例4
[0139] 一种具有提高印刷复合效果的聚酰胺薄膜是由上表层1、中间层2、下表层3组成的三层结构;
[0140] 按质量百分比计,
[0141] 上表层1包括10%的功能母粒,89.4%的聚酰胺树脂,0.3%的抗粘连剂和0.3%的爽滑剂;
[0142] 中间层2为100%的聚酰胺树脂;
[0143] 下表层3包括10%的功能母粒,89.4%的聚酰胺树脂,0.3%的抗粘连剂和0.3%的爽滑剂。
[0144] 所述功能母粒其组分包括:
[0145]
[0146] 有机化合物为二甲基甲酰胺和2‑氨基‑2‑甲基‑1‑丙醇按1:1混合。
[0147] 所述上表层1、下表层3的厚度分别为2μm和2μm,薄膜的总厚度为15μm。
[0148] 该具有提高印刷复合效果的聚酰胺薄膜的制备与实施例1的制造方法一样。
[0149] 比较例5
[0150] 一种具有提高印刷复合效果的聚酰胺薄膜是由上表层1、中间层2、下表层3组成的三层结构;
[0151] 按质量百分比计,
[0152] 上表层1包括10%的功能母粒,89.4%的聚酰胺树脂,0.3%的抗粘连剂和0.3%的爽滑剂;
[0153] 中间层2为100%的聚酰胺树脂;
[0154] 下表层3包括10%的功能母粒,89.4%的聚酰胺树脂,0.3%的抗粘连剂和0.3%的爽滑剂。
[0155] 所述功能母粒其组分包括:
[0156]
[0157] 聚合物为聚酯多元醇、聚丙烯腈、聚乙烯醇三者按1:1:1混合。
[0158] 所述上表层1、下表层3的厚度分别为2μm和2μm,薄膜的总厚度为15μm。
[0159] 该具有提高印刷复合效果的聚酰胺薄膜的制备与实施例1的制造方法一样。
[0160] 本发明对上述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相关性能进行了测试,具体结果数据如表1所示。
[0161] 表1
[0162]
[0163]
[0164] 其中表面张力的测定依据GB/T 14216‑2008《塑料膜和片润湿张力的测定》要求进行测试,测试薄膜内外面的表面张力;拉伸强度的测定依据GB/T 1040.3‑2006《塑料拉伸性
能的测定(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的要求进行测试,测试薄膜的拉伸强度;复合
剥离力的测定依据GB8808《软质复合塑料材料剥离试验方法》的要求进行测试,把制备的各
实施例和比较例中的薄膜外层,在同样条件下与PE薄膜进行复合,然后按标准测试其层间
剥离力;油墨附着力通过胶带粘揭试验来评估,首先把薄膜内层在同样的条件印上油墨,将
胶带粘贴在油墨上,并用手将胶带压平,使之与薄膜紧密贴合,然后再将薄膜慢慢揭起,观
察油墨转移到胶带上的情况。复合剥离力和油墨附着力用以下等级进行评价:
[0165]
[0166] 从表1中可知,采用本发明所生产的具有提高印刷复合效果的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与传统方法生产的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相比,本发明所生产的具有提高印刷复合效果的
双向拉伸聚酰胺薄膜能有效提高薄膜的表面张力,使之具有更优的印刷复合效果,同时力
学性能优异,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生产能耗和设备的维护保养成本。
[0167]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
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
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
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