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同层排水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0084146.4

文献号 : CN11128726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殷志

申请人 : 殷志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同层排水装置,包括汇集器和加强漩流三通管;汇集器包括排水立管和排水横管,排水横管与排水立管相交,加强漩流三通管包括主管和漩流管,主管与漩流管相交,主管与排水立管上端相连接,在主管内壁上安装有上漩流叶片,在排水立管内壁上安装有下漩流叶片,漩流管和上漩流叶片及下漩流叶片的漩流方向相同。本发明不仅可以实现建筑物同层排水,而且能使排水立管水流和排水横管汇入水流快速形成附壁漩流,使排水立管与排水横管中的气流融汇畅通,有效降低排水立管压力波动,减缓排水立管水流速度,大幅度增加排水立管排水能力,降低立管水流噪声。

权利要求 :

1.一种建筑同层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汇集器(100)和加强漩流三通管(4);汇集器(100)包括排水立管(1)和排水横管(2),排水横管(2)与排水立管(1)相交,加强漩流三通管(4)包括主管和漩流管(43),主管与漩流管(43)相交,主管与排水立管(1)上端相连接,在主管内壁上安装有上漩流叶片(44),在排水立管(1)内壁上安装有下漩流叶片(14),漩流管(43)和上漩流叶片(44)及下漩流叶片(14)的漩流方向相同;

排水立管(1)包括从上至下相互连接的排水直管扩容段(11)、排水漏斗扩容段(12)、下排水直管连接段(13),排水直管扩容段(11)直径大于下排水直管连接段(13)直径,排水漏斗扩容段(12)大端与排水直管扩容段(11)相连接,排水漏斗扩容段(12)小端与下排水直管连接段(13)相连接;下漩流叶片(14)安装在下排水直管连接段(13)内壁上;

排水横管(2)上端与排水直管扩容段(11)相交,排水横管(2)中间与排水漏斗扩容段(12)相交,排水横管(2)下端与下排水直管连接段(13)相交;在排水横管(2)与排水立管(1)汇集处设置有向排水漏斗扩容段(12)倾斜排水的排水槽(22),排水槽(22)最低点延伸至下排水直管连接段(13),下漩流叶片(14)位于排水槽(22)下方;在排水直管扩容段(11)与排水横管(2)交汇的内壁上设置有导流板(15),导流板(15)向下倾斜延伸至排水漏斗扩容段(12);在排水横管(2)内设置有水封挡板(203);排水槽(22)包括位于底部的排水底板(221)和位于两侧的竖直排水侧板(220),水封挡板(203)位于排水槽(22)最高点且与排水底板(221)及两侧的竖直排水侧板(220)相连接,导流板(15)的落水位在排水槽(22)最高点与排水槽(22)最低点之间;

排水横管(2)包括积水腔(20)和缓冲腔(21),水封挡板(203)的一侧为积水腔(20),水封挡板(203)的另一侧为排水槽(22),缓冲腔(21)位于积水腔(20)与排水槽(22)之间且高于积水腔(20)和排水槽(22),积水腔(20)与缓冲腔(21)相通,缓冲腔(21)与排水槽(22)相通,排水槽(22)与积水腔(20)在缓冲腔(21)下端交汇;排水槽(22)与排水漏斗扩容段(12)相交,缓冲腔(21)与排水直管扩容段(11)相交;积水腔(20)和排水槽(22)及缓冲腔(21)内壁转角处为圆弧面;

在积水腔(20)顶部设置有积水顶板(201),在积水顶板(201)上开设有排水入口(200),在积水腔(20)底部设置有向水封挡板(203)倾斜的积水导流斜板(202),积水导流斜板(202)低端侧与水封挡板(203)的底部相交;积水导流斜板(202)的最低G点低于导流板(15)最低点且所在平面位于下排水直管连接段(13);水封挡板(203)的最高D点所在平面位于排水漏斗扩容段(12);积水顶板(201)内壁C点高于水封挡板(203)的最高D点且所在平面位于排水漏斗扩容段(12);

在缓冲腔(21)顶部设置有缓冲顶板(210),缓冲顶板(210)与排水直管扩容段(11)相交,在缓冲腔(21)的外侧设置有缓冲竖板(211),导流板(15)和缓冲顶板(210)及缓冲竖板(211)及竖直排水侧板(220)围成缓冲腔(21),缓冲腔(21)上端宽度为10~150mm,缓冲腔(21)下端宽度L1为20~200mm,缓冲腔(21)上端宽度小于缓冲腔(21)下端宽度L1;

缓冲顶板(210)高于积水顶板(201),缓冲顶板(210)与积水顶板(201)高度差h4为10~

80mm,积水腔(20)顶板与缓冲顶板(210)通过缓冲竖板(211)相交,水封挡板(203)位于缓冲竖板(211)和导流板(15)之间;缓冲顶板(210)内壁F点高于导流板(15)最低E点和积水顶板(201)内壁C点及水封挡板(203)的最高D点,导流板(15)最低E点高于水封挡板(203)的最高D点;

水封挡板(203)的最高D点处的过水高度h2为30~100mm,水封挡板(203)的最高D点处的过水截面积大于3000 mm²; 导流板(15)最低E点处的过水高度为20~100mm,导流板(15)最低E点处的过水截面积大于2000 mm²;水封挡板(203)的最高D点至积水导流斜板(202)的最低G点距离h5为65~140mm,且水封挡板(203)的最高D点平面至积水导流斜板(202)之间形成的容积大于200000 mm³,水封挡板(203)的最高D点至积水顶板(201)内壁C点的距离H1为15~70 mm;水封挡板(203)的最高D点至导流板(15)最低E点的距离H3为15~70 mm;

水封挡板(203)至缓冲竖板(211)宽度为10~100 mm,水封挡板(203)至导流板(15)最低E点的宽度为10~100 mm;排水直管扩容段(11)高度为h6为50~200 mm;排水漏斗扩容段(12)高度为h7为50~200mm;导流板(15)与垂直平面夹角为0~30度;排水底板(221)与垂直平面夹角为20~60度;积水导流斜板(202)与水平面夹角为1~30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同层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漩流管(43)包括向下延伸的第一倾斜面(432)、向内侧凹陷的第二倾斜面(431),向外侧凸起的漩流曲面(430),漩流曲面(430)和第二倾斜面(431)与主管一侧交汇形成漩流通道,第一倾斜面(432)与主管下方交汇;主管包括从上至下相互连接的第一直管连接段(42)、第二漏斗扩容段(41)、第三直管扩容段(40),漩流管(43)与第三直管扩容段(40)交汇连接,第三直管扩容段(40)与排水立管(1)上端相连接,上漩流叶片(44)安装在第一直管连接段(42)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同层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漏装置(3),在排水横管(2)上开设有排水入口(200),地漏装置(3)包括水封管(31)和至少一个旁通管(32),旁通管(32)与水封管(31)相交汇,水封管(31)下端插入排水入口(200)内,水封管(31)下端内腔设置有台阶面(30),排水横管(2)内腔最高点D点与水封管(31)最低F点的高度差形成水封高度H6为50~90mm,排水横管(2)内腔最低C点与水封管(31)最低F点高度差H7大于10 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同层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排水直管扩容段(11)顶部入口和排水入口(200)内壁上均开设有螺纹,加强漩流三通管(4)与排水直管扩容段(11)通过螺纹连接,地漏装置(3)与排水入口(200)通过螺纹连接,在排水横管(2)及排水漏斗扩容段(12)的外壁上设置有防水环(204)。

说明书 :

一种建筑同层排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建筑同层排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同层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建筑同层排水是指同楼层的排水横管均不穿越楼板,在同楼层内连接到排水立管。如果发生需要清理疏通的情况,在本层套内即能够解决问题的一种排水方式。同层排水
相对于传统的隔层排水方式,同层排水方案最根本的理念改变是通过本层内的管道合理布
局,彻底摆脱了相邻楼层间的束缚,避免了由于排水横管侵占下层空间而造成的一系列麻
烦和隐患。但现有的建筑同层排水装置的排水立管与排水横管中的气流融汇不畅通,对排
水立管的气流扰动大,产生的压力波动大,增加了排水立管水流噪声,造成排水立管排水能
力下降,且在排水立管与排水横管汇集处容易堵塞,需要经常清理。

发明内容

[0003]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建筑同层排水装置,能使排水立管水流和排水横管汇入水流快速形成附壁漩流,使排水立管与排水横管中的气流融汇畅通,有效降低排水立管
压力波动,减缓排水立管水流速度,大幅度增加排水立管排水能力,降低立管水流噪声。
[0004]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同层排水装置,包括汇集器和加强漩流三通管;汇集器包括排水立管和排水横管,排水横管与排水立管相交,加强漩流三通管包括主管和漩
流管,主管与漩流管相交,主管与排水立管上端相连接,在主管内壁上安装有上漩流叶片,
在排水立管内壁上安装有下漩流叶片,漩流管和上漩流叶片及下漩流叶片的漩流方向相
同。
[0005] 进一步地,漩流管包括向下延伸的第一倾斜面、向内侧凹陷的第二倾斜面,向外侧凸起的漩流曲面,漩流曲面和第二倾斜面与主管一侧交汇形成漩流通道,第一倾斜面与主
管下方交汇;主管包括从上至下相互连接的第一直管连接段、第二漏斗扩容段、第三直管扩
容段,漩流管与第三直管扩容段交汇连接,第三直管扩容段与排水立管上端相连接,上漩流
叶片安装在第一直管连接段内壁上。
[0006] 进一步地,包括地漏装置,在排水横管上开设有排水入口,地漏装置包括水封管和至少一个旁通管,旁通管与水封管相交汇,水封管下端插入排水入口内,水封管下端内腔设
置有台阶面,排水横管内腔最高点D点与水封管最低F点的高度差形成水封高度H6为50~
90mm,排水横管内腔最低C点与水封管最低F点高度差H7大于10 mm。
[0007] 进一步地,排水立管包括从上至下相互连接的排水直管扩容段、排水漏斗扩容段、下排水直管连接段,排水直管扩容段直径大于下排水直管连接段直径,排水漏斗扩容段大
端与排水直管扩容段相连接,排水漏斗扩容段小端与下排水直管连接段相连接;下漩流叶
片安装在下排水直管连接段内壁上;
[0008] 排水横管上端与排水直管扩容段相交,排水横管中间与排水漏斗扩容段相交,排水横管下端与下排水直管连接段相交;在排水横管与排水立管汇集处设置有向排水漏斗扩
容段倾斜排水的排水槽,排水槽最低点延伸至下排水直管连接段,下漩流叶片位于排水槽
下方;在排水直管扩容段与排水横管交汇的内壁上设置有导流板,导流板向下倾斜延伸至
排水漏斗扩容段;在排水横管内设置有水封挡板;排水槽包括位于底部的排水底板和位于
两侧的竖直排水侧板,水封挡板位于排水槽最高点且与排水底板及两侧的竖直排水侧板相
连接,导流板的落水位在排水槽最高点与排水槽最低点之间。
[0009] 进一步地,排水横管包括积水腔和缓冲腔,水封挡板的一侧为积水腔,水封挡板的另一侧为排水槽,缓冲腔位于积水腔与排水槽之间且高于积水腔和排水槽,积水腔与缓冲
腔相通,缓冲腔与排水槽相通,排水槽与积水腔在缓冲腔下端交汇;排水槽与排水漏斗扩容
段相交,缓冲腔与排水直管扩容段相交;积水腔和排水槽及缓冲腔内壁转角处为圆弧面。
[0010] 进一步地,在积水腔顶部设置有积水顶板,在积水顶板上开设有排水入口,在积水腔底部设置有向水封挡板倾斜的积水导流斜板,积水导流斜板低端侧与水封挡板的底部相
交;积水导流斜板的最低G点低于导流板最低点且所在平面位于下排水直管连接段;水封挡
板的最高D点所在平面位于排水漏斗扩容段;积水顶板内壁C点高于水封挡板的最高D点且
所在平面位于排水漏斗扩容段。
[0011] 进一步地,在缓冲腔顶部设置有缓冲顶板,缓冲顶板与排水直管扩容段相交,在缓冲腔的外侧设置有缓冲竖板,导流板位于缓冲腔内侧,导流板和缓冲顶板及缓冲竖板及竖
直排水侧板围成缓冲腔,缓冲腔上端宽度为10~150mm,缓冲腔下端宽度L1为20~200mm,缓
冲腔上端宽度小于缓冲腔下端宽度L1。
[0012] 缓冲顶板高于积水顶板,缓冲顶板与积水顶板高度差h4为10~80mm,积水腔顶板与缓冲顶板通过缓冲竖板相交,水封挡板位于缓冲竖板和导流板之间;缓冲顶板内壁F点高
于导流板最低E点和积水顶板内壁C点及水封挡板的最高D点,导流板最低E点高于水封挡板
的最高D点。
[0013] 进一步地,水封挡板的最高D点处的过水高度h2为30~100mm,水封挡板的最高D点处的过水截面积大于3000 mm²; 导流板最低E点处的过水高度为20~100mm,导流板最低E
点处的过水截面积大于2000 mm²;水封挡板的最高D点至积水导流斜板(202)的最低G点距
离h5为65~140mm,且水封挡板的最高D点平面至积水导流斜板之间形成的容积大于200000 
mm³,水封挡板的最高D点至积水顶板内壁C点的距离H1为15~70 mm;水封挡板的最高D点至
导流板最低E点的距离H3为15~70 mm。
[0014] 进一步地,水封挡板至缓冲竖板宽度为10~100 mm,水封挡板至导流板最低E点的宽度为10~100 mm。排水直管扩容段高度为h6为50~200 mm;排水漏斗扩容段高度为h7为
50~200mm。导流板与垂直平面夹角为0~30度;排水底板与垂直平面夹角为20~60度;积水
导流斜板与水平面夹角为1~30度。
[0015] 进一步地,在排水直管扩容段顶部入口和排水入口内壁上均开设有螺纹。加强漩流三通管与排水直管扩容段通过螺纹连接,地漏装置与排水入口通过螺纹连接,在排水横
管及排水漏斗扩容段的外壁上设置有防水环。
[0016] 本发明的一种建筑同层排水装置相比现有技术有益效果在于:
[0017] 1、在汇集器上端安装有加强漩流三通管,漩流管和上漩流叶片及下漩流叶片的漩流方向相同,使水流沿排水立管内壁螺旋流动,留出排水立管中心空气通道。能使排水立管
水流和排水横管汇入水流快速形成附壁漩流,使排水立管与排水横管中的气流融汇畅通,
有效降低排水立管压力波动,减缓排水立管水流速度,大幅度增加排水立管排水能力,降低
排水立管水流噪声;
[0018] 2、利用导流板向排水槽内流动,防止排水立管内的水向排水横管倒流。排水槽与排水漏斗扩容段交汇,排水槽的水流在加快向下流动时,水流呈螺旋流特征;
[0019] 3、利用缓冲腔减少排水横管气流阻力,使排水横管内的气流快速排出,使排水立管与排水横管中的气流融汇畅通,有效降低排水立管压力波动,减缓排水立管水流速度,大
幅度增加排水立管排水能力,降低立管水流噪声;
[0020] 4、由于水封挡板的最高D点处和导流板最低E点的过水截面积大,且导流板最低E点高于水封挡板的最高D点,能使排水立管与排水横管汇集处不容易堵塞;
[0021] 5、利用积水导流斜板加快排水横管的水流向排水槽侧流动,加快排水横管的气流向缓冲腔流动,增加排水横管排水能力。

附图说明

[0022]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3] 图1本发明的建筑同层排水装置立体示意图;
[0024]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0025]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0026] 图4为图1的汇集器立体示意图;
[0027] 图5为图4的汇集器半剖立体示意图;
[0028] 图6为图4的汇集器俯视图;
[0029] 图7为图6的A‑A视图;
[0030] 图8为图6的B‑B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0032]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同层排水装置,包括汇集器100和加强漩流三通管4;汇集器100包括排水立管1和排水横管2(如图4所示),排水横管2与排水立管1相交,
排水横管2与排水立管1一体成型。加强漩流三通管4包括主管和漩流管43,主管与漩流管43
相交,主管与排水立管1上端相连接,在主管内壁上安装有上漩流叶片44,在排水立管1内壁
上安装有下漩流叶片14,漩流管43和上漩流叶片44及下漩流叶片14的漩流方向相同,使水
流形成相同的漩流。
[0033] 主管的水流利用上漩流叶片44将水流沿主管内壁螺旋流动,漩流管43内的利用漩流管43将水流沿主管内壁螺旋流动,加强漩流三通管4的水流向排水立管1,再利用下漩流
叶片14将水流沿排水立管1内壁螺旋流动排出,留出排水立管1中心空气通道。能使排水立
管1水流和排水横管2汇入水流快速形成附壁漩流,使排水立管1与排水横管2中的气流融汇
畅通,有效降低排水立管1压力波动,减缓排水立管1水流速度,大幅度增加排水立管1排水
能力,降低排水立管1水流噪声。
[0034] 如图2和图3所示,漩流管43包括向下延伸的第一倾斜面432、向内侧凹陷的第二倾斜面431,向外侧凸起的漩流曲面430,漩流曲面430和第二倾斜面431与主管一侧交汇形成
漩流通道,第一倾斜面432与主管下方交汇;主管包括从上至下相互连接的第一直管连接段
42、第二漏斗扩容段41、第三直管扩容段40,漩流管43与第三直管扩容段40交汇连接,第三
直管扩容段40与排水立管1上端相连接,上漩流叶片44安装在第一直管连接段42内壁上。漩
流管43一部分水流通过第二倾斜面431反射至漩流曲面430形成漩流。另一部分水流通过第
一倾斜面432流向第三直管扩容段40和漩流曲面430形成漩流。
[0035] 如图2所示,包括地漏装置3,在排水横管2上开设有排水入口200,地漏装置3包括水封管31和4个旁通管32,4个旁通管32与水封管31相交汇,水封管31下端插入排水入口200
内,水封管31下端内腔设置有台阶面30,排水横管2内腔最高点D点与水封管31最低F点的高
度差形成水封高度H6为55mm,排水横管2内腔最低C点与水封管31最低F点高度差H7为20 
mm。
[0036] 如图4所示,排水立管1包括从上至下相互连接的排水直管扩容段11、排水漏斗扩容段12、下排水直管连接段13,排水直管扩容段11直径大于下排水直管连接段13直径,排水
漏斗扩容段12大端与排水直管扩容段11相连接,排水漏斗扩容段12小端与下排水直管连接
段13相连接;在下排水直管连接段13内壁上安装有下漩流叶片14(如图2所示);下漩流叶片
14为逆时针旋向。在排水直管扩容段11顶部入口和排水入口200内壁上均开设有螺纹。排水
直管扩容段11通过螺纹与加强漩流三通管(图中未示出)连接,排水入口200通过螺纹与水
封体构件(图中未示出)连接。
[0037] 如图8所示,图8为图5的B‑B剖视图,排水直管扩容段11高度为h6为80 mm,排水漏斗扩容段12高度为h7为108 mm。在排水横管2及排水漏斗扩容段12的外壁上设置有防水环
204。
[0038] 如图4和图5及图8所示,排水横管2上端与排水直管扩容段11相交,排水横管2中间与排水漏斗扩容段12相交,排水横管2下端与下排水直管连接段13相交;在排水横管2与排
水立管1汇集处设置有向排水漏斗扩容段12倾斜排水的排水槽22,排水槽22最低点延伸至
下排水直管连接段13,下漩流叶片14位于排水槽22下方;在排水直管扩容段11与排水横管2
交汇的内壁上设置有导流板15,导流板15向下倾斜延伸至排水漏斗扩容段12,本实例的导
流板15与垂直平面夹角为8度,也可以在1~30度内。在排水横管2内设置有水封挡板203;排
水槽22包括位于底部的排水底板221和位于两侧的竖直排水侧板220,水封203位于排水槽
22最高点且与排水底板221及两侧的竖直排水侧板220相连接,本实例的排水底板221与垂
直平面夹角为40度,也可以在30~60度内。
[0039] 导流板15的落水位在排水槽22最高点与排水槽22最低点之间,导流板15的落水位是指水流从导流板15的最低点E垂直向下滴入排水槽22内,防止水流扰动排水立管1的中心
气流。利用导流板15向排水槽22内流动,防止排水立管1内的水向排水横管2倒流。排水槽22
在排水漏斗扩容段12处交汇,由于排水漏斗扩容段12水流会加快,排水槽22的水流在向下
加快流动时,水流呈螺旋流特征。用下漩流叶片14将水流沿排水立管1内壁螺旋流动,留出
排水立管1中心空气通道。能使排水立管1水流和排水横管2汇入水流快速形成附壁漩流,使
排水立管1与排水横管2中的气流融汇畅通,有效降低排水立管1压力波动,减缓排水立管1
水流速度,大幅度增加排水立管1排水能力,降低排水立管1水流噪声。
[0040] 如图4和图5及图7所示,排水横管2包括积水腔20和缓冲腔21,水封挡板203的一侧为积水腔20,水封挡板203的另一侧为排水槽22,缓冲腔21位于积水腔20与排水槽22之间且
高于积水腔20和排水槽22,积水腔20与缓冲腔21相通,缓冲腔21与排水槽22相通,排水槽22
与积水腔20在缓冲腔21下端交汇;排水槽22与排水漏斗扩容段12相交,缓冲腔21与排水直
管扩容段11相交;积水腔20和排水槽22及缓冲腔21内壁转角处为圆弧面。在积水腔20顶部
设置有积水顶板201,在积水顶板201上开设有排水入口200,在积水腔20底部设置有向水封
挡板203倾斜的积水导流斜板202,本实施例的积水导流斜板202与水平面夹角为4度。积水
导流斜板202低端侧与水封挡板203的底部相交;积水导流斜板202的最低G点高于排水槽22
最低点且所在平面位于下排水直管连接段13;水封挡板203的最高D点所在平面位于排水漏
斗扩容段12;积水顶板201内壁C点高于水封挡板203的最高D点且所在平面位于排水漏斗扩
容段12。
[0041] 在缓冲腔21顶部设置有缓冲顶板210,缓冲顶板210与排水直管扩容段11相交,在缓冲腔21的外侧设置有缓冲竖板211,导流板15位于缓冲腔21内侧,导流板15和缓冲顶板
210及缓冲竖板211及竖直排水侧板220围成缓冲腔21,本实例的缓冲腔21上端宽度为57 
mm。本实例的缓冲腔21下端宽度L1为60 mm ,缓冲腔21上端宽度小于缓冲腔21下端宽度L1。
[0042] 缓冲顶板210高于积水顶板201,本实施例的缓冲顶板210与积水顶板201高度差h4为60 mm,积水腔20顶板与缓冲顶板210通过缓冲竖板211相交,水封挡板203位于缓冲竖板
211和导流板15之间;缓冲顶板210内壁F点高于导流板15最低E点和积水顶板201内壁C点及
水封挡板203的最高D点,导流板15最低E点高于水封挡板203的最高D点。
[0043] 本实施例的水封挡板203的最高D点处的过水高度h2为90 mm ,水封挡板203的最高D点处的过水宽度为111 mm,水封挡板203的最高D点处的过水截面积为9990 mm²。导流板
15最低E点处的过水高度为90mm,导流板15最低E点处的过水宽度为111 mm,导流板15最低E
点处的过水截面积大于9990 mm²;水封挡板203的最高D点处的过水截面积与导流板15最低
E点处的过水截面积相等。水封挡板203的最高D点至积水导流斜板202的最低G点距离h5为
75mm,且水封挡板203的最高D点平面至积水导流斜板202之间形成的容积大于200000 mm³,
水封挡板203的最高D点至积水顶板201内壁C点的距离H1为30 mm;水封挡板203的最高D点
至导流板15最低E点的距离H3为31mm。水封挡板203至缓冲竖板211宽度为30mm,水封挡板
203至导流板15最低E点的宽度为30mm,水封挡板203至缓冲竖板211宽度等于水封挡板203
至导流板15最低E点的宽度。
[0044] 采用上述结构设计,利用缓冲腔21减少排水横管2气流阻力,使排水横管2内的气流快速排出,使排水立管1与排水横管2中的气流融汇畅通,有效降低排水立管1压力波动,
减缓排水立管1水流速度,大幅度增加排水立管1排水能力,降低立管水流噪声。由于水封挡
板203的最高D点处和导流板15最低E点的过水截面积大,且导流板15最低E点高于水封挡板
203的最高D点,能使排水立管1与排水横管2汇集处不容易堵塞。利用积水导流斜板202加快
排水横管2的水流向排水槽22侧流动,加快排水横管2的气流向缓冲腔流动,增加排水横管2
排水能力。
[0045] 以上未描述的技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
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