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方向校准方法及相关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0074986.2

文献号 : CN11129407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贾玉虎

申请人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摘要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天线方向校准方法,应用于用户终端设备,用户终端设备包括第一天线;方法包括:控制第一天线旋转到多个方向与第一基站交互进行信号测量,得到多个测量结果;根据多个测量结果确定目标方向;控制第一天线旋转至目标方向以完成天线方向校准。本申请实施例有利于降低设备硬件复杂度和提高天线校准准确度。

权利要求 :

1.一种用户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射频处理电路、第一天线和旋转控制装置,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射频处理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天线,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旋转控制装置,所述旋转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天线,其中,所述第一天线,用于传输无线信号;

所述旋转控制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减速器,所述驱动电机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转动,使得所述第一天线旋转,且所述驱动电机的步距角为第一角度,所述减速器用于将所述第一角度转换为第二角度,所述第二角度小于所述第一角度;

所述处理器,用于按照方向相干性低原则,通过所述旋转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天线非顺序旋转至多个方向,并在每个方向上进行信号测量,得到多个测量结果;以及根据所述多个测量结果确定目标方向;以及通过所述旋转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天线旋转至所述目标方向以完成天线方向校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的旋转方向被划分为四个方向,分别为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邻的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相邻的第二方向、以及与所述第二方向相邻的第四方向;所述多个方向的旋转策略为:由所述第一方向旋转至所述第二方向,然后由所述第二方向旋转至所述第三方向,然后由所述第三方向旋转至所述第四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户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的旋转方向被划分为五个方向,分别为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邻的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相邻的第五方向,与所述第五方向相邻的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邻的第四方向;所述多个方向的旋转策略为:由所述第一方向旋转至所述第二方向,然后由所述第二方向旋转至所述第三方向,然后由所述第三方向旋转至所述第四方向,然后由所述第四方向旋转至第五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用户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多个测量结果确定目标方向方面,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多个测量结果确定信号接收质量最优的目标测量结果;以及确定所述目标测量结果对应的旋转方向为目标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用户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多个测量结果确定目标方向方面,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天线向第一基站上报所述多个方向的所述多个测量结果,所述多个测量结果由所述第一基站决策出所述目标方向并向所述用户终端设备下发;以及通过所述第一天线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基站的所述目标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户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在每个方向上进行信号测量方面,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在每个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基站交互进行信号测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户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包括多个接收模块;

当前方向的测量结果为所述多个接收模块的综合测量信息;或者,所述当前方向的测量结果为所述多个接收模块的多个测量信息,所述多个测量信息和所述多个接收模块的方向性用于作为旋转与测量上报的判决输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户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天线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入网命令;以及根据所述5G入网命令发起5G入网流程。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户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每个方向上与第一基站交互进行信号测量方面,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通过所述旋转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天线旋转到多个方向中的每个方向,针对所述每个方向,执行如下操作:在当前方向的测量周期内,与所述第一基站交互以执行所述当前方向的信号测量,得到所述当前方向的测量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户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方向的测量周期由所述第一基站配置的标准测量周期确定;所述标准测量周期为标准协议约定的通用测量周期。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户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方向的测量周期由所述第一基站配置的扩展测量周期确定;所述扩展测量周期为针对所述用户终端设备的设备类型定制的专用测量周期;

所述设备类型通过能力指示上报给所述第一基站。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户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为毫米波天线;所述用户终端设备还包括用于在低于毫米波频段的预设频段提供基础数据业务的第二天线;

所述第一基站为独立组网SA中的基站;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天线与所述第一基站交互在所述预设频段发起5G NR入网流程并驻留成功。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户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为毫米波天线;所述用户终端设备还包括用于发起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长期演进 LTE入网流程的第三天线;所述第一基站为非独立组网NSA中的基站;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三天线与所述第一基站发起4G LTE入网流程并驻留成功。

14.一种天线方向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用户终端设备,所述用户终端设备包括第一天线,处理器,驱动电机和减速器;所述方法包括:根据驱动电机接收来自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转动,使得所述第一天线旋转到多个方向与第一基站交互进行信号测量,得到多个测量结果,且所述驱动电机的步距角为第一角度,以及根据减速器将所述第一角度转换为第二角度,所述第二角度小于所述第一角度;

根据所述多个测量结果确定目标方向;

控制所述第一天线旋转至所述目标方向以完成天线方向校准;

所述控制所述第一天线旋转到多个方向与第一基站交互进行信号测量,得到多个测量结果,包括:控制所述第一天线旋转到多个方向中的每个方向,针对所述每个方向,执行如下操作:在当前方向的测量周期内,与所述第一基站交互以执行所述当前方向的信号测量,得到所述当前方向的测量结果;

所述多个方向的旋转策略包括:按照方向相干性低原则非顺序旋转至多个方向中的每个方向。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为独立组网SA中的基站;

所述用户终端设备还包括用于在低于毫米波频段的预设频段提供基础数据业务的第二天线;

所述控制所述第一天线旋转到多个方向与第一基站交互进行信号测量,得到多个测量结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基站交互在所述预设频段发起5G NR入网流程并驻留成功。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为毫米波天线;所述第一基站为非独立组网NSA中的基站;所述用户终端设备还包括用于发起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

4G长期演进 LTE入网流程的第三天线;

所述控制所述第一天线旋转到多个方向与第一基站交互进行信号测量,得到多个测量结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基站发起4G LTE入网流程并驻留成功。

17.一种天线方向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用户终端设备,所述用户终端设备包括第一天线;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其中,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天线按照方向相干性低原则非顺序旋转到多个方向与第一基站交互进行信号测量,得到多个测量结果,且所述第一天线非顺序旋转时的步距角由第一角度转换为第二角度,所述第二角度小于所述第一角度;以及根据所述多个测量结果确定目标方向;以及控制所述第一天线旋转至所述目标方向以完成天线方向校准。

18.一种用户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4‑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1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4‑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说明书 :

天线方向校准方法及相关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天线方向校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线方向校准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客户驻地设备(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CPE)是一种无线宽带接入的用户终端设备。CPE通常将基站发送的网络信号转换为无线保真技术(Wireless Fidelity,
WiFi)信号。由于CPE可接收的网络信号为无线网络信号,能够节省铺设有线网络的费用。因
此,CPE可大量应用于农村、城镇、医院、工厂、小区等未铺设有线网络的场合。随着移动通信
网络的换代升级,高频段和超高频段频谱资源逐渐商用,这使得高频天线的应用成为必然
趋势,当高频天线应用于用户终端设备中时,容易受到物体的遮挡而导致接收到的信号较
弱,进而使得所述用户终端设备的通信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0003]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方向校准方法及相关装置,以期提高天线校准准确度。
[0004]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射频处理电路、第一天线和旋转控制装置,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射频处理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天线,所述处
理器电连接所述旋转控制装置,所述旋转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天线,其中,
[0005] 所述第一天线,用于传输无线信号;
[0006] 所述旋转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天线旋转;
[0007] 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所述旋转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天线非顺序旋转至多个方向,并在每个方向上进行信号测量,得到多个测量结果;以及根据所述多个测量结果确定目
标方向;以及通过所述旋转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天线旋转至所述目标方向以完成天线方
向校准。
[0008]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射频处理电路、第一天线和旋转控制装置,处理器通过射频处理电路电连接第一天线,处理器电连接旋转控制装置,
旋转控制装置连接第一天线,其中,第一天线,用于传输无线信号;旋转控制装置,用于控制
第一天线旋转;处理器,用于通过旋转控制装置控制第一天线非顺序旋转至多个方向,并在
每个方向上进行信号测量,得到多个测量结果;以及根据多个测量结果确定目标方向;以及
通过旋转控制装置控制第一天线旋转至目标方向以完成天线方向校准。可见,本申请中的
用户终端设备能够通过非顺序旋转机制进行天线方向调整,从而无需在多个方向分别设置
多个天线,且旋转机制能够实现全向覆盖,有利于降低设备硬件复杂度和提高天线校准准
确度。
[0009]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方向校准方法,应用于用户终端设备,所述用户终端设备包括第一天线;所述方法包括:
[0010] 控制所述第一天线旋转到多个方向与第一基站交互进行信号测量,得到多个测量结果;
[0011] 根据所述多个测量结果确定目标方向;
[0012] 控制所述第一天线旋转至所述目标方向以完成天线方向校准。
[0013]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终端设备首先控制第一天线旋转到多个方向与第一基站交互进行信号测量,得到多个测量结果;其次,根据多个测量结果确定目标方向;
最后,控制第一天线旋转至目标方向以完成天线方向校准。可见,本申请中的用户终端设备
能够通过旋转机制进行天线方向调整,从而无需在多个方向分别设置多个天线,且旋转机
制能够实现全向覆盖,有利于降低设备硬件复杂度和提高天线校准准确度。
[0014]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方向校准装置,应用于用户终端设备,所述用户终端设备包括第一天线;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其中,
[0015]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天线旋转到多个方向与第一基站交互进行信号测量,得到多个测量结果;以及根据所述多个测量结果确定目标方向;以及控制所述第一天
线旋转至所述目标方向以完成天线方向校准。
[0016]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上
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任一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0017]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任一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0018]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
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任一方法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
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用户终端设备的应用环境示意图。
[0020]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用户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用户终端设备去掉壳体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用户终端设备的电路框图。
[0023] 图5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的用户终端设备的部分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6为一实施方式中驱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的驱动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驱动器的分解示意图。
[0027] 图9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的减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10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的减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11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用户终端设备的位置监测器的电路框图。
[0030] 图12为申请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用户终端设备的部分器件的立体结构图。
[0031] 图13为图12中的用户终端设备的立体分解图。
[0032] 图14为一实施方式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15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用户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16为图15的俯视图。
[0035] 图17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用户终端设备去掉部分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18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用户终端设备去掉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19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用户终端设备的电路框图。
[0038] 图20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用户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39] 图21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用户终端设备的电路框图。
[0040] 图22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用户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41] 图23为图22中的用户终端设备去掉壳体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0042] 图24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用户终端设备的电路框图。
[0043] 图25为用户终端设备的位置与对应的第一网络信号最强的方向的对照表。
[0044] 图2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方向校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45] 图27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方向旋转测量示意图;
[0046] 图27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天线方向旋转测量示意图;
[0047] 图2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终端设备的器件组成架构的示意图;
[0048] 图2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方向校准装置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9]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
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50]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
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
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
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0051]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
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
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0052] 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到的用户终端设备可以是具备通信能力的用户终端设备,该用户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
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
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设备(terminal device)等等。
[0053]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用户终端设备的应用环境示意图。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是一种用户驻地设备(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CPE)。所述用户终
端设备1与基站3进行通信,接收基站3发出的第一网络信号,并将第一网络信号转换为第二
网络信号。所述第二网络信号可供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终端设备5使用。其
中,所述第一网络信号可以为但不限于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5G)信号,所述第二网络信号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无线保真技术(Wireless 
Fidelity,WiFi)信号。CPE可大量应用于农村、城镇、医院、工厂、小区等,CPE可接入的第一
网络信号可以为无线网络信号,能够节省铺设有线网络的费用。
[0054] 请一并参阅图2、图3及图4,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用户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用户终端设备去掉壳体之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
式中用户终端设备的电路框图。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包括壳体220。所述壳体220的形状可以
为多面柱状筒,或者是圆柱筒。所述壳体220的材料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塑料等绝缘材料。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还可以不包括所述壳体220。
[0055] 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还包括第一天线110、及信号转换装置120。所述第一天线110可旋转以从不同方向接收第一网络信号,所述信号转换装置120将所述第一天线110从不同
方向接收的所述第一网络信号中信号最强的第一网络信号转换成第二网络信号,所述信号
转换装置具体可以包括第一天线的射频处理电路、处理器、第二网络信号的射频处理电路,
例如可以将接收到的5G信号转换为无线高保真Wi‑Fi信号,并通过Wi‑Fi天线发射出去,或
者将接收到的Wi‑Fi信号转换为5G信号,并通过第一天线发射出去,如此用户终端设备能够
以无线方式实现网络中继服务。
[0056] 此外,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还包括处理器130、射频处理电路、旋转控制装置,所述处理器130通过所述射频处理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天线110,所述处理器130电连接所述旋
转控制装置,所述旋转控制装置连接所述第一天线110,所述第一天线110为支持5G网络制
式的天线;其中,
[0057] 所述第一天线110,用于传输无线信号(即所述第一网络信号);
[0058] 所述旋转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天线110旋转;
[0059] 所述处理器130,用于通过所述旋转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天线110旋转到多个方向,,并在每个方向上进行信号测量,得到多个测量结果;以及根据所述多个测量结果确定
目标方向;以及通过所述旋转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天线110旋转至所述目标方向以完成
天线方向校准。
[0060] 当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包括壳体220时,所述第一天线110及所述信号转换装置120可设置于所述壳体110内。
[0061] 所述第一天线110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毫米波天线或者太赫兹天线。相应地,所述第一网络信号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毫米波信号或者太赫兹信号。目前,在第五代移动通信
技术(5th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5G)中,根据3GPP TS 38.101协议的规定,5G新
空口(new radio,NR)主要使用两段频率:FR1频段和FR2频段。其中,FR1频段的频率范围是
450MHz~6GHz,又叫sub‑6GHz频段;FR2频段的频率范围是24.25GHz~52.6GHz,属于毫米波
(mm Wave)频段。3GPP Release 15版本规范了目前5G毫米波频段包括:n257(26.5~
29.5GHz),n258(24.25~27.5GHz),n261(27.5~28.35GHz)和n260(37~40GHz)。毫米波或
者太赫兹信号具有传输速度快等优点,然,毫米波或者太赫兹信号容易被外界物体遮挡。当
第一天线110与基站3之间有物体遮挡时,则所述第一天线110接收到的第一网络信号的信
号强度较弱,此时,若将信号强度较弱的第一网络信号转换为第二网络信号,则可能导致得
到的第二网络信号的信号强度也较弱。
[0062] 对于放置在一定位置的用户终端设备1而言,所述第一天线110各个方向的第一网络信号的信号强度不同。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用户终端设备1中的所述第一天线110可旋
转,当所述第一天线110位于第一网络信号的信号强度最强的方向时,所述第一天线110停
留在第一网络信号的信号强度最强的方向上。所述信号转换装置120将第一天线110接收的
信号最强的第一网络信号转换成第二网络信号。本实施方式中的用户终端设备1中的信号
转换装置120将信号最强的第一网络信号转换为第二网络信号从而保证了第二网络信号的
信号强度,进而保证了利用所述第二网络信号通信时的通信质量。
[0063]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射频处理电路、第一天线和旋转控制装置,处理器通过射频处理电路电连接第一天线,处理器电连接旋转控制装置,
旋转控制装置连接第一天线,其中,第一天线,用于传输无线信号;旋转控制装置,用于控制
第一天线旋转;处理器,用于通过旋转控制装置控制第一天线非顺序旋转至多个方向,并在
每个方向上进行信号测量,得到多个测量结果;以及根据多个测量结果确定目标方向;以及
通过旋转控制装置控制第一天线旋转至目标方向以完成天线方向校准。可见,本申请中的
用户终端设备能够通过非顺序旋转机制进行天线方向调整,从而无需在多个方向分别设置
多个天线,且旋转机制能够实现全向覆盖,有利于降低设备硬件复杂度和提高天线校准准
确度。
[0064]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通过所述旋转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天线非顺序旋转至多个方向方面,所述处理器130具体用于:按照方向相干性低原则,通过所述旋转控制装
置控制所述第一天线非顺序旋转至多个方向。
[0065] 可见,由于连续旋转测量的方向相干性最小,可快速完成方向覆盖,此外在自行判断最优小区时,可在搜索一定检测方向后直接发起判决,提升搜网速度。
[0066]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天线的旋转方向被划分为四个方向,分别为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邻的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相邻的第二方向、以及与所述第二方
向相邻的第四方向;所述多个方向的旋转策略为:由所述第一方向旋转至所述第二方向,然
后由所述第二方向旋转至所述第三方向,然后由所述第三方向旋转至所述第四方向。
[0067] 可见,由于两次旋转的方向相干性最小,可快速完成方向覆盖,此外在自行判断最优小区时,可在搜索一定检测方向后直接发起判决,提升搜网速度。
[0068]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天线的旋转方向被划分为五个方向,分别为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邻的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相邻的第五方向,与所述第五方向相
邻的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邻的第四方向;所述多个方向的旋转策略为:由所述第一
方向旋转至所述第二方向,然后由所述第二方向旋转至所述第三方向,然后由所述第三方
向旋转至所述第四方向,然后由所述第四方向旋转至第五方向。
[0069] 可见,由于四次旋转的方向相干性最小,可快速完成方向覆盖,此外在自行判断最优小区时,可在搜索一定检测方向后直接发起判决,提升搜网速度。
[007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根据所述多个测量结果确定目标方向方面,所述处理器13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多个测量结果确定信号接收质量最优的目标测量结果;以及确定
所述目标测量结果对应的旋转方向为目标方向。
[0071] 其中,用户终端设备可自行判决最优方向,再只上报经过自行判决后的目标方向所搜索到的小区,此机制不受高通模组约束,与高通等第三方解耦,模组只看到天线结果,
无需感知是旋转天线测量。
[0072] 可见,本示例中,由于用户终端设备自行判决最优方向,仅上报天线结果,故而与高通模组等第三方芯片解耦,降低用户终端设备内部信令交互复杂度,提高天线方向校准
效率。
[0073]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根据所述多个测量结果确定目标方向方面,所述处理器130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天线向第一基站上报所述多个方向的所述多个测量结果,所
述多个测量结果由所述第一基站决策出所述目标方向并向所述用户终端设备下发;以及通
过所述第一天线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基站的所述目标方向。
[0074] 其中,由于此时全向信息已经收集,用户终端设备可选择向第一基站上报全向方向信号,供基站选择合适的小区,CPE接收到基站下发的5G接入信息后根据目标小区匹配当
时测量方向,旋转至当时记录测量方向。小区选择决策由基站判决,便于基站综合考虑小区
负载等信息。
[0075]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在每个方向上进行信号测量方面,所述处理器130具体用于:在每个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基站交互进行信号测量。
[0076]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天线包括多个接收模块;
[0077] 所述当前方向的测量结果为所述多个接收模块的综合测量信息;或者,
[0078] 所述当前方向的测量结果为所述多个接收模块的多个测量信息,所述多个测量信息和所述多个接收模块的方向性用于作为旋转与测量上报的判决输入。
[0079] 其中,若所述当前方向的测量结果为所述多个接收模块的综合测量信息,则用户终端设备在每个方向测量得到的是当前方向综合信息,由于不识别第一天线内部多接收模
块选择,直接使用天线模组内部算法的输出结果(相当于获取当前方向天线信号值),此方
案继承当前高通等第三方模组实现,无需修改现有天线算法,耦合度低,缺点是方向准确度
差,需要二次对焦,且影响对准算法收敛速度。
[0080] 其中,若所述当前方向的测量结果为所述多个接收模块的多个测量信息,则获取第一天线每个接收模组信息,直接针对第一天线内部接收模块进行建模,结合模块的方向
性和接收情况作为后续旋转与测量上报的判决输入。此方案需结合当前天线模块进行定
制,耦合度高,但对后续天线旋转算法有较好增益。
[0081]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130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天线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入网命令;以及根据所述5G入网命令发起5G入网流程。
[0082] 可见,本示例中,用户终端设备完成测量确定目标方向后进行小区接入,可进行全向方向测量覆盖,但由于并未完成接入,无法获取接入后第一基站的天线进行的波束汇聚
信号增益,不一定是最优选择。
[0083]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每个方向上与第一基站交互进行信号测量方面,所述处理器130具体用于:通过所述旋转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天线旋转到多个方向中的每个
方向,针对所述每个方向,执行如下操作:在当前方向的测量周期内,与所述第一基站交互
以执行所述当前方向的信号测量,得到所述当前方向的测量结果。
[0084] 其中,所述信号测量可以是5G信号测量,5G信号测量具体是指用户终端设备与第一基站通过信令交互实现5G信号参数的测量,所述测量结果具体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秩RANK(用来指示传输信道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层数)、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
[0085] 具体实现中,用户终端设备在每个测量时,并不基于当前次的检测结果做小区是否接入的条件判决,而是先将全部方向的检测结果获取到,再进一步做方向选择,此为区别
于现有协议的机制,具体由用户终端设备本端进行控制。
[0086] 对于第一基站来说,在标准协议的约束下,第一基站在给用户终端设备本次测量所配置的周期内,下发测量信令后,若未接收到反馈信息,会重复发送直至本次测量周期结
束或者接收到反馈信息。
[0087] 因此,若用户终端设备的全向检测过程能适配该重发机制,是可以实现在基站配置的标准测量周期内进行全向检测的,前提是用户终端设备的全向测量时长小于基站配置
的标准测量周期的时长。
[0088] 若用户终端设备的全向检测过程无法适配该重发机制,和/或用户终端设备的全向测量时长大于基站配置的标准测量周期的时长,或者用户终端设备未设置全向测量周
期,则可以按照基站配置的测量周期进行,且用户终端设备需要通过强行退网以持续获取
测量机会,即清除网络侧入网信息,通过重入网获取新的测量机会,该机制不依赖基站,但
实际可能降低天线校准效果,时间长。
[0089] 可见,本示例中,用户终端设备遍历所有方向的测量结果,能够基于全向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提高方向校准的准确度。
[009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方向的测量周期由所述第一基站配置的标准测量周期确定;所述标准测量周期为标准协议约定的通用测量周期。
[0091] 其中,用户终端设备采用标准协议约定的通用测量周期,可以适配以下两种情况。
[0092] 情况1,用户终端设备进行本次多个方向的5G测量的所需时长小于基站配置的测量周期。如多个方向为2个方向,该2个方向的测量周期为2秒,基站配置的测量周期为5秒,
则用户终端设备与第一基站交互确定开始测量后,第一基站仅需要在当前周期内根据用户
终端设备的请求下发测量信令即可。
[0093] 情况2,用户终端设备进行本次多个方向的5G测量的所需时长大于基站配置的测量周期,或者,多个方向的5G测量的所需时长无法确定(即配置为非周期测量),则按照基站
配置的测量周期进行,且通过强行退网以持续获取测量机会。
[0094] 可见,本示例中,用户终端设备的测量过程仅需要第一基站按照标准协议进行测量周期配置,无需网络侧改动协议,可实现性最强。
[0095]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方向的测量周期由所述第一基站配置的扩展测量周期确定;所述扩展测量周期为针对所述用户终端设备的设备类型定制的专用测量周期;
[0096] 所述设备类型通过能力指示上报给所述第一基站。
[0097] 其中,第一基站可以下发周期性5G测量,测量周期期望小于1秒(实际值越短越好),该行为能有效提升用户终端设备尽快完成旋转测量。
[0098] 此外,通过协议定义扩展类型的周期测量,用户终端设备启动天线旋转类空间测量,描述通过旋转完成全空间信号测量,并上报测量结果,测量结果可以包含相对坐标,该
行为能辅助基站理解全空间信号布局,也能帮助基站在控制用户终端设备切换时提供输
入。用户终端设备在能力上携带一次全空间测量所需时间,供基站判断。或者,第一基站在
识别出用户终端设备的类型后,配置满足用户终端设备信号测量需求的测量周期。
[0099] 此外,通过协议定义小区切换指示包含天线空间方向,由用户终端设备上报空间相对坐标,用户终端设备先进行旋转,再完成小区切换,该协议机制能够提升天线旋转精准
度和性能,提升小区切换用户感受。
[0100] 可见,本示例中,用户终端设备的测量过程通过协议约束,使得第一基站能够同步适配本端的信号测量需求,从而实现专属配置测量周期,确保信号测量过程能够有效完成,
提高天线校准成功率和稳定性。
[0101]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天线为毫米波天线;所述用户终端设备还包括用于在低于毫米波频段的预设频段提供基础数据业务的第二天线;所述第一基站为独立组网SA
中的基站;所述处理器130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天线与所述第一基站交互在所述预设频段
发起5G NR入网流程并驻留成功。
[0102] 其中,所述第二天线为支持SUB‑6G频段的天线,即所述预设频段可以是SUB‑6G频段。
[0103] 具体实现中,用户终端设备在5G制式下,可以在SUB‑6G频段与第一基站交互进行5G NR入网,从而实现在SUB‑6G频段接入网络侧。启用本端的无线热点功能,具体可以是无
线高保真Wi‑Fi热点,从而用户终端设备能够接入该热点以实现5G SUB‑6G频段的联网服
务。
[0104] 此外,用户终端设备通过毫米波天线实现5G毫米波频段入网后,可以与SUB‑6G频段实现载波聚合功能。
[0105] 可见,本示例中,用户终端设备在控制毫米波天线方向校准过程中,可以基于5G SUB‑6G频段通信为用户终端设备提供基础数据服务,有利于提高用户终端设备使用稳定性
和持续性。
[0106]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天线为毫米波天线;所述用户终端设备还包括用于发起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长期演进LTE入网流程的第三天线;所述第一基站为非独立组
网NSA中的基站;所述处理器130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三天线与所述第一基站发起4G LTE入
网流程并驻留成功。
[0107] 其中,所述第三天线为支持4G频段的天线,由于NSA的标准协议中支持网络接入设备同时与网络侧保持4G通信和5G通信。
[0108] 具体实现中,用户终端设备与当前NSA完成4G LTE入网后,启用本端的无线热点功能,具体可以是无线高保真Wi‑Fi热点,从而用户终端设备能够接入该热点以实现4G频段的
联网服务。
[0109] 可见,本示例中,用户终端设备在控制毫米波天线方向校准过程中,可以基于4G通信为用户终端设备提供基础数据服务,虽然数据传输速度和带宽没有5G指标高,但可以保
证设备目前能用,不会因毫米波天线调整而无法使用,有利于提高用户终端设备使用稳定
性和持续性。
[011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天线110可手动被旋转,或者是自动被旋转,只要满足所述第一天线110可被旋转即可。在本申请中,以所述第一天线110可自动被旋转为例进
行介绍,驱动所述第一天线110自动旋转的器件稍后描述。
[0111] 请一并参阅图5及图6,图5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的用户终端设备的部分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一实施方式中驱动器的结构示意图。在图5中仅仅示意出了用户终端
设备1中和第一天线110以及驱动所述第一天线110相关的部件,而忽略了所述用户终端设
备1中的其他部件。具体的,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还包括底座140、支架150、及驱动器160(对
应于上述旋转控制装置)。所述底座140与所述支架15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天线110设置于
所述支架150上,所述驱动器160用于接收所述处理器130的控制信号,并在所述控制信号的
控制下驱动所述支架150相对所述底座140转动至所述第一网络信号最强的方向。
[0112] 所述底座140为固定不动的,比如,所述底座140可直接或间接固定于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的壳体220(请参阅图2)上。所述支架150与所述底座14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天线
110设置于所述支架150上时,当所述驱动器160驱动所述支架150旋转时,所述支架150带动
所述第一天线110旋转。所述驱动器160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包括电机等。所述底座140形成
外壳,所述驱动器160设置于所述底座140形成的外壳内。
[0113] 所述第一天线110包括多个接收模块112,以形成天线阵列。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所述接收模块112的数量为2个为例进行示意。所述接收模块112设置于基板113上。所述基板
113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电路板等。
[0114] 在一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6,所述驱动器160包括驱动电机161、及减速器162。所述驱动电机161固定于所述底座140,所述驱动电机161在所述控制信号的控制下转动,且所
述驱动电机161的步距角为第一角度,所述减速器162啮合于所述驱动电机161的输出轴且
所述减速器162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150,所述减速器162用于将第一角度转换为第二角度,
其中,所述第二角度小于所述第一角度。
[0115] 所述驱动器160还包括驱动轴165,所述驱动轴165与所述驱动齿轮164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165还与所述支架150固定连接。当所述驱动齿轮164转动时,所述驱动轴165转
动进而带动所述支架150转动,当所述支架150转动时进而带动设置在所述支架150上的第
一天线110转动。
[0116]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器160还包括轴承166,所述轴承166套设在所述驱动轴165上,所述驱动齿轮164通过所述轴承166与所述驱动轴165相连。
[0117] 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还包括电路板180。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中的信号转换装置120、所述处理器130均设置于所述电路板180上。所述电路板180也称为小板。驱动所述第一
天线110工作的元器件主要设置在所述电路板180上。比如,所述电路板180上还可设置有供
电电路、保护电路等,以辅助所述信号转换装置120将所述第一网路信号转换成所述WiFi信
号。
[0118] 所谓步距角,是指对于所述控制信号的一个脉冲而言所述驱动电机161的输出轴转过的机械角度。所述驱动电机161的步距角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3°,1.5°,0.75°,3.6°,或
者1.8°。所述步距角越大,所述控制信号的一个脉冲导致所述驱动电机161的输出轴转动的
角度越大,则带动所述第一天线110转过的角度越大;相反地,所述步距角越小,所述控制信
号的一个脉冲导致所述驱动电机161的输出轴转动的角度越小,则带动所述第一天线110转
过的角度越小。当所述步距角越大时,所述控制信号的一个脉冲导致所述驱动电机161的输
出轴转动的角度越大,所述驱动电机161的输出轴转动一圈所需要的脉冲越少;相反地,当
所述步距角越小时,所述控制信号的一个脉冲导致所述驱动电机161的输出轴转动的角度
越小,所述驱动电机161的输出轴转动一圈所需要的脉冲越多。比如,对于步距角为1.8°的
驱动电机161而言,转一圈所需要的脉冲数量为360/1.8=200个。通常而言,所述驱动电机
161的步距角较大,若不采用所述减速器162,若是直接采用驱动电机161驱动所述支架150,
则,所述支架150每次旋转的角度较大,那么,设置于所述支架150上的第一天线110每次转
动的角度较大,进而导致所述第一天线110在旋转一周时接收到的第一网络信号的数量较
少,进而有可能导致后续根据采集到的各个第一网络信号的信号强度判断信号最强的第一
网络信号的判断不准确。举例而言,当所述驱动电机161转动的步距角为第一角度且不采用
减速器162时,所述控制信号的一个脉冲使得所述支架150从位置A转动到位置B,而信号最
强的第一网络信号的方向位于A和B之间的位置C,那么,由于所述步距角过大,则,所述驱动
电机161无法驱动第一天线110旋转至C点,进而使得根据采集到的各个第一网络信号的信
号强度判断信号最强的第一网络信号的判断不准确。
[0119] 本申请的用户终端设备1中设置有减速器162,将第一角度转换为更小的第二角度,当所述驱动电机161通过减速器162驱动所述支架150时,可使得所述支架150转动一圈
所用的次数较多。换而言之,相较于未使用减速器162的用户终端设备1,本实施方式中采用
减速器162可使得所述第一天线110接收到更多方向的第一网络信号,进而提高了根据采集
到的各个第一网络信号的信号强度判断信号最强的第一网络信号时的准确性。
[0120]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减速器162包括P级齿轮组163、及驱动齿轮164。每级齿轮组163均包括同轴且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1631及第二齿轮1632。每级齿轮组163中的第一齿轮
1631的半径大于同级齿轮组163中所述第二齿轮1632的半径。所述P级齿轮组163中的第一
级齿轮组163中的第一齿轮1631啮合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第一级齿轮组163中第二齿轮1632
啮合第二级齿轮组163中的第一齿轮1631。第Q级齿轮组163中的第一齿轮1631啮合第Q‑1级
齿轮组163中的第二齿轮1632,第Q级齿轮组163中的第二齿轮1632啮合第Q+1级齿轮组163
中的第一齿轮1631。第P级齿轮组163中的第二齿轮1632啮合所述驱动齿轮164,所述驱动齿
轮164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150。其中,Q和P均为正整数,Q大于1且Q小于P,且第Q级齿轮组
163中的第一齿轮1631的半径小于第Q+1级齿轮组163中的第一齿轮1631的半径,第P级齿轮
组163中第一齿轮1631的半径小于所述驱动齿轮164的半径。
[0121]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所述减速器162包括2级齿轮组163为例进行示意。可以理解地,所述减速器162也可以包括1级齿轮组163,2级齿轮组163,3级齿轮组163,甚至更多级齿轮
组163。
[0122] 请一并参阅图7及图8,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的驱动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驱动器的分解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减速器162包括2级齿
轮组163。每级齿轮组163均包括同轴且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1631及第二齿轮1632。每级齿
轮组163中的第一齿轮1631的半径大于同级齿轮组163中所述第二齿轮1632的半径。为了方
面描述,将2级齿轮组分别命名为第一级齿轮组163a及第二级齿轮组163b。所述第一级齿轮
组163a中的第一齿轮1631啮合所述驱动电机161的输出轴,所述第一级齿轮组163a中的第
二齿轮1632啮合第二级齿轮组163b中的第一齿轮1631。所述第二级齿轮组163b中的第二齿
轮1632啮合所述驱动齿轮164。所述第一级齿轮组163a中的第一齿轮1631的半径小于第二
级齿轮组163中的第一齿轮1631的半径,且第二级齿轮组163b中的第一齿轮1631的半径小
于所述驱动齿轮164的半径。
[0123] 请参阅图9,图9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的减速器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减速器162包括1级齿轮组163时,所述齿轮组163包括同轴且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
1631及第二齿轮1632,所述第一齿轮1631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齿轮1632的半径;所述第一
齿轮1631和所述驱动电机161的输出轴,所述第二齿轮1632啮合所述驱动齿轮164。
[0124] 请参阅图10,图10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中的减速器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减速器162包括3级齿轮组163时,每级齿轮组163均包括同轴且固定连接的第
一齿轮1631及第二齿轮1632。每级齿轮组163中的第一齿轮1631的半径大于同级齿轮组163
中所述第二齿轮1632的半径。为了方面描述,将3级齿轮组163分别命名为第一级齿轮组
163a、第二级齿轮组163b、及第三级齿轮组163c。所述第一级齿轮组163a中的第一齿轮1631
啮合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第一级齿轮组163a中的第二齿轮1632啮合第二级齿轮组163b
中的第一齿轮1631。所述第二级齿轮组163b中的第二齿轮1632啮合所述第三齿轮组163中
的第一齿轮1631,所述第三齿轮组163中的第二齿轮1632啮合所述驱动齿轮164。所述驱动
齿轮164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150。所述第一级齿轮组163a中的第一齿轮1631的半径小于第
二级齿轮组163b中的第一齿轮1631的半径,第二级齿轮组163b中的第一齿轮1631的半径小
于所述第三级齿轮组163c中的第一齿轮1631的半径,且所述第三级齿轮组163c中的第一齿
轮1631的半径小于所述驱动齿轮164的半径。
[0125] 当所述齿轮组163的数量越多时,所述第二角度越小,越有利于所述支架150的旋转角度的精确控制,越有利于接收更多方向的第一网络信号,进而有利于提高根据采集到
的各个第一网络信号的信号强度判断信号最强的第一网络信号时的准确性。然而,齿轮组
163越多,则齿轮组163的安装所需要的时间越多,以及齿轮组163所占的空间越大。因此,可
综合对支架150旋转角度控制的精确性、安装齿轮组163所耗费的时间以及齿轮组163所占
的空间综合考虑旋转齿轮组163的数量。
[0126]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减速器162包括3组齿轮组163。所述驱动电机161固定于所述底座140,P=3,第一级齿轮组163中的第一齿轮1631相较于第一齿轮1631齿轮组163中的
第二齿轮1632背离所述底座140设置;第二齿轮1632齿轮组163中的第一齿轮1631相较于所
述第二齿轮1632齿轮组163中的第二齿轮1632背离所述底座140设置;第三齿轮组163中的
第一齿轮1631相较于所述第三齿轮组163中的第二齿轮1632邻近所述底座140设置。本实施
方式中所述齿轮组163的设置方式可使得所述齿轮组163所占用的体积较小,有利于提升所
述减速器162的集成度。
[0127]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器160驱动所述支架150旋转进而带动所述第一天线110在第一平面内旋转。在其他实施方式,所述驱动器160还可驱动所述支架150旋转进而带
动所述第一天线110在第一平面内旋转且还可驱动所述支架150带动所述第一天线110在第
二平面内旋转,其中,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不同。举例而言,所述第一平面可以为
XY平面,所述第二平面可以为YZ平面。
[0128] 当所述驱动器160驱动所述支架150旋转进而带动所述第一天线110在所述第一平面以及第二平面内旋转时,可使得所述第一天线110接收到更多方向的第一网络信号。进而
提高了根据采集到的各个第一网络信号的信号强度判断信号最强的第一网络信号时的准
确性。
[0129] 请参阅图11,图11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用户终端设备的位置监测器的电路框图。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还包括位置监测器170,所述位置监测器170用于监测所述支架
150相较于所述底座140之间转动的角度,所述处理器130根据所述支架150相较于所述底座
140转动的角度矫正所述控制信号。具体地,所述位置监测器170包括磁铁171及磁编码器
172。所述磁铁171设置于与所述驱动齿轮164相连的驱动轴165(参见图6至7)上。所述磁编
码器172设至于所述电路板180上。可选地,所述磁铁171设置于所述驱动轴165上邻近所述
电路板180的一端。还设置于所述驱动齿轮164面对所述电路板180的一侧,以提升检测精
度。
[0130] 请结合图6及图7并一并参阅图12、图13及图14,图12为申请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用户终端设备的部分器件的立体结构图;图13为图12中的用户终端设备的立体分解图;图
14为一实施方式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还包括辅助支架
270。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包括辅助支架270可结合到前面任意实施方式提供的用户终端设
备1中。
[0131] 所述辅助支架270固定于所述支架150上。所述辅助支架270用于辅助所述支架270固定所述第一天线110,以使得所述第一天线110更加牢固地固定于所述支架150上。
[0132] 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150包括支架本体151、第一延伸部152、及第二延伸部153。所述第一延伸部152与所述支架本体151的一端弯折相连,所述第二延伸部153
与所述支架本体151的另一端弯折相连,所述第二延伸部153与所述第一延伸部152位于所
述支架本体151的同侧,且均背离所述底座140。所述电路板180通过固定件分别固定于所述
第一延伸部152及所述第二延伸部153。所述第一天线110设置于所述电路板180背离所述底
座140的一侧。
[0133] 所述第一延伸部152和所述第二延伸部153上均设置有定位件1531,所述固定件和所述定位件1531配合以将所述第一天线110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延伸部152及所述第二延
伸部153。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件1531为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内壁设有螺纹,相应地
所述固定件为螺钉,所述电路板180上设置有通孔。在装配时,将所述通孔与所述定位孔对
准,将螺钉依次穿过所述通孔及所述定位孔,以将所述电路板180固定于所述支架150的第
一延伸部152及第二延伸部153上。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件1531为螺
杆,所述螺杆的长度通常大于所述电路板180的厚度。所述固定件为螺帽,所述电路板180上
设置有通孔。在装配时,将电路板180的通孔对准螺杆,且套设在螺杆上,再将螺帽套设在所
述螺杆上,以件所述电路板180固定于所述支架150的第一延伸部152及第二延伸部153上。
所述电路板180固定于所述第一延伸部152及所述第二延伸部153的方式并不局限于前面介
绍的两种实施方式,只要满足将所述电路板180固定于所述支架150即可。
[0134] 请一并参阅图15及图16,图15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用户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图15的俯视图。本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设备1还包括散热件190。所述用户终
端设备1包括散热件190可结合到前面任意实施方式提供的用户终端设备1中。所述第一天
线110包括接收所述第一网络信号的接收面111。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还包括散热件190,所
述散热件190直接或间接设置于所述第一天线110背离所述接收面111的表面上。
[0135] 所述散热件190的材质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导热性能好的金属。所述散热件190用于在所述第一天线110工作时散热,以避免所述第一天线110工作时过热而导致第一天线
110性能不稳定。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件190还包括多个散热片191,所述多个散热片
191间隔设置,以提高散热效果。进一步地,邻近所述第一天线110的旋转轴的散热片191的
尺寸大于远离所述旋转轴的散热片191的尺寸。
[0136] 由于所述第一天线110的两端与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的壳体220之间存在间隙,因此,所述第一天线110的两端相较于所述第一天线110靠近旋转轴的部位更容易散热。本申
请的用户终端设备1中将邻近所述第一天线110的旋转轴的散热片191的尺寸设置为大于远
离所述旋转轴的散热片191的尺寸,因此,可提高所述第一天线110各个部位的散热效果的
均匀性。
[0137]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自所述第一天线110的端部向所述旋转轴方向,所述散热片191的长度依次增大。所述散热片191的此种设置一方面可提高所述第一天线110各
个部位的散热效果的均匀性,另一方面在所述第一天线110旋转时,不容易碰到所述用户终
端设备1中的其他部件。
[0138]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件190还包括散热本体192,所述散热本体192贴附于所述第一天线110背离所述接收面111的表面。所述多个散热片191设置在所述散热本体192背离所述
接收面111的表面。所述散热本体192的形状可以为但不限于为矩形。
[0139] 当所述散热件190还包括散热本体192时,所述散热本体192与所述第一天线110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天线110的热量能够快速的导出。
[0140] 请参阅图17,图17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用户终端设备的去掉部分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还包括风扇240。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包
括风扇240可结合到前面任意实施方式提供的用户终端设备1中。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所述
用户终端设备1包括所述风扇240结合到图2所示的图中进行示意。所述风扇240对应所述第
一天线110设置,用于散热。所述风扇240用于加速所述第一天线110附近的空气流通,进一
步提升散热效果。
[0141] 进一步地,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的壳体220上设置有散热孔221。所述散热孔221联通所述壳体220形成的收容空间。所述风扇240转动时带动所述壳体220内的空气通过所述
散热孔221与所述壳体220之外的空气交互以实现散热。
[014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还包括电路板260,所述电路板260为所设置于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的底端,为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的工作提供保障。所述电路板260也
称为大板。
[014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还包括散热板280,所述散热板280邻近所述电路板260设置,以进行散热。
[0144] 请参阅图18,图18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用户终端设备的去掉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还包括风扇240。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包括风
扇240可结合到图1至图16所涉及的任意实施方式提供的用户终端设备1中。
[0145] 所述风扇240设置于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的底部。所述风扇240转动时可带动所述壳体220内的空气与所述壳体220之外的空气交互以实现散热。
[0146]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还包括电路板260,所述电路板260为所设置于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的底端,为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的工作提供保障。所述电路板260也
称为大板。
[0147]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还包括散热板280,所述散热板280邻近所述电路板260设置,以进行散热。
[0148] 请参阅图19,图19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用户终端设备的电路框图。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还包括信号发射天线200(对应第二网络信号的天线)。所述信号发射天线
200与所述信号转换装置120电连接,以将所述第二网络信号辐射出去。当所述第二网络信
号为WiFi信号时,所述信号发射天线200为WiFi天线。
[0149] 请一并参阅图2、图20及图21,图20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用户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1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用户终端设备的电路框图。在本实施方式
中,为了方便示意,去掉了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中的所述壳体220,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还包
括多个第二天线210。所述多个第二天线210用于接收第三网络信号,所述信号转换装置120
还用于将所述第三网络信号转换成第四网络信号。所述第一天线110相较于所述第二天线
210设置于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的顶部,所述多个第二天线210沿着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的周
缘分布。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包括8个第二天线210。可选地,两个第二天
线210可组成天线组210a,设置在同一基板上。
[0150] 由于发射所述第三网络信号的基站3位置的不确定性,因此,所述第三网络信号传输的方向也存在不确定性。所述多个第二天线210的位置固定,不可旋转。本申请中通过将
所述第二天线210沿着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的周缘分布,可检测到多个方向上的第三网络信
号。进而可提高根据采集到的各个第三网络信号的信号强度判断信号最强的第三网络信号
时的准确性。
[0151] 所述第二天线210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sub‑6G天线,相应地,所述第三网络信号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sub‑6G天线,所述第四网络信号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WiFi信号。
[0152] 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还包括壳体220,所述多个第二天线210沿着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的周缘分布包括但不限于所述多个第二天线210直接或间接贴附于所述壳体220上;或
者,所述第二天线210设置在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的壳体220内,且所述第二天线210不与所
述壳体220接触。
[0153] 所述壳体220的形状可以为多面柱状筒,或者是圆柱筒,对此不再赘述。所述第一天线110、所述信号转换装置120、所述处理器130、所述处理器130、所述多个第二天线210等
部件均可设置在所述壳体220形成的收容空间内。所述壳体220的材料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
塑料等绝缘材料。
[0154]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信号转换装置120将多个第二天线210中的信号强度最强的多个或多个第三网络信号转换为第四网络信号。
[0155] 举例而言,所述第二天线210的数目为M个,所述信号转换装置120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天线210接收的第三网络信号的强度从M个第二天线210中选择一个或N个第二天线210。
当被选择的第二天线210的数目为一个时,被选择的第二天线210接收的第三网络信号的强
度均大于其余的每个第二天线210单独接收的第三网络信号的强度。当被选择的第二天线
210的数目为N个时,被选择的N个第二天线210的信号强度的总和大于M个第二天线210中其
余任意N个第二天线210接收的第三网络信号的强度的总和。其中,M和N均为正整数,举例而
言,M等于但不仅限于为8,N等于但不仅限于为4。
[0156] 请一并参阅图22、图23及图24,图22为本申请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用户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3为图22中的用户终端设备去掉壳体之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4为本申请
又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用户终端设备的电路框图。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包括壳体220、第一天
线110、多个第二天线210、信号转换装置120。所述壳体220具有收容空间,所述第一天线
110、所述第二天线210、及所述信号转换装置120均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第一天线
110相较于所述壳体220可旋转从不同方向接收第一网络信号,当所述第一天线110位于第
一网络信号最强的方向时,所述信号转换装置120将第一网络信号转换成第二网络信号,所
述多个第二天线210相较于所述壳体220固定,所述信号转换装置120将所述多个第二天线
210中的信号强度最强的多个或多个第二天线210接收的第三网络信号转换为第四网络信
号。
[0157] 所述第一天线110、所述第二天线210、所述第一网络信号、所述第二网络信号、所述第三网络信号、及所述第四网络信号请参阅前面描述,再次不再赘述。
[0158]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4及图13等相关附图,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还包括底座140、支架150、驱动器160、及处理器130。所述底座140固定于所述壳体220,所述支架150
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140,且所述支架150用于承载所述第一天线110,所述驱动器160用于
在所述处理器130的控制下驱动所述支架150运动。所述驱动器160的结构请参阅前面描述,
在此不再赘述。
[0159] 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包括第一天线110、支架150、底座140、及信号转换装置120,所述第一天线110承载于所述支架150,所述支架150转动连接至所述底座140,当所述用户终
端设备1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天线110相较于所述底座140处于预设位置,当所述第一
天线110相较于所述底座140处于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一天线110接收第一网络信号的信号
强度大于所述第一天线110处于其余位置时接收的第一网络信号的信号强度,所述信号转
换装置120用于将第一天线110接收的信号最强的第一网络信号转换成第二网络信号。
[0160] 所述第一天线110、所述支架150、所述底座140、所述信号转换装置120、所述第一网络信号及第二网络信号请参阅前面描述,在此不再赘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用户终
端设备1还包括驱动器160、及处理器130,当所述第一天线110接收到测试指令时,所述处理
器130控制所述驱动器160驱动所述支架150相较于所述底座140至少旋转一周,以得到各个
方向的第一网络信号的信号强度,所述处理器130根据各个方向的第一网络信号的信号强
度确定出信号强度最强的方向,所述处理器130控制所述驱动器160驱动所述支架150转动
到信号强度最前的方向。
[0161] 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具有测试状态以及工作状态,所述测试状态位于所述工作状态之前。当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处于测试状态时,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中的第一天线110接收
测试信号,并确定出第一网络信号强度最强的方向。当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在测试状态确定
出第一网络信号最强的方向之后,进入到工作状态。换而言之,当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处于
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天线110相较于所述底座140处于预设位置,此时,所述第一天线110
接收的第一网络信号的强度大于所述第一天线110相较于所述底座140处于其余位置时的
第一网络信号的强度。
[0162] 具体地,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还包括驱动器160、及处理器130。当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处于测试状态时,所述第一天线110接收到测试指令,所述处理器130控制所述驱动器
160驱动所述支架150相较于所述底座140至少旋转一周,以得到各个方向的第一网络信号
的信号强度,所述处理器130根据各个方向的第一网络信号的信号强度确定出信号强度最
强的方向,所述处理器130控制所述驱动器160驱动所述支架150转动到信号强度最前的方
向。
[0163]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具有测试状态以及工作状态,所述测试状态位于所述工作状态之前。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还包括存储器230,所述存储器230内存储有
对照表,所述对照表中包括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的位置以及与用户终端设备1的位置对应的
第一网络信号强度最强的方向的对应关系,当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处于测试状态时,所述第
一天线110接收到测试指令,所述处理器130将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当前的位置与所述对照
表进行比对,并在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当前的位置与所述对照表中的用户终端设备1的位置
匹配时,所述处理器130根据所述对照表控制所述驱动器160工作,以使得所述第一天线110
位于与匹配的所述位置对应第一网络信号强度最强的方向。
[0164] 举例而言,请一并参照图25,图25为用户终端设备的位置与对应的第一网络信号最强的方向的对照表。所述对照表中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的位置为L1,L2,L3,…,Ln。当所述
用户终端设备1的位置为L1时,对应的第一网络信号最强的方向为P1;当所述用户终端设备
1的位置为L2时,对应的第一网络信号最强的方向为P2;当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的位置为L3
时,对应的第一网络信号最强的方向为P4;…;当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的位置为Ln时,对应的
第一网络信号最强的方向为Pn。当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处于测试状态时,所述用户终端设备
1当前的位置为Lx,当用户终端设备1当前的位置Lx与所述对照表中的L3匹配时,则,若所述
第一天线110不处于L3对应的方向P3时,则所述处理器130直接控制驱动器160驱动所述支
架150运动带动所述第一天线110到方向P3;若所述第一天线110处于L3对应的方向P3时,则
所述处理器130无需再驱动所述驱动器160旋转。
[0165]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用户终端设备1,可根据所述用户终端设备1当前的位置以及所述对照表控制所述驱动器160工作,能够达到快速带动第一天线110到第一网络信号的信号
强度最强的方向。
[0166] 更为一般性的,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用户终端设备的软件模组的核心目标是根据天线信号质量等信息,通过一定算法逻辑,控制天线旋转,实现高频天线自动调准方向,
实现最佳效能。
[0167] 下面针对用户终端设备的算法逻辑进行详细描述。
[0168] 请参阅图26,图2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方向校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用户终端设备,所述用户终端设备包括第一天线;如图所示,本天线方向校准方法包
括以下操作。
[0169] S2601,用户终端设备控制所述第一天线旋转到多个方向与第一基站交互进行信号测量,得到多个测量结果。
[0170] 其中,所述第一天线例如可以是支持5G网络制式的天线。
[0171] 其中,所述用户终端设备的天线方向选择控制的触发条件可以是开机、因环境变化重新校准(例如:设备被移动,设备信号传输链路所处的空间被遮挡等)、断电重连等,此
处不做唯一限定。
[0172] 其中,所述多个方向可以根据第一天线的单方向覆盖范围(天线设计范围和频谱特性决定)和全向覆盖原则进行确定,即第一天线在多个方向的总的覆盖范围应满足全向
覆盖条件。该全向覆盖原则相对于第一天线的旋转能力进行约束,若第一天线仅支持单个
平面内的旋转,则此处的全向覆盖原则是指第一天线的覆盖范围在当前平面内是全向覆盖
的,若第一天线支持水平和俯仰旋转,则此处的全向覆盖原则是指三维空间内的全向覆盖。
[0173] 举例来说,若第一天线仅支持水平旋转,且第一天线的单向覆盖范围为180度,则多个方向至少包括2个方向(对应角度间隔为180度),还可以是3个方向(对应角度间隔可以
是120度)、4个方向(对应角度间隔可以是90度)。
[0174] 具体实现中,所述多个方向的旋转策略包括:
[0175] 按照预设的旋转角度顺序步进旋转至多个方向中的每个方向;或者,
[0176] 按照方向相干性低原则非顺序旋转至多个方向中的每个方向。
[0177] 其中,若采用顺序步进,每次步进的角度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若采用相同的步进角度,则该步进角度具体可以根据多个方向的方向数量确定,如图27A所示,如2
个方向对应的步进角度为180度(对应图27A第一个圆形中的方向1至方向2),3个方向的步
进角度为120度(对应图27A第二个圆形中的方向1至方向2,方向2至方向3),4个方向的步进
角度为90度(对应图27A第三个圆形中的方向1至方向2,方向2至方向3,方向3至方向4)等。
可见,此机制实现简单,对全向搜索有增益,但由于旋转前后的方向性不是太大,可能搜索
到同样的结果,搜索速度不是最优。
[0178] 其中,若采用方向相干性低原则非顺序旋转,如图27B所示,在一次步进角度小于120度设计下,即天线有大于等于4个方向选择的情况下,在从一个方向向下个方向步进时,
不按顺序步进,而是直接旋转至下个低相干性的检测方向,举例来说,如图27B所示,第一个
圆形中的4个方向(由方向1至方向2,方向2至方向3,方向3至方向4),如图27B所示的第二个
圆形中的5个方向(由方向1至方向2,方向2至方向3,方向3至方向4,方向4至方向5)。可见,
由于两次步进的方向相干性最小,可快速完成方向覆盖,此外在自行判断最优小区时,可在
搜索一定检测方向后直接发起判决,提升搜网速度。
[0179] S2602,所述用户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多个测量结果确定目标方向。
[0180] 其中,所述目标方向对应用户终端设备处于当前位置时,选择该目标方向进行网络接入的性能最优。
[0181] S2603,所述用户终端设备控制所述第一天线旋转至所述目标方向以完成天线方向校准。
[0182] 具体实现中,若用户终端设备在确定目标方向后所处位置已经处于该目标方向,则用户终端设备仅需要控制本端设备保持当前天线方向即可。若用户终端设备在确定目标
方向后所处位置处于其他方向,则用户终端设备仅需要控制本端设备由该其他方向旋转至
该目标方向。
[0183]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终端设备首先控制第一天线旋转到多个方向与第一基站交互进行信号测量,得到多个测量结果;其次,根据多个测量结果确定目标方向;
最后,控制第一天线旋转至目标方向以完成天线方向校准。可见,本申请中的用户终端设备
能够通过旋转机制进行天线方向调整,从而无需在多个方向分别设置多个天线,且旋转机
制能够实现全向覆盖,有利于降低设备硬件复杂度和提高天线校准准确度。
[0184]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天线为毫米波天线;所述第一基站为独立组网SA中的基站;所述用户终端设备还包括用于在低于毫米波频段的预设频段提供基础数据业务
的第二天线。
[0185] 其中,所述第二天线为支持SUB‑6G频段的天线,即所述预设频段可以是SUB‑6G频段。
[0186] 在本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控制所述第一天线旋转到多个方向与第一基站交互进行信号测量,得到多个测量结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基站交互在所述预设频段
发起5G NR入网流程并驻留成功。
[0187] 具体实现中,用户终端设备在5G制式下,可以在SUB‑6G频段与第一基站交互进行5G NR入网,从而实现在SUB‑6G频段接入网络侧。启用本端的无线热点功能,具体可以是无
线高保真Wi‑Fi热点,从而用户终端设备能够接入该热点以实现5G SUB‑6G频段的联网服
务。
[0188] 此外,用户终端设备通过毫米波天线实现5G毫米波频段入网后,可以与SUB‑6G频段实现载波聚合功能。
[0189] 可见,本示例中,用户终端设备在控制毫米波天线方向校准过程中,可以基于5G SUB‑6G频段通信为用户终端设备提供基础数据服务,有利于提高用户终端设备使用稳定性
和持续性。
[0190]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天线为毫米波天线;所述第一基站为非独立组网NSA中的基站;所述用户终端设备还包括用于发起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长期演进LTE入网
流程的第三天线。
[0191] 其中,所述第三天线为支持4G频段的天线,由于NSA的标准协议中支持网络接入设备同时与网络侧保持4G通信和5G通信。
[0192] 在本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控制所述第一天线旋转到多个方向与第一基站交互进行信号测量,得到多个测量结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基站发起4G LTE入网流程
并驻留成功。
[0193] 具体实现中,用户终端设备与当前NSA完成4G LTE入网后,启用本端的无线热点功能,具体可以是无线高保真Wi‑Fi热点,从而用户终端设备能够接入该热点以实现4G频段的
联网服务。
[0194] 可见,本示例中,用户终端设备在控制毫米波天线方向校准过程中,可以基于4G通信为用户终端设备提供基础数据服务,虽然数据传输速度和带宽没有5G指标高,但可以保
证设备目前能用,不会因毫米波天线调整而无法使用,有利于提高用户终端设备使用稳定
性和持续性。
[0195]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控制所述第一天线旋转到多个方向与第一基站交互进行信号测量,得到多个测量结果,包括:控制所述第一天线旋转到多个方向中的每个方向,
针对所述每个方向,执行如下操作:在当前方向的测量周期内,与所述第一基站交互以执行
所述当前方向的信号测量,得到所述当前方向的测量结果。
[0196] 其中,所述信号测量可以是5G信号测量,5G信号测量具体是指用户终端设备与第一基站通过信令交互实现5G信号参数的测量,所述测量结果具体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秩RANK(用来指示传输信道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层数)、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
[0197] 具体实现中,用户终端设备在每个测量时,并不基于当前次的检测结果做小区是否接入的条件判决,而是先将全部方向的检测结果获取到,再进一步做方向选择,此为区别
于现有协议的机制,具体由用户终端设备本端进行控制。
[0198] 对于第一基站来说,在标准协议的约束下,第一基站在给用户终端设备本次测量所配置的周期内,下发测量信令后,若未接收到反馈信息,会重复发送直至本次测量周期结
束或者接收到反馈信息。
[0199] 因此,若用户终端设备的全向检测过程能适配该重发机制,是可以实现在基站配置的标准测量周期内进行全向检测的,前提是用户终端设备的全向测量时长小于基站配置
的标准测量周期的时长。
[0200] 若用户终端设备的全向检测过程无法适配该重发机制,和/或用户终端设备的全向测量时长大于基站配置的标准测量周期的时长,或者用户终端设备未设置全向测量周
期,则可以按照基站配置的测量周期进行,且用户终端设备需要通过强行退网以持续获取
测量机会,即清除网络侧入网信息,通过重入网获取新的测量机会,该机制不依赖基站,但
实际可能降低天线校准效果,时间长。
[0201] 可见,本示例中,用户终端设备遍历所有方向的测量结果,能够基于全向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提高方向校准的准确度。
[0202]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多个测量结果中仅最后一个测量结果为信号质量满足条件;所述根据所述多个测量结果确定目标方向,包括:确定所述最后一个测量结果对应的
方向为目标方向。
[0203] 其中,用户终端设备可以预先配置有目标方向的判决条件(如大于阈值即为满足条件等),或者有网络侧(基站)提前配置,信号质量满足条件后停止旋转搜网,直接发起接
入和后续校准。
[0204] 可见,本示例中,由于满足条件的天线方向呈概率性分布,故而相对于全向遍历机制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前确定目标方向,提高天线方向校准速度,从而提高5G入网速度。
[0205]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多个方向的测量周期由所述第一基站配置的标准测量周期确定;所述标准测量周期为标准协议约定的通用测量周期。
[0206] 其中,用户终端设备采用标准协议约定的通用测量周期,可以适配以下两种情况。
[0207] 情况1,用户终端设备进行本次多个方向的5G测量的所需时长小于基站配置的测量周期。如多个方向为2个方向,该2个方向的测量周期为2秒,基站配置的测量周期为5秒,
则用户终端设备与第一基站交互确定开始测量后,第一基站仅需要在当前周期内根据用户
终端设备的请求下发测量信令即可。
[0208] 情况2,用户终端设备进行本次多个方向的5G测量的所需时长大于基站配置的测量周期,或者,多个方向的5G测量的所需时长无法确定(即配置为非周期测量),则按照基站
配置的测量周期进行,且通过强行退网以持续获取测量机会。
[0209] 可见,本示例中,用户终端设备的测量过程仅需要第一基站按照标准协议进行测量周期配置,无需网络侧改动协议,可实现性最强。
[0210]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多个方向的测量周期由所述第一基站配置的扩展测量周期确定;所述扩展测量周期为针对所述用户终端设备的设备类型定制的专用测量周期;
所述设备类型通过能力指示上报给所述第一基站。
[0211] 其中,第一基站可以下发周期性5G测量,测量周期期望小于1秒(实际值越短越好),该行为能有效提升用户终端设备尽快完成旋转测量。
[0212] 此外,通过协议定义扩展类型的周期测量,用户终端设备启动天线旋转类空间测量,描述通过旋转完成全空间信号测量,并上报测量结果,测量结果可以包含相对坐标,该
行为能辅助基站理解全空间信号布局,也能帮助基站在控制用户终端设备切换时提供输
入。用户终端设备在能力上携带一次全空间测量所需时间,供基站判断。或者,第一基站在
识别出用户终端设备的类型后,配置满足用户终端设备信号测量需求的测量周期。
[0213] 此外,通过协议定义小区切换指示包含天线空间方向,由用户终端设备上报空间相对坐标,用户终端设备先进行旋转,再完成小区切换,该协议机制能够提升天线旋转精准
度和性能,提升小区切换用户感受。
[0214] 可见,本示例中,用户终端设备的测量过程通过协议约束,使得第一基站能够同步适配本端的信号测量需求,从而实现专属配置测量周期,确保信号测量过程能够有效完成,
提高天线校准成功率和稳定性。
[0215]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天线包括多个接收模块;
[0216] 所述当前方向的测量结果为所述多个接收模块的综合测量信息;或者,
[0217] 所述当前方向的测量结果为所述多个接收模块的多个测量信息,所述多个测量信息和所述多个接收模块的方向性用于作为旋转与测量上报的判决输入。
[0218] 其中,若所述当前方向的测量结果为所述多个接收模块的综合测量信息,则用户终端设备在每个方向测量得到的是当前方向综合信息,由于不识别第一天线内部多接收模
块选择,直接使用天线模组内部算法的输出结果(相当于获取当前方向天线信号值),此方
案继承当前高通等第三方模组实现,无需修改现有天线算法,耦合度低,缺点是方向准确度
差,需要二次对焦,且影响对准算法收敛速度。
[0219] 其中,若所述当前方向的测量结果为所述多个接收模块的多个测量信息,则获取第一天线每个接收模组信息,直接针对第一天线内部接收模块进行建模,结合模块的方向
性和接收情况作为后续旋转与测量上报的判决输入。此方案需结合当前天线模块进行定
制,耦合度高,但对后续天线旋转算法有较好增益。
[0220]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多个测量结果确定目标方向,包括:向所述第一基站上报所述多个方向的所述多个测量结果,所述多个测量结果由所述第一基站决策出
所述目标方向并向所述用户终端设备下发;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基站的所述目标方向。
[0221] 其中,由于此时全向信息已经收集,用户终端设备可选择向第一基站上报全向方向信号,供基站选择合适的小区,CPE接收到基站下发的5G接入信息后根据目标小区匹配当
时测量方向,旋转至当时记录测量方向。小区选择决策由基站判决,便于基站综合考虑小区
负载等信息。
[0222]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多个测量结果确定目标方向,包括:根据所述多个测量结果确定信号接收质量最优的目标测量结果;确定所述目标测量结果对应的旋转
方向为目标方向。
[0223] 其中,用户终端设备可自行判决最优方向,再只上报经过自行判决后的目标方向所搜索到的小区,此机制不受高通模组约束,与高通等第三方解耦,模组只看到天线结果,
无需感知是旋转天线测量。
[0224] 可见,本示例中,由于用户终端设备自行判决最优方向,仅上报天线结果,故而与高通模组等第三方芯片解耦,降低用户终端设备内部信令交互复杂度,提高天线方向校准
效率。
[0225]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与第一基站交互进行信号测量的过程不包括网络接入的操作。
[0226] 其中,用户终端设备在非最后次测量得到测量结果后,不会做小区接入,即仅做测量,然后继续旋转测量,确定目标方向,最后才做小区接入。
[0227] 在本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控制所述第一天线旋转至所述目标方向以完成天线方向校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入网命令;
根据所述5G入网命令发起5G入网流程。
[0228] 可见,本示例中,用户终端设备完成测量确定目标方向后进行小区接入,可进行全向方向测量覆盖,但由于并未完成接入,无法获取接入后第一基站的天线进行的波束汇聚
信号增益,不一定是最优选择。
[0229]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与第一基站交互进行信号测量所涉及到的信号质量参数包括小区测量过程中的第一信号质量参数和小区接入后的第二信号质量参数。
[0230] 其中,用户终端设备搜索到小区后直接接入,获取接入小区后强制退出小区,继续按旋转策略进行下一个小区接入,如此可以在每个方向均完成全量搜索,或满足门限后停
止旋转,选择最优方向小区重新接入。此方案优势是信号最优,但搜网速度慢。
[0231] 其中,所述第二信号质量参数可以是接入小区后,用户终端设备与第一基站进行信令交互确定的除第一信号质量参数之外的指标,如接入性指标(例如:RRC连接建立成功
率、EPS附着成功率数、RRC连接平均建立时长)、保持性指标(例如:无线掉线率)、完整性指
标(例如:用户面上/下行PDCP层比特率、用户面上/下行PDCP层丢包率、用户面下行PDCP层
丢包率、用户面下行PDPC层包平均时延)。
[0232] 可见,本示例中,用户终端设备针对每个检测到有效小区信号的方向均做小区接入并获取第二信号质量参数,从而综合全量信息进行更加准确的性能判断,提高天线校准
的准确度。
[0233] 与上述图26所示的实施例一致的,请参阅图28,图2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终端设备2800的器件组成架构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用户终端设备2800包括应用
处理器2810、存储器2820、通信接口2830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2821,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
程序2821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2820中,并且被配置由上述应用处理器2810执行,所述一个
或多个程序2821包括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任一步骤的指令。
[0234] 控制所述第一天线旋转到多个方向与第一基站交互进行信号测量,得到多个测量结果;
[0235] 根据所述多个测量结果确定目标方向;
[0236] 控制所述第一天线旋转至所述目标方向以完成天线方向校准。
[0237]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天线为毫米波天线;所述第一基站为非独立组网NSA中的基站;所述用户终端设备还包括用于发起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长期演进LTE入网
流程的第三天线。
[0238]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程序2821还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控制所述第一天线旋转到多个方向与第一基站交互进行信号测量,得到多个测量结果之前,与所述
第一基站发起4G LTE入网流程并驻留成功。
[0239]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天线为毫米波天线;所述第一基站为独立组网SA中的基站;所述用户终端设备还包括用于在低于毫米波频段的预设频段提供基础数据业务
的第二天线。
[0240]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程序2821还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所述控制所述第一天线旋转到多个方向与第一基站交互进行信号测量,得到多个测量结果之前,与
所述第一基站交互在所述预设频段发起5G NR入网流程并驻留成功。
[0241]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控制所述第一天线旋转到多个方向与第一基站交互进行信号测量,得到多个测量结果方面,所述程序中的指令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控制所
述第一天线旋转到多个方向中的每个方向,针对所述每个方向,执行如下操作:在当前方向
的测量周期内,与所述第一基站交互以执行所述当前方向的信号测量,得到所述当前方向
的测量结果。
[0242]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多个测量结果中仅最后一个测量结果为信号质量满足条件;在所述根据所述多个测量结果确定目标方向方面,所述程序中的指令具体用于执行
以下操作:确定所述最后一个测量结果对应的方向为目标方向。
[0243]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多个方向的测量周期由所述第一基站配置的标准测量周期确定;
[0244] 所述标准测量周期为标准协议约定的通用测量周期。
[0245]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多个方向的测量周期由所述第一基站配置的扩展测量周期确定;
[0246] 所述扩展测量周期为针对所述用户终端设备的设备类型定制的专用测量周期;
[0247] 所述设备类型通过能力指示上报给所述第一基站。
[0248]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天线包括多个接收模块;
[0249] 所述当前方向的测量结果为所述多个接收模块的综合测量信息;或者,
[0250] 所述当前方向的测量结果为所述多个接收模块的多个测量信息,所述多个测量信息和所述多个接收模块的方向性用于作为旋转与测量上报的判决输入。
[0251]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多个方向的旋转策略包括:
[0252] 按照预设的旋转角度顺序步进旋转至多个方向中的每个方向;或者,
[0253] 按照方向相干性低原则非顺序旋转至多个方向中的每个方向。
[0254]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多个测量结果确定目标方向方面,所述程序中的指令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向所述第一基站上报所述多个方向的所述多个测量结
果,所述多个测量结果由所述第一基站决策出所述目标方向并向所述用户终端设备下发;
以及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基站的所述目标方向。
[0255]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多个测量结果确定目标方向方面,所述程序中的指令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根据所述多个测量结果确定信号接收质量最优的目标
测量结果;以及确定所述目标测量结果对应的旋转方向为目标方向。
[0256]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与第一基站交互进行信号测量的过程不包括网络接入的操作。
[0257]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程序2821还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所述控制所述第一天线旋转至所述目标方向以完成天线方向校准之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基站的第
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入网命令;以及根据所述5G入网命令发起5G入网流程。
[0258]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与第一基站交互进行信号测量所涉及到的信号质量参数包括小区测量过程中的第一信号质量参数和小区接入后的第二信号质量参数。
[0259] 上述主要从方法侧执行过程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用户终端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
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提供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
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
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
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
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0260]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用户终端设备进行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
理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
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
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0261] 图29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天线方向校准装置2900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该天线方向校准装置2900应用于用户终端设备,所述用户终端设备包括第一天线,所述天线
方向校准装置包括处理单元2901和通信单元2902,其中,所述处理单元2901,用于执行如上
述方法实施例中的任一步骤,且在执行诸如发送等数据传输时,可选择的调用所述通信单
元2902来完成相应操作。下面进行详细说明。
[0262] 所述处理单元2901,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天线旋转到多个方向与第一基站交互进行信号测量,得到多个测量结果;以及根据所述多个测量结果确定目标方向;以及控制所述第
一天线旋转至所述目标方向以完成天线方向校准。
[0263]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天线为毫米波天线;
[0264] 所述第一基站为非独立组网NSA中的基站;
[0265] 所述用户终端设备还包括用于发起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长期演进LTE入网流程的第三天线。
[0266]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处理单元控制所述第一天线旋转到多个方向与第一基站交互进行信号测量,得到多个测量结果之前,还用于:与所述第一基站发起4G LTE入网流
程并驻留成功。
[0267]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天线为毫米波天线;
[0268] 所述第一基站为独立组网SA中的基站;
[0269] 所述用户终端设备还包括用于在低于毫米波频段的预设频段提供基础数据业务的第二天线。
[0270]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处理单元控制所述第一天线旋转到多个方向与第一基站交互进行信号测量,得到多个测量结果之前,还用于:与所述第一基站交互在所述预设频
段发起5G NR入网流程并驻留成功。
[0271]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控制所述第一天线旋转到多个方向与第一基站交互进行信号测量,得到多个测量结果方面,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天线旋转到
多个方向中的每个方向,针对所述每个方向,执行如下操作:以及在当前方向的测量周期
内,与所述第一基站交互以执行所述当前方向的信号测量,得到所述当前方向的测量结果。
[0272]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多个测量结果中仅最后一个测量结果为信号质量满足条件;
[0273] 在所述根据所述多个测量结果确定目标方向方面,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确定所述最后一个测量结果对应的方向为目标方向。
[0274]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多个方向的测量周期由所述第一基站配置的标准测量周期确定;
[0275] 所述标准测量周期为标准协议约定的通用测量周期。
[0276]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多个方向的测量周期由所述第一基站配置的扩展测量周期确定;
[0277] 所述扩展测量周期为针对所述用户终端设备的设备类型定制的专用测量周期;
[0278] 所述设备类型通过能力指示上报给所述第一基站。
[0279]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第一天线包括多个接收模块;
[0280] 所述当前方向的测量结果为所述多个接收模块的综合测量信息;或者,
[0281] 所述当前方向的测量结果为所述多个接收模块的多个测量信息,所述多个测量信息和所述多个接收模块的方向性用于作为旋转与测量上报的判决输入。
[0282]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多个方向的旋转策略包括:
[0283] 按照预设的旋转角度顺序步进旋转至多个方向中的每个方向;或者,
[0284] 按照方向相干性低原则非顺序旋转至多个方向中的每个方向。
[0285]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多个测量结果确定目标方向方面,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向所述第一基站上报所述多个方向的所述多个测量结果,所述多个测量
结果由所述第一基站决策出所述目标方向并向所述用户终端设备下发;以及接收来自所述
第一基站的所述目标方向。
[0286]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多个测量结果确定目标方向方面,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多个测量结果确定信号接收质量最优的目标测量结果;以及确
定所述目标测量结果对应的旋转方向为目标方向。
[0287]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与第一基站交互进行信号测量的过程不包括网络接入的操作。
[0288]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处理单元控制所述第一天线旋转至所述目标方向以完成天线方向校准之后,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入网命令;
以及根据所述5G入网命令发起5G入网流程。
[0289]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与第一基站交互进行信号测量所涉及到的信号质量参数包括小区测量过程中的第一信号质量参数和小区接入后的第二信号质量参数。
[0290] 其中,所述无线高保真Wi‑Fi接入点选择2900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2903,用于存储用户终端设备的程序代码和数据。所述处理单元2901可以是处理器,所述通信单元2902可
以是触控显示屏或者收发器,存储单元2903可以是存储器。
[0291]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方法实施例与装置实施例为相同技术构思的不同呈现形式,因此,本申请中方法实施例部分的内容应同步适配于装置实施例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0292]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
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上述计算机包括用户终端设备。
[0293]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
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
包,上述计算机包括用户终端设备。
[0294]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
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
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
所必须的。
[0295]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0296]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
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
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
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
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0297]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
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
的。
[0298]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
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0299] 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
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
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
(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用户终端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全部或
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
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
质。
[0300]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
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器(英文:
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盘或光盘等。
[0301]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
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
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