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列车的侧墙结构及轨道列车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11557077.3

文献号 : CN11133232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高国燕熊力丁立卿武娟娟沈立伟李夏艳

申请人 :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摘要 :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轨道列车的侧墙结构及轨道列车。侧墙结构包括:车体侧墙,具有侧窗固定口;窗口侧墙,具有侧窗安装口,所述窗口侧墙安装在所述车体侧墙的内侧,且从所述侧窗安装口露出所述侧窗固定口以安装侧窗;窗下侧墙,安装在所述车体侧墙的内侧,且固定连接于所述窗口侧墙的下端;其中,所述车体侧墙的内侧是所述车体侧墙朝向车体内的一侧。轨道列车包括上述的轨道列车的侧墙结构。本申请实施例的轨道列车的侧墙结构及轨道列车,以解决轨道列车的侧墙结构的内装侧墙的材料选择受到较大限制的技术问题。

权利要求 :

1.一种轨道列车的侧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侧墙,具有侧窗固定口;

窗口侧墙,具有侧窗安装口,所述窗口侧墙安装在所述车体侧墙的内侧,且从所述侧窗安装口露出所述侧窗固定口以安装侧窗;

窗下侧墙,安装在所述车体侧墙的内侧,且固定连接于所述窗口侧墙的下端;

其中,所述车体侧墙的内侧是所述车体侧墙朝向车体内的一侧,所述窗口侧墙用于支撑侧窗,窗下侧墙作为乘客的腿部会接触到的部件;

所述侧墙结构还包括下部安装件;

所述下部安装件与所述车体侧墙内侧的下部固定,且所述下部安装件具有窗下侧墙安装槽,所述窗下侧墙安装槽的槽口向上且所述窗下侧墙安装槽的长度方向沿车体的长度方向;

所述窗下侧墙的下端卡接固定在所述窗下侧墙安装槽内;

所述窗下侧墙安装槽的内槽壁和外槽壁的顶端具有内扣的卷边,以夹紧所述窗下侧墙的下端;其中,所述窗下侧墙安装槽的外槽壁是靠近所述车体侧墙一侧的槽壁,所述窗下侧墙安装槽的内槽壁是靠近所述车体内的一侧的槽壁;

所述窗下侧墙安装槽的外槽壁高于内槽壁;

所述侧墙结构还包括L形第一连接角码;

所述第一连接角码的一个角码臂与所述窗下侧墙的外侧的上部固定,另一个角码臂与所述车体侧墙固定,以实现所述窗下侧墙的上部与所述车体侧墙的固定;

其中,所述窗下侧墙的外侧是所述窗下侧墙朝向所述车体侧墙的一侧;

所述侧墙结构还包括L形第二连接角码;

所述第二连接角码的一个角码臂的内侧焊接固定在所述窗口侧墙的外侧,另一个角码臂与所述车体侧墙的上部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墙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卡接在所述窗下侧墙安装槽的外槽壁和所述窗下侧墙的下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安装件还具有备用安装槽,所述备用安装槽的槽口向下且所述备用安装槽的长度方向沿车体的长度方向;

其中,所述备用安装槽用于固定所述列车的其他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窗下侧墙安装槽和所述备用安装槽相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窗下侧墙安装槽和所述备用安装槽槽底的外侧面之间具有安装间隙,所述窗下侧墙安装槽和所述备用安装槽的内槽壁连接形成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中与所述安装间隙相背的位置具有第一安装孔;

通过第一螺栓穿过所述安装间隙和所述第一安装孔固定于所述车体侧墙内侧的下部,以实现所述下部安装件与所述车体侧墙内侧的下部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侧墙内侧的下部凸设有下部安装槽,所述下部安装槽是槽口朝向所述列车内的C形槽;

所述螺栓的头部卡接在所述下部安装槽内,所述螺栓的螺杆穿过所述安装间隙和所述安装孔,螺母从所述螺栓的螺杆的端部旋紧以将所述下部安装件与所述下部安装槽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结构还包括粘接搭扣;

所述粘接搭扣粘接在所述窗下侧墙的内侧和所述窗口侧墙的外侧之间;

其中,所述窗口侧墙的内侧是所述窗口侧墙朝向所述车体内的一侧,所述窗口侧墙的外侧是所述窗口侧墙朝向所述车体侧墙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侧墙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窗口侧墙之间具有固定用间隙,所述车体侧墙与所述固定用间隙相对的一侧平行设置有多个侧墙横梁;所述侧墙结构还包括:

几字形连接码,所述几字形连接码的两个翻边分别与两个所述侧墙横梁固定,且所述几字形连接码拱起的高边与所述固定用间隙相对;

压板,所述压板压住两个所述窗口侧墙的连接处,且螺钉穿过所述压板,所述固定用间隙和所述几字形连接码拱起的高边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侧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侧墙中与所述粘接搭扣和所述第二连接角码固定的部分为窗口侧墙竖直部;所述窗口侧墙还包括连接圈,所述连接圈从所述窗口侧墙竖直部向所述连接圈的圈内且向所述侧窗固定口方向延伸以形成所述侧窗安装口;

围成所述侧窗固定口的部分为侧窗固定边,所述侧窗固定边与所述连接圈的内边缘平齐;

所述侧墙结构还包括侧窗安装胶圈,所述侧窗安装胶圈的外缘具有外安装槽;所述外安装槽卡接住所述侧窗固定边与所述连接圈的内边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侧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窗安装胶圈的内缘具有内安装槽;

所述侧墙结构还包括侧窗,所述侧窗的外边缘卡接固定在所述内安装槽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侧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窗安装胶圈包括设置在朝所述车体内的一侧具有封装用开口和与所述封装用开口形状配合的固定条;

所述封装用开口在所述侧窗安装胶圈表面的开口为外部口,所述封装用开口的内部具有尺寸大于所述外部口的空腔,以使所述侧窗的外边缘和所述内安装槽之间的卡接固定为过盈配合,以及所述侧窗固定边与所述连接圈的内边缘与所述外安装槽之间的卡接固定为过盈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侧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结构还包括:第二安装孔,开设在所述侧墙结构需要被固定的位置,包括圆形通过孔和与之连通的条形孔,且所述通过孔的直径大于所述条形孔的宽度;

圆台形防转座,具有螺孔和两个槽口向外的卡槽,所述螺孔贯穿所述防转座的中心,两个所述卡槽相背设置在所述防转座的侧面;

第二螺栓,用于在所述防转座较小的一端穿过所述通过孔,所述卡槽卡住所述条形孔的边沿沿所述条形孔移动至预设位置时,穿过连接部的孔与所述螺孔通过螺纹固定,以将所述连接部和所述侧墙结构固定;其中,所述连接部包括所述第一连接角码和所述第二连接角码的角码臂,所述几字形连接码的翻边。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侧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窗下侧墙包括:窗下侧窗基板,所述窗下侧墙基板朝向车体内的一侧凸设有具有绑线码的走线槽;其中,所述走线槽的长度方向沿所述车体的长度方向;

扣盖,所述扣盖用于扣接在所述走线槽的外侧,所述扣盖具有用于固定插座的插座固定口。

14.一种轨道列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3任一所述轨道列车的侧墙结构。

说明书 :

一种轨道列车的侧墙结构及轨道列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电力机车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轨道列车的侧墙结构及轨道列车。

背景技术

[0002] 轨道列车的侧墙结构主要包括:车体侧墙(属于车体系统)、侧窗(属于车窗系统)、内装侧墙(内装系统)。轨道列车的侧墙结构中,朝向车体内的一侧是内装侧墙,既包括侧窗
周围的区域也包括侧窗以下的区域。这样,内装侧墙的材料只能选择能够满足侧窗周围区
域的要求的材料,即内装侧墙的材料的选择受到较大的限制。如内装侧墙的材料选择满足
侧窗周围区域的强度要求的材料,导致乘客的腿部会接触到的侧窗以下的区域的体感不
佳,舒适度不高。
[0003] 因此,轨道列车的侧墙结构的内装侧墙的材料选择受到较大限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 在背景技术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含没有形成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0005]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轨道列车的侧墙结构及轨道列车,以解决轨道列车的侧墙结构的内装侧墙的材料选择受到较大限制的技术问题。
[0006]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列车的侧墙结构,包括:
[0007] 车体侧墙,具有侧窗固定口;
[0008] 窗口侧墙,具有侧窗安装口,所述窗口侧墙安装在所述车体侧墙的内侧,且从所述侧窗安装口露出所述侧窗固定口以安装侧窗;
[0009] 窗下侧墙,安装在所述车体侧墙的内侧,且固定连接于所述窗口侧墙的下端;
[0010] 其中,所述车体侧墙的内侧是所述车体侧墙朝向车体内的一侧。
[0011]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轨道列车,包括上述的轨道列车的侧墙结构。
[0012] 本申请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13] 窗口侧墙和窗下侧墙都安装在车体侧墙的内侧,且窗下侧墙固定连接于窗口侧墙的下端。窗口侧墙和窗下侧墙是两个部件,能够根据两个部件不同的要求,灵活的选择适合
的材料。使得窗口侧墙能够满足支撑侧窗的要求,而窗下侧墙作为乘客的腿部会接触到的
部件,也能够选择使人感到舒适的材料,提高乘客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14]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5]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轨道列车的侧墙结构的示意图;
[0016] 图2为图1所示侧墙结构的窗口侧墙的示意图;
[0017] 图3为图1所示侧墙结构的窗下侧墙的示意图;
[0018] 图4为图1所示侧墙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0019] 图5为图4所示侧墙结构的A部位放大示意图;
[0020] 图6为图4所示侧墙结构的B部位放大示意图;
[0021] 图7为图4所示侧墙结构的C部位放大示意图;
[0022] 图8为图1所示侧墙结构的侧墙横梁通过几字形连接码与窗口侧墙固定的示意图;
[0023] 图9为图4所示侧墙结构的D部位放大示意图;
[0024] 图10为图1所示侧墙结构的安装孔的示意图;
[0025] 图11为图1所示侧墙结构的防转座的示意图;
[0026] 图12为图3所示窗下侧墙的窗下侧墙基板的示意图;
[0027] 图13为图3所示窗下侧墙的扣盖示意图。
[0028] 附图标记说明:
[0029] 100车体侧墙,
[0030] 110下部安装槽,
[0031] 120侧墙横梁,
[0032] 130侧窗固定边,
[0033] 200窗口侧墙,
[0034] 210窗口侧墙竖直部,
[0035] 220连接圈,
[0036] 300窗下侧墙,
[0037] 310窗下侧窗基板,
[0038] 311走线槽,
[0039] 320扣盖,
[0040] 400下部安装件,
[0041] 410窗下侧墙安装槽,
[0042] 411卷边,
[0043] 412弹性件,
[0044] 420备用安装槽,
[0045] 430安装部,
[0046] 510第一连接角码,
[0047] 520第二连接角码,
[0048] 530粘接搭扣,
[0049] 540几字形连接码,
[0050] 541翻边,
[0051] 542高边,
[0052] 551通过孔,
[0053] 552条形孔,
[0054] 560防转座,
[0055] 561螺孔,
[0056] 562卡槽,
[0057] 600侧窗安装胶圈,
[0058] 700侧窗。

具体实施方式

[0059]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
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
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60] 实施例一
[0061]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轨道列车的侧墙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侧墙结构的窗口侧墙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侧墙结构的窗下侧墙的示意图。如图1,图2和图3所
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轨道列车的侧墙结构,包括:
[0062] 车体侧墙100,具有侧窗固定口;
[0063] 窗口侧墙200,具有侧窗安装口,所述窗口侧墙安装在所述车体侧墙的内侧,且从所述侧窗安装口露出所述侧窗固定口以安装侧窗;
[0064] 窗下侧墙300,安装在所述车体侧墙的内侧,且固定连接于所述窗口侧墙200的下端;
[0065] 其中,所述车体侧墙的内侧是所述车体侧墙朝向车体内的一侧。
[0066] 本申请实施例的轨道列车的侧墙结构包括车体侧墙,窗口侧墙和窗下侧墙。窗口侧墙和窗下侧墙都安装在车体侧墙的内侧,且窗下侧墙固定连接于窗口侧墙的下端。窗口
侧墙和窗下侧墙是两个部件,能够根据两个部件不同的要求,灵活的选择适合的材料。使得
窗口侧墙能够满足支撑侧窗的要求,而窗下侧墙作为乘客的腿部会接触到的部件,也能够
选择使人感到舒适的材料,提高乘客的舒适度。
[0067] 针对窗口侧墙及窗下侧墙两个部件性质不同,选用了不同的材料,达到不同的目的,同时还能达到多样的美工效果。如窗口侧墙的材料采用玻璃钢和杜邦贴膜的形式,具备
涂鸦功能;而窗下侧墙采用铝基防火板材质,侧窗之下的区域正好是乘客的腿部区域,这种
材料的选择,放磕碰能力强,乘坐舒适度高。
[0068] 图4为图1所示侧墙结构的截面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侧墙结构的A部位放大示意图。实施中,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侧墙结构还包括下部安装件400;
[0069] 所述下部安装件400与所述车体侧墙100内侧的下部固定,且所述下部安装件具有窗下侧墙安装槽410,所述窗下侧墙安装槽410的槽口向上且所述窗下侧墙安装槽的长度方
向沿车体的长度方向;
[0070] 所述窗下侧墙的下端卡接固定在所述窗下侧墙安装槽内。
[0071] 通过上述结构的下部安装件就能实现窗下侧墙的下端与下部安装件的固定,即实现了对窗下侧墙的下端的支撑和固定。
[0072] 实施中,如图5所示,所述窗下侧墙安装槽的内槽壁和外槽壁的顶端具有内扣的卷边411,以夹紧所述窗下侧墙的下端;
[0073] 其中,所述窗下侧墙安装槽的外槽壁是靠近所述车体侧墙一侧的槽壁,所述窗下侧墙安装槽的内槽壁是靠近所述车体内的一侧的槽壁。
[0074] 所述窗下侧墙安装槽的内槽壁和外槽壁的顶端内扣的卷边,有利于夹紧所述窗下侧墙的下端,提高轨道列车的侧墙结构的稳定性。
[0075] 实施中,如图5所示,所述窗下侧墙安装槽的外槽壁高于内槽壁。
[0076] 窗下侧墙安装槽的外槽壁高于内槽壁,所述窗下侧墙安装槽的内槽壁和外槽壁的顶端内扣的卷边对窗下侧墙施加的力是错开的,既能对窗下侧墙起到夹紧的作用,又能避
免对窗下侧墙的同一位置施加力可能导致的塑性形变。另外,这样下部安装件朝向车体内
的一侧面积会小一些,有利于提高轨道列车的侧墙结构朝向车体的一侧的美观程度。
[0077] 实施中,如图5所示,还包括弹性件412,所述弹性件卡接在所述窗下侧墙安装槽的外槽壁和所述窗下侧墙的下端之间。
[0078] 具体的,弹性件可以是橡胶材料的弹性件。弹性件的存在有利于窗下侧墙安装槽夹紧所述窗下侧墙的下端,提高轨道列车的侧墙结构的稳定性。
[0079] 实施中,如图5所示,所述下部安装件还具有备用安装槽420,所述备用安装槽的槽口向下且所述备用安装槽的长度方向沿车体的长度方向;
[0080] 其中,所述备用安装槽用于固定所述列车的其他设备。
[0081] 备用安装槽的结构,提高了下部安装件利用率。如可以用于固定电加热器,有利于为车体内提供舒适的环境。
[0082] 实施中,下部安装件安装的位置如果设置在安装座椅的位置,下部安装件还能起到座椅安装的钢化垫片作用,保证座椅安装的强度。
[0083] 实施中,如图5所示,所述窗下侧墙安装槽410和所述备用安装槽420相背设置。
[0084] 这样的结构,下部安装件的结构紧凑,需要的安装空间也较小。
[0085] 实施中,如图5所示,所述窗下侧墙安装槽410和所述备用安装槽420槽底的外侧面之间具有安装间隙,所述窗下侧墙安装槽和所述备用安装槽的内槽壁连接形成安装部430,
所述安装部中与所述安装间隙相背的位置具有第一安装孔;
[0086] 通过第一螺栓穿过所述安装间隙和所述第一安装孔固定于所述车体侧墙内侧的下部,以实现所述下部安装件与所述车体侧墙内侧的下部固定。
[0087] 上述结构的下部安装件,结构紧凑,需要的安装空间也较小。
[0088] 实施中,如图5所示,所述车体侧墙内侧的下部凸设有下部安装槽110,所述下部安装槽110是槽口朝向所述列车内的C形槽;
[0089] 所述第一螺栓的头部卡接在所述下部安装槽110内,所述第一螺栓的螺杆穿过所述安装间隙和所述第一安装孔,螺母从所述第一螺栓的螺杆的端部旋紧以将所述下部安装
件与所述下部安装槽固定。
[0090] 凸设的下部安装槽,为窗下侧墙安装后的竖直设置提供了前提;下部安装槽的设置,能够方便的固定下部安装件和下部安装槽。
[0091] 图6为图4所示侧墙结构的B部位放大示意图。实施中,如图6所示,侧墙结构还包括L形第一连接角码510;
[0092] 所述第一连接角码的一个角码臂与所述窗下侧墙的外侧的上部固定,另一个角码臂与所述车体侧墙100固定,以实现所述窗下侧墙的上部与所述车体侧墙的固定;
[0093] 其中,所述窗下侧墙的外侧是所述窗下侧墙朝向所述车体侧墙的一侧。
[0094] 通过L形第一连接角码,实现了窗下侧墙的上部与所述车体侧墙的固定。
[0095] 实施中,如图6所示,所述侧墙结构还包括粘接搭扣530;
[0096] 所述粘接搭扣530粘接在所述窗下侧墙的内侧和所述窗口侧墙的外侧之间;
[0097] 其中,所述窗口侧墙的内侧是所述窗口侧墙朝向所述车体内的一侧,所述窗口侧墙的外侧是所述窗口侧墙朝向所述车体侧墙的一侧。
[0098] 通过粘接搭扣,实现了窗下侧墙的内侧和所述窗口侧墙的外侧的固定,即实现了窗口侧墙的下端的固定。
[0099] 实施中,如图7所示,所述侧墙结构还包括L形第二连接角码520;
[0100] 所述第二连接角码520的一个角码臂的内侧焊接固定在所述窗口侧墙的外侧,另一个角码臂与所述车体侧墙的上部固定。
[0101] 通过L形第二连接角码,实现了实现了窗口侧墙的上端的固定。
[0102] 图8为图1所示侧墙结构的侧墙横梁通过几字形连接码与窗口侧墙固定的示意图。实施中,如图8所示,相邻的两个所述窗口侧墙之间具有固定用间隙,所述车体侧墙与所述
固定间隙相对的一侧平行设置有多个侧墙横梁120;所述侧墙结构还包括:
[0103] 几字形连接码540,所述几字形连接码的两个翻边541分别与两个所述侧墙横梁120固定,且所述几字形连接码拱起的高边542与所述固定用间隙相对;
[0104] 压板,所述压板压住两个所述窗口侧墙的连接处,且螺钉穿过所述压板,所述固定用间隙和所述几字形连接码拱起的高边542固定。
[0105] 几字形连接码不仅将相邻的两个窗口侧墙连接固定,同时,还将窗口侧墙和车体侧墙连接固定。这样,窗口侧墙的下端通过粘接搭扣固定,窗口侧墙的上端通过L形第二连
接角码固定,窗口侧墙的中部通过几字形连接码固定,保证了窗口侧墙固定的稳定性。
[0106] 图9为图4所示侧墙结构的D部位放大示意图。实施中,如图4和图9所示,所述窗口侧墙中与所述粘接搭扣和所述第二连接角码固定的部分为窗口侧墙竖直部210;
[0107] 所述窗口侧墙还包括连接圈220,所述连接圈220从所述窗口侧墙竖直部向所述连接圈的圈内且向所述侧窗固定口方向延伸以形成所述侧窗安装口;
[0108] 围成所述侧窗固定口的部分为所述车体侧墙的侧窗固定边130,所述侧窗固定边130与所述连接圈220的内边缘平齐;
[0109] 所述侧墙结构还包括侧窗安装胶圈600,所述侧窗安装胶圈的外缘具有外安装槽;所述外安装槽卡接住所述侧窗固定边130与所述连接圈220的内边缘。
[0110] 这样,窗口侧墙在其侧窗安装口的位置与所述车体侧墙的侧窗固定边通过侧窗安装胶圈固定,即在窗口侧墙在其侧窗安装口的位置又与车体侧墙固定,窗口侧墙固定的稳
定性较高。
[0111] 实施中,如图4和图9所示,所述侧窗安装胶圈的内缘具有内安装槽;
[0112] 所述侧墙结构还包括侧窗700,所述侧窗的外边缘卡接固定在所述内安装槽内。
[0113] 这样,通过侧窗安装胶圈就方便的实现了侧窗的固定安装。现有技术中通过胶粘剂固定侧窗,对操作的环境要求高,胶粘剂的性能受环境的温湿度影响很大,安装质量不易
保证,安装性能不稳定且不易检测。同时,侧窗安装胶圈保证了侧窗与侧窗固定边和窗口侧
墙的连接圈的内边缘之间的密封,防止侧窗上形成的冷凝水进入列车的车体内。
[0114] 如图9所示,所述侧窗安装胶圈600包括设置在朝所述车体内的一侧具有封装用开口和与所述封装用开口形状配合的固定条;
[0115] 所述封装用开口在所述侧窗安装胶圈表面的开口为外部口,所述封装用开口的内部具有尺寸大于所述外部口的空腔,以使所述侧窗的外边缘和所述内安装槽之间的卡接固
定为过盈配合,以及所述侧窗固定边与所述连接圈的内边缘与所述外安装槽之间的卡接固
定为过盈配合。
[0116] 上述结构的侧窗安装胶圈,结构简单,又能起到将所述侧窗的外边缘和所述内安装槽之间的卡接固定为过盈配合,所述侧窗固定边与所述连接圈的内边缘与所述外安装槽
之间的卡接固定为过盈配合。
[0117] 至此,轨道列车的侧墙结构的车体侧墙,窗口侧墙,窗下侧墙和侧窗之间的固定安装就已经完成了,固定安装后作为一个整体的结构安装在轨道列车的车体上即可。本申请
实施例的侧墙结构将属于车体系统的车体侧墙,属于车窗系统的侧窗,属于内装系统的窗
口侧墙和窗下侧墙集成为一体,成为一体化的侧墙结构,车体侧墙内部的协调性较强。在保
证安装强度的同时,也保证了密封问题。现有技术中侧墙结构的车体侧墙、内装侧墙和侧窗
都是各自独立,单独固定安装,各自实现自己的功能,相互相的同一协调性差。
[0118] 图10为图1所示侧墙结构的第二安装孔的示意图;图11为图1所示侧墙结构的防转座的示意图。实施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侧墙结构还包括:
[0119] 第二安装孔,开设在所述侧墙结构需要被固定的位置,包括圆形通过孔551和与之连通的条形孔552,且所述通过孔的直径大于所述条形孔的宽度;
[0120] 圆台形防转座560,具有螺孔561和两个槽口向外的卡槽562,所述螺孔561贯穿所述防转座的中心,两个所述卡槽562相背设置在所述防转座的侧面;
[0121] 第二螺栓,用于在所述防转座较小的一端穿过所述通过孔,所述卡槽562卡住所述条形孔的边沿沿所述条形孔移动至预设位置时,穿过连接部的孔与所述螺孔通过螺孔的螺
纹和螺杆的螺纹固定,以将所述连接部和所述侧墙结构固定;其中,所述连接部包括所述第
一连接角码和所述第二连接角码的角码臂,所述几字形连接码的翻边。
[0122] 条形孔的存在可以在条形孔范围内选择固定连接部的位置,避免装配安装困难。通过第二安装孔,圆台形防转座和第二螺栓,可以便捷的将所述侧墙结构和连接部固定,进
而实现将所述侧墙结构与所述第一连接角码,所述第二连接角码,所述几字形连接码固定。
现有技术的焊接固定相比,减少了焊接导致的变形,同时操作更加便捷。
[0123] 图12为图3所示窗下侧墙的窗下侧墙基板的示意图;图13为图3所示窗下侧墙的扣盖示意图。实施中,如图3,图12和图13所示,所述窗下侧墙包括:
[0124] 窗下侧窗基板310,所述窗下侧墙基板朝向车体内的一侧凸设有具有绑线码的走线槽311,其中,所述走线槽的长度方向沿所述车体的长度方向;
[0125] 扣盖320,所述扣盖320用于扣接在所述走线槽311的外侧,所述扣盖具有用于固定插座的插座固定口。
[0126] 实施例二
[0127]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轨道列车,包括实施例一的轨道列车的侧墙结构。
[0128] 在本申请及其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底”、“高度”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
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129] 在本申请及其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
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
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130] 在本申请及其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
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
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
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
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131] 上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上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
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
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
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
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0132]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
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0133]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
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