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像素驱动方法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0294259.7

文献号 : CN11135431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李孙寸武卫红

申请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像素驱动方法,在该显示面板中,每一行子像素对应连接至少一个电压切换电路,每一电压切换电路包括第一电压切换子电路和第二电压切换子电路,第一电压切换子电路被配置为在对应一行的扫描线控制对应一行的子像素的阈值补偿电路工作或不工作时,响应于对应一行的扫描线的控制,向该行子像素的电源正电压端提供不同的电源正电压,第二电压切换子电路被配置为在对应一行的扫描线控制对应一行的子像素的阈值补偿电路工作或不工作时,响应于对应一行的扫描线的控制,向该行子像素的电源负电压端提供不同的电源负电压。从而有效改善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同时保证显示面板的功耗不变。

权利要求 :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电压切换电路、多列数据线、多行扫描线和阵列排布的多个子像素;每一列子像素对应连接一列数据线,每一行子像素对应连接一行扫描线,每一行子像素对应连接两个电压切换电路,该两个电压切换电路分别位于该行子像素的两侧;每一电压切换电路包括第一电压切换子电路和第二电压切换子电路,每一子像素包括第一重置电路、第二重置电路、第一发光控制电路、第二发光控制电路、数据写入电路、阈值补偿电路、驱动晶体管和发光器件;

所述第一发光控制电路与电源正电压端、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和发光控制端连接,其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发光控制端所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的控制,将所述电源正电压端所提供的电压写入至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

所述数据写入电路与对应的扫描线、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和对应的数据线连接,其被配置为响应于对应的扫描线的控制,将对应的数据线所提供的数据电压写入至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

所述第一重置电路与第一复位控制端、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和重置电压端连接,其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一复位控制端的控制,将所述重置电压端所提供的重置电压写入至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

所述第二重置电路与第二复位控制端、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极和所述重置电压端连接,其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二复位控制端的控制,将所述重置电压端所提供的重置电压写入至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极;

所述阈值补偿电路与所述电源正电压端、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对应的扫描线和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其被配置为响应于对应的扫描线的控制,将补偿电压写入至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所述补偿电压等于所述数据电压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之和;

所述第二发光控制电路与所述发光控制端、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和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极连接,其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发光控制端所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的控制,将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和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极导通;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二极与电源负电压端连接;

所述驱动晶体管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补偿电压的控制,通过所述第二发光控制电路向所述发光器件输出相应的驱动电流,以驱动所述发光器件发光;

所述第一电压切换子电路与第一电源正电压线、第二电源正电压线、对应一行的扫描线和对应一行的子像素的所述电源正电压端连接,其被配置为在与其连接的扫描线控制所述阈值补偿电路工作时将所述第一电源正电压线所提供的第一电源正电压写入至对应的所述电源正电压端,在与其连接的扫描线控制所述阈值补偿电路不工作时将所述第二电源正电压线所提供的第二电源正电压写入至对应的所述电源正电压端;

所述第二电压切换子电路与第一电源负电压线、第二电源负电压线、对应一行的扫描线和对应一行的子像素的所述电源负电压端连接,其被配置为在与其连接的扫描线控制所述阈值补偿电路工作时将所述第一电源负电压线所提供的第一电源负电压写入至对应的所述电源负电压端,在与其连接的扫描线控制所述阈值补偿电路不工作时将所述第二电源负电压线所提供的第二电源负电压写入至对应的所述电源负电压端;

所述第二电源正电压大于所述第一电源正电压,所述第一电源负电压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二电源负电压的绝对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重置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重置电压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一复位控制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阈值补偿电路包括第二晶体管和存储电容;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极与对应的扫描线连接;

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正电压端连接,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写入电路包括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与对应的数据线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控制极与对应的扫描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控制电路包括第四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电源正电压端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发光控制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光控制电路包括第五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发光控制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重置电路包括第六晶体管,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重置电压端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二复位控制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切换子电路包括第七晶体管和第八晶体管;

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源正电压线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二极与对应一行的子像素的所述电源正电压端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控制极与对应一行的扫描线连接;

所述第八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电源正电压线连接,所述第八晶体管的第二极与对应一行的子像素的所述电源正电压端连接,所述第八晶体管的控制极与对应一行的扫描线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压切换子电路包括第九晶体管和第十晶体管;

所述第九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源负电压线连接,所述第九晶体管的第二极与对应一行的子像素的所述电源负电压端连接,所述第九晶体管的控制极与对应一行的扫描线连接;

所述第十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电源负电压线连接,所述第十晶体管的第二极与对应一行的子像素的所述电源负电压端连接,所述第十晶体管的控制极与对应一行的扫描线连接。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11.一种用于显示面板的像素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采用上述权利要求

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第n行子像素的像素驱动方法包括:在对应的所述扫描线控制所述阈值补偿电路工作时,所述第一电压切换子电路响应于对应的所述扫描线的控制,将所述第一电源正电压线所提供的第一电源正电压写入至对应的所述电源正电压端;所述第二电压切换子电路响应于对应的所述扫描线的控制,将所述第一电源负电压线所提供的第一电源负电压写入至对应的所述电源负电压端;

在对应的所述扫描线控制所述阈值补偿电路不工作时,所述第一电压切换子电路响应于对应的所述扫描线的控制,将所述第二电源正电压线所提供的第二电源正电压写入至对应的所述电源正电压端;所述第二电压切换子电路响应于对应的所述扫描线的控制,将所述第二电源负电压线所提供的第二电源负电压写入至对应的所述电源负电压端。

说明书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像素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像素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OLED)显示装置具有功耗低、高色域、高亮度、高分辨率、宽视角、高响应速度等优点。OLED显示装置按照驱动方式
可以分为无源矩阵型OLED(PMOLED)和有源矩阵型OLED(AMOLED)两大类。其中,AMOLED具有
呈阵列式排布的像素,属于主动显示类型,发光效能高,通常用作高清晰度的显示装置。
[0003] 而AMOLED是电流驱动器件,当有电流流过有机发光二极管时,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且发光亮度由通过OLED自身电流决定。传统的AMOLED显示面板的像素电路通常为2T1C,
即采用两个薄膜晶体管和一个存储电容的结构,将电压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驱动有机发
光二极管发光。这种显示面板对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和沟道迁移率、有机发光二极管的
启动电压和量子效率以及供电电源的瞬变过程都很敏感。基于驱动薄膜晶体管和有机发光
二极管的阈值电压随着工作时间而发生漂移,从而导致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不稳定,引
起显示画面的亮度差异,降低画面品质与使用寿命。
[0004] 采用7T1C的像素电路结构的显示面板,通过内部补偿的方式对驱动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进行补偿,使得流过发光二极管的电流不会因驱动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的存在
受影响,从而大大提升显示装置的显示均一性。
[0005] 但由于开关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漏极之间存在寄生电容,这会导致在开关薄膜晶体管由导通变为截止时开关薄膜晶体管的源极会因开关薄膜晶体管的漏极电压变化而发
生变化,从而引起存储电容存储像素数据的一极发生电压变化,导致流过OLED的电流不稳
定,影响画面显示效果的同时也增加了发光二极管的功耗。

发明内容

[0006] 本公开实施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像素驱动方法。
[0007]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多个电压切换电路、多列数据线、多行扫描线和阵列排布的多个子像素;每一列子像素对应连接一列数据
线,每一行子像素对应连接一行扫描线,每一行子像素对应连接至少一个电压切换电路;每
一电压切换电路包括第一电压切换子电路和第二电压切换子电路,每一子像素包括第一重
置电路、第二重置电路、第一发光控制电路、第二发光控制电路、数据写入电路、阈值补偿电
路、驱动晶体管和发光器件;
[0008] 所述第一发光控制电路与电源正电压端、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和发光控制端连接,其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发光控制端所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的控制,将所述电源正电
压端所提供的电压写入至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
[0009] 所述数据写入电路与对应的扫描线、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和对应的数据线连接,其被配置为响应于对应的扫描线的控制,将对应的数据线所提供的数据电压写入至所
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
[0010] 所述第一重置电路与第一复位控制端、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和重置电压端连接,其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一复位控制端的控制,将所述重置电压端所提供的重置电压
写入至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
[0011] 所述第二重置电路与第二复位控制端、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极和所述重置电压端连接,其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第二复位控制端的控制,将所述重置电压端所提供的重置电
压写入至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极;
[0012] 所述阈值补偿电路与所述电源正电压端、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对应的扫描线和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其被配置为响应于对应的扫描线的控制,将补偿电压
写入至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所述补偿电压等于所述数据电压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阈
值电压之和;
[0013] 所述第二发光控制电路与所述发光控制端、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和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极连接,其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发光控制端所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的控制,将
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和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极导通;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二极与电源负
电压端连接;
[0014] 所述驱动晶体管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补偿电压的控制,通过所述第二发光控制电路向所述发光器件输出相应的驱动电流,以驱动所述发光器件发光;
[0015] 所述第一电压切换子电路与第一电源正电压线、第二电源正电压线、对应一行的扫描线和对应一行的子像素的所述电源正电压端连接,其被配置为在与其连接的扫描线控
制所述阈值补偿电路工作时将所述第一电源正电压线所提供的第一电源正电压写入至对
应的所述电源正电压端,在与其连接的扫描线控制所述阈值补偿电路不工作时将所述第二
电源正电压线所提供的第二电源正电压写入至对应的所述电源正电压端;
[0016] 所述第二电压切换子电路与第一电源负电压线、第二电源负电压线、对应一行的扫描线和对应一行的子像素的所述电源负电压端连接,其被配置为在与其连接的扫描线控
制所述阈值补偿电路工作时将所述第一电源负电压线所提供的第一电源负电压写入至对
应的所述电源负电压端,在与其连接的扫描线控制所述阈值补偿电路不工作时将所述第二
电源负电压线所提供的第二电源负电压写入至对应的所述电源负电压端;
[0017] 所述第二电源正电压大于所述第一电源正电压,所述第一电源负电压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二电源负电压的绝对值。
[0018]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行子像素对应连接两个电压切换电路,该两个电压切换电路分别位于该行子像素的两侧。
[0019]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重置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重置电压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所述
第一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一复位控制端连接。
[002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阈值补偿电路包括第二晶体管和存储电容;
[0021]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极与对应的扫描线连接;
[0022] 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正电压端连接,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极连接。
[0023]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写入电路包括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与对应的数据线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
三晶体管的控制极与对应的扫描线连接。
[0024]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光控制电路包括第四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电源正电压端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连
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发光控制端连接。
[002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发光控制电路包括第五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极
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发光控制端连接。
[0026]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重置电路包括第六晶体管,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重置电压端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
六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二复位控制端连接。
[0027]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压切换子电路包括第七晶体管和第八晶体管;
[0028] 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源正电压线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二极与对应一行的子像素的所述电源正电压端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控制极与对应一行的
扫描线连接;
[0029] 所述第八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电源正电压线连接,所述第八晶体管的第二极与对应一行的子像素的所述电源正电压端连接,所述第八晶体管的控制极与对应一行的
扫描线连接。
[003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压切换子电路包括第九晶体管和第十晶体管;
[0031] 所述第九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源负电压线连接,所述第九晶体管的第二极与对应一行的子像素的所述电源负电压端连接,所述第九晶体管的控制极与对应一行的
扫描线连接;
[0032] 所述第十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电源负电压线连接,所述第十晶体管的第二极与对应一行的子像素的所述电源负电压端连接,所述第十晶体管的控制极与对应一行的
扫描线连接。
[0033]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
[0034]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显示面板的像素驱动方法,所述显示面板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第n行子像素的像素驱动方法包括:
[0035] 在对应的所述扫描线控制所述阈值补偿电路工作时,所述第一电压切换子电路响应于对应的所述扫描线的控制,将所述第一电源正电压线所提供的第一电源正电压写入至
对应的所述电源正电压端;所述第二电压切换子电路响应于对应的所述扫描线的控制,将
所述第一电源负电压线所提供的第一电源负电压写入至对应的所述电源负电压端;
[0036] 在对应的所述扫描线控制所述阈值补偿电路不工作时,所述第一电压切换子电路响应于对应的所述扫描线的控制,将所述第二电源正电压线所提供的第二电源正电压写入
至对应的所述电源正电压端;所述第二电压切换子电路响应于对应的所述扫描线的控制,
将所述第二电源负电压线所提供的第二电源负电压写入至对应的所述电源负电压端。

附图说明

[0037]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8] 图2为图1中的一种子像素的结构示意图;
[0039] 图3为图2中的子像素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40] 图4为图3所示的像素驱动电路的一种工作时序图;
[0041]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显示面板的像素驱动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像素驱动方法的技术方案进
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43]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更充分地描述示例实施例,但是所述示例实施例可以以不同形式来体现且不应当被解释为限于本文阐述的实施例。反之,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在于
使本公开透彻和完整,并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公开的范围。
[0044]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且不意欲限制本公开。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和“该”也意欲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指出。还将理解的
是,当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括”和/或“包含”时,指定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
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
或其群组。
[0045] 将理解的是,虽然本文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结构,但这些元件/结构不应当受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元件/结构和另一元件/结构。
[0046] 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所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的含义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还将理解,诸如那些在常用字典中限定的那些术语应
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其在相关技术以及本公开的背景下的含义一致的含义,且将不解释为具
有理想化或过度形式上的含义,除非本文明确如此限定。
[0047]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晶体管可以为薄膜晶体管或场效应晶体管或其他特性相同的开关器件。晶体管一般包括三个极:栅极、源极和漏极,晶体管中的源极和漏
极在结构上是对称的,根据需要两者是可以互换的。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控制极是指晶体管
的栅极,第一极和第二极中的一者为源极,另一者为漏极。此外,按照晶体管的特性,可将晶
体管分为N型晶体管和P型晶体管;当晶体管为N型晶体管时,其导通电压为高电平电压,截
止电压为低电平电压;当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时,其导通电压为低电平电压,截止电压为高
电平电压。
[0048]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位于显示区域周边的非显示区域,显示区域包括呈阵列
排布的多个子像素P。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行子像素P可以包括红色子像素(R)、绿色
子像素(G)和蓝色子像素(B)三种颜色的子像素,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白色
子像素(W)。
[0049] 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仅示例性的示出了1行子像素P的情形,本公开实施例包括但不限于此,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更多行和更多列的子像素P。
[0050] 如图1所示,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显示区域还包括沿行方向延伸设置的多条扫描线(也称栅线)GL和沿列方向延伸设置的多条数据线DL,其中,扫描线GL和数据线DL交叉设置
且限定出子像素P。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每一列子像素P对应连接一列数据线DL,每一行子像
素P对应连接一行扫描线GL。其中,扫描线GL用于向对应连接的子像素P提供栅极扫描信号,
数据线DL用于向对应连接的子像素P提供所需的数据电压Vdata。
[0051] 需要说明的是,图1仅示例性的示出了每行扫描线GL对应连接一行子像素P、每列数据线DL对应连接一列子像素P的情形,本公开实施例包括但不限于此,例如,在一些实施
例中,还可以是每行子像素P对应设置两行扫描线GL,每行子像素P中,部分子像素P与对应
的一行扫描线GL连接,另一部分子像素P与对应的另一行扫描线GL连接。
[0052] 如图1所示,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非显示区域包括多个电压切换电路,每一行子像素对应连接至少一个电压切换电路11,每一行子像素对应的电压切换电路11连接该行子像
素对应的扫描线GL,每一电压切换电路11包括第一电压切换子电路111和第二电压切换子
电路112。
[0053] 如图1所示,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非显示区域还包括沿列方向延伸设置的多条电源走线,其中,多条电源走线包括第一电源正电压线ELVDD1、第二电源正电压线ELVDD2、第一电源
负电压线ELVSS1、第二电源负电压线ELVSS2。
[0054]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每一行子像素P对应连接两个电压切换电路11,该两个电压切换电路11分别位于该行子像素P的两侧,相应的,第一电源正电压线ELVDD1、第二电
源正电压线ELVDD2、第一电源负电压线ELVSS1、第二电源负电压线ELVSS2的数量分别为两条,且
分别位于该行子像素P的两侧。需要说明的是,图1仅示例性地示出了每一行子像素P对应连
接两个电压切换电路11的情形,本公开实施例包括但不限于此,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还
可以是每一行子像素P对应连接一个电压切换电路11的情形。
[0055]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应用于显示装置,在显示装置中,位于显示区域的一侧的非显示区域还包括驱动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图中未示出),第一电源
正电压线ELVDD1、第二电源正电压线ELVDD2、第一电源负电压线ELVSS1、第二电源负电压线
ELVSS2分别连接至驱动IC,驱动IC用于向第一电源正电压线ELVDD1提供所需的第一电源正电
压VDD1,向第二电源正电压线ELVDD2提供所需的第二电源正电压VDD2,向第一电源负电压线
ELVSS1提供所需的第一电源负电压VSS1,向第二电源负电压线ELVSS2提供所需的第二电源负
电压VSS2。
[0056] 图2为图1中的一种子像素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每个子像素P包括第一重置电路12、阈值补偿电路13、数据写入电路14、第一发光控制电路15、第二
发光控制电路16、第二重置电路17、驱动晶体管DTFT和发光器件18。其中,发光器件18可以
为电流驱动型发光器件,例如OLED发光器件、AMOLED(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器件、微发光二极管(Micro LED)、迷你发
光二极管(Mini LED),本公开中将以发光器件18为OLED为例进行示例性描述。
[0057] 如图2所示,第一重置电路12与第一复位控制端Reset(N)、驱动晶体管DTFT的控制极(即第一节点N1)和重置电压端init连接,第一重置电路12被配置为响应于第一复位控制
端Reset(N)的控制,将重置电压端init所提供的重置电压Vinit写入至驱动晶体管DTFT的
控制极(即第一节点N1),以对驱动晶体管DTFT的控制极(即第一节点N1)的电位进行复位。
[0058] 如图2所示,第二重置电路17与第二复位控制端Reset(N+1)、发光器件18的第一极(即第五节点N5)和重置电压端init连接,第二重置电路17被配置为响应于第二复位控制端
Reset(N+1)的控制,将重置电压端init所提供的重置电压Vinit写入至发光器件18的第一
极(即第五节点N5),以对发光器件18的第一极(即第五节点N5)进行重置处理。
[0059] 如图2所示,数据写入电路14与对应的扫描线GL、驱动晶体管DTFT的第一极(即第三节点N3)和对应的数据线DL连接,数据写入电路14被配置为响应于对应的扫描线GL的控
制,将对应的数据线DL所提供的数据电压Vdata写入至驱动晶体管DTFT的第一极(即第三节
点N3)。
[0060] 如图2所示,阈值补偿电路13与电源正电压端ELVDD、驱动晶体管DTFT的控制极(即第一节点N1)、对应的扫描线GL和驱动晶体管DTFT的第二极(即第二节点N2)连接,阈值补偿
电路13被配置为响应于对应的扫描线GL的控制,将补偿电压写入至驱动晶体管DTFT的控制
极(即第一节点N1),补偿电压等于数据电压Vdata与驱动晶体管DTFT的阈值电压Vth之和。
[0061] 如图2所示,第一发光控制电路15与电源正电压端ELVDD、驱动晶体管DTFT的第一极(即第三节点N3)和发光控制端EM连接,第一发光控制电路15被配置为响应于发光控制端EM
所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的控制,将电源正电压端ELVDD所提供的电压写入至驱动晶体管DTFT
的第一极(即第三节点N3)。
[0062] 如图2所示,第二发光控制电路16与发光控制端EM、驱动晶体管DTFT的第二极(即第二节点N2)和发光器件18的第一极(即第五节点N5)连接,第二发光控制电路16被配置为
响应于发光控制端EM所提供的发光控制信号的控制,将驱动晶体管DTFT的第二极(即第二
节点N2)和发光器件18的第一极(即第五节点N5)导通。
[0063] 如图2所示,驱动晶体管DTFT被配置为响应于第一节点N1所提供的补偿电压的控制,通过第二发光控制电路16向发光器件18输出相应的驱动电流,以驱动发光器件18发光。
其中,发光器件18的第二极与电源负电压端ELVSS连接。
[0064]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电压切换子电路111与第一电源正电压线ELVDD1、第二电源正电压线ELVDD2、对应一行的扫描线GL和对应一行的子像素的电源正电压端ELVDD连接。第一
电压切换子电路111被配置为在与其连接的扫描线GL控制阈值补偿电路13工作时,响应于
对应连接的扫描线GL的控制,将第一电源正电压线ELVDD1所提供的第一电源正电压VDD1写
入至对应的电源正电压端ELVDD;第一电压切换子电路111还被配置为在与其连接的扫描线
GL控制阈值补偿电路13不工作时,响应于对应连接的扫描线GL的控制,将第二电源正电压
线ELVDD2所提供的第二电源正电压VDD2写入至对应的电源正电压端ELVDD。其中,第二电源正
电压VDD2大于第一电源正电压VDD1。
[0065]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电压切换子电路112与第一电源负电压线ELVSS1、第二电源负电压线ELVSS2、对应一行的扫描线GL和对应一行的子像素的电源负电压端ELVSS连接。第二
电压切换子电路112被配置为在与其连接的扫描线GL控制阈值补偿电路13工作时,响应于
对应连接的扫描线GL的控制,将第一电源负电压线ELVSS1所提供的第一电源负电压VSS1写
入至对应的电源负电压端ELVSS;第二电压切换子电路112还被配置为在与其连接的扫描线
GL控制阈值补偿电路13不工作时,响应于对应连接的扫描线GL的控制,将第二电源负电压
线ELVSS2所提供的第二电源负电压VSS2写入至对应的电源负电压端ELVSS。其中,第一电源负
电压VSS1的绝对值大于第二电源负电压VSS2的绝对值。
[0066]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非显示区域还包括栅极驱动电路(图中未示出)和数据驱动电路(图中未示出),栅极驱动电路与各扫描线GL连接,栅极驱动电路用于向各扫描线GL提供
扫描信号;数据驱动电路与各数据线DL连接,数据驱动电路用于向各数据线DL提供数据电
压Vdata。
[0067] 图3为图2中的子像素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每一子像素的像素驱动电路,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重置电路12包括第一晶体管T1,第一晶
体管T1的第一极与重置电压端init连接,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DTFT的控制
极N1连接,第一晶体管T1的控制极与第一复位控制端Reset(N)连接。
[0068] 在一些实施例中,阈值补偿电路13包括第二晶体管T2和存储电容C1;其中,第二晶体管T2的第一极与驱动晶体管DTFT的第二极N2连接,第二晶体管T2的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
DTFT的控制极N1连接,第二晶体管T2的控制极与对应的扫描线GL连接;存储电容C1的第一
端与电源正电压端ELVDD连接,存储电容C1的第二端与驱动晶体管DTFT的控制极N1连接。
[0069] 可以理解的是,前述“扫描线GL控制阈值补偿电路13工作”即指扫描线GL控制第二晶体管T2导通,前述“扫描线GL控制阈值补偿电路13不工作”即指扫描线GL控制第二晶体管
T2截止。
[0070]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写入电路14包括第三晶体管T3,第三晶体管T3的第一极与对应的数据线DL连接,第三晶体管T3的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DTFT的第一极N3连接,第三晶
体管T3的控制极与对应的扫描线GL连接。
[0071]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发光控制电路15包括第四晶体管T4,第四晶体管T4的第一极与电源正电压端ELVDD连接,第四晶体管T4的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DTFT的第一极N3连接,
第四晶体管T4的控制极与发光控制端EM连接。
[0072]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发光控制电路16包括第五晶体管T5,第五晶体管T5的第一极与驱动晶体管DTFT的第二极N2连接,第五晶体管T5的第二极与发光器件OLED的第一极N5
连接,第五晶体管T5的控制极与发光控制端EM连接。
[0073]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重置电路17包括第六晶体管T6,第六晶体管T6的第一极与重置电压端init连接,第六晶体管T6的第二极与发光器件OLED的第一极N5连接,第六晶体
管T6的控制极与第二复位控制端Reset(N+1)连接。
[0074]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电压切换子电路111包括第七晶体管T7和第八晶体管T8;其中,第七晶体管T7的第一极与第一电源正电压线ELVDD1连接,第七晶体管
T7的第二极与对应一行的子像素P的电源正电压端ELVDD连接,第七晶体管T7的控制极与对
应一行的扫描线GL连接;第八晶体管T8的第一极与第二电源正电压线ELVDD2连接,第八晶体
管T8的第二极与对应一行的子像素P的电源正电压端ELVDD连接,第八晶体管T8的控制极与
对应一行的扫描线GL连接。
[0075]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第二电压切换子电路112包括第九晶体管T9和第十晶体管T10;其中,第九晶体管T9的第一极与第一电源负电压线ELVSS1连接,第九晶体管
T9的第二极与对应一行的子像素P的电源负电压端ELVSS连接,第九晶体管T9的控制极与对
应一行的扫描线GL连接;第十晶体管T10的第一极与第二电源负电压线ELVSS2连接,第十晶
体管T10的第二极与对应一行的子像素P的电源负电压端ELVSS连接,第十晶体管T10的控制
极与对应一行的扫描线GL连接。
[0076]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七晶体管T7、第八晶体管T8中的一者为P型晶体管,另一者为N型晶体管,例如,第七晶体管T7为P型晶体管,第八晶体管T8为N型晶体管。第九晶体管T9、第
十晶体管T10中的一者为P型晶体管,另一者为N型晶体管,例如,第九晶体管T9为P型晶体
管,第十晶体管T10为N型晶体管。
[0077]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七晶体管T7、第九晶体管T9为P型晶体管的情形下,第一晶体管T1至第六晶体管T6、驱动晶体管DTFT也均为P型晶体管。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七晶体
管T7、第九晶体管T9为N型晶体管的情形下,第一晶体管T1至第六晶体管T6、驱动晶体管
DTFT也均为N型晶体管。
[0078] 图4为图3所示的像素驱动电路的一种工作时序图,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发光可以通过逐行开启发光实现,每行子像素P的发光通过该行的像素
驱动电路进行控制,每行像素驱动电路开启时,其他行的像素驱动电路为关闭状态。其中,
每行子像素P的显示时段可以包括初始化阶段t1、数据写入及补偿阶段t2、发光阶段t3,即
每行子像素P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工作过程包括:初始化阶段t1、数据写入及补偿阶段t2、发
光阶段t3。
[0079] 在下述描述中,以第一晶体管T1至第七晶体管T7、驱动晶体管DTFT、第九晶体管T9均为P型晶体管,以第八晶体管T8和第十晶体管T10均为N型晶体管为例进行描述,此种情形
下,可以理解的是,T1~T7、DTFT、T9在其控制极为低电平状态下导通,而在其控制极为高电
平状态下截止,相反地,T8、T10在其控制极为高电平状态下导通,而在其控制极为低电平状
态下截止。
[0080] 在初始化阶段t1,第一复位控制端Reset(N)提供低电平信号,第二复位控制端Reset(N+1)提供高电平信号,扫描线GL提供的扫描信号为高电平信号,发光控制端EM提供
高电平信号。
[0081] 此时,在第一复位控制端Reset(N)提供的低电平信号的控制下,第一晶体管T1导通,重置电压端init所提供的重置电压Vinit通过导通的第一晶体管T1写入至第一节点N1
(驱动晶体管DTFT的控制极,存储电容C1的第二端),以实现对驱动晶体管DTFT的控制极的
重置处理。同时,由于第二复位控制端Reset(N+1)、扫描线GL和发光控制端EM均提供高电平
信号,因此第二晶体管T2~第六晶体管T6均截止。
[0082] 与此同时,由于扫描线GL提供的扫描信号为高电平信号,因此第七晶体管T7、第九晶体管T9均截止,而第八晶体管T8在扫描线GL提供的高电平信号的控制下导通,第十晶体
管T10在扫描线GL提供的高电平信号的控制下导通。第二电源正电压线ELVDD2通过导通的第
八晶体管T8将其所提供的第二电源正电压VDD2写入至本行每个子像素P的电源正电压端
ELVDD,也即写入第四节点N4(存储电容C1的第一端);第二电源负电压线ELVSS2通过导通的第
十晶体管T10将其所提供的第二电源负电压VSS2写入至本行每个子像素P的电源负电压端
ELVSS。
[0083] 在数据写入及补偿阶段t2,第一复位控制端Reset(N)提供高电平信号,第二复位控制端Reset(N+1)提供低电平信号,扫描线GL提供的扫描信号为低电平信号,发光控制端
EM提供高电平信号。
[0084] 由于第一复位控制端Reset(N)提供高电平信号,因此第一晶体管T1截止,而发光控制端EM保持高电平状态,因此,第四晶体管T4和第六晶体管T6均截止。与此同时,在第二
复位控制端Reset(N+1)提供的低电平信号控制,第七晶体管T7导通,重置电压端init所提
供的重置电压VINT通过导通的第七晶体管T7写入至发光器件OLED的第一极,以对发光器件
OLED的第一极进行重置处理。
[0085] 与此同时,在扫描线GL提供的低电平信号的控制下,第三晶体管T3和第二晶体管T2均导通,数据线DL提供的数据电压Vdata通过导通的第三晶体管T3写入至第三节点N3(即
驱动晶体管DTFT的第一极),此时驱动晶体管DTFT处于导通状态,并通过导通的第二晶体管
T2对第一节点N1进行充电,直至第一节点N1处的电压充电至Vdata+Vth时,驱动晶体管DTFT
截止,充电结束。其中,Vdata为数据电压,Vth为驱动晶体管DTFT的阈值电压,Vdata+Vth为
补偿电压。
[0086] 同时,由于扫描线GL提供的扫描信号为低电平信号,因此第八晶体管T8、第十晶体管T10均截止,而第七晶体管T7在扫描线GL提供的低电平信号的控制下导通,第九晶体管T9
在扫描线GL提供的低电平信号的控制下导通。第一电源正电压线ELVDD1通过导通的第七晶
体管T7将其所提供的第一电源正电压VDD1写入至本行每个子像素P的电源正电压端ELVDD,
也即写入第四节点N4(存储电容C1的第一端);第一电源负电压线ELVSS1通过导通的第九晶
体管T9将其所提供的第一电源负电压VSS1写入至本行每个子像素P的电源负电压端ELVSS。
[0087] 需要说明的是,在驱动晶体管DTFT输出电流对第一节点N1进行充电过程中,由于第六晶体管T6截止,因此可避免发光器件OLED误发光,以提升显示效果。当然,在一些实施
例中,也可以无需设置第六晶体管T6,即可以无需设置第二发光控制电路16。
[0088] 在发光阶段t3,第一复位控制端Reset(N)提供高电平信号,第二复位控制端Reset(N+1)提供高电平信号,扫描线GL提供的扫描信号为高电平信号,发光控制端EM提供发光控
制信号,发光控制信号为低电平信号。
[0089] 由于第一复位控制端Reset(N)、第二复位控制端Reset(N+1)、扫描线GL均提供高电平信号,因此,第一晶体管T1、第二晶体管T2、第三晶体管T3和第六晶体管T7均截止。与此
同时,在发光控制端EM提供的低电平信号的控制下,第四晶体管T4和第五晶体管T5均导通。
[0090] 同时,由于扫描线GL提供的扫描信号为高电平信号,因此第七晶体管T7、第九晶体管T9均截止,而第八晶体管T8在扫描线GL提供的高电平信号的控制下导通,第十晶体管T10
在扫描线GL提供的高电平信号的控制下导通。第二电源正电压线ELVDD2通过导通的第八晶
体管T8将其所提供的第二电源正电压VDD2写入至本行每个子像素P的电源正电压端ELVDD,
也即写入第四节点N4(存储电容C1的第一端);第二电源负电压线ELVSS2通过导通的第十晶
体管T10将其所提供的第二电源负电压VSS2写入至本行每个子像素P的电源负电压端ELVSS。
[0091] 同时,驱动晶体管DTFT在第一节点N1处的电压即补偿电压Vdata+Vth的控制下,根据第一节点N1处的电压(即补偿电压Vdata+Vth)和电源正电压端ELVDD提供的工作电压即第
二电源正电压VDD2输出驱动电流I,以驱动发光器件OLED发光。其中,根据驱动晶体管DTFT
2 2
的饱和驱动电流公式可得:I=K*(Vgs‑Vth) =K*(Vdata+Vth‑VDD2‑Vth) =K*(VDD2‑
2
Vdata) 。
[0092] 其中,与驱动晶体管DTFT的工艺参数和几何尺寸有关的常数,K=(1/2)*μn*Cox*(W/L),Vgs为驱动晶体管DTFT的栅源电压,Vth为驱动晶体管DTFT的阈值电压。通过上式可
知,驱动晶体管DTFT的驱动电流I仅与数据电压Vdata和工作电压VDD2相关,而与驱动晶体
管DTFT的阈值电压Vth无关,实现了对阈值电压Vth的补偿,从而可避免流过发光器件OLED
的驱动电流受到阈值电压不均匀和漂移的影响,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流过发光器件OLED的驱
动电流I的均匀性。
[0093] 另一方面,从数据写入及补偿阶段t2到发光阶段t3,由于第二晶体管T2存在的寄生电容的影响,当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电压(即对应的扫描线的电压)由低电平信号变为高
电平信号,即第二晶体管T2从导通状态变为截止状态时,第二晶体管T2的源极会因其栅极
电压突然变高而变高,从而引起存储电容C1存储像素数据的一极(即第一节点N1、驱动晶体
管DTFT的栅极)发生电压变化,导致驱动晶体管DTFT的栅源极电压差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流
过发光器件OLED的电流不稳定,影响画面显示效果的同时也增加了发光器件OLED的功耗。
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该问题,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第二晶体管T2在对应的扫描线GL的扫描
信号的控制下导通时,第七晶体管T7、第九晶体管T9均响应于对应的扫描线GL的扫描信号
的控制而导通,第一电源正电压线ELVDD1通过导通的第七晶体管T7将第一电源正电压VDD1
写入本行每个子像素P的电源正电压端ELVDD,第一电源负电压线ELVSS1通过导通的第九晶体
管T9将第一电源负电压VSS1写入本行每个子像素P的电源负电压端ELVSS;而在第二晶体管
T2在对应的扫描线GL的扫描信号的控制下截至时,第八晶体管T8、第十晶体管T10均响应于
对应的扫描线GL的扫描信号的控制而导通,第二电源正电压线ELVDD2通过导通的第八晶体
管T8将第二电源正电压VDD2写入本行每个子像素P的电源正电压端ELVDD,第二电源负电压
线ELVSS2通过导通的第十晶体管T10将第二电源负电压VSS2写入本行每个子像素P的电源负
电压端ELVSS。
[0094] 换言之,从数据写入及补偿阶段t2到发光阶段t3,在第二晶体管T2从导通状态变为截至状态时,将供给发光器件OLED的第一极的电压(发光阶段t3时即为驱动晶体管DTFT
的源极电压)由第一电源正电压VDD1切换到第二电源正电压VDD2,将供给发光器件OLED的
第二极的电压由第一电源负电压VSS1切换到第二电源负电压VSS2。其中,第二电源正电压
VDD2大于第一电源正电压VDD1,第一电源负电压VSS1的绝对值大于第二电源负电压VSS2的
绝对值。也即从数据写入及补偿阶段t2到发光阶段t3,由于第二晶体管T2的寄生电容的影
响,驱动晶体管DTFT的栅极电压变化,而通过电压切换电路11的控制,驱动晶体管DTFT的源
极电压也从第一电源正电压VDD1变化为第一电源正电压VDD2,从而有效降低了驱动晶体管
DTFT的栅源极电压差的变化,有效补偿了由于第二晶体管T2由导通状态变为截止状态时造
成的驱动晶体管DTFT栅源极电压差的变化,使流过发光器件OLED的电流稳定,提升了像素
的亮度的均一性,提升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同时,保证了发光器件OLED的功耗不变。
[0095] 可以理解的是,在每一行子像素P对应连接两个电压切换电路11的情形下,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采用双边驱动的方式驱动像素发光,而在每一行子像素P对应连接一个
电压切换电路11的情形下,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采用单边驱动的方式驱动像素发光。
[0096] 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第一电压切换子电路被配置为在与其连接的扫描线控制阈值补偿电路工作时,响应于对应的扫描线的控制,将第一电源正电压线所提供
的第一电源正电压写入至对应的电源正电压端,在与其连接的扫描线控制阈值补偿电路不
工作时,响应于对应的扫描线的控制,将第二电源正电压线所提供的第二电源正电压写入
至对应的电源正电压端;第二电压切换子电路被配置为在与其连接的扫描线控制阈值补偿
电路工作时,响应于对应的扫描线的控制,将第一电源负电压线所提供的第一电源负电压
写入至对应的电源负电压端,在与其连接的扫描线控制阈值补偿电路不工作时,响应于对
应的扫描线的控制,将第二电源负电压线所提供的第二电源负电压写入至对应的电源负电
压端。从而在改善由于开关薄膜晶体管存在的寄生电容导致显示面板显示亮度不均的问
题,以提升显示效果的同时,保证发光器件的功耗不会发生变化。
[0097] 相应的,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
[0098] 其中,显示装置可以是电视、显示器、数码相框、手机、平板电脑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0099]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显示面板的像素驱动方法的流程图,其中,显示面板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关于该显示面板的具体描述可参见前述实施
例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设定n为正整数,则第n行子像素
的像素驱动方法包括:
[0100] 步骤S1、在对应的扫描线控制阈值补偿电路工作时,第一电压切换子电路响应于对应的扫描线的控制,将第一电源正电压线所提供的第一电源正电压写入至对应的电源正
电压端;第二电压切换子电路响应于对应的扫描线的控制,将第一电源负电压线所提供的
第一电源负电压写入至对应的电源负电压端。
[0101] 具体地,参见图1至图4,在第n行扫描线GL所提供的扫描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控制第二晶体管T2导通,同时,第七晶体管T7响应于该第n行扫描线GL的控制而导通,使得第
一电源正电压线ELVDD1所提供的第一电源正电压VDD1通过导通的第七晶体管T7写入至第n
行子像素P的每个子像素P的电源正电压端ELVDD;第九晶体管T9响应于该第n行扫描线GL的
控制而导通,使得第一电源负电压线ELVSS1所提供的第一电源负电压VSS1通过导通的第九
晶体管T9写入至第n行子像素P的每个子像素P的电源负电压端ELVSS。
[0102] 步骤S2、在对应的扫描线控制阈值补偿电路不工作时,第一电压切换子电路响应于对应的扫描线的控制,将第二电源正电压线所提供的第二电源正电压写入至对应的电源
正电压端;第二电压切换子电路响应于对应的扫描线的控制,将第二电源负电压线所提供
的第二电源负电压写入至对应的电源负电压端。
[0103] 具体地,参见图1至图4,在第n行扫描线GL所提供的扫描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控制第二晶体管T2截止,同时,第八晶体管T8响应于该第n行扫描线GL的控制而导通,使得第
二电源正电压线ELVDD2所提供的第二电源正电压VDD2通过导通的第八晶体管T8写入至第n
行子像素P的每个子像素P的电源正电压端ELVDD;第十晶体管T10响应于该第n行扫描线GL的
控制而导通,使得第二电源负电压线ELVSS2所提供的第二电源负电压VSS2通过导通的第十
晶体管T10写入至第n行子像素P的每个子像素P的电源负电压端ELVSS。
[0104] 此外,该像素驱动方法包括上述初始化阶段t1、数据写入及补偿阶段t2和发光阶段t3的步骤,关于该像素驱动方法的具体相关描述可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
赘述。
[0105]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公开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公开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
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公开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