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转换装置、方法及车辆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0501071.5

文献号 : CN11139171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凌和平潘华闫磊谢飞跃高文

申请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申请涉及一种能量转换装置、方法及车辆。装置包括:能量交换接口;变压器电路,变压器电路的第一端与能量交换接口的正极连接,变压器电路的第二端与能量交换接口的负极连接,变压器电路的第三端与电池的正极连接,变压器电路的第四端与电池的负极连接;电池振荡加热电路,电池振荡加热电路与电池连接;控制器,被配置为在第一预设状态下,控制电池与电池振荡加热电路之间进行充电和放电,以实现对电池的加热,同时控制变压器电路进行升压或降压以对电池充电。由此,能够在控制电池与电池振荡加热电路中进行充电和放电以实现对电池进行加热期间,控制变压器电路进行升压或降压以对电池充电,这样就能够在电池自加热的时候实现电池的充电。

权利要求 :

1.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能量交换接口;

变压器电路,所述变压器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能量交换接口的正极连接,所述变压器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能量交换接口的负极连接,所述变压器电路的第三端与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变压器电路的第四端与所述电池的负极连接;

电池振荡加热电路,所述电池振荡加热电路与所述电池连接;

控制器,被配置为在第一预设状态下,控制所述电池与所述电池振荡加热电路之间进行充电和放电,以实现对所述电池的加热,同时控制所述变压器电路进行升压或降压以对所述电池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功率因数校正电路;

其中,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包括:

三相桥臂,所述三相桥臂的第一汇流端与所述变压器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三相桥臂的第二汇流端与所述变压器电路的第二端连接;

第一电感,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能量交换接口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三相桥臂的第一相桥臂的中点连接;

第二电感,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能量交换接口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三相桥臂的第二相桥臂的中点连接;

所述能量交换接口的负极与所述三相桥臂的第三相桥臂的中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第一预设状态下,控制所述电池与所述电池振荡加热电路之间进行充电和放电,以实现对所述电池的加热,同时控制所述三相桥臂中与电感连接的至少一相桥臂的上桥臂和第三相桥臂的下桥臂导通,以及控制所述变压器电路进行升压或降压以对所述电池充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单刀双掷开关,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公共端与所述能量交换接口的正极连接,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一选通端与所述变压器电路第一端连接,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二选通端与所述电池连接;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第一预设状态下,控制所述电池与所述电池振荡加热电路之间进行充电和放电,以实现对所述电池的加热,同时控制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一选通端连接至所述变压器电路,以及控制所述变压器电路进行升压或降压以对所述电池充电;

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第二预设状态下,控制所述电池振荡加热电路处于不对所述电池进行加热的状态,同时控制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二选通端连接至所述电池,对所述电池进行直接充电。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单刀双掷开关,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公共端与所述能量交换接口正极连接,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一选通端与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连接,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二选通端与所述电池连接;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在第三预设状态下,控制所述电池与所述电池振荡加热电路之间进行充电和放电,以实现对所述电池的加热,同时控制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一选通端连接至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以及控制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三相桥臂的上桥臂和下桥臂交替导通、所述变压器电路进行升压或降压,以对所述电池充电;

在第二预设状态下,控制所述电池振荡加热电路处于不对所述电池进行加热的状态,同时控制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二选通端连接至所述电池,对所述电池进行直接充电;

在第四预设状态下,控制所述电池振荡加热电路处于不对所述电池进行加热的状态,同时控制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一选通端连接至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以及控制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三相桥臂的上桥臂和下桥臂交替导通、所述变压器电路进行升压或降压,以对所述电池充电。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单刀三掷开关,其中,所述单刀三掷开关的公共端与所述能量交换接口正极连接,所述单刀三掷开关的第一选通端与所述变压器电路第一端连接,单刀三掷开关的第二选通端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单刀三掷开关的第三选通端与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连接;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在第一预设状态下,控制所述电池与所述电池振荡加热电路之间进行充电和放电,以实现对所述电池的加热,同时控制所述单刀三掷开关的第一选通端连接至所述变压器电路,以及控制所述变压器电路进行升压或降压以对所述电池充电;或者,在第三预设状态下,控制所述电池与所述电池振荡加热电路之间进行充电和放电,以实现对所述电池的加热,同时控制所述单刀三掷开关的第三选通端连接至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以及控制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三相桥臂的上桥臂和下桥臂交替导通、所述变压器电路进行升压或降压,以对所述电池充电;

在第二预设状态下,控制所述电池振荡加热电路处于不对所述电池进行加热的状态,同时控制所述单刀三掷开关的第二选通端连接至所述电池,对所述电池进行直接充电;

在第四预设状态下,控制所述电池振荡加热电路处于不对所述电池进行加热的状态,同时控制所述单刀三掷开关的第三选通端连接至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以及控制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三相桥臂的上桥臂和下桥臂交替导通、所述变压器电路进行升压或降压,以对所述电池充电;

在第五预设状态下,控制所述电池振荡加热电路处于不对所述电池进行加热的状态,同时控制所述单刀三掷开关的第一选通端连接至所述变压器电路,以及控制所述变压器电路进行升压或降压以对所述电池充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电路包括:

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能量交换接口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能量交换接口的负极连接;

二相第一桥臂,所述二相第一桥臂的第一汇流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二相第一桥臂的第二汇流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

第三电感,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二相第一桥臂的第一相桥臂的中点连接;

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二相第一桥臂的第二相桥臂的中点连接;

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

二相第二桥臂,所述二相第二桥臂的第一汇流端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二相第二桥臂的第二汇流端与所述电池的负极连接;

第四电感,所述第四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变压器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四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二相第二桥臂的第一相桥臂的中点连接;

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变压器的第四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二相第二桥臂的第二相桥臂的中点连接;

第四电容,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二相第二桥臂的第一汇流端、所述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二相第二桥臂的第二汇流端、所述电池的负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振荡加热电路包括以下中任一者:N相桥臂、N个线圈,其中,所述N相桥臂的第一汇流端连接所述电池的正极,所述N相桥臂的第二汇流端连接所述电池的负极,所述N个线圈的第一端一一对应连接至所述N相桥臂的中点,所述N个线圈的第二端共接, N≥2;

N相桥臂、N个线圈和第六电容,所述N相桥臂的第一汇流端连接所述电池的正极,所述N相桥臂的第二汇流端连接所述电池的负极,所述N个线圈的第一端一一对应连接至所述N相桥臂的中点,所述N个线圈的第二端共接,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N个线圈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N相桥臂的第二汇流端连接,N≥1;

N相桥臂、N个线圈和第五电容,所述N个线圈的第一端一一对应连接至所述N相桥臂的中点,所述N个线圈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电池的正极,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N相桥臂的第一汇流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N相桥臂的第二汇流端连接,所述N相桥臂的第二汇流端连接至所述电池的负极,N≥1。

9.一种能量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第一预设状态下,控制电池与电池振荡加热电路之间进行充电和放电,以实现对所述电池的加热;

同时控制变压器电路进行升压或降压以对所述电池充电;

其中,所述变压器电路的第一端与能量交换接口的正极连接,所述变压器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能量交换接口的负极连接,所述变压器电路的第三端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变压器电路的第四端与所述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电池振荡加热电路与所述电池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变压器电路进行升压或降压以对所述电池充电,包括:控制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三相桥臂中与电感连接的至少一相桥臂的上桥臂和第三相桥臂的下桥臂导通,并控制所述变压器电路进行升压或降压以对所述电池充电;

其中,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包括:三相桥臂,所述三相桥臂的第一汇流端与所述变压器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三相桥臂的第二汇流端与所述变压器电路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感,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能量交换接口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三相桥臂的第一相桥臂的中点连接;第二电感,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能量交换接口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三相桥臂的第二相桥臂的中点连接;所述能量交换接口的负极与所述三相桥臂的第三相桥臂的中点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第二预设状态下,控制所述电池振荡加热电路处于不对所述电池进行加热的状态且所述变压器电路处于不对所述电池充电的状态,对所述电池进行直接充电。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第三预设状态下,控制所述电池与电池振荡加热电路之间进行充电和放电,以实现对所述电池的加热;控制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三相桥臂的上桥臂和下桥臂交替导通、所述变压器电路进行升压或降压以对所述电池充电。

13.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及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能量转换装置。

说明书 :

能量转换装置、方法及车辆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车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能量转换装置、方法及车辆。

背景技术

[0002] 当电池处于低温状态时,需要对电池进行自加热。而如果此时电池还需要充电的话,就需要等待自加热完成之后再进行插枪操作,充电桩才可对电池进行充电。因此亟需解决如何在自加热期间能够对电池进行充电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量转换装置、方法及车辆。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包括:能量交换接口;变压器电路,所述变压器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能量交换接口的正极连接,所述变压器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能量交换接口的负极连接,所述变压器电路的第三端与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变压器电路的第四端与所述电池的负极连接;电池振荡加热电路,所述电池振荡加热电路与所述电池连接;控制器,被配置为在第一预设状态下,控制所述电池与所述电池振荡加热电路之间进行充电和放电,以实现对所述电池的加热,同时控制所述变压器电路进行升压或降压以对所述电池充电。
[0005]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其中,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包括:三相桥臂,所述三相桥臂的第一汇流端与所述变压器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三相桥臂的第二汇流端与所述变压器电路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感,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能量交换接口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三相桥臂的第一相桥臂的中点连接;第二电感,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能量交换接口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三相桥臂的第二相桥臂的中点连接;所述能量交换接口的负极与所述三相桥臂的第三相桥臂的中点连接。
[0006]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第一预设状态下,控制所述电池与所述电池振荡加热电路之间进行充电和放电,以实现对所述电池的加热,同时控制所述三相桥臂中与电感连接的至少一相桥臂的上桥臂和第三相桥臂的下桥臂导通,以及控制所述变压器电路进行升压或降压以对所述电池充电。
[0007]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单刀双掷开关,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公共端与所述能量交换接口正极连接,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一选通端与所述变压器电路第一端连接,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二选通端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第一预设状态下,控制所述电池与所述电池振荡加热电路之间进行充电和放电,以实现对所述电池的加热,同时控制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一选通端连接至所述变压器电路,以及控制所述变压器电路进行升压或降压以对所述电池充电;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第二预设状态下,控制所述电池振荡加热电路处于不对所述电池进行加热的状态,同时控制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二选通端连接至所述电池,对所述电池进行直接充电。
[0008]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单刀双掷开关,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公共端与所述能量交换接口正极连接,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一选通端与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连接,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二选通端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第三预设状态下,控制所述电池与所述电池振荡加热电路之间进行充电和放电,以实现对所述电池的加热,同时控制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一选通端连接至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以及控制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三相桥臂的上桥臂和下桥臂交替导通、所述变压器电路进行升压或降压,以对所述电池充电;
[0009] 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第二预设状态下,控制所述电池振荡加热电路处于不对所述电池进行加热的状态,同时控制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二选通端连接至所述电池,对所述电池进行直接充电;在第四预设状态下,控制所述电池振荡加热电路处于不对所述电池进行加热的状态,同时控制所述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一选通端连接至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以及控制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三相桥臂的上桥臂和下桥臂交替导通、所述变压器电路进行升压或降压,以对所述电池充电。
[0010]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单刀三掷开关,其中,所述单刀三掷开关的公共端与所述能量交换接口正极连接,所述单刀三掷开关的第一选通端与所述变压器电路第一端连接,单刀三掷开关的第二选通端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单刀三掷开关的第三选通端与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第一预设状态下,控制所述电池与所述电池振荡加热电路之间进行充电和放电,以实现对所述电池的加热,同时控制所述单刀三掷开关的第一选通端连接至所述变压器电路,以及控制所述变压器电路进行升压或降压以对所述电池充电;或者,在第三预设状态下,控制所述电池与所述电池振荡加热电路之间进行充电和放电,以实现对所述电池的加热,同时控制所述单刀三掷开关的第三选通端连接至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以及控制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三相桥臂的上桥臂和下桥臂交替导通、所述变压器电路进行升压或降压,以对所述电池充电;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第二预设状态下,控制所述电池振荡加热电路处于不对所述电池进行加热的状态,同时控制所述单刀三掷开关的第二选通端连接至所述电池,对所述电池进行直接充电;在第四预设状态下,控制所述电池振荡加热电路处于不对所述电池进行加热的状态,同时控制所述单刀三掷开关的第三选通端连接至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以及控制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三相桥臂的上桥臂和下桥臂交替导通、所述变压器电路进行升压或降压,以对所述电池充电;在第五预设状态下,控制所述电池振荡加热电路处于不对所述电池进行加热的状态,同时控制所述单刀三掷开关的第一选通端连接至所述变压器电路,以及控制所述变压器电路进行升压或降压以对所述电池充电。
[0011] 可选地,所述变压器电路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能量交换接口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能量交换接口的负极连接;二相第一桥臂,所述二相第一桥臂的第一汇流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二相第一桥臂的第二汇流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第三电感,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二相第一桥臂的第一相桥臂的中点连接;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二相第一桥臂的第二相桥臂的中点连接;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电感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二相第二桥臂,所述二相第二桥臂的第一汇流端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二相第二桥臂的第二汇流端与所述电池的负极连接;第四电感,所述第四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变压器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四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二相第二桥臂的第一相桥臂的中点连接;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变压器的第四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二相第二桥臂的第二相桥臂的中点连接;第四电容,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二相第二桥臂的第一汇流端、所述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二相第二桥臂的第二汇流端、所述电池的负极连接。
[0012] 可选地,所述电池振荡加热电路包括以下中任一者:N相桥臂、N个线圈,其中,所述N相桥臂的第一汇流端连接所述电池的正极,所述N相桥臂的第二汇流端连接所述电池的负极,所述N个线圈的第一端一一对应连接至所述N相桥臂的中点,所述N个线圈的第二端共接, N≥2;N相桥臂、N个线圈和第六电容,所述N相桥臂的第一汇流端连接所述电池的正极,所述N相桥臂的第二汇流端连接所述电池的负极,所述N个线圈的第一端一一对应连接至所述N相桥臂B3的中点,所述N个线圈的第二端共接,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N个线圈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N相桥臂的第二汇流端连接,N≥1;N相桥臂、N个线圈和第五电容,所述N个线圈的第一端一一对应连接至所述N相桥臂的中点,所述N个线圈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电池的正极,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N相桥臂的第一汇流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N相桥臂的第二汇流端连接,所述N相桥臂的第二汇流端连接至所述电池的负极,N≥1。
[0013]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能量转换方法,包括:在第一预设状态下,控制电池与电池振荡加热电路之间进行充电和放电,以实现对所述电池的加热;同时控制变压器电路进行升压或降压以对所述电池充电;其中,所述变压器电路的第一端与能量交换接口的正极连接,所述变压器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能量交换接口的负极连接,所述变压器电路的第三端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变压器电路的第四端与所述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电池振荡加热电路与所述电池连接。
[0014] 可选地,所述控制变压器电路进行升压或降压以对所述电池充电,包括:控制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三相桥臂中与电感连接的至少一相桥臂的上桥臂和第三相桥臂的下桥臂导通,并控制所述变压器电路进行升压或降压以对所述电池充电;其中,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包括:三相桥臂,所述三相桥臂的第一汇流端与所述变压器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三相桥臂的第二汇流端与所述变压器电路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感,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能量交换接口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三相桥臂的第一相桥臂的中点连接;第二电感,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能量交换接口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三相桥臂的第二相桥臂的中点连接;所述能量交换接口的负极与所述三相桥臂的第三相桥臂的中点连接。
[0015]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第三预设状态下,控制所述电池与电池振荡加热电路之间进行充电和放电,以实现对所述电池的加热;控制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三相桥臂的上桥臂和下桥臂交替导通、所述变压器电路进行升压或降压以对所述电池充电。
[0016]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第二预设状态下,控制所述电池振荡加热电路处于不对所述电池进行加热的状态且所述变压器电路处于不对所述电池充电的状态,对所述电池进行直接充电。
[0017]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控制电池与电池振荡加热电路中进行充电和放电以实现对电池进行加热期间,控制变压器电路进行升压或降压以对电池充电,这样就能够在电池自加热的时候实现电池的充电。
[0018] 本申请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9]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但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0]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能量转换装置的结构框图。
[0021]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能量转换装置的电路拓扑图。
[0022] 图3和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变压器电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23]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能量转换装置的电路拓扑图。
[0024]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能量转换装置的电路拓扑图。
[0025]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能量转换装置的电路拓扑图。
[0026]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能量转换装置的电路拓扑图。
[0027] 图9和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和变压器电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28]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能量转换装置的电路拓扑图。
[0029]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能量转换装置的电路拓扑图。
[0030]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能量转换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0032]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能量转换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该能量转换装置包括:能量交换接口100、变压器电路200、电池振荡加热电路400以及控制器500。
[0033] 其中,变压器电路200,可以用于实现能量的可控隔离传输,变压器电路200的第一端与能量交换接口100的正极连接,变压器电路200的第二端与能量交换接口100的负极连接,变压器电路200的第三端与电池的正极连接,变压器电路200的第四端与电池300的负极连接;电池振荡加热电路400,电池300振荡加热电路与电池300连接;控制器500,被配置为在第一预设状态下,控制电池300与电池300振荡加热电路之间进行充电和放电(例如循环充电和放电),以实现对电池300的加热,同时控制变压器电路200进行升压或降压以对电池300充电。上述的循环充电和放电指的是充电和放电以一定频率切换多次。
[0034] 在本申请中,第一预设状态指的是电池300在执行自加热期间能够进行通过变压器电路充电的一种状态。
[0035]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控制电池与电池振荡加热电路中进行充电和放电以实现对电池进行加热期间,控制变压器电路进行升压或降压以对电池充电,这样就能够在电池自加热的时候实现电池的充电。
[0036] 如图2所示,变压器电路200包括:第一电容C1、二相第一桥臂B1、第三电感L3、第二电容C2、变压器TX、二相第二桥臂B2、第四电感L4、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其中,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与能量交换接口100的正极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与能量交换接口100的负极连接;二相第一桥臂B1的第一汇流端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二相第一桥臂B1的第二汇流端与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第三电感L3的第一端与二相第一桥臂B1的第一相桥臂(即图2中所示的二相第一桥臂B1的左桥臂)的中点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与二相第一桥臂B1的第二相桥臂(即图2中所示的二相第一桥臂B1的右桥臂)的中点连接;变压器TX的第一端与第三电感L3的第二端连接,变压器TX的第二端与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连接;二相第二桥臂B2的第一汇流端与电池300的正极连接,二相第二桥臂B2的第二汇流端与电池300的负极连接;第四电感L4的第一端与变压器的第三端连接,第四电感L4的第二端与二相第二桥臂B2的第一相桥臂(即图2中所示的二相第二桥臂B2的左桥臂)的中点连接;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与变压器TX的第四端连接,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与二相第二桥臂B2的第二相桥臂(即图2中所示的二相第二桥臂B2的右桥臂)的中点连接;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分别与二相第二桥臂B2的第一汇流端、电池300的正极连接,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分别与二相第二桥臂B2的第二汇流端、电池300的负极连接。
[0037] 当变压器TX为升压变压器时,在第一预设状态下,控制器500可以控制变压器电路200进行升压以对电池300充电;而当变压器TX为降压变压器时,在第一预设状态下,控制器
500可以控制变压器电路200进行降压以对电池300充电。
[0038] 其中,在电池300加热期间,利用图2中所示的变压器电路200进行升压或降压以对电池300充电的具体流程如下:
[0039] 如图3所示,电流从能量交换接口100的正极依次经过二相第一桥臂B1的第一相桥臂的上桥臂、第三电感L3流向变压器TX的第一端,之后,从变压器TX的第二端经过第二电容C2、二相第一桥臂B1的第二相桥臂的下桥臂流入能量交换接口100的负极;同时,电流从变压器TX的第三端依次经过第四电感L4、二相第二桥臂B2的第一相桥臂的上桥臂流入电池300的正极,电流从变压器TX的第四端依次经过第三电容C3、二相第二桥臂B2的第二桥臂的下桥臂流入电池300的负极。
[0040] 如图4所示,电流从能量交换接口100的正极依次经过二相第一桥臂B1的第二相桥臂的上桥臂和第二电容C2流向TX变压器的第二端,之后,从变压器TX的第一端依次经过第三电感L3、二相第一桥臂B1的第一相桥臂的下桥臂流入能量交换接口100的负极。同时,电流从变压器TX的第四端通过第三电容C3、二相第二桥臂B2的第二相桥臂的上桥臂流入电池300的正极,电流从变压器TX的第三端依次经过第四电感L4、二相第二桥臂B2的第一相桥臂的下桥臂流入电池300的负极。
[0041] 控制器500通过控制二相第一桥臂B1的上下桥臂和二相第二桥臂B2的上下桥臂交替导通,使得图3和图4的状态交替工作,实现对电池300的充电。
[0042] 在本申请中,电池振荡加热电路400的结构可以有多种。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电池振荡加热电路400包括N相桥臂B3、N个线圈KM,其中,N相桥臂B3的第一汇流端连接电池300的正极,N相桥臂B3的第二汇流端连接电池300的负极,N个线圈KM的第一端一一对应连接至N相桥臂的中点,N个线圈KM的第二端共接,其中,N≥2。
[0043] 虽然图5是以N=3为例进行图示的,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图5的桥臂数量和线圈数量仅是示例。
[0044] 控制器500被配置为在第一预设状态下,控制电池振荡加热电路400中的N个线圈KM与电池300进行充电和放电,以实现对电池300的加热,以及控制控制变压器电路200进行升压或降压以对电池300充电。其中,在第一预设状态下,利用图2中的N相桥臂B3、N个线圈KM,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对电池300的加热:利用N个线圈KM作为限流缓冲装置,控制N相桥臂B3的导通方式,同时调节导通的桥臂的占空比来控制电池回路相电流,使电池内阻发热从而带动电池温度升高,实现电池300的可控升温。
[0045]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电池振荡加热电路400包括:N相桥臂B3、N个线圈KM和第六电容C6,N相桥臂B3的第一汇流端连接电池300的正极,N相桥臂B3的第二汇流端连接电池300的负极,N个线圈KM的第一端一一对应连接至N相桥臂B3的中点,N个线圈KM的第二端共接,第六电容C6的第一端与N个线圈KM的第二端连接,第六电容C6的第二端与N相桥臂B3的第二汇流端连接,N≥1。
[0046] 虽然图2是以N=3为例进行图示的,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图2的桥臂数量和线圈数量仅是示例。
[0047] 控制器500被配置为在第一预设状态下,控制电池振荡加热电路400中的N个线圈KM、第六电容C6与电池300进行充电和放电,以实现对电池300的加热,以及控制控制变压器电路200进行升压或降压以对电池300充电。其中,在第一预设状态下,利用图2中的N相桥臂B3、N个线圈KM、和第六电容C6,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对电池300的加热:
[0048] 首先,在第一过程中,控制器500可以控制N相桥臂B3的所有下桥臂断开,并控制N相桥臂B3的至少一个上桥臂导通,此时,电流从电池300的正极流出,流经导通的上桥臂、与导通的上桥臂连接的线圈和第六电容C6,最后回到电池300的负极。在该过程中,电池300为向外放电状态,第六电容C6接收与导通的上桥臂连接的线圈的能量,电压不断增大,实现储能。
[0049] 接下来,在第二过程中,控制器500可以控制N相桥臂B3的所有上桥臂断开,并控制N相桥臂B3的下桥臂中、与存在续流电流的线圈连接的下桥臂导通,此时,电流从存在续流电流的线圈流出,流经第六电容C6和导通的下桥臂,最后回到存在续流电流的线圈。在该过程中,由于线圈的续流作用,第六电容C6继续接收线圈的能量,电压不断增大。
[0050] 在第三过程中,随着第六电容C6两端的电压不断增大,第六电容C6会自动从接收N个线圈KM的能量变换为向该N个线圈KM释放能量,此时,电流从第六电容C6流出,流经与导通的下桥臂连接的线圈、导通的下桥臂,最后回到第六电容C6。在该过程中,第六电容C6两端的电压不断减小。
[0051] 之后,在第四过程中,控制器500可以控制N相桥臂B3的所有下桥臂断开,控制N相桥臂B3的至少一个上桥臂导通,此时,电流从第六电容C6流出,流经与导通的上桥臂连接的线圈、导通的上桥臂、电池300的正极和电池300的负极,最后回到第六电容C6。在该过程中,电池300为充电状态。
[0052] 随着第六电容C6两端的电压不断降低,第六电容C6和与导通的上桥臂连接的线圈由向电池释放能量切换到接收电池的能量,此时,电流流向又回到第一过程中所述的流向,电池300开始向外放电。
[0053] 上述四个过程不断循环,使第六电容C6与电池300之间能够快速进行循环式充电和放电。由于电池内阻的存在,产生大量的热使得电池快速升温,提高电池加热效率。
[0054] 在又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电池振荡加热电路400包括:N相桥臂B3、N个线圈KM和第五电容C5,N个线圈KM的第一端一一对应连接至N相桥臂B3的中点,N个线圈KM的第二端连接至电池300的正极,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与N相桥臂B3的第一汇流端连接,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与N相桥臂B3的第二汇流端连接,N相桥臂B3的第二汇流端连接至电池300的负极,其中,N≥1。
[0055] 虽然图6是以N=3为例进行图示的,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图6的桥臂数量和线圈数量仅是示例。
[0056] 控制器500被配置为在第一预设状态下,控制电池振荡加热电路400中的N个线圈KM、第五电容C5与电池300进行充电和放电,以实现对电池300的加热,以及控制控制变压器电路200进行升压或降压以对电池300充电。其中,在第一预设状态下,利用图2中的N相桥臂B3、N个线圈KM和第五电容C5,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对电池300的加热:利用N个线圈KM、第五电容C5作为限流缓冲装置,控制N相桥臂B3的导通方式,同时调节导通的桥臂的占空比来控制电池回路相电流,使电池内阻发热从而带动电池温度升高,实现电池300的可控升温。
[0057] 在一种实施例中,图2、图5和图6中的N个线圈KM为电机绕组(例如驱动电机的电机绕组),N相桥臂B3为桥臂变换器。也即,车辆上的现有电机绕组和桥臂变换器被复用了,使得能够根据需要而实现不同的功能,例如:在电池需要自加热时,N个线圈KM和N相桥臂B3能够被应用于本申请中描述的各种自加热流程中;在需要驱动车辆时,N个线圈KM和N相桥臂B3能够被切换成通过控制桥臂变换器使与电机绕组对应的电机输出功率,进而驱动车辆。这样,就能够通过复用车辆电机绕组和桥臂变换器,来根据需要实现不同的功能,而且还节省了车辆成本。
[0058]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能量转换装置的电路拓扑图。如图7所示,能量转换装置还包括:单刀双掷开关K1,单刀双掷开关K1的公共端K11与能量交换接口100正极连接(具体地,单刀双掷开关K1的公共端K11与能量交换接口100的正极连接),单刀双掷开关K1的第一选通端K12与变压器电路200第一端连接(具体地,单刀双掷开关K1的第一选通端K12与变压器电路200的二相第一桥臂B1的第一汇流端连接),单刀双掷开关K1的第二选通端K13与电池300连接(具体地,单刀双掷开关K1的第二选通端K13与电池300的正极连接,同时,电压300的负极与能量交换接口100连接);控制器500,被配置为在第一预设状态下,控制电池300与电池振荡加热电路400之间进行充电和放电,以实现对电池300的加热,同时控制单刀双掷开关K1的第一选通端K12连接至变压器电路200,以及控制变压器电路200进行升压或降压以对电池300充电;控制器500,还被配置为在第二预设状态下,控制电池振荡加热电路400处于不对电池300进行加热的状态,同时控制单刀双掷开关K1的第二选通端K13连接至电池300,对电池300进行直接充电,可以实现快速充电且充电能耗最低。
这样,就能够在电池300不需要自加热的情况下,对电池300进行直接充电。
[0059] 在本申请中,第二预设状态指的是在电池不需要自加热的情况下利用直接充电方式对电池进行充电的状态。
[0060]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的能量转换装置因为增加了单刀双掷开关K1,使得本申请具有两种充电方式。第一种充电方式是通过变压器电路200进行充电,第二种充电方式是对电池300进行直接充电,而且这两种充电方式不会并行执行。在电池振荡加热电路400与电池300进行充电和放电以对电池300进行自加热期间,需要将单刀双掷开关K1的第一选通端K12连接至变压器电路,此时,直接充电的方式不起作用,而且如果在自加热期间电池300有充电需求的话,需要通过变压器电路200对电池300进行充电。在电池振荡加热电路400与电池300不进行充电和放电以对电池300进行加热的情况下,如果电池300有充电需求的话,由于此时电池300的两端没有因自加热导致的电压波动,所以可以将单刀双掷开关K1的第一选通端K12连接至变压器电路200,以利用变压器电路200对电池300进行充电,或者也可以将单刀双掷开关K1的第二选通端K13连接至电池300,以对电池300进行直接充电。
[0061]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能量转换装置的电路拓扑图。如图8所示,能量转换装置还包括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PFC)电路600,其中,它可以用于对输入的电信号进行功率因数校正,输出经功率因数校正后的电流信号。
[0062] 如图8所示,功率因数校正电路600包括:三相桥臂B4,三相桥臂B4的第一汇流端与变压器电路200的第一端连接,三相桥臂B4的第二汇流端与变压器电路200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感L1,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与能量交换接口100的正极连接,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与三相桥臂B4的第一相桥臂(即图8所示的三相桥臂B4的左数第一个桥臂)的中点连接;第二电感L2,第二电感L2的第一端与能量交换接口100的正极连接,第二电感L2的第二端与三相桥臂B4的第二相桥臂(即图8所示的三相桥臂B4的左数第二个桥臂)的中点连接;能量交换接口100的负极与三相桥臂B4的第三相桥臂(即图8所示的三相桥臂B4的左数第三个桥臂)的中点连接。
[0063] 在本申请中,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2可以用于存储能量和释放能量。
[0064] 控制器500被配置为在第一预设状态下,控制电池300与电池振荡加热电路400之间进行充电和放电,以实现对电池300的加热,同时控制三相桥臂B4中与电感连接的至少一相桥臂的上桥臂和第三相桥臂的下桥臂导通,以及控制变压器电路200进行升压或降压以对电池300充电;或者,在第一预设状态下,控制电池300与电池振荡加热电路400之间进行充电和放电,以实现对电池300的加热,同时控制三相桥臂B4的上桥臂和下桥臂交替导通、变压器电路200进行升压或降压,以对电池300充电。
[0065] 其中,在电池300加热期间,利用图8中所示的PFC电路600和变压器电路200对电池300充电的具体流程如下:
[0066] 如图9所示,电流从能量交换接口100的正极依次经过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2、三相桥臂B4的第一相桥臂的上桥臂和三相桥臂B4的第二相桥臂的上桥臂、二相第一桥臂B1的第一相桥臂的上桥臂、第三电感L3流向变压器TX的第一端,之后,从变压器TX的第二端经过第二电容C2、二相第一桥臂B1的第二相桥臂的下桥臂流入能量交换接口100的负极;同时,电流从变压器TX的第三端依次经过第四电感L4、二相第二桥臂B2的第一相桥臂的上桥臂流入电池300的正极,电流从变压器TX的第四端依次经过第三电容C3、二相第二桥臂B2的第二桥臂的下桥臂流入电池300的负极。
[0067] 如图10所示,电流从能量交换接口100的正极依次经过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2、三相桥臂B4的第一相桥臂的下桥臂和三相桥臂B4的第二相桥臂的下桥臂、二相第一桥臂B1的第二相桥臂的下桥臂、第二电容C2流向TX变压器的第二接口,从TX变压器的第一接口经过电感L3和B1的第一桥臂的上桥臂流出TX变压器,在经过B4的第三桥臂的上桥臂流入能量交换接口的负极。TX变压器的第四接口通过电容C3和B2的第二桥臂的上桥臂流入电池正极,TX变压器的第三接口通过电感L4和B2的第一桥臂的下桥臂流入电池负极。
[0068] 控制器500通过控制三相桥臂B4的上下桥臂交替导通,并控制二相第一桥臂B1的上下桥臂和二相第二桥臂B2的上下桥臂交替导通,使得图9和图10的状态交替工作,实现对电池300的充电。
[0069] 可以理解的是,图8中所示的能量转换装置因为增加了PFC电路600,使得本申请具有两种充电方式。第一种充电方式是利用变压电路200对电池300充电,第二种充电方式是利用PFC电路和变压电路共同对电池300充电。在电池振荡加热电路400与电池300进行充电和放电以对电池300进行自加热期间,如果电池300有充电需求的话,可以控制三相桥臂B4的上桥臂和下桥臂交替导通、变压器电路200进行升压或降压,以通过PFC电路600和变压器电路200对电池300进行充电;或者,也可以控制三相桥臂B4的中与电感连接的至少一相桥臂的上桥臂和第三相桥臂的下桥臂导通,这样,PFC电路就相当于一根导线,以利用变压电路200对电池300充电。在电池振荡加热电路400与电池300不进行充电和放电以对电池300进行加热的情况下,如果电池300有充电需求的话,可以通过PFC电路600和变压器电路200对电池300进行充电,也可以通过变压器电路200对电池300进行充电。
[007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图8中的PFC电路600为车载充电机的PFC模块,变压器电路200为车载充电机的变压器模块。也即,车辆上的现有车载充电机被复用了,使得能够根据需要而实现不同的功能,例如:在电池需要自加热时,车载充电机能够被应用于本申请中描述的各种自加热流程中;在需要充电时,车载充电机能够实现安全、快速及便捷的电池充电功能。这样,就能够通过复用车载充电机,来根据需要实现不同的功能,而且还节省了车辆成本。
[0071]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能量转换装置的电路拓扑图。如图11所示,能量转换装置还包括:单刀双掷开关K1,单刀双掷开关K1的公共端K11与能量交换接口100正极连接,单刀双掷开关K1的第一选通端K12与功率因数校正电路600连接(具体地,单刀双掷开关K1的第一选通端K12分别与功率因数校正电路600的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感L2的第一端连接),单刀双掷开关K1的第二选通端K13与电池300连接(具体地,单刀双掷开关K1的第二选通端K13与电池300的正极连接,同时,电压300的负极与能量交换接口100连接);控制器500,被配置为在第三预设状态下,控制电池30与电池振荡加热电路400之间进行充电和放电,以实现对电池300的加热,同时控制单刀双掷开关K1的第一选通端K13连接至PFC电路600,以及控制PFC电路的三相桥臂B4的上桥臂和下桥臂交替导通、变压器电路200进行升压或降压,以对电池300充电;控制器500,还被配置为:在第二预设状态下,控制电池振荡加热电路400处于不对电池300进行加热的状态,同时控制单刀双掷开关K1的第二选通端K13连接至电池300,对电池300进行直接充电;在第四预设状态下,控制电池振荡加热电路400处于不对电池300进行加热的状态,同时控制单刀双掷开关K1的第一选通端K12连接至PFC电路600,以及控制PFC电路600的三相桥臂B4的上桥臂和下桥臂交替导通、变压器电路200进行升压或降压,以对电池300充电。
[0072] 在本申请中,第三预设状态指的是在电池需要自加热的情况下利用PFC电路600和变压器电路200对电池进行充电的状态。
[0073] 可以理解的是,图11中所示的能量转换装置因为增加了单刀双掷开关K1,使得本申请具有两种充电方式。第一种充电方式是利用PFC电路600和变压器电路200对电池300进行充电,第二种充电方式是对电池300进行直接充电,而且这两种充电方式不会并行执行。在电池振荡加热电路400与电池300进行充电和放电以对电池300进行自加热期间,需要将单刀双掷开关K1的第一选通端K12连接至PFC电路600,此时,直接充电的方式不起作用,而且如果在自加热期间电池300有充电需求的话,需要通过PFC电路600和变压器电路200对电池300进行充电。在电池振荡加热电路400与电池300不进行充电和放电以对电池300进行加热的情况下,如果电池300有充电需求的话,由于此时电池300的两端没有因自加热导致的电压波动,所以可以将单刀双掷开关K1的第一选通端K12连接至PFC电路600,以利用PFC电路600和变压器电路200对电池300进行充电,或者也可以将单刀双掷开关K1的第二选通端K13连接至电池300,以对电池300进行直接充电。
[0074]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能量转换装置的电路拓扑图。如图12所示,能量转换装置还包括:单刀三掷开关K2,其中,单刀三掷开关K2的公共端K21与能量交换接口100正极连接(单刀三掷开关K2的公共端K21与能量交换接口100的正极连接),单刀三掷开关K2的第一选通端K22与变压器电路200第一端连接(具体地,单刀三掷开关K2的第一选通端K22与变压器电路200的二相第一桥臂B1的第一汇流端连接),单刀三掷开关K2的第二选通端K23与电池300连接(具体地,单刀三掷开关K2的第二选通端K23与电池300的正极连接,同时,电压300的负极与能量交换接口100连接),单刀三掷开关K2的第三选通端K24与PFC电路600连接(具体地,单刀三掷开关K2的第三选通端K24与PFC电路600的三相桥臂B4的第一汇流端连接)。控制器500,被配置为在第一预设状态下,控制电池300与电池振荡加热电路400之间进行充电和放电,以实现对电池300的加热,同时控制单刀三掷开关K2的第一选通端K22连接至变压器电路200,以及控制变压器电路200进行升压或降压以对电池300充电;或者,在第三预设状态下,控制电池300与电池振荡加热电路400之间进行充电和放电,以实现对电池300的加热,同时控制单刀三掷开关K2的第三选通端K24连接至PFC电路600,以及控制PFC电路600的三相桥臂B4的上桥臂和下桥臂交替导通、变压器电路600进行升压或降压,以对电池300充电。控制器500,还被配置为:在第二预设状态下,控制电池振荡加热电路400处于不对电池300进行加热的状态,同时控制单刀三掷开关K2的第二选通端K24连接至电池300,对电池300进行直接充电;在第四预设状态下,控制电池振荡加热电路400处于不对电池300进行加热的状态,同时控制单刀三掷开关K2的第三选通端K24连接至功PFC电路600,以及控制PFC电路600的三相桥臂B4的上桥臂和下桥臂交替导通、变压器电路200进行升压或降压,以对电池300充电;在第五预设状态下,控制电池振荡加热电路400处于不对电池300进行加热的状态,同时控制单刀三掷开关K2的第一选通端K22连接至变压器电路200,以及控制变压器电路600进行升压或降压以对电池300充电。
[0075] 在本申请中,第四预设状态指的是在电池不需要自加热的情况下利用利用PFC电路600和变压器电路200对电池进行充电的状态。
[0076] 可以理解的是,图12中所示的能量转换装置因为增加了单刀三掷开关K2,使得本申请具有三种充电方式。第一种充电方式利用变压器电路200对电池300进行充电,第二种充电方式是对电池300进行直接充电,第三种充电方式是利用PFC电路600和变压器电路200对电池300进行充电,而且这三种充电方式不会并行执行。在电池振荡加热电路400与电池300进行充电和放电以对电池300进行自加热期间:可以将单刀三掷开关K2的第一选通端K22连接至变压器电路200,此时,直接充电的方式不起作用,而且如果在自加热期间电池
300有充电需求的话,可以利用变压器电路200对电池300进行充电;或者,也可以将单刀三掷开关K2的第二选通端K23连接至PFC电路600,此时,直接充电的方式不起作用,而且如果在自加热期间电池300有充电需求的话,利用PFC电路600和变压器电路200对电池300进行充电。在电池振荡加热电路400与电池300不进行充电和放电以对电池300进行加热的情况下,如果电池300有充电需求的话,由于此时电池300的两端没有因自加热导致的电压波动,所以可以将单刀三掷开关K2的第一选通端K22连接至变压器电路200,以利用变压器电路
200对电池300进行充电,或者也可以单刀三掷开关K2的第三选通端K24连接至电池300,以对电池300进行直接充电;或者,还可以将单刀三掷开关K2的第二选通端K23与PFC电路600连接,以利用PFC电路600和变压器电路200对电池300进行充电。
[0077]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能量转换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0078] 在S901中,在第一预设状态下,控制电池与电池振荡加热电路之间进行充电和放电,以实现对电池的加热。
[0079] 在S902中,控制变压器电路进行升压或降压以对电池充电。
[0080] 其中,所述变压器电路的第一端与能量交换接口的正极连接,所述变压器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能量交换接口的负极连接,所述变压器电路的第三端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连接,所述变压器电路的第四端与所述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电池振荡加热电路与所述电池连接。
[0081] 另外,本申请对S901和S902的先后顺序不做限定。也即,例如,如果检测到电池需要自加热和充电,那么可以先启动S901后启动S902,也可以先启动S902后启动S901,还可以同时启动S901和S902。当然,如果是在执行电池充电期间检测到电池需要自加热,那么可以直接启动S901对电池进行加热;如果是在执行电池自加热期间检测到电池需要充电,那么也可以直接启动S902以对电池进行充电。
[0082]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控制电池与电池振荡加热电路中进行充电和放电以实现对电池进行加热期间,控制变压器电路进行升压或降压以对电池充电,这样就能够在电池自加热的时候实现电池的充电。
[0083] 可选地,所述控制变压器电路进行升压或降压以对所述电池充电,包括:控制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三相桥臂的第一相桥臂的上桥臂和第三相桥臂的下桥臂导通,并控制所述变压器电路进行升压或降压以对所述电池充电;其中,三相桥臂,所述三相桥臂的第一汇流端与所述变压器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三相桥臂的第二汇流端与所述变压器电路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感,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能量交换接口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三相桥臂的第一相桥臂的中点连接;第二电感,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能量交换接口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三相桥臂的第二相桥臂的中点连接;所述能量交换接口的负极与所述三相桥臂的第三相桥臂的中点连接。
[0084]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第二预设状态下,控制所述电池振荡加热电路处于不对所述电池进行加热的状态且所述变压器电路处于不对所述电池充电的状态,对所述电池进行直接充电。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第三预设状态下,控制所述电池与电池振荡加热电路之间进行充电和放电,以实现对所述电池的加热;控制所述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三相桥臂的上桥臂和下桥臂交替导通、所述变压器电路进行升压或降压以对所述电池充电。
[0085]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能量处理方法中各个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已经在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能量处理装置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0086] 根据本申请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电池及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池能量处理装置。
[0087]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申请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申请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0088]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申请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89] 此外,本申请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申请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申请所公开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