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含氮桥环、螺环或并环结构的化合物及其用途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0463283.9

文献号 : CN11147104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岳春超原晨光

申请人 : 成都海博为药业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含氮桥环、螺环或并环结构的化合物及其用途,该类化合物对蛋白质激酶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作为BTK抑制剂,用于制备治疗由BTK介导的疾病的药物,所述由BTK介导的疾病包括但不限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 :

1.一种化合物,选自如下结构之一:

2.一种药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用组合物活性成份选自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3.权利要求1所述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蛋白质激酶抑制剂中的用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质激酶抑制剂为BTK抑制剂。

5.权利要求1所述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治疗致使BTK激酶过度表达的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6.权利要求1所述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治疗BTK激酶过度表达所致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7.权利要求1所述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炎性疾病、血栓栓塞疾病、过敏症、感染性疾病、增生性病症和癌症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疾病选自关节炎、淋巴瘤、咽癌、泌尿生殖道癌、肺癌、大肠癌、腺癌、骨髓性白血病、淋巴细胞白血病、天疱疮、胶质瘤。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疾病选自类风湿性关节炎、荨麻疹、白癜风、器官移植排斥、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皮炎、哮喘、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皮疹、抗嗜中性白细胞胞质抗体血管炎、寻常性天疱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银屑病、乳腺癌、套细胞淋巴瘤、卵巢癌、食道癌、喉癌、成胶质细胞瘤、成神经细胞瘤、胃癌、肝细胞癌、子宫内膜癌、肾癌、膀胱癌、黑色素瘤、胆道癌、胰腺癌、毛细胞癌、鼻咽癌、直肠癌、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癌症、宫颈癌、前列腺癌、睾丸癌、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癌、肺腺癌、骨癌、结肠癌、甲状腺癌、滤泡性癌、霍奇金白血病、支气管癌、子宫体癌、多发性骨髓瘤、急性髓细胞源性白血病、慢性髓细胞源性白血病、慢性淋巴样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说明书 :

一种具有含氮桥环、螺环或并环结构的化合物及其用途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高效、血浆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性质的、作为BTK抑制剂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ruton’s Tyrosine Kinase,BTK),一种非受体酪氨酸激酶Tec家族的成员,是除了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之外的所有造血细胞类型中表达的关键
信号酶。异常的BTK激酶活性己经被阐明了与许多人体疾病密切相关,这些疾病包括自身免
疫性疾病、炎性疾病、血栓栓塞疾病、过敏症、感染性疾病、增生性病症和癌症疾病。
[0003] BTK大量表达,使BCR通路的异常激活,会影响B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可使B细胞功能失调、免疫耐受状态改变,并转化为自身反应性B细胞,分泌大量自身抗体诱发自身
免疫性疾病。基于以上机理,近几年BTK抑制剂应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
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荨麻疹等)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虽然目前仅伊布替尼以自身免疫性疾
病(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于2017年获FDA批准上市。但阿卡替尼(Acalabrutinib)
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适应处于临床二期,目前处于临床三期的Evobrutinib(M‑2951)开发的
适应症也都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另外,
目前已有十几种BTK小分子抑制剂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适应症进入临床阶段。BTK已成为自身
免疫性疾病领域除TNF(肿瘤坏死因子)和CD20(B淋巴细胞抗原CD20)之外临床药物最多的
靶点,有望成为未来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靶点。
[0004] 伊布替尼是由Pharmacyclics和强生公司联合开发的一种不可逆BTK抑制剂,己分别于2013年11月和2014年2月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套细胞淋巴瘤(MCL)和慢性淋巴性白
血病(CLL)。伊布替尼被FDA定为“突破性”新药,它通过与BTK中的半胱氨酸的巯基发生反
应,并形成共价键,使BTK酶失活而发挥疗效。虽然伊布替尼在治疗套细胞淋巴瘤(MCL)和慢
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方面已经改善了某些恶性肿瘤的生存期,并且避免了传统化疗导
致的多种副作用。然而,伊布替尼在给药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亟待改善的问题,如:易被代
谢;给药剂量大(560mg每天);生物利用度低;疗程长和易产生耐药性等。此外,依布替尼对
除BTK外的一些激酶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就导致服用伊布替尼的副作用较多且比较严
重,包括:腹泻、血细胞减少、出血、感染、严重的皮疹、肿瘤溶解综合征、胚胎或胎儿毒性等。
[0005] 因此,进一步开发一类更为高效、更为安全,更少副作用的BTK抑制剂用于相关疾病的治疗是很有必要和意义的。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化合物,能够有效抑制蛋白质激酶。
[0007]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0008] 本发明提供一种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或其互变异构体、内消旋体、外消旋体、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或其混合物形式、药学上可接受的水合物、溶剂化物或盐:
[0009]
[0010] 其中:
[0011] M选自取代或非取代的含N螺环基团、取代或非取代的含N桥环基团、取代或非取代的含N并环基团,且N原子与羰基端相连;
[0012] X选自
[0013] R1、R3、R5分别独立选自氢、氘、卤素、羟基、氰基、氨基、巯基、硝基、酯基、羧基、羟氨基、酰基、酰胺基、磺酰基、磷酰基、取代或非取代的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环烷基、取代或非
取代杂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杂环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芳基、取代或非取代的杂芳基;
[0014] R1或R5分别独立选自上述取代基团,除了指R1或R5在选取取代基时相互独立,还指当n或m大于1时,R1或R5每次出现时也是独立地选自上述基团:
[0015] 即当限定R1或R5数量的n或m大于1时,不同的R1或R5可以选自相同或不同的基团。例如,n=2,一个R1可以选自取代或非取代的烷基,另一个R1可以选自卤素;或者,n=2,两个
R1可以均选自取代或非取代的烷基;R5同理。
[0016] R2选自取代或非取代的烯基、取代或非取代的炔基,其中,取代基选自卤素、硝基、氰基、氨基、羧基、羟氨基、烷基、杂烷基、环烷基、杂环烷基、芳基、杂芳基、酯基、酰基、酰胺
基、磺酰基、磷酰基;
[0017] R4选自取代或非取代的芳基、取代或非取代的杂芳基;
[0018] M、R1、R3、R4、R5中所述取代的取代基选自卤素、羟基、氰基、氨基、巯基、硝基、羧基、羟氨基、烷基、环烷基、杂烷基、杂环烷基、芳基、杂芳基、酯基、酰基、酰胺基、磺酰基、磷酰
基;
[0019] m选自0、1、2;n选自0~4的整数;
[0020] 当R3为氨基时,M基团骨架上的可取代位点的取代基、R1、R5中,至少有一个不为氢。
[0021] 所述“当R3为氨基时,M基团骨架上的可取代位点、R1、R5中,至少有一个不为氢”,是指在式I中,当R3为氨基时,在M基团的任意可取代位点、苯环上可被R1取代的任意位点、吡嗪
上可被R5取代的任意位点中,至少有一个不为氢,即,不存在式I中当R3为氨基时,所有的R1、
R5均为氢,且M基团也无任何取代基的情况。
[0022] 进一步地,具有式II所示结构或其互变异构体、内消旋体、外消旋体、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或其混合物形式、药学上可接受的水合物、溶剂化物或盐:
[0023]
[0024] 其中, 构成取代或非取代的含N螺环基团、取代或非取代的含N桥环基团、取代或非取代的含N并环基团;
[0025] R6选自氢、氘、卤素、羟基、氰基、氨基、巯基、硝基、羧基、羟氨基、烷基、环烷基、杂烷基、杂环烷基、芳基、杂芳基、酯基、酰基、酰胺基、磺酰基、磷酰基;
[0026] 当R3为氨基时,R1、R5、R6中,至少有一个不为氢。
[0027] 进一步地, 选自取代或非取代的如下基团:
[0028]
[0029] 进一步地,本发明化合物具有式III所示结构或其互变异构体、内消旋体、外消旋体、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或其混合物形式、药学上可接受的水合物、溶剂化物或盐:
[0030]
[0031] 进一步地,X选自 当选自 时,氮原子与R4相连。
[0032]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 构型为 进一步地,当R6为氢时,构型为
[0033] 进一步地,R3选自氢、氘、卤素、羟基、氨基、巯基、酯基、氰基、羧基、羟氨基、酰胺基、取代或非取代C1~C6烷基、取代或非取代C3~C6环烷基、取代或非取代C1~C6杂烷基、
取代或非取代3~6元杂环烷基。
[0034] 进一步地,R3选自氢、氘、卤素、羟基、氨基、巯基、氰基、羟氨基、取代或非取代C1~C6烷基、取代或非取代C3~C6环烷基、取代或非取代C1~C6杂烷基、取代或非取代3~6元杂
环烷基;
[0035] 进一步地,R3选自氢、氘、卤素、羟基、氨基、巯基、氰基、羟氨基、取代或非取代C1~C3烷基、取代或非取代C3~C6环烷基、取代或非取代C1~C3杂烷基、取代或非取代3~6元杂
环烷基;
[0036] 进一步地,R3选自氢、氘、氨基、羟氨基、羟基、甲基、甲氧基、环丙基、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更进一步选自氢、氨基。
[0037] 进一步地,R4选自取代或非取代的芳基、取代或非取代的吡啶基,其中,取代基选自卤素、羟基、氨基、氰基、烷基、杂烷基、环烷基、杂环烷基。
[0038] 进一步地,R4选自取代或非取代的苯基、取代或非取代的吡啶基,其中,取代基选自卤素、氰基、C1~C3烷基、C1~C6杂烷基;进一步地,取代基选自氟、氯、溴、氰基、三氟甲
基、甲氧基、环丙基。
[0039] 进一步地,R4选自如下基团之一:
[0040]
[0041] 进一步地,R2选自如下基团之一:
[0042] R7、R8、R9、R10分别独立选自氢、氘、卤素、硝基、氰基、氨基、羧基、取代或非取代的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杂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环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杂环烷基,其中,取代
基选自卤素、氨基、羟基、巯基、氰基、羟氨基、酰胺基、酰基、烷基、杂烷基、环烷基、杂环烷
基。
[0043] 进一步地,R7选自氢、氘、卤素、硝基、氰基;R8、R9、R10分别独立选自氢、氘、卤素、取代或非取代的C1~C6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1~C6杂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3~C6环烷基、
取代或非取代的3~6元杂环烷基;
[0044] 进一步地,R7选自氟、氯、氢、氘、氰基;R8、R9分别独立选自氢、取代或非取代的C1~C3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1~C3杂烷基;R10选自取代或非取代的C1~C3烷基,进一步为甲
基;
[0045] 更进一步地,R8、R9中至少有一个为H。
[0046] 进一步地,R2选自如下基团之一:
[0047] 优选
[0048] 进一步地,R1选自氢、卤素、羟基、氰基、氨基、取代或非取代的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环烷基、取代或非取代杂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杂环烷基;进一步地,R1选自氢、卤素、氰
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1~C3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1~C3烷氧基,n选自0、1、2;进一步地,R1
选自氢、氟、氯、溴、三氟甲基、甲氧基、三氟甲氧基;更进一步地,R1选自氢、氟。
[0049] 进一步地,R5选自氢、卤素、羟基、氰基、氨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1~C6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3~C6环烷基、取代或非取代C1~C6杂烷基、取代或非取代3~6元杂环烷基;
[0050] 进一步地,R5选自氢、卤素、取代或非取代的C1~C3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环丙基;
[0051] 进一步地,R5选自氢、氟、氯、溴、甲基、氰基、三氟甲基、环丙基;
[0052] 更进一步地,R5选自氢、氯、甲基。
[0053] 进一步地,R6选自氢、氘、卤素、羟基、氰基、氨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1~C6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3~C6环烷基、取代或非取代C1~C6杂烷基、取代或非取代C3~C6杂环烷基;
[0054] 进一步地,R6选自氢、氘、氟、氯、溴、被氟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烷基;
[0055] 进一步地,R6选自氢、氘、氟、甲基、三氟甲基。
[0056] 进一步地,所述化合物结构选自如下之一:
[0057]
[0058]
[0059]
[0060]
[0061]
[0062]
[0063]
[0064]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药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用组合物活性成份选自上述的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溶剂化物、水合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共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
上的组合。
[006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溶剂化物、水合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共晶在制备蛋白质激酶抑制剂中的用途;进一步地,所述蛋白质激酶抑制剂为BTK抑制
剂。
[0066]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溶剂化物、水合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共晶在制备治疗致使BTK激酶过度表达的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0067]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溶剂化物、水合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共晶在制备治疗BTK激酶过度表达所致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0068]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溶剂化物、水合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共晶在制备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炎性疾病、血栓栓塞疾病、过敏症、感染性疾病、
增生性病症和癌症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0069] 进一步地,所述疾病选自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荨麻疹、白癜风、器官移植排斥、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皮炎、哮喘、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特发
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皮疹、抗嗜中性白细胞胞质抗体(ANCA)血管炎、天疱疮、寻常性天疱
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银屑病、乳腺癌、套细胞淋巴瘤、卵巢癌、食道癌、喉癌、成胶质细胞
瘤、成神经细胞瘤、胃癌、肝细胞癌、胶质瘤、子宫内膜癌、黑色素瘤、肾癌、膀胱癌、黑色素
瘤、膀胱癌、胆道癌、肾癌、胰腺癌、淋巴瘤、毛细胞癌、鼻咽癌、咽癌、大肠癌、直肠癌、脑和中
枢神经系统癌症、宫颈癌、前列腺癌、睾丸癌、泌尿生殖道癌、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
癌、肺腺癌、骨癌、结肠癌、腺瘤、胰腺癌、腺癌、甲状腺癌、滤泡性癌、霍奇金白血病、支气管
癌、甲状腺癌、子宫体癌、子宫颈癌、多发性骨髓瘤、急性髓细胞源性白血病、慢性髓细胞源
性白血病、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样白血病、骨髓性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原发性巨
球蛋白血症(WM)。
[0070] 进一步地,所述疾病优选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荨麻疹、天疱疮、胶质瘤、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成神经细胞瘤。
[0071] 含有本发明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溶剂化物、水合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共晶的药物组合物中,可以含有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0072] 本发明中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是指包括任意不干扰活性成分的生物活性的有效性且对它被给予的宿主无毒性的物质。
[0073] 本发明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是药物中除主药以外的一切附加材料的总称,辅料应当具备如下性质:(1)对人体无毒害作用,几无副作用;(2)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受温
度、pH、保存时间等的影响;(3)与主药无配伍禁忌,不影响主药的疗效和质量检查;(4)不与
包装材料相互发生作用。本发明中辅料包括但不仅限于填充剂(稀释剂)、润滑剂(助流剂或
抗粘着剂)、分散剂、湿润剂、粘合剂、调节剂、增溶剂、抗氧剂、抑菌剂、乳化剂、崩解剂等。粘
合剂包含糖浆、阿拉伯胶、明胶、山梨醇、黄芪胶、纤维素及其衍生物(如微晶纤维素、羧甲基
纤维素钠、乙基纤维素或羟丙甲基纤维素等)、明胶浆、糖浆、淀粉浆或聚乙烯吡咯烷酮等;
填充剂包含乳糖、糖粉、糊精、淀粉及其衍生物、纤维素及其衍生物、无机钙盐(如硫酸钙、磷
酸钙、磷酸氢钙、沉降碳酸钙等)、山梨醇或甘氨酸等;润滑剂包含微粉硅胶、硬脂酸镁、滑石
粉、氢氧化铝、硼酸、氢化植物油、聚乙二醇等;崩解剂包含淀粉及其衍生物(如羧甲基淀粉
钠、淀粉乙醇酸钠、预胶化淀粉、改良淀粉、羟丙基淀粉、玉米淀粉等)、聚乙烯吡咯烷酮或微
晶纤维素等;湿润剂包含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或醇等;抗氧剂包含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焦
亚硫酸钠、二丁基苯酸等;抑菌剂包含0.5%苯酚、0.3%甲酚、0.5%三氯叔丁醇等;调节剂
包含盐酸、枸橼酸、氢氧化钾(钠)、枸橼酸钠及缓冲剂(包括磷酸二氢钠和磷酸氢二钠)等;
乳化剂包含聚山梨酯‑80、没酸山梨坦、普流罗尼克F‑68,卵磷酯、豆磷脂等;增溶剂包含吐
温‑80、胆汁、甘油等。术语“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指本发明化合物与酸或碱所形成的适合用
作药物的盐。上述酸碱为广义的路易斯酸碱。适合形成盐的酸包括但并不限于:盐酸、氢溴
酸、氢氟酸、硫酸、硝酸、磷酸等无机酸,甲酸、乙酸、丙酸、草酸、丙二酸、琥珀酸、富马酸、马
来酸、乳酸、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苦味酸、甲磺酸、苯甲磺酸,苯磺酸等有机酸;以及天冬
氨酸、谷氨酸等酸性氨基酸。
[0074] 本发明化合物或药物组合物的施用方式没有特别限制,代表性的施用方式包括(但并不限于):口服、肠胃外(静脉内、肌肉内或皮下)、和局部给药。
[0075] 用于口服给药的固体剂型包括胶囊剂、片剂、丸剂、散剂和颗粒剂。在这些固体剂型中,活性化合物与至少一种常规惰性赋形剂(或载体)混合,如柠檬酸钠或磷酸二钙,或与
下述成分混合:(a)填料或增容剂,例如,淀粉、乳糖、蔗糖、葡萄糖、甘露醇和硅酸;(b)粘合
剂,例如,羟甲基纤维素、藻酸盐、明胶、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蔗糖和阿拉伯胶;(c)保湿剂,例
如,甘油;(d)崩解剂,例如,琼脂、碳酸钙、马铃薯淀粉或木薯淀粉、藻酸、某些复合硅酸盐、
和碳酸钠;(e)缓溶剂,例如石蜡;(f)吸收加速剂,例如,季胺化合物;(g)润湿剂,例如鲸蜡
醇和单硬脂酸甘油酯;(h)吸附剂,例如,高岭土;和(i)润滑剂,例如,滑石、硬脂酸钙、硬脂
酸镁、固体聚乙二醇、十二烷基硫酸钠,或其混合物。胶囊剂、片剂和丸剂中,剂型也可包含
缓冲剂。
[0076] 固体剂型如片剂、糖丸、胶囊剂、丸剂和颗粒剂可采用包衣和壳材制备,如肠衣和其它本领域公知的材料。它们可包含不透明剂,并且,这种组合物中活性化合物或化合物的
释放可以延迟的方式在消化道内的某一部分中释放。可采用的包埋组分的实例是聚合物质
和蜡类物质。必要时,活性化合物也可与上述赋形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形成微胶囊形式。
[0077] 用于口服给药的液体剂型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乳液、溶液、悬浮液、糖浆或酊剂。除了活性化合物外,液体剂型可包含本领域中常规采用的惰性稀释剂,如水或其它溶剂,增
溶剂和乳化剂,例如,乙醇、异丙醇、碳酸乙酯、乙酸乙酯、丙二醇、1,3‑丁二醇、二甲基甲酰
胺以及油,特别是棉籽油、花生油、玉米胚油、橄榄油、蓖麻油和芝麻油或这些物质的混合物
等。
[0078] 除了这些惰性稀释剂外,组合物也可包含助剂,如润湿剂、乳化剂和悬浮剂、甜味剂、矫味剂和香料。
[0079] 除了活性化合物外,悬浮液可包含悬浮剂,例如,乙氧基化异十八烷醇、聚氧乙烯山梨醇和脱水山梨醇酯、微晶纤维素、甲醇铝和琼脂或这些物质的混合物等。
[0080] 用于肠胃外注射的组合物可包含生理上可接受的无菌含水或无水溶液、分散液、悬浮液或乳液,和用于重新溶解成无菌的可注射溶液或分散液的无菌粉末。适宜的含水和
非水载体、稀释剂、溶剂或赋形剂包括水、乙醇、多元醇及其适宜的混合物。
[0081] 用于局部给药的本发明化合物的剂型包括软膏剂、散剂、贴剂、喷射剂和吸入剂。活性成分在无菌条件下与生理上可接受的载体及任何防腐剂、缓冲剂,或必要时可能需要
的推进剂一起混合。
[0082] 本发明化合物同样可以用于注射制剂。其中,所述注射剂选自液体注射剂(水针)、注射用无菌粉末(粉针)或注射用片剂(系指药物用无菌操作法制成的模印片或机压片,临
用时用注射用水溶解,供皮下或肌肉注射之用)。
[0083] 其中,所述注射用粉剂的中除含有上述化合物外,还至少含有赋形剂。本发明中所述赋形剂,为有意加到药物中的成分,其在所用的量上不应具有药理学特性,但是,赋形剂
可以有助于药物的加工、溶解或溶出、通过靶向给药途径递药或有助于稳定性。
[0084] “取代”是指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它不同的原子或分子所替换。
[0085] “元”是表示构成环的骨架原子的个数。
[0086] “烷基”,是指脂肪族烃基团,指饱和烃基。烷基部分可以是直链烷基,亦可以是支链烷基。典型的烷基包括但不限于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戊基、己
基等等。
[0087] 本发明中使用的C1~Cn包括C1~C2、C1~C3……C1~Cn,n为大于一的整数;作为取代基的前缀表示取代基中碳原子个数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例如,“C1~C6烷基”是指含有
一个至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
[0088] “杂烷基”是指含有一个或多个N、O、S、P、B等杂原子的烷基。
[0089] “烯基”,是指具有至少一个碳‑碳双键的脂肪族碳氢基团。所的烯基可以是直链或支链的。
[0090] “炔基”,是指具有至少一个碳‑碳三键的脂肪族碳氢基团。所述炔基可以是直链或支链的。
[0091] “酰胺基”是具有式‑C(O)NHR或‑NHC(O)R的化学结构,其中R可选自烷基、杂烷基、环烷基、杂环烷基、芳基、杂芳基等。
[0092] “磺酰基”是具有式‑S(=O)2R的化学结构,包括磺酰胺基,其中R可选自烷基、杂烷基、环烷基、杂环烷基、芳基、杂芳基、氨基等;
[0093] “磷酰基”是具有式‑P(=O)RR’的化学结构,其中R、R’可别独立选自烷基、杂烷基、环烷基、杂环烷基、芳基、杂芳基、羟基、氨基等;
[0094] “酯基”是指具有式‑COOR的化学结构,其中R选自烷基、杂烷基、环烷基、杂环烷基、芳基、杂芳基。
[0095] “环烷基”指饱和或不饱和的环状烃取代基例如,“C3~C6环烷基”指碳原子数为3~6的环烷基。
[0096] “杂环烷基”指环骨架上含有至少一个杂原子的环烷基。
[0097] 杂原子包括但不限于O、S、N、P、Si等。
[0098] “环”是指任意的共价封闭结构,包括例如碳环(例如芳基或环烷基)、杂环(例如杂芳基或杂环烷基)、芳香基(如芳基或杂芳基)、非芳香基(如环烷基或杂环烷基)。本发明中
所述“环”可以是单环也可以是多环,可以是并环、螺环或桥环。
[0099] 典型的杂环烷基包括但不限于:
[0100]
[0101] “芳基”,是指平面环具有离域的π电子系统并且含有4n+2个π电子,其中n是整数。芳基环可以由五、六、七、八、九或多于九个原子构成。芳基包括但不限于苯基、萘基、菲基、
蒽基、芴基和茚基等。
[0102] 典型的杂芳基包括但不限于:
[0103]
[0104] “卤素”或“卤”是指氟、氯、溴或碘。
[0105] 文中所述烷基、杂烷基、环基、杂环基、氨基、酯基、羰基、酰胺基、磺酰基、磷酰基、硼酸基、硼酸酯基、胍基、酰胍基、芳基、杂芳基等,可以是非取代的烷基、杂烷基、环基、杂环
基、氨基、酯基、羰基、酰胺基、磺酰基、磷酰基、硼酸基、硼酸酯基、胍基、酰胍基、芳基、杂芳
基,也可以是取代的烷基、杂烷基、环基、杂环基、氨基、酯基、羰基、酰胺基、磺酰基、磷酰基、
硼酸基、硼酸酯基、胍基、酰胍基、芳基、杂芳基。
[0106] 上文中,除已经指明的外,所述“取代”是指所提及的基团可以被一个或多个额外的基团取代,所述额外的基团各自并且独立地选自烷基、环烷基、芳基、羧基、杂芳基、杂环
烷基、羟基、烷氧基、烷硫基、芳氧基、硝基、酰基、卤素、卤代烷基、氨基等等。
[010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系列具有抑制BTK活性的化合物,试验表明其对BTK的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以BTK为治疗的靶点的疾病如恶性肿瘤疾病、自身免疫
性疾病等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案,可用于制备治疗相关疾病的药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0108] 下面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
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109] 本发明中,化合物的结构是通过质谱(MS)或核磁共振(1HNMR)设备来确定的。术语“室温”是指10℃~25℃之间。化学缩写简称具有以下意义:
[0110] DMF:N,N‑二甲基甲酰胺
[0111] DIEA:N,N‑二异丙基乙胺
[0112] HATU:O‑(7‑氮杂苯并三唑‑1‑基)‑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盐
[0113] PdCl2(dppf):[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二氯化钯
[0114] DCM:二氯甲烷
[0115] TEA:三乙胺
[0116] HMDSLi:双三甲基硅基胺基锂
[0117] NBS:N‑溴代丁二酰亚胺
[0118] DPPA:叠氮磷酸二苯酯
[0119] THF:四氢呋喃
[0120] NCS:N‑氯代丁二酰亚胺
[0121] HBTU:苯并三氮唑‑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盐
[0122] DMSO:二甲基亚砜
[0123] 中间体A‑1的制备:
[0124]
[0125] 向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A‑1‑1(5.0g,53.1mmol),DMF(50mL),A‑1‑2(11.6g,53.1mmol)和DIEA(20.6g,159.3mmol),反应液氮气置换,冷却至0℃,分批加入HATU(24.2g,
63.7mmol),该反应混合物缓慢升至室温并搅拌反应过夜,TLC显示原料反应完全。向反应体
系中加水,用乙酸乙酯萃取两次,有机相合并,水洗,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Na2SO4干燥,真空
蒸发后通过硅胶柱纯化得到11.9g产物A‑1‑3,收率:76%。
[0126] 向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A‑1‑3(5.0g,16.9mmol),二氧六环(50mL),双联频哪醇硼酸酯(5.2g,20.3mmol)和乙酸钾(2.5g,25.4mmol),反应液氮气置换,向反应液中加入PdCl2
(dppf)(500mg,0.68mmol),反应液再次氮气置换,该反应混合物加热至90℃搅拌过夜,TLC
显示原料反应完全。反应体系冷却后,直接加入硅胶拌样,然后通过硅胶柱纯化得粗品,粗
品用石油醚打浆得到3.4g产物A‑1,收率:62%。
[0127] 采用同样的合成方法,改变起始物料,制得以下中间体:
[0128]
[0129] 中间体A‑11的制备:
[0130]
[0131] 向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A‑11‑1(1.06g,6.3mmol),DMF(10mL),A‑11‑2(1.0g,5.2mmol)和碳酸钾(1.45g,10.5mmol),反应液加热至100℃搅拌反应过夜,TLC显示原料反
应完全。向反应体系中加水,用乙酸乙酯萃取两次,有机相合并,水洗,饱和食盐水洗涤,无
水Na2SO4干燥,真空蒸发后得到1.8g产物A‑11‑3,收率:100%。产物无需纯化直接用于下一
步。
[0132] 向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A‑11‑3(800mg,2.36mmol),二氧六环(16mL),双联频哪醇硼酸酯(894mg,3.5mmol)和乙酸钾(690mg,7.04mmol),反应液氮气置换,向反应液中加入
PdCl2(dppf)(86mg,0.12mmol),反应液再次氮气置换,该反应混合物加热至80℃搅拌16小
时,TLC显示原料有少量剩余。反应体系冷却后,直接加入硅胶拌样,然后通过硅胶柱纯化得
到400mg产物A‑11,收率:44%。
[0133] 中间体A‑12的制备:
[0134]
[0135] 向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A‑12‑1(1.28g,10.5mmol),DCM(40mL),A‑11‑2(1.0g,5.2mmol),Cu(OAc)2(945mg,5.2mmol),TEA(1.58g,15.6mmol)和4A分子筛(1.66g),反应液
室温搅拌反应过夜。反应液抽滤,滤液加入硅胶拌样,然后通过硅胶柱纯化得到600mg产物
A‑12‑2,收率:43%。
[0136] A‑12的合成方法参照A‑11‑3合成A‑11的方法。
[0137] 中间体A‑13的制备:
[0138]
[0139] 向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A‑13‑1(500mg,4.06mmol),DMF(5mL),A‑13‑2(771mg,4.06mmol)和HATU(2.31g,6.09mmol),最后加入DIEA(1.57g,12.2mmol),该反应混合物室温
搅拌反应2小时,TLC显示原料反应完全。向反应体系中加水,用乙酸乙酯萃取两次,有机相
合并,水洗,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Na2SO4干燥,真空蒸发后粗品用乙醇/石油醚打浆得到
890mg产物A‑13‑3,收率:74%。
[0140] A‑13的合成方法参照A‑1‑3合成A‑1的方法。
[0141] 中间体A‑14的制备:
[0142]
[0143] 向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A‑13‑1(647mg,5.26mmol),THF(10mL),TEA(1064mg,10.51mmol)和DPPA(1736mg,6.31mmol),反应液室温搅拌反应半小时。向反应液中加入A‑
13‑2(500mg,2.63mmol),然后加热至80℃搅拌反应3小时,停止反应。反应体系冷却至室温,
加入NaHCO3和乙酸乙酯,搅拌后有固体析出,抽滤,滤饼即为产品,干燥得到600mg产物A‑
14‑1,收率:74%。
[0144] A‑14的合成方法参照A‑1‑3合成A‑1的方法。
[0145] 中间体A‑15的制备:
[0146]
[0147] 向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A‑15‑1(2.0g,11.8mmol)和二氧六环(20mL),冰水浴冷却。向反应液中滴加双氧水(20mL,30%),然后反应液室温搅拌过夜,停止反应。向反应体系中
加水,用乙酸乙酯萃取4次,有机相合并,水洗,饱和食盐水洗涤,真空蒸发后通过硅胶柱纯
化得到1.6g产物A‑15‑2,收率:96%。
[0148] 向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A‑15‑2(1.00g,7.04mmol),DMF(20mL),对溴碘苯(1.99g,7.04mmol),四丁基溴化铵(230mg,0.704mmol),磷酸钾(2.99g,14.1mmol)和碘化亚铜
(140mg,0.704mmol),反应液氮气置换,然后加热至140℃搅拌反应过夜。反应体系冷却至室
温,加水,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有机相合并,水洗,饱和食盐水洗涤,真空蒸发后通过硅胶柱
纯化得到800mg产物A‑15‑3,收率:38%。
[0149] A‑15的合成方法参照A‑11‑3合成A‑11的方法。
[0150] 中间体B‑1的制备:
[0151]
[0152] 向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B‑1‑1(10.0g,41.4mmol),DMF(80mL),碘甲烷(8.8g,62.2mmol)和碳酸钾(8.6g,62.2mmol),反应液室温搅拌反应过夜,TLC显示原料反应完全。
向反应体系中加水,用乙酸乙酯萃取两次,有机相合并,水洗,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Na2SO4
干燥,真空蒸发后通过硅胶柱纯化得到8.6g产物B‑1‑2,收率:81%。
[0153] 向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B‑1‑2(5.0g,19.6mmol)和四氢呋喃(50mL),反应液氮气置换,然后冷却至‑72℃。向反应液中滴加HMDSLi(1M,39.2mL,39.2mmol),加毕,反应液在‑72
℃下反应30分钟。向反应液中滴加碘甲烷(5.6g,39.2mmol),加毕,反应液缓慢升至室温。
TLC显示反应完全。反应液倒入氯化铵水溶液中淬灭,用乙酸乙酯萃取两次,有机相合并,水
洗,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Na2SO4干燥,真空蒸发后通过硅胶柱纯化得到4.6g产物B‑1‑3,收
率:87%。
[0154] 向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B‑1‑3(4.6g,17.1mmol),四氢呋喃(46mL),水(23mL)和氢氧化锂一水合物(2.15g,51.2mmol),反应液室温搅拌反应两天,TLC显示原料基本反应完
全。向反应体系中加水,用乙酸乙酯洗涤两次,水相用稀盐酸调至pH2,用乙酸乙酯萃取两
次,有机相合并,水洗,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Na2SO4干燥,真空蒸发后得到3.4g产物B‑1‑4,
收率:78%。产物未纯化直接用于下一步。
[0155] 向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B‑1‑4(3.4g,13.3mmol),DMF(30mL),B‑1‑5(2.88g,13.3mmol)和DIEA(8.6g,66.5mmol),反应液氮气置换,冷却至0℃,分批加入HATU(7.6g,
20.0mmol),该反应混合物缓慢升至室温并搅拌反应2小时,TLC显示原料反应完全。向反应
体系中加水,用乙酸乙酯萃取两次,有机相合并,水洗,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Na2SO4干燥,真
空蒸发后通过硅胶柱纯化得到3.8g产物B‑1‑6,收率:75%。
[0156] 向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B‑1‑6(3.8g,9.98mmol),乙酸乙酯(40mL)和DMF(5mL),反应液氮气置换,然后冷却至‑5℃。向反应液中滴加三氯氧磷(9.2g,59.9mmol),加毕,反应液
缓慢升至室温并搅拌反应2小时。TLC显示反应完全。反应液缓慢倒入碳酸钠水溶液中淬灭,
用乙酸乙酯萃取两次,有机相合并,水洗,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Na2SO4干燥,真空蒸发后通
过硅胶柱纯化得到2.25g产物B‑1‑7,收率:62%。
[0157] 向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B‑1‑7(2.25g,6.2mmol)和DMF(25mL),反应液氮气置换,然后冷却至‑5℃。向反应液中分批加入NBS(1.21g,6.82mmol),加毕,反应液缓慢升至室温并
搅拌反应1小时。TLC显示反应完全。反应液倒入水中淬灭,用乙酸乙酯萃取两次,有机相合
并,水洗,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Na2SO4干燥,真空蒸发后通过硅胶柱纯化得到2.27g产物B‑
1‑8,收率:83%。
[0158] 向闷罐中加入化合物B‑1‑8(2.27g,5.14mmol),正丁醇(25mL)和氨水(25mL),密闭好的闷罐加热至100℃反应过夜。闷罐取出冷却,TLC显示基本反应完全。反应液直接真空蒸
发后通过硅胶柱纯化得到1.43g产物B‑1,收率:66%。
[0159] 在通过B‑1‑2制备B‑1‑3的反应中,用NFSI(N‑氟代双苯磺酰胺)或三氟碘甲烷替代碘甲烷,参照从B‑1‑2制备B‑1的方法,制得中间体B‑2和B‑3。
[0160]
[0161] 参照从B‑1‑4制备B‑1的方法,用不同可直接购买的酸作为起始原料,制得中间体B‑4、B‑5、B‑6和B‑7。
[0162]
[0163] 中间体B‑8的制备
[0164]
[0165] 向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B‑4(200mg,0.474mmol),冰乙酸(4mL)和NCS(70mg,0.521mmol),反应液加热至80℃反应75分钟,TLC显示基本反应完全。反应液直接减压浓缩
干,用乙酸乙酯溶解,加入硅胶,真空蒸发后通过硅胶柱纯化得到120mg产物B‑8,收率:
56%。
[0166] 参照从B‑4制备B‑8的方法,以中间体B‑5或B‑6为原料上氯得到中间体B‑9和B‑10。
[0167]
[0168] 中间体B‑11的制备
[0169]
[0170] 向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B‑11‑1(8.0g,76.1mmol),二氧六环(120mL)和RaneyNi(约1g),反应液氢气置换,在氢气袋压力下加热至90℃搅拌反应过夜,TLC显示原料基本反应完
全。反应液冷却,抽滤,滤液减压旋干得到8.3g产物B‑11‑2,收率:100%。产物未纯化直接用
于下一步。
[0171] 向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B‑11‑2(850mg,7.8mmol),DMF(9mL),(1R,3S,4S)‑N‑叔丁氧羰基‑2‑氮杂双环[2.2.1]庚烷‑3‑羧酸(1.88g,7.8mmol)和DIEA(5.0g,39mmol),反应液
氮气置换,冷却至5℃,分批加入HBTU(3.25g,8.6mmol),该反应混合物缓慢升至室温并搅拌
反应2小时,TLC显示原料反应完全。向反应体系中加水,用乙酸乙酯萃取15次,有机相合并,
真空蒸发后通过硅胶柱纯化得到1.5g产物B‑11‑3,收率:58%。
[0172] 参照从B‑1‑6制备B‑1‑8的方法,B‑11‑3用三氯氧磷关环再用NBS上溴制得中间体B‑11。
[0173] 实施例1:化合物1的制备
[0174]
[0175] 向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A‑1(200mg,0.584mmol),B‑1(206mg,0.487mmol),二氧六环(2mL),水(1mL)和碳酸钠(103mg,0.974mmol),反应液氮气置换,向反应液中加入PdCl2
(dppf)(20mg,0.027mmol),反应液再次氮气置换,该反应混合物加热至90℃搅拌2小时,TLC
显示反应完全。反应体系冷却后,直接加入硅胶拌样,然后通过硅胶柱纯化得到209mg产物
C‑1,收率:77%。
[0176] 向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A‑1(209mg,0.375mmol)和氯化氢二氧六环溶液(4mL),反应液室温搅拌反应3小时,TLC显示原料反应完全。反应液直接真空蒸发后得到产物D‑1,产
物无需纯化直接用于下一步。
[0177] 向反应瓶中加入上述化合物D‑1(0.375mmol),三乙胺(190mg,1.88mmol)和DCM(4mL),反应液氮气置换,冰盐浴冷却至‑5℃,向反应液中滴加丙烯酰氯(34mg,0.375mmol)
的DCM(1mL)溶液,滴毕,反应液缓慢升至室温搅拌1小时,TLC显示反应完全。反应体系加入
DCM稀释,水洗,无水Na2SO4干燥,真空蒸发后通过制备硅胶板(DCM/MeOH=15/1)纯化得到
108mg产物1,收率:56%两步。
[0178] 采用核磁共振以及质谱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结果如下:
[0179] 1H NMR(400MHz,d6‑DMSO)δ1.35(0.24H,d,J=8.8Hz),1.44(0.72H,s),1.49‑1.58(1.76H,m),1.62(2.28H,s),1.68‑1.85(3H,m),2.12(0.24H,d,J=9.4Hz),2.59(0.76H,s),
2.65(0.24H,s),2.73(0.76H,d,J=9.1Hz),4.65(0.24H,s),4.74(0.76H,s),5.46(0.24H,
dd,J=10.2Hz,2.3Hz),5.67(0.76H,dd,J=10.3Hz,2.3Hz),5.85(0.24H,dd,J=16.6Hz,
10.2Hz),6.03‑6.23(3H,m),6.77(0.76H,dd,J=16.6Hz,10.3Hz),7.13‑7.20(2H,m),7.70‑
7.73(2H,m),7.83‑7.89(1H,m),7.93(0.76H,d,J=5.1Hz),8.15(2H,d,J=8.3Hz),8.22
(1H,d,J=8.3Hz),8.40‑8.42(1H,m),10.84(1H,s).
[0180] EM(计算值):511.2;MS(ESI)m/z(M+H)+:512.2
[0181] 实施例2~31:化合物2~31的制备
[0182] 用制备化合物1的方法,采用不同的中间体制得化合物2~31,其结构式、MS及1H‑NMR数据如表1所示。
[0183] 表1:实施例2~31的结构、MS及1H‑NMR数据
[0184]
[0185]
[0186]
[0187]
[0188]
[0189]
[0190]
[0191]
[0192] 实施例32~34:化合物32~34的制备
[0193]
[0194] 以中间体A‑1和B‑10为原料用合成C‑1的方法制得C‑2。
[0195] C‑2与氰化锌,甲基硼酸或环丙基硼酸偶联制得C‑3,C‑4和C‑5。
[0196] 用制备化合物1的方法,C‑3,C‑4或C‑5先脱Boc然后与丙烯酰氯反应制得化合物32~34,其结构式、MS及1H‑NMR数据如表2所示。
[0197] 表2:实施例32~34的结构、MS及1H‑NMR数据
[0198]
[0199] 实施例35:化合物35的制备
[0200]
[0201] 用合成化合物D‑1的方法合成得到化合物D‑2。
[0202] 向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D‑2(200mg,0.417mmol),DMF(2mL),2‑丁炔酸(35mg,0.417mmol)和DIEA(269mg,2.08mmol),反应液氮气置换,冷却至0℃,分批加入HATU(238mg,
0.625mmol),该反应混合物缓慢升至室温并搅拌反应2小时,TLC显示原料反应完全。向反应
体系中加水,用二氯甲烷萃取两次,有机相合并,水洗,无水Na2SO4干燥,真空蒸发后通过硅
胶柱纯化得到86mg产物35,收率:40%。
[0203] 采用核磁共振以及质谱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结果如下:
[0204] 1H NMR(400MHz,d6‑DMSO)δ1.39‑1.47(1H,m),1.50(0.9H,s),1.61‑1.85(4H,m),2.03(2.1H,s),2.55‑2.63(2H,m),4.54(0.3H,s),4.62(0.7H,s),5.01(0.7H,s),5.20
(0.3H,s),6.04(1.4H,s),6.08(0.6H,s),7.12‑7.22(2H,m),7.58‑7.64(1H,m),7.87‑7.90
(1.7H,m),7.99‑8.02(2.3H,m),8.22(1H,d,J=8.3Hz),8.42‑8.44(1H,m),10.96(1H,s).
[0205] EM(计算值):509.2;MS(ESI)m/e(M+H)+:510.2。
[0206] 实施例36~53:化合物36~53的制备
[0207] 用制备化合物35的方法,采用不同的中间体或酸制得化合物36~53,其结构式、MS及1H‑NMR数据如表3所示。
[0208] 表3:实施例36~53的结构、MS及1H‑NMR数据
[0209]
[0210]
[0211]
[0212] 药效试验
[0213] 试验例1:体外BTK抑制激酶活性试验
[0214] 1:化合物配制
[0215] 将化合物粉末溶解在100%DMSO中,配制成10mM储存液。‑20度避光冻存。
[0216] 2:激酶反应过程
[0217] (1)配制1×Kinase buffer;
[0218] (2)化合物浓度梯度的配制:受试化合物测试浓度为1μM,在384source板中稀释成100倍终浓度的100%DMSO溶液,3倍稀释化合物,10个浓度。使用分液器Echo 550向目的板
OptiPlate‑384F转移250nL 100倍终浓度的化合物;
[0219] (3)用1×Kinase buffer配制2.5倍终浓度的激酶溶液;
[0220] (4)在化合物孔和阳性对照孔分别加10μL的2.5倍终浓度的激酶溶液;在阴性对照孔中加10μL的1×Kinase buffer;
[0221] (5)1000rpm离心30秒,反应板振荡混匀后室温孵育10分钟;
[0222] (6)用1×Kinase buffer配制5/3倍终浓度的ATP和Kinase substrate2的混合溶液;
[0223] (7)加入15μL的5/3倍终浓度的ATP和底物的混合溶液,起始反应;
[0224] (8)将384孔板1000rpm离心30秒,振荡混匀后室温孵育10分钟;
[0225] (9)加入30μL终止检测液停止激酶反应,1000rpm离心30秒,振荡混匀;
[0226] (10)用Caliper EZ Reader读取转化率。
[0227] 3:数据分析
[0228]
[0229] 其中:Conversion%_sample是样品的转化率读数;Conversion%_min:阴性对照孔均值,代表没有酶活孔的转化率读数;Conversion%_max:阳性对照孔比值均值,代表没
有化合物抑制孔的转化率读数。
[0230] 拟合量效曲线
[0231] 以浓度的log值作为X轴,百分比抑制率为Y轴,采用分析软件GraphPad Prism5的log(inhibitor)vs.response‑Variable slope拟合量效曲线,从而得出各个化合物对酶活
性的IC50值。
[0232] 计算公式是Y=Bottom+(Top‑Bottom)/(1+10^((LogIC50‑X)*HillSlope))
[0233] 化合物对BTK激酶抑制活性见表4。
[0234] 表4:化合物对BTK激酶抑制活性
[0235]
[0236]
[0237] 试验例2:化合物进行体外细胞增殖(OCI‑Ly10)抑制活性的测定
[0238] 1:培养基配制见表5。
[0239] 表5:培养基配制
[0240] 细胞系 培养基OCI‑Ly10 IMDM+10%FBS+1%PS+L‑Glu
[0241] 2:化合物配置:
[0242] 待测化合物分别用DMSO稀释配成终浓度为10mM母液备用。
[0243] 3:IC50测定
[0244] CCK‑8方法检测OCI‑ly10细胞
[0245] 收集对数生长期细胞,计数,用完全培养基重新悬浮细胞,调整细胞浓度至合适浓度(依照细胞密度优化试验结果确定),接种96孔板,每孔加100μl细胞悬液。细胞在37℃,
100%相对湿度,5%CO2培养箱中孵育24小时。
[0246] 用培养基将待测化合物稀释至所设置的相应作用浓度,按25μl/孔加入细胞。细胞置于37℃,100%相对湿度,5%CO2培养箱中孵育72小时。
[0247] 吸弃培养基,加入含10%检测试剂的完全培养基置于37℃培养箱中孵育1‑4小时。轻轻震荡后在SpectraMax M5 Microplate Reader上测定450nm波长处的吸光度,以650nm
处吸光度作为参比,计算抑制率。体外OCI‑LY10细胞增殖抑制活性结果见表6。
[0248] 表6:本发明部分化合物对OCI‑LY10细胞增殖抑制活性
[0249]实施例 OCI‑LY10 IC50(nm)
1 0.41
6 0.32
9 0.35
10 0.42
11 0.29
16 0.28
18 0.87
19 1.5
25 0.31
28 0.48
35 3.6
36 4.1
伊布替尼 0.38
阿卡替尼 1.8
Evobrutinib 7.2
[0250] 试验例3:化合物进行体外细胞增殖(TMD8)抑制活性的测定
[0251] 1:细胞系
[0252]细胞系 细胞类型 细胞数量/孔 培养基
TMD8 悬浮 3000 RPMI‑1640+10%FBS
[0253] 置于37℃、5%CO2、95%湿度条件下培养。
[0254] 2:化合物配置
[0255] 待测化合物分别用DMSO稀释配成终浓度为10mM母液备用。
[0256] 3:细胞培养和接种
[0257] (1)收获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并采用血小板计数器进行细胞计数。用台盼蓝排斥法检测细胞活力,确保细胞活力在90%以上;
[0258] (2)调整细胞浓度;分别添加90μL细胞悬液至96孔板中;
[0259] (3)将96孔板中的细胞置于37℃、5%CO2、95%湿度条件下培养过夜。
[0260] 4:药物稀释和加药
[0261] (1)配制10倍药物溶液,最高浓度为10μM,9个浓度,3.16倍稀释,在接种细胞的96孔板中每孔加入10μL药物溶液,每个药物浓度设置三个复孔,化合物作用终浓度为1μM,9个
浓度,3.16倍稀释,DMSO终浓度为0.1%;
[0262] (2)将已加药的96孔板中的细胞置于37℃、5%CO2、95%湿度条件下继续培养72小时,之后进行CTG分析。
[0263] 5:终点读板
[0264] (1)融化CTG试剂并平衡细胞板至室温30分钟;
[0265] (2)每孔加入等体积的CTG溶液;
[0266] (3)在定轨摇床上振动5分钟使细胞裂解;
[0267] (4)将细胞板放置于室温20分钟以稳定冷光信号;
[0268] (5)读取冷光值。
[0269] 6:数据处理
[0270] 使用GraphPad Prism 7.0软件分析数据,利用非线性S曲线回归来拟合数据得出剂量‑效应曲线,并由此计算IC50值。
[0271] 细胞存活率(%)=(Lum待测药‑Lum培养液对照)/(Lum细胞对照‑Lum培养液对照)×100%。
[0272] 体外TMD8细胞增殖抑制活性结果见表7。
[0273] 表7:本发明部分化合物对TMD8细胞增殖抑制活性
[0274] 实施例 TMD8IC50(nm)1 2.52
6 1.45
9 3.44
10 1.97
11 4.22
16 0.61
18 1.55
25 0.56
28 0.68
伊布替尼 0.48
阿卡替尼 1.3
Evobrutinib 8.02
[0275] 试验例4:肝微粒体稳定性实验
[0276] 1:向T0,T5,T10,T20,T30,T60,and NCF60样品孔位中加入10μL供试品或对照品工作液和80μL微粒体工作液(肝微粒体蛋白浓度为0.5mg/mL),在Blank60孔位中只添加微粒
体工作液,然后将除T0和NCF60外的样品Blank60、T5、T10、T20、T30和T60放置于37℃水浴锅
中预孵育大约10分钟;
[0277] 2:T0样品中先加入300μL的终止液(containing 200ng/mL tolbutamide and 200ng/mL labetalol的乙腈溶液)后再添加10ul NADPH再生体系工作液;
[0278] 3:孵育板Blank60、T5、T10、T20、T30和T60预孵育结束后,每个样品孔内添加10μL NADPH再生体系工作液以启动反应,NCF60样品孔中加入10uL 100mM磷酸钾缓冲液;
[0279] 4:孵育适当时间(如5、10、20、30和60分钟)后,分别在Blank60、T5、T10、T20、T30、T60和NCF60板的每个供试品样品孔和对照品样品孔中加入300μL的终止液以终止反应。
[0280] 5:所有样品板摇匀并在4000rpm离心20分钟,分别取100μL供试品或对照品上清液稀释到300μL纯水中用于LC‑MS/MS分析
[0281] 6:数据分析,根据一级消除动力学计算T1/2和CLint(mic)(μL/min/mg)值,一级消除动力学方程式为:
[0282]
[0283]
[0284]
[0285]
[0286]
[0287] 人和大鼠肝微粒体稳定性测试结果见表8。
[0288] 表8:本发明部分化合物肝微粒体稳定性测试结果
[0289]
[0290]
[0291] 试验例5:人全血稳定性测试
[0292] 采集新鲜血液,放置在37℃水浴锅中预热;
[0293] 中间储备液的配制:在96孔板中,用DMSO将10mM的测试化合物稀释至1mM,用超纯水将10mM阳性对照普鲁本辛稀释至1mM;
[0294] 工作液的配制:将上述浓度为1mM的测试化合物和阳性对照品的中间储备液分别用45%MeOH/H2O稀释至100μM;
[0295] 分别移取2uL上述工作液(化合物终浓度为2μM)于98μL的空白全血中,混匀;
[0296] 将培养板放置在37℃水浴锅中进行孵育,孵育时间为0、10、30、60、120分钟;
[0297] 每一个时间点孵育结束时,用100μL的水与加有测试化合物(或阳性对照品)的100μL全血样品混合,加入800μL的终止液(含2 0 0ng/mL甲苯磺丁脲和2 00ng/mL拉贝洛尔的
甲醇溶液)终止反应;
[0298] 样品板摇匀后,4000转/分钟离心20分钟,离心结束后取150μL上清液,用LC/MS/MS的方法进行分析。
[0299] 人全血稳定性测试结果见表9。
[0300] 表9本发明部分化合物的人全血稳定性测试结果
[0301]实施例 Time Point(min) %Remaining
1 10,30,60,120 104.3,95.4,92.1,74.5
6 10,30,60,120 113.3,102.7,92.8,73.2
10 10,30,60,120 108.4,91.2,78.1,59.8
16 10,30,60,120 117.2,98.4,89.2,72.7
25 10,30,60,120 102.3,85.4,78.7,70.3
伊布替尼 10,30,60,120 102.4,86.3,79.0,70.8
阿卡替尼 10,30,60,120 106.1,90.7,81.3,71.9
Evobrutinib 10,30,60,120 101.4,88.1,76.2,58.9
[0302] 试验例6:本发明化合物的药代动力学测试
[0303] 各受试化合物分别以口服(10mg/kg,每组3只)和静脉(1mg/kg,每组3只)两种给药方式单次给予SD大鼠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受试化合物使用5%DMSO:25%HP‑β‑CD的氯化
钠注射液(V:V=5:95)溶解,并经涡旋1‑2min,超声5‑10min之后配制成无色透明澄清给药
溶液。口服给药前动物需禁食过夜,并于给药4小时后恢复给食。SD大鼠经口服与静脉给药
后,经尾静脉采集药代动力学样本,采集时间点为:给药后5min(仅静脉给药组)、15min、
30min、1h、2h、4h、6h(仅口服给药组)、8h,每个时间点采集3个全血样本,尾静脉采集量约
0.15mL。血液样本采集后立即置于冰上,于15分钟之内离心分离血浆(离心条件:2000离心
力/分钟,5分钟,4℃)。收集的血浆分析前存放于–70℃。取20μL血浆样品至1.6mL的96孔深
孔板中,加入200μL的工作内标溶液(25ng/mL格列吡嗪乙腈溶液)(空白不加内标补加相同
体积的乙腈),涡旋混合1min,5800转/分钟离心10min,取100μL上清液加入到96孔进样板
中,经LC‑MS/MS进样分析。
[0304] 本发明部分化合物的药代动力学测试结果如下表10所示:
[0305] 表10本发明部分化合物的药代动力学测试结果
[0306]
[0307] 从以上成药性研究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化合物对BTK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已上市药物伊布替尼、阿卡替尼或临床三期药物Evobrutinib相比,人和大鼠肝微粒体稳
定性更好,在人全血中也更加稳定,大鼠药代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优势,可用作BTK抑制剂,具
有广阔的抗恶性肿瘤疾病或炎症疾病的应用前景。
[0308]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
和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