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冲击后便于打开的防爆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0524104.8

文献号 : CN11148580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李钦生李锡程陆勤强孙志瑞江畅骆成辉陈宗祥

申请人 :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 :

本发明属于人防工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抗冲击后便于打开的防爆门,包括门框、门体、密封条、弹性膨胀体、液压泵、卸荷阀、单向阀和锁紧部件;本发明通过弹性膨胀体膨胀产生的推力推动门体绕铰接处向防爆门的内部一侧转动,进而门体挤压两侧门框上设置的密封条,进而使得门体之间通过挤压实现锁紧;过程中仅仅通过手动打开卸荷阀即可消除门体之间相互挤压的的作用力,进而实现防爆门的门体的打开,进而方便用户的使用;而且通过门体之间相互挤压的力实现门体的锁紧不仅提高了锁紧和开启的效率和方便性,同时也利用挤压力使得门体与门框之前进行了很好的密封,进而提高了防爆门在使用时的安全性。

权利要求 :

1.一种抗冲击后便于打开的防爆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框(1)、门体(2)、密封条(3)、弹性膨胀体(4)、液压泵、卸荷阀、单向阀和锁紧部件(5);所述门框(1)四周固定连接在建筑物的墙体上;所述门框(1)内左右对称安装所述门体(2);所述门体(2)靠近所述门框(1)一侧铰接在所述门框(1)上;所述门体(2)与所述门框(1)的铰接处靠近建筑物的外部一侧设置;所述门框(1)靠近门体(2)一侧的表面沿竖向设置一号放置槽;所述一号放置槽靠近所述防爆门的内部一侧设置;所述一号放置槽内设置所述密封条(3);靠近另一个所述门体(2)一侧的表面沿竖向设置二号放置槽;所述二号放置槽靠近所述防爆门的内部一侧设置;

所述二号放置槽内设置所述弹性膨胀体(4);所述弹性膨胀体(4)内部为中空结构,且所述弹性膨胀体(4)内部设置有液压油;所述液压泵的出口端通过液压油管依次串联所述单向阀、所述卸荷阀和所述弹性膨胀体(4)的内部;所述门体(2)上靠近建筑物的内部一侧设置所述锁紧部件(5);所述锁紧部件(5)用于从所述防爆门的内侧对所述防爆门进行锁紧;

所述锁紧部件(5)包括固定块(51)、转动块(52)、二号缓冲件(53)、卡紧块(54)、限位块(55)和连接杆(56);其中一侧的所述门体(2)背面沿竖直方向间歇设置一组所述固定块(51);所述固定块(51)与所述门体(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51)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块(52)的一端;所述转动块(5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二号缓冲件(53)的一端;所述二号缓冲件(5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卡紧块(54)的一端;所述卡紧块(54)下方设置所述限位块(55);所述限位块(55)用于对所述卡紧块(54)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和摆动进行限制;相邻的所述限位块(55)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杆(56)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杆(56)的端部与所述限位块(55)通过转动销进行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冲击后便于打开的防爆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2)靠近建筑物外部一侧的表面上设置容纳槽(21);所述容纳槽(21)内设置缓冲板(6);所述缓冲板(6)与所述门体(2)之间通过一号缓冲件(7)连接;所述缓冲板(6)的四周和底部均设置有所述一号缓冲件(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冲击后便于打开的防爆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缓冲板(6)之间对称设置有防撞条(8);所述防撞条(8)与所述缓冲板(6)之间通过滑动块(61)进行连接;所述滑动块(61)固定连接在所述缓冲板(6)的侧边上,且所述滑动块(61)与所述缓冲板(6)相互垂直设置;所述滑动块(61)滑动连接在所述防撞条(8)上横向设置的滑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冲击后便于打开的防爆门,其特征在于:其中任意一个所述限位块(55)设置成分体式结构;所述限位块(55)包括一号限位板(57)、一号转动轴(58)、二号限位板(59)、二号转动轴(60)和磁铁;所述一号限位板(57)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一号转动轴(58)的一端;所述一号转动轴(5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门体(2)上;所述一号限位板(57)的另一端设置一号挤压面;所述一号限位板(57)的上方设置所述二号限位板(59);所述二号限位板(59)的一端设置二号挤压面;所述二号挤压面上设置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镶嵌所述磁铁;所述二号挤压面与所述一号挤压面贴合;所述二号限位板(5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二号转动轴(60)的一端;所述二号转动轴(60)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门体(2)的安装孔内;所述二号转动轴(60)与所述安装孔通过间隙配合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门体(2)上对应所述二号限位板(59)的位置设置矩形沉槽(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冲击后便于打开的防爆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51)的悬空端向所述转动块(52)的另一端进行延伸。

说明书 :

一种抗冲击后便于打开的防爆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人防工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抗冲击后便于打开的防爆门。

背景技术

[0002] 防爆门是为抵抗工业建筑外面装置偶然发生的爆炸,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工业建筑内部设备完好,不受爆炸冲击波危害并有效的阻止爆炸危害延续的一种抗爆防护设备。
防爆门的作用和功能:1、在发生爆炸情况下,按照预告设定的爆炸入射压力与反射力。防爆
门能够抵挡该种范围内的爆破压力,而达到必要的保护作用,防止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
失。2、在发生爆炸情况后,没有达到预先设定的爆炸力,防爆门仍然能够正常使用。3、当发
生爆炸情况后,爆炸力达到预先设定,可以发生变形,但门的组件仍可维持使用,以避免人
员被截留、阻困。4、必要的密闭隔离功能,防止被隔离空间和外界空气直接对流,以减少被
隔断、受保护的空间受到外界的污染。5、防爆门是一种安全设施,具有自闭功能和紧急逃生
功能。
[0003] 现有的防爆门在受到爆炸产生的冲击力后会发生门体的变形、以及锁紧门体的装置扭曲变形,进而导致在爆炸后用户无法将防爆门打开,进而导致人员被困,甚至因为长时
间无法开启防爆门导致人员无法接收补给,进而给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抗冲击后便于打开的防爆门。本发明主要用于解决现有的防爆门在受到爆炸产生的冲击力后会发生门体的变形、以及锁紧门
体的装置扭曲变形,进而导致在爆炸后用户无法将防爆门打开,进而导致人员被困的问题。
[0005]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冲击后便于打开的防爆门,包括门框、门体、密封条、弹性膨胀体、液压泵、卸荷阀、单向阀和锁紧部件;所
述门框四周固定连接在建筑物的墙体上;所述门框内左右对称安装所述门体;所述门体靠
近所述门框一侧铰接在所述门框上;所述门体与所述门框的铰接处靠近建筑物的外部一侧
设置;所述门框靠近门体一侧的表面沿竖向设置一号放置槽;所述一号放置槽靠近所述防
爆门的内部一侧设置;所述一号放置槽内设置所述密封条;靠近另一个所述门体一侧的表
面沿竖向设置二号放置槽;所述二号放置槽靠近所述防爆门的内部一侧设置;所述二号放
置槽内设置所述弹性膨胀体;所述弹性膨胀体内部为中空结构,且所述弹性膨胀体内部设
置有液压油;所述液压泵的出口端通过液压油管依次串联所述单向阀、所述卸荷阀和所述
弹性膨胀体的内部;所述门体上靠近建筑物的内部一侧设置所述锁紧部件;所述锁紧部件
用于从所述防爆门的内侧对所述防爆门进行锁紧。
[0006] 工作时,将门体关闭后通过控制液压泵工作,进而液压泵产生具有一定压力的液压油,液压油通过液压油管依次经过单向阀和卸荷阀,最终进入弹性膨胀体中,进而弹性膨
胀体的体积增大,进而两个门体上的弹性膨胀体相互挤压,又因为弹性膨胀体靠近防爆门
的内部一侧设置,进而弹性膨胀体膨胀产生的推力推动门体绕铰接处向防爆门的内部一侧
转动,进而门体挤压两侧门框上设置的密封条,进而使得门体之间通过挤压实现的第一步
的锁紧,随后通过门体上靠近建筑物内部一侧设置的锁紧部件对防爆门进行第二步的锁
紧,进而通过两步实现对防爆门进行锁紧,使得防爆门在锁紧后具有很好的密封效果以及
稳定性,进而提高防爆门的安全性能。
[0007] 在需要将防爆门的门体打开时,首先断开锁紧部件的连接,随后控制卸荷阀打开,进而实现将弹性膨胀体内的液压油排出,排出液压油后的弹性膨胀体收缩在二号放置槽
中,进而门体失去了弹性膨胀体提供的挤压力,进而门体能够围绕铰接处进行转动,进而实
现门体的打开;过程中仅仅通过手动打开卸荷阀即可消除门体之间相互挤压的的作用力,
进而实现防爆门的门体的打开,进而方便用户的使用;而且通过门体之间相互挤压的力实
现门体的锁紧不仅提高了锁紧和开启的效率和方便性,同时也利用挤压力使得门体与门框
之前进行了很好的密封,进而提高了防爆门在使用时的安全性。
[0008] 优选的,所述门体靠近建筑物外部一侧的表面上设置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置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与所述门体之间通过一号缓冲件连接;所述缓冲板的四周和底部均设
置有所述一号缓冲件。
[0009] 通过在门体的一侧设置缓冲板,且通过一号缓冲件连接缓冲板,进而通过缓冲板能够缓冲爆炸对门体产生的冲击力,进而保证门体不会因为爆炸瞬间产生的冲击力过大进
而导致门体变形,进而防止出现门体因为变形导致无法打开的问题;通过在缓冲板的四周
和底部均设置一号缓冲件,进而使得缓冲板不仅能够承受正面的冲击力,而且能够承受侧
向的冲击力,进而实现从多个方位为门体进行保护,进而保证门体在受到爆炸冲击力的作
用下不会发生变形,进而保证在爆炸后能够方便打开防爆门的门体。
[0010] 优选的,两个所述缓冲板之间对称设置有防撞条;所述防撞条与所述缓冲板之间通过滑动块进行连接;所述滑动块固定连接在所述缓冲板的侧边上,且所述滑动块与所述
缓冲板相互垂直设置;所述滑动块滑动连接在所述防撞条上横向设置的滑槽内。
[0011] 当爆炸的冲击力偏在其中一侧的门体时,该侧的缓冲板受到侧向的冲击力后向另一侧的缓冲板进行挤压,进而通过两缓冲板之间设置的防撞条使得另一侧的缓冲板也承受
了冲击力,进而通过两个缓冲板上设置的一号缓冲件进行抵抗冲击力,进而提高了缓冲板
抵抗冲击力的能力,进而更好的实现对门体的保护,进而减少了门体受力变形的可能性,进
而更加方便用户开启防爆门;通过设置缓冲板与防撞条之间滑动连接,进而使得两个缓冲
板无论处在什么位置都能够很好的通过防撞条进行相互挤压,进而保证缓冲板之间的接触
效果,进而提高了缓冲板之间冲击力传递的可靠性,进而提高了缓冲板对门体保护的可靠
性,进而实现更好的对门体进行保护,进一步减少了门体受力变形的可能性。
[0012] 优选的,所述锁紧部件包括固定块、转动块、二号缓冲件、卡紧块、限位块和连接杆;其中一侧的所述门体背面沿竖直方向间歇设置一组所述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所述门
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块的一端;所述转动块的另一端固定连
接所述二号缓冲件的一端;所述二号缓冲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卡紧块的一端;所述卡
紧块下方设置所述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用于对所述卡紧块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和摆动进行
限制;相邻的所述限位块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杆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杆的端部与所述限位块
通过转动销进行转动连接。
[0013] 在通过弹性膨胀体膨胀实现门体之间挤压锁紧之后,通过拉动连接杆实现将所有的卡紧块放下,随后将卡紧块卡合在限位块上,进而实现对防爆门进行第二步的锁紧;当门
体外部受到爆炸产生的冲击力时,门体向内部进行翻转,进而两个门体产生一定的角度,过
程中爆炸产生的冲击力迫使二号缓冲件发生弯曲,相反,二号缓冲件也对爆炸产生的冲击
力进行了缓冲;当爆炸的冲击力过大时,卡紧块扣紧限位块,且二号缓冲件在弯曲的同时被
拉伸,进而通过二号缓冲件的弹力实现抵挡爆炸产生的冲击力;当爆炸结束后,门体受到的
冲击力消失,进而二号缓冲件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恢复初始状态,进而在门体和二号缓冲
件的形状都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用户能够方便地将卡紧块从限位块上取下,进而实现
锁紧部件的开启,进而方便用户将爆炸后的防爆门打开。
[0014] 优选的,其中任意一个所述限位块设置成分体式结构;所述限位块包括一号限位板、一号转动轴、二号限位板、二号转动轴和磁铁;所述一号限位板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一
号转动轴的一端;所述一号转动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门体上;所述一号限位板的另
一端设置一号挤压面;所述一号限位板的上方设置所述二号限位板;所述二号限位板的一
端设置二号挤压面;所述二号挤压面上设置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镶嵌所述磁铁;所述二号
挤压面与所述一号挤压面贴合;所述二号限位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二号转动轴的一
端;所述二号转动轴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门体的安装孔内;所述二号转动轴与所述安装孔
通过间隙配合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门体上对应所述二号限位板的位置设置矩形沉槽。
[0015] 将卡紧块卡合在一号限位板上后,手动将收缩在矩形沉槽内的二号限位板拉出,拉出的二号限位板在自身重力和磁铁的吸引力作用下使得二号挤压面与一号挤压面保持
贴合,进而通过二号限位板和二号转动轴的限制作用使得卡紧块无法脱离一号限位板、一
号转动轴、二号限位板和二号转动轴的束缚,进而防止其他的卡紧块在爆炸的过程中脱离
限位块的限制,进而提高了锁紧部件锁紧门体的可靠性,进而提高了防爆门的安全性。
[0016] 当爆炸的冲击力过大时,卡紧块扣紧一号限位板与二号限位板,又因为一号限位板与二号限位板贴合形成的三角结构具有较大的支撑力,进而保证了一号限位板与二号限
位板形成的共同支撑点对卡紧块具有稳定的支撑效果,进而提高了防爆门的安全性。
[0017]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悬空端向所述转动块的另一端进行延伸。
[0018] 通过设置固定块的悬空端向转动块的另一端进行延伸,进而使得固定块的悬空端能够对转动块进行保护,进而防止转动块发生弯曲变形,进而防止因为转动块的变形导致
转动块无法转动,进而限制了卡紧块脱离限位块,进而影响防爆门的开启,进而影响用户的
使用。
[001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0] 1.本发明中将门体关闭后通过控制液压泵工作,进而液压泵产生具有一定压力的液压油,液压油通过液压油管依次经过单向阀和卸荷阀,最终进入弹性膨胀体中,进而弹性
膨胀体的体积增大,进而两个门体上的弹性膨胀体相互挤压,又因为弹性膨胀体靠近防爆
门的内部一侧设置,进而弹性膨胀体膨胀产生的推力推动门体绕铰接处向防爆门的内部一
侧转动,进而门体挤压两侧门框上设置的密封条,进而使得门体之间通过挤压实现的第一
步的锁紧,随后通过门体上靠近建筑物内部一侧设置的锁紧部件对防爆门进行第二步的锁
紧,进而通过两步实现对防爆门进行锁紧,使得防爆门在锁紧后具有很好的密封效果以及
稳定性,进而提高防爆门的安全性能;过程中仅仅通过手动打开卸荷阀即可消除门体之间
相互挤压的的作用力,进而实现防爆门的门体的打开,进而方便用户的使用;而且通过门体
之间相互挤压的力实现门体的锁紧不仅提高了锁紧和开启的效率和方便性,同时也利用挤
压力使得门体与门框之前进行了很好的密封,进而提高了防爆门在使用时的安全性。
[0021] 2.本发明中通过在门体的一侧设置缓冲板,且通过一号缓冲件连接缓冲板,进而通过缓冲板能够缓冲爆炸对门体产生的冲击力,进而保证门体不会因为爆炸瞬间产生的冲
击力过大进而导致门体变形,进而防止出现门体因为变形导致无法打开的问题;通过在缓
冲板的四周和底部均设置一号缓冲件,进而使得缓冲板不仅能够承受正面的冲击力,而且
能够承受侧向的冲击力,进而实现从多个方位为门体进行保护,进而保证门体在受到爆炸
冲击力的作用下不会发生变形,进而保证在爆炸后能够方便打开防爆门的门体。
[0022] 3.本发明中在通过弹性膨胀体膨胀实现门体之间挤压锁紧之后,通过拉动连接杆实现将所有的卡紧块放下,随后将卡紧块卡合在限位块上,进而实现对防爆门进行第二步
的锁紧;当门体外部受到爆炸产生的冲击力时,门体向内部进行翻转,进而两个门体产生一
定的角度,过程中爆炸产生的冲击力迫使二号缓冲件发生弯曲,相反,二号缓冲件也对爆炸
产生的冲击力进行了缓冲;当爆炸的冲击力过大时,卡紧块扣紧限位块,且二号缓冲件在弯
曲的同时被拉伸,进而通过二号缓冲件的弹力实现抵挡爆炸产生的冲击力;当爆炸结束后,
门体受到的冲击力消失,进而二号缓冲件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恢复初始状态,进而在门体
和二号缓冲件的形状都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用户能够方便地将卡紧块从限位块上取
下,进而实现锁紧部件的开启,进而方便用户将爆炸后的防爆门打开。
[0023] 4.本发明中将卡紧块卡合在一号限位板上后,手动将收缩在矩形沉槽内的二号限位板拉出,拉出的二号限位板在自身重力和磁铁的吸引力作用下使得二号挤压面与一号挤
压面保持贴合,进而通过二号限位板和二号转动轴的限制作用使得卡紧块无法脱离一号限
位板、一号转动轴、二号限位板和二号转动轴的束缚,进而防止其他的卡紧块在爆炸的过程
中脱离限位块的限制,进而提高了锁紧部件锁紧门体的可靠性,进而提高了防爆门的安全
性;当爆炸的冲击力过大时,卡紧块扣紧一号限位板与二号限位板,又因为一号限位板与二
号限位板贴合形成的三角结构具有较大的支撑力,进而保证了一号限位板与二号限位板形
成的共同支撑点对卡紧块具有稳定的支撑效果,进而提高了防爆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5] 图1是本发明中防爆门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是本发明中防爆门反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3是本发明中锁紧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4是本发明中防爆门的俯视图;
[0029] 图5是本发明中防爆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0] 图6是本发明中门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7是本发明中缓冲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8是本发明中一号缓冲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中:门框1、门体2、容纳槽21、矩形沉槽22、密封条3、弹性膨胀体4、锁紧部件5、固定块51、转动块52、二号缓冲件53、卡紧块54、限位块55、连接杆56、一号限位板57、一号转动
轴58、二号限位板59、二号转动轴60、缓冲板6、滑动块61、一号缓冲件7、防撞条8。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35]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抗冲击后便于打开的防爆门,包括门框1、门体2、密封条3、弹性膨胀体4、液压泵、卸荷阀、单向阀和锁紧部件5;所述门框1四周固定连接在建筑物的墙
体上;所述门框1内左右对称安装所述门体2;所述门体2靠近所述门框1一侧铰接在所述门
框1上;所述门体2与所述门框1的铰接处靠近建筑物的外部一侧设置;所述门框1靠近门体2
一侧的表面沿竖向设置一号放置槽;所述一号放置槽靠近所述防爆门的内部一侧设置;所
述一号放置槽内设置所述密封条3;靠近另一个所述门体2一侧的表面沿竖向设置二号放置
槽;所述二号放置槽靠近所述防爆门的内部一侧设置;所述二号放置槽内设置所述弹性膨
胀体4;所述弹性膨胀体4内部为中空结构,且所述弹性膨胀体4内部设置有液压油;所述液
压泵的出口端通过液压油管依次串联所述单向阀、所述卸荷阀和所述弹性膨胀体4的内部;
所述门体2上靠近建筑物的内部一侧设置所述锁紧部件5;所述锁紧部件5用于从所述防爆
门的内侧对所述防爆门进行锁紧。
[0036] 工作时,将门体2关闭后通过控制液压泵工作,进而液压泵产生具有一定压力的液压油,液压油通过液压油管依次经过单向阀和卸荷阀,最终进入弹性膨胀体4中,进而弹性
膨胀体4的体积增大,进而两个门体2上的弹性膨胀体4相互挤压,又因为弹性膨胀体4靠近
防爆门的内部一侧设置,进而弹性膨胀体4膨胀产生的推力推动门体2绕铰接处向防爆门的
内部一侧转动,进而门体2挤压两侧门框1上设置的密封条3,进而使得门体2之间通过挤压
实现的第一步的锁紧,随后通过门体2上靠近建筑物内部一侧设置的锁紧部件5对防爆门进
行第二步的锁紧,进而通过两步实现对防爆门进行锁紧,使得防爆门在锁紧后具有很好的
密封效果以及稳定性,进而提高防爆门的安全性能。
[0037] 在需要将防爆门的门体2打开时,首先断开锁紧部件5的连接,随后控制卸荷阀打开,进而实现将弹性膨胀体4内的液压油排出,排出液压油后的弹性膨胀体4收缩在二号放
置槽中,进而门体2失去了弹性膨胀体4提供的挤压力,进而门体2能够围绕铰接处进行转
动,进而实现门体2的打开;过程中仅仅通过手动打开卸荷阀即可消除门体2之间相互挤压
的的作用力,进而实现防爆门的门体2的打开,进而方便用户的使用;而且通过门体2之间相
互挤压的力实现门体2的锁紧不仅提高了锁紧和开启的效率和方便性,同时也利用挤压力
使得门体2与门框1之前进行了很好的密封,进而提高了防爆门在使用时的安全性。
[0038] 如图4至图7所示,所述门体2靠近建筑物外部一侧的表面上设置容纳槽21;所述容纳槽21内设置缓冲板6;所述缓冲板6与所述门体2之间通过一号缓冲件7连接;所述缓冲板6
的四周和底部均设置有所述一号缓冲件7。
[0039] 通过在门体2的一侧设置缓冲板6,且通过一号缓冲件7连接缓冲板6,进而通过缓冲板6能够缓冲爆炸对门体2产生的冲击力,进而保证门体2不会因为爆炸瞬间产生的冲击
力过大进而导致门体2变形,进而防止出现门体2因为变形导致无法打开的问题;通过在缓
冲板6的四周和底部均设置一号缓冲件7,进而使得缓冲板6不仅能够承受正面的冲击力,而
且能够承受侧向的冲击力,进而实现从多个方位为门体2进行保护,进而保证门体2在受到
爆炸冲击力的作用下不会发生变形,进而保证在爆炸后能够方便打开防爆门的门体2。
[0040] 如图4、图7和图8所示,两个所述缓冲板6之间对称设置有防撞条8;所述防撞条8与所述缓冲板6之间通过滑动块61进行连接;所述滑动块61固定连接在所述缓冲板6的侧边
上,且所述滑动块61与所述缓冲板6相互垂直设置;所述滑动块61滑动连接在所述防撞条8
上横向设置的滑槽内。
[0041] 当爆炸的冲击力偏在其中一侧的门体2时,该侧的缓冲板6受到侧向的冲击力后向另一侧的缓冲板6进行挤压,进而通过两缓冲板6之间设置的防撞条8使得另一侧的缓冲板6
也承受了冲击力,进而通过两个缓冲板6上设置的一号缓冲件7进行抵抗冲击力,进而提高
了缓冲板6抵抗冲击力的能力,进而更好的实现对门体2的保护,进而减少了门体2受力变形
的可能性,进而更加方便用户开启防爆门;通过设置缓冲板6与防撞条8之间滑动连接,进而
使得两个缓冲板6无论处在什么位置都能够很好的通过防撞条8进行相互挤压,进而保证缓
冲板6之间的接触效果,进而提高了缓冲板6之间冲击力传递的可靠性,进而提高了缓冲板6
对门体2保护的可靠性,进而实现更好的对门体2进行保护,进一步减少了门体2受力变形的
可能性。
[0042] 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锁紧部件5包括固定块51、转动块52、二号缓冲件53、卡紧块54、限位块55和连接杆56;其中一侧的所述门体2背面沿竖直方向间歇设置一组所述固定块
51;所述固定块51与所述门体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51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块52的一
端;所述转动块5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二号缓冲件53的一端;所述二号缓冲件53的另一
端固定连接所述卡紧块54的一端;所述卡紧块54下方设置所述限位块55;所述限位块55用
于对所述卡紧块54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和摆动进行限制;相邻的所述限位块55之间通过所
述连接杆56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杆56的端部与所述限位块55通过转动销进行转动连接。
[0043] 在通过弹性膨胀体4膨胀实现门体2之间挤压锁紧之后,通过拉动连接杆56实现将所有的卡紧块54放下,随后将卡紧块54卡合在限位块55上,进而实现对防爆门进行第二步
的锁紧;当门体2外部受到爆炸产生的冲击力时,门体2向内部进行翻转,进而两个门体2产
生一定的角度,过程中爆炸产生的冲击力迫使二号缓冲件53发生弯曲,相反,二号缓冲件53
也对爆炸产生的冲击力进行了缓冲;当爆炸的冲击力过大时,卡紧块54扣紧限位块55,且二
号缓冲件53在弯曲的同时被拉伸,进而通过二号缓冲件53的弹力实现抵挡爆炸产生的冲击
力;当爆炸结束后,门体2受到的冲击力消失,进而二号缓冲件53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恢复
初始状态,进而在门体2和二号缓冲件53的形状都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用户能够方便地
将卡紧块54从限位块55上取下,进而实现锁紧部件5的开启,进而方便用户将爆炸后的防爆
门打开。
[0044]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其中任意一个所述限位块55设置成分体式结构;所述限位块55包括一号限位板57、一号转动轴58、二号限位板59、二号转动轴60和磁铁;所述一号限
位板57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一号转动轴58的一端;所述一号转动轴5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
所述门体2上;所述一号限位板57的另一端设置一号挤压面;所述一号限位板57的上方设置
所述二号限位板59;所述二号限位板59的一端设置二号挤压面;所述二号挤压面上设置限
位槽;所述限位槽内镶嵌所述磁铁;所述二号挤压面与所述一号挤压面贴合;所述二号限位
板5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二号转动轴60的一端;所述二号转动轴60的另一端安装在所
述门体2的安装孔内;所述二号转动轴60与所述安装孔通过间隙配合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
门体2上对应所述二号限位板59的位置设置矩形沉槽22。
[0045] 将卡紧块54卡合在一号限位板57上后,手动将收缩在矩形沉槽22内的二号限位板59拉出,拉出的二号限位板59在自身重力和磁铁的吸引力作用下使得二号挤压面与一号挤
压面保持贴合,进而通过二号限位板59和二号转动轴60的限制作用使得卡紧块54无法脱离
一号限位板57、一号转动轴58、二号限位板59和二号转动轴60的束缚,进而防止其他的卡紧
块54在爆炸的过程中脱离限位块55的限制,进而提高了锁紧部件5锁紧门体2的可靠性,进
而提高了防爆门的安全性。
[0046] 当爆炸的冲击力过大时,卡紧块54扣紧一号限位板57与二号限位板59,又因为一号限位板57与二号限位板59贴合形成的三角结构具有较大的支撑力,进而保证了一号限位
板57与二号限位板59形成的共同支撑点对卡紧块54具有稳定的支撑效果,进而提高了防爆
门的安全性。
[0047] 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固定块51的悬空端向所述转动块52的另一端进行延伸。
[0048] 通过设置固定块51的悬空端向转动块52的另一端进行延伸,进而使得固定块51的悬空端能够对转动块52进行保护,进而防止转动块52发生弯曲变形,进而防止因为转动块
52的变形导致转动块52无法转动,进而限制了卡紧块54脱离限位块55,进而影响防爆门的
开启,进而影响用户的使用。
[0049] 工作时,将门体2关闭后通过控制液压泵工作,进而液压泵产生具有一定压力的液压油,液压油通过液压油管依次经过单向阀和卸荷阀,最终进入弹性膨胀体4中,进而弹性
膨胀体4的体积增大,进而两个门体2上的弹性膨胀体4相互挤压,又因为弹性膨胀体4靠近
防爆门的内部一侧设置,进而弹性膨胀体4膨胀产生的推力推动门体2绕铰接处向防爆门的
内部一侧转动,进而门体2挤压两侧门框1上设置的密封条3,进而使得门体2之间通过挤压
实现的第一步的锁紧,随后通过门体2上靠近建筑物内部一侧设置的锁紧部件5对防爆门进
行第二步的锁紧,在通过弹性膨胀体4膨胀实现门体2之间挤压锁紧之后,通过拉动连接杆
56实现将所有的卡紧块54放下,随后将卡紧块54卡合在限位块55上,进而实现对防爆门进
行第二步的锁紧;当门体2外部受到爆炸产生的冲击力时,门体2向内部进行翻转,进而两个
门体2产生一定的角度,过程中爆炸产生的冲击力迫使二号缓冲件53发生弯曲,相反,二号
缓冲件53也对爆炸产生的冲击力进行了缓冲;当爆炸的冲击力过大时,卡紧块54扣紧限位
块55,且二号缓冲件53在弯曲的同时被拉伸,进而通过二号缓冲件53的弹力实现抵挡爆炸
产生的冲击力;当爆炸结束后,门体2受到的冲击力消失,进而二号缓冲件53在自身弹力的
作用下恢复初始状态,进而在门体2和二号缓冲件53的形状都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用户
能够方便地将卡紧块54从限位块55上取下,进而实现锁紧部件5的开启,进而方便用户将爆
炸后的防爆门打开;通过两步实现对防爆门进行锁紧,使得防爆门在锁紧后具有很好的密
封效果以及稳定性,进而提高防爆门的安全性能;在需要将防爆门的门体2打开时,首先断
开锁紧部件5的连接,随后控制卸荷阀打开,进而实现将弹性膨胀体4内的液压油排出,排出
液压油后的弹性膨胀体4收缩在二号放置槽中,进而门体2失去了弹性膨胀体4提供的挤压
力,进而门体2能够围绕铰接处进行转动,进而实现门体2的打开;过程中仅仅通过手动打开
卸荷阀即可消除门体2之间相互挤压的的作用力,进而实现防爆门的门体2的打开,进而方
便用户的使用;而且通过门体2之间相互挤压的力实现门体2的锁紧不仅提高了锁紧和开启
的效率和方便性,同时也利用挤压力使得门体2与门框1之前进行了很好的密封,进而提高
了防爆门在使用时的安全性。
[0050]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
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