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及非接触供电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880081465.0

文献号 : CN11149244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松本秀树三浦圣野内健太郎

申请人 : 昭和电线电缆系统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圈是将内周侧的第1电线和外周侧的第2电线排列卷绕并连接电线彼此的末端的线圈,所述第1电线具备与相邻的其它圈的所述第2电线抵接且与相同圈的所述第2电线分离的第1区域。

权利要求 :

1.一种线圈,该线圈中,将内周侧的第1电线与外周侧的第2电线排列卷绕并连接电线彼此的末端,所述线圈的特征在于,所述第1电线具备与相邻的其它圈的所述第2电线抵接且与相同圈的所述第2电线分离的第1区域,所述第1区域是如下区域:

除最内周以外的第N圈的所述第1电线和与所述第N圈的内周侧相邻的圈的所述第2电线抵接且与所述第N圈的所述第2电线分离,其中,N为1以上的整数,所述线圈包括:

第2区域,该第2区域在所述第N圈的所述第1电线从与所述第N圈的所述第2电线之间的抵接部位起向第(N‑1)圈或第(N+1)圈的所述第2电线的抵接部位卷绕前进的方向上横穿;

以及

第3区域,该第3区域在所述第N圈的所述第1电线从与所述第(N‑1)圈或所述第(N+1)圈的所述第2电线之间的抵接部位起向所述第N圈的所述第2电线的抵接部位卷绕前进的方向上横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区域、所述第2区域、所述第3区域按所述第2区域、所述第1区域、所述第3区域的顺序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1区域设置于卷绕一周中的一部分区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1区域设置于卷绕一周中的一部分区间。

5.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线圈,其特征在于,在从卷绕中心起在辐射方向上等间隔地划分出的每一个规定角度范围内配置所述第1区域。

6.一种非接触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制或树脂制的基板;以及

直接或经由磁芯芯体板配置在所述基板上的所述权利要求1至5的任一项所述的线圈。

说明书 :

线圈及非接触供电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线圈及非接触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关于电动车(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V)的供电,除了使用电缆的接触式之外,还对利用了无线电力传输技术的非接触式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0003] 非接触供电的技术例如是下述技术:通过以数十厘米左右的间隔使设置为埋入供电站的路面的输电用(初级侧)的平面线圈(地面侧线圈)和设置在电动车底部的受电用(次级侧)的平面线圈(车辆侧线圈)相对来对电力进行无线输电,从而向电动车供电。
[0004] 非接触供电中要求其传输效率较高,对于其中使用的线圈也需要使损耗较小。由此,近来,用于非接触供电的线圈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减少铜损、即减小交流电阻。
[0005] 对线圈的交流电阻造成影响的因素可考虑以下两个因素。第1因素是取决于绕组用线材的导体截面积的直流电阻,第2因素是因频率、线材的捻搓结构、线圈形态等而改变的接近效果和趋肤效应所造成的损耗。
[0006] 尤其是在非接触供电中,由于在kHz级别的高频带下利用,因此第2因素的影响变大。为了减轻该第2因素的影响,设为使用利兹线来作为线材,作为线圈的形态,适用在绕组间设置间隙来进行卷绕的线圈(以下将该线圈称为“间隙卷绕线圈”)。
[0007] 鉴于上述情况,对于用于非接触供电的现有的线圈,需要将捻合细的多条漆包线而形成的利兹线(绝缘导体)平面地卷绕成螺旋状且在绕组间设置间隙地卷绕来形成。作为在线圈的绕组间设置间隙的现有技术,例如已知有在相邻的线之间设置空间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8] 例如,被称为EV等的电动车的非接触供电用的平面线圈中,由于要求对于输电侧线圈(设置于输电供电台)和受电侧线圈(搭载于电动车的底部)之间的位置偏移能够可靠且高效地输电,因此,它们各自的形状被标准化为某一大小。
[0009] 实际上在将线圈设置于电动车、供电台的情况下,由于线圈的形状、外形、内径、匝数等被指定,因此,在这其中要求制作一种线圈,减小线圈的交流电阻来抑制损耗,同时还保持了用于保持线圈形状的强度。
[0010] 目前正在总结的面向EV的非接触供电用线圈的条件例如为希望线圈的外形在250mm~600mm左右的范围内,线圈的内径在100mm~200mm左右的范围内。此外,关于线圈的厚度,从省空间的观点出发,也希望尽可能地薄。具体而言,希望将线圈的厚度设为例如5mm以下。并且,关于线圈的匝数,由于传输频率确定为85kHz,因此,根据设为在该频率下进行谐振的电感,匝数成为8~22匝左右。
[0011] 然而,即使简单地在绕组间设置间隙,由于在制造现场中传送作为线圈的产品、或者在制造中也要进行移动线圈的操作、抑制线圈的电感的变动,因而需要制造在线圈制造后也考虑到了形状保持、操作性的产品。
[0012] 在上述这样的线圈形状的限制下,为了减小之前的交流电阻,提出了将一根线材分割为两根且隔开间隔平行地卷绕的所谓的并行间隔卷绕的形态的线圈。
[0013] 现有技术文献
[0014] 专利文献
[0015]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表2015-518269号公报
[0016]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9‑158598号公报
[0017]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13‑229401号公报
[0018]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2017‑17874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9]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20] 然而,并行间隔卷绕的形态的线圈在卷绕绕组间设置间隙,因此仅凭这个难以维持形状。
[0021] 因此,需要将线圈夹持到或卷绕到间隔器或线轴等形状维持工具等的形状维持的手段,这成为制造上和传送上的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
[0022] 此外,在对两根一组的线材平面地进行卷绕时,内侧的线材与外侧的线材之间线长会产生差,因此,例如在形成外径500mm×650mm、卷绕宽度180mm、匝数8匝的线圈的情况下,线长约12米,内侧的线材与外侧的线材之间产生60cm左右的线长差,因该线长差而产生的相位差将造成交流电阻等电气特性恶化。
[0023] 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接触供电装置和线圈,适合于已有的尺寸和形状、以及已有的电气性能,成本较低且操作性良好。
[0024]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2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圈的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是将内周侧的第1电线和外周侧的第2电线排列卷绕并连接电线彼此的末端的线圈,所述第1电线具备与相邻的其它圈的所述第2电线抵接且与相同圈的所述第2电线分离的第1区域。
[0026]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具备金属制或树脂制的基板、以及直接或经由磁芯芯体板配置在所述基板上的所述线圈。
[0027] 发明效果
[0028]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适合于已有的尺寸和形状、已有的电气性能、低成本且操作性良好的线圈及非接触供电装置。

附图说明

[0029] 图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1的螺旋状的线圈(并行混合卷绕)的俯视图。
[0030] 图2是示意性(直线性)示出图1的线圈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0031] 图3是图1的线圈的频率-交流电阻特性图。
[0032] 图4是实施方式2的螺旋状的线圈(受电侧)的俯视图。
[0033] 图5是使用了上述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2的线圈的非接触供电装置的剖视图。
[0034] 图6是表示线圈的其它实施方式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下面,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036] 非接触供电系统通过将初级侧的非接触供电装置(输电侧)与次级侧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受电侧)相对配置来构成。提供电力的一侧的初级侧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和接受电力的一侧的次级侧的非接触供电装置中,线圈部分的要素由大致相同的要素构成,此处,对一侧进行说明,另一侧当然也相同。
[0037] (实施方式1)
[0038] 以下,参照图1、图2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1的线圈20。图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1的螺旋状的线圈(并行混合卷绕)的俯视图,图2是主要部分(区间P1~P4中的区间P1)的放大图。
[0039]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1的线圈20是下述线圈:将作为电线或绝缘导体的两根一组的利兹线21、22平面地排列并从内周侧向外周侧卷绕而形成(制造)为螺旋状,将利兹线21、22的末端相结合(连接)而成的外形大致为长方形状(角部设有圆弧)。该形状的线圈例如设置于初级侧(输电侧或供电侧),具体而言例如设置于EV的充电台的路面。平面地排列是指将利兹线21、22相对于卷绕的轴排列在交叉(正交)的面上的状态。
[0040] 利兹线21、22的线径例如为5mm左右,在利兹线21、22的内周侧的一端设有压接端子25,利兹线21、22彼此被连接。并且,在利兹线21、22的外周侧的一端设有压接端子26,利兹线21、22彼此被连接。即,利兹线21、22的两端通过压接端子25、26而相结合(连接),利用两根(一对)来确保与一根较粗的电线同等的截面积,并将两根平坦地卷绕,从而有助于线圈20的薄型化。
[0041] 该线圈20通过将两根利兹线21、22按内周侧的卷绕起点为第一圈T1、下一周为第2圈T2···、最后一周为第8圈T8的顺序向外周侧卷绕而成,例如,若将第3圈T3设为第N圈,则第2圈T2成为第N‑1圈。另外,N设为2以上的整数。
[0042] 本例中,对将两根利兹线21、22从内周侧向外周侧卷绕的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从外周侧向内周侧卷绕。该情况下,外周侧的卷绕起点成为第1圈T1、下一周成为第2圈T2···、最后一周成为第8圈T8,第几周、第几圈及匝数的说法不同。在从外周侧向内周侧卷绕的情况下,若将图2的标号T3设为第N圈,则标号T2成为第N+1圈。
[0043] 该线圈20是通过将相邻的两根利兹线21、22中外周侧的利兹线22以一定间隔卷绕成螺旋状,并将内周侧的利兹线21以在卷绕方向的内周侧及/或外周侧与相邻的利兹线22规则地反复进行抵接和分离的方式进行卷绕而得到的线圈。
[0044] 另外,在本例中,关于第1圈T1,由于包含利兹线21、22的末端部分(卷绕起点的形态不稳定的部分),因此,设为从规则性的考量中去除。
[0045] 换言之,该线圈20设为下述线圈,即:在将末端相结合的一组利兹线21、22平坦地排列卷绕的过程中,以一定间隔卷绕外周侧的利兹线22,并在利兹线22之间,以内周侧的利兹线21与相邻的利兹线22规则地反复进行抵接和分离的方式弯曲地配置而成。规则地是指在一定的长度、间隔、角度、一周中的某个区间中进行弯曲、折返的情况。
[0046] 该线圈20中,由于将使两根一组的利兹线21、22(电线)抵接的部位的“紧密卷绕的部分”和使两根一组的利兹线21、22(电线)分离的部位的“间隔卷绕的部分”混合起来进行卷绕,因此,将该卷绕方式称为“并行混合卷绕”。作为并行混合(Parallel Hybrid)卷绕的简称,有时也称为并行混合卷绕或PH卷绕等。
[0047] 即,该线圈20是下述线圈,即:隔开一定间隔将外周侧的利兹线22配置成螺旋状,并以使内周侧的利兹线21与相邻的利兹线22抵接的“紧密卷绕的部分”以及内周侧的利兹线21与相邻的利兹线22分离的“间隔卷绕的部分”重复的方式将内周侧的利兹线21弯曲地配置在利兹线22之间。
[0048] 在线圈20形成时,在板状且形成有螺旋状的槽的卷绕夹具(金属型或树脂型)中以从内周侧起的顺序嵌入两根利兹线21、22,由此能够形成将两根利兹线21、22平面地卷绕成螺旋状而得到的线圈20。
[0049] 仅仅是平面地卷绕成螺旋状的线圈20在从卷绕夹具中取出时或传送时会散开,因此,在嵌入卷绕夹具的图1的状态下涂抹粘接剂,来对绕组彼此的抵接部进行粘接,并放置一定时间直到粘接剂固化为止,之后再进行操作。
[0050] 对于抵接部的粘接,除此以外,例如也可以利用缠绕有热熔接纤维的利兹线21、22通过加热进行粘接,也可以使用在最外层设置有自熔接层的自熔接线来进行热熔接或溶剂粘接,并且,也可以对利兹线21、22缠绕醋酸丝并涂布溶剂来进行粘接。
[0051] 即,线圈20是将相邻的两根利兹线21、22从内周侧向外周侧一边平坦地排列一边进行卷绕,在线间规则地设置分离部和抵接部且作为整体形成为螺旋状的线圈,为了维持形状,设为通过粘接剂或熔接对相互的线相抵接的部位进行粘接(固接),并进一步在利兹线21、22的两端分别连接压接端子25、26。将压接端子25、26安装到两端可以在粘接之前进行也可以在粘接之后进行,但由于需要匹配两根线材的长度,因此在卷绕后进行较好。
[0052] 利兹线21、22是捻合多条漆包线成束而形成的线材组。另外,在本例中,使用了利兹线21、22,但作为利兹线21、22以外的通电线,例如也可以使用没有绝缘覆盖的导体(以铜、铝为材料的线)、在最外层设有自熔接层的自熔接线等。
[0053] 压接端子25与利兹线21、22的内周侧的一端相连接,大致由压接部和设有固定用的孔的固定部构成。压接部由筒形状的金属构件构成,通过插入利兹线21、22的导体部并进行铆接加工来将线材和金属部压接一体化,从而将压接端子25固定到利兹线21、22。压接端子26与利兹线21、22的外周侧的一端相连接,是与压接端子25相同的端子,铆接加工也相同。
[0054] 如图2所示,该线圈20以形成三个区域A、B、C的方式卷绕于卷绕一周中的规定的区间P1~P4。本例中,三个区域A、B、C分别设置于大致为长方形的除线圈20的角部以外的四个部位的区间P1~P4。将区域A称为第1区域、区域B称为第2区域、区域C称为第3区域。此外,在同图中,标号X表示在制作线圈20时使两根利兹线21、22卷绕前进的方向(卷绕方向)。
[0055] 例如,在区间P1中,若从卷绕起点起关注于第N圈(例如从内周侧的第1圈T1起计数的第3圈T3)和第(N‑1)圈(从内周侧的第1圈T1起计数的第2圈T2),则区域A是具有第3圈T3的内周侧的利兹线21与第2圈T2的外周侧的利兹线22相抵接的抵接部位A1、以及第3圈的内周侧的利兹线21与第3圈的外周侧的利兹线22相分离的分离部位A2的区域。另外,该情况下的N设为2以上的整数。
[0056] 即,区域A是利兹线21与相邻的其它匝数的利兹线22抵接且与相同匝数的利兹线22分离的区域。另外,第几圈与匝数相对应。换言之,区域A可认为是除最内周的卷绕起点的部分以外的第N圈的利兹线21和与第N圈的内周侧相邻的圈的利兹线22抵接且与第N圈的利兹线22分离的区域(N:1以上的整数)。
[0057] 区域B是在如下方向上横穿的区域,即:从第N圈(第3圈T3)的内周侧的利兹线21与第N圈(第3圈T3)的外周侧的利兹线22之间的抵接部位B1向第(N‑1)圈(第2圈T2)的外周侧的利兹线22的抵接部位B2卷绕前进的方向。
[0058] 区域C是在如下方向上横穿的区域,即:从第N圈(第3圈T3)的内周侧的利兹线21与第(N‑1)圈(第2圈T2)的外周侧的利兹线22之间的抵接部位C1向第N圈(第3圈T3)的外周侧的利兹线22的抵接部位C2卷绕前进的方向。当从内周侧向外周侧卷绕前进时,区域A~C按区域B、区域A、区域C的顺序来形成。
[0059] 接着,参照图3将该实施方式1的线圈20(图1的并行混合卷绕)与比较例(边设置一定间隔的间隙边平行地将两根利兹线卷绕成螺旋状而得的线圈(以下将其称为“并行间隔卷绕”))进行对比来说明性能。
[0060] 并行间隔卷绕是边设置一定间隔的间隙边平行地将两根利兹线卷绕成螺旋状而得的线圈。并行间隔卷绕是标准线圈,以作为每对两个利兹线卷绕一圈就空开规定间隔的间隙的试料,将该并行间隔卷绕的线圈性能(特性)设为规定值并希望尽可能地接近该值。
[0061] 作为试验条件,分别针对上述两个试料(并行间隔卷绕和并行混合卷绕),将线圈两端连接至已有的LCR计量仪,使频率从0变化到200kHz,来测定交流电阻。图3中,频率为0的位置的值(约15mΩ)为直流电阻。
[0062] 若参照测量结果的图3,则可知在面向EV的非接触供电的利用频率即85kHz频带下,本发明的并行混合卷绕的交流电阻为30mΩ以下,具有与标准的并行间隔卷绕同等的特性,可获得规定的电气性能。
[0063] 下面,对图1所示的线圈2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0064] 在该线圈20的情况下,通过将两根利兹线21、22依次嵌入形成有螺旋状的槽的卷绕夹具,从而将两根利兹线21、22平面地卷绕成螺旋状。
[0065] 利用卷绕夹具将两根利兹线21、22从内周侧向外周侧平坦地卷绕成螺旋状的过程中,形成外周侧的利兹线22隔开一定间隔、内周侧的利兹线21反复地与相邻的利兹线22抵接和分离的区域A、B、C。
[0066] 在从内周侧起卷绕利兹线21、22前进的基础上,卷绕起点的第1圈T1(第1周)调整利兹线21、22彼此的间隔,以使得在第2圈T2之后外周侧的利兹线22能够按一定间隔大致平行地卷绕,因此卷绕方法的规则性设为例外。
[0067] 例如,若着眼于第3圈T3(第3周),则在图2的区域B中,从利兹线21与利兹线22相抵接的抵接部位B1开始,外周侧的利兹线22保持直线前进,仅内周侧的利兹线21朝着图面向左方向倾斜地卷绕前进,与相同圈的T3的利兹线22分离,并在抵接部位B2与第2圈T2的外侧的利兹线22抵接。
[0068] 并且,在从抵接部位B2到区域A的区间,第3圈的内侧的利兹线21与第2圈的外侧的利兹线22保持抵接地卷绕前进。在该区域A的区间中,维持第3圈的内侧的利兹线21和与其成对的第3圈的外侧的利兹线22相分离的状态。
[0069] 从区域A转移到区域C的抵接部位C1,从以直线卷绕前进的第2圈T2的外周侧的利兹线22开始,第3圈T3的内周侧的利兹线21朝着图面向右方向倾斜地卷绕前进,并在抵接部位C2的位置与相同的第3圈T3的利兹线22抵接。进行该卷绕方法直到之后的第8圈T8(第8周)为止。另外,最外周的第9圈(第9周)是用于端子连接的引出线,因此不包含在匝数内。
[0070] 由此,形成除最内周之外的第N圈的内周侧的利兹线21与第(N‑1)圈的外周侧的利兹线22抵接且与第N圈的利兹线22分离的区域A(第1区域)、在第N圈的内周侧的利兹线21从与第N圈的外周侧的利兹线22之间的抵接部位B1向与第(N‑1)圈的外周侧的利兹线22之间的抵接部位B2卷绕前进的方向上横穿的区域B(第2区域)、以及在第N圈的内周侧的利兹线21从与第(N‑1)圈的外周侧的利兹线22之间的抵接部位C1向与第N圈的外周侧的利兹线22之间的抵接部位C2卷绕前进的方向上横穿的区域C(第3区域)(N:2以上的整数)。另外,该卷绕方法中,按区域B(第2区域)、区域A(第1区域)、区域C(第3区域)的顺序形成区域A~C。
[0071] 卷绕后,将利兹线21、22的内周侧的一端对准并分配压接端子25即可,通过铆接加工来对线材和金属部进行压接一体化,从而连接利兹线21、22彼此的端部(末端)。此外,将利兹线21、22的外周侧的一端对准并分配压接端子26即可,通过铆接加工来对线材和金属部进行压接一体化,从而连接利兹线21、22彼此的端部(末端)。由此,分别对两根利兹线21、22的两端(末端)进行结合(连接),确保与一根较粗的电线同等的截面积。
[0072] 为了维持由此形成的线圈20的形状,在嵌入卷绕夹具的状态下涂抹粘接剂,对绕组彼此的抵接部进行粘接,并放置一定时间直到粘接剂固化为止,之后进行操作、即从卷绕夹具取下。另外,利兹线21、22的端部的加工和抵接部的粘接中的哪一个先进行都可以。
[0073] 由此,根据实施方式1,在排列并卷绕两端相连接的两根(一组)利兹线21、22的基础上,通过使内周侧的利兹线21相对于直线卷绕的外周侧的利兹线22弯曲地卷绕,从而能够调整线长以减小外周侧和内周侧的线材的线长差。
[0074] 具体而言,设为将外周侧的利兹线22按一定间隔大致平行地卷绕,并在该间隔之间使内周侧的利兹线21弯曲地与相邻的利兹线22反复抵接、分离的卷绕方法(并行混合卷绕)来进行调整,以减小一组利兹线21、22的线长差,由此,能够提高因线长差所产生的相位差而引起恶化的电气特性。
[0075] 在形成外径500mm×650mm、卷绕宽度180mm、匝数8匝的线圈的情况下,线长约为12米,在最外周部的压接端子26的连接部分,能够将利兹线21、22彼此的线长差缩短到8厘米左右(另外,在以往的并行间隔卷绕中会产生60cm左右的线长差)。
[0076] 此外,通过对相邻的利兹线21、22彼此的抵接部位进行粘接,从而无需设置间隔器或线轴等形状保持工具,就能够维持在线间设有间隙(间隔)的形状。
[0077] 其结果是,能够提供适合于已有的尺寸和形状(在已有的外形、内形的范围内设置间隙地排列两根一组的利兹线21、22并进行卷绕而成的形状)、已有的电气性能、低成本且操作性良好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及线圈。
[0078] 在本实施方式1中,设为在卷绕两端相连接的两根利兹线21、22时使内周侧的利兹线21弯曲地反复与外周侧的利兹线22抵接、分离的卷绕方法(并行混合卷绕),但也可以在从卷绕中心起在辐射方向上等间隔地划分出的每一个规定角度范围内配置区域A(参照图2)或区域A、B、C。
[0079] 此外,实施方式1中,将线圈20整体的匝数设为8匝T1~T8(卷绕8周),但即使是除此以外的匝数、线圈形状,也可以称为本申请发明的适用范围。例如,在本例中,将匝数的总数设为偶数,但也可以设为奇数,也可以对匝数本身进行增减。
[0080] (实施方式2)
[0081] 接着,参照图4对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线圈(车辆侧)的俯视图。另外,实施方式2中,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0082] 如图4所示,实施方式2的线圈20的外形设为例如400mm×400mm的大致方形形状(在角部具有圆弧),且设置于次级侧(受电侧),具体而言例如设置于EV的底部。关于区域A~C的形成方法,与实施方式1相同。
[0083] 在本例中,将利兹线21、22卷绕成螺旋状以使得外形成为四边形(如本例那样,在外形为大致方形形状的情况下对四个角的角部施加圆弧),但外形也可以设为大致三角形、大致五边形、大致六边形、大致八边形等多边形的形状、或大致D形状、圆形等。
[0084] 由此,根据实施方式2,通过将线圈20的外形设为例如纵横尺寸为400mm×400mm的大致方形形状,从而能够作为对应于实施方式1的充电台用的车载用的线圈20来应用。
[0085] 使用了上述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2所示的线圈20(并行混合卷绕)的非接触供电装置如图5所示,包括铝板等基板1、配置在该基板1的上表面的磁芯芯体板2、以及配置在该磁芯芯体板2的上表面的线圈20。
[0086] 由此,例如能够设为初级侧的非接触输电装置或次级侧的非接触受电装置。并且,为了固定磁芯芯体板2中线圈20的位置,可以通过模塑树脂等对磁芯芯体板2的上表面进行镀膜。此外,也可以对磁芯芯体板2本身设置用于维持线圈20的形状的槽。
[0087] 作为基板1,除了上述铝板等金属板以外,可以是树脂板等绝缘物的板材。另外,在上述示例中,在基板1上配置磁芯芯体板2并在其上配置有线圈20,但也可以直接将线圈20配置在基板1上,并进一步将磁芯芯体板2配置在线圈20上。
[0088] 由此,在将线圈20向磁芯芯体板2上移动时,通过预先对利兹线21、22彼此的抵接部进行粘接,从而线圈20的形状得以维持,电感的变动减小,可获得良好的操作性(线圈制造时从卷绕夹具取下的作业、搬运作业等的作业性)。
[0089] 上述实施方式中,将两根利兹线21、22设为一组,但也可以如图6所示,使用三根利兹线21、22、23,使其中配置在一定间隔的外周侧的利兹线22之间的内周侧的利兹线21、23弯曲地进行卷绕来调整线长。
[0090] 如上所述,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上述实施方式只是作为示例而呈现,不旨在限定发明的范围。上述新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其它各种方式来实施,在不脱离发明要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均包含在发明范围和要旨中,同样也包含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