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杆防碰撞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0296364.4

文献号 : CN11150162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邹飞陈波邓德茂

申请人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杆防碰撞装置,包括:传力筒,其外侧壁上设置有环形固定位,其内侧壁上设置有沿周向分布且一一对应的上铰接位和下铰接位;抱紧组件,其包括一端铰接在各个上铰接位内的各个上连杆组,以及一端铰接在各个下铰接位内的各个下连杆组;各个上连杆组的另一端铰接有上抱紧块,各个下连杆组的另一端铰接有下抱紧块;所述上抱紧块与下抱紧块一一对应,各个上抱紧块与对应的下抱紧块之间还连接有拉紧件,并能够通过拉紧件的拉伸而按压在电杆的外侧壁上;以及,卸力筒,位于所述传力筒的外围,其包括连接在所述环形固定位上的支撑层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层外层的缓冲层。本发明能够非常有效地起到撞击力缓冲及转动卸力的效用。

权利要求 :

1.一种电杆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力筒(100),其外侧壁上设置有环形固定位(101),其内侧壁上设置有沿周向分布且一一对应的上铰接位(102)和下铰接位(103);

抱紧组件(200),其包括一端铰接在各个上铰接位(102)内的各个上连杆组(201),以及一端铰接在各个下铰接位(103)内的各个下连杆组(202);各个上连杆组(201)的另一端铰接有上抱紧块(203),各个下连杆组(202)的另一端铰接有下抱紧块(204);所述上抱紧块(203)与下抱紧块(204)一一对应,各个上抱紧块(203)与对应的下抱紧块(204)之间还连接有拉紧件(205),并能够通过拉紧件(205)的拉伸而按压在电杆的外侧壁上,所述传力筒(100)与电杆的外侧壁之间形成第一夹层空间(K‑1);以及,卸力筒(300),位于所述传力筒(100)的外围,其包括连接在所述环形固定位(101)上的支撑层(301)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层(301)外层的缓冲层(302);所述卸力筒(300)通过旋转组件(400)连接在所述环形固定位(101)上;

所述旋转组件(400)包括套设于所述环形固定位(101)上并能够发生相对转动的旋转环(401),以及沿周向均布固定于所述旋转环(401)外缘的多个连接片(402);各个连接片(402)的末端通过第一连接件(403)与所述支撑层(301)的内侧壁进行贴合固定,并使得所述支撑层(301)的内侧壁与所述传力筒(100)的外侧壁之间存在第二夹层空间(K‑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杆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402)包括形变段(402a),以及分别位于所述形变段(402a)两端的第一连接端(402b)和第二连接端(402c);

所述第一连接端(402b)通过第一连接件(403)固定于所述支撑层(301)的内侧壁,所述第二连接端(402c)通过第二连接件(404)固定于所述旋转环(401)的外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杆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固定位(101)包括环形的台阶面(101a)和环形的槽底面(101b),两者互相衔接,共同形成环形固定位(101)的内侧壁;

所述台阶面(101a)和槽底面(101b)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环形的滚动轨道(101c),所述旋转环(401)上设置有与之对应的配合轨道(401a);所述旋转环(401)嵌入环形固定位(101)中,且所述配合轨道(401a)与所述滚动轨道(101c)之间围合形成滚珠轨道,所述滚珠轨道内排列有钢珠(40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杆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400)还包括沿周向分布固定于所述传力筒(100)外侧壁上的限位插板(406);

所述旋转环(401)上相对于所述台阶面(101a)方向的另一侧还具有环形插槽(401b),各个限位插板(406)的末端插入所述环形插槽(401b)内。

5.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电杆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力筒(300)通过一对旋转组件(400)与传力筒(100)旋转连接,且所述传力筒(100)上设置有对应的一对环形固定位(101);

各个旋转组件(400)设置在对应的环形固定位(101)上,且各组旋转组件(400)的旋转环(401)均通过其周向分布的多个连接片(402)与支撑层(301)的内侧壁连接固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杆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杆组(201)和下连杆组(202)对称设置,且均包括一对互相平行的连杆;

所述上连杆组(201)的一对连杆的其中一端分别与所述上铰接位(102)铰接,另一端分别与上抱紧块(203)铰接;

所述下连杆组(202)的一对连杆的其中一端分别与所述下铰接位(103)铰接,另一端分别与下抱紧块(204)铰接。

7.如权利要求1、2、4或6所述的电杆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件(205)具有弹性,且能够被拉伸拉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杆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抱紧块(203)的内部设置有竖向通透的第一通道(203a),所述第一通道(203a)上远离下抱紧块(204)方向的一端处设置有第一嵌槽(203b);所述第一嵌槽(203b)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通道(203a)的内径;

所述下抱紧块(204)的内部设置有竖向通透的第二通道(204a),所述第二通道(204a)上远离上抱紧块(203)方向的一端处设置有第二嵌槽(204b);所述第二嵌槽(204b)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通道(204a)的内径;

所述拉紧件(205)包括能够穿过所述第一通道(203a)与第二通道(204a)的弹性拉索(205a)、能够嵌入所述第一嵌槽(203b)的第一锁定件(205b),以及能够嵌入所述第二嵌槽(204b)的第二锁定件(205c);

所述第一锁定件(205b)与第二锁定件(205c)对称设置且结构相同,两者均包括套环(S‑1)以及沿套环(S‑1)周向分布于所述套环(S‑1)外端面上的多个卡齿(S‑2);套环(S‑1)的内部具有上下通透的穿孔(S‑11),所述穿孔(S‑11)的内径大于所述弹性拉索(205a)的外径;各个卡齿(S‑2)的末端形成尖端并向着套环(S‑1)的轴心方向倾斜收拢,共同围合成内径不大于所述弹性拉索(205a)外径的卡口(K)。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杆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抱紧块(203)上设置有连通至所述第一通道(203a)的第一缝口(203c),所述第一缝口(203c)的宽度对应于所述弹性拉索(205a)的外径,且小于所述第一通道(203a)的内径;

所述下抱紧块(204)上设置有连通至所述第二通道(204a)的第二缝口(204c),所述第二缝口(204c)的宽度对应于所述弹性拉索(205a)的外径,且小于所述第二通道(204a)的内径。

说明书 :

一种电杆防碰撞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杆防碰撞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目前电力已经普及的社会上,纵横交错的高压、低压电力线路像动脉一样向城镇城市、厂矿、工业区伸张,不断的运送着动力能源,像网状的高低压线电力线路掩盖了我
国的城乡、乡镇,形成了强大的电力能源运送网络,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人日常生活和农作
物、工厂生产供给的电力支撑。但是根据电力统计数据显示,每年损坏的电杆中约有20%左
右是由外力碰撞导致,常规的电杆为竖直固定的光杆结构,当电杆受到人为或者车辆的意
外碰撞后,直接承受了全部的撞击动能,由于电杆外层没有行之有效的缓冲或卸力措施,因
此极易导致电力线路跳闸停电或倒杆断线等事故的发生。因此,电杆防碰撞装置的研究和
设计刻不容缓。

发明内容

[0003]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
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04]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0005] 因此,本发明其中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杆防碰撞装置,其能够对电杆所受到的碰撞起到缓冲和卸力的作用,防止意外碰撞对电杆的损伤。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杆防碰撞装置,其包括:传力筒,其外侧壁上设置有环形固定位,其内侧壁上设置有沿周向分布且一一对应的上铰
接位和下铰接位;抱紧组件,其包括一端铰接在各个上铰接位内的各个上连杆组,以及一端
铰接在各个下铰接位内的各个下连杆组;各个上连杆组的另一端铰接有上抱紧块,各个下
连杆组的另一端铰接有下抱紧块;所述上抱紧块与下抱紧块一一对应,各个上抱紧块与对
应的下抱紧块之间还连接有拉紧件,并能够通过拉紧件的拉伸而按压在电杆的外侧壁上,
所述传力筒与电杆的外侧壁之间形成第一夹层空间;以及,卸力筒,位于所述传力筒的外
围,其包括连接在所述环形固定位上的支撑层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层外层的缓冲层。
[0007] 作为本发明所述电杆防碰撞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卸力筒通过旋转组件连接在所述环形固定位上;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环形固定位上并能够发生相对
转动的旋转环,以及沿周向均布固定于所述旋转环外缘的多个连接片;各个连接片的末端
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支撑层的内侧壁进行贴合固定,并使得所述支撑层的内侧壁与所述
传力筒的外侧壁之间存在第二夹层空间。
[0008] 作为本发明所述电杆防碰撞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片包括形变段,以及分别位于所述形变段两端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通过第一连接
件固定于所述支撑层的内侧壁,所述第二连接端通过第二连接件固定于所述旋转环的外
缘。
[0009] 作为本发明所述电杆防碰撞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环形固定位包括环形的台阶面和环形的槽底面,两者互相衔接,共同形成环形固定位的内侧壁;所述台阶面和
槽底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环形的滚动轨道,所述旋转环上设置有与之对应的配合轨道;所
述旋转环嵌入环形固定位中,且所述配合轨道与所述滚动轨道之间围合形成滚珠轨道,所
述滚珠轨道内排列有钢珠。
[0010] 作为本发明所述电杆防碰撞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沿周向分布固定于所述传力筒外侧壁上的限位插板;所述旋转环上相对于所述台阶面方向的
另一侧还具有环形插槽,各个限位插板的末端插入所述环形插槽内。
[0011] 作为本发明所述电杆防碰撞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卸力筒通过一对旋转组件与传力筒旋转连接,且所述传力筒上设置有对应的一对环形固定位;各个旋转组件
设置在对应的环形固定位上,且各组旋转组件的旋转环均通过其周向分布的多个连接片与
支撑层的内侧壁连接固定。
[0012] 作为本发明所述电杆防碰撞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上连杆组和下连杆组对称设置,且均包括一对互相平行的连杆;所述上连杆组的一对连杆的其中一端分别与
所述上铰接位铰接,另一端分别与上抱紧块铰接;所述下连杆组的一对连杆的其中一端分
别与所述下铰接位铰接,另一端分别与下抱紧块铰接。
[0013] 作为本发明所述电杆防碰撞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拉紧件具有弹性,且能够被拉伸拉长。
[0014] 作为本发明所述电杆防碰撞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上抱紧块的内部设置有竖向通透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上远离下抱紧块方向的一端处设置有第一嵌槽;
所述第一嵌槽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通道的内径;所述下抱紧块的内部设置有竖向通透的第
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上远离上抱紧块方向的一端处设置有第二嵌槽;所述第二嵌槽的内
径大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内径;所述拉紧件包括能够穿过所述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的弹性拉
索、能够嵌入所述第一嵌槽的第一锁定件,以及能够嵌入所述第二嵌槽的第二锁定件;所述
第一锁定件与第二锁定件对称设置且结构相同,两者均包括套环以及沿套环周向分布于所
述套环外端面上的多个卡齿;套环的内部具有上下通透的穿孔,所述穿孔的内径大于所述
弹性拉索的外径;各个卡齿的末端形成尖端并向着套环的轴心方向倾斜收拢,共同围合成
内径不大于所述弹性拉索外径的卡口。
[0015] 作为本发明所述电杆防碰撞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上抱紧块上设置有连通至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缝口,所述第一缝口的宽度对应于所述弹性拉索的外径,且小
于所述第一通道的内径;所述下抱紧块上设置有连通至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二缝口,所述第
二缝口的宽度对应于所述弹性拉索的外径,且小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内径。
[001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能够非常有效地起到撞击力缓冲及转动卸力的效用,其给电杆穿上了“安全服”,确保了电杆的安全供电,从而避免了由于撞击电杆而导致的电
力线路跳闸停电或倒杆断线等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1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
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
的附图。其中:
[0018] 图1为电杆防碰撞装置在电杆上的安装示意图。
[0019] 图2为电杆防碰撞装置的剖面图。
[0020] 图3为图2中的A处结构详图。
[0021] 图4为电杆防碰撞装置的内部结构爆炸图。
[0022] 图5为图4中的B处结构详图。
[0023] 图6为拉紧件连接上抱紧块与下抱紧块的结构图及其局部详图。
[0024] 图7为拉紧件的安装结构图及其局部详图。
[0025] 图8为电杆防碰撞装置自然状态下的结构图。
[0026] 图9为电杆防碰撞装置受到撞击后的结构图。
[0027] 图10为电杆防碰撞装置受到撞击后的结构变化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9]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
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0]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
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0031] 参照图1~10,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杆防碰撞装置,其包括传力筒100、连接在传力筒100内侧并用于与电杆抱合固定的抱紧组件200,以及连接在
传力筒100外侧并用于承受碰撞冲击的卸力筒300。
[0032] 传力筒100为上下通透的圆筒状结构,其外侧壁上设置有环形固定位101,其内侧壁上设置有沿周向分布且一一对应的多组上铰接位102和下铰接位103。上铰接位102与下
铰接位103结构相同且上下对称设置,用于连接抱紧组件200;每一个下铰接位103位于其所
对应的上铰接位102的正下方。
[0033] 抱紧组件200包括一端铰接在各个上铰接位102内的各个上连杆组201,以及一端铰接在各个下铰接位103内的各个下连杆组202;各个上连杆组201的另一端铰接有上抱紧
块203,各个下连杆组202的另一端铰接有下抱紧块204。上连杆组201与下连杆组202结构相
同且上下对称设置,均可以采用多组连杆结构。
[0034] 上抱紧块203与下抱紧块204一一对应,各个上抱紧块203与对应的下抱紧块204之间还连接有拉紧件205,并能够通过拉紧件205的拉伸而按压在电杆的外侧壁上,传力筒100
与电杆的外侧壁之间形成第一夹层空间K‑1。
[0035] 当各个上抱紧块203与对应的下抱紧块204之间通过拉紧件205拉紧后,上抱紧块203与下抱紧块204之间的竖向间距大于上铰接位102与下铰接位103之间的竖向间距,使得
各组抱紧组件200的上连杆组201与下连杆组202能够呈“八”字形稳定按压支撑在电杆的外
侧壁,并通过各个抱紧块围合抱紧在电杆的外围,实现装置整体在电杆上的固定。
[0036] 卸力筒300位于传力筒100的外围,其包括连接在环形固定位101上的支撑层301以及设置于支撑层301外层的缓冲层302。支撑层301起到支架作用,用于缓冲层302的安装固
定;缓冲层302采用弹性材质制成(如橡胶),作为缓冲垫,并能够起到外部防护的作用。
[0037] 当外物撞击在卸力筒300上时,缓冲层302由于能够发生弹性形变,因此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降低对电杆的损伤。
[0038] 进一步的,卸力筒300通过旋转组件400连接在环形固定位101上,并能够发生相对的水平旋转运动。
[0039] 旋转组件400包括套设于环形固定位101上并能够发生相对转动的旋转环401,以及沿周向均布固定于旋转环401外缘的多个连接片402;各个连接片402的末端通过第一连
接件403与支撑层301的内侧壁进行贴合固定,并使得支撑层301的内侧壁与传力筒100的外
侧壁之间存在第二夹层空间K‑2。
[0040] 旋转环401为横截面配合于环形固定位101的环形结构,第一连接件403可以采用螺栓,实现连接片402与支撑层30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0041] 连接片402包括形变段402a,以及分别位于形变段402a两端的第一连接端402b和第二连接端402c。第一连接端402b通过第一连接件403固定于支撑层301的内侧壁,第二连
接端402c通过第二连接件404固定于旋转环401的外缘。形变段402a为弯折的板结构,其能
够发生侧向的形变;第一连接端402b位于第二连接端402c的下方,且相对于第二连接端
402c更加远离传力筒100。连接片402整体可以采用含碳量较低的钢板制成,具有弹性形变
能力且具有较强的韧性,便于承载冲击后的适应性形变以及卸力后的复原。
[0042] 当外物撞击在卸力筒300上时,一方面,缓冲层302由于能够发生弹性形变,因此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另一方面,连接片402也能够发生侧向的适应性变形,缓冲一部分的冲
击;此外,由于卸力筒300通过旋转组件400旋转连接在环形固定位101上,能够发生转动,因
此也能够避免相当一部分撞击力度,当外物的撞击方向并非正对卸力筒300的轴心时,卸力
筒300能够通过自身的旋转进行卸力,改变撞击物体的冲击方向,化解冲击的力度。
[0043] 较佳的,环形固定位101包括环形的台阶面101a和环形的槽底面101b,两者互相衔接,共同形成环形固定位101的内侧壁。
[0044] 台阶面101a和槽底面101b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环形的滚动轨道101c,旋转环401上设置有与之对应的配合轨道401a。当旋转环401嵌入环形固定位101中时,配合轨道401a与
滚动轨道101c之间能够围合形成环形的滚珠轨道Z,滚珠轨道Z内排列有若干钢珠405,有利
于提高旋转环401在环形固定位101中的旋转润滑度,降低摩擦,更有利于通过自身的旋转
以化解冲击。
[0045] 进一步的,旋转组件400还包括沿周向分布固定于传力筒100外侧壁上的限位插板406。旋转环401上相对于台阶面101a方向的另一侧还具有对应于限位插板406的环形插槽
401b,各个限位插板406的末端插入环形插槽401b内,对旋转环401的相对旋转起到限位作
用和进一步的导向作用。
[0046] 进一步的,卸力筒300通过一对旋转组件400与传力筒100旋转连接,且传力筒100上设置有相应的一对环形固定位101。各个旋转组件400设置在对应的环形固定位101上,且
各组旋转组件400的旋转环401均通过其周向分布的多个连接片402与支撑层301的内侧壁
连接固定。提高了卸力筒300在传力筒100上的连接稳定性。
[0047] 进一步的,上连杆组201和下连杆组202对称设置,且两者均分别包括一对互相平行且上下排列的连杆。当然,上连杆组201(或下连杆组202)还可以包括2对互相平行且上下
排列的连杆,提高结构的强度和承压能力。
[0048] 上连杆组201中的各个连杆的其中一端分别与上铰接位102铰接,另一端分别与上抱紧块203铰接。
[0049] 下连杆组202中的各个连杆的其中一端分别与下铰接位103铰接,另一端分别与下抱紧块204铰接。
[0050] 较佳的,上铰接位102与下铰接位103可以为传力筒100内侧壁上的竖向条形凹槽结构,各个连杆的外端能够嵌入该条形凹槽内,并通过转轴铰接。此外,上抱紧块203和下抱
紧块204上也设置有对应于连杆内端的竖向条形凹槽,各个连杆的内端能够嵌入该条形凹
槽内,并通过转轴铰接。
[0051] 进一步的,拉紧件205具有弹性,且能够被拉伸拉长和复原,其可以采用强力的金属拉伸弹簧、弹性橡皮绳等。
[0052] 进一步的,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上抱紧块203的内部设置有竖向通透的第一通道203a,在第一通道203a上远离下抱紧块204方向的一端处设置有第一嵌槽203b;第一嵌槽
203b的内径大于第一通道203a的内径。
[0053] 下抱紧块204与上抱紧块203的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因此相应的,下抱紧块204的内部设置有竖向通透的第二通道204a,第二通道204a上远离上抱紧块203方向的一端处设
置有第二嵌槽204b;第二嵌槽204b的内径大于第二通道204a的内径。
[0054] 拉紧件205包括能够穿过第一通道203a与第二通道204a的弹性拉索205a、能够嵌入第一嵌槽203b的第一锁定件205b,以及能够嵌入第二嵌槽204b的第二锁定件205c。第一
通道203a以及第二通道204a的内径不小于弹性拉索205a的横截面外径。
[0055] 第一锁定件205b与第二锁定件205c对称设置且结构相同,两者均包括套环S‑1以及沿周向分布于套环S‑1外端面上且竖向外伸的多个卡齿S‑2。套环S‑1的外径配合于第一
嵌槽203b或第二嵌槽204b的内径。
[0056] 套环S‑1的内部具有上下通透的穿孔S‑11,穿孔S‑11的内径大于弹性拉索205a的横截面外径。各个卡齿S‑2的末端形成尖端并向着套环S‑1的轴心方向倾斜收拢,在尖端处
共同围合成内径不大于弹性拉索205a外径的卡口K。
[0057] 因此,对于穿过所述穿孔S‑11的弹性拉索205a而言,当其受到的拉力方向与卡齿S‑2的外伸方向相反时,卡齿S‑2的尖端能够部分挤入弹性拉索205a的外表皮,起到“倒刺”
的锁定作用,防止弹性拉索205a与卡齿S‑2的脱离。相反的,当弹性拉索205a受到的拉力方
向与卡齿S‑2的外伸方向相同时,弹性拉索205a能够顺利在穿孔S‑11中滑动,卡齿S‑2对其
不具备“倒刺”的锁定作用。因此,当需要将弹性拉索205a的端部穿入第一锁定件205b或第
二锁定件205c时,其穿入方向需要与第一锁定件205b或第二锁定件205c的卡齿S‑2外伸方
向相同。本实施方式中的弹性拉索205a优选强度较高的弹性橡皮绳。
[0058] 本发明中,当上抱紧块203与对应的下抱紧块204之间通过拉紧件205拉紧后,第一锁定件205b嵌入第一嵌槽203b内,且其卡齿S‑2外伸方向朝上;第二锁定件205c嵌入第二嵌
槽204b内,且其卡齿S‑2外伸方向朝下;弹性拉索205a的两端分别外露出第一锁定件205b与
第二锁定件205c,且位于第一锁定件205b与第二锁定件205c之间的区段处于被拉伸的状
态。
[0059] 当外物沿着某一方向撞击在卸力筒300上时,本发明的电杆防碰撞装置具有四重缓冲或卸力过程:
[0060] 第一,缓冲层302由于能够发生弹性形变,因此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
[0061] 第二,连接片402能够发生侧向的适应性变形,缓冲一部分的冲击(对应于撞击方向附近的连接片402能够发生侧向挤压;远离撞击方向的连接片402能够发生侧向拉伸;处
于中间区域的连接片402兼具相应的形变或自身的旋转适配过程);
[0062] 第三、由于卸力筒300通过旋转组件400旋转连接在环形固定位101上,能够发生转动,因此卸力筒300能够通过自身的旋转进行卸力,改变撞击物体的冲击方向,化解冲击的
力度;
[0063] 第四、卸力筒300与传力筒100在外物的撞击下相对于电杆发生偏心(向着撞击方向发生适应性水平移动)。对应于撞击方向附近的上连杆组201与下连杆组202张口更大,且
相应的拉紧件205被拉长、相应位置处的第一夹层空间K‑1宽度减小;远离撞击方向的上连
杆组201与下连杆组202因受到拉紧件205的缩短而张口变小,相应位置处的第一夹层空间
K‑1宽度增大,且相应的抱紧块仍然适应性按压在电杆表面;处于中间区域的抱紧组件200
兼具相应的张口大小以及水平错位过程。由于卸力筒300与传力筒100相对于电杆的偏心基
于上连杆组201与下连杆组202张口变化以及弹性拉索205a的弹性拉力,因此,能够起到优
良的缓冲作用。
[0064] 进一步的,上抱紧块203上设置有连通至第一通道203a的第一缝口203c,第一缝口203c的宽度对应于弹性拉索205a的外径,且小于第一通道203a的内径。同时,下抱紧块204
上设置有连通至第二通道204a的第二缝口204c,第二缝口204c的宽度对应于弹性拉索205a
的外径,且小于第二通道204a的内径。如此,便于拉紧件205在下抱紧块204与上抱紧块203
之间的安装固定,具体的安装步骤如下:
[0065] 一、将弹性拉索205a的上端从第一锁定件205b的底部向上穿出,弹性拉索205a上端的穿入方向与第一锁定件205b的卡齿S‑2外伸方向一致;
[0066] 二、拉长弹性拉索205a的下端,将弹性拉索205a的中间区段从第一缝口203c与第二缝口204c分别嵌入第一通道203a与第二通道204a内,并松开第一锁定件205b,使得第一
锁定件205b嵌入第一嵌槽203b内;
[0067] 三、将弹性拉索205a的下端从第二锁定件205c的顶部向下穿出,弹性拉索205a下端的穿入方向与第二锁定件205c的卡齿S‑2外伸方向一致;然后松开第二锁定件205c,使得
第二锁定件205c嵌入第二嵌槽204b内。
[0068] 经过上述过程可以快速便捷地安装拉紧件205。此外,后期还可以牵拉弹性拉索205a外露的上端或者外露的下端(由于弹性拉索205a两端卡齿S‑2的倒刺防回退作用,在上
连杆组201和下连杆组202张口角度不变的前提下,弹性拉索205a进能够拉伸锁定,但却不
能缩短复位),以改变弹性拉索205a的初始预应力大小,调节装置整体的缓冲等级和力度。
[0069] 重要的是,应注意,在多个不同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示出的本申请的构造和布置仅是例示性的。尽管在此公开内容中仅详细描述了几个实施方案,但参阅此公开内容的人员
应容易理解,在实质上不偏离该申请中所描述的主题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前提下,许多改
型是可能的(例如,各种元件的尺寸、尺度、结构、形状和比例、以及参数值(例如,温度、压力
等)、安装布置、材料的使用、颜色、定向的变化等)。例如,示出为整体成形的元件可以由多
个部分或元件构成,元件的位置可被倒置或以其它方式改变,并且分立元件的性质或数目
或位置可被更改或改变。因此,所有这样的改型旨在被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根据替
代的实施方案改变或重新排序任何过程或方法步骤的次序或顺序。在权利要求中,任何“装
置加功能”的条款都旨在覆盖在本文中所描述的执行所述功能的结构,且不仅是结构等同
而且还是等同结构。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设计、运行
状况和布置中做出其他替换、改型、改变和省略。因此,本发明不限制于特定的实施方案,而
是扩展至仍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多种改型。
[0070] 此外,为了提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简练描述,可以不描述实际实施方案的所有特征(即,与当前考虑的执行本发明的最佳模式不相关的那些特征,或于实现本发明不相关的
那些特征)。
[0071] 应理解的是,在任何实际实施方式的开发过程中,如在任何工程或设计项目中,可做出大量的具体实施方式决定。这样的开发努力可能是复杂的且耗时的,但对于那些得益
于此公开内容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需要过多实验,所述开发努力将是一个设计、制造和
生产的常规工作。
[0072]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
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
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