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色针织面料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910103063.2

文献号 : CN11151933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董朋魏晓峰蔡东照

申请人 :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色针织面料。该面料包括表面和里面,表面上包括着色纱A和着色纱B,在针织面料的横方向上着色纱A比着色纱B高20um~300um,且在表面上着色纱A所占面积比小于着色纱B。本发明的变色针织面料,使用非变色纱线,通过合理的纱线配置,得到的面料色彩丰富多变,发色性良好,物性稳定,成本低廉,可广泛用于制作休闲面料、运动面料、内衣、泳衣、睡衣等服装用途。

权利要求 :

1.一种变色针织面料,包括表面和里面,其特征是:所述表面上包括着色纱A和着色纱B,在针织面料的横方向上所述着色纱A比着色纱B高20um~300um,且在表面上所述着色纱A所占面积比小于着色纱B;所述着色纱A的纤度小于着色纱B的纤度;所述着色纱A和所述着色纱B的色差值为10以上;所述着色纱A的纤度为11dtex~84dtex,所述着色纱B的纤度为

33dtex~111dtex;所述横方向是指和针织面料编织方向相垂直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变色针织面料,其特征是:所述着色纱A所占表面面积比为10%~

4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变色针织面料,其特征是:所述针织面料为经编组织,所述着色纱A的编织横移距离小于着色纱B的编织横移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变色针织面料,其特征是:所述着色纱A采用编链组织,所述着色纱B采用经绒组织。

说明书 :

一种变色针织面料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织面料,具体涉及一种服用变色针织面料。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面料外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色彩绚丽多变的面料往往能够得到人们的喜爱。面料的颜色一般可以通过着色纱编织和后加工染色的方式来实现,但存在面料颜色一旦固定后,色泽不可变化、比较呆板的缺点。因此面料研发者致力于开发一种随着视觉角度变化,面料的颜色也随之变化的服用可变色针织面料。
[0003] 如专利文献CN201510079877.9公开了一种可变色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变色纤维纱和普通纤维纱交织得到。但是因为加入变色纤维纱,面料效果受限于变色纤维纱的色谱、发色稳定性及纱线物性等,而这些性能都比普通纱线要逊色不少,使得最终面料的稳定性变差,成本也会增加。
[0004] 又如专利文献CN201810316701.4公开了一种具有变色功能的提花贾卡面料及其制作方法,通过这种特殊组织设计得到了一种可变色的经编面料。由于在面料提花底层上设置多个导流柱和导流槽,使得该面料的凹凸感非常强烈,成品布面重且不够平整,虽然具有变色效果,但是很少能用于服装用途,且提花贾卡设备是一种特殊机型,有市场存有量少、编织速度慢、编织费用高等缺点,生产成本很高。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色的服用针织面料。
[0006]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7] 一种变色针织面料,包括表面和里面,表面上包括着色纱A和着色纱B,在针织面料的横方向上着色纱A比着色纱B高20um~300um,且在表面上着色纱A所占面积比小于着色纱B。
[0008] 本发明的变色针织面料,使用非变色纱线,通过合理的纱线配置,得到的面料色彩丰富多变,发色性良好,物性稳定,成本低廉,可广泛用于制作休闲面料、运动面料、内衣、泳衣、睡衣等服装用途。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一种变色针织面料,包括表面和里面,其中表面上包括着色纱A和着色纱B,在针织面料的横方向上着色纱A比着色纱B高20um~300um,且在表面上着色纱A所占面积比小于着色纱B。
[0010] 面料的变色效果是随着视觉角度的变化,进入视线的各种颜色的占有比率变化来实现。因此,为了实现面料变色的效果,在面料的表面上要包括着色纱A和着色纱B。
[0011] 同时,当视觉角度由直视面料向斜视面料变化时,面料表面凹处着色纱B会被面料表面的凸处着色纱A所遮挡,随着斜视角度的增大,视线所看到的凸处着色纱A也会越来越多,从而使得面料产生变色效果。因此,在针织面料的横方向上着色纱A比着色纱B高20um~300um。这里的横方向,具体是指和面料编织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着色纱A的高度比着色纱B的高度小于20um,在斜视面料时,面料表面凸处着色纱A遮挡着色纱B的效果微弱,面料的变色效果差;当着色纱A的高度比着色纱B的高度大于300um,虽然面料的变色效果优异,但面料表面凹凸强烈,手感粗糙不柔软,不适于服用面料。作为优选,在针织面料的横方向上着色纱A的高度比着色纱B高为40um~200um,更优选40um~100um。
[0012] 另外,考虑到变色效果,面料表面上着色纱A所占面积比小于着色纱B。当直视面料时,面料表面着色纱B所占面面积大,面料的颜色更倾向于纱线B的颜色;当斜视面料时,面料表面凸起处的着色纱A所占面料逐渐增大,面料的颜色越来越倾向于纱线A的颜色。通过限定表面着色纱A和着色纱B的高度差和面积差,使得面料的颜色变化强烈,面料的变色效果优异。
[0013] 为了提高面料的变色效果,着色纱A所占表面面积比优选10%~45%,更优选15%~35%。着色纱A所占表面面积比小于10%,直视面料时面料颜色虽然更倾向于着色纱B,但斜视面料时面料凸部的着色纱线A不能将凹部的着色纱线B完全遮挡,面料的变色效果有变差的趋势;当着色纱A所占表面面积比大于45%,斜视面料时凹部着色纱线B被凸部的着色纱线A遮挡,面料呈现着色纱线A的颜色,但直视面料时,面料的颜色会呈现着色纱A和着色纱B的混合色,面料的变色效果也有变差的趋势。
[0014] 着色纱A和着色纱B的颜色可能会影响面料的变色效果,如果着色纱A和着色纱B的颜色接近,面料的变色效果可能会不明显,因此着色纱A和所述着色纱B的色差值优选10以上,更优选20以上。
[0015] 着色纱A和着色纱B可以直接采用色纱进行编织,也可通过染色对纱线进行着色。
[0016] 优选,着色纱A的纤度小于着色纱B的纤度,这是考虑到当着色纱线A的纤度大于或等于着色纱B的纤度时,可能会影响面料直视的变色效果。
[0017] 作为优选,着色纱A的纤度为11dtex~84dtex。着色纱A的纤度小于11dtex,纱线成本有偏高、编织较难的趋势,而且由于纱线较细,着色纱A形成的凸处高度可能较小,有可能会影响面料斜视的变色效果;着色纱A纤度大于84dtex,可能不利于控制着色纱A所占面料表面的面积,有可能会影响面料直视的变色效果,而且由于纱线较粗,着色纱A形成的凸处高度可能过大,可能影响面料表面的粗糙度。
[0018] 作为优选,着色纱B的纤度为33dtex~111dtex。着色纱B的纤度小于33dtex,纱线成本偏高,而且由于纱线较细,着色纱B形成的凹处覆盖面积较小,可能影响面料直视的变色效果;着色纱B的纤度大于111dtex,面料有过于厚重的趋势。
[0019] 作为优选,针织面料为经编组织,着色纱A的编织横移距离小于着色纱B的编织横移距离。这是考虑到经编组织为多层构造,较纬编组织的变色立体感更强,而且当着色纱A的编织横移距离小于着色纱B的编织横移距离,变色效果会更好。
[0020] 作为优选,着色纱A采用编链组织,着色纱B采用经绒组织,更优选着色纱A和着色纱B为同向编织。这是考虑到着色纱A编织横移距离为0,变色效果更好。
[0021] 作为优选,着色纱A采用经平组织,着色纱B采用经绒组织。这是考虑到着色纱A采用经平组织时,编织横移距离为1,不仅组织效果更稳定,而且变色效果更好。
[0022] 考虑到面料的手感及外观需要,面料还可以编入其他纱线,但其他纱线所占表面面积比不大于着色纱A所占表面面积比。
[0023] 本发明的变色针织面料可以用于制作休闲面料、运动面料、内衣、泳衣、睡衣等服装用途。
[0024] 本发明的变色针织面料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5] (1) 坯布制造
[0026] 在普通纬编或经编机器上进行坯布编织,面料的表面上包括纱线A和纱线B,当纬编编织时,纱线A和纱线B可以同时喂入吃纱,也可以分别喂入吃纱;当经编编织时,纱线A可以作为经编表梳编织,纱线B可以作为经编的中梳或者底梳编织。纱线A和纱线B可以是色纱,也可以是经过染色得到的纱线。
[0027] 上述普通纬编机器可以是28G、32G、36G等单面或双面纬编机器,但不限于前述列举机型。上述普通经编机器可以是28G、32G、36G等单针床经编机器,但也不限于前述列举机型。
[0028] (2)前处理和染色加工(可选)
[0029] 其中前处理、染色条件为常规条件。
[0030] 当纱线A和/或B是需要通过染色加工得到的,则使用染色加工工程。
[0031] (3)后整理加工
[0032] 后整理加工的温度为150~180℃,在定型机上的布速为15~25m/min。后整理使用树脂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有机硅类吸水树脂,也可以是非有机硅类树脂等。
[0033] 另外各个工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加入合适的药剂,比如前处理时可以加入精练剂、漂白剂等、后整理加工可以加入亲水剂、抗静电剂、中和酸等。本发明所用精练剂、亲水剂等可直接使用市售品,各药剂的用量优选为0.1~20.0g/L。
[0034] 本发明中各物性参数的测试方法如下。
[0035] (1)表面纱线高度差
[0036] 任意取5块1cm*1cm面料,沿和面料编织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切断,如是纬编面料,则沿左右线圈的交界处切断,如是经编面料,则沿上下线延展线的交界处切断。使用KEYENCE(基恩士)VHX‑2000C显微镜对切断的部分观察,显微镜倍率调整到150倍,调整拍摄亮度。将位于凹处的有色纱线定义为着色纱B,并作为基础点,将位于凸处的另一种有色纱线定义为着色纱A,并测试从基础点到着色纱线A的距离。5处测试结果取平均值,定义为面料表面横方向上着色纱A和着色纱B高度差。
[0037] (2)表面纱线面积比
[0038] 使用KEYENCE(基恩士)VHX‑2000C显微镜对任意取样的20cm*20cm面料表面5处进行测试,选用不透明玻璃底板,选择直射光照射,然后将其表面置于观测处,显微镜倍率调至100倍,调整拍摄亮度。利用显微镜自带面积测试功能,选择颜色面积测试,直接测出着色纱A所占面积比。5处测试结果取平均值,定义为面料表面着色纱A所占面积比。
[0039] (3)色差
[0040] 将面料上着色纱A和着色纱B拆出分类,利用datacolor650分光测色仪分别对色纱A和着色纱B进行测试,从而可以得出着色纱A和着色纱B的色差值。
[0041] (4)变色效果
[0042] 由10人进行打分评价,每人10分,变色效果越好得分越高。总得分在80分以上,面料的变色效果为优;60分≤总得分<80分,面料的变色效果为良;40分≤总得分<60分,面料的变色效果为一般;总得分小于40分,面料的变色效果为差。
[0043] (5)柔软舒适度
[0044] 由10人进行打分评价,每人10分,面料柔软舒适性越高得分越高。总得分在80分以上,面料手感柔软舒适,定义为优;60分≤总得分<80分,面料的柔软舒适度较舒适,定义为良;40分≤总得分<60分,面料的柔软舒适度一般,定义为一般;总得分小于40分,面料的柔软舒适度为差,定义为差。
[0045]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比较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46] 实施例1
[0047] 着色纱A采用33dtex‑24f‑阳离子FDY,占表面面积比为25%,编链组织,编织横移为0针;着色纱B采用44dtex‑34f‑尼龙FDY,占表面面积比为75%,经绒组织,编织横移为2针,着色纱A与着色纱B为同向编织,着色纱A的编织横移针距小于着色纱B的编织横移针距,面料的横方向上着色纱A比着色纱B高110um,着色纱A和着色纱B的色差值50。
[0048] 所得面料的各项性能详见表1。
[0049] 实施例2
[0050] 着色纱A采用22dtex‑24f‑阳离子FDY,占表面面积比为15%,编链组织,编织横移为0针;着色纱B采用33dtex‑24f‑尼龙FDY,占表面面积比为85%,经绒组织,编织横移为2针,着色纱A与着色纱B为同向编织,着色纱A的编织横移针距小于着色纱B的编织横移针距,面料的横方向上着色纱A比着色纱B高40um,着色纱A和着色纱B的色差值20。
[0051] 所得面料的各项性能详见表1。
[0052] 实施例3
[0053] 着色纱A采用56dtex‑24f‑阳离子FDY,占表面面积比为35%,经平组织,编织横移为1针;着色纱B采用78dtex‑24f‑尼龙FDY,占表面面积比为65%,经绒组织,编织横移为2针,着色纱A与着色纱B为反向编织,着色纱A的编织横移针距小于着色纱B的编织横移针距,面料的横方向上着色纱A比着色纱B高200um,着色纱A和着色纱B的色差值70。
[0054] 所得面料的各项性能详见表1。
[0055] 实施例4
[0056] 面料的横方向上着色纱A比着色纱B高20um,其余同实施例2。
[0057] 所得面料的各项性能详见表1。
[0058] 实施例5
[0059] 面料的横方向上着色纱A比着色纱B高300um,其余同实施例3。
[0060] 所得面料的各项性能详见表1。
[0061] 实施例6
[0062] 着色纱A占表面面积比为10%,着色纱B占表面面积比为90%,其余同实施例1。
[0063] 所得面料的各项性能详见表1。
[0064] 实施例7
[0065] 着色纱A占表面面积比为45%,着色纱B占表面面积比为55%,其余同实施例5。
[0066] 所得面料的各项性能详见表1。
[0067] 实施例8
[0068] 着色纱A占表面面积比为8%,着色纱B占表面面积比为92%,其余同实施例4。
[0069] 所得面料的各项性能详见表1。
[0070] 实施例9
[0071] 着色纱A占表面面积比为48%,着色纱B占表面面积比为52%,其余同实施例3。
[0072] 所得面料的各项性能详见表1。
[0073] 实施例10
[0074] 着色纱A和着色纱B的色差值10,其余同实施例6。
[0075] 所得面料的各项性能详见表1。
[0076] 实施例11
[0077] 着色纱A和着色纱B的色差值8,其余同实施例2。
[0078] 所得面料的各项性能详见表1。
[0079] 实施例12
[0080] 着色纱A采用111dtex‑36f‑阳离子FDY,其余同实施例3。
[0081] 所得面料的各项性能详见表1。
[0082] 实施例13
[0083] 着色纱B采用133dtex‑48f‑尼龙FDY,其余同实施例9所示。
[0084] 所得面料的各项性能详见表1。
[0085] 实施例14
[0086] 着色纱A采用经绒组织,编织横移为2针;着色纱B采用经平组织,编织横移为1针,其余同实施例3所示。
[0087] 所得面料的各项性能详见表1。
[0088] 实施例15
[0089] 着色纱A与着色纱B为反向编织,其余同实施例2所示。
[0090] 所得面料的各项性能详见表1。
[0091] 实施例16
[0092] 所述面料采用纬编编织,着色纱A采用纬平组织;着色纱B采用纬平组织,其余同实施例2所示。
[0093] 所得面料的各项性能详见表1。
[0094] 比较例1
[0095] 面料的横方向上着色纱A比着色纱B高15um,其余同实施例2。
[0096] 所得面料的各项性能详见表1。
[0097] 比较例2
[0098] 面料的横方向上着色纱A比着色纱B高350um,其余同实施例3。
[0099] 所得面料的各项性能详见表1。
[0100] 比较例3
[0101] 着色纱A占表面面积比为65%,着色纱A占表面面积比为35%,其余同实施例7。
[0102] 所得面料的各项性能详见表1。
[0103] 表1
[0104]
[0105] 由表1可知,
[0106] (1)由实施例4与实施例2可知,同等条件下,面料横方向上着色纱A和着色纱B的高度差值为20um的针织面料和着色纱A和着色纱B的高度差值为40um的针织面料相比,前者的变色效果不及后者。
[0107] (2)由实施例5与实施例3可知,同等条件下,面料横方向上着色纱A和着色纱B的高度差值为300um的针织面料和着色纱A和着色纱B的高度差值为200um的针织面料相比,前者的柔软舒适效果不及后者。
[0108] (3)由实施例6与实施例1可知,同等条件下,着色纱A占表面面积比为10%的针织面料和着色纱A占表面面积比为25%的针织面料相比,前者的变色效果不及后者。
[0109] (4)由实施例7与实施例5可知,同等条件下,着色纱A占表面面积比为45%的针织面料和着色纱A占表面面积比为35%的针织面料相比,前者的变色效果不及后者。
[0110] (5)由实施例8与实施例4可知,同等条件下,着色纱A占表面面积比为8%的针织面料和着色纱A占表面面积比为15%的针织面料相比,前者的变色效果不及后者。
[0111] (6)由实施例9与实施例3可知,同等条件下,着色纱A占表面面积比为48%的针织面料和着色纱A占表面面积比为35%的针织面料相比,前者的变色效果远不及后者。
[0112] (7)由实施例10与实施例6可知,同等条件下,着色纱A和着色纱B的色差值为10的针织面料和着色纱A和着色纱B的色差值为50的针织面料相比,前者的变色效果不及后者。
[0113] (8)由实施例11与实施例2可知,同等条件下,着色纱A和着色纱B的色差值为8的针织面料和着色纱A和着色纱B的色差值为20的针织面料相比,前者的变色效果远不及后者。
[0114] (9)由实施例12与实施例3可知,同等条件下,着色纱A的纤度为111dtex的针织面料和着色纱A的纤度为56dtex的针织面料相比,前者的柔软舒适效果远不及后者。
[0115] (10)由实施例13与实施例9可知,同等条件下,着色纱B的纤度为133dtex的针织面料和着色纱B的纤度为78dtex的针织面料相比,前者的柔软舒适效果远不及后者。
[0116] (11)由实施例14与实施例3可知,同等条件下,着色纱A的编织横移针距大于着色纱B的编织横移针距的针织面料和着色纱A的编织横移针距小于着色纱B的编织横移针距的针织面料相比,前者的变色效果不及后者。
[0117] (12)由实施例15与实施例2可知,同等条件下,着色纱A与着色纱B为反向编织和着色纱A与着色纱B为同向编织相比,前者的变色效果不及后者。
[0118] (13)由比较例1与实施例2可知,同等条件下,面料横方向上着色纱A和着色纱B的高度差值为15um的针织面料和着色纱A和着色纱B的高度差值为40um的针织面料相比,前者的变色效果远不及后者。
[0119] (14)由比较例2与实施例3可知,同等条件下,面料横方向上着色纱A和着色纱B的高度差值为350um的针织面料和着色纱A和着色纱B的高度差值为200um的针织面料相比,前者的柔软舒适效果远不及后者。
[0120] (15)由比较例3与实施例7可知,同等条件下,着色纱A占表面面积比为65%的针织面料和着色纱A占表面面积比为45%的针织面料相比,前者的变色效果远不及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