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可调节的滑柱及汽车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0276246.7

文献号 : CN111532095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雷海风

申请人 : 武汉路特斯汽车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滑柱,包括减振器、弹簧以及调节机构,减振器包括活塞杆和活塞缸,活塞杆的下部伸入活塞缸内,活塞杆的上部设有上托盘,活塞缸上设有下托盘,弹簧套设在活塞缸上,弹簧的顶部与上托盘相抵靠,弹簧的底部与下托盘相抵靠,调节机构设于活塞杆的上部,活塞杆通过调节机构与车身相连,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活塞杆相对车身之间的距离。通过调节机构调节活塞杆相对车身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调节车身底盘的高度,使车辆能够根据不同路况和不同行车速度调节不同的底盘高度,增加消费者的驾驶乐趣。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汽车,包括高度可调节的滑柱。

权利要求 :

1.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滑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减振器(10)、弹簧(20)以及调节机构(30),该减振器(10)包括活塞杆(11)和活塞缸(12),该活塞杆(11)的下部伸入该活塞缸(12)内,该活塞杆(11)的上部设有上托盘(111),该活塞缸(12)上设有下托盘(121),该弹簧(20)套设在活塞缸(12)上,该弹簧(20)的顶部与该上托盘(111)相抵靠,该弹簧(20)的底部与该下托盘(121)相抵靠,该调节机构(30)设于该活塞杆(11)的上部,该活塞杆(11)通过该调节机构(30)与车身相连,该调节机构(30)用于调节该活塞杆(11)相对该车身之间的距离,该调节机构(30)包括支座上分体(31)和支座下分体(32),该支座上分体(31)用于与该车身连接,该支座下分体(32)与该活塞杆(11)连接,该支座上分体(31)设于与该支座下分体(32)配合的通孔(311),该支座下分体(32)设于该通孔(311)内,该支座上分体(31)和该支座下分体(32)通过螺纹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可调节的滑柱,其特征在于,该支座上分体(31)的周缘设有第一翻边(312),该支座上分体(31)通过该第一翻边(312)与该车身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可调节的滑柱,其特征在于,该支座下分体(32)的周缘设有第二翻边(321),该第二翻边(321)的底部与该上托盘(111)相抵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度可调节的滑柱,其特征在于,该活塞杆(11)的上部还设有平面轴承(112),该平面轴承(112)夹设在该第二翻边(321)与该上托盘(11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可调节的滑柱,其特征在于,该活塞杆(11)的上部还设有固定结构(113),该固定结构(113)用于将该支座下分体(32)与该活塞杆(11)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度可调节的滑柱,其特征在于,该支座下分体(32)设有用于容纳该固定结构(113)的容纳腔(322),该固定结构(113)设于该容纳腔(322)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可调节的滑柱,其特征在于,该支座下分体(32)的底部设有缓冲块(323),该缓冲块(323)为杯状结构,该缓冲块(323)的开口朝向该弹簧(20)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可调节的滑柱,其特征在于,该调节机构(30)还包括压盖(33),该压盖(33)设于该支座上分体(31)的通孔(311)内,该压盖(33)与该支座上分体(31)通过螺纹配合。

9.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高度可调节的滑柱。

说明书 :

高度可调节的滑柱及汽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汽车悬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滑柱及汽车。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汽车制造研发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汽车的操控性和舒适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车辆减震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汽车滑柱是汽车减振的重要部件,汽车滑
柱安装在车身底盘与车轮之间,汽车滑柱包括减振器和弹簧。在汽车生产过程中,需要对车
辆的整车姿态进行确认,即调整车身底盘和车轮之间的距离,该距离由滑柱的高度来控制,
可以通过更换不同高度的滑柱来找到符合要求的整车姿态。
[0003] 车辆实际行驶过程中,对于高速行驶工况,车辆的重心越低越好,即车辆底盘越低越好,有利于提升整车的操纵性能,而底盘离地间隙较高的车辆则无法保证行驶的舒适性。
对于恶劣路面,车辆的重心越高越好,即车辆底盘越高越好,可以提升整车的通过性能,避
免底盘出现刮擦,同时能改善驾驶员的视野,而底盘离地间隙较低的车辆则无法保证底盘
的通过性。由于弹簧下端是固定在减振器上,调节滑柱的高度时必须更换弹簧的长度,所以
更换滑柱非常麻烦。具体拆卸步骤是先将车轮拆掉,再将滑柱从车身底盘上拆下来更换滑
柱的弹簧之后再将滑柱重新安装,整个拆装过程非常繁琐,速度慢,效率低。因此,有必要设
计一款高度可调节的滑柱,使底盘的高度可以调节。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滑柱及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底盘高度不可调节的问题。
[0005]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6]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滑柱,包括减振器、弹簧以及调节机构,该减振器包括活塞杆和活塞缸,该活塞杆的下部伸入该活塞缸内,该活塞杆的上部设有上托盘,该活塞
缸上设有下托盘,该弹簧套设在活塞缸上,该弹簧的顶部与该上托盘相抵靠,该弹簧的底部
与该下托盘相抵靠,该调节机构设于该活塞杆的上部,该活塞杆通过该调节机构与车身相
连,该调节机构用于调节该活塞杆相对该车身之间的距离。
[0007] 进一步地,该调节机构包括支座上分体和支座下分体,该支座上分体用于与该车身连接,该支座下分体与该活塞杆连接,该支座上分体设于与该支座下分体配合的通孔,该
支座下分体设于该通孔内,该支座上分体和该支座下分体通过螺纹配合。
[0008] 进一步地,该支座上分体的周缘设有第一翻边,该支座上分体通过该第一翻边与该车身连接。
[0009] 进一步地,该支座下分体的周缘设有第二翻边,该第二翻边的底部与该上托盘相抵靠。
[0010] 进一步地,该活塞杆的上部还设有平面轴承,该平面轴承夹设在该第二翻边与该上托盘之间。
[0011] 进一步地,该活塞杆的上部还设有固定结构,该固定结构用于将该支座下分体与该活塞杆固定。
[0012] 进一步地,该支座下分体设有用于容纳该固定结构的容纳腔,该固定结构设于该容纳腔内。
[0013] 进一步地,该支座下分体的底部设有缓冲块,该缓冲块为杯状结构,该缓冲块的开口朝向该弹簧一侧。
[0014] 进一步地,该调节机构还包括压盖,该压盖设于该支座上分体的通孔内,该压盖与该支座上分体通过螺纹配合。
[0015]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高度可调节的滑柱。
[0016] 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高度可调节的滑柱包括减振器、弹簧以及调节机构,减振器包括活塞杆和活塞缸,活塞杆的下部伸入活塞缸内,活塞杆的上部设有上托盘,活塞缸上设
有下托盘,弹簧套设在活塞缸上,弹簧的顶部与上托盘相抵靠,弹簧的底部与下托盘相抵
靠,调节机构设于活塞杆的上部,活塞杆通过调节机构与车身相连,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活塞
杆相对车身之间的距离。通过调节机构调节活塞杆相对车身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调节车
身底盘的高度,使车辆能够根据不同路况和不同行车速度调节不同的底盘高度,增加消费
者的驾驶乐趣。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高度可调节的滑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高度可调节的滑柱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高度可调节的滑柱在调节前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是图3中E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高度可调节的滑柱在调节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2] 图6是图5中F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支座上分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4]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支座下分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5]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支座下分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6] 图中:减振器10、活塞杆11、上托盘111、平面轴承112、固定结构113、活塞缸12、下托盘121;弹簧20;调节机构30、支座上分体31、通孔311、第一翻边312、安装孔312a、支座下
分体32、第二翻边321、容纳腔322、缓冲块323、第一操作孔324、压盖33、第二操作孔331。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高度可调节的滑柱及汽车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
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0028] [实施例一]
[0029]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高度可调节的滑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高度可调节的滑柱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高度可调节的滑柱
在调节前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E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
一中高度可调节的滑柱在调节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F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
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支座上分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支座
下分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30]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高度可调节的滑柱,包括减振器10、弹簧20以及调节机构30,减振器10包括活塞杆11和活塞缸12,活塞杆11的下部伸入活塞缸
12内,活塞杆11的上部设有上托盘111,活塞缸12上设有下托盘121,弹簧20套设在活塞缸12
上,弹簧20的顶部与上托盘111相抵靠,弹簧20的底部与下托盘121相抵靠,调节机构30设于
活塞杆11的上部,活塞杆11通过调节机构30与车身相连,调节机构30用于调节活塞杆11相
对车身之间的距离。其中,滑柱安装在整车上时是沿着高度方向布置,减振器10通过调节机
构30连接在车身的底盘上,减振器10的活塞缸12下端与车轮连接,上托盘111随着车身颠簸
上下移动挤压弹簧20,通过弹簧20的收缩进行缓冲,从而衰减路面激励,至于滑柱更详细的
介绍请参考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0031] 如图4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调节机构30包括支座上分体31和支座下分体32,支座上分体31设于与支座下分体32配合的通孔311,即支座上分体31为管状结构。支座上分体
31用于与车身连接,支座下分体32与活塞杆11的顶端连接。支座下分体32设于通孔311内,
支座上分体31和支座下分体32通过螺纹配合。支座上分体31在通孔311内设有内螺纹,支座
下分体32设有与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在调节车身高度时,转动支座下分体32,支座下分
体32通过螺纹结构可以上下移动,即可调节减振器10与车身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车身底
盘的高度。优选地,支座上分体31和支座下分体32的距离调整范围为0‑30mm。当然,在其他
实施例中,调节机构30也可以是伸缩气缸或伸缩油缸,并不以此为限。
[0032] 本实施例中,支座上分体31的周缘设有第一翻边312,第一翻边312上设有安装孔312a,支座上分体31通过第一翻边312与车身连接。安装孔312a的数量为三个,当然,根据实
际车型的要求,安装孔312a的数量也可以为四个或五个,车身设有与安装孔312a相对应的
螺纹孔,通过型号为M8或M10的螺栓与安装孔312a、车身相配合,使支座上分体31与车身固
定。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支座上分体31也可与车身焊接,但是焊接不便于支座上分体31
的拆卸或更换,但并不排除此实施方式。
[0033] 进一步地,支座下分体32的周缘设有第二翻边321,第二翻边321的底部与上托盘111相抵靠。在车身高度调节前,第二翻边321的顶部与第一翻边312相抵靠。活塞杆11的上
部还设有平面轴承112,平面轴承112夹设在第二翻边321与上托盘111之间。本实施例中,平
面轴承112和上托盘111可相对支座下分体32转动,平面轴承112可减少与支座下分体32的
摩擦力,减少转动支座下分体32时的难度。当然,平面轴承112和上托盘111也可与支座下分
体32一起转动,但上托盘111与弹簧20的摩擦力较大,会增加调节难度。
[0034] 本实施例中,活塞杆11的上部还设有固定结构113,固定结构113用于将支座下分体32与活塞杆11固定,固定结构113包括垫块和螺母,螺母与活塞杆11的顶部通过螺纹配
合。支座下分体32设有用于容纳固定结构113的容纳腔322(图8),固定结构113设于容纳腔
322内,以增加滑柱的整体美观。
[0035] 本实施例中,支座下分体32的底部设有缓冲块323,支座下分体32的顶部设有第一操作孔324,缓冲块323为杯状结构,缓冲块323的开口朝向弹簧20的一侧,缓冲块323可以由
橡胶制成,具有一定弹性并起到一定减震作用。
[0036] 进一步地,调节机构30还包括压盖33,压盖33设于支座上分体31的通孔311内,压盖33与支座上分体31通过螺纹配合,压盖33的底部与支座下分体32的顶部相抵触。压盖33
上设有第二操作孔331,第一操作孔324和第二操作孔331均为非圆形结构,第一操作孔324
和第二操作孔331可以为多边形(例如正三边形、正四边形、正六边形),第一操作孔324和第
二操作孔331均与扳手相配合,通过扳手来转动支座下分体32和压盖33。通过扳手拧紧压盖
33,以增加螺纹摩擦力,防止支座下分体32松动,进一步增强调节后的稳定性。
[0037] [实施例二]
[0038]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支座下分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高度可调节的滑柱与实施例一(图1至图8)中的高度可调节的滑柱基本相同,不
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支座下分体32的底部没有设置缓冲块323,可以将缓冲块323作
为一个单独零部件设置在平面轴承112或上托盘111的底部,可减少支座下分体32的制作难
度。
[0039]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均与实施例一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004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高度可调节的滑柱。
[0041] 综上,本发明通过支座上分体31与支座下分体32的螺纹配合,支座下分体32通过螺纹结构可相对支座上分体31上下移动,从而可以调节车身底盘的高度,使车辆能够根据
不同路况和不同行车速度调节不同的底盘高度,增加消费者的驾驶乐趣。而且,支座下分体
32设置在支座上分体31的通孔311内,可减小滑柱在纵向空间上的占用量。
[0042]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的结构位于图中以及结构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
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第一”和“第
二”等,仅用于名称上的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数量和顺序。
[0043]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定,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
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
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
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