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低排量蒸箱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0324721.3

文献号 : CN11155758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王黎喆

申请人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排量蒸箱,包括内胆、水箱以及排气通道,内胆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排气口和进水口,水箱分别具有出水接口和回水接口,还包括相互邻设的进水管路和排气管路,其中,进水管路的一端与出水接口连通,另一端分别具有第一进水支路和第二进水支路,第一进水支路上设置有进水阀,第二进水支路上设置有回水阀,排气管路的一端与上述回水接口连通,另一端与排气通道的进气口连通,进水管路中的水能与排气管路中的蒸汽相互交换热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减少外排蒸汽量,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蒸汽能对进水管路中的水进行预热,从而缩短蒸箱预热时间,缩短加热盘加热水产生蒸汽的时间,降低蒸箱的能耗。

权利要求 :

1.一种低排量蒸箱,包括内胆(1)、水箱(2)以及具有进气口(30)的排气通道,上述内胆(1)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排气口和进水口,上述水箱(2)分别具有出水接口(21)和回水接口(2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互邻设的进水管路(4)和排气管路(5),其中,进水管路(4)的一端与水箱(2)的出水接口(21)连通,另一端分别具有用来与内胆(1)的进水口连通的第一进水支路(7)和用来与水箱(2)的回水接口(22)连通的第二进水支路(8),上述第一进水支路(7)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该第一进水支路(7)启闭的进水阀(71),而第二进水支路(8)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该第二进水支路(8)启闭的回水阀(81),上述排气管路(5)的一端与上述排气口连通,另一端与排气通道的进气口(30)连通,上述进水管路(4)中的水能与排气管路(5)中的蒸汽相互交换热量,

所述内胆(1)的排气口与进水口重合,上述排气管路(5)与进水管路(4)相互内外嵌套设置,

所述排气管路(5)包括第一排气接头(51)、排气管(54)、第二排气接头(52)、冷凝腔(60)以及第三排气接头(53),进水管路(4)包括第一进水接头(41)、流水环槽(63)、第二进水接头(42)、进水管(44)以及第三进水接头(43),其中,上述冷凝腔(60)分别具有进气孔(611)和出气孔(612),流水环槽(63)分别具有进水孔(621)和出水孔(622),上述各接头的外形均呈管状,

并且,第一排气接头(51)沿第三进水接头(43)的长度方向插设在第三进水接头(43)中,第一排气接头(51)的外周面与第三进水接头(43)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第三进水环道(403),该第三进水环道(403)的两端分别为第一导水接口(403a)和第二导水接口(403b),其中第一导水接口(403a)与上述进水口连通,第一排气接头(51)的一端外突于第三进水接头(43)而形成第一排气接口(511),上述第三进水环道(403)沿其长度方向至少分隔为相互独立的三部分,其中第一导水接口(403a)端的第三进水环道(403)形成第一环腔(403c),该第一环腔(403c)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进水接口(4031),第二导水接口(403b)端的第三进水环道(403)形成第二环腔(403d),该第二环腔(403d)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出水接口(4032)和第二出水接口(4033),其中,其中上述第一进水支路(7)用来连通上述第一出水接口(4032)和第二进水接口(4031),第二进水支路(8)用来连通上述第二出水接口(4033)与水箱(2)的回水接口(22),

上述排气管(54)沿进水管(44)的长度方向插入在进水管(44)中,排气管(54)的外周面与进水管(44)的内周面之间形成进水通道(404),该进水通道(404)的一端与上述第二导水接口(403b)连通,而上述第一排气接口(511)插入排气管(54)的一端端口中,上述第二排气接头(52)沿第二进水接头(42)长度方向插入第二进水接头(42)中,第二排气接头(52)的外周面与第二进水接头(42)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第二进水环道(402),该第二进水环道(402)的一端与上述进水通道(404)的另一端连通,而第二进水环道(402)的另一端与流水环槽(63)的出水孔(622)连通,第二排气接头(52)的两端分别外露于第二进水接头(42)且分别与排气管(54)的另一端端口和冷凝腔(60)的进气孔(611)连通,上述第三排气接头(53)沿第一进水接头(41)长度方向插入第一进水接头(41)中,该第三排气接头(53)的外周面与第一进水接头(41)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第一进水环道(401),该第一进水环道(401)的一端封口,另一端与流水环槽(63)的进水孔(621)连通,且该第一进水环道(401)的侧壁上设置有用来与水箱(2)的出水接口(21)连通的第一进水接口(4011),第三排气接头(53)的两端分别外露于第一进水接头(41),且第三排气接头(53)的一端与冷凝腔(60)的出气孔(612)连通,另一端与排气通道的进气口(30)相流体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排量蒸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支路(7)包括第一进水支管(70),该第一进水支管(70)的一端与第一出水接口(4032)连通,另一端与第二进水接口(4031)连通,上述进水阀(71)设置在该第一进水支管(70)上,且该第一进水支管(70)上还设置有进水泵(7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排量蒸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水支路(8)包括第二进水支管(80),该第二进水支管(80)的一端与第二出水接口(4033)连通,另一端与水箱(2)的回水接口(22)连通,上述回水阀(81)设置在该第二进水支管(80)上,且该第二进水支管(80)上还设置有回水泵(8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排量蒸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内胆(1)后侧的安装座(9),上述进水阀(71)、进水泵(72)、回水阀(81)以及回水泵(82)分别设置在该安装座(9)上,且进水阀(71)与进水泵(72)上下相对设置且两者通过第一连接管(91)连通,回水阀(81)与回水泵(82)上下相对设置且两者通过第二连接管(92)连通。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低排量蒸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凝盒(6),该冷凝盒(6)包括内外嵌套的内盒体(61)和外盒体(62),其中内盒体(61)的内腔形成上述冷凝腔(60),内盒体(61)的外侧面与外盒体的内侧面之间形成上述流水环槽(63),上述进气孔(611)和出气孔(612)分别开设在内盒体(61)的侧壁上,上进水孔(621)和出水孔(622)分别开设在外盒体的侧壁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排量蒸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环槽(63)中于上述进水孔(621)和出水孔(622)之间竖向设置有挡水隔板(64),该挡水隔板(64)上开设有漏水孔(64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排量蒸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盒体(61)的底面相对于外盒体(62)的内底面悬空,且内盒体(61)的底面与外盒体(62)的内底面之间竖向隔设有沿内盒体(61)的长度或宽度方向延伸的缓流板(65),该缓流板(65)上开设有导水孔(651)。

8.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低排量蒸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接头(51)与第三进水接头(43)为一体件并为沿上下设置的弯管,其由水平延伸的下端发生圆弧状弯折后竖向向上延伸而成,且上述第一环腔(403c)水平延伸,而上述第二进水接口(4031)竖向延伸,第二环腔(403d)竖向延伸,而上述第一出水接口(4032)和第二出水接口(4033)分别水平延伸,且第一出水接口(4032)和第二出水接口(4033)相对设置。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排量蒸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风板(3)和上安装板(10),该上安装板(10)设置在内胆(1)顶面的上方,导风板(3)水平罩设在上安装板(10)的上表面上而形成上述排气通道,上述冷凝盒(6)固定在导风板(3)的上表面上,上述第一进水接头(41)与第三排气接头(53)为一体件并为弯管,上述第一进水接口(4011)的高度高于上述冷凝盒(6)并位于进水管路(4)的最高处。

说明书 :

一种蒸汽低排量蒸箱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烹饪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汽低排量蒸箱。

背景技术

[0002] 排气量是衡量蒸箱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果蒸箱的排气量过大,不仅会缩短水箱的续航时间,而且会使蒸箱导风板出风口处外排气体中的水份含量增高,严重影响用户
的使用体验。例如:导风板出风口处排出的气体碰到控制组件、门组件后会冷凝,冷凝后的
水滴会沿着箱体外侧向下流淌,碰到木质橱柜后会导致橱柜腐烂;外界环境温度较低时,蒸
箱外排的气体因含水量较高,迅速在空气中冷凝,形成明显肉眼可见的水雾,从而严重影响
用户的使用体验。
[0003] 目前,一般通过设置冷凝装置的方式来减少蒸箱工作时的外排蒸汽,如专利号为ZL201820926641.3(授权公告号为CN20915324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蒸
箱的蒸汽冷凝结构,包括排气风机、与排气风机的出风口连通的排风通道以及具有蒸汽入
口的冷凝腔,所述冷凝腔设置在排风通道的顶部并与该排风通道共用其能导热的底壁,并
且,该冷凝腔上除底壁外的至少一侧侧壁上设有蓄热夹层,该蓄热夹层中容置有能蓄热的
液体,该液体能吸收通入上述冷凝腔的蒸汽的热量。该专利通过排风通道能对进入冷凝腔
的蒸汽进行风冷,即通过冷凝腔能导热的底壁,利用排风通道中的冷风来带走通入冷凝腔
的蒸汽的热量,同时蓄热夹层中液体能吸收通入上述冷凝腔的蒸汽的热量,这样蓄热夹层
能吸收蒸汽的热量,从而实现对蒸汽的冷凝,从而减少外排的蒸汽量。此外,申请号为
CN201710628170.8(公开号为CN108065787A)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蒸箱的蒸汽处理结
构》、申请号为CN201710631508.5(公开号为CN108065795A)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蒸箱
的蒸汽导风冷凝结构》等专利均公开了通过冷凝装置来减少外排的蒸汽量。
[0004] 虽然通过设置冷凝装置(例如:冷凝腔、冷凝盒等)能对蒸汽进行冷凝,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外排的蒸汽量,但是现有的冷凝装置一般直接利用蒸箱自带的排气通道的出风
为冷源对进入冷凝装置的蒸汽进行冷凝,对蒸汽的冷凝效果还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外排蒸汽量小的蒸汽低排量蒸箱。
[0006]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能对水进行预热的蒸汽低排量蒸箱。
[0007]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避免水路中残留水的蒸汽低排量蒸箱。
[0008] 本发明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低排量蒸箱,包括内胆、水箱以及具有进气口的排气通道,上述内胆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排气口和进水口,上述
水箱分别具有出水接口和回水接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互邻设的进水管路和排气管路,
其中,进水管路的一端与水箱的出水接口连通,另一端分别具有用来与内胆的进水口连通
的第一进水支路和用来与水箱的回水接口连通的第二进水支路,上述第一进水支路上设置
有用于控制该第一进水支路启闭的进水阀,而第二进水支路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该第二进水
支路启闭的回水阀,上述排气管路的一端与上述回水接口连通,另一端与排气通道的进气
口连通,上述进水管路中的水能与排气管路中的蒸汽相互交换热量。
[0009] 进一步,所述内胆的排气口与进水口重合,上述排气管路与进水管路相互内外嵌套设置。通过排气管路与进水管路的内外嵌套设置能使进水管路中的水更好地与排气管路
中的蒸汽发生热量交换。
[0010] 排气管路与进水管路的内外嵌套设置可有多种实现方式,优选地,所述排气管路包括第一排气接头、排气管、第二排气接头、冷凝腔以及第三排气接头,进水管路包括第一
进水接头、流水环槽、第二进水接头、进水管以及第三进水接头,其中,上述冷凝腔分别具有
进气孔和出气孔,流水环槽分别具有进水孔和出水孔,上述各接头的外形均呈管状,并且,
第一排气接头沿第三进水接头的长度方向插设在第三进水接头中,第一排气接头的外周面
与第三进水接头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第三进水环道,该第三进水环道的两端分别为第一导水
接口和第二导水接口,其中,第一导水接口与上述进水口连通,第一排气接头的一端外突于
第三进水接头而形成第一排气接口,上述第三进水环道沿其长度方向至少分隔为相互独立
的三部分,其中,第一导水接口端的第三进水环道形成第一环腔,该第一环腔的侧壁上设置
有第二进水接口,第二导水接口端的第三进水环道形成第二环腔,该第二环腔的侧壁上分
别开设有第一出水接口和第二出水接口,其中,上述第一进水支路用来连通上述第一出水
接口和第二进水接口,第二进水支路用来连通上述第二出水接口与水箱的回水接口,上述
排气管沿进水管的长度方向插入在进水管中,排气管的外周面与进水管的内周面之间形成
进水通道,该进水通道的一端与上述第二导水接口连通,而上述第一排气接口插入排气管
的一端端口中,上述第二排气接头沿第二进水接头长度方向插入第二进水接头中,第二排
气接头的外周面与第二进水接头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第二进水环道,该第二进水环道的一端
与上述进水通道的另一端连通,而第二进水环道的另一端与流水环槽的出水孔连通,第二
排气接头的两端分别外露于第二进水接头且分别与排气管的另一端端口和冷凝腔的进气
孔连通,上述第三排气接头沿第一进水接头长度方向插入第一进水接头中,该第三排气接
头的外周面与第一进水接头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第一进水环道,该第一进水环道的一端封
口,另一端与流水环槽的进水孔连通,且该第一进水环道的侧壁上设置有用来与水箱的出
水接口连通的第一进水接口,第三排气接头的两端分别外露于第一进水接头,且第三排气
接头的一端与冷凝腔的出气孔连通,另一端与排气通道的进气口相流体连通。
[0011] 为使第一出水接口更好地与第二进水接口连通,所述第一进水支路包括第一进水支管,该第一进水支管的一端与第一出水接口连通,另一端与第二进水接口连通,上述进水
阀设置在该第一进水支管上,且该第一进水支管上还设置有进水泵,通过设置进水泵能使
水箱中的水更加高效地进入进水管路中。
[0012] 为使第二出水接口更好地与水箱的回水接口连通,所述第二进水支路包括第二进水支管,该第二进水支管的一端与第二出水接口连通,另一端与水箱的回水接口连通,上述
回水阀设置在该第二进水支管上,且该第二进水支管上还设置有回水泵,通过设置回水泵
能使进水管路中的水更加高效地回流到水箱中。
[0013] 进一步,还包括设置在内胆后侧的安装座,上述进水阀、进水泵、回水阀以及回水泵分别设置在该安装座上,且进水阀与进水泵上下相对设置且两者通过第一连接管连通,
回水阀与回水泵上下相对设置且两者通过第二连接管连通。从而使得蒸箱内部结构简洁,
更好地实现各支路与对应接口的连接,方便蒸箱的组装生产。
[0014] 进一步,还包括冷凝盒,该冷凝盒包括内外嵌套的内盒体和外盒体,其中内盒体的内腔形成上述冷凝腔,内盒体的外侧面与外盒体的内侧面之间形成上述流水环槽,上述进
气孔和出气孔分别开设在内盒体的侧壁上,上进水孔和出水孔分别开设在外盒体的侧壁
上。
[0015] 进一步,所述流水环槽中于上述进水孔和出水孔之间竖向设置有挡水隔板,该挡水隔板上开设有漏水孔。通过设置挡水隔板能改变水流在流水环槽中的流动路径,避免水
在流水环槽中出现局部高温,从而保证对蒸汽的冷凝效果。
[0016] 进一步,所述内盒体的底面相对于外盒体的内底面悬空,且内盒体的底面与外盒体的内底面之间竖向隔设有沿内盒体的长度或宽度方向延伸的缓流板,该缓流板上开设有
导水孔。通过设置缓流板能改变水在内盒体底部的流动路径,进而避免水在内盒体底部出
现局部高温。
[0017] 进一步,所述第一排气接头与第三进水接头为一体件并为沿上下设置的弯管,其由水平延伸的下端发生圆弧状弯折后竖向向上延伸而成,且上述第一环腔水平延伸,而上
述第二进水接口竖向延伸,第二环腔竖向延伸,而上述第一出水接口和第二出水接口分别
水平延伸,且第一出水接口和第二出水接口相对设置。
[0018] 进一步,还包括导风板和上安装板,该上安装板设置在内胆顶面的上方,导风板水平罩设在上安装板的上表面上而形成上述排气通道,上述冷凝盒固定在导风板的上表面
上,上述第一进水接头与第三排气接头为一体件并为弯管,上述第一进水接口的高度高于
上述冷凝盒并位于进水管路的最高处。这样进水阀打开后,水箱中的水能快速地通过第一
进水接口充满整个进水管路,提高进水效率。
[001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进水管路与排气管路邻设,并且进水管路中的水与排气管路中的蒸汽能相互交换热量。由水箱进入进水管路的水为冷水,这样进水管
路中的冷水与排气管路中的蒸汽能相互交换热量,从而进水管路中的水能对排气管路中的
蒸汽进行冷凝,减少外排蒸汽量,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蒸汽能对进水管路中的水进行
预热,从而缩短蒸箱预热时间,缩短加热盘加热水产生蒸汽的时间,降低蒸箱的能耗。此外,
进水管路具有第二进水支路,蒸箱工作时,先通过回水阀打开第二进水支路,水箱中的水通
过回水接口经第二进水支路充满进水管路,此后再关闭回水阀,打开进水阀,水箱中的水通
过出水接口经进水管路向内胆进水,这样在蒸箱产生外排蒸汽的同时,进水管路中的水即
能与其发生热交换,实现对蒸汽的冷凝,保证对蒸汽的冷凝效果,最大程度地降低蒸箱的蒸
汽外排量。同时烹饪结束后可通过第二进水支路将进水管路中的水回抽至水箱中,避免进
水管路中残留水。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蒸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图1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蒸箱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蒸箱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4]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蒸箱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5] 图6为图5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蒸箱局部结构分解图的剖视图;
[0027]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排气接头和第三进水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排气接头和第三进水接头的剖视图;
[0029]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排气管和进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1] 如图1~10所示,一种蒸汽低排量蒸箱,一种蒸箱,包括内胆1,该内胆1的上方设置有上安装板10,该上安装板10的上表面上分别设置有水箱2和排气通道。具体地,上述内胆1
的侧壁上分开开设有排气口和进水口,内胆1的内底面上设置有内置蒸汽发生器(本实施例
中为加热盘),上述水箱2分别具有出水接口21和回水接口22,上述上安装板10设置在内胆1
顶面的上方,该上安装板10的上表面上罩设有导风板3,该导风板3与上安装板10的上表面
围成上述排气通道,且该排气通道的进风口端设置有蜗壳罩31,该蜗壳罩31中安装有排气
风机32,而蜗壳罩31的顶壁上开设有进气口30。
[0032] 进一步,还包括进水管路4和排气管路5,该进水管路4和排气管路5相互邻设,其中,进水管路4的一端与水箱2的出水接口21连通,另一端分别具有用来与内胆1的进水口连
通的第一进水支路7和用来与水箱2的回水接口22连通的第二进水支路8,上述第一进水支
路7上设置有用于控制该第一进水支路7启闭的进水阀71,而第二进水支路8上设置有用于
控制该第二进水支路8启闭的回水阀81,上述排气管路5的一端与上述回水接口22连通,另
一端与排气通道的进气口30连通,上述进水管路4中的水能与排气管路5中的蒸汽相互交换
热量。由水箱2进入进水管路4的水为冷水,这样进水管路4中的冷水与排气管路5中的蒸汽
能相互交换热量,从而进水管路4中的水能对排气管路5中的蒸汽进行冷凝,减少外排蒸汽
量,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蒸汽能对进水管路4中的水进行预热,从而缩短蒸箱预热时
间,缩短加热盘加热水产生蒸汽的时间,降低蒸箱的能耗。此外,进水管路4具有第二进水支
路8,蒸箱工作时,先通过回水阀81打开第二进水支路8,水箱2中的水通过回水接口22经第
二进水支路8充满进水管路4,此后再关闭回水阀81,打开进水阀71,水箱2中的水通过出水
接口21经进水管路4向内胆1进水,这样在蒸箱产生外排蒸汽的瞬时,进水管路4中的水即能
与其发生热交换,实现对蒸汽的冷凝,保证对蒸汽的冷凝效果,最大程度地降低蒸箱的蒸汽
外排量。同时烹饪结束后可通过第二进水支路8将进水管路4中的水回抽至水箱2中,避免进
水管路4中残留水。
[0033] 本发明中为使进水管路4中的水能更好地与排气管路5中的蒸汽发生热量交换,内胆1的排气口与进水口重合,上述排气管路5与进水管路4相互内外嵌套设置。具体地,本实
施例中,排气管路5包括第一排气接头51、排气管54、第二排气接头52、冷凝腔60以及第三排
气接头53,进水管路4包括第一进水接头41、流水环槽63、第二进水接头42、进水管44以及第
三进水接头43,其中,上述冷凝腔60分别具有进气孔611和出气孔612,流水环槽63分别具有
进水孔621和出水孔622,上述各接头的外形均呈管状,并且,第一排气接头51沿第三进水接
头43的长度方向插设在第三进水接头43中,第一排气接头51的外周面与第三进水接头43的
内周面之间形成第三进水环道403,该第三进水环道403的两端分别为第一导水接口403a和
第二导水接口403b,其中第一导水接口403a与上述进水口连通,第一排气接头51的一端外
突于第三进水接头43而形成第一排气接口511,上述第三进水环道403沿其长度方向至少分
隔为相互独立的三部分,其中第一导水接口403a端的第三进水环道403形成第一环腔403c,
该第一环腔403c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进水接口4031,第二导水接口403b端的第三进水环道
403形成第二环腔403d,该第二环腔403d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出水接口4032和第二出
水接口4033,其中,其中上述第一进水支路7用来连通上述第一出水接口4032和第二进水接
口4031,第二进水支路8用来连通上述第二出水接口4033与水箱2的回水接口22,上述排气
管54沿进水管44的长度方向插入在进水管44中,排气管54的外周面与进水管44的内周面之
间形成进水通道404,该进水通道404的一端与上述第二导水接口403b连通,而上述第一排
气接口511插入排气管54的一端端口中,上述第二排气接头52沿第二进水接头42长度方向
插入第二进水接头42中,第二排气接头52的外周面与第二进水接头42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第
二进水环道402,该第二进水环道402的一端与上述进水通道404的另一端连通,而第二进水
环道402的另一端与流水环槽63的出水孔622连通,第二排气接头52的两端分别外露于第二
进水接头42且分别与排气管54的另一端端口和冷凝腔60的进气孔611连通,上述第三排气
接头53沿第一进水接头41长度方向插入第一进水接头41中,该第三排气接头53的外周面与
第一进水接头41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第一进水环道401,该第一进水环道401的一端封口,另
一端与流水环槽63的进水孔621连通,且该第一进水环道401的侧壁上设置有用来与水箱2
的出水接口21连通的第一进水接口4011(本实施例中两者通过出水管14连通),第三排气接
头53的两端分别外露于第一进水接头41,且第三排气接头53的一端与冷凝腔60的出气孔
622连通,另一端与排气通道的进气口30相流体连通。本实施例中上述导风板3、下述冷凝盒
6、上述第一排气接头51、上述第二排气接头52、上述第三排气接头53,上述第一进水接头
41、上述第二进水接头42以及上述第三进水接头43为一体件。
[0034]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第一进水支路7包括第一进水支管70,该第一进水支管70的一端与第一出水接口4032连通,另一端与第二进水接口4031连通,上述进水阀71设置在该
第一进水支管70上,且该第一进水支管70上还设置有进水泵72,通过设置进水泵72能使水
箱2中的水更加高效地进入进水管路4中。第二进水支路8包括第二进水支管80,该第二进水
支管80的一端与第二出水接口4033连通,另一端与水箱2的回水接口22连通,上述回水阀81
设置在该第二进水支管80上,且该第二进水支管80上还设置有回水泵82,通过设置回水泵
82能使进水管路4中的水更加高效地回流到水箱2中。此外,还包括设置在内胆1后侧的安装
座9,上述进水阀71、进水泵72、回水阀81以及回水泵82分别设置在该安装座9上,且进水阀
71与进水泵72上下相对设置且两者通过第一连接管91连通,回水阀81与回水泵82上下相对
设置且两者通过第二连接管92连通。从而使得蒸箱内部结构简洁,更好地实现各支路与对
接接口的连接,方便蒸箱的组装生产。
[0035] 进一步,还包括冷凝盒6,该冷凝盒6的外形呈方形,其包括内外嵌套的内盒体61和外盒体62,其中内盒体61的内腔形成上述冷凝腔60,内盒体61的外侧面与外盒体62的内侧
面之间形成上述流水环槽63,上述进气孔611和出气孔612分别开设在内盒体61的侧壁上,
上进水孔621和出水孔622分别开设在外盒体62的侧壁上。进一步,本实施例中上述进气孔
611和出气孔612分别开始在内盒体61的不同侧壁上,且两者之间的间距至少等于内盒体61
一侧侧壁的长度,上述进水孔621和出水孔622分别开设在外盒体62的不同侧壁上,且两者
之间的间距至少等于外盒体62一侧侧壁的长度,从而能延长水在流水环槽63中的流动距
离,使得水与冷凝腔60中的蒸汽充分接触。并且,流水环槽63中于上述进水孔621和出水孔
622之间竖向设置有挡水隔板64,该挡水隔板64上开设有漏水孔641。这样通过设置挡水隔
板64能改变水流在流水环槽63中的流动路径,避免水在流水环槽63中出现局部高温,从而
保证对蒸汽的冷凝效果。进一步,本实施例中,上述流水环槽63的进水孔621和出水孔622分
别开设在外盒体62的相邻侧壁上,上述挡水隔板64至少为两个并分别设置在流水环槽63的
相对的两侧。这样能更好地改变水在流水环槽63中的流动路径,进而能更好地避免水在流
水环槽63中出现局部高温。
[0036]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上述内盒体61的外底面相对于外盒体62的内底面悬空,这样进入冷凝盒6的水能遍布内盒体61的四周和底部,从而能使进入冷凝盒6的水能更加充分地
与冷凝腔60中的蒸汽接触,进一步提升对蒸汽的冷凝效果。再进一步,上述内盒体61的底面
与外盒体62的内底面之间竖向隔设有沿内盒体6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缓流板65,该缓流板65
上开设有导水孔651,通过设置缓流板65能改变水在内盒体61底部的流动路径,进而避免水
在内盒体61底部出现局部高温。优选地,本实施例中,上述缓流板65沿内盒体61的长度方向
间隔均设,而各缓流板65上的导水孔651沿其所在的缓流板65的长度方向间隔均设。通过设
置多个缓流板65能使水在内盒体61底部更好地改变流动路径,从而能更好地避免水在内盒
体61的底部出现局部高温。
[0037] 本实施例中,内盒体61的内底面由其出气孔612朝进气孔611方向倾斜,这样进入冷凝腔60中的蒸汽被冷凝后形成冷凝水,冷凝水能沿内盒体61的内底面流入进水管44中,
通过进水管44流入内胆1中,经加热盘12加热后重新变成蒸汽,从而实现对冷凝水的回收利
用。此外,冷凝腔60的内顶面的形状呈锯齿状,这样进入冷凝腔60的蒸汽碰撞至冷凝腔60的
内顶面后能更好地由上至下滴落至内盒体61的内底面上。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上述内盒体
61和外盒体62分别上部开口,其中,内盒体61的开口上盖设有冷凝板64,该冷凝板64的下表
面呈锯齿状,冷凝板64的下表面与内盒体61的内表面围成上述冷凝腔60,而外盒体62的开
口上盖设有盖板66。
[0038] 进一步,上述冷凝盒固定在导风板3的上表面上,上述第一进水接头41与第三排气接头53为一体件并为弯管,上述第一进水接口4011的高度高于上述冷凝盒6并位于进水管
路4的最高处。这样进水阀71打开后,水箱2中的水能快速地通过第一进水接口4011充满整
个进水管路4,提高进水效率。
[0039] 此外,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气接头51与第三进水接头43为一体件并为沿上下设置的弯管,其由水平延伸的下端发生圆弧状弯折后竖向向上延伸而成,且上述第一环腔
403c水平延伸,而上述第二进水接口4031竖向延伸,第二环腔403d竖向延伸,而上述第一出
水接口4032和第二出水接口4033分别水平延伸,且第一出水接口4032和第二出水接口4033
相对设置。
[0040] 本发明中的蒸箱的工作过程如下:
[0041] 蒸箱开始工作时,打开回水阀81,回水泵82工作,水箱2中的水通过回水接口22进入第二进水支路8中,经回水泵82的作用通过第二出水接口4033进入第二环腔403d中,接着
通过第二进水环道402、出水孔622进入流水环槽63中,又通过进水孔621进入第一进水环道
401中,使得整个进水管44充满水。可通过检测回水泵82的电流范围变化来判断回水管路中
是否充满水。
[0042] 关闭回水阀81,回水泵82不工作,打开进水阀71,进水泵72工作,第二环腔403d中的水通过第一出水接口4032、第一进水支路7以及第二进水接口4031进入内胆1中,通过内
胆1中的内置蒸汽发生器(发热盘12)直接加热产生蒸汽。外排蒸汽通过排气口进入排气管
路5中,同时水箱2中的水通过出水接口21以及第一进水接口4011向进水管路4进水。这样进
入第一排气接头51的蒸汽可通过第三进水环道403中的水对其进行一次冷凝(同时第三进
水环道403中的水也被第一排气接头51的蒸汽四次预热)。接着蒸汽依次进入排气管54和第
二排气接头52中,进水管44中的水以及第二进水环道402中的水可分别对排气管54和第二
排气接头52中的蒸汽进行二次冷凝(同时进水管44中的水以及第二进水环道402中的水也
被三次预热)。蒸汽排入冷凝腔60中,进入流水环槽63的水对齐进行三次冷凝(同时冷凝腔
60中的蒸汽对流水环槽63中的水进行二次预热)。最后蒸汽排放至第三排气接头53并通过
进气管13、进气口30进入排气通道外排,其中,排至第三排气接头53的蒸汽能被第一进水环
道401中的水四次冷凝(同时第一进水环道401中的水也可被一次预热)。这样排气管路5中
的蒸汽被层层冷凝,而进水管路4中的水被层层预热,蒸汽冷凝和进水预热均达到最佳效
果,最大程度地降低外排蒸汽量,同时有效提高了烹饪效率。
[0043] 烹饪结束后,进水阀71关闭,进水泵72不工作,回水阀81打开,回水泵82工作,进水管路4中的水通过第二进水支路8回流至水箱2中,从而避免烹饪结束后进水管路4中残留
水,同时内胆1中的残留水可通过内置蒸汽发生器加热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