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按摩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910945483.5

文献号 : CN11155813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刘杰黄利兴郑晓银

申请人 : 未来穿戴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颈部按摩器,颈部按摩器包括:颈部夹持主体,颈部夹持主体包括:后夹持体、第一侧夹持体和第二侧夹持体,第一侧夹持体和第二侧夹持体为弹性体;按摩主体,按摩主体安装于后夹持体的内侧;重力牵引主体,重力牵引主体包括:第一手柄体和第二手柄体,第一手柄体安装于第一侧夹持体的端部,第二手柄体安装于第二侧夹持体的端部,第一手柄体、第二手柄体搭接在用户的肩部,并提供对应侧夹持体向前的牵引力。由此,第一侧夹持体和第二侧夹持体可以有效夹持用户的颈部,而且可以避免颈部夹持主体对用户的颈部进行压迫,第一手柄体和第二手柄体可以搭接在用户的锁骨处,可以进一步地提升用户佩戴颈部按摩器的舒适性。

权利要求 :

1.一种颈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颈部夹持主体,所述颈部夹持主体包括:后夹持体、第一侧夹持体和第二侧夹持体,所述第一侧夹持体和所述第二侧夹持体分别安装于所述后夹持体的两端,所述第一侧夹持体和所述第二侧夹持体为弹性体,所述颈部夹持主体用于夹持用户的颈部;

按摩主体,所述按摩主体安装于所述后夹持体的内侧,所述按摩主体可变形;

重力牵引主体,所述重力牵引主体包括:第一手柄体和第二手柄体,所述第一手柄体安装于所述第一侧夹持体的端部,所述第二手柄体安装于所述第二侧夹持体的端部,所述第一手柄体、第二手柄体搭接在用户的肩部,并提供对应侧夹持体向前的牵引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夹持体和所述第二侧夹持体均设置有朝向内侧的夹持面和位于所述夹持面下侧的扭转过渡面,所述扭转过渡面趋向所对应的所述第一手柄体或所述第二手柄体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夹持体和所述第二侧夹持体均包括:一体成型的前段、中段和后段,所述前段的前端连接对应的所述第一手柄体或所述第二手柄体,所述后段的后端连接在所述后夹持体的一端,所述中段相对所述后段朝向内下方扭转,所述前段相对所述中段朝向所述内下方扭转,所述夹持面设置于所述前段、所述中段和所述后段的内侧表面,所述扭转过渡面设置于所述前段和中段的内下侧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颈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段的宽度大于所述中段的宽度,所述后段的宽度大于所述前段的宽度,以及大于所述中段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柄体和所述第二手柄体均设置有朝向内下方的搭接面,所述扭转过渡面延伸至所述搭接面的后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夹持体和所述第二侧夹持体所对应的圆心角之和大于18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夹持体和所述第二侧夹持体均包括:夹持壳和弹性臂,所述弹性臂设置于所述夹持壳内,所述夹持壳可弹性变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颈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壳为硅胶壳,所述弹性臂为记忆金属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夹持体包括:外壳、内壳和电脉冲发生装置,所述内壳安装于所述外壳的内侧,所述电脉冲发生装置设置于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之间,所述按摩主体安装于所述内壳的内侧,所述电脉冲发生装置与所述按摩主体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颈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主体包括:按摩架和电极片,所述电极片设置于所述按摩架上,所述按摩架安装于所述内壳的内侧,所述电极片与所述电脉冲发生装置电连接,所述电极片为柔性电极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颈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架的内侧表面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区,每个所述安装区对应安装有一个所述电极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颈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区构造为容置槽,所述电极片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颈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架包括:弧形板部、连接部和凸出部,所述弧形板部为两个且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部的两侧,所述安装区形成于所述弧形板部的表面,所述连接部朝向外侧凸出,所述凸出部连接在所述连接部的外侧且朝向外侧凸出。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颈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和所述按摩架之间设置有加热片。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颈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设置于所述第一手柄体或所述第二手柄体内,所述电池与所述电脉冲发生装置电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颈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设置于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之间,所述电池与所述电脉冲发生装置电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颈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朝向内下方倾斜设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主体的延伸长度超过所述后夹持体的延伸长度。

说明书 :

颈部按摩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按摩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颈部按摩器。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由于工作和不良生活习惯等原因,颈椎病的发病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为了缓解颈部疲劳,以及减少颈椎病的发生,市场上出现了颈部按摩器等按摩产品,该颈部按
摩器可以通过按摩颈部的方式,缓解颈部疲劳。
[0003] 相关技术中,颈部按摩器一般包括两个手柄、一个弹性臂、电极组件和电脉冲发生装置,两个手柄固定在弹性臂的两侧,电极组件位于两个手柄之间,电脉冲发生装置可以通
过电极组件中的电极片将脉冲电流传输到肌肤下面的神经系统和血管,起到按摩效果。其
中,为了保证颈部按摩器的佩戴可靠性,以及能够适应不同的颈部尺寸,弹性臂和两个手柄
会同时夹持用户的颈部,导致用户的颈部压力较大,舒适性较差。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颈部按摩器,该颈部按摩器可以减少对用户颈部的压迫,可以提升佩戴舒适
性。
[0005] 根据本发明的颈部按摩器,包括:颈部夹持主体,所述颈部夹持主体包括:后夹持体、第一侧夹持体和第二侧夹持体,所述第一侧夹持体和所述第二侧夹持体分别安装于所
述后夹持体的两端,所述第一侧夹持体和所述第二侧夹持体为弹性体,所述颈部夹持主体
用于夹持用户的颈部;按摩主体,所述按摩主体安装于所述后夹持体的内侧,所述按摩主体
可变形;重力牵引主体,所述重力牵引主体包括:第一手柄体和第二手柄体,所述第一手柄
体安装于所述第一侧夹持体的端部,所述第二手柄体安装于所述第二侧夹持体的端部,所
述第一手柄体、第二手柄体搭接在用户的肩部,并提供对应侧夹持体向前的牵引力。
[0006]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颈部按摩器,通过设置第一侧夹持体和第二侧夹持体,可以有效夹持用户的颈部,而且可以避免颈部夹持主体对用户的颈部进行压迫,而且,通过
设置第一手柄体和第二手柄体,可以搭接在用户的肩部处,而且可以提供给第一侧夹持体
和第二侧夹持体向前的牵引力,这样可以进一步地减小第一侧夹持体和第二侧夹持体的夹
持力,可以提升用户佩戴颈部按摩器的舒适性。
[0007]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侧夹持体和所述第二侧夹持体均设置有朝向内侧的夹持面和位于所述夹持面下侧的扭转过渡面,所述扭转过渡面趋向所对应的所述第一
手柄体或所述第二手柄体延伸。
[0008]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侧夹持体和所述第二侧夹持体均包括:一体成型的前段、中段和后段,所述前段的前端连接对应的所述第一手柄体或所述第二手柄体,所
述后段的后端连接在所述后夹持体的一端,所述中段相对所述后段朝向内下方扭转,所述
前段相对所述中段朝向所述内下方扭转,所述夹持面设置于所述前段、所述中段和所述后
段的内侧表面,所述扭转过渡面设置于所述前段和中段的内下侧表面。
[0009]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前段的宽度大于所述中段的宽度,所述后段的宽度大于所述前段的宽度,以及大于所述中段的宽度。
[0010]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手柄体和所述第二手柄体均设置有朝向内下方的搭接面,所述扭转过渡面延伸至所述搭接面的后端。
[0011]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侧夹持体和所述第二侧夹持体所对应的圆心角之和大于180°。
[0012]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侧夹持体和所述第二侧夹持体均包括:夹持壳和弹性臂,所述弹性臂设置于所述夹持壳内,所述夹持壳可弹性变形。
[0013]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夹持壳为硅胶壳,所述弹性臂为记忆金属臂。
[0014]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后夹持体包括:外壳、内壳和电脉冲发生装置,所述内壳安装于所述外壳的内侧,所述电脉冲发生装置设置于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之间,所述
按摩主体安装于所述内壳的内侧,所述电脉冲发生装置与所述按摩主体电连接。
[0015]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按摩主体包括:按摩架和电极片,所述电极片设置于所述按摩架上,所述按摩架安装于所述内壳的内侧,所述电极片与所述电脉冲发生装置电
连接,所述电极片为柔性电极片。
[0016]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按摩架的内侧表面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区,每个所述安装区对应安装有一个所述电极片。
[0017]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安装区构造为容置槽,所述电极片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
[0018]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按摩架包括:弧形板部、连接部和凸出部,所述弧形板部为两个且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部的两侧,所述安装区形成于所述弧形板部的表面,所
述连接部朝向外侧凸出,所述凸出部连接在所述连接部的外侧且朝向外侧凸出。
[0019]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电极片和所述按摩架之间设置有加热片。
[0020]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颈部按摩器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设置于所述第一手柄体或所述第二手柄体内,所述电池与所述电脉冲发生装置电连接。
[0021]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颈部按摩器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设置于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之间,所述电池与所述电脉冲发生装置电连接。
[0022]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电极片朝向内下方倾斜设置。
[0023]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按摩主体的延伸长度超过所述后夹持体的延伸长度。
[0024]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5]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6]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颈部按摩器的第一角度立体图;
[0027]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颈部按摩器的第二角度立体图;
[0028]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颈部按摩器的爆炸图;
[0029]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颈部按摩器的第三角度立体图。
[0030] 附图标记:
[0031] 颈部按摩器1000;
[0032] 颈部夹持主体100;后夹持体10;外壳11;内壳12;电脉冲发生装置13;
[0033] 第一侧夹持体20;前段21;中段22;后段23;扭转过渡面24;夹持面25;夹持壳26;弹性臂27;第二侧夹持体30;
[0034] 按摩主体200;按摩架210;安装区211;弧形板部212;连接部213;凸出部214;
[0035] 电极片220;加热片230;
[0036] 重力牵引主体300;第一手柄体310;搭接面311;第二手柄体320;
[0037] 铰链400;电池500。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0039]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颈部按摩器1000,该颈部按摩器1000可以用于按摩用户的颈部,以缓解用户的颈部疲劳。
[0040]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颈部按摩器1000可以包括:颈部夹持主体100、按摩主体200和重力牵引主体300,按摩主体200安装在颈部夹持主体100的内侧,按摩
主体200可以对用户的颈部进行按摩操作。按摩主体200可以弹性变形,这样按摩主体200可
以更好地贴靠用户的颈部。颈部夹持主体100用于夹持用户的颈部,重力牵引主体300分别
安装在颈部夹持主体100的两端,重力牵引主体300可以在颈部夹持主体100的两端提供向
前的牵引力,向前的牵引力可以使得颈部夹持主体100更好地夹持用户的颈部,而且通过受
力分析可知,其可以至少一定程度上减少颈部夹持主体100夹持用户颈部的夹持力,可以提
升用户的佩戴舒适性。颈部夹持主体100构造为适于夹持用户颈部后半脖围的结构,重力牵
引主体300构造为适于搭接在用户肩部处锁骨的结构。
[0041] 由此,颈部按摩器1000在颈部的佩戴效果更好,由于颈部后半脖围更受力,而前半脖围存在颈动脉等相对更不受力而不适于大力夹持,因此通过颈部夹持主体100和重力牵
引主体300相配合的夹持方式可不对用户的颈部产生压迫,佩戴起来更为舒适。
[0042] 如图1‑图3所示,颈部夹持主体100包括:后夹持体10、第一侧夹持体20和第二侧夹持体30,第一侧夹持体20和第二侧夹持体30分别安装于后夹持体10的两端,例如,第一侧夹
持体20可以连接在后夹持体10的左侧,第二侧夹持体30可以连接在后夹持体10的右侧,即
第一侧夹持体20为左侧夹持体,第二侧夹持体30为右侧夹持体。也就是说,整个颈部夹持主
体100分为三个部分,三个夹持体可以根据自身的位置分别实现不同的作用,而且后夹持体
10主要用于夹持用户的后颈区域,第一侧夹持体20和第二侧夹持体30分别对应两侧的侧颈
区域,三个夹持体可以相互配合,从而可以协同地夹持用户的颈部。
[0043] 后夹持体10为刚性抗变形结构,第一侧夹持体20和第二侧夹持体30则为弹性体。也就是说,在本发明中,颈部夹持主体100采用了两个分离布置的弹性体,而非一个整体弹
性臂,这样,第一侧夹持体20和第二侧夹持体30通过摆动搭接的方式实现对用户颈部的夹
持,如此可以更好地控制第一侧夹持体20和第二侧夹持体30的形变,从而能够避免用户操
作时第一侧夹持体20和第二侧夹持体30形变幅度过大所造成的佩戴不便问题。
[0044] 如图1和图2所示,重力牵引主体300包括:第一手柄体310和第二手柄体320,第一手柄体310安装于第一侧夹持体20的端部,第二手柄体320安装于第二侧夹持体30的端部,
也就是说,第一手柄体310可以为左侧手柄体,第二手柄体320可以为右侧手柄体。而且由于
第一手柄体310和第二手柄体320分别为重力牵引主体300的一部分,第一手柄体310主要用
于给第一侧夹持体20提供向前的牵引力,第二手柄体320主要用于给第二侧夹持体30提供
向前的牵引力。第一手柄体310和第二手柄体320可以分别对应于用户肩部的左右锁骨处,
也就是说,第一手柄体310和第二手柄体320可以分别搭接在用户的左右锁骨处,该第一手
柄体310、第二手柄体320分别与左右锁骨产生摩擦力,如此该第一手柄体310和第二手柄体
320无需传统的方式去夹持用户的颈部,而是借助该摩擦力和自身重力,再配以颈部夹持主
体100来实现舒适佩戴,而且第一手柄体310和第二手柄体320可以引导第一侧夹持体20和
第二侧夹持体30夹持侧颈,这样第一侧夹持体20和第二侧夹持体30在两侧可以以较轻的夹
持力夹持用户的颈部后半脖围,进而可以避免颈部按摩器1000对用户颈部做出压迫,可以
提升用户佩戴颈部按摩器1000的舒适性。
[0045]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颈部按摩器1000,通过设置第一侧夹持体20和第二侧夹持体30,可以有效夹持用户的颈部,而且可以避免颈部夹持主体100对用户的颈部进行压
迫,而且,通过设置第一手柄体310和第二手柄体320,可以搭接在用户的锁骨处,可以提供
给第一侧夹持体20和第二侧夹持体30向前的牵引力,从而防止第一侧夹持体20和第二侧夹
持体30由该颈部的后半脖围滑脱,另外这样也可以进一步地减小第一侧夹持体20和第二侧
夹持体30的夹持力,提升用户佩戴颈部按摩器1000的舒适性。
[0046]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如图3所示,第一侧夹持体20和第二侧夹持体30均设置有朝向内侧的夹持面25和位于夹持面25下侧的扭转过渡面24,扭转过渡面24朝向对应
的第一手柄体310或第二手柄体320延伸。也就是说,第一侧夹持体20和第二侧夹持体30分
别设置有朝向用户侧颈的夹持面25,该夹持面25与用户的颈部相对,如此保证了第一侧夹
持体20与用户的侧颈接触为面贴设,提升第一侧夹持体20和第二侧夹持体30与用户侧颈接
触时的舒适性。而且扭转过渡面24的设置一方面可以使得颈部按摩器1000整体线型顺畅,
可以进一步地提升颈部按摩器1000的结构可靠性,而且至少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夹持面25
的面积,使得侧夹持体20、30逐渐脱离用户的颈部转而搭接在人体的锁骨部位,如此用户佩
戴起来更为清爽舒适。
[0047]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第一侧夹持体20和第二侧夹持体30均包括:一体成型的前段21、中段22和后段23,第一侧夹持体20的前段21的前端连接第一手柄体310的后端,第二
侧夹持体30的前段21的前端连接第二手柄体320的后端。后段23的后端连接在后夹持体10
的一端,中段22相对后段23朝向内下方扭转,前段21相对中段22进一步朝向内下方扭转,夹
持面25设置于前段21、中段22和后段23的内侧表面,扭转过渡面24设置于前段21和中段22
的内下侧表面。
[0048]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侧夹持体20和第二侧夹持体30均为一个扭转的弹性体,由于其表面进行了一定的扭转,可以减少夹持面25的夹持面积,可以便于第一侧夹持体20和第
二侧夹持体30搭接在用户的肩部处,从而可以提升颈部夹持主体100的夹持颈部的舒适性,
而且可以使得第一手柄体310和第一侧夹持体20之间过渡连接顺畅自然,以及可以使得第
二手柄体320和第二侧夹持体30之间过渡连接顺畅自然。
[0049] 其中,如图3所示,前段21的宽度大于中段22的宽度,后段23的宽度大于前段21的宽度,以及大于中段22的宽度。也就是说,中段22的宽度小于前段21的宽度和后段23的宽
度,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中段22的夹持面积,这样第一侧夹持体20在保证面接触的前提下
不会与过大的颈部皮肤面积接触,从而使得用户佩戴起来更为清爽舒适,而且可以有利于
中段22搭接在用户靠近颈部的肩部上,避免将左右的重力牵引主体300被迫抬起,从而可以
提升用户佩戴颈部按摩器1000的舒适性。另外,由于前段21的宽度较大,前段21和对应的手
柄体之间连接更加可靠,而且由于后段23的宽度较大,后段23和对应的后夹持体10之间连
接更加可靠。
[0050] 还有,如图2所示,第一手柄体310和第二手柄体320均设置有朝向内下方的搭接面311,扭转过渡面24延伸至搭接面311的后端。搭接面311可以方便第一手柄体310和第二手
柄体320搭接在用户的锁骨上,并且搭接面311可以与锁骨产生摩擦力,这样可以借助该摩
擦力和两个手柄体310、320的自身重力,能够保证颈部按摩器1000的佩戴可靠性,而且这样
可以使得第一手柄体310和第二手柄体320分别提供给第一侧夹持体20和第二侧夹持体30
向前下方的牵引力,从而可以使得第一侧夹持体20和第二侧夹持体30具有朝向前下方运动
的趋势,可以以较轻的夹持力夹持用户的颈部,而且由于搭接面311朝向内下方,刚好可以
朝向用户的锁骨,从而可以使得用户的锁骨处异物感较轻,进一步地可以提升颈部按摩器
1000的佩戴舒适性。
[0051] 具体地,第一侧夹持体20和第二侧夹持体30所对应的圆心角之和大于180°。例如,第一侧夹持体20和第二侧夹持体30所对应的圆心角之和可以在120°到150°之间。第一侧夹
持体20和第二侧夹持体30的结构可以对称,第一侧夹持体20和第二侧夹持体30所对应的圆
心角可以相同。通过合理限制第一侧夹持体20和第二侧夹持体30的夹持角度,可以进一步
地限制第一侧夹持体20和第二侧夹持体30夹持用户颈部的区域,从而可以避免第一侧夹持
体20和第二侧夹持体30对用户的颈部产生压迫,进而可以提升用户佩戴颈部按摩器1000的
舒适性。
[0052]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3所示,第一侧夹持体20和第二侧夹持体30均包括:夹持壳26和弹性臂27,弹性臂27设置于夹持壳26内,夹持壳26可以弹性变形。也就是
说,弹性臂27可以发生弹性形变并储存弹性力,而夹持壳26可以跟随弹性臂27发生变形,这
样可以保证第一侧夹持体20和第二侧夹持体30能够满足变形要求,从而能够适用不同的颈
部尺寸,即能够适用不同的用户人群,并且采用夹持壳26和弹性臂27的方式,可以使得第一
侧夹持体20和第二侧夹持体30的结构简单可靠。
[0053] 进一步地,夹持壳26可以为硅胶壳,弹性臂27可以为记忆金属臂。硅胶制作的夹持壳26可以使得用户颈部接触舒服,异物感较轻,而且记忆金属臂弹性形变效果好,还具有记
忆功能,可以极大程度上方便用户的使用。其中,夹持壳26和弹性臂27可以固定成一体机
构。
[0054]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结合图1和图4所示,第一手柄体310可以折叠地设置于第一侧夹持体20的端部,第二手柄体320可以折叠地设置于第二侧夹持体30的端部。由
此,颈部按摩器1000可以具有使用状态和收纳状态,颈部按摩器1000在使用状态时,第一手
柄体310和第二手柄体320可以分别相对第一侧夹持体20和第二侧夹持体30展开,然后佩戴
在用户的颈部处,而颈部按摩器1000在收纳状态时,第一手柄体310和第二手柄体320可以
分别相对第一侧夹持体20和第二侧夹持体30向内折叠一定角度,从而可以使得颈部按摩器
1000的整体占用体积变小,可以便于收纳和携带。
[0055] 具体地,如图3所示,第一手柄体310和第一侧夹持体20的端部之间,以及第二手柄体320和第二侧夹持体30的端部之间分别设置有铰链400。铰链400为两个,一个铰链400的
两端分别连接在对应的第一手柄体310和第一侧夹持体20的端部之间,另一个铰链400的两
端分别连接在对应的第二手柄体320和第二侧夹持体30的端部之间。铰链400结构简单且稳
定,其可以保证手柄体相对对应的侧夹持体自由折叠。
[0056] 其中,铰链400可以包括:铰链主体和两个连接头,两个连接头分别连接在铰链主体的两侧,其中一个连接头用于与对应的手柄体固定连接,例如,该连接头可以构造为板
状,而且其具有两个安装孔,固定件可以分别穿过两个安装孔后,完成该连接头与对应的手
柄体的固定连接。另一个连接头用于与对应的侧夹持体转动连接,该连接头可以构造为板
状,而且其具有一个枢转孔,侧夹持体的弹性臂27端部也对应设置有枢转头,枢转头可以夹
设在该连接头的两侧,而且枢转头内的枢转轴穿过该枢转孔,以允许该铰链400可以相对对
应的侧夹持体转动。需要说明的是,铰链主体位于手柄体和侧夹持体之间,而两个连接头分
别伸入对应的手柄体和夹持体内,从而可以提升颈部按摩器1000的结构整体性,而且手柄
体相对对应的侧夹持体转动可靠。
[0057] 还有,第一侧夹持体20和第二侧夹持体30在设置铰链400的端部内侧还设置有避让槽,该避让槽主要用于避让转动的铰链400的铰链主体,从而可以避免侧夹持体和铰链
400之间发生干涉,进而可以提升颈部按摩器1000的结构可靠性。
[0058] 具体地,如图3所示,后夹持体10包括:外壳11、内壳12和电脉冲发生装置13,内壳12安装于外壳11的内侧,电脉冲发生装置13设置于外壳11和内壳12之间,按摩主体200安装
于内壳12的内侧,电脉冲发生装置13与按摩主体200电连接。电脉冲发生装置13可以通过按
摩主体200产生脉冲电流,从而可以刺激用户颈部皮肤,达到按摩用户颈部的效果。而且通
过将电脉冲发生装置13设置于外壳11和内壳12之间的空间内,可以减少电脉冲发生装置13
和按摩主体200之间的布线长度,从而可以简化颈部按摩器1000的结构,可以使得颈部按摩
器1000的生产工艺更加简洁,组装更加方便。其中,外壳11和内壳12之间可以通过卡扣结构
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0059] 如图3所示,按摩主体200包括:按摩架210和电极片220,电极片220设置于按摩架210上,按摩架210安装于内壳12的内侧,电极片220与电脉冲发生装置13电连接,电极片220
为柔性电极片220。采用柔性电极片220,可以方便电极片220的变形,从而可以使得电极片
220能够更好地适应用户的颈部,可以使得电极片220能够更好地贴合在用户的颈部皮肤
处,从而可以提升按摩效果。
[0060] 其中,电极片220可以为导电硅胶片,按摩架210可以为非导电硅胶架,这样按摩架210也可以产生相应的变形,从而可以更好地适应用户的颈部,可以更好地贴合在用户的颈
部皮肤处,从而可以提升按摩效果。
[0061] 按摩架210的内侧表面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区211,每个安装区211对应安装有一个电极片220。也就是说,至少两个电极片220可以共用一个按摩架210,从而可以简化按摩
主体200的结构,可以进一步地简化颈部按摩器1000的结构,而且可以使得多个电极片220
互不干涉,按摩效果较好。
[0062] 具体地,安装区211构造为容置槽,电极片220容置于容置槽内。也就是说,电极片220可以容置在容置槽内,电极片220的表面可以与安装区211的周围表面平齐,或者,电极
片220的表面可以凸出于安装区211的周围表面。由此,在按摩架210的表面整体贴合在用户
的颈部皮肤上时,电极片220可以完美贴合在用户的颈部皮肤上,从而可以提升按摩效果。
[0063]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按摩架210包括:弧形板部212、连接部213和凸出部214,弧形板部212为两个,而且两个弧形板部212分别连接在连接部213的两侧,安装区211形成在
弧形板部212的表面上,连接部213朝向外侧凸出,凸出部214连接在连接部213的外侧,而且
凸出部214朝向外侧凸出。连接部213可以有效地将两个弧形板部212连接在一起,从而可以
保证按摩架210的结构整体性,而且凸出部214的设置可以方便按摩架210与后夹持体10的
安装固定,从而可以提高按摩主体200与后夹持体10之间的固定可靠性,同时该凸出部214
也使得按摩架210与后夹持体10之间产生一定空间,该空间提供了该按摩架210的形变空
间。
[0064] 其中,电极片220可以连接有线束,凸出部214可以开设有通孔,通孔可以供线束通过,然后线束可以进入到外壳11和内壳12限定的空间内,从而连接对应的电器元件,例如,
电脉冲发生装置13和电池500。
[0065] 还有,如图3所示,电极片220和按摩架210之间可以设置有加热片230。加热片230可以在电极片220的后侧起到加热作用,从而可以在使用状态时给用户的颈部传递热量,尤
其在冬天使用效果更佳。加热片230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地提升颈部按摩器1000的使用舒适
性。
[0066] 可选地,如图3所示,颈部按摩器1000还可以包括电池500,电池500设置于第一手柄体310或第二手柄体320内,电池500与电脉冲发生装置13电连接。通过将电池500设置在
第一手柄体310或者第二手柄体320,一方面可以合理利用该手柄体的内部空间,而且另一
方面可以增加该手柄体的重量,从而可以使得该手柄体为对应的侧夹持体提供适当的牵引
力。未设置有电池500的手柄体内可以对应设置有配重块,从而可以使得两个手柄体的重量
基本相同,可以使得两个手柄体可以提供给两个侧夹持体基本相同的牵引力,进而可以提
升用户的佩戴舒适性。
[0067] 另一种可选地,电池500还可以设置于外壳11和内壳12限定的空间内,这样电池500可以与电脉冲发生装置13直接连接,从而可以省去布线过程,可以简化颈部按摩器1000
的制造工艺。
[0068] 具体地,电极片220相对于按摩主体200朝向内下方倾斜设置。也就是说,电极片220朝向用户的下颈部,这样朝向内下方的电极片220表面能够大体与用户的下颈部皮肤平
行,从而可以较好地贴合在用户的下颈部处,按摩效果更好。
[0069] 进一步地,该按摩主体200的电极片220在初始状态时两者夹角较小呈现靠拢姿态,佩戴时,该二电极片220则在用户颈部的挤压下向两侧扩张,并最终呈现佩戴时的张开
姿态,此时该二电极片220具有收缩趋势,因此可以更好地贴附用户的脖子,避免脱落造成
刺痛。
[0070] 如图1和图2所示,按摩主体200的延伸长度超过后夹持体10的延伸长度。如此设置的按摩主体200尺寸适当,能够有效按摩用户的后颈区域,而且可以减小后夹持体10的延伸
长度,可以使得第一侧夹持体20和第二侧夹持体30保持在合理的长度范围内,从而可以使
得可以颈部夹持主体100能够更好地夹持用户的颈部,而且也不会对用户的颈部产生压迫。
[0071]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
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
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
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
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0072]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
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
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0073]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
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