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端子及屏蔽连接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0102201.8

文献号 : CN11162832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桥本宣仁金村佳佑洼田基树康丽萍三井翔平山中航春日将宣平野蓝山田辽

申请人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摘要 :

提供能够防止屏蔽性的劣化的屏蔽端子及屏蔽连接器。屏蔽端子(20)具备内导体端子(21)和外导体端子(30),外导体端子(30)将内导体端子(21)包围,具有与对方侧外导体(130)嵌合的筒状嵌合部(40)。筒状嵌合部(40)具有:在周向的两缘部(41A、41B)相互对接的对接缘(41);固定触点部(42),其在对接侧半周部(C1)形成为压花状,与对方侧外导体(130)接触;以及弹性接触部(51),其在与对接侧半周部(C1)相反的一侧的相反侧半周部(C2)通过切割冲起而形成,与对方侧外导体(130)弹性接触。

权利要求 :

1.一种屏蔽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端子具备:内导体端子;和

外导体端子,其将所述内导体端子包围,具有与对方侧外导体嵌合的筒状嵌合部,所述筒状嵌合部具有:

在周向的两缘部相互对接的对接缘;

固定触点部,其在所述对接缘所位于的对接侧半周部形成为压花状,与所述对方侧外导体接触;以及

弹性接触部,其在与所述对接侧半周部相反的一侧的相反侧半周部通过切割冲起而形成,与所述对方侧外导体弹性接触,所述筒状嵌合部具有一对所述弹性接触部和一对所述固定触点部,一对所述固定触点部分别形成于所述对接缘的周向两侧,一对所述弹性接触部形成于与所述筒状嵌合部中的一对所述固定触点部分别在径向对置的位置。

2.一种屏蔽连接器,具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端子,所述屏蔽端子具备夹在所述内导体端子与所述外导体端子之间的介电体,所述屏蔽连接器具备收纳所述屏蔽端子的连接器壳体。

说明书 :

屏蔽端子及屏蔽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屏蔽端子及屏蔽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 专利文献1公开的屏蔽端子具备内导体端子、收纳内导体端子的介电体、以及将介电体包围的外导体端子。内导体端子与屏蔽电线的内部导体能导通地固定于内部导体。介
电体夹在内导体端子与外导体端子之间。外导体端子具有筒状嵌合部,该筒状嵌合部与插
入到其内侧的对方侧外导体端子嵌合。筒状嵌合部以周向的两端对接的方式维持成圆筒
状。在外导体端子沿着周向形成有四个双支承形态的弹性接触部,该弹性接触部的轴线方
向上的前后两端与筒状嵌合部一体地相连。外导体端子成为借助弹性接触部使回流电流向
对方侧外导体端子流动的结构,回流电流在电信号流动于内导体端子时产生。另外,弹性接
触部通过设置沿着轴线方向的细长的一对缺口部(孔),从而形成于一对缺口部之间。
[0003] 现有技术文献
[0004] 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674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7] 关于专利文献1的屏蔽端子,一对弹性接触部在筒状嵌合部中设置于对接部所位于的半周侧,对接部通过周向的两缘部对接而构成。但是,在这样的在筒状嵌合部中将缺口
部(孔)设置于离对接部近的位置的结构中,对接部的周边的强度会降低。因此,筒状嵌合部
的对接部容易分离,有可能不能维持筒状形态。由此,有可能不能充分确保外导体端子对内
导体端子的屏蔽性。
[0008] 本发明是基于如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以提供能够防止屏蔽性的劣化的屏蔽端子及屏蔽连接器为课题。
[0009]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0] 本发明的屏蔽端子的特征在于,具备:内导体端子;和外导体端子,其将所述内导体端子包围,具有对方侧外导体嵌合的筒状嵌合部,所述筒状嵌合部具有:在周向的两缘部
相互对接的对接缘;固定触点部,其在所述对接缘所位于的对接侧半周部形成为压花状,与
所述对方侧外导体接触;以及弹性接触部,其在与所述对接侧半周部相反的一侧的相反侧
半周部通过切割冲起而形成,与所述对方侧外导体弹性接触。
[0011] 在对方侧外导体与筒状嵌合部嵌合的状态下,弹性接触部及固定触点部与对方侧外导体接触,从而能够借助弹性接触部及固定触点部使在外导体端子产生的回流电流向对
方侧外导体流动,回流电流在电信号流动于内导体端子时产生。而且,固定触点部因为是压
花状,所以能够不带有孔而形成。因此,与触点部如切割冲起那样带有孔而形成的结构相
比,能够防止筒状嵌合部的对接缘周边的强度降低。由此,能够防止筒状嵌合部的周向的两
缘部由于强度不足而分离,从而能够防止外导体端子对内导体端子的屏蔽性的劣化。

附图说明

[0012]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屏蔽连接器的主视图。
[0013] 图2是屏蔽连接器的侧视图。
[0014] 图3是示出图1的A‑A截面的剖视图。
[0015] 图4是示出图1的B‑B截面的剖视图。
[0016] 图5是外导体端子的立体图。
[0017] 图6是外导体端子的主视图。
[0018] 图7是外导体端子的侧视图。
[0019] 图8是外导体端子的俯视图。
[0020] 图9是外导体端子的仰视图。
[0021] 图10是对方侧连接器的主视图。
[0022] 图11是表示屏蔽连接器和对方侧连接器的嵌合中途的状态的侧视剖视图。
[0023] 图12是表示屏蔽连接器和对方侧连接器的嵌合状态的侧视剖视图。
[0024] 图13是示意性示出图12的C‑C截面的局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以下示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0026] (1)所述筒状嵌合部也可以具有一对所述弹性接触部和一对所述固定触点部。据此,筒状嵌合部与对方侧外导体接触的部位成为四个,与设置有一个弹性接触部及一个固
定触点部的结构相比,回流电流从筒状嵌合部向对方侧外导体流动的路径变多,能够使屏
蔽性提高。
[0027] (2)一对所述固定触点部也可以分别形成于所述对接缘的周向两侧。一对所述弹性接触部也可以形成于与所述筒状嵌合部中的一对所述固定触点部分别在径向对置的位
置。据此,能够在筒状嵌合部的周向隔开较大间隔地配置弹性接触部及固定触点部。因此,
能够有效地使回流电流从外导体端子向对方侧外导体流动,从而能够使屏蔽性提高。
[0028] (3)也可以构成如下屏蔽连接器:上述记载的屏蔽端子具备夹在所述内导体端子与所述外导体端子之间的介电体,所述屏蔽连接器收纳所述屏蔽端子的连接器壳体。据此,
能够实现良好的屏蔽性,因此,例如能够适当地用作汽车的高速通信用的屏蔽连接器。
[0029] <实施例1>
[0030] 以下,参照图1~图13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本实施例1的屏蔽连接器10搭载于未图示的车辆,使用于车载电气安装件间的高速通信。另外,在以下的各连接器的说明中,关
于前后方向,将与要嵌合的对方侧连接器相向的一侧作为前侧。例如,将图2的左侧作为前
侧。另外,上方及下方以图1、10的上下方向为基准。
[0031] 如图1、3、4所示,屏蔽连接器10具备屏蔽端子20和收纳屏蔽端子20的连接器壳体80。屏蔽连接器10构成为所谓的阴连接器,与构成为阳连接器的对方侧连接器110嵌合。屏
蔽端子20具有:内导体端子21;外导体端子30,其将内导体端子21的外周包围;以及介电体
23,其夹在外导体端子30与内导体端子21之间。
[0032] 如图3所示,内导体端子21通过对导电性的金属板进行弯曲加工等而形成。如图4所示,内导体端子21为在前后方向细长的大致筒状,与屏蔽电线70的内部导体71能导通地
固定于内部导体71。内导体端子21具有:内导体主体21A;弹性片21B,其从内导体主体21A向
前侧突出;以及导体连接部21C,其从内导体主体21A向后侧突出。
[0033] 介电体23由具有预定介电常数的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如图3所示,在内部具有在前后方向贯穿的端子收纳室23A。在端子收纳室23A收纳内导体主体21A。内导体端子
21在内导体主体21A保持于介电体23的状态下使弹性片21B从端子收纳室23A的前端开口向
前方突出,并使导体连接部21C从端子收纳室23A的后端开口露出。内导体端子21与外导体
端子30之间通过介电体23保持为绝缘状态。
[0034] 连接器壳体80为合成树脂制,是所谓的阴型的壳体。如图3所示,连接器壳体80具有屏蔽端子20能插入的多个腔81。腔81为在前后方向贯穿连接器壳体80的形态。如图3、4所
示,连接器壳体80在腔81的下侧形成有止动体嵌合槽82。止动体嵌合槽82在连接器壳体80
的前后方向的靠近后端侧的位置处向下方开口。止动体嵌合槽82以与腔81连通的方式在上
下方向贯穿连接器壳体80的底壁部。在连接器壳体80形成有矛状部83,矛状部83能挠曲地
向腔81突出而将屏蔽端子20脱离地卡止。在连接器壳体80的腔81的上端部侧形成有锁定突
部84。锁定突部84通过与后述的对方侧壳体180的壳体锁定部183卡止,从而连接器壳体80
以锁定状态嵌合保持于对方侧壳体180。
[0035] 外导体端子30通过对导电性的金属板进行弯曲加工等而成形,如图5~9所示,是具有第1压接部31、第2压接部32、连接部33以及筒状嵌合部40的金属制的单一部件。外导体
端子30以从图5的状态绕轴旋转90°的朝向侧面的姿势安装于连接器壳体80。因此,在以下
的外导体端子30的说明中,便利起见,上方及下方以图6的上下方向为基准。第1压接部31配
置于外导体端子30的后端部,呈在左右两侧延伸出一对紧固片的开放筒状。如图3、4所示,
第1压接部31固定于屏蔽电线70的护套73的外周。第2压接部32与第1压接部31的前端部相
连,呈从左右两侧延伸出一对紧固片的开放筒状。第2压接部32固定于屏蔽电线70的屏蔽导
体72。连接部33具有左右一对侧板部33A。一对侧板部33A的后端部分别与第2压接部32的一
对紧固片的前端缘相连,一对侧板部33A的前端部与筒状嵌合部40的后端部的左右两侧缘
部连接。在左右的各侧板部33A的上端分别形成有弯折成双层的延伸片33B、33C。
[0036] 如图5~9所示,筒状嵌合部40在整体上呈使轴线朝向前后方向的圆筒形,配置于外导体端子30的前端部。在筒状嵌合部40收纳有介电体23。呈圆筒形的对方侧外导体130从
筒状嵌合部40的前方嵌合到筒状嵌合部40。对方侧外导体130嵌入到介电体23的外周和筒
状嵌合部40的内周的间隙。在筒状嵌合部40一体形成有能与对方侧外导体130的外周接触
的一对弹性接触部51及一对固定触点部42。通过弹性接触部51与对方侧外导体130的外周
弹性地接触,从而外导体端子30和对方侧外导体130以预定的接触压力能导通地连接。
[0037] 如图5、6所示,筒状嵌合部40在上端的左右中央具有对接缘41。对接缘41由相互对接的筒状嵌合部40的周向的两缘部41A、41B构成。如图5、8所示,对接缘41沿着前后方向成
为凹凸状。筒状嵌合部40通过两缘部41A、41B啮合而维持成圆筒状。在此,将筒状嵌合部40
中、对接缘41所位于的一侧的半周部分(比上下方向的中心靠上侧的部分(图13的附图标记
U侧))称为对接侧半周部C1。另外,将筒状嵌合部40中、与对接侧半周部C1相反的一侧的半
周部分(比上下方向的中心靠下侧的部分(图13的附图标记L侧))称为相反侧半周部C2。
[0038] 如图5、6、8所示,一对固定触点部42在对接侧半周部C1中左右对称地配置于对接缘41的周向两侧。另外,固定触点部42配置于筒状嵌合部40的前后方向的靠前侧。固定触点
部42通过向筒状嵌合部40的内侧敲打而形成为呈矩形的扁平台状的压花状。
[0039] 如图5、6、9所示,一对弹性接触部51在相反侧半周部C2中形成于与筒状嵌合部40中的一对固定触点部42分别在径向对置的位置。弹性接触部51隔着在前后方向细长的一对
缺口部52形成于筒状嵌合部40。即,弹性接触部51通过将筒状嵌合部40中并列的两个缺口
部52之间的区域的前部向内侧弯起而形成。各弹性接触部51为使其前端及后端与筒状嵌合
部40直接连接的双支承形态,能够向径向弹性移位。
[0040] 如图5、7、9所示,弹性接触部51由折弯区域53和直线区域57构成。折弯区域53构成弹性接触部51的前部。直线区域57构成弹性接触部51中比折弯区域53靠后方的部分。折弯
区域53的前后尺寸比直线区域57的前后尺寸短。折弯区域53的后端位于比弹性接触部51的
前后方向(长度方向)中央靠前方。在弹性接触部51为没有弹性变形的自然状态时,折弯区
域53向比筒状嵌合部40的内周面靠径向内侧突出,直线区域57成为在前后方向直线状延伸
的形态。
[0041] 如图5、7、9所示,折弯区域53中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突出量最大的部分成为触点部54,触点部54在筒状嵌合部40与对方侧外导体130正规嵌合时与对方侧外导体130的外周接
触。触点部54位于比弹性接触部51的前后方向(弹性接触部51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靠前方,
且位于比折弯区域53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靠后方。各触点部54配置于与各固定触点部42在前
后方向大致相同的位置。
[0042] 如图5、7、9所示,折弯区域53中弹性接触部51(折弯区域53)的前端与触点部54之间的区域成为从触点部54朝向弹性接触部51的前端向径向外方倾斜的形态的前侧倾斜部
55。在外导体端子30和对方侧外导体130嵌合的过程中,对方侧外导体130的顶端缘与前侧
倾斜部55的内表面滑接。通过该滑接,向后方的按压力和向径向外方的按压力作用于折弯
区域53。
[0043] 如图5、7、9所示,折弯区域53中、触点部54与折弯区域53的后端(直线区域57的前端)之间的区域成为从触点部54朝向折弯区域53的后端向径向外方倾斜的形态的后侧倾斜
部56。后侧倾斜部56相对于前后方向的倾斜角度比前侧倾斜部55相对于前后方向的倾斜角
度大。后侧倾斜部56的前后尺寸比前侧倾斜部55的前后尺寸小。
[0044] 如图5、6、9所示,在筒状嵌合部40的下端部(一对弹性接触部51之间的部分)具有以将该下端部的前端部的一部分切除的方式形成的开口部58。开口部58被开口,在前后方
向上从筒状嵌合部40的顶端缘延伸到与直线区域57的前端相同的位置。
[0045] 如图5~7所示,在筒状嵌合部40形成有从其前端缘向后方延伸的形态的一对狭缝59。狭缝59在筒状嵌合部40中形成于比上侧的缺口部52稍微靠上侧的位置。狭缝59的前后
方向的长度与开口部58的长度大致相同。
[0046] 如图5、6所示,筒状嵌合部40的前端部由开口部58和一对狭缝59分割成在相反侧半周部C2呈左右对称的圆弧形的一对可动的可动区域61、和在对接侧半周部C1呈圆弧形的
实质上不可动的不可动区域62这三个区域。
[0047] 如图5、7、9所示,各可动区域61分别以将一对弹性接触部51的前端侧部分从前方及周向(上下方向)包围的方式配置。弹性接触部51的前端与可动区域61相连。另外,可动区
域61的后侧部分配置于在前后方向上与折弯区域53重叠的位置。即,可动区域61的后端(即
狭缝59的后端)配置于在前后方向上与后侧倾斜部56的后端相同的位置。另外,可动区域61
不包括弹性接触部51。
[0048] 如图5~7所示,可动区域61是构成筒状嵌合部40的前端部的部位,为向前方呈悬臂状延伸的形态。并且,弹性接触部51的前端与可动区域61相连。因此,当弹性接触部51、尤
其是折弯区域53通过受到径向的外力或轴线方向(前后方向)的外力而向径向或轴线方向
弹性变形时,可动区域61能够以其后端为支点向径向弹性变形。
[0049] 如图5、7~9所示,筒状嵌合部40中比可动区域61及不可动区域62靠后方的区域成为筒状主体部44。因为筒状主体部44呈遍及大致全周连接的圆筒形,所以即使可动区域61
向径向弹性变形,筒状主体部44也实质上不产生弹性变形。弹性接触部51的后端与该筒状
主体部44连接。另外,因为不可动区域62与弹性接触部51没有直接连接,所以即使可动区域
61弹性变形,不可动区域62也实质上不产生弹性变形。
[0050] 如图5、6所示,筒状嵌合部40在后端部侧具有卡止于介电体23的三个内侧卡止部43。三个内侧卡止部43沿着筒状嵌合部40的周向等间隔配置。内侧卡止部43通过将筒状嵌
合部40的侧壁部分借助狭缝向内侧弯起而构成,形成为在侧视时为大致三角形的爪状。介
电体23通过插入到筒状嵌合部40内并与内侧卡止部43卡止,从而在筒状嵌合部40保持为防
脱状态。
[0051] 屏蔽端子20相对于连接器壳体80的组装在止动体85没有与止动体嵌合槽82嵌合的状态下,通过将屏蔽端子20从腔81的后方插入到腔81而进行。如图4所示,延伸片33B通过
从后方侧跨越矛状部83而与矛状部83卡止(一级卡止)。并且,如图4所示,止动体85通过与
止动体嵌合槽82嵌合,从而以被限制相对于屏蔽端子20的延伸片33C向后方移动的方式卡
止(二级卡止)。这样,屏蔽端子20以正规插入姿势收纳于连接器壳体80。
[0052] 如图10所示,对方侧连接器110具备对方侧屏蔽端子120和收纳对方侧屏蔽端子120的对方侧壳体180。对方侧壳体180为合成树脂制,具有以前后方向为壁厚方向的基壁部
181、和从基壁部181的外周向前方突出的在左右方向长的方筒状的罩部182。罩部182在上
壁的内表面具有壳体锁定部183。在罩部182内嵌合屏蔽连接器10。壳体锁定部183以通过将
屏蔽连接器10卡止而将两连接器保持为嵌合状态的方式发挥功能。对方侧屏蔽端子120保
持于基壁部181。
[0053] 如图10所示,对方侧屏蔽端子120具有对方侧内导体121、将对方侧内导体121的外周包围的对方侧外导体130、以及夹在对方侧外导体130与对方侧内导体121之间的对方侧
介电体123。对方侧外导体130具有使轴线朝向前后方向的圆筒状的对方侧筒状部140。
[0054] 接着,说明本实施例的作用。
[0055] 如图11所示,屏蔽连接器10和对方侧连接器110的嵌合通过将连接器壳体80的顶端侧插入到对方侧壳体180的罩部182内而进行。当连接器壳体80进入到罩部182内时,如图
12所示,壳体锁定部183跨越锁定突部84。通过壳体锁定部183卡止于锁定突部84,从而连接
器壳体80以锁定状态嵌合保持于对方侧壳体180。
[0056] 在连接器壳体80和对方侧壳体180的嵌合状态下,如图12所示,对方侧外导体130嵌入到介电体23的外周和筒状嵌合部40的内周的间隙。在连接器壳体80向对方侧壳体180
嵌合的嵌合过程中,弹性接触部51(更具体地讲为前侧倾斜部55及触点部54)与对方侧外导
体130的顶端缘接触,受到向后方(在图11、12中为左方)且径向外侧的按压力。由此,折弯区
域53在整体上向径向外方弹性移位。并且,与折弯区域53的弹性移位连动,直线区域57以将
其后端作为支点向径向外方倾斜的方式弹性变形,并且可动区域61以将其后端作为支点向
径向内方倾斜的方式弹性变形。
[0057] 当对方侧外导体130嵌入到介电体23的外周和筒状嵌合部40的内周的间隙时,如图13所示,一对弹性接触部51及一对固定触点部42与对方侧外导体130的外周接触。另外,
在图13中,便利起见,仅图示外导体端子30的筒状嵌合部40和对方侧外导体130的对方侧筒
状部140。一对弹性接触部51分别向径向外侧弹性变形(从图13所示的双点划线的形状变形
为实线的形状),与对方侧外导体130的外周以对其赋予弹力的方式接触。由此,外导体端子
30借助一对弹性接触部51及一对固定触点部42以与对方侧外导体130具有预定的接触压力
的方式与对方侧外导体130能导通地连接。另一方面,一对固定触点部42不变形。对方侧筒
状部140以中心线(图13的轴线A上)与筒状嵌合部40的中心轴位于同轴上的方式保持于筒
状嵌合部40。
[0058] 在外导体端子30产生相对于内导体端子21传送的电信号的回流电流。外导体端子30能够借助一对弹性接触部51及一对固定触点部42使这样的回流电流向对方侧外导体130
流动。因此,外导体端子30与对方侧外导体130接触的部位有四个,因此与设置有一个弹性
接触部及一个固定触点部的结构相比,回流电流流动的路径变多,能够使屏蔽性提高。
[0059] 如图13所示,一对弹性接触部51在相反侧半周部C2中形成于与筒状嵌合部40中的一对固定触点部42分别在径向对置的位置。即,一对弹性接触部51及一对固定触点部42沿
着周向以大致均等的间隔配置。由此,能够在筒状嵌合部40的周向隔开较大间隔地配置弹
性接触部51及固定触点部42。因此,能够使回流电流从外导体端子30有效地向对方侧外导
体130流动,从而能够使屏蔽性提高。
[0060]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例1,在对方侧外导体130嵌合于筒状嵌合部40的状态下,弹性接触部51及固定触点部42与对方侧外导体130接触,从而能够使当电信号在内
导体端子21流动时在外导体端子30产生的回流电流借助弹性接触部51及固定触点部42向
对方侧外导体130流动。而且,压花状的固定触点部42所位于的对接侧半周部C1能够不带有
孔而形成。因此,与触点部如切割冲起那样带有孔而形成的结构相比,能够防止筒状嵌合部
40的对接缘41的周边强度降低。由此,能够防止筒状嵌合部40的周向的两缘部41A、41B由于
强度不足而分离,从而能够防止外导体端子30对内导体端子21的屏蔽性的劣化。
[0061] <其他实施例>
[0062] 以下,简单地说明其他实施例。
[0063] (1)在上述实施例1中,弹性接触部51为向内周侧突出的形态,但是在对方侧外导体嵌合到外侧的情况下,也可以为向外周侧突出的形态。
[0064] (2)在上述实施例1中,在筒状嵌合部40形成有隔着狭缝59与可动区域61在周向相邻的不可动区域62,但是也可以不具有不可动区域62,而为仅使可动区域61向前方呈悬臂
状延伸的形态。
[0065] (3)在上述实施例1中,可动区域61以使其前端侧向径向内侧移位的方式弹性变形,但是也可以以使可动区域61的前端侧向径向外侧移位的方式弹性变形。
[0066] (4)在上述实施例1中,在一个可动区域61形成有弹性接触部51,但是也可以在一个可动区域61形成有多个弹性接触部51。
[0067] (5)在上述实施例1中,在外导体端子30形成有一对固定触点部42,但是也可以形成有两个以外的数量的固定触点部42。
[0068] (6)在上述实施例1中,狭缝59的后端配置于在前后方向与后侧倾斜部56的后端相同的位置,但是也可以配置于比后侧倾斜部56的后端靠前方或者后方。
[0069] 附图标记说明
[0070] 10:屏蔽连接器
[0071] 20:屏蔽端子
[0072] 21:内导体端子
[0073] 23:介电体
[0074] 30:外导体端子
[0075] 40:筒状嵌合部
[0076] 41:对接缘
[0077] 41A、41B:缘部
[0078] 42:固定触点部
[0079] 51:弹性接触部
[0080] 80:连接器壳体
[0081] 130:对方侧外导体
[0082] C1:对接侧半周部
[0083] C2:相反侧半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