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式连接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0036254.4

文献号 : CN11166864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谷川直孝

申请人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的杆式连接器(10)具备电线(24)、壳体(14)、罩盖(32)、杆(16)及捆扎带(44),其中,杆相对于壳体安装为能够转动,杆能够在嵌合开始位置与嵌合结束位置之间转动,罩盖具备:电线导出部(34),将从壳体引出的电线向与其引出方向不同的方向弯曲而导出;及电线固定部(36),将电线固定于电线导出部,电线固定部具备位于罩盖的内部侧的第一侧壁38、位于罩盖的外部侧的第二侧壁(40)及配置于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的底壁(42),在嵌合开始位置处通过杆的一部分与第二侧壁抵接而进行杆的止转,底壁具有供捆扎带插通的一对带插通孔(46)。本发明的杆式连接器实现罩盖的小型化。

权利要求 :

1.一种杆式连接器,具备电线、壳体、罩盖、杆及捆扎带,其中,所述杆相对于所述壳体安装为能够转动,所述杆能够在嵌合开始位置与嵌合结束位置之间转动,

所述罩盖具备:电线导出部,将从所述壳体引出的所述电线向与其引出方向不同的方向弯曲而导出;及电线固定部,将所述电线固定于所述电线导出部,所述电线固定部具备位于所述罩盖的内部侧的第一侧壁、位于所述罩盖的外部侧的第二侧壁及配置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底壁,在所述嵌合开始位置处通过所述杆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二侧壁抵接而进行所述杆的止转,

所述底壁具有供所述捆扎带插通的一对带插通孔,所述杆具备一对臂部及将所述一对臂部的端部彼此连结的连结部,在所述嵌合开始位置处所述一对臂部的侧缘与所述第二侧壁的两侧部抵接,所述杆的所述连结部具备将所述臂部的顶端部彼此连结的顶端侧连结部及将所述臂部的基端部彼此连结的基端侧连结部,所述顶端侧连结部在所述嵌合结束位置处不配置于所述壳体的侧方区域而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后方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式连接器,其中,所述杆能够转动到收纳位置,该收纳位置是所述顶端侧连结部不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后方区域而配置于所述壳体的侧方区域的位置。

说明书 :

杆式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杆式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具备连接器壳体、电线盖及杆而构成的杆式连接器。杆可转动地安装于连接器壳体。从而,杆能够在初始位置与嵌合位置之间转动。杆在处于初始位置
时是在上下方向上立起的姿态,在处于嵌合位置时是以顶端侧高于后端侧的方式倾斜的姿
态。
[0003] 电线盖以覆盖连接器壳体的上表面的方式安装于连接器壳体。电线盖具有改变导入到其内部的电线的朝向并向外部导出的导出部。在电线盖的导出部设置有安装用于固定
电线的捆扎带的带安装凹部。带安装凹部从电线盖的导出部向电线的导出方向突出设置。
带安装凹部具备位于电线盖的内部侧的第一侧壁及位于电线盖的外部侧的第二侧壁。
[0004] 现有技术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0006]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045930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8] 在上述的杆式连接器中,由于在初始位置处通过杆与第一侧壁抵接而进行杆的止转,因此带安装凹部成为从杆的侧缘突出的姿态,成为电线盖大型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0009]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0010] 本发明的杆式连接器具备电线、壳体、罩盖、杆及捆扎带,所述杆相对于所述壳体安装为能够转动,所述杆能够在嵌合开始位置与嵌合结束位置之间转动,所述罩盖具备:电
线导出部,将从所述壳体引出的所述电线向与其引出方向不同的方向弯曲而导出;及电线
固定部,将所述电线固定于所述电线导出部,所述电线固定部具备位于所述罩盖的内部侧
的第一侧壁、位于所述罩盖的外部侧的第二侧壁及配置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
间的底壁,在所述嵌合开始位置处通过所述杆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二侧壁抵接而进行所述杆
的止转,所述底壁具有供所述捆扎带插通的一对带插通孔。
[0011] 发明效果
[0012] 能够使罩盖小型化。

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实施方式的杆式连接器的后方立体图,是对杆位于嵌合开始位置的状态进行说明的图。
[0014] 图2是杆位于嵌合开始位置的状态下的杆式连接器的后视图。
[0015] 图3是杆位于嵌合结束位置的状态下的杆式连接器的后方立体图。
[0016] 图4是杆位于嵌合开始位置的状态下的杆式连接器的侧视图。
[0017] 图5是杆位于嵌合结束位置的状态下的杆式连接器的侧视图。
[0018] 图6是杆位于收纳位置的状态下的杆式连接器的侧视图。
[0019] 图7是在收纳位置处取下了罩盖的状态下的杆式连接器的侧视图。
[0020] 标号说明
[0021] 10:杆式连接器
[0022] 12:对方侧壳体
[0023] 14:壳体
[0024] 16:杆
[0025] 18:第一罩部
[0026] 20:第二罩部
[0027] 22:突起部
[0028] 24:电线
[0029] 26:滑块
[0030] 28:臂部
[0031] 28A:侧缘
[0032] 30A:顶端侧连结部
[0033] 30B:基端侧连结部
[0034] 32:罩盖
[0035] 34:电线导出部
[0036] 36:电线固定部
[0037] 38:第一侧壁
[0038] 40:第二侧壁
[0039] 40A:侧部
[0040] 42:底壁
[0041] 44:捆扎带
[0042] 46:带插通孔
[0043] L:长度
[0044] R1:后方区域
[0045] R2:侧方区域
[0046] W1、W2: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47]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0048] 首先,列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进行说明。
[0049] (1)本发明的杆式连接器具备:电线、壳体、罩盖、杆及捆扎带,所述杆相对于所述壳体安装为能够转动,所述杆能够在嵌合开始位置与嵌合结束位置之间转动,所述罩盖具
备:电线导出部,将从所述壳体引出的所述电线向与其引出方向不同的方向弯曲而导出;及
电线固定部,将所述电线固定于所述电线导出部,所述电线固定部具备位于所述罩盖的内
部侧的第一侧壁、位于所述罩盖的外部侧的第二侧壁及配置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
壁之间的底壁,在所述嵌合开始位置处通过所述杆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二侧壁抵接而进行所
述杆的止转,所述底壁具有供所述捆扎带插通的一对带插通孔。
[0050] 当杆从嵌合结束位置向嵌合开始位置转动时,通过杆的一部分与第二侧壁抵接而进行杆的止转。由于在嵌合开始位置处电线固定部不从杆突出,因此能够使罩盖以相应的
程度小型化。
[0051] 当在电线固定部形成卷绕捆扎带的沟槽时,由于在沟槽的外周侧未留有底壁,因此成为电线固定部的强度降低的原因之一。当不在电线固定部设置带插通孔而在外周直接
卷绕捆扎带时,在使杆向嵌合开始位置转动时,杆与捆扎带抵接,担心嵌合操作性降低。为
了不使杆与捆扎带接触需要使电线固定部变细,则电线固定部的强度降低。所以如果在电
线固定部设置一对带插通孔,则至少在带插通孔的周围留有底壁,由于无需使电线固定部
变细,因此能够避免电线固定部的强度降低。
[0052] (2)优选为如下结构:所述杆具备一对臂部及将所述一对臂部的端部彼此连结的连结部,在所述嵌合开始位置处所述一对臂部的侧缘与所述第二侧壁的两侧部抵接。
[0053] 由于一对臂部的侧缘与第二侧壁的两侧部抵接,因此能够可靠地进行杆的止转。
[0054] (3)优选为如下结构:所述杆的所述连结部具备将所述臂部的顶端部彼此连结的顶端侧连结部及将所述臂部的基端部彼此连结的基端侧连结部,所述顶端侧连结部在所述
嵌合结束位置处不配置于所述壳体的侧方区域而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后方区域。
[0055] 由于顶端侧连结部不配置于壳体的侧方区域,因此例如在以左右对称的方式接近地配置一对杆式连接器,并且以顶端侧连结部彼此接近的方式使杆转动时,能够避免顶端
侧连结部彼此干涉。
[0056] (4)优选为如下结构:所述杆能够转动到收纳位置,该收纳位置是所述顶端侧连结部不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后方区域而配置于所述壳体的侧方区域的位置。
[0057] 由于顶端侧连结部不配置于壳体后方区域,因此例如在将端子插入于壳体的内部时,顶端侧连结部不会造成阻碍,能够在将杆组装于壳体的状态下将端子插入于壳体的内
部。
[0058]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内容]
[0059]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杆式连接器的具体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例示,由请求保护的范围所示,意图包含与请求保护的范围等同的含义及范
围内的所有变更。
[0060]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杆式连接器10具备壳体14及能够转动地安装于壳体14的杆16。如图3所示,壳体14嵌合于对方侧壳体12。在此,将壳体14与对方侧壳体12的嵌
合脱离方向视作前后方向,并将彼此的嵌合面侧视为前侧。
[0061] 图3如所示,对方侧壳体12具备第一罩部18及第二罩部20。在第一罩部18的内部嵌合壳体14。在第二罩部20的内部嵌合与壳体14不同的其他的壳体(未图示)。在第一罩部18
的外周面及第二罩部20的外周面,向外侧突出设置有多个突起部22。
[0062] 如图1所示,壳体14形成为长方体形状,在壳体14以向前后方向开口的方式设置有多个腔室。在多个腔室中分别收纳有未图示的多个端子。在多个端子分别连接有电线24,如
图2所示,电线24在从腔室向后方(图2的D1箭头线示出的方向)引出之后,向与该引出方向
不同的方向弯曲而向侧方(图1的D2箭头线示出的方向)引出。在此,如从图4到图7所示,壳
体14的嵌合方向后方的区域为后方区域R1。另外,壳体14的侧方(从图4到图7的S箭头线示
出的方向)的区域为侧方区域R2。
[0063] 在壳体14的两个侧面安装有呈板状的一对滑块26,在图4中仅图示出了前侧的滑块26。滑块26能够伴随着杆16的转动而向侧方滑动。
[0064] 如图1所示,杆16具备一对臂部28及一对连结部30A、30B。一对臂部28可旋转地安装于壳体14的两侧部。一对连结部30A、30B具备将一对臂部28的顶端部彼此连结的顶端侧
连结部30A及将一对臂部28的基端部彼此连结的基端侧连结部30B而构成。
[0065] 杆16能够在嵌合开始位置(在图1、图4中示出的杆16的位置)与嵌合结束位置(在图3、图5中示出的杆16的位置)之间转动。另外,将端子(未图示)插入壳体14的腔室的操作
在杆16位于收纳位置(在图6、图7中示出的杆16的位置)且罩盖32从壳体14被取下后的状态
(在图7中示出的状态)下进行。另外,杆16在位于收纳位置的状态下被发送到交货场所。
[0066] 嵌合开始位置是壳体14嵌合于对方侧壳体12之前的状态下的杆16的位置。在壳体14设置有抑制在嵌合开始位置处在壳体14被收容于对方侧壳体12之前杆16朝向嵌合结束
位置转动的锁定部(未图示)。当壳体14收容于对方侧壳体12的第一罩部18内时,杆16的锁
定部被解除,杆16能够朝向嵌合结束位置转动。
[0067] 嵌合结束位置是壳体14嵌合于对方侧壳体12之后的状态下的杆16的位置。在此,在一对滑块26的内表面(未图示)设置有供对方侧壳体12的突起部22进入的引导槽(未图
示)。当在壳体14被收容于对方侧壳体12的第一罩部18内的状态下杆16从嵌合开始位置朝
向嵌合结束位置转动时,滑块26向侧方移动。此时,第一罩部18的突起部22相对于滑块26的
引导槽(未图示)的内壁滑动,并且壳体14被向第一罩部18的内部引导。当杆16到达嵌合结
束位置时,壳体14的嵌合操作结束。
[0068] 图5如所示,在嵌合结束位置处,杆16的顶端侧连结部30A未配置于壳体14的侧方区域R2而配置于后方区域R1。由此,与在嵌合结束位置处杆的顶端侧连结部配置于侧方区
域的结构相比,能够使对方侧壳体12小型化。即,在嵌合结束位置处杆的顶端侧连结部未配
置于后方区域R1而配置于侧方区域R2的情况下,为了使杆的顶端侧连结部不与嵌合于第二
罩部侧的其他的杆式连接器(未图示)干涉,需要延长第一罩部与第二罩部之间的距离。因
此,造成对方侧壳体大型化。因此,通过本实施方式的结构,能够将第一罩部18与第二罩部
20之间的距离设定得短,能够使对方侧壳体12小型化。
[0069] 如图6、图7所示,在杆16位于收纳位置的状态下,杆16的顶端侧连结部30A未配置于后方区域R1而配置于侧方区域R2。由此,在端子在罩盖32从壳体14被取下后的状态(在图
7中示出的状态)下从后方被插入腔室时,抑制了端子与顶端侧连结部30A干涉。因此,能够
在杆16被安装于壳体14的状态下将端子插入于壳体14的腔室。
[0070] 如图1所示,罩盖32以从后方覆盖壳体14的方式安装于壳体14。在罩盖32的后端部设置有电线导出部34。电线导出部34在侧方开口并且与壳体14相对。电线24从电线导出部
34向罩盖32的外部导出。
[0071] 如图1、图3所示,在电线导出部34的外周侧设置有将电线24固定于电线导出部34的电线固定部36。
[0072] 如图5所示,电线固定部36具备第一侧壁38、第二侧壁40及底壁42。第二侧壁40位于罩盖32的侧端侧(外部侧),第一侧壁38位于罩盖32的内部侧。底壁42配置于周向设置于
罩盖32的外表面的第一侧壁38与第二侧壁40之间。
[0073] 如图1、图3所示,在底壁42的两侧部开口设置有供捆扎带44插通的一对带插通孔46。电线24通过插通于一对带插通孔46的捆扎带44捆扎而固定于电线固定部36。通过设置
像这样的带插通孔46,与在电线固定部形成卷绕捆扎带的沟槽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电线
固定部36的强度降低。即,在电线固定部形成卷绕捆扎带的沟槽的情况下,由于在沟槽的外
周侧不留有底壁,因此成为电线固定部的强度降低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如果像本实施方
式那样在电线固定部36设置一对带插通孔46,则由于至少在带插通孔46的周围留有底壁
42,因此能够避免电线固定部36的强度降低。
[0074] 如图3所示,第一侧壁38的宽度W1被设定为短于杆16的一对臂部28之间的长度L,第二侧壁40的宽度W2被设定为长于一对臂部28之间的长度L。由此,当杆16向与从嵌合开始
位置朝向嵌合结束位置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图4的D3箭头线示出的方向)转动时,臂部28的
侧缘28A不会与第一侧壁38抵接,而会与第二侧壁40的两侧部40A抵接。因此,能够在第二侧
壁40处可靠地进行杆16的止转。另外,与杆在第一侧壁的位置处停止转动的结构相比,能够
使罩盖32以与电线固定部36在D2方向上的长度相应的程度小型化。
[0075] <其他的实施方式>
[0076]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6、图7所示,是在收纳位置处杆16的顶端侧连结部30A配置于壳体14的图示左侧的侧方区域R2的结构,但也可以是例如配置于图示右侧的侧方区
域的结构。
[0077]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是杆16具备一对臂部28的结构,但也可以是例如臂部为一个的结构。
[0078]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是电线固定部36与壳体14的侧端相比向侧方突出而设置的结构,但也可以是不向侧方突出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是通过在壳体14的侧端设置第二侧壁
而进一步实现罩盖的小型化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