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及其控制方法、可读存储介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910185526.4

文献号 : CN111694264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宋新华

申请人 : 深圳市知赢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手表及其控制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智能手表,包括表身、表盖和CPU,CPU位于表身内部,表盖的相对两面上分别具有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表盖的一侧具有限位杆,表身的上表面上具有滑槽导轨;表盖位于表身的上表面上,表盖通过限位杆与滑槽导轨滑动连接,限位杆在滑槽导轨内具有指定的旋转角度,第一显示屏及第二显示屏分别与CPU信号连接,并根据CPU发出的指令进行显示。通过限位杆与滑槽导轨的配合结构,显示屏在表身上同时具有旋转和滑动两个方向上的自由度,两块显示屏之间可以自由切换,丰富了手表的操作方式,以及满足用户更加多样的操作需求。

权利要求 :

1.一种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包括表身、表盖和CPU,所述CPU位于所述表身内部,所述表盖的相对两个表面上分别具有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及所述第二显示屏分别与所述CPU信号连接,并根据所述CPU发出的控制指令进行显示;

所述表盖的一侧面具有限位杆,所述表身的上表面上具有滑槽导轨;

所述表盖位于所述表身的上表面上,所述限位杆横跨设置于所述滑槽导轨上并与所述滑槽导轨滑动连接,且所述限位杆在所述滑槽导轨内具有指定的旋转角度;

还包括连接杆和旋转角度测量仪;所述表盖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限位杆相连,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表盖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杆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角度测量仪设置于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表盖的连接处,用于检测所述表盖相对于所述连接杆的旋转角度,并将所述旋转角度发送给所述CPU。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的两端设置有角度测量仪,所述角度测量仪与所述CPU通信连接;

所述角度测量仪用于测量所述限位杆的转动角度并发送至所述CPU,所述CPU根据所述转动角度在预设执行列表中查找对应的所述控制指令,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对应的显示屏进行显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导轨内还设置有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与所述CPU通信连接;

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限位杆在所述滑槽导轨内的具体限位位置并发送至所述CPU,所述CPU根据所述具体限位位置在预设执行列表中查找对应的所述控制指令,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对应的显示屏进行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导轨中沿着所述滑槽导轨的方向设置有限位条,所述表盖上具有凹槽;

当所述表盖与所述滑槽导轨滑动连接时,所述限位条嵌入所述凹槽内,所述表盖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限位条滑动连接。

5.一种智能手表控制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表中,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所述限位杆的转动角度,并判断所述转动角度所隶属的预设角度范围;

若所述转动角度位于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内,则保持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均处于亮屏状态;

若所述转动角度位于第二预设角度范围内,则获取具体限位位置,并根据所述具体限位位置的不同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进行相应显示;具体包括:判断所述具体限位位置是否处于预设位置范围内;具体包括:获取所述具体限位位置与所述滑槽导轨的指定末端之间的第一距离,所述指定末端为所述表盖朝向的一端;

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大于预设距离,所述预设距离的长度等于预设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长度,其中所述预设直角三角形的第一直角边为预设固定长度,且所述第一直角边与所述斜边的夹角角度等于所述表盖和所述表身之间的夹角角度;

若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预设距离,则判定所述具体限位位置不处于所述预设位置范围内;若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距离,则判定所述具体限位位置处于所述预设位置范围内;

若所述具体限位位置位于预设位置范围内,则保持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均处于亮屏状态;

若所述具体限位位置不位于所述预设位置范围内,则获取所述旋转角度,并根据所述旋转角度的不同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进行相应显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手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旋转角度的不同控制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二显示屏进行相应显示的步骤,包括:若所述旋转角度为第一旋转角度,则保持所述第一显示屏处于亮屏状态以及保持所述第二显示屏处于熄屏状态;

若所述旋转角度为第二旋转角度,则保持所述第一显示屏处于熄屏状态以及保持所述第二显示屏处于亮屏状态。

7.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该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5‑6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手表控制方法。

说明书 :

智能手表及其控制方法、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到智能手表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智能手表及其控制方法、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0002] 可穿戴设备是未来智能硬件及通信设备的主要发展方向,但受限于技术及现有的材料、工艺等,现有的可穿戴设备基本只是作为配件穿戴,其佩带方式基本基于现有的首饰
及配件佩带方式。且受限于配件的尺寸及规格,决定了可穿戴设备的人机交互方式不同于
原有手机等产品,其不具有大屏幕或者较多的按键;且由于这些设备的体积都较小,所以,
其不可能具有较大的电池。相对于人类手指来说,这些智能设备因为屏幕较小,通过触屏操
作或者外部按键实现人机交互都比较困难,其操作方式比较单一,无法满足用户多样的操
作需求。如果在手表上设置大尺寸屏幕,一是手表的续航能力大大下降,二是用户对于大尺
寸屏幕的日常操作需求并不如小尺寸屏幕频繁,造成电量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0003]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智能手表及其控制方法、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增加智能手表的可操作面积,以及丰富智能手表的操作方式。
[0004] 本申请提出一种智能手表,包括表身、表盖和CPU,CPU位于表身内部,表盖的相对两个表面上分别具有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第一显示屏及第二显示屏分别与CPU信号
连接,并根据CPU发出的控制指令进行显示;
[0005] 表盖的一侧面具有限位杆,表身的上表面上具有滑槽导轨;
[0006] 表盖位于表身的上表面上,限位杆横跨设置于滑槽导轨上并与滑槽导轨滑动连接,且限位杆在滑槽导轨内具有指定的旋转角度。
[0007] 进一步地,限位杆的两端设置有角度测量仪,角度测量仪与CPU通信连接;
[0008] 角度测量仪用于测量限位杆的转动角度并发送至CPU,CPU根据转动角度在预设执行列表中查找对应的控制指令,并根据控制指令控制对应的显示屏进行显示。
[0009] 进一步地,滑槽导轨内还设置有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与CPU通信连接;
[0010] 位置传感器用于获取限位杆在滑槽导轨内的具体限位位置并发送至CPU,CPU根据具体限位位置在预设执行列表中查找对应的控制指令,并根据控制指令控制对应的显示屏
进行显示。
[0011] 进一步地,滑槽导轨中沿着滑槽导轨的方向设置有限位条,表盖上具有凹槽;
[0012] 当表盖与滑槽导轨滑动连接时,限位条嵌入凹槽内,表盖通过凹槽与限位条滑动连接。
[0013] 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杆和旋转角度测量仪;表盖通过连接杆与限位杆相连,连接杆一端与表盖转动连接,连接杆另一端与限位杆固定连接;旋转角度测量仪设置于连接杆
与表盖的连接处,用于检测表盖相对于连接杆的旋转角度,并将旋转角度发送给CPU。
[0014]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智能手表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的智能手表中,包括:
[0015] 获取限位杆的转动角度,并判断转动角度所隶属的预设角度范围;
[0016] 若转动角度位于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内,则保持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均处于亮屏状态;
[0017] 若转动角度位于第二预设角度范围内,则获取具体限位位置,并根据具体限位位置的不同控制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进行相应显示。
[0018] 进一步地,根据具体限位位置的不同控制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进行相应显示的步骤,包括:
[0019] 判断具体限位位置是否处于预设位置范围内;
[0020] 若具体限位位置位于预设位置范围内,则保持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均处于亮屏状态;
[0021] 若具体限位位置不位于预设位置范围内,则获取旋转角度,并根据旋转角度的不同控制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进行相应显示。
[0022] 进一步地,根据旋转角度的不同控制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进行相应显示的步骤,包括:
[0023] 若旋转角度为第一旋转角度,则保持第一显示屏处于亮屏状态以及保持第二显示屏处于熄屏状态;
[0024] 若旋转角度为第二旋转角度,则保持第一显示屏处于熄屏状态以及保持第二显示屏处于亮屏状态。
[0025] 进一步地,判断具体限位位置是否处于预设位置范围内的步骤,包括:
[0026] 获取具体限位位置与滑槽导轨的指定末端之间的第一距离,指定末端为表盖朝向的一端;
[0027] 判断第一距离是否大于预设距离,预设距离的长度等于预设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长度,其中预设直角三角形的第一直角边为预设固定长度,且第一直角边与斜边的夹角角
度等于表盖和表身之间的夹角角度;
[0028] 若第一距离大于预设距离,则判定具体限位位置不处于预设位置范围内;若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则判定具体限位位置处于预设位置范围内。
[0029]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该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的智能手表控制方法。
[0030]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手表及其控制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智能手表,包括表身、表盖和CPU,CPU位于表身内部,表盖的相对两面上
分别具有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表盖的一侧具有限位杆,表身的上表面上具有滑槽导
轨;表盖位于表身的上表面上,表盖通过限位杆与滑槽导轨滑动连接,限位杆在滑槽导轨内
具有指定的旋转角度,第一显示屏及第二显示屏分别与CPU信号连接,并根据CPU发出的指
令进行显示。通过限位杆与滑槽导轨的配合结构,显示屏在表身上同时具有旋转和滑动两
个方向上的自由度,两块显示屏之间可以自由切换,丰富了手表的操作方式,以及满足用户
更加多样的操作需求。

附图说明

[0031] 图1为本申请智能手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2为本申请智能手表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3为本申请智能手表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4为本申请智能手表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步骤示意图;
[0035] 图5为本申请智能手表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中检测具体限位位置是否处于预设位置范围的原理示意图;
[0036] 图6为本申请可读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7]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39]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
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
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40] 需要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
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所述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
可以是间接连接。
[0041] 另外,在本申请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
“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
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
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
护范围之内。
[0042] 参照图1、图2和图3,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智能手表,包括表身1、表盖5和CPU,CPU位于表身1内部,表盖5的相对两个表面上分别具有第一显示屏2和第二显示屏3;表盖5的一侧
面具有限位杆21,表身1的上表面上具有滑槽导轨11。
[0043] 表盖5位于表身1的上表面上,表盖5通过限位杆21与滑槽导轨11滑动连接,限位杆21在滑槽导轨11内具有指定的旋转角度,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指定的旋转角度在90度至360
度之间,即表盖5最小能够沿限位杆21的径向方向在表身1上表面做90度旋转,当表盖5沿限
位杆21的径向方向做90度旋转时,表盖5垂直于表身1上表面;第一显示屏2及第二显示屏3
分别与CPU信号连接,并根据CPU发出的指令进行显示。
[0044]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本申请智能手表的表盖5正反两面都是显示屏,其中一面为第一显示屏2,另一面为第二显示屏3。由于限位杆21不仅在滑槽导轨11中沿径向方向具
有一定的旋转角度,而且表盖5还通过限位杆21与滑槽导轨11滑动连接,即是限位杆21在滑
槽导轨11中同时具有旋转和滑动两个方向上的自由度。
[0045] 当表盖5覆盖在表身1上表面时,即表盖5处于闭合状态时,限位杆21位于滑槽导轨11两个末端的任意一端,然后第一显示屏2或者第二显示屏3的其中一个显示屏密闭于表盖
5与表身1之间,此时该位于表盖5与表身1之间的显示屏即相当于笔记本电脑合上之后位于
内里的屏幕,表盖5对该显示屏起到了保护作用,而另一个显示屏此时则相当于普通智能手
表的显示屏,位于表盖5的外表面上并根据CPU发出的控制指令(或用户的操作指令)显示内
容以及供用户进行查看操作。
[0046] 当表盖5沿限位杆21径向的旋转角度方向打开时,表盖5由闭合状态变为开启状态,随着表盖5开合度的增加,原本密闭于表盖5与表身1之间的显示屏即显露于手表外部,
得以参与到显示中来。
[0047] 因此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表盖5覆盖在表身1上表面时,若用户需要从单屏显示切换到双屏显示,则先将限位杆21从滑槽导轨11的一端滑动到指定位置或者另一端,
然后再通过旋转限位杆21,或者先旋转限位杆21,再将限位杆21从滑槽导轨11的一端滑动
到指定位置或者另一端,使表盖5在表身1上表面的特定位置上保持特定的开合角度,以满
足用户的双屏显示需求。进一步地,通过108度旋转限位杆21,以及将限位杆21从滑槽导轨
11的一端滑动到另一端,从而切换位于表盖5与表身1之间的显示屏。
[0048]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屏2与第二显示屏3的大小不一致,在两块显示屏中,第一显示屏2的尺寸较小,其功耗也相应较小,第二显示屏3的尺寸较大,其功耗也相
应较大。在具体应用中,由于第一显示屏2的尺寸较小,因此仅用于显示时间信息、天气信息
或者其他的用户指定信息,例如用于显示运动速率、用户心跳以及其他的简略数据信息;而
第二显示屏3的尺寸较大,则用于显示其他的完整数据信息以及相应的用户操作界面。因此
在表盖5处于闭合状态时,若第一显示屏2位于表盖5上方,用户可以随时通过第一显示屏2
查看或者获取时间、天气、运动速率、心跳、血压等简略数据信息,例如通过抬手、吹气感应、
触动感应、按动按钮等方式唤醒第一显示屏2以获取上述数据信息;此时功耗较大的第二显
示屏3则位于表盖5与表身1之间,根据用户指令处于休眠状态或者特定的工作状态之中,当
用户需要查看完整的数据信息或者其他复杂操作时,则打开表盖5唤醒第二显示屏3,以进
入预设操作界面或者获取完整数据信息。第一显示屏2与第二显示屏3尺寸大小设计为不一
致,当表盖5合上时,用户平时即可通过第一显示屏2获取时间、天气等日常信息,非常简单
方便,第二显示屏3处于休眠状态时,整个智能手表的功耗大大减小,大大提高了手表的续
航能力,且表盖5对大尺寸的第二显示屏3还能够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其受到外力损伤,也大
大提高了手表的耐用性;当用户对数据信息或者操作具有进一步需求时,则打开表盖5,唤
醒第二显示屏3进行操作。进一步地,还可以通过切换显示屏,将第一显示屏2密闭于表身1
与表盖5之间,第二显示屏3显示在表盖5上方,此时第二显示屏3即相当于正常的智能手表
显示屏,通过切换两个显示屏,能够满足用户更加丰富多样的操作需求。
[0049]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屏2也设计为大尺寸显示屏,用户在第一显示屏2上即可通过操作界面直接获取完整的数据信息以及实现与第二显示屏3上一致的操作。
在具体应用中,用户在平时通过第一显示屏2即可满足日常操作需求,当用户具有进一步操
作需求时,则可以打开表盖5唤醒第二显示屏3,例如用户需要进行双屏操作时,或者是用户
需要通过第二显示屏3进行拍照或者视频通话时。第一显示屏2与第二显示屏3都设计为尺
寸较大的显示屏,但是屏幕类型不同,例如第一显示屏2为LCD屏或者OLED屏,用于满足用户
的日常交互操作,而第二显示屏3则为电子墨水屏,用于满足用户的阅读需求,例如邮件阅
读、新闻阅读等文字阅读需求,能够大大丰富手表的操作方式,满足用户更加多样的操作需
求。
[0050]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智能手表,包括表身1、表盖5和CPU,CPU位于表身1内部,表盖5的相对两面上分别具有第一显示屏2和第二显示屏3;表盖5的一侧具有限位杆21,表身1的
上表面上具有滑槽导轨11;表盖5位于表身1的上表面上,表盖5通过限位杆21与滑槽导轨11
滑动连接,限位杆21在滑槽导轨11内具有指定的旋转角度,第一显示屏2及第二显示屏3分
别与CPU信号连接,并根据CPU发出的指令进行显示。通过限位杆21与滑槽导轨11的配合结
构,显示屏在表身1上同时具有旋转和滑动两个方向上的自由度,两块显示屏之间可以自由
切换,大大丰富了手表的操作方式,以及满足用户更加多样的操作需求。
[0051] 参照图2和图3,在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限位杆21的两端设置有角度测量仪22,角度测量仪22与CPU通信连接;
[0052] 角度测量仪22用于测量限位杆21的转动角度并发送至CPU,CPU根据转动角度在预设执行列表中查找对应的控制指令,并根据控制指令控制对应的显示屏进行显示。
[0053] 具体地,表盖5的一侧通过限位杆21与滑槽导轨11滑动连接,且限位杆21在滑槽导轨11内具有一定的旋转角度,使得表盖5可以沿着限位杆21的径向方向远离或者靠近表身1
上表面,在具体应用中,即表现为表盖5的打开或者关闭,同时限位杆21与滑槽导轨11之间
存在一定的摩擦力,使表盖5能够在任意一个转动角度进行固定,用户对其施加外力,才能
够使表盖5沿限位杆21的径向方向进行旋转。限位杆21的两端设置有角度测量仪22,角度测
量仪22用于测量限位杆21的转动角度并发送至CPU,该转动角度也即是表盖5的开合角度,
例如当角度测量仪22检测到转动角度为60度时,即表盖5的开合角度为60度,此时表盖5的
开合角度较大,用户很有可能是要对原本位于表盖5与表身1之间的显示屏进行查看或者操
作,CPU获取到开合角度为60度之后,则保持第一显示屏2与第二显示屏3均为亮屏状态并显
示预设显示内容,以供用户进行查看或者操作。当角度测量仪22检测到转动角度为20度时,
即表盖5的开合角度为20度,此时表盖5的开合角度较小,用户很有可能是要关闭其中一个
显示屏或者正处于打开表盖5的初期状态,CPU获取到开合角度为20度之后,则保持此时朝
向表身1的显示屏为熄屏状态,以契合用户的使用需求以及减少显示功耗。在一个具体的实
施例中,为了区分朝向表身1的显示屏具体为第一显示屏2还是第二显示屏3,当表盖5沿限
位杆21朝第一显示屏2方向旋转以及表盖5沿限位杆21朝第二显示屏3方向旋转时,设定角
度测量仪22的测量角度结果不同,例如当表盖5沿限位杆21朝第一显示屏2方向旋转时,角
度测量仪22测量的角度范围为0‑90度,而当表盖5沿限位杆21朝第二显示屏3方向旋转时,
角度测量仪22测量的角度范围为90‑180度;又例如当表盖5沿限位杆21朝第一显示屏2方向
旋转时,角度测量仪22测量的角度范围为0‑90度,而当表盖5沿限位杆21朝第二显示屏3方
向旋转时,角度测量仪22测量的角度范围为0‑负90度,以此区分朝向表身1的显示屏为第一
显示屏2还是第二显示屏3,并确定具体的执行部件。
[0054] 参照图1、图2和图3,在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滑槽导轨11内还设置有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与CPU通信连接;
[0055] 位置传感器用于获取限位杆21在滑槽导轨11内的具体限位位置并发送至CPU,CPU根据具体限位位置在预设执行列表中查找对应的控制指令,并根据控制指令控制对应的显
示屏进行显示。
[0056] 具体地,限位杆21与滑槽导轨11滑动连接,用户通过推动限位杆21在滑槽导轨11上进行滑动,使得限位杆21有可能停留在滑槽导轨11的任意一个位置上,该位置即是限位
杆21的具体限位位置。通过在滑槽导轨11内设置位置传感器,CPU实时获取限位杆21的具体
限位位置,并根据具体限位位置在预设执行列表中查找对应的操作命令,例如,角度测量仪
22检测到转动角度为20度时,即表盖5的开合角度为20度,此时表盖5的开合角度较小,用户
很有可能是要关闭第一显示屏2或者正处于朝第二显示屏3方向打开表盖5的初期状态,但
由于表盖5是通过限位杆21与滑槽导轨11滑动连接的,因此CPU还需结合限位杆21的具体限
位位置才能确定。例如当CPU获取到开合角度为20度,此时表盖5的开合角度较小,且朝向表
身1的显示屏为第一显示屏2,若获取到限位杆21的具体限位位置位于滑槽导轨11的中间位
置或者位于第二显示屏3朝向的一端,则此时由于开合角度原因,第一显示屏2的视角被表
身1阻挡,用户并无法清楚的查看第一显示屏2的显示内容,因此认为用户很有可能是要关
闭第一显示屏2或者正处于朝第二显示屏3方向打开表盖5的初期状态,此时保持第一显示
屏2为熄屏状态,以契合用户的使用需求以及减少显示功耗;若获取到限位杆21的具体限位
位置位于第一显示屏2朝向的一端,则此时由于开合角度原因,第一显示屏2伸出表身1上表
面,第一显示屏2的视角不会被表身1阻挡,此时面对第一显示屏2的用户能够清楚的查看第
一显示屏2的显示内容,因此认为用户很有可能是要以特定的角度对第一显示屏2的显示内
容进行展示,此时保持第一显示屏2为亮屏状态并显示预设显示内容,以契合用户的使用需
求。通过获取限位杆21的具体限位位置以及转动角度,能够检测到第一显示屏2或第二显示
屏3伸出表身1上表面的使用情况,并显示预设显示内容,以满足用户更加多样的使用需求。
[0057] 参照图1、图2和图3,在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滑槽导轨11中设置有限位条6,表盖5上具有凹槽;
[0058] 当表盖5与滑槽导轨11滑动连接时,表盖5位于滑槽导轨11与限位条6之间,限位条6嵌入凹槽内,表盖5通过凹槽与限位条6滑动连接。
[0059] 具体地,为了增加表盖5在表身1之上的稳定性,防止表盖5在遭受外力撞击时从滑槽导轨11中脱出,在滑槽导轨11中设置有限位条6,表盖5上设置有凹槽。当表盖5与滑槽导
轨11滑动连接时,限位条6嵌入凹槽内,表盖5通过凹槽与限位条6滑动连接,此时表盖5由于
被固定在滑槽导轨11与限位条6之间,因此只能够通过限位杆21沿滑槽导轨11进行滑动运
动,而不能沿限位杆21径向方向进行旋转,只有当限位杆21滑动到限位条6的末端,完全脱
出限位条6之后,才能沿限位杆21径向方向进行旋转并立起表盖5。通过滑槽导轨11中设置
限位条6,当表盖5覆盖在表身1上表面时,增加了表盖5在表身1之上的稳定性,使表盖5在遭
受外力撞击时也不易从滑槽导轨11中脱出,能够大大延长智能手表的使用寿命。在一个具
体的实施例中,为了使限位条6在增加表盖5稳定性的同时,不会影响到手表使用方式的多
样性,仅在滑槽导轨11的一部分位置上设置有限位条6,例如在表身1上表面的中间位置设
置有一段限位条6,当限位杆21滑动过表身1上表面的中间位置后,而无需滑动到表身1上表
面的一侧边缘,表盖5即脱出限位条6,可以沿限位杆21径向方向进行旋转并立起表盖5。
[0060] 在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杆和旋转角度测量仪;表盖5通过连接杆与限位杆21相连,连接杆一端与表盖5转动连接,连接杆另一端与限位杆21固定连接;旋转角度
测量仪设置于连接杆与表盖5的连接处,且用于检测表盖5相对于连接杆的旋转角度,并将
旋转角度发送给CPU。由于表盖5通过限位杆21与表身1上的滑槽导轨11转动连接,限位杆21
只能够朝其自身的径向方向进行转动,因此表盖5也只能够沿限位杆21的径向方向进行转
动;在表盖5以连接杆轴向方向为轴心进行扭转时,表盖5一定垂直于表身1上表面,也即是
当表盖5沿限位杆21的径向方向进行转动时,旋转角度测量仪只能检测到两个相反特定角
度中的一个。
[0061] 具体地,连接杆的一端与限位杆21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表盖5转动连接,即限位杆21、连接杆以及表盖5的一侧形成工字型连接结构,使得表盖5同时具有限位杆21径向方
向的第一旋转自由度,以及以连接杆轴向方向为轴心的第二旋转自由度。关于表盖5沿限位
杆21径向方向进行旋转的原理及应用,在前述说明中已有提及,在此不再赘述。关于表盖5
沿连接杆轴向方向为轴心进行旋转,具体到实际应用中,当用户沿限位杆21径向方向打开
表盖5之后,还可以以连接杆轴向方向为轴心扭转表盖5,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更多的角度将
第一显示屏2以及第二显示屏3上的显示内容对外部进行呈现,满足更加多样的操作需求。
[0062]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连接杆与表盖5的连接处设定一个原点标记,旋转角度测量仪通过检测原点标记的旋转位置来获取表盖5相对于连接杆的旋转角度,例如当第二显示屏3
正对表身1上表面时,即表盖5覆盖在表身1上表面时,第二显示屏3位于表盖5与表身1之间,
检测到原点标记位于原点位置上,此时设定表盖5相对于连接杆的旋转角度为0度;而当第
一显示屏2正对表身1上表面时,即表盖5覆盖在表身1上表面时,第一显示屏2位于表盖5与
表身1之间,检测到原点标记位于原点位置的相对位置上,此时设定表盖5相对于连接杆的
旋转角度为180度。通过旋转角度测量仪测量旋转角度为0度还是180度,在检测到表盖5覆
盖于表身1上表面时,即可得知朝向表身1的具体为第一显示屏2还是第二显示屏3,从而确
定保持亮屏状态或者熄屏状态的具体执行部件。例如,当角度测量仪22检测到转动角度为
60度时,即表盖5的开合角度为60度,此时表盖5的开合角度较大,用户很有可能是要对朝向
表身1的显示屏进行查看或者操作,此时旋转角度测量仪若检测到旋转角度为180度,则说
明为第一显示屏2朝向表身1,则保持第二显示屏3为亮屏状态并显示预设显示内容,以供用
户进行查看或者操作;旋转角度测量仪若检测到旋转角度为0度,则说明为第一显示屏2朝
向表身1,则保持第二显示屏3为亮屏状态并显示预设显示内容,以供用户进行查看或者操
作,设置旋转角度测量仪主要是因为连接杆的存在使得第一显示屏2与第二显示屏3的位置
会产生相对变化,因此需要采用旋转角度结合转动角度进行相应的执行操作,在一实施例
中,原点标记会发送传感信号,旋转角度测量仪通过检测传感信号的发出位置从而确定原
点标记的旋转位置,并根据旋转位置确定表盖5相对于连接杆的旋转角度。
[0063]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智能手表,包括表身1、表盖5和CPU,CPU位于表身1内部,表盖5的相对两面上分别具有第一显示屏2和第二显示屏3;表盖5的一侧具有限位杆21,表身1的
上表面上具有滑槽导轨11;表盖5位于表身1的上表面上,表盖5通过限位杆21与滑槽导轨11
滑动连接,限位杆21在滑槽导轨11内具有指定的旋转角度,第一显示屏2及第二显示屏3分
别与CPU信号连接,并根据CPU发出的指令进行显示。通过限位杆21与滑槽导轨11的配合结
构,显示屏在表身1上同时具有旋转和滑动两个方向上的自由度,两块显示屏之间可以自由
切换,大大丰富了手表的操作方式,以及满足用户更加多样的操作需求。
[0064] 参照图4,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智能手表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的智能手表中,包括:
[0065] S1:获取限位杆21的转动角度,并判断转动角度所隶属的预设角度范围;
[0066] S2:若转动角度位于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内,则保持第一显示屏2和第二显示屏3均处于亮屏状态;
[0067] S3:若转动角度位于第二预设角度范围内,则获取具体限位位置,并根据具体限位位置的不同控制第一显示屏2和第二显示屏3进行相应显示。
[0068] 在上述步骤实施时,在CPU的预设执行列表中预设了许多控制指令,每个控制指令都有相对应的转动角度以及具体限位位置,转动角度以及具体限位位置不同,其对应的控
制指令也就可能不同。为了使控制逻辑更加简便可行以及不易出错,将所有的转动角度分
为不同的预设角度范围,然后将不同的控制指令与预设角度范围进行相对应,而非与一个
单独的转动角度进行相对应。智能手表在运行时,首先通过角度测量仪22获取限位杆21的
转动角度,并判断当前的转动角度具体隶属于哪一个预设角度范围。
[0069]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将所有的转动角度分为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和第二预设角度范围两个角度范围。
[0070] 其中第一预设角度范围指的是表盖5开合角度较大的角度范围,例如当角度测量仪22采用0‑180度范围测量限位杆21的转动角度时,当获取到的转动角度位于70‑110度范
围内时,表盖5开合角度较大;当角度测量仪22以表盖5垂直于表身1上表面时作为0度,采用
负90度到正90度范围测量限位杆21的转动角度时,当获取到的转动角度位于负20度到正20
度范围内时,表盖5开合角度较大。当CPU通过角度测量仪22,获取到限位杆21的转动角度为
70‑90度时,即表盖5的开合角度为70‑90度,此时表盖5的开合角度较大,且第一显示屏2与
第二显示屏3的视角都不会被表身1所阻挡,用户很有可能是要对第一显示屏2和第二显示
屏3同时进行查看或者操作。因此CPU在获取到表盖5的开合角度为70‑90度后,无论获取到
的具体限位位置是在滑槽导轨11的末端还是在中间位置,在预设执行列表中都会查询到保
持第一显示屏2和第二显示屏3均处于亮屏状态的控制指令,使用户将表盖5在表身1上打开
时,智能手表都会控制第一显示屏2与第二显示屏3及时亮起并保持亮屏状态,以契合用户
的使用需求。
[0071] 第二预设角度范围指的是表盖5开合角度较小的角度范围,例如当角度测量仪22采用0‑180度范围测量限位杆21的转动角度时,当获取到的转动角度位于0‑70度范围内以
及110‑180度范围内时,表盖5开合角度较小;当角度测量仪22以表盖5垂直于表身1上表面
时作为0度,采用负90度到正90度范围测量限位杆21的转动角度时,当获取到的转动角度位
于负20度到负90度范围内以及20度到90度范围内时,表盖5开合角度较小。当CPU通过角度
测量仪22,获取到限位杆21的转动角度位于第二预设角度范围时,此时表盖5的开合角度较
小,则第一显示屏2或第二显示屏3的视角在某些具体限位位置有可能被表身1所阻挡,用户
很有可能是只是要对第一显示屏2或第二显示屏3中的其中一个显示屏进行查看或者操作。
在具体应用中,当表盖5开合角度较小时,第一显示屏2或第二显示屏3的视角是否会被表身
1所阻挡,需要根据实际进行计算以得出结论。因此智能手表若获取到转动角度位于第二预
设角度范围内,则对具体限位位置进行获取,并根据具体限位位置的不同控制第一显示屏2
和第二显示屏3进行相应显示,决定第一显示屏2和第二显示屏3的亮屏状态与熄屏状态,以
契合用户的实际使用需求。
[0072] 在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根据具体限位位置的不同控制第一显示屏2和第二显示屏3进行相应显示的步骤S2,包括:
[0073] S21:获取到具体限位位置后,判断具体限位位置是否处于预设位置范围内;
[0074] S22:若具体限位位置位于预设位置范围内,则保持第一显示屏2和第二显示屏3均处于亮屏状态;
[0075] S23:若具体限位位置不位于预设位置范围内,则获取旋转角度,并根据旋转角度的不同控制第一显示屏2和第二显示屏3进行相应显示。
[0076] 在上述步骤实施时,具体地,限位杆21与滑槽导轨11滑动连接,用户通过推动限位杆21在滑槽导轨11上进行滑动,使得限位杆21有可能停留在滑槽导轨11的任意一个位置
上,该位置即是限位杆21的具体限位位置。通过在滑槽导轨11内设置位置传感器,CPU实时
获取限位杆21的具体限位位置,并根据具体限位位置在预设执行列表中查找对应的控制指
令,以控制第一显示屏2和第二显示屏3进行相应显示。当CPU获取到转动角度位于第二预设
角度范围内时,第一显示屏2或第二显示屏3的视角在某些具体限位位置有可能被表身1所
阻挡,影响用户进行查看,在另一些具体限位位置则不会被表身1所阻挡,用户可以对两个
显示屏同时进行查看。
[0077] 因此若转动角度位于第二预设角度范围内,则对具体限位位置进行进一步获取。通过对滑槽导轨11上的具体限位位置进行位置区域划分,当判断到具体限位位置位于预设
位置范围内,例如具体限位位置处于靠近滑槽导轨11的两个末端的位置时,由于表盖5的开
合角度较小,整个表盖5伸出表身1上表面,第一显示屏2和第二显示屏3不会被表身1所阻
挡,用户可以对两个显示屏同时进行查看,因此保持第一显示屏2和第二显示屏3均处于亮
屏状态,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预设位置范围所包括的具体限位位置范围是固定的。其中
滑槽导轨11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两个末端,将第一端附近指定区域的具体限位位置设为第
一预设位置范围,第二端附近指定区域的具体限位位置设为第二预设位置范围。当获取到
限位杆21的转动角度后,根据表盖5具体偏向的滑槽导轨11末端方向,将第一预设位置范围
或第二预设位置范围作为实际的预设位置范围进行判断。若表盖5偏向第一端,则将第一预
设位置范围作为实际的预设位置范围进行判断,判断当前的具体限位位置是否处于第一预
设位置范围内;若表盖5偏向第二端,则将第二预设位置范围作为实际的预设位置范围进行
判断,判断当前的具体限位位置是否处于第二预设位置范围内。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预设位置范围所包括的具体限位位置范围是不固定的,获取到转动角度处于第二预设角度
范围内后,根据转动角度的不同,预设位置范围具体所包括的具体限位位置范围也不同,例
如当转动角度相对较大时,表盖5的开合角度也较大,显示屏在滑槽导轨11上滑动时被表身
1所阻挡的具体限位位置也较少,因此预设位置范围具体所包括的具体限位位置范围也就
较大;当转动角度相对较小时,表盖5的开合角度也较小,显示屏在滑槽导轨11上滑动时被
表身1所阻挡的具体限位位置也较多,因此预设位置范围具体所包括的具体限位位置范围
也就较小。
[0078] 若获取到具体限位位置不处于预设位置范围内时,则判定第一显示屏2或第二显示屏3中的其中一个显示屏会被表身1所阻挡,用户无法同时对两个显示屏进行查看,需要
控制其中一个显示屏保持为熄屏状态。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连接杆的存在,表盖5可以以连
接杆轴向方向为轴心进行扭转,使得第一显示屏2与第二显示屏3的位置会产生相对变化,
因此当计算得出具体限位位置不位于预设位置范围内时,还需要结合旋转角度确定第一显
示屏2以及第二显示屏3的具体朝向,以进行相应的显示执行操作。
[0079] 在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根据旋转角度的不同控制第一显示屏2和第二显示屏3进行相应显示的步骤S23,包括:
[0080] S231:若旋转角度为第一旋转角度,则保持第一显示屏2处于亮屏状态以及保持第二显示屏3处于熄屏状态;
[0081] S232:若旋转角度为第二旋转角度,则保持第一显示屏2处于熄屏状态以及保持第二显示屏3处于亮屏状态。
[0082] 在上述步骤实施时,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连接杆与表盖5的连接处设定一个原点标记,旋转角度测量仪通过检测原点标记的旋转位置来获取表盖5相对于连接杆的旋转角度,
例如当第二显示屏3正对表身1上表面时,即表盖5覆盖在表身1上表面时,第二显示屏3位于
表盖5与表身1之间,检测到原点标记位于原点位置上,此时设定表盖5相对于连接杆的旋转
角度为0度,即第一旋转角度;而当第一显示屏2正对表身1上表面时,即表盖5覆盖在表身1
上表面时,第一显示屏2位于表盖5与表身1之间,检测到原点标记位于原点位置的相对位置
上,此时设定表盖5相对于连接杆的旋转角度为180度,即第二旋转角度。通过旋转角度测量
仪测量旋转角度为0度还是180度,在检测到表盖5覆盖于表身1上表面时,即可得知朝向表
身1的具体为第一显示屏2还是第二显示屏3,从而确定保持亮屏状态或者熄屏状态的具体
执行部件。例如,当计算得出具体限位位置不处于预设位置范围内时,此时旋转角度测量仪
若检测到旋转角度为180度,则说明为第一显示屏2朝向表身1,则查询到保持第二显示屏3
处于亮屏状态以及保持第一显示屏2处于熄屏状态的控制指令,保持第二显示屏3为亮屏状
态并显示预设显示内容,以供用户进行查看或者操作,同时保持第一显示屏2处于熄屏状态
以减少显示功耗;旋转角度测量仪若检测到旋转角度为0度,则说明为第二显示屏3朝向表
身1,则查询到保持第一显示屏2处于亮屏状态以及保持第二显示屏3处于熄屏状态的控制
指令,保持第一显示屏2为亮屏状态并显示预设显示内容,以供用户进行查看或者操作,同
时保持第二显示屏3处于熄屏状态以减少显示功耗。在一实施例中,原点标记会发送传感信
号,旋转角度测量仪通过检测传感信号的发出位置从而确定原点标记的旋转位置,并根据
旋转位置确定表盖5相对于连接杆的旋转角度。
[0083] 参照图5,在一个较优的实施例中,判断具体限位位置是否处于预设位置范围内的步骤S21,包括:
[0084] S211:获取具体限位位置与滑槽导轨11的指定末端之间的第一距离,指定末端为表盖5朝向的一端;
[0085] S212:判断第一距离是否大于预设距离,预设距离的长度等于预设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长度,其中预设直角三角形的第一直角边为预设固定长度,且第一直角边与斜边的
夹角角度等于表盖5和表身1之间的夹角角度;
[0086] S213:若第一距离大于预设距离,则判定具体限位位置不处于预设位置范围内;若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则判定具体限位位置处于预设位置范围内。
[0087] 在上述步骤实施时,具体地,在实际应用中,滑槽导轨11的长度是一定的,滑槽导轨11两个末端的位置也是一定的。当CPU通过位置传感器获取到限位杆21的具体限位位置
后,也即是获取到了限位杆21的具体限位位置与滑槽导轨11指定末端的距离。该指定末端
指的是表盖5所朝向的一端,当表盖5偏向滑槽导轨11的第一端时,指定末端为第一端,则获
取限位杆21的具体限位位置与第一端之间的第一距离;当表盖5偏向滑槽导轨11的第二端
时,指定末端为第二端,则获取限位杆21的具体限位位置与第二端之间的第一距离,即第一
距离始终为限位杆21的具体限位位置与表盖5偏向的滑槽导轨11其中一端的距离。
[0088] 获取到具体限位位置与指定末端之间的第一距离后,判断第一距离与预设距离之间的大小关系,以确定具体限位位置是否处于预设位置范围内。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预
设距离的长度等于一个预设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长度,其中预设直角三角形的第一直角边
为预设固定长度,且第一直角边与斜边的夹角角度等于表盖5和表身1之间的夹角角度。具
体到实际应用中,该预设三角形指的是用户垂直于显示屏的视线、滑槽导轨11与第一显示
屏2或第二显示屏3三者之间构成的直角三角形,并且以用户垂直于屏幕的视线能够查看到
至少三分之二的屏幕显示区域作为显示屏不会被表身1所阻挡的标准,即若用户能够以垂
直于显示屏的视线角度查看到至少三分之二的屏幕显示区域,便判定显示屏不会被表身1
所阻挡,也即是将第一距离与预设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预设距离)进行比较,以确定具体限
位位置是否处于预设位置范围内。
[0089] 在预设直角三角形中,以滑槽导轨11为斜边,当CPU通过角度测量仪22获取到了限位杆21的转动角度之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的定理也即是获得了用户视线与滑
槽导轨11之间的夹角角度。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计算公式为余弦函数公式,设第一显示
屏2或第二显示屏3的三分之一屏幕长度为X,即预设直角三角形的第一直角边的预设固定
长度为X,预设距离的长度为Y,显示屏与滑槽导轨11之间的夹角角度为α,即Y×cosα=X,第
一距离为Z。若根据余弦定理计算得出X/cosα<Z,则说明此时具体限位位置到滑槽导轨11
末端的距离大于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也即是第一距离大于预设距离,判定具体限位位置
不位于预设位置范围内,此时第一显示屏2或第二显示屏3的视角会被表身1挡住,用户以垂
直于屏幕的视线不能够查看到至少三分之二的屏幕显示区域;若根据余弦定理计算得出X/
cosα≥Z,则说明此时具体限位位置到滑槽导轨11末端的距离小于等于该直角三角形的斜
边,也即是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此时第一显示屏2或第二显示屏3的视角不会被
表身1挡住,判定具体限位位置位于预设位置范围内,用户以垂直于屏幕的视线能够查看到
至少三分之二的屏幕显示区域。本申请在计算具体限位位置是否处于预设位置范围的过程
中,并不局限于以屏幕的三分之二显示区域作为唯一标准,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以其
他的屏幕显示区域比例作为计算标准,即预设固定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也不
局限于以垂直于屏幕的用户视线作为唯一标准,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以其他角度的用
户视线作为计算标准;同样计算公式也不局限于以余弦公式作为唯一标准,也可以根据实
际应用情况以其他类型的计算公式作为计算标准。
[0090]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智能手表的控制方法,包括:S1:根据获取的限位杆21的转动角度和具体限位位置,在预设执行列表中查询对应的控制指令;控制指令包括执行部件信息
以及相应的执行动作信息;S2:通过执行部件执行控制指令。通过获取限位杆21的转动角度
和具体限位位置,从而在预设执行列表中查询到相应的控制指令对手表进行控制,简单快
捷。进一步地,还会获取限位杆21的旋转角度,并根据旋转角度在限位杆21的转动角度和具
体限位位置,控制手表更加契合用户多样的操作需求。
[0091] 参照图6,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2001,该可读存储介质2001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2002,计算机程序2002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的智能手表控制方法,
包括:
[0092] 获取限位杆的转动角度,并判断转动角度所隶属的预设角度范围;
[0093] 若转动角度位于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内,则保持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均处于亮屏状态;
[0094] 若转动角度位于第二预设角度范围内,则获取具体限位位置,并根据具体限位位置的不同控制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进行相应显示。
[0095] 进一步地,根据具体限位位置的不同控制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进行相应显示的步骤,包括:
[0096] 获取到具体限位位置后,判断具体限位位置是否处于预设位置范围内;
[0097] 若具体限位位置位于预设位置范围内,则保持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均处于亮屏状态;
[0098] 若具体限位位置不位于预设位置范围内,则获取旋转角度,并根据旋转角度的不同控制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进行相应显示。
[0099] 进一步地,根据旋转角度的不同控制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进行相应显示的步骤,包括:
[0100] 若旋转角度为第一旋转角度,则保持第一显示屏处于亮屏状态以及保持第二显示屏处于熄屏状态;
[0101] 若旋转角度为第二旋转角度,则保持第一显示屏处于熄屏状态以及保持第二显示屏处于亮屏状态。
[0102] 进一步地,判断具体限位位置是否处于预设位置范围内的步骤,包括:
[0103] 获取具体限位位置与滑槽导轨的指定末端之间的第一距离,指定末端为表盖朝向的一端;
[0104] 判断第一距离是否大于预设距离,预设距离的长度等于预设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长度,其中预设直角三角形的第一直角边为预设固定长度,且第一直角边与斜边的夹角角
度等于表盖和表身之间的夹角角度;
[0105] 若第一距离大于预设距离,则判定具体限位位置不处于预设位置范围内;若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则判定具体限位位置处于预设位置范围内。
[0106]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
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