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电路板、复合膜层和显示模组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0580472.4

文献号 : CN11169882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熊水浒郭峰胡永学冯凯张探

申请人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电路板、复合膜层和显示模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具有厚度差的表面贴附膜层时贴合效果差的问题。柔性电路板包括:柔性衬底,包括第一表面;和位于第一表面上的电路走线,电路走线包括接线端子,接线端子在第一表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缘距离第一表面的边缘第一预定距离,以在柔性衬底的边缘区域形成用于覆盖接线端子的侧壁的凸出沿。

权利要求 :

1.一种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衬底,包括第一表面;和

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上的电路走线,所述电路走线包括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缘距离所述第一表面的边缘第一预定距离,以在所述柔性衬底的边缘区域形成用于覆盖所述接线端子的侧壁的凸出沿,所述凸出沿覆盖所述接线端子侧壁时,所述凸出沿的侧面与所述接线端子表面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定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接线端子在垂直于所述柔性衬底的方向上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具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至少一个凹槽位于所述第一预定距离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凹槽包括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凹槽的一侧边缘和所述接线端子的与所述柔性衬底接触的边缘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凹槽在垂直于所述条形凹槽的长度方向上的截面为三角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凹槽包括多个凹槽,所述多个凹槽呈阵列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凹槽包括多个凹槽,所述多个凹槽的密度沿着由所述接线端子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正投影指向所述第一表面的边缘的方向依次递减。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衬底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表面正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在所述第二表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缘距离所述第二表面的边缘第二预定距离。

9.一种复合膜层,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膜层,包括第三表面;

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柔性电路板,所述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三表面的边缘区域接合,所述凸出沿以弯折的方式包覆所述接线端子的侧壁;所述柔性衬底还包括和所述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三表面配合形成具有高度差的表面;以及

第二膜层,覆盖所述具有高度差的表面。

10.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

叠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触摸面板,包括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第四表面;

权利要求2‑8中任一所述的柔性电路板,所述接线端子与所述第四表面的边缘区域邦定连接,所述凸出沿通过弯折的方式包覆所述接线端子的侧壁;所述柔性衬底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配合形成具有高度差的表面;以及

胶层,覆盖所述具有高度差的表面。

说明书 :

柔性电路板、复合膜层和显示模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膜层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电路板、复合膜层和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0002] 对于邦定连接的两个膜层而言,邦定区域会形成厚度差。当在邦定区域覆盖第三膜层时,往往会在形成厚度差的拐角处封闭住一部分气泡,从而影响第三膜层的贴合效果。

发明内容

[0003]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致力于提供一种柔性电路板、复合膜层和显示模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具有厚度差的表面贴附膜层时贴合效果差的问题。
[0004]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柔性电路板,柔性衬底,包括第一表面;和位于第一表面上的电路走线,电路走线包括接线端子,接线端子在第一表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缘距离第
一表面的边缘第一预定距离,以在柔性衬底的边缘区域形成用于覆盖接线端子的侧壁的凸
出沿。当将该柔性电路板用于复合膜层(例如显示模组)时,通过将凸出沿弯折以覆盖接线
端子的侧壁,可以缩小由于邦定形成的具有高度差的两个表面之间的过渡面的坡度,即过
渡面由竖直平面变为弧形表面,从而降低第二膜层封闭住气泡的概率,进而提升贴合效果。
[0005]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预定距离大于或等于接线端子在垂直于柔性衬底的方向上的厚度。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可以确保边缘区域完全包覆接合区域的侧壁,从
而可以避免利用该柔性电路板形成复合膜层时,在柔性电路板的凸出沿与第一膜层之间形
成可容纳气泡的空隙,从而进一步提高复合膜层的可靠性。
[0006]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表面具有至少一个凹槽,至少一个凹槽位于第一预定距离范围内。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可以利用至少一个凹槽来释放边缘区域弯折过
程中的应力,进一步提高复合膜层的可靠性。
[0007]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凹槽包括一个条形凹槽,条形凹槽的一侧边缘和接线端子的与柔性衬底接触的边缘重合。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相当于在折痕处开
设凹槽,应力释放效果最好。
[0008] 在一个实施例中,条形凹槽在垂直于条形凹槽的长度方向上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当凸出沿处于弯折状态时,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
刚好重合,从而确保凸出沿与接线端子的侧壁紧密贴合,进一步提高贴合效果。
[0009]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凹槽包括多个凹槽,多个凹槽呈阵列排布。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相当于在凸出沿上设置图形化表面,以此来释放弯折应力,便于工业
实施。
[0010]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凹槽包括多个凹槽,多个凹槽的密度沿着由接线端子在第一表面上的正投影指向第一表面的边缘的方向依次递减。由于越靠近折痕位置的弯折
应力越大,反之弯折应力越小,因此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释放弯折应力。
[0011] 在一个实施例中,柔性衬底还包括与第一表面正对的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在第二表面上的正投影的边缘距离第二表面的边缘第二预定距离。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
板,当将该柔性电路板用于复合膜层时,可以利用第二预定距离来确保柔性衬底的侧壁与
第一膜层紧密贴合,从而进一步确保贴合效果。
[0012]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复合膜层,包括:第一膜层,包括第三表面;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接线端子和第三表面的边缘区域接合,凸出沿以弯折的方式包
覆接线端子的侧壁;柔性衬底还包括与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第二表面和第三表
面配合形成具有高度差的表面;以及第二膜层,覆盖具有高度差的表面。根据本实施例提供
的复合膜层,通过将凸出沿弯折以覆盖接线端子的侧壁,可以缩小由于邦定形成的具有高
度差的两个表面之间的过渡面的坡度,即过渡面由竖直平面变为弧形表面,从而降低第二
膜层封闭住气泡的概率,进而提升贴合效果。
[0013]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与显示区接触的非显示区;叠置在显示面板上的触摸面板;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接线端
子与第四表面的边缘区域邦定连接,凸出沿通过弯折的方式包覆接线端子的侧壁;柔性衬
底还包括与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第二表面和第四表面配合形成具有高度差的表
面;以及胶层,覆盖具有高度差的表面。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相当于上述任一实
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具体应用场景,因此可以取得相应柔性电路板所带来的技术效
果。与此通过,由于邦定处被封闭的气泡概率降低,因此可以适当缩短边框区的宽度,而不
必担心被封闭的气泡影响显示效果,从而实现窄边框。
[0014]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复合膜层和显示模组,柔性电路板中的接线端子不被设置在柔性衬底的边缘,而是被设置在相对于柔性衬底的边缘具有一定间隔的
区域,以在柔性衬底的边缘区域形成用于覆盖接线端子的侧壁的凸出沿。这种情况下,当将
该柔性电路板与第一膜层邦定连接时,通过将凸出沿弯折以覆盖接线端子的侧壁,可以缩
小由于邦定形成的具有高度差的两个表面之间的过渡面的坡度,即过渡面由竖直平面变为
弧形表面,从而降低覆盖在该具有高度差的表面上的第二膜层封闭住气泡的概率,进而提
升贴合效果。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复合膜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复合膜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6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7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8为图6所示柔性电路板处于弯折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9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
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
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5]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复合膜层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复合膜层10包括第一膜层11、第二膜层12和第三膜层13。第一膜层11和第二膜层12分别包括相对设
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膜层11的第一表面110的边缘区域和第二膜层12的第一表
面120的边缘区域邦定连接。这种情况下,第一膜层11的第一表面110的除了边缘区域之外
的区域和第二膜层12的第二表面121配合形成具有高度差的表面,第三膜层13覆盖该具有
高度差的表面。
[0026]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膜层11和第二膜层12的邦定区域形成了具有高度差的表面,这种情况下,当第三膜层13覆盖该具有高度差的表面时,极易在形成高度差的过渡区Q
封闭住气泡,影响贴合效果。
[0027]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柔性电路板,相当于图1中的第二膜层12。该柔性电路板在接线端子的外围设置有用于覆盖接线端子的侧壁的凸出沿,这种情况下,当将该柔
性电路板用于图1所示复合膜层时,通过将凸出沿弯折以覆盖接线端子的侧壁,可以缩小具
有高度差的两个表面之间的过渡面的坡度,从而减小过渡区Q封闭住气泡的概率。
[0028]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柔性电路板20包括柔性衬底21和位于柔性衬底21上的电路走线22。柔性衬底21包括第一表面210,电
路走线22位于第一表面210上。电路走线22包括接线端子220,接线端子220在第一表面210
上的正投影的边缘距离第一表面的边缘第一预定距离D,以在柔性衬底21的边缘区域形成
用于覆盖接线端子220的侧壁的凸出沿。
[0029] 柔性衬底21具有可弯折性能,柔性衬底21的材料为具有弹性和延展性的材料,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酰亚胺
等。柔性衬底21还可以是超薄玻璃基板,超薄玻璃基板的厚度小于或等于50微米。
[0030] 这里提到的接线端子220在第一表面210上的正投影的边缘是指接线端子220的端部在第一表面210上的正投影形成的边缘。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接线端子220为立方体,
其在第一表面210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为一条直线。又例如,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接线端子220
为圆柱体,其在第一表面210上的正投影的边缘为一条弧线。
[0031] 接线端子220在第一表面210上的正投影的边缘和第一表面210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可以采用下面的方式计算。在接线端子220的正投影的边缘上做一条切线,作一条经过切点
并与切线垂直的参考线,参考线与第一表面210的边缘相交于一点,该交点与切点之间的距
离即为第一预定距离D。需要说明的是,当接线端子220的正投影的边缘包括多条切线时,选
择该多条切线对应的多个第一预定距离D中的最小值作为最终的第一预定距离D。
[0032] 当将图2所示柔性电路板替换图1中的第二膜层12以形成复合膜层时,得到的复合膜层的结构如图3所示。如图3所示,复合膜层30包括第一膜层31、柔性电路板20和第二膜层
33。第一膜层31包括第三表面310。柔性电路板20的接线端子220和第三表面310的边缘区域
接合,凸出沿以弯折的方式包覆接线端子220的侧壁。柔性衬底21还包括与第一表面210正
对的第二表面211,第二表面211和第三表面310配合形成具有高度差的表面,第二膜层33覆
盖该具有高度差的表面。
[0033] 这里提到的第一膜层31的第三表面310相当于图1中的第一膜层的第一表面110,这里表述成第三表面是为了和柔性衬底21的第一表面210相区分。
[0034] 应当理解,第一膜层31和柔性电路板20的接合方式除了邦定连接之外,还可以是粘结、压合连接、沉积、涂覆等,只要能够实现第一膜层31和柔性电路板20之间的固连,并在
连接处具有交叠区域即可。
[0035]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20,柔性电路板20中的接线端子220不被设置在柔性衬底21的边缘,而是被设置在相对于柔性衬底21的边缘具有一定间隔的区域,以在柔
性衬底21的边缘区域形成用于覆盖接线端子220的侧壁的凸出沿。这种情况下,当利用该柔
性电路板20替换图1所示复合膜层10中的第二膜层12,以形成新的复合膜层30时,通过将凸
出沿弯折以覆盖接线端子210的侧壁,可以缩小由于邦定形成的具有高度差的两个表面之
间的过渡面的坡度,即过渡面由竖直平面变为弧形表面,从而降低第二膜层封闭住气泡的
概率,进而提升贴合效果。
[0036]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如图2所示的柔性电路板20中,第一预定距离D大于或等于接线端子220在垂直于柔性衬底21的方向上的厚度。
[0037] 接线端子220的侧壁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还可以是具有凹凸结构的不规则表面。这里提到的接线端子220的厚度是指接线端子220的端部在垂直于柔性衬底21的方向
上的线长的最大值。例如,当接线端子220为立方体时,其侧壁为矩形表面。这种情况下,接
线端子220在垂直于柔性衬底21的方向上的线长处处相等,即为接线端子220的厚度。
[0038]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柔性薄膜20,通过设置第一预定距离D大于或等于接线端子220在垂直于柔性衬底21的方向上的厚度,可以确保柔性衬底21上的凸出沿完全包覆接线
端子220的侧壁。这样可以避免利用该柔性电路板20形成图3所示复合膜层时,在凸出沿与
第一膜层31的第三表面310之间形成可容纳气泡的空隙,从而进一步提高复合膜层的可靠
性。
[0039]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柔性电路板30和图2所示柔性电路板20的区别仅在于,柔性电路板40中的柔性衬底41的第一表面
410具有至少一个凹槽411,至少一个凹槽411位于第一预定距离D范围内,即至少一个凹槽
411位于接线端子420在第一表面410上的正投影的边缘和第一表面410的边缘之间。
[0040]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40,通过在柔性衬底41上的第一预定距离D范围内设置凹槽411,当将该柔性电路板40用于图1所示的复合膜层10时,可以释放凸出沿弯折
过程中的应力,进一步提高复合膜层30的可靠性。
[0041]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至少一个凹槽411包括条形凹槽,条形凹槽的一侧边缘和接线端子420的与柔性衬底41接触的边缘重合。
[0042] 例如,如图4所示,接线端子420和凹槽均为条形,条形凹槽和条形的接线端子420垂直。条形凹槽包括与柔性衬底41接触的下边缘,该下边缘与凹槽的一侧边缘重合。由于在
凸出沿弯折的过程中,凸出沿折弯处受到的弯折应力最大,因此,通过在折痕处开设凹槽,
应力释放效果最好。
[0043]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的柔性电路板40中的条形凹槽在垂直于条形凹槽的长度方向上的截面为三角形。优选地,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例如,如图5所示为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中利用虚线和实线分别示出了柔
性电路板50的凸出沿处于弯折状态和非弯折状态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柔性电路板50和
图4所示柔性电路板40的区别仅在于,条形凹槽511在垂直于条形凹槽511的长度方向上的
截面为直角三角形。这种情况下,当凸出沿处于弯折状态时,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刚好
重合,从而确保凸出沿与接线端子520的侧壁紧密贴合。
[0044]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柔性电路板60的柔性衬底61上包括多个凹槽611,该多个凹槽611呈阵列
排布。这种情况下,相当于在凸出沿上设置图形化表面,以此来释放弯折应力,便于工业实
施。
[0045] 由于越靠近折痕位置的弯折应力越大,反之弯折应力越小。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可以设置该多个凹槽611的密度沿着由接线端子620在第一表面610上的正
投影指向第一表面610的边缘的方向L依次递减。其中,凹槽的密度指:由接线端子在第一表
面上的正投影向第一表面的边缘的方向上,单位长度内凹槽的数量。
[0046] 图7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所示柔性电路板处于弯折状态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7和图8所示,该柔性电路板70和图2所示柔性电路
板20的区别仅在于,柔性电路板70中,柔性衬底71的第一表面710在第二表面711上的正投
影的边缘距离第二表面711的边缘第二预定距离d,即第二表面711比第一表面710多出来一
部分面积。
[0047] 具体而言,如图7所示,柔性电路板70的柔性衬底71的侧壁与第一表面710呈钝角,与第二表面711呈锐角。应当理解,虽然图7所示的柔性衬底71的侧壁的平面,其还可以是曲
面,或者具有凹凸结构的不规则表面。
[0048]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70,通过设置第一表面711在第二表面712上的正投影的边缘距离第二表面712的边缘第二预定距离d。当将该柔性电路板70用于图1所述复
合膜层10时,可以利用第二预定距离d来确保柔性衬底71的侧壁与第一膜层11紧密贴合,如
图8所示,从而进一步确保贴合效果。
[0049]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用于说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的具体应用场景。如图9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显示
模组90包括显示面板91;叠置在显示面板91上的触摸面板92。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91和
触摸面板92通过粘结层96粘结固定。触摸面板92包括远离显示面板的第四表面920。显示模
组90还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93,柔性电路板93的接线端子930与第四表
面920的边缘区域邦定连接,柔性电路板93的凸出沿通过弯折的方式包覆接线端子930的侧
壁。柔性电路板93中的柔性衬底931还包括与第一表面9310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9311,第二
表面9311和第四表面920配合形成具有高度差的表面。显示模组90还包括胶层94,覆盖具有
高度差的表面。
[0050] 柔性电路板73的接线端子930与触摸面板92邦定连接,例如接线端子930与触摸面板92通过各向异性导电粘合剂膜95连接。
[0051] 显示面板91是指可以实现显示功能的面板。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91包括依次叠置在衬底基板911上的显示功能层912、像素驱动功能层913和偏光片914。其中,
显示功能层912包括位于中央的显示区A和位于显示区边缘的边框区B。柔性电路板93中的
接线端子930在显示面板91上的正投影落入边框区B。
[0052] 在本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93的突出沿未弯折前,接线端子930在第一表面9310上的正投影的边缘距离第一表面9310的边缘0.05~0.2毫米,即第一预定距离大于或等于
0.05毫米并且小于或等于0.2毫米。
[0053]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柔性电路板所取得的效果。与此同时,由于利用该柔性电路板形成显示模组时,可以降低第二膜层封闭住气泡的
概率。这种情况下,可以适当缩短边框区B的宽度,而不必担心被封闭的气泡影响显示效果,
从而有利于实现窄边框。
[0054] 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用到的限定词“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更清楚的阐述技术方案,并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55]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中提及的优点、优势、效果等仅是示例而非限制,不能认为这些优点、优势、效果等是本申请的
各个实施例必须具备的。另外,上述公开的具体细节仅是为了示例的作用和便于理解的作
用,而非限制,上述细节并不限制本申请为必须采用上述具体的细节来实现。
[0056]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申请的装置中,各部件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申请的等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