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iOx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应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0613053.6

文献号 : CN111717921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袁方利杨宗献金化成侯果林丁飞杜宇

申请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SiOx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应用,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SiOx纳米线中硅元素与氧元素均匀分布,硅作为活性物质,占主导储锂作用;硅氧化合物作为基质,起缓冲作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球磨制备Si‑O前驱体。2、以上述前驱体为原料,采用高频热等离子体一步法制备SiOx纳米线。高频热等离子具有无电极加热、高温、速冷的特性,制备的SiOx纳米线直径、长度分布均匀,分散性好,纯度高。等离子体制备SiOx纳米线工艺简单,成本低,并可大规模连续化生产。本发明制备的SiOx线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体积膨胀小,结构稳定;容量衰减低,循环性能好。

权利要求 :

1.一种制备SiOx纳米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球磨制备Si‑O前驱体;所选Si‑O前驱体为Si、SiO和SiO2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比例为(0‑10) : (0‑10) : (0‑10); 所述的Si‑O前驱体中,其O与Si的原子比介于[0.5, 

1.5]之间;

2)利用热等离子体技术制备SiOx纳米线,具体包括以下步骤:① 热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产生稳定的热等离子;

② 通过载气将原料输送至热等离子体区域:其进料速率为0.1 50 g/min,载气流量为~

3

0 10 m/h;

~

③ 原料在等离子区域气化、反应、冷凝,并在形貌调控器中生长为SiOx纳米线;

④ SiOx在气体输送下进入产物收集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经球磨得到的混合粉中,颗粒粒径为0.5 10 μm。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②所述的进料速率为0.5 30 g/min,~

3

载气流量为1 5 m/h。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①所述的热等离子功率为1 kw 200 ~

kw。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①所述的热等离子功率为5 kw 100 ~

kw。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②所述的载气选自氩气、氢气、氩气和氢气混合气体、氩气和氧气混合气体四种气体组合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③所述的形貌调控器为石墨内衬调控器,能够强化热等离子体高温区,调控温度梯度,延长低温区SiOx生长时间。

说明书 :

一种SiOx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SiOx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锂离子电池具有高电压,高比能量,低重量,低体积,寿命长等优点,是最为优异的电池系统之一。但传统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比容量已经接近其理论值(‑372m Ah/g),
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开发一种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安全性高且成本低的新型负
极材料已成为迫切需要。
[0003] 与石墨材料相比,硅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具有极高的理论比容量(4200m Ah/g),是石墨的10倍以上,被认为是最有潜力取代石墨的负极材料。但硅负极在储锂之后,形
成合金相,体积会膨胀400%以上(以Li22Si5记)。巨大的体积变化会使材料粉化,电极脱落,
SEI 膜反复生长等,影响容量及循环效率。而向硅中引入适量的氧已经被证明是缓解体积
变化的有效方式。SiOx在首次嵌锂后生成硅锂酸盐和氧化锂基体,原位形成材料的骨架,能
+
够抑制体积的膨胀。同时,Li 在氧化锂中的扩散速率极高,能够显著提高电极的导电性和
+
倍率性能。此外,一维结构能够在径向上降低SiOx的体积膨胀,轴向上提供Li的快速传输通
道,便于改善电极结构的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
[0004] 氧化亚硅的生产方法是利用二氧化硅与单质硅的歧化反应,将二氧化硅和单质硅等摩尔混合均匀,通常采用研磨等方式使两者混合均匀,且形成紧密接触,这样有利于反应
进行,然后在负压环境下加热到1000℃以上进行歧化反应,歧化反应形成氧化亚硅蒸气,冷
凝后得到氧化亚硅固体。为了进一步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常常采用球磨等手段对
氧化亚硅固体进行细化。
[0005] 专利申请CN108821292A公开了一种方法,将硅单质、不完全氧化的硅和二氧化硅通过进一步氧化、还原或添加二氧化硅达到生成氧化亚硅的理想配比的前躯体,然后高温
升华形成氧化亚硅,最后通过冷凝器收集氧化亚硅固体。专利申请CN106608629A公开了一
种中频感应加热方式制备高纯氧化亚硅的方法及设备,加热效率高,设备稳定,可以通过加
热温度和原料配比的调整获得不同硅氧比产品。
[0006] 同时,人们尝试了化学气相沉积法、溶胶凝胶法以及高能球磨法等来制备纳米SiOx。但这些方法大多存在成本高,工艺复杂,实验条件苛刻,难以大规模生产等缺点。高能
球磨法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方法,但该方法制备的SiOx粒径分布不均匀,分散性
差,易发生团聚,造成电化学性能的损失。因此,急需一种能够规模化生产分散性好的SiOx
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SiOx纳米线,该材料能够减少硅的体积膨胀,提高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的稳定性。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上述材料的方法,尤其
是提供一种热等离子体制备SiOx纳米线的方法。
[0008]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 提供一种SiOx纳米线,硅元素与氧元素均匀分布,硅作为活性物质,占主导储锂作用;硅氧化合物作为基质,起缓冲作用。
[0010] 所述SiOx纳米线O与Si的原子比介于(0,2]之间。
[0011] 所述SiOx纳米线直径为5~200nm,长度为50nm~20μm。
[0012] 提供一种SiOx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 1)利用球磨制备Si‑O前驱体。
[0014] 2)利用高频热等离子体技术制备SiOx纳米线。
[0015] 步骤1)所选Si‑O前驱体为Si,SiO,SiO2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比例为(0‑10):(0‑10): (0‑10)。
[0016] 步骤1)所述经球磨得到的混合粉,混合粉的粒径为0.5~10μm。
[0017] 步骤1)所述的Si‑O前驱体中,其O与Si的原子比介于(0,2]之间。
[0018] 步骤2)所采用的高频热等离子制备技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9] ①热等离子体发生装置产生稳定的热等离子。
[0020] ②通过载气将原料输送至热等离子体区域:进料速率为0.1~50g/min;载气流量3
为0~10 m/h。
[0021] ③原料在等离子区域气化,反应,冷凝,并在形貌调控器中生长为SiOx纳米线。
[0022] ④SiOx在气体输送下进入产物收集系统。
[0023] 步骤①所述的热等离子功率为1kw~200kw,优选为5kw~100kw。
[0024] 步骤②所述的载气为为氩气、氢气、氩气和氢气、氩气和氧气三种气体组合中的一种。
[0025] 步骤③所述的形貌调控器为石墨内衬调控器,能够强化热等离子体高温区,调控温度梯度,延长低温区SiOx生长时间。
[0026] 本发明最为突出的特点在于以市售Si,SiO,SiO2为原料,采用高频热等离子体无电极加热、高温、速冷的特性一步法制备SiOx纳米线。所制备的SiOx纳米线直径、长度分布均
匀,分散性好,纯度高。采用的等离子体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可大规模连续化生产。
SiOx纳米线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体积膨胀小,结构稳定;容量衰减低,循环性能好。
[0027] 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多次试验探索,得到适宜的进料速率为0.1~50g/min,优选3 3
为0.5~30 g/min;载气流量为0~10m/h,优选为0.5~5m/h。
[0028] 本发明获得的SiOx纳米线直径、长度分布均匀,分散性好,纯度高。SiOx在嵌锂时原位生成硅酸锂及氧化锂骨架,抑制体积膨胀,改善电极导电性。纳米线一维结构能够在径向
+
方向降低体积膨胀,轴向方向提供Li快速通道,改善电极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因此,与传
统硅负极材料相比,本发明获得的SiOx材料具有更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0029] 本发明提供的应用是SiOx纳米线材料作为电池电极材料的应用,特别是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

附图说明

[0030] 图1为实施例1所得SiOx纳米线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照片。
[0031] 图2为实施例1所得SiOx纳米线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照片。
[0032] 图3为实施例2所得SiOx纳米线的X射线衍射(XRD)图谱。
[0033] 图4为实施例6所得SiOx纳米线在200mA/g电流密度下的电池循环数据。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0035] 下述实施例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0036] 实施例1
[0037] 步骤1)Si‑O前驱体的制备:原料硅粉为市售微米硅粉,粒径为5μm,原料二氧化硅粉为市售微米二氧化硅,粒径为5μm。取硅粉50g,二氧化硅粉110g,机械球磨混合4h,得到
Si‑O前驱体。
[0038] 步骤2)SiOx纳米线的制备:采用10kW热等离子体装置,主要包含10kW热等离子体发生系统、加料系统、石墨内衬形貌调控器、气体配送系统,产物收集系统和尾气排放系统
等。等离子体装置内通入中心气(氩气),等离子体弧形成后稳定运行3分钟后,通过加料器
3
加入Si‑O前驱体,加料速率为1g/min;载气为氩气和氢气的混合气,流速分别为0.3m/h 和
3
0.2m/h。停止加料后熄弧,收集得到SiOx纳米线。
[0039] SiOx纳米线材料的表征:
[0040] 用日本电子扫描电镜(JSM‑7001F)和透射电镜(JEM‑2100F)检测上述条件下得到的 SiOx纳米线材料的形貌。
[0041] 用飞利浦X射线粉末衍射仪(X'Pert PRO MPD)检测上述条件下得到的SiOx纳米线材料的组成。
[0042] SiOx纳米线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0043] 将实施例1中制备的SiOx纳米线材料、乙炔黑、羧甲基纤维素钠(粘结剂)以质量比 80:10:10混合配成浆料,均匀地涂覆到铜箔集流体上得到电极片。以金属锂作为对电极,聚
丙烯微孔膜作为隔膜,1mol/L的LiPF6(溶剂为体积比1:1的碳酸乙烯酯和碳酸二甲酯的混
合液)作为电解液,在氩气保护的手套箱内组装成纽扣电池,进行充放电测试,测试电流密
度为200mA/g,充放电电压区间为0.01‑3.0V。电池测试结果列于表1。
[0044] 实施例2
[0045] 步骤1)Si‑O前驱体的制备:原料硅粉为市售微米硅粉,粒径为5μm。取硅粉100g,机械球磨4h,得到Si‑O前驱体。
[0046] 步骤2)SiOx纳米线的制备:采用10kW热等离子体装置,主要包含10kW热等离子体发生系统、加料系统、石墨内衬形貌调控器、气体配送系统,产物收集系统和尾气排放系统
等。等离子体装置内通入中心气(氩气),等离子体弧形成后稳定运行3分钟后,通过加料器
3
加入Si‑O前驱体,加料速率为2g/min;载气为氩气和氧气的混合气,流速分别为0.4m/h 和
3
0.1m/h。停止加料后熄弧,收集得到SiOx纳米线。
[0047] SiOx纳米线的表征与实施例1相同。
[0048] 电池的正极、负极、电解液及电池组装与实施例1相同,所得多孔硅/碳复合材料的电池测试结果列于表1。
[0049] 实施例3
[0050] 步骤1)Si‑O前驱体的制备:原料硅粉为市售微米硅粉,粒径为5μm,原料一氧化硅粉为市售微米一氧化硅,粒径为1μm。取硅粉50g,一氧化硅粉240g,机械球磨混合4h,得到
Si‑O前驱体。
[0051] 步骤2)SiOx纳米线的制备:采用10kW热等离子体装置,主要包含10kW热等离子体发生系统、加料系统、石墨内衬形貌调控器、气体配送系统,产物收集系统和尾气排放系统
等。等离子体装置内通入中心气(氩气),等离子体弧形成后稳定运行3分钟后,通过加料器
3
加入Si‑O前驱体,加料速率为2g/min;载气为氩气,流速为0.5m /h。停止加料后熄弧,收集
得到SiOx纳米线。
[0052] SiOx纳米线的表征与实施例1相同。
[0053] 电池的正极、负极、电解液及电池组装与实施例1相同,所得多孔硅/碳复合材料的电池测试结果列于表1。
[0054] 实施例4
[0055] 步骤1)Si‑O前驱体的制备:原料一氧化硅粉为市售微米一氧化硅粉,粒径为1μm。取一氧化硅粉200g,机械球磨4h,得到Si‑O前驱体。
[0056] 步骤2)SiOx纳米线的制备:采用30kW热等离子体装置,主要包含30kW热等离子体发生系统、加料系统、石墨内衬形貌调控器、气体配送系统,产物收集系统和尾气排放系统
等。等离子体装置内通入中心气(氩气),等离子体弧形成后稳定运行3分钟后,通过加料器
3
加入Si‑O前驱体,加料速率为5g/min;载气为氩气和氢气的混合气,流速分别为0.5m/h 和
3
0.5m/h。停止加料后熄弧,收集得到SiOx纳米线。
[0057] SiOx纳米线的表征与实施例1相同。
[0058] 电池的正极、负极、电解液及电池组装与实施例1相同,所得多孔硅/碳复合材料的电池测试结果列于表1。
[0059] 实施例5
[0060] 步骤1)Si‑O前驱体的制备:原料一氧化硅粉为市售微米一氧化硅粉,粒径为1μm,原料二氧化硅粉为市售微米二氧化硅,粒径为5μm。取一氧化硅粉110g,二氧化硅粉50g,机
械球磨混合4h,得到Si‑O前驱体。
[0061] 步骤2)SiOx纳米线的制备:采用30kW热等离子体装置,主要包含30kW热等离子体发生系统、加料系统、石墨内衬形貌调控器、气体配送系统,产物收集系统和尾气排放系统
等。等离子体装置内通入中心气(氩气),等离子体弧形成后稳定运行3分钟后,通过加料器
3
加入Si‑O前驱体,加料速率为1g/min;载气为氩气和氢气的混合气,流速分别为0.1m/h 和
3
0.4m/h。停止加料后熄弧,收集得到SiOx纳米线。
[0062] SiOx纳米线的表征与实施例1相同。
[0063] 电池的正极、负极、电解液及电池组装与实施例1相同,所得多孔硅/碳复合材料的电池测试结果列于表1。
[0064] 实施例6
[0065] 步骤1)Si‑O前驱体的制备:原料硅粉为市售微米硅粉,粒径为5μm,原料一氧化硅粉为市售微米一氧化硅,粒径为1μm,原料二氧化硅粉为市售微米二氧化硅,粒径为5μm。取
硅粉50g,一氧化硅粉100g,二氧化硅粉110g,机械球磨混合4h,得到Si‑O前驱体。
[0066] 步骤2)SiOx纳米线的制备:采用30kW热等离子体装置,主要包含10kW热等离子体发生系统、加料系统、石墨内衬形貌调控器、气体配送系统,产物收集系统和尾气排放系统
等。等离子体装置内通入中心气(氩气),等离子体弧形成后稳定运行3分钟后,通过加料器
3
加入Si‑O前驱体,加料速率为5g/min;载气为氢气,流速为1m /h。停止加料后熄弧,收集得
到SiOx纳米线。
[0067] SiOx纳米线的表征与实施例1相同。
[0068] 电池的正极、负极、电解液及电池组装与实施例1相同,所得多孔硅/碳复合材料的电池测试结果列于表1。
[0069] 实施例7
[0070] 步骤1)Si‑O前驱体的制备:原料硅粉为市售微米硅粉,粒径为5μm,原料二氧化硅粉为市售微米二氧化硅,粒径为5μm。取硅粉150g,二氧化硅粉110g,机械球磨混合4h,得到
Si‑O前驱体。
[0071] 步骤2)SiOx纳米线的制备:采用100kW热等离子体装置,主要包含100kW热等离子体发生系统、加料系统、石墨内衬形貌调控器、气体配送系统,产物收集系统和尾气排放系
统等。等离子体装置内通入中心气(氩气),等离子体弧形成后稳定运行3分钟后,通过加料
3
器加入Si‑O前驱体,加料速率为10g/min;载气为氩气和氢气的混合气,流速分别为3m /h 
3
和2m/h。停止加料后熄弧,收集得到SiOx纳米线。
[0072] SiOx纳米线的表征与实施例1相同。
[0073] 电池的正极、负极、电解液及电池组装与实施例1相同,所得多孔硅/碳复合材料的电池测试结果列于表1。
[0074] 实施例8
[0075] 步骤1)Si‑O前驱体的制备:原料一氧化硅粉为市售微米一氧化硅粉,粒径为1μm,原料二氧化硅粉为市售微米二氧化硅,粒径为5μm。取一氧化硅粉150g,二氧化硅粉70g,机
械球磨混合4h,得到Si‑O前驱体。
[0076] 步骤2)SiOx纳米线的制备:采用100kW热等离子体装置,主要包含100kW热等离子体发生系统、加料系统、石墨内衬形貌调控器、气体配送系统,产物收集系统和尾气排放系
统等。等离子体装置内通入中心气(氩气),等离子体弧形成后稳定运行3分钟后,通过加料
3
器加入Si‑O前驱体,加料速率为30g/min;载气为氩气和氢气的混合气,流速分别为1m /h 
3
和4m/h。停止加料后熄弧,收集得到SiOx纳米线。
[0077] SiOx纳米线的表征与实施例1相同。
[0078] 电池的正极、负极、电解液及电池组装与实施例1相同,所得多孔硅/碳复合材料的电池测试结果列于表1。
[0079] 表1电池性能测试结果
[0080]实例 O/Si原子比 首次放电比容量(m Ah/g) 首次充放电效率
实施例1 1 2344 75.44%
实施例2 1.5 1542 62.23%
实施例3 0.75 2654 79.56%
实施例4 1 2205 74.33%
实施例5 1.25 1687 67.26%
实施例6 1 1869 76.05%
实施例7 0.5 2689 82.35%
实施例8 1.25 1658 66.92%
[0081] 申请人声明,以上所说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任何属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
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