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业务通信方法、终端、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0542109.3

文献号 : CN111757406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张峰

申请人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数据业务通信方法、终端、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数据业务通信方法应用于包含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的终端中,包括:当所述第一SIM卡与所述第二SIM卡满足预设条件时,周期地检测第一SIM卡在各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和发送数据量,所述第一SIM卡为当前正在进行数据业务通信的SIM卡;根据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和所述发送数据量,确定所述第一SIM卡与所述第二SIM卡的切换策略。

权利要求 :

1.一种数据业务通信方法,应用于包含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的终端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所述第一SIM卡与所述第二SIM卡的信号之间满足预设条件时,周期地检测所述第一SIM卡在各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和发送数据量,所述第一SIM卡为当前正在进行数据业务通信的SIM卡;根据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和所述发送数据量,确定所述第一SIM卡与所述第二SIM卡的切换策略;

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一SIM卡的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二SIM卡的信号强度之间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三阈值;或者,所述第一SIM卡的信号质量与所述第二SIM卡的信号质量之间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或者,所述第一SIM卡的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二SIM卡的信号强度之间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阈值,且所述第一SIM卡的信号质量与所述第二SIM卡的信号质量之间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四阈值;

其中,根据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和所述发送数据量,确定所述第一SIM卡与所述第二SIM卡的切换策略,包括:若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为0,当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发送数据量大于第一阈值时,或者,当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发送数据量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若所述第一SIM卡在后续若干周期时间内的发送数据量的累计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一SIM卡在各所述若干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均为0时,确定将所述数据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SIM卡上;

若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为0,第一SIM卡在当前周期时间内的发送数据量小于第一阈值且在后续若干周期时间内的发送数据量的累计值小于第一阈值,或者是在当前周期内的发送数据量为0时,不执行用于数据业务的卡切换;

若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不为0,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小于发送数据量时,若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与所述发送数据量之间的比值小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第一SIM卡在下个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与所述发送数据量之间的比值仍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确定将所述数据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SIM卡上;和/或,当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小于所述发送数据量,且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与所述发送数据量之间的比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时,若所述第一SIM卡在预设数量的后续各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与所述发送数据量之间的比值均小于所述第二阈值,确定将所述数据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SIM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和所述发送数据量,确定所述第一SIM卡与所述第二SIM卡的切换策略,包括:若当前周期时间内所述发送数据量不为0且所述接收数据量为0:当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发送数据量大于第一阈值时,将所述数据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SIM卡上;

当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发送数据量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继续检测后续周期所述第一SIM卡在各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和发送数据量;当所述第一SIM卡在后续若干周期时间内的发送数据量的累计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一SIM卡在各所述若干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均为0时,确定将所述数据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SIM卡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和所述发送数据量,确定所述第一SIM卡与所述第二SIM卡的切换策略,包括:若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发送数据量不为0且所述接收数据量不为0:当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小于所述发送数据量,且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与所述发送数据量之间的比值小于第二阈值时,继续检测所述第一SIM卡在下个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与所述发送数据量;当所述第一SIM卡在下个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与所述发送数据量之间的比值仍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确定将所述数据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SIM卡上;

当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小于所述发送数据量,且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与所述发送数据量之间的比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时,继续检测后续预设数量周期所述第一SIM卡在各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与所述发送数据量;当所述第一SIM卡在所述预设数量的后续各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与所述发送数据量之间的比值均小于所述第二阈值,确定将所述数据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SIM卡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SIM卡为被配置为所述终端的主卡,所述第二SIM卡被配置为所述终端的副卡。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分别通过所述第一SIM卡和所述第二SIM卡在各自连接的网络中进行数据业务的注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SIM卡和所述第二SIM卡支持的网络制式包括:LTE制式或NR制式。

7.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及分别与所述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连接的应用处理器;其中,所述应用处理器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第一SIM卡与所述第二SIM卡的信号之间满足预设条件时,周期地检测所述第一SIM卡在各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和发送数据量,所述第一SIM卡为当前正在进行数据业务通信的SIM卡;根据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和所述发送数据量,确定所述第一SIM卡与所述第二SIM卡的切换策略;

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一SIM卡的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二SIM卡的信号强度之间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三阈值;或者,所述第一SIM卡的信号质量与所述第二SIM卡的信号质量之间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或者,所述第一SIM卡的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二SIM卡的信号强度之间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阈值,且所述第一SIM卡的信号质量与所述第二SIM卡的信号质量之间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四阈值;

其中,根据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和所述发送数据量,确定所述第一SIM卡与所述第二SIM卡的切换策略,包括:若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为0,当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发送数据量大于第一阈值时,或者,当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发送数据量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若所述第一SIM卡在后续若干周期时间内的发送数据量的累计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一SIM卡在各所述若干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均为0时,确定将所述数据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SIM卡上;

若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为0,第一SIM卡在当前周期时间内的发送数据量小于第一阈值且在后续若干周期时间内的发送数据量的累计值小于第一阈值,或者是在当前周期内的发送数据量为0时,不执行用于数据业务的卡切换;

若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不为0,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小于发送数据量时,若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与所述发送数据量之间的比值小于第二阈值,且所述第一SIM卡在下个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与所述发送数据量之间的比值仍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确定将所述数据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SIM卡上;和/或,当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小于所述发送数据量,且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与所述发送数据量之间的比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时,若所述第一SIM卡在预设数量的后续各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与所述发送数据量之间的比值均小于所述第二阈值,确定将所述数据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SIM卡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处理器用于:若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发送数据量不为0且所述接收数据量为0:当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发送数据量大于第一阈值时,确定将所述数据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SIM卡上;

当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发送数据量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继续检测后续周期所述第一SIM卡在各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和发送数据量;当所述第一SIM卡在后续若干周期时间内的发送数据量的累计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一SIM卡在各所述若干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均为0时,确定将所述数据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SIM卡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处理器用于:若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发送数据量不为0且所述接收数据量不为0:当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小于所述发送数据量,且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与所述发送数据量之间的比值小于第二阈值时,继续检测所述第一SIM卡在下个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与所述发送数据量;当所述第一SIM卡在下个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与所述发送数据量之间的比值仍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确定将所述数据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SIM卡上;

当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小于所述发送数据量,且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与所述发送数据量之间的比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时,继续检测后续预设数量周期所述第一SIM卡在各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与所述发送数据量;当所述第一SIM卡在所述预设数量的后续各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与所述发送数据量之间的比值均小于所述第二阈值,确定将所述数据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SIM卡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SIM卡为被配置为所述终端的主卡,所述第二SIM卡被配置为所述终端的副卡。

11.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通信模块,所述应用处理器还用于:控制所述移动通信模块分别基于所述第一SIM卡和所述第二SIM卡在各自连接的网络中进行数据业务的注册。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SIM卡和所述第二SIM卡支持的网络制式包括:LTE制式或NR制式。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说明书 :

数据业务通信方法、终端、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0001]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业务通信方法、终端、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移动终端设备应用的普及,包含两张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用户识别模块)/USIM(University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全球用户识别模块)卡的终端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每张SIM/USIM卡可以支持一种或多种网络制式,两张SIM/USIM卡可以同属于一个运营商或者也可以属于不同运营商。移动终端支持两张SIM/USIM卡分别在一个或多个网络中注册,从而可以通过每张SIM/USIM卡进行语音业务或数据业务。
[0003] 目前,终端在进行数据业务通信时,通常仅能使用其中一张SIM/USIM卡来传输或接收数据,例如使用被配置为主卡的SIM/USIM卡来进行数据通信。仅当主卡的信号质量非常差时,才会触发切换到副卡上来进行数据业务通信。或者是否切换到副卡进行数据业务通信由用户来手动进行配置。这样的切换策略会导致数据业务通信不流畅、出现卡顿,甚至数据业务通信中断等问题,用户体验差。
[0004]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0005]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业务通信方法、终端、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数据业务通信不流畅,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0006]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0007]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业务通信方法,应用于包含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的终端中,包括:当所述第一SIM卡与所述第二SIM卡满足预设条件时,周期地检测第一SIM卡在各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和发送数据量,所述第一SIM卡为当前正在进行数据业务通信的SIM卡;根据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和所述发送数据量,确定所述第一SIM卡与所述第二SIM卡的切换策略。
[0008]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包括: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及分别与所述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连接的应用处理器;其中,所述应用处理器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第一SIM卡与所述第二SIM卡之间满足预设条件时,周期地检测第一SIM卡在各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和发送数据量;根据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和所述发送数据量,确定所述第一SIM卡与所述第二SIM卡的切换策略。
[0009] 根据本公开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的数据业务通信方法。
[0010]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数据业务通信方法。
[0011]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业务通信方法,在确保当前正在进行数据业务通信的第一SIM卡与未进行数据业务通信的第二SIM卡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通过实时监测当前正在进行数据业务通信的第一SIM卡的接收数据量和发送数据量,来判断是否需要执行数据业务的切换,可以在数据业务出现卡顿等现象之前,及时地进行SIM卡的切换,从而保证数据业务通信的流畅,提升用户的体验。
[0012]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0013]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 图1是本公开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数据业务通信方法流程图。
[0016] 图3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另一种数据业务通信方法流程图。
[0017] 图4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再一种数据业务通信方法流程图。
[0018] 图5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再一种数据业务通信方法流程图。
[0019] 图6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再一种数据业务通信方法流程图。
[0020] 图7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再一种数据业务通信方法流程图。
[0021] 图8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数据业务通信装置示意图。
[0022] 图9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
[0024]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0025] 此外,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及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符号“/”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0026] 如上述,在相关技术中,支持双卡双待的终端在进行数据业务通信时,通常仅能使用其中一张SIM/USIM卡来传输或接收数据,例如使用被配置为主卡的SIM/USIM卡来进行数据通信。且仅当主卡的信号质量非常差时,才会触发切换到副卡上来进行数据业务通信。或者是否切换到副卡进行数据业务通信由用户来手动进行配置。这样的切换策略会导致数据业务通信不流畅、出现卡顿,甚至数据业务通信中断等问题,用户体验差。
[0027]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业务通信方法及终端,可以通过监测当前正在进行数据业务通信的SIM/USIM卡的实时数据量,判断是否需要将当前的数据业务切换到其他SIM/USIM卡上进行,避免出现数据业务卡顿、中断等问题,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0028] 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终端例如可以为支持双卡双待的各种终端设备。双卡双待即在终端中安装两张SIM/USIM卡,通过终端的底层软件和控制芯片,使两张卡可以分别在各自支持的网络中进行注册,并分别在各自注册的网络中待机。
[0029]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虽然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数据业务通信方法和终端以双卡终端为例,但本公开不以此为限,如还可以为安装有更多SIM/USIM卡的终端。
[0030] 图1是本公开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0031]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对终端的具体形式不做特殊限制,图1示出的终端设备700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0032] 终端700可以是手机、游戏主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智能眼镜、MP4(Moving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V,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4)播放器、智能家居设备、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设备、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设备等移动终端设备。
[0033] 本公开的终端设备至少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可以实现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数据业务通信方法。
[0034] 具体的,如图1所示,终端设备700可以包括:处理器710、内部存储器721、外部存储器接口722、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730、充电管理模块740、电源管理模块741、电池742、移动通信模块750、天线751、无线通信模块760、天线761、音频模块770、扬声器771、受话器772、麦克风773、耳机接口774、传感器模块780、显示屏790、摄像模组791、指示器792、马达793、按键7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795等。其中传感器模块780可以包括深度传感器7801、压力传感器
7802、陀螺仪传感器7803、气压传感器7804、磁传感器7805、加速度传感器7806、距离传感器
7807、接近光传感器7808、指纹传感器7809、温度传感器7810、触摸传感器7811、环境光传感器7812及骨传导传感器7813等。
[0035]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7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7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0036] 处理器7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7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另外,处理器7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
[0037] USB接口730是符合USB标准规范的接口,具体可以是MiniUSB接口,MicroUSB接口,USBTypeC接口等。USB接口730可以用于连接充电器为终端设备700充电,也可以用于终端设备700与外围设备之间传输数据。也可以用于连接耳机,通过耳机播放音频。该接口还可以用于连接其他电子设备,例如AR设备等。
[0038] 充电管理模块740用于从充电器接收充电输入。其中,充电器可以是无线充电器,也可以是有线充电器。电源管理模块741用于连接电池742、充电管理模块740与处理器710。电源管理模块741接收电池742和/或充电管理模块740的输入,为处理器710、内部存储器
721、显示屏790、摄像模组791和无线通信模块760等供电。
[0039] 终端设备700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751、天线761、移动通信模块750、无线通信模块7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
[0040] 移动通信模块750可以提供应用在终端设备700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
[0041] 无线通信模块760可以提供应用在终端设备700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
[0042] 终端设备700通过GPU、显示屏790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显示功能。GPU为图像处理的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屏790和应用处理器。GPU用于执行数学和几何计算,用于图形渲染。处理器7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GPU,其执行程序指令以生成或改变显示信息。
[0043] 终端设备700可以通过ISP、摄像模组791、视频编解码器、GPU、显示屏790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拍摄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700可以包括1个或N个摄像模组791,N为大于1的正整数,若终端设备700包括N个摄像头,N个摄像头中有一个是主摄像头。
[0044] 内部存储器721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内部存储器721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外部存储器接口722可以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卡,例如Micro SD卡,实现扩展终端设备700的存储能力。
[0045] 终端设备700可以通过音频模块770、扬声器771、受话器772、麦克风773、耳机接口774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音频功能。例如音乐播放、录音等。
[0046] 音频模块770用于将数字音频信息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输出,也用于将模拟音频输入转换为数字音频信号。音频模块770还可以用于对音频信号编码和解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770可以设置于处理器710中,或将音频模块770的部分功能模块设置于处理器710中。
[0047] 扬声器771,也称“喇叭”,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终端设备700可以通过扬声器771收听音乐,或收听免提通话。受话器772,也称“听筒”,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当终端设备700接听电话或语音信息时,可以通过将受话器772靠近人耳接听语音。麦克风773,也称“话筒”,“传声器”,用于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当拨打电话或发送语音信息时,用户可以通过人嘴靠近麦克风773发声,将声音信号输入到麦克风773。终端设备700可以设置至少一个麦克风773。耳机接口774用于连接有线耳机。
[0048] 针对终端设备700包括的传感器,深度传感器7801用于获取景物的深度信息。压力传感器7802用于感受压力信号,可以将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陀螺仪传感器7803可以用于确定终端设备700的运动姿态。气压传感器7804用于测量气压。磁传感器7805包括霍尔传感器。终端设备700可以利用磁传感器7805检测翻盖皮套的开合。加速度传感器7806可检测终端设备700在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距离传感器7807用于测量距离。接近光传感器7808可以包括例如发光二极管(LED)和光检测器,例如光电二极管。指纹传感器7809用于采集指纹。温度传感器7810用于检测温度。触摸传感器7811可以将检测到的触摸操作传递给应用处理器,以确定触摸事件类型。可以通过显示屏790提供与触摸操作相关的视觉输出。环境光传感器7812用于感知环境光亮度。骨传导传感器7813可以获取振动信号。
[0049] 按键794包括开机键,音量键等。按键794可以是机械按键。也可以是触摸式按键。马达793可以产生振动提示。马达793可以用于来电振动提示,也可以用于触摸振动反馈。指示器792可以是指示灯,可以用于指示充电状态,电量变化,也可以用于指示消息,未接来电,通知等。
[0050] SIM卡模块795用于连接SIM卡,例如Nano SIM、Micro SIM等。终端设备700通过SIM卡和网络交互,实现语音业务通信以及数据业务通信等功能。语音业务通信如可以包括:接打电话、视频通话等业务,数据业务如可以包括:浏览网页、网络游戏、视频缓冲、下载/上传数据、即时通信等。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以双卡手机为例,SIM卡接口795支持插入至少两张SIM卡(SIM 1和SIM 2)。其中一张被配置为主卡,另一张被配置为副卡。主卡和副卡均可以支持数据业务,但在数据业务通信过程中,在同一时间仅支持通过其中一张卡进行数据业务。需要说明的是,SIM卡模块795也可以实现为虚拟的SIM卡功能,或者SIM卡模块也可以为软SIM卡。
[0051] 其中SIM 1和SIM 2可以同属于一个运营商或者也可以属于不同运营商,例如SIM 1属于运营商中国移动,SIM 2属于运营商中国联通;或者,SIM 1和SIM 2均属于中国移动或中国联通等。此外,SIM 1和SIM 2可以支持一种或多种网络制式,网络制式如可以为LTE、LTE‑A(演进LTE)或NR(New Radio,新无线电),或者还可以为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或HSPA(High Speed Packet Access,高速分组接入)。
[0052] SIM 1和SIM 2可以分别在各自连接的网络设备中进行注册,从而使得终端设备700可以通过SIM 1或SIM 2进行数据业务或语音业务。由于网络设备中登记有SIM 1和SIM 
2的信息,SIM 1或SIM 2被呼叫时,如有人语音呼叫或视频呼叫SIM 1对应的终端号码(如手机号)时,网络设备可以再其管辖的范围内寻呼到终端设备700,从而建立主叫与终端设备
700之间的通信连接,以进行该语音通话或视频通话;或者,有其他用户给装载于终端设备
700中的即时通信客户端(如微信、QQ等)的登录用户发送即时消息时,网络设备也可以找到该终端设备700,并通过终端设备700当前允许进行数据业务的SIM卡将该即时消息发送给终端700(如其中的即时通信客户端)。
[0053] LTE网络制式下,该网络设备如为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管理实体);NR网络制式下,该网络设备如为基于硬件平台建立的虚拟网络设备AMF(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
[0054]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SIM 1和SIM 2同属一个运营商并支持同一种网络制式的情况下,SIM 1和SIM 2可以向同一个网络设备进行注册。
[0055] 此外,通常在通过终端设备700的移动通信模块750进行数据业务通信时,需要将终端设备700中无线通信模块760的数据通信功能关闭。例如,由用户通过提供的用户界面手动的关闭无线通信模块760的数据通信功能。如上述,该无线通信模块760如可以提供WiFi数据通信功能等。
[0056] 此外,目前的终端设备700中还设置有飞行模式的开关,用户可以在提供的用户界面中打开或关闭飞行模式。当飞行模式被打开时,终端设备700无法通过移动通信模块750或无线通信模块760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因此,为了使终端设备700可以通过移动通信模块750进行通信,需要确保飞行模式处于关闭状态。
[0057]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公开示例实施例中的数据业务通信方法的各个步骤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0058] 图2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数据业务通信方法流程图。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如可以由图1中所示的终端设备700执行。
[0059] 参考图2,数据业务通信方法10包括:
[0060] 在步骤S102中,当第一SIM卡与第二SIM卡满足预设条件时,周期地检测当前正在进行数据业务通信的第一SIM卡在各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和发送数据量。
[0061] 在终端设备700通过第一SIM卡进行数据业务的过程中,可以实时监测第一SIM卡的信号情况和第二SIM卡的信号情况。
[0062] 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可以分别监测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的信号强度。信号强度如可以为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信号的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是指测量到的参考信号上的接收功率,以4G移动通信系统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为例,RSRP是指小区专属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的所有RE(Resource Element,资源元素)上接收到的信号功率的平均值。
[0063] 或者,信号强度还可以为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信号的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是指接收到的信号强度指示,该信号包括了参考信号、数据信号、干扰信号及噪声信号等。仍以LTE系统为例,RSSI通常是指包含天线端口0的参考信号的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多路复用)符号上的总功率的平均值。
[0064] 上述的预设条件例如可以包括:第一SIM卡的信号强度与第二SIM卡的信号强度之间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THs。以信号强度为RSSP为例,该信号强度阈值THs例如可以被设置为10dB。
[0065]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分别检测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信号的信号质量。信号质量例如可以为SINR(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信干噪声比)。SINR是指接收到的有用信号功率与接收到的干扰信号和噪声功率的比值,其用于衡量信号的质量。
[0066] 或者,信号质量还可以为SNR(Signal Noise Ratio,SNR)SNR是指有用信号功率与干扰和噪声功率之和的比值,可直接反映接收信号的质量。
[0067] 再或者,信号质量还可以为RSRQ(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其通常可以通过RSRP和RSSI来计算。
[0068] 上述的预设条件例如可以包括:第一SIM卡的信号质量与第二SIM卡的信号质量之间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的信号质量阈值THq。
[0069] 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还可以同时监测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的信号强度和信号质量,上述的预设条件例如可以包括:第一SIM卡的信号强度与第二SIM卡的信号强度之间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THs,并且第一SIM卡的信号质量与第二SIM卡的信号质量之间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的信号质量阈值THq。
[0070] 在第一SIM卡的信号与第二SIM卡的信号之间满足上述的预设条件时,可以周期地Δ对当前正在进行数据业务通信的第一SIM卡在各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Rx 和发送数据Δ
量Tx 进行检测。
[0071]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SIM卡例如可以为被配置为主卡的SIM卡,第二SIM卡例如可以为被配置为副卡的SIM卡。或者,当数据业务被切换到副卡中进行通信后,第一SIM卡也可以为该副卡,而第二SIM卡为主卡。
[0072] 周期例如可以被配置为5秒,但本公开不以此为限,在实际应用中该周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周期例如还可以通过用户界面由用户进行设置。例如,可以提供给用户几个周期时间选项,由用户通过在界面中进行选择。
[0073] 在第n个周期内,第一SIM卡在该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RxΔn如可以通过下述公Δn式(1)计算,发送数据量Tx 如可以通过下述公式(2)计算。
[0074] RxΔn=Rxn‑Rxn‑1……(1)
[0075] TxΔn=Txn‑Txn‑1……(2)
[0076] 其中,Rxn为第一SIM卡在前n个周期内累积的接收数据量,Rxn‑1为第一SIM卡在前n‑1个周期内累积的接收数据量。Txn为第一SIM卡在前n个周期内累积的发送数据量,Txn‑1为第一SIM卡在前n‑1个周期内累积的发送数据量。
[0077] 需要说明的是,统计的每个周期时间内的发送数据量和接收数据量可以为应用层的数据量,例如为参与数据业务通信的应用层客户端软件中发送缓存和接收缓存中的数据量。或者,发送数据量和接收数据量也可以为第一SIM卡采用的移动通信协议中的收发数据缓存中的数据量,如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层中的缓存等。
[0078] 在步骤S104中,根据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和发送数据量,确定第一SIM卡与第二SIM卡的切换策略。
[0079] 在依次获得各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和发送数据量后,可以在每周期内,依次Δ Δ地根据当前周期时间内的Rx 和发送数据量Tx 来确定是否将当前正在通信的数据业务切换到第二SIM卡上。
[0080]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确定将当前正在通信的数据业务切换到第二SIM卡上时,终端设备700还需要通过第一SIM卡向其注册的网络设备发送数据切换相关的消息,以通知网络设备在核心网中切换当前数据业务的传输路径。例如,通过与第一SIM卡连接的网络设备通知与第二SIM卡连接的网络设备为其建立新的数据传输路径,并通知路由设备将该数据业务后续的数据路由到与第二SIM卡关联的新的数据传输路径上。
[0081]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业务通信方法,在确保当前正在进行数据业务通信的第一SIM卡的信号与未进行数据业务通信的第二SIM卡的信号之间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通过实时监测当前正在进行数据业务通信的第一SIM卡的接收数据量和发送数据量,来判断是否需要执行数据业务的切换,可以在数据业务出现卡顿等现象之前,及时地进行SIM卡的切换,从而保证数据业务通信的流畅,提升用户的体验。
[0082] 图3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另一种数据业务通信方法流程图。与图2所示的数据业务通信方法10不同的是,图3所示的数据业务通信方法进一步示出上述步骤S104的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
[0083] 如图3所示,步骤S104如可以包括:
[0084] 在步骤S1042A中,当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为0时,判断当前周期时间内的发送数据量是否大于第一阈值TH1。
[0085] 如果当前周期时间内的发送数据量大于第一阈值TH1,则进入步骤S1044A;如果当前周期时间内的发送数据量小于第一阈值TH1,进入步骤S1046A。
[0086] 假设当前周期为n,如果接收数据量RxΔn为0,则判断当前周期时间内的发送数据Δn量Tx 是否大于第一阈值TH1。
[0087] 如果检测到当前周期内接收数据量为0,则有可能使下行链路数据发生卡顿,需要及时地根据发送数据量来确定是否将数据业务切换到第二SIM卡上。
[0088] 在步骤S1044A中,确定将数据业务切换到第二SIM卡上。
[0089] 当当前周期时间内的发送数据量TxΔn大于第一阈值TH1时,确定将数据业务切换到第二SIM卡上。
[0090] 在步骤S1046A中,继续检测后续周期第一SIM卡在各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和发送数据量。
[0091] 仍以当前周期为周期n为例,当当前周期时间内的发送数据量TxΔn小于第一阈值TH1时,继续检测后续周期第一SIM卡在各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和发送数据量。如检测后续周期n+1、周期n+2等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和发送数据量。
[0092] 在步骤S1048A中,判断第一SIM卡在后续若干周期时间内的发送数据量的累计值是否大于第一阈值TH1,且第一SIM卡在各所述若干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是否均为0。
[0093] 也即判断第一SIM卡在后续若干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是否均为0,并且这些若干周期累计的发送数据量是否大于第一TH1。
[0094] 如果第一SIM卡在后续若干周期时间内的发送数据量的累计值大于第一阈值TH1,且第一SIM卡在各所述若干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均为0,则进入步骤S1044A,确定将数据业务切换到第二SIM卡上。
[0095] 否则,如果在累计值还未大于第一阈值TH1之前,后续周期中出现某个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不为0,则不执行用于数据业务的卡的切换。
[0096] 图4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再一种数据业务通信方法流程图。与图2所示的数据业务通信方法10不同的是,图4所示的数据业务通信方法进一步示出上述步骤S104的另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
[0097] 如图4所示,步骤S104如可以包括:
[0098] 在步骤S1042B中,当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不为0时,判断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是否大于发送数据量。
[0099] 如果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大于发送数据量,不执行用于数据业务的卡的切换。
[0100] 否则,如果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小于发送数据量,则进入步骤S1044B。
[0101] 假设当前周期为n,如果接收数据量RxΔn不为0,则判断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Δn Δn据量Rx 是否大于发送数据量Tx 。
[0102] 如果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RxΔn大于发送数据量TxΔn,说明当前下行链路数据可以正常接收,无需将数据业务切换到第二SIM卡上。而由于通常下行链路的数据量会大于上行链路数据量(用户进行文件上传等业务除外),如果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Δn ΔnRx 小于发送数据量Tx ,则需要进一步来确定是否需要将数据业务切换到第二SIM卡上。
[0103] 在步骤S1044B中,判断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与发送数据量之间的比值是否小于第二阈值TH2。
[0104] 如果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与发送数据量之间的比值小于第二阈值TH2,进入步骤S1046B;否则,如果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与发送数据量之间的比值大于第二阈值TH2,进入步骤S1052B。
[0105] 仍以当前周期为周期n为例,对周期n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RxΔn与发送数据量Δn Δn ΔnTx 之间的比值Rx /Tx 是否小于第二阈值TH2进行判断。
[0106] 在步骤S1046B中,继续检测第一SIM卡在下个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与发送数据量。
[0107] 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RxΔn与发送数据量TxΔn之间的比值RxΔn/TxΔn小于第二阈值TH2时,继续检测第一SIM卡在下一个周期即周期n+1的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Δn+1 Δn+1Rx 与发送数据量Tx 。
[0108] 在步骤S1048B中,判断第一SIM卡在下个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与发送数据量之间的比值是否仍然小于第二阈值TH2。
[0109] 如果第一SIM卡在下个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与发送数据量之间的比值仍然小于第二阈值TH2,则进入步骤S1050B;否则,如果第一SIM卡在下个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与发送数据量之间的比值大于第二阈值TH2,则不执行用于数据业务的卡的切换。
[0110] 对周期n+1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RxΔn+1与发送数据量TxΔn+1之间的比值RxΔn+1/Δn+1Tx 是否仍然小于第二阈值TH2进行判断。
[0111] 在步骤S1050B中,确定将数据业务切换到第二SIM卡上。
[0112] 当周期n+1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RxΔn+1与发送数据量TxΔn+1之间的比值RxΔn+1/Δn+1Tx 仍然小于第二阈值TH2时,确定将数据业务切换到第二SIM卡上。
[0113] 在步骤S1052B中,继续检测后续预设数量周期第一SIM卡在各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与发送数据量。
[0114] 当周期n的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RxΔn与发送数据量TxΔn之间的比值RxΔn/TxΔn大于第二阈值TH2时,继续检测后续预设数量周期第一SIM卡在各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与发送数据量。
[0115] 以预设数量为2为例,则继续检测周期n+1和周期n+2各自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和发送数据量。
[0116] 在步骤S1054B中,判断第一SIM卡在所述预设数量的后续各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与发送数据量之间的比值是否均小于第二阈值TH2。
[0117] 如果第一SIM卡在所述预设数量的后续各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与发送数据量之间的比值均小于所述第二阈值TH2,进入步骤S1050B中;否则,如果第一SIM卡在所述预设数量的后续各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与发送数据量之间的比值未均小于所述第二阈值TH2,不执行用于数据业务的卡的切换。
[0118] 仍以预设数量为2为例,当周期n+1的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RxΔn+1和发送数据Δn+1 Δn+1 Δn+1量Tx 之间的比值Rx /Tx 小于第二阈值TH2,且周期n+2的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Δn+2 Δn+2 Δn+2 Δn+2
Rx 和发送数据量Tx 之间的比值Rx /Tx 也小于第二阈值TH2时,进入步骤
S1050B,确定将数据业务切换到第二SIM卡上。
[0119] 而如果比值RxΔn+1/TxΔn+1和/或比值RxΔn+2/TxΔn+2大于第二阈值TH2时,则不执行用于数据业务的卡的切换。
[0120] 通常发送数据量为0,有可能是因为上行链路质量差导致的,但也有可能是因为当前并没有上行链路数据需要发送。而如果有下行链路数据发送,上行链路通常需要发送相应的反馈信号,从而使得发送数据量不可能为0。因而,当没有上行链路数据需要发送时,也可能是因为没有下行链路数据需要发送,在此情况下,也可以先通过判断各周期时间内的发送数据量是否为0,来确定是否需要将数据业务切换到第二SIM卡上,从而提供一种更为简单且高效的决策方法。
[0121] 图5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再一种数据业务通信方法流程图。与图2所示的数据业务通信方法10不同的是,图5所示的数据业务通信方法进一步示出上述步骤S104的再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
[0122] 如图5所示,步骤S104如可以包括:
[0123] 在步骤S1042C中,判断当前周期时间内的发送数据量是否为0。
[0124] 如果当前周期时间内的发送数据量为0,则不执行用于数据业务的卡的切换。也即对于当前周期时间内的发送数据量为0的情况,则无论接收数据量状态如何,均不执行用于数据业务的SIM卡的切换。该操作可以进一步简化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是否将数据业务切换到第二SIM卡上的确定方法。
[0125] 否则,如果当前周期时间内的发送数据量不为0,则进入步骤S1044C。
[0126] 在步骤S1044C中,当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为0时,判断当前周期时间内的发送数据量是否大于第一阈值TH1。
[0127] 如果当前周期时间内的发送数据量大于第一阈值TH1,则进入步骤S1046C;如果当前周期时间内的发送数据量小于第一阈值TH1,进入步骤S1048C。
[0128] 假设当前周期为n,如果接收数据量RxΔn为0,则判断当前周期时间内的发送数据Δn量Tx 是否大于第一阈值TH1。
[0129] 如果检测到当前周期内接收数据量为0,则有可能使下行链路数据发生卡顿,需要及时地根据发送数据量来确定是否将数据业务切换到第二SIM卡上。
[0130] 在步骤S1046C中,确定将数据业务切换到第二SIM卡上。
[0131] 当当前周期时间内的发送数据量TxΔn大于第一阈值TH1时,确定将数据业务切换到第二SIM卡上。
[0132] 在步骤S1048C中,继续检测后续周期第一SIM卡在各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和发送数据量。
[0133] 仍以当前周期为周期n为例,当当前周期时间内的发送数据量TxΔn小于第一阈值TH1时,继续检测后续周期第一SIM卡在各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和发送数据量。如检测后续周期n+1、周期n+2等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和发送数据量。
[0134] 在步骤S1050C中,判断第一SIM卡在后续若干周期时间内的发送数据量的累计值是否大于第一阈值TH1,且第一SIM卡在各所述若干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是否均为0。
[0135] 也即判断第一SIM卡在后续若干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是否均为0,并且这些若干周期累计的发送数据量是否大于第一TH1。
[0136] 如果第一SIM卡在后续若干周期时间内的发送数据量的累计值大于第一阈值TH1,且第一SIM卡在各所述若干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均为0,则进入步骤S1046C,确定将数据业务切换到第二SIM卡上。
[0137] 否则,如果在累计值还未大于第一阈值TH1之前,后续周期中出现某个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不为0,则不执行用于数据业务的卡的切换。
[0138] 图6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再一种数据业务通信方法流程图。与图2所示的数据业务通信方法10不同的是,图6所示的数据业务通信方法进一步示出上述步骤S104的再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
[0139] 如图6所示,步骤S104如可以包括:
[0140] 在步骤S1042D中,判断当前周期时间内的发送数据量是否为0。
[0141] 如果当前周期时间内的发送数据量为0,则不执行用于数据业务的卡的切换。也即对于当前周期时间内的发送数据量为0的情况,则无论接收数据量状态如何,均不执行用于数据业务的SIM卡的切换。该操作可以进一步简化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是否将数据业务切换到第二SIM卡上的确定方法。
[0142] 否则,如果当前周期时间内的发送数据量不为0,则进入步骤S1044D。
[0143] 在步骤SS1044D中,当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不为0时,判断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是否大于发送数据量。
[0144] 如果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大于发送数据量,则不执行用于数据业务的卡的切换。
[0145] 否则,如果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小于发送数据量,则进入步骤S1046D。
[0146] 假设当前周期为n,如果接收数据量RxΔn不为0,则判断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Δn Δn据量Rx 是否大于发送数据量Tx 。
[0147] 如果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RxΔn大于发送数据量TxΔn,说明当前下行链路数据可以正常接收,无需将数据业务切换到第二SIM卡上。而由于通常下行链路的数据量会大于上行链路数据量(用户进行文件上传等业务除外),如果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Δn ΔnRx 小于发送数据量Tx ,则需要进一步来确定是否需要将数据业务切换到第二SIM卡上。
[0148] 在步骤S1046D中,判断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与发送数据量之间的比值是否小于第二阈值TH2。
[0149] 如果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与发送数据量之间的比值小于第二阈值TH2,进入步骤S1048D;否则,如果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与发送数据量之间的比值大于第二阈值TH2,进入步骤S1054D。
[0150] 仍以当前周期为周期n为例,对周期n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RxΔn与发送数据量Δn Δn ΔnTx 之间的比值Rx /Tx 是否小于第二阈值TH2进行判断。
[0151] 在步骤S1048D中,继续检测第一SIM卡在下个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与发送数据量。
[0152] 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RxΔn与发送数据量TxΔn之间的比值RxΔn/TxΔn小于第二阈值TH2时,继续检测第一SIM卡在下一个周期即周期n+1的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Δn+1 Δn+1Rx 与发送数据量Tx 。
[0153] 在步骤S1050D中,判断第一SIM卡在下个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与发送数据量之间的比值是否仍然小于第二阈值TH2。
[0154] 如果第一SIM卡在下个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与发送数据量之间的比值仍然小于第二阈值TH2,则进入步骤S1052D;否则,如果第一SIM卡在下个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与发送数据量之间的比值大于第二阈值TH2,则不执行用于数据业务的卡的切换。
[0155] 对周期n+1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RxΔn+1与发送数据量TxΔn+1之间的比值RxΔn+1/Δn+1Tx 是否仍然小于第二阈值TH2进行判断。
[0156] 在步骤S1052D中,确定将数据业务切换到第二SIM卡上。
[0157] 当周期n+1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RxΔn+1与发送数据量TxΔn+1之间的比值RxΔn+1/Δn+1Tx 仍然小于第二阈值TH2时,确定将数据业务切换到第二SIM卡上。
[0158] 在步骤S1054D中,继续检测后续预设数量周期第一SIM卡在各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与发送数据量。
[0159] 当周期n的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RxΔn与发送数据量TxΔn之间的比值RxΔn/TxΔn大于第二阈值TH2时,继续检测后续预设数量周期第一SIM卡在各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与发送数据量。
[0160] 以预设数量为2为例,则继续检测周期n+1和周期n+2各自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和发送数据量。
[0161] 在步骤S1056D中,判断第一SIM卡在所述预设数量的后续各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与发送数据量之间的比值是否均小于第二阈值TH2。
[0162] 如果第一SIM卡在所述预设数量的后续各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与发送数据量之间的比值均小于所述第二阈值TH2,进入步骤S1052D中;否则,如果第一SIM卡在所述预设数量的后续各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与发送数据量之间的比值未均小于所述第二阈值TH2,不执行用于数据业务的卡的切换。
[0163] 仍以预设数量为2为例,当周期n+1的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RxΔn+1和发送数据Δn+1 Δn+1 Δn+1量Tx 之间的比值Rx /Tx 小于第二阈值TH2,且周期n+2的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Δn+2 Δn+2 Δn+2 Δn+2
Rx 和发送数据量Tx 之间的比值Rx /Tx 也小于第二阈值TH2时,进入步骤
S1052D,确定将数据业务切换到第二SIM卡上。
[0164] 而如果比值RxΔn+1/TxΔn+1和/或比值RxΔn+2/TxΔn+2大于第二阈值TH2时,则不执行用于数据业务的卡的切换。
[0165] 图7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再一种数据业务通信方法流程图。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如也可以由图1中所示的终端设备700执行。
[0166] 参考图7,数据业务通信方法20包括:
[0167] 在步骤S202中,判断均在网络中注册了数据业务的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各自的信号之间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0168] 如果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各自的信号之间满足预设条件,则进入步骤S204;否则,如果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各自的信号之间不满足预设条件,则进入步骤S228。
[0169] 如上述预设条件可以包括:第一SIM卡的信号强度与第二SIM卡的信号强度之间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THs;或者,第一SIM卡的信号质量与第二SIM卡的信号质量之间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的信号质量阈值THq;再或者,第一SIM卡的信号强度与第二SIM卡的信号强度之间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阈值THs,并且第一SIM卡的信号质量与第二SIM卡的信号质量之间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的信号质量阈值THq。
[0170] 在步骤S204中,判断当前周期时间内的发送数据量是否为0。
[0171] 如果当前周期时间内的发送数据量为0,则进入步骤S228,不执行用于数据业务的卡的切换。也即对于当前周期时间内的发送数据量为0的情况,则无论接收数据量状态如何,均不执行用于数据业务的SIM卡的切换。
[0172] 否则,如果当前周期时间内的发送数据量不为0,则进入步骤S206。
[0173] 在步骤S206中,判断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是否为0。
[0174] 如果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为0,则进入步骤S208;否则,如果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不为0,则进入步骤S216。
[0175] 在步骤S208中,判断当前周期时间内的发送数据量是否大于第一阈值TH1。
[0176] 如果当前周期时间内的发送数据量大于第一阈值TH1,则进入步骤S210;如果当前周期时间内的发送数据量小于第一阈值TH1,进入步骤S212。
[0177] 如果检测到当前周期内接收数据量为0,则有可能使下行链路数据发生卡顿,需要及时地根据发送数据量来确定是否将数据业务切换到第二SIM卡上。
[0178] 在步骤S210中,确定将数据业务切换到第二SIM卡上。
[0179] 在步骤S212中,继续检测后续周期第一SIM卡在各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和发送数据量。
[0180] 在步骤S214中,判断第一SIM卡在后续若干周期时间内的发送数据量的累计值是否大于第一阈值TH1,且第一SIM卡在各所述若干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是否均为0。
[0181] 也即判断第一SIM卡在后续若干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是否均为0,并且这些若干周期累计的发送数据量是否大于第一TH1。
[0182] 如果第一SIM卡在后续若干周期时间内的发送数据量的累计值大于第一阈值TH1,且第一SIM卡在各所述若干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均为0,则进入步骤S210,确定将数据业务切换到第二SIM卡上。
[0183] 否则,如果在累计值还未大于第一阈值TH1之前,后续周期中出现某个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不为0,则进入步骤S228,不执行用于数据业务的卡的切换。
[0184] 在步骤S216中,判断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是否大于发送数据量。
[0185] 如果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大于发送数据量,则进入步骤S228,不执行用于数据业务的卡的切换。
[0186] 否则,如果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小于发送数据量,则进入步骤S218。
[0187] 在步骤S218中,判断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与发送数据量之间的比值是否小于第二阈值TH2。
[0188] 如果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与发送数据量之间的比值小于第二阈值TH2,进入步骤S220;否则,如果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与发送数据量之间的比值大于第二阈值TH2,进入步骤S224。
[0189] 在步骤S220中,继续检测第一SIM卡在下个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与发送数据量。
[0190] 在步骤S222中,判断第一SIM卡在下个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与发送数据量之间的比值是否仍然小于第二阈值TH2。
[0191] 如果第一SIM卡在下个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与发送数据量之间的比值仍然小于第二阈值TH2,则进入步骤S210,确定将数据业务切换到第二SIM卡上;否则,如果第一SIM卡在下个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与发送数据量之间的比值大于第二阈值TH2,则进入步骤S228,不执行用于数据业务的卡的切换。
[0192] 在步骤S224中,继续检测后续预设数量周期第一SIM卡在各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与发送数据量。
[0193] 在步骤S226中,判断第一SIM卡在所述预设数量的后续各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与发送数据量之间的比值是否均小于第二阈值TH2。
[0194] 如果第一SIM卡在所述预设数量的后续各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与发送数据量之间的比值均小于所述第二阈值TH2,进入步骤S210,确定将数据业务切换到第二SIM卡上;否则,如果第一SIM卡在所述预设数量的后续各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与发送数据量之间的比值未均小于所述第二阈值TH2,则进入步骤S228,不执行用于数据业务的卡的切换。
[0195] 在步骤S228中,不执行用于数据业务的卡的切换。
[0196]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附图仅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所包括的处理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限制目的。易于理解,上述附图所示的处理并不表明或限制这些处理的时间顺序。另外,也易于理解,这些处理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中同步或异步执行的。
[0197]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业务通信方法中,本公开实施例不限定待判决值(如上述的接收数据量、发送数据量、接收数据量与发送数据量之间的比值、信号强度、信号质量等)与各阈值(如上述的数据量阈值0、第一阈值TH1、第二阈值TH2、信号强度阈值THs、信号质量阈值THq等)之间相等时的行为。当待判决值与相关阈值相等时,可以配置为执行待判决值大于相关阈值的对应操作,或者也可以配置为执行待判决值小于相关阈值的对应操作。具体的配置方式可以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实际需求来设定,本公开不以此为限。
[0198] 下述为本公开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公开方法实施例。对于本公开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公开方法实施例。
[0199] 图8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数据业务通信装置示意图。图8所示的数据业务通信装置30例如可以被设置于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700中。
[0200] 参考图8,数据业务通信装置30包括:数据量检测模块302和业务切换判决模块304。
[0201] 其中,数据量检测模块302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第一SIM卡的信号与所述第二SIM卡的信号之间满足预设条件时,周期地检测当前正在进行数据业务通信的第一SIM卡在各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和发送数据量。
[0202] 业务切换判决模块304用于根据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和所述发送数据量,确定是否将所述数据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SIM卡上。
[0203]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业务通信装置,在确保当前正在进行数据业务通信的第一SIM卡的信号与未进行数据业务通信的第二SIM卡的信号之间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通过实时监测当前正在进行数据业务通信的第一SIM卡的接收数据量和发送数据量,来判断是否需要执行数据业务的切换,可以在数据业务出现卡顿等现象之前,及时地进行SIM卡的切换,从而保证数据业务通信的流畅,提升用户的体验。
[0204] 在一些实施例中,业务切换判决模块304包括:第一判断模块和第一执行模块。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当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发送数据量不为0且所述接收数据量为0时,判断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发送数据量是否大于第一阈值;第一执行模块用于当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发送数据量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确定将所述数据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SIM卡上;和/或,当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发送数据量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继续检测后续周期所述第一SIM卡在各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和发送数据量;当所述第一SIM卡在后续若干周期时间内的发送数据量的累计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一SIM卡在各所述若干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均为0时,确定将所述数据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SIM卡上。
[0205] 在一些实施例中,业务切换判决模块304包括:第二判断模块和第二执行模块。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当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发送数据量不为0且所述接收数据量不为0时,判断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是否小于所述发送数据量,且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与所述发送数据量之间的比值是否小于第二阈值;第二执行模块用于当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小于所述发送数据量,且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与所述发送数据量之间的比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继续检测所述第一SIM卡在下个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与所述发送数据量;当所述第一SIM卡在下个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与所述发送数据量之间的比值仍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确定将所述数据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SIM卡上;和/或,当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小于所述发送数据量,且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与所述发送数据量之间的比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时,继续检测后续预设数量周期所述第一SIM卡在各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与所述发送数据量;当所述第一SIM卡在所述预设数量的后续各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与所述发送数据量之间的比值均小于所述第二阈值,确定将所述数据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SIM卡上。
[0206] 在一些实施例中,业务切换判决模块304包括:第三判断模块和第三执行模块。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当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为0时,判断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发送数据量是否大于第一阈值;第三执行模块用于当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发送数据量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确定将所述数据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SIM卡上;和/或,当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发送数据量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继续检测后续周期所述第一SIM卡在各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和发送数据量;当所述第一SIM卡在后续若干周期时间内的发送数据量的累计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且所述第一SIM卡在各所述若干周期时间内的接收数据量均为0时,确定将所述数据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SIM卡上。
[0207] 在一些实施例中,业务切换判决模块304包括:第四判断模块和第四执行模块。第四判断模块用于当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不为0时,判断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是否小于所述发送数据量,且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与所述发送数据量之间的比值是否小于第二阈值;第四执行模块用于当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小于所述发送数据量,且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与所述发送数据量之间的比值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继续检测所述第一SIM卡在下个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与所述发送数据量;当所述第一SIM卡在下个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与所述发送数据量之间的比值仍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确定将所述数据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SIM卡上;和/或,当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小于所述发送数据量,且当前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与所述发送数据量之间的比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时,继续检测后续预设数量周期所述第一SIM卡在各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与所述发送数据量;当所述第一SIM卡在所述预设数量的后续各周期时间内的所述接收数据量与所述发送数据量之间的比值均小于所述第二阈值,确定将所述数据业务切换到所述第二SIM卡上。
[0208]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SIM卡为被配置为所述终端的主卡,所述第二SIM卡被配置为所述终端的副卡。
[0209]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一SIM卡的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二SIM卡的信号强度之间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三阈值;或者,所述第一SIM卡的信号质量与所述第二SIM卡的信号质量之间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或者,所述第一SIM卡的信号强度与所述第二SIM卡的信号强度之间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阈值,且所述第一SIM卡的信号质量与所述第二SIM卡的信号质量之间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四阈值。
[0210]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业务通信装置30还包括:数据注册模块,用于分别通过所述第一SIM卡和所述第二SIM卡在各自连接的网络中进行数据业务的注册。
[021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SIM卡和所述第二SIM卡支持的网络制式包括:LTE制式或NR制式。
[0212]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装置、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方法。
[0213]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能够实现本说明书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公开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
[0214] 参考图9所示,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900,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公开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0215] 所述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0216] 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0217]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0218]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0219]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0220]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