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式蓄热体浇注模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0600502.3

文献号 : CN111775287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方红光

申请人 : 醴陵陶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蜂窝式蓄热体浇注模及其浇筑方法,属于蓄热体模具技术领域;蜂窝式蓄热体浇注模,包括底座,底座内腔中空,内腔固接有对称分布的隔板,隔板将底座内腔分隔为相互连通的分流室与冷却液储存室,冷却液储存室内壁滑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活塞板,活塞板相互远离的一侧连接有穿过底座内壁向外延伸的活塞杆,底座的顶部边缘处安装有下围板,底座的顶部固接有均匀分布且置于下围板内部的下模芯,下围板的顶部对位嵌合有上围板,上围板远离下围板的一侧一体成型有盖板;本发明将模芯调节为两段式结构,降低了一次拔模时的阻力,进而提高模芯脱模的稳定性,降低浇注体的脱模损坏概率。

权利要求 :

1.一种蜂窝式蓄热体浇注模,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腔中空,所述内腔固接有对称分布的隔板(2),所述隔板(2)将底座(1)内腔分隔为相互连通的分流室(3)与冷却液储存室(4),所述冷却液储存室(4)内壁滑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活塞板(5),所述活塞板(5)相互远离的一侧连接有穿过底座(1)内壁向外延伸的活塞杆(6),所述底座(1)的顶部边缘处安装有下围板(7),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接有均匀分布且置于下围板(7)内部的下模芯(8),所述下围板(7)的顶部对位嵌合有上围板(9),所述上围板(9)远离下围板(7)的一侧一体成型有盖板(10),所述盖板(10)的底部固接有均匀分布的与下模芯(8)配合的上模芯(11),所述上模芯(11)与下模芯(8)之间开设有相互连通的模芯冷却孔(12),所述盖板(10)上开设有与模芯冷却孔(12)相配合的透气孔(13),所述盖板(10)上还固接有与上围板(9)内腔连通的注料管(14),所述底座(1)上还连接有与上围板(9)相配合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驱动丝杆(15),所述驱动丝杆(15)上的电机固接在底座(1)外壁,所述上围板(9)的外侧壁固接有丝母座(16),所述丝母座(16)螺纹连接在驱动丝杆(15)上,推动活塞杆(6),活塞板(5)相互靠近,冷却液储存室(4)中的冷却液压入分流室(3),冷却液进入分流室(3)中持续挤压继续进入模芯冷却孔(12)中,上模芯(11)与下模芯(8)遇冷收缩,拉动活塞板(5)相互远离,冷却液重新进入冷却液储存室(4)中,控制驱动丝杆(15)带动丝母座(16)上升,上围板(9)与下围板(7)分离,实现脱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式蓄热体浇注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围板(7)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嵌固槽(701),所述上围板(9)靠近下围板(7)的一侧一体成型有第一嵌固块(901),所述第一嵌固槽(701)与第一嵌固块(901)对位嵌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式蓄热体浇注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芯(8)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嵌固槽(801),所述上模芯(11)靠近下模芯(8)的一侧一体成型有第二嵌固块(111),所述第二嵌固块(111)与第二嵌固槽(801)对位嵌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式蓄热体浇注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边缘处开设有与下围板(7)配合的开槽,所述下围板(7)插设在开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蜂窝式蓄热体浇注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围板(7)主要由两组对称的第一侧板(702)和两组对称的第二侧板(703)拼接组成,所述第一侧板(702)的两端一体成型有第三嵌固块(704),所述第二侧板(703)的两端开设有与第三嵌固块(704)相配合的第三嵌固槽(705)。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蜂窝式蓄热体浇注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芯(11)与下模芯(8)的材料为塑料。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蜂窝式蓄热体浇注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围板(9)与下围板(7)的嵌合处设置有密封条。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蜂窝式蓄热体浇注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芯(11)与下模芯(8)的嵌合处设置有密封圈。

9.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蜂窝式蓄热体浇注模的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蓄热体原料按配方要求精准称量放入混合机中干混炼,然后将混合的原料送入搅拌机中加水湿混,形成浇注料;

S2:调节驱动丝杆(15)转动,带动丝母座(16)下移至上围板(9)与下围板(7)对位嵌合,同时上模芯(11)与下模芯(8)对位嵌合;

S3:将浇注料通过注料管(14)注入上围板(9)、下围板(7)、上模芯(11)和下模芯(8)形成的空腔内,浇筑完毕后进行养护;

S4:养护完毕后,推动活塞杆(6),活塞板(5)相互靠近,将冷却液储存室(4)中的冷却液压入分流室(3),冷却液进入分流室(3)中持续挤压继续进入模芯冷却孔(12)中,上模芯(11)与下模芯(8)遇冷收缩,然后拉动活塞板(5)相互远离,冷却液重新进入冷却液储存室(4)中,控制驱动丝杆(15)带动丝母座(16)上升,使得上围板(9)与下围板(7)分离,实现脱模;

S5:拆卸下围板(7)上的第一侧板(702)与第二侧板(703),手动将成型蓄热体有下模芯(8)中拔出,完成该浇筑模具的使用。

说明书 :

蜂窝式蓄热体浇注模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蓄热体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蜂窝式蓄热体浇注模。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常见的蜂窝式蓄热体为长方体、正方体或柱体形状,其内部布有贯通两相对面的平行通道。
[0003] 通常蜂窝式蓄热体原料配比如下(重量计):骨料40‑60份;基质料30‑50份:结合剂7‑12份;减水剂0.06‑1.3份。上述骨料采用刚玉颗粒、高铝矾土颗粒、莫来石颗粒或堇青石
颗粒,上述基质料采用烧结莫来石粉料、红柱石粉料或电燃锆莫来石粉料;.上述结合剂采
用纯铝酸钙水泥和高温氧化铝微粉或硅灰;上述减水剂采用三聚磷酸钠或六偏磷酸钠。
[0004] 目前采取浇注法制造蜂窝式蓄热体的浇注模是钢模,钢模由底板和四侧板组成且底板和四侧板之间为可拆性连接,在四侧板的其中两相对侧板上均布有模芯孔,相对模芯
孔之间插置材质为金属的管状模芯。采用上述钢模浇注蜂窝式蓄热体的工序如下:将骨料、
基质料、结合剂、减水剂按配方要求准确称量投入混合机中干混炼工序如下:将骨料、基质
料、结合剂、减水剂按配方要求准确称量投入混合机中干混炼脱模芯后需要在钢模中养护,
再将钢模卸去,成半成品,经烘烤即成蜂窝式蓄热体成品。
[0005] 上述制造方法中由于浇注体模芯长度较长,加上模芯分布较密,脱模芯麻烦,不但花费的时间长而且还容易损坏刚浇注好的浇注体,在制造上不够方便。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蜂窝式蓄热体浇注模。
[0007]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 一种蜂窝式蓄热体浇注模,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腔中空,所述内腔固接有对称分布的隔板,所述隔板将底座内腔分隔为相互连通的分流室与冷却液储存室,所述冷却液储
存室内壁滑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活塞板,所述活塞板相互远离的一侧连接有穿过底座内壁
向外延伸的活塞杆,所述底座的顶部边缘处安装有下围板,所述底座的顶部固接有均匀分
布且置于下围板内部的下模芯,所述下围板的顶部对位嵌合有上围板,所述上围板远离下
围板的一侧一体成型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底部固接有均匀分布的与下模芯配合的上模芯,
所述上模芯与下模芯之间开设有相互连通的模芯冷却孔,所述盖板上开设有与模芯冷却孔
相配合的透气孔,所述盖板上还固接有与上围板内腔连通的注料管,所述底座上还连接有
与上围板相配合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驱动丝杆,所述驱动丝杆上的电机固接在
底座外壁,所述上围板的外侧壁固接有丝母座,所述丝母座螺纹连接在驱动丝杆上,推动活
塞杆,活塞板相互靠近,冷却液储存室中的冷却液压入分流室,冷却液进入分流室中持续挤
压继续进入模芯冷却孔中,上模芯与下模芯遇冷收缩,拉动活塞板相互远离,冷却液重新进
入冷却液储存室中,控制驱动丝杆带动丝母座上升,上围板与下围板分离,实现脱模。
[0009] 所述下围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嵌固槽,所述上围板靠近下围板的一侧一体成型有第一嵌固块,所述第一嵌固槽与第一嵌固块对位嵌合。
[0010] 所述下模芯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嵌固槽,所述上模芯靠近下模芯的一侧一体成型有第二嵌固块,所述第二嵌固块与第二嵌固槽对位嵌合。
[0011]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边缘处开设有与下围板配合的开槽,所述下围板插设在开槽内。
[0012] 优选的,所述下围板主要由两组对称的第一侧板和两组对称的第二侧板拼接组成,所述第一侧板的两端一体成型有第三嵌固块,所述第二侧板的两端开设有与第三嵌固
块相配合的第三嵌固槽。
[0013] 优选的,所述上模芯与下模芯的材料为塑料。
[0014] 优选的,所述上围板与下围板的嵌合处设置有密封条。
[0015] 优选的,所述上模芯与下模芯的嵌合处设置有密封圈。
[0016] 一种蜂窝式蓄热体浇注模的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17] S1:将蓄热体原料按配方要求精准称量放入混合机中干混炼,然后将混合的原料送入搅拌机中加水湿混,形成浇注料;
[0018] S2:调节驱动丝杆转动,带动丝母座下移至上围板与下围板对位嵌合,同时上模芯与下模芯对位嵌合;
[0019] S3:将浇注料通过注料管注入上围板、下围板、上模芯和下模芯形成的空腔内,浇筑完毕后进行养护;
[0020] S4:养护完毕后,推动活塞杆,活塞板相互靠近,将冷却液储存室中的冷却液压入分流室,冷却液进入分流室中持续挤压继续进入模芯冷却孔中,上模芯与下模芯遇冷收缩,
然后拉动活塞板相互远离,冷却液重新进入冷却液储存室中,控制驱动丝杆带动丝母座上
升,使得上围板与下围板分离,实现脱模;
[0021] S5:拆卸下围板上的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手动将成型蓄热体有下模芯中拔出,完成该浇筑模具的使用。
[002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蜂窝式蓄热体浇注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3] 1、该蜂窝式蓄热体浇注模,通过上围板与下围板对位嵌合、上模芯与下模芯对位嵌合形成的空腔,实现模具的功能,且分体式的结构便于拆卸和脱模。
[0024] 2、该蜂窝式蓄热体浇注模,冷却液进入模芯冷却孔中,实现对上模芯与下模芯的冷却功能,使其受冷收缩,与浇筑的蓄热体之间的空隙增大,提高脱模的稳定性。
[0025] 3、该蜂窝式蓄热体浇注模,通过下围板的可拆卸结构,便于人工握持半成品蓄热体的中部使其脱离下模芯,提高脱模的蓄热体的各部的受力均匀性,进而提高脱模的稳定
性。

附图说明

[0026]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蜂窝式蓄热体浇注模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7]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蜂窝式蓄热体浇注模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8]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蜂窝式蓄热体浇注模的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9]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蜂窝式蓄热体浇注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0]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蜂窝式蓄热体浇注模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中:1、底座;2、隔板;3、分流室;4、冷却液储存室;5、活塞板;6、活塞杆;7、下围板;701、第一嵌固槽;702、第一侧板;703、第二侧板;704、第三嵌固块;705、第三嵌固槽;8、
下模芯;801、第二嵌固槽;9、上围板;901、第一嵌固块;10、盖板;11、上模芯;111、第二嵌固
块;12、模芯冷却孔;13、透气孔;14、注料管;15、驱动丝杆;16、丝母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3]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
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
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4]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
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
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
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35] 实施例1:
[0036] 参照图1‑5,一种蜂窝式蓄热体浇注模,包括底座1,底座1内腔中空,内腔固接有对称分布的隔板2,隔板2将底座1内腔分隔为相互连通的分流室3与冷却液储存室4,冷却液储
存室4内壁滑动连接有对称分布的活塞板5,活塞板5相互远离的一侧连接有穿过底座1内壁
向外延伸的活塞杆6,底座1的顶部边缘处安装有下围板7,底座1的顶部固接有均匀分布且
置于下围板7内部的下模芯8,下围板7的顶部对位嵌合有上围板9,上围板9远离下围板7的
一侧一体成型有盖板10,盖板10的底部固接有均匀分布的与下模芯8配合的上模芯11,上模
芯11与下模芯8之间开设有相互连通的模芯冷却孔12,盖板10上开设有与模芯冷却孔12相
配合的透气孔13,盖板10上还固接有与上围板9内腔连通的注料管14,底座1上还连接有与
上围板9相配合的升降机构,下围板7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嵌固槽701,上围板9靠近下围板7的
一侧一体成型有第一嵌固块901,第一嵌固槽701与第一嵌固块901对位嵌合,下模芯8的顶
部开设有第二嵌固槽801,上模芯11靠近下模芯8的一侧一体成型有第二嵌固块111,第二嵌
固块111与第二嵌固槽801对位嵌合。
[0037] 升降机构包括驱动丝杆15,驱动丝杆15上的电机固接在底座1外壁,上围板9的外侧壁固接有丝母座16,丝母座16螺纹连接在驱动丝杆15上。
[0038] 底座1的顶部边缘处开设有与下围板7配合的开槽,下围板7插设在开槽内。
[0039] 下围板7主要由两组对称的第一侧板702和两组对称的第二侧板703拼接组成,第一侧板702的两端一体成型有第三嵌固块704,第二侧板703的两端开设有与第三嵌固块704
相配合的第三嵌固槽705。
[0040] 上模芯11与下模芯8的材料为塑料。
[0041] 上围板9与下围板7的嵌合处设置有密封条,提高嵌合时的稳定性。
[0042] 上模芯11与下模芯8的嵌合处设置有密封圈,提高嵌合时的稳定性。
[0043] 将蓄热体原料按配方要求精准称量放入混合机中干混炼,然后将混合的原料送入搅拌机中加水湿混,形成浇注料;调节驱动丝杆15转动,带动丝母座16下移至上围板9与下
围板7对位嵌合,同时上模芯11与下模芯8对位嵌合;将浇注料通过注料管14注入上围板9、
下围板7、上模芯11和下模芯8形成的空腔内,浇筑完毕后进行养护;养护完毕后,推动活塞
杆6,活塞板5相互靠近,将冷却液储存室4中的冷却液压入分流室3,冷却液进入分流室3中
持续挤压继续进入模芯冷却孔12中,上模芯11与下模芯8遇冷收缩,然后拉动活塞板5相互
远离,冷却液重新进入冷却液储存室4中,控制驱动丝杆15带动丝母座16上升,使得上围板9
与下围板7分离,实现脱模;拆卸下下围板7上的第一侧板702与第二侧板703,手动将成型蓄
热体有下模芯8中拔出,完成该浇筑模具的使用。
[004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
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