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的轮端总成、控制方法及车辆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0663626.6

文献号 : CN111775622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陈勇平赵阳张鹏禹陈良平

申请人 : 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发展有限公司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的轮端总成、控制方法及车辆,涉及车辆底盘技术领域。轮端总成包括内部中空的轮毂、具有轴的转向节、以及套设在轴上并处于间隙内的至少一个推力滚子轴承和至少一个圆柱滚子轴承,轴位于轮毂的内部并与轮毂的内壁存在间隙,推力滚子轴承的至少部分外壁与轮毂的内壁相贴合,以限制推力滚子轴承沿轴的径向移动,圆柱滚子轴承的外壁与轮毂的内壁相贴合,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壁与轴的外壁相贴合。本发明在圆柱滚子轴承发生严重损坏时,轮端总成的轮毂在推力滚子轴承的轴向支撑下,就不会出现轮毂带着车轮一起脱出的情况,可以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权利要求 :

1.一种车辆的轮端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中空的轮毂(1);

具有轴(21)的转向节(2),所述轴(21)位于所述轮毂(1)的内部并与所述轮毂(1)的内壁存在间隙;以及

套设在所述轴(21)上并处于所述间隙内的至少一个推力滚子轴承(4)和至少一个圆柱滚子轴承(3),所述推力滚子轴承(4)的至少部分外壁与所述轮毂(1)的内壁相贴合,以限制所述推力滚子轴承(4)沿所述轴(21)的径向移动,所述圆柱滚子轴承(3)的外壁与所述轮毂(1)的内壁相贴合,所述圆柱滚子轴承(3)的内壁与所述轴(21)的外壁相贴合;

所述圆柱滚子轴承(3)的数量为一个;

所述推力滚子轴承(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推力滚子轴承(4)为第一推力滚子轴承(41)和第二推力滚子轴承(42),所述第一推力滚子轴承(41)位于所述圆柱滚子轴承(3)靠近所述轴(21)的端部的一侧,所述第二推力滚子轴承(42)位于所述圆柱滚子轴承(3)远离所述轴(21)的端部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端总成还包括:第一轴承挡圈(5),套设在所述轴(21)上并位于所述第二推力滚子轴承(42)远离所述圆柱滚子轴承(3)的一侧,所述第一轴承挡圈(5)的一个侧壁与所述第二推力滚子轴承(42)相贴合;

第二轴承挡圈(6),套设在所述轴(21)上并位于所述圆柱滚子轴承(3)靠近所述轴(21)的端部的一侧,所述第二轴承挡圈(6)的内壁与所述轴(21)的外壁相贴合,所述第一推力滚子轴承(41)套设在所述第二轴承挡圈(6)上;

第三轴承挡圈(7),套设在所述轴(21)上并位于所述第一推力滚子轴承(41)靠近所述轴(21)的端部的一侧,所述第三轴承挡圈(7)的一个侧壁与所述第一推力滚子轴承(41)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端总成还包括:轴承隔套(8),设置在所述第二推力滚子轴承(42)与所述圆柱滚子轴承(3)之间,所述轴承隔套(8)的外壁与所述轮毂(1)的内壁相贴合,所述轴承隔套(8)的两个侧壁分别与所述第二推力滚子轴承(42)的侧壁、所述圆柱滚子轴承(3)的侧壁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1)的内壁呈凹凸状,所述轴(21)呈阶梯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1)的内壁朝向所述轴(21)的方向凸出有凸起(11),所述凸起(11)的一个侧壁与所述圆柱滚子轴承(3)的侧壁相贴合,所述凸起(11)的另一个侧壁与所述第一推力滚子轴承(41)的侧壁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端总成还包括:第一油封(9),套设在所述第一轴承挡圈(5)上,所述第一油封(9)的外壁与所述轮毂(1)的内壁相贴合;

第二油封(10),套设在所述第三轴承挡圈(7)上,所述第二油封(10)的外壁与所述轮毂(1)的内壁相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轴(21)的中心处开设有孔(20),所述孔(20)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30)。

8.一种应用于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轮端总成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轮端总成的温度;

在所述轮端总成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报警,以提醒用户对所述轮端总成进行检修。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安装有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轮端总成。

说明书 :

一种车辆的轮端总成、控制方法及车辆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车辆底盘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的轮端总成、控制方法及车辆。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在“轻卡不轻”的大环境下,轻卡超载现象普遍且问题严重,现在各主机厂的轻卡经常出现前轮轮端轴承磨损烧蚀,影响车辆正常驾驶,并且当轴承损坏严重时,可能导
致轮端轴承散架,车轮脱出,给用户和故障车周围正在行驶的车辆都带来极高的安全风险。
[0003] 现有轻卡及其他车辆均采用一组对置的圆锥滚子轴承轮端结构,虽然在车桥轮端设计时,对轮端承载力预留了一定的过载系数,但在超载严重的情况下,一方面圆锥滚子轴
向受力加大,游隙变小,圆锥滚子与保持架、轴承内圈和外圈的摩擦阻力加大,使轴承保持
架与滚子磨损速度加快;另一方面圆锥滚子径向压力增大,导致圆锥滚子与滚道之间的接
触压力和接触面积增大,且圆锥滚子与滚道之间不易形成润滑油膜,使圆锥滚子与滚道之
间的磨损速度加快。综合以上两方面原因,在严重超载情况下,轴承工作环境恶劣程度远超
其承载设计范围内的工作环境,轴承长期处于恶劣的工作环境,极易导致轴承保持架、滚子
等零件损坏,轻则出现异响,重则保持架破裂或轴承烧蚀,而且轮端垫片较小、较薄,其完全
不能支撑轮端轴承散架后的轴向力,如果轴承破裂散架,轮毂缺乏轴向力支撑,轮毂将会带
着车轮一起脱出,严重影响车辆道路行驶安全及用户的人身安全。所以现有技术中的轮端
结构在轮端轴承严重损坏时,无法让轮毂及车轮被强制保留在轮端上。
[0004] 并且现有技术中的轮端结构也缺乏对轮端轴承的运行进行监控,当轮端开始发生损坏时,不容易被用户及时发现和检修,也不能为用户提供轮端故障预警,只有当轮端出现
异响或车轮脱出时才能发现,而此时轮端已经损坏的极其严重,只能对轮端轴承或整个轮
端进行更换。所以现有轮端结构不能让用户主动避免轮端故障的发生。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车辆的轮端总成,解决现有技术中轮端结构在轮端轴承严重损坏时,轮毂及车轮无法被强制保留在轮端上,从而造成轮毂及车轮从轮端上
脱出的技术问题。
[0006]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要提高轮端总成的稳定性。
[0007]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车辆的轮端总成的控制方法。
[0008]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车辆。
[0009]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的轮端总成,包括:
[0010] 内部中空的轮毂;
[0011] 具有轴的转向节,所述轴位于所述轮毂的内部并与所述轮毂的内壁存在间隙;以及
[0012] 套设在所述轴上并处于所述间隙内的至少一个推力滚子轴承和至少一个圆柱滚子轴承,所述推力滚子轴承的至少部分外壁与所述轮毂的内壁相贴合,以限制所述推力滚
子轴承沿所述轴的径向移动,所述圆柱滚子轴承的外壁与所述轮毂的内壁相贴合,所述圆
柱滚子轴承的内壁与所述轴的外壁相贴合。
[0013] 可选地,所述圆柱滚子轴承的数量为一个;
[0014] 所述推力滚子轴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推力滚子轴承为第一推力滚子轴承和第二推力滚子轴承,所述第一推力滚子轴承位于所述圆柱滚子轴承靠近所述轴的端部的一
侧,所述第二推力滚子轴承位于所述圆柱滚子轴承远离所述轴的端部的一侧。
[0015] 可选地,所述轮端总成还包括:
[0016] 第一轴承挡圈,套设在所述轴上并位于所述第二推力滚子轴承远离所述圆柱滚子轴承的一侧,所述第一轴承挡圈的一个侧壁与所述第二推力滚子轴承相贴合;
[0017] 第二轴承挡圈,套设在所述轴上并位于所述圆柱滚子轴承靠近所述轴的端部的一侧,所述第二轴承挡圈的内壁与所述轴的外壁相贴合,所述第一推力滚子轴承套设在所述
第二轴承挡圈上;
[0018] 第三轴承挡圈,套设在所述轴上并位于所述第一推力滚子轴承靠近所述轴的端部的一侧,所述第三轴承挡圈的一个侧壁与所述第一推力滚子轴承相贴合。
[0019] 可选地,所述轮端总成还包括:
[0020] 轴承隔套,设置在所述第二推力滚子轴承与所述圆柱滚子轴承之间,所述轴承隔套的外壁与所述轮毂的内壁相贴合,所述轴承隔套的两个侧壁分别与所述第二推力滚子轴
承的侧壁、所述圆柱滚子轴承的侧壁相贴合。
[0021] 可选地,所述轮毂的内壁呈凹凸状,所述轴呈阶梯状。
[0022] 可选地,所述轮毂的内壁朝向所述轴的方向凸出有凸起,所述凸起的一个侧壁与所述圆柱滚子轴承的侧壁相贴合,所述凸起的另一个侧壁与所述第一推力滚子轴承的侧壁
相贴合。
[0023] 可选地,所述轮端总成还包括:
[0024] 第一油封,套设在所述第一轴承挡圈上,所述第一油封的外壁与所述轮毂的内壁相贴合;
[0025] 第二油封,套设在所述第三轴承挡圈上,所述第二油封的外壁与所述轮毂的内壁相贴合。
[0026] 可选地,所述轴的中心处开设有孔,所述孔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0027] 进一步,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的轮端总成的控制方法,包括:
[0028] 获取轮端总成的温度;
[0029] 在所述轮端总成的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报警,以提醒用户对所述轮端总成进行检修。
[0030] 进一步,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安装有上述的轮端总成。
[0031] 本发明包括内部中空的轮毂、具有轴的转向节、以及套设在轴上并处于间隙内的至少一个推力滚子轴承和至少一个圆柱滚子轴承,轴位于轮毂的内部并与轮毂的内壁存在
间隙,推力滚子轴承的至少部分外壁与轮毂的内壁相贴合,以限制推力滚子轴承沿轴的径
向移动,圆柱滚子轴承的外壁与轮毂的内壁相贴合,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壁与轴的外壁相贴
合。本发明利用圆柱滚子轴承承受轮端径向载荷,其径向承载能力更强,利用推力滚子轴承
承受轮端轴向载荷,其轴向承载能力更强,如果在车辆超载严重的情况下,圆柱滚子轴承发
生严重损坏时,轮端总成的轮毂在推力滚子轴承的轴向支撑下,就不会出现轮毂带着车轮
一起脱出的情况,即使推力滚子轴承发生严重损坏,本发明的轮端总成的轮毂仍然可以被
推力滚子轴承的内圈、外圈支撑,从而实现被动安全,可以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0032]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包括第一轴承挡圈、第二轴承挡圈和第三轴承挡圈,第一轴承挡圈套设在轴上并位于第二推力滚子轴承远离圆柱滚子轴承的一侧,第一轴承挡圈的一个
侧壁与第二推力滚子轴承相贴合。第二轴承挡圈套设在轴上并位于圆柱滚子轴承靠近轴的
端部的一侧,第二轴承挡圈的内壁与轴的外壁相贴合,第一推力滚子轴承套设在第二轴承
挡圈上。第三轴承挡圈套设在轴上并位于第一推力滚子轴承靠近轴的端部的一侧,第三轴
承挡圈的一个侧壁与第一推力滚子轴承相贴合。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轴承挡圈、第二轴承
挡圈和第三轴承挡圈,可以实现推力滚子轴承和圆柱滚子轴承的轴向定位,避免推力滚子
轴承和圆柱滚子轴承窜动,进一步提高了轮端总成的稳定性。
[0033]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0034]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
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0035]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轮端总成在车桥上的示意性安装图;
[0036] 图2是图1所示轮端总成的示意性结构图;
[0037] 图3是图2所示轮端总成中转向节的示意性结构图;
[0038] 图4是图2所示轮端总成中轮毂的示意性结构图;
[0039] 图5是图2所示轮端总成中推力滚子轴承的示意性结构图;
[0040] 图6是图2所示轮端总成中圆柱滚子轴承的示意性结构图;
[0041] 图7是图2所示轮端总成中第一轴承挡圈的示意性结构图;
[0042] 图8是图2所示轮端总成中第二轴承挡圈的示意性结构图;
[0043] 图9是图2所示轮端总成中第三轴承挡圈的示意性结构图;
[0044] 图10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轮端总成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
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46]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轮端总成100在车桥上的示意性安装图,图2是图1所示轮端总成100的示意性结构图,图3是图2所示轮端总成100中转向节2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4是图2所示轮端总成100中轮毂1的示意性结构图,图5是图2所示轮端总成100中推力滚
子轴承4的示意性结构图,图6是图2所示轮端总成100中圆柱滚子轴承3的示意性结构图,图
7是图2所示轮端总成100中第一轴承挡圈5的示意性结构图,图8是图2所示轮端总成100中
第二轴承挡圈6的示意性结构图,图9是图2所示轮端总成100中第三轴承挡圈7的示意性结
构图。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和图9所示,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轮端总成
100一般性地可包括内部中空的轮毂1、具有轴21的转向节2以及套设在轴21上并处于间隙
内的至少一个推力滚子轴承4和至少一个圆柱滚子轴承3,轴21位于轮毂1的内部并与轮毂1
的内壁存在间隙。推力滚子轴承4的至少部分外壁与轮毂1的内壁相贴合,以限制推力滚子
轴承4沿轴21的径向移动,圆柱滚子轴承3的外壁与轮毂1的内壁相贴合,圆柱滚子轴承3的
内壁与轴21的外壁相贴合。这里,圆柱滚子轴承3可以是双列圆柱滚子轴承。在另一个实施
例中,还可以选择具有相同承载功能的其他类型轴承,来防止轮毂1及车轮脱出。本发明的
轮端总成100主要适用于轻卡和其他商用车,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应用到其他车型上。
[0047] 本发明增加了轮端总成100的被动安全性,具体地,通过对轮端总成100的内部结构进行全新设计,并采取新的轴承结构,以一个圆柱滚子轴承3和两个推力滚子轴承4组成,
将轮端总成100的轴向力和径向力用专用轴承承载,利用圆柱滚子轴承3承受轮端径向载
荷,其径向承载能力更强,利用推力滚子轴承4承受轮端轴向载荷,其轴向承载能力更强。本
发明的轮端总成100如果在超载严重的情况下,圆柱滚子轴承3发生严重损坏,出现圆柱滚
子轴承3散架情况时,轮端总成100的轮毂1在推力滚子轴承4的轴向支撑下,就不会出现轮
毂1带着车轮一起脱出的情况。即使推力滚子轴承4发生严重损坏,本发明的轮端总成100的
轮毂1仍然可以被推力滚子轴承4的内圈、外圈支撑,从而实现被动安全,可以提高车辆行驶
的安全性。解决现有轮端技术在轴承严重磨损破坏后无法强制将轮毂1及车轮保留在轮端
的问题,避免发生轮毂1及车轮从轮端脱出的情况。
[0048] 在一个实施例中,圆柱滚子轴承3的数量为一个,推力滚子轴承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推力滚子轴承4为第一推力滚子轴承41和第二推力滚子轴承42,第一推力滚子轴承41位
于圆柱滚子轴承3靠近轴的端部的一侧,第二推力滚子轴承42位于圆柱滚子轴承3远离轴21
的端部的一侧。
[0049] 进一步地,轮端总成100还包括第一轴承挡圈5、第二轴承挡圈6和第三轴承挡圈7,第一轴承挡圈5套设在轴21上并位于第二推力滚子轴承42远离圆柱滚子轴承3的一侧,第一
轴承挡圈5的一个侧壁与第二推力滚子轴承42相贴合。第二轴承挡圈6套设在轴21上并位于
圆柱滚子轴承3靠近轴21的端部的一侧,第二轴承挡圈6的内壁与轴21的外壁相贴合,第一
推力滚子轴承41套设在第二轴承挡圈6上。第三轴承挡圈7套设在轴21上并位于第一推力滚
子轴承41靠近轴21的端部的一侧,第三轴承挡圈7的一个侧壁与第一推力滚子轴承41相贴
合。
[0050] 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轴承挡圈5、第二轴承挡圈6和第三轴承挡圈7,可以实现推力滚子轴承4和圆柱滚子轴承3的轴向定位,避免推力滚子轴承4和圆柱滚子轴承3窜动,进一
步提高了轮端总成100的稳定性。
[0051] 进一步地,轮端总成100还包括轴承隔套8,其设置在第二推力滚子轴承42与圆柱滚子轴承3之间,轴承隔套8的外壁与轮毂1的内壁相贴合,轴承隔套8的两个侧壁分别与第
二推力滚子轴承42的侧壁、圆柱滚子轴承3的侧壁相贴合。
[0052]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推力滚子轴承41与圆柱滚子轴承3之间也可以设置轴承隔套8。本发明通过轴承隔套8从而对圆柱滚子轴承3的外圈进行轴向定位。
[0053]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轮毂1的内壁朝向轴21的方向凸出有凸起11,凸起11的一个侧壁与圆柱滚子轴承3的侧壁相贴合,凸起11的另一个侧壁与第一推力滚子轴承41的侧壁相
贴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在轮毂1上设置凸起11的方式,从而对圆柱滚子轴承3的外圈进行
轴向定位。
[0054] 本发明将轮毂1的内壁设置成凹凸状,将转向节2的轴21设置成阶梯状,从而可以满足轮毂1内部各零部件的安装、卡接、限位等需求。
[0055] 进一步地,轮端总成100还包括第一油封9和第二油封10,第一油封9套设在第一轴承挡圈5上,第一油封9的外壁与轮毂1的内壁相贴合。第二油封10套设在第三轴承挡圈7上,
第二油封10的外壁与轮毂1的内壁相贴合。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油封9和第二油封10,可以
防止轮端总成100内部的润滑脂泄露和外部杂质进入到轮端总成100内部。
[0056] 进一步地,转向节2的轴21的中心处开设有孔20,孔20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30,从而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30检测轮端总成100的温度。为使温度传感器30可以监测轮毂1总成
中心温度,所以需要使孔20底部位置控制在转向节2的轴21中心位置附近。将温度传感器30
作为轮端监测装置嵌入孔20中,监测该轮毂1总成内部的温度。具体地,温度传感器30也可
以安装在轮端总成100的其他位置,以实现轮端温度监测功能。
[0057] 本发明的具体安装步骤及安装细节如下(由内至外安装):
[0058] 先将第一轴承挡圈5以过渡配合的方式安装在转向节2的轴21上,第一轴承挡圈5上设有第一内孔51,第一内孔51中嵌入了第一O型密封圈,第一轴承挡圈5的内壁与转向节2
的轴21贴合,第一油封9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压装在轮毂1的内孔中,第一油封9的外壁与轮毂
1和第一轴承挡圈5均贴合。之后将第二推力滚子轴承42安装在转向节2的轴21上,第二推力
滚子轴承42的紧环端的侧壁与第一轴承挡圈5的侧壁相贴合,并与轮毂1的内壁间隙配合,
与转向节2的轴21过渡配合,故第二推力滚子轴承42的紧环端在转向节2的轴21上固定不
动。第二推力滚子轴承42的松环端与轮毂1的内壁过盈配合,第二推力滚子轴承42的松环端
的侧壁与轮毂1内壁的端面、轴承隔套8的侧壁相贴合,与转向节2的轴21间隙配合,故第二
推力滚子轴承42的松环端跟随轮毂1一起绕转向节2的轴21转动。
[0059] 进一步地,依次将轴承隔套8和圆柱滚子轴承3均安装在轮毂1的内孔中,在一个实施例中,圆柱滚子轴承3采用的是NN0000型圆柱滚子轴承3(外圈无挡边,可以分别安装外圈
和内圈组件(带滚子和保持架),不限制其安装轴或外壳的轴向位移),所以将圆柱滚子轴承
3外圈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压装入轮毂1的内孔中,其外圈外侧端面与轮毂1的侧壁贴合,其外
圈的侧壁与轴承隔套8的侧壁贴合,其内圈组件以过渡配合的方式套设在转向节2的轴上,
其内圈的内壁与转向节2的轴21的外壁贴合,轴承隔套8与轮毂1的内壁为过渡配合。
[0060] 进一步地,将第二轴承挡圈6套设在转向节2的轴21上,第二轴承挡圈6与圆柱滚子轴承3内圈的外壁贴合,第二轴承挡圈6与转向节2的轴21的外壁为过渡配合,锁紧环12与转
向节2的轴21的外壁通过螺纹安装配合,锁紧环12的侧壁与第二轴承挡圈6的侧壁贴合,然
后将第一推力滚子轴承41套设在第二轴承挡圈6上,第一推力滚子轴承41的松环端以过盈
配合的方式压装入轮毂1的内孔中,并与轮毂1的内壁贴合,与第二轴承挡圈6的外壁为间隙
配合,故其跟随轮毂1绕转向节2的轴21转动,第一推力滚子轴承41的紧环端与第二轴承挡
圈6的外壁为过渡配合,与轮毂1的内壁为间隙配合,故第一推力滚子轴承41的紧环端在转
向节2的轴21上固定不动。第一推力滚子轴承41的紧环端端面与第三轴承挡圈7的小端端面
贴合,第三轴承挡圈7以过渡配合的方式安装在转向节2的轴21上,第三轴承挡圈7与锁紧环
12是间隙配合,且第三轴承挡圈7的上设有第二内孔71,其嵌装了第二O型密封圈,锁紧环12
通过螺纹与轴21连接,第二油封10以过盈配合的连接方式被压装在轮毂1的内孔中,并与该
孔端面贴合,第二油封10的内壁与第三轴承挡圈7的外壁贴合,轮毂端盖15通过端盖螺栓固
定在轮毂1端面上,并且在轮毂1与轮毂端盖15连接面之间装嵌有第三O型密封圈。
[0061] 本发明通过调整锁紧螺母14的预紧力,利用转向节2、第一轴承挡圈5、轮毂1、第三轴承挡圈7之间预紧力的传递和相互作用,来控制轮端总成100中第一推力滚子轴承41和第
二推力滚子轴承42的轴向游隙,因为轮端总成100采用NN0000型圆柱滚子轴承3,圆柱滚子
轴承3外圈可以轴向移动,所以可以避免因调整第一推力滚子轴承41和第二推力滚子轴承
42的轴向游隙而影响圆柱滚子轴承3的安装配合及工作运转。
[0062] 本发明通过拧紧锁紧环12,利用第二轴承挡圈6和转向节2的轴21的端面轴向压紧圆柱滚子轴承3内圈组件(带滚子和保持架),实现其轴向定位。
[0063] 本发明的轮端总成100采用润滑脂润滑,在轮端结构内部设计多处储油腔,为轮端总成100内部轴承提供充分润滑,例如,第一轴承挡圈5、第一油封9、轮毂1的内壁、第二推力
滚子轴承42构成储油腔,为第一推力滚子轴承41提供充分润滑。
[0064] 为了实现轮端总成100拆卸方便,第一轴承挡圈5、第二轴承挡圈6、第三轴承挡圈7和第二推力滚子轴承42、第一推力滚子轴承41均可以用拉拔器拆卸,并预留了拉拔器拆卸
空间,圆柱滚子轴承3外圈利用其加油孔进行拉拔拆卸。
[0065] 本发明中的转向节2用于安装轮端总成100中的其他部件并安装连接到车辆的车桥总成上,第一轴承挡圈5、第二轴承挡圈6和第三轴承挡圈7,均用于轮端总成100中第一推
力滚子轴承41、第二推力滚子轴承42和轮毂1的轴向定位,第一轴承挡圈5还可以防止外部
杂质进入到轮端总成100内部,对第一油封9起到保护作用,第三轴承挡圈7也对第二油封10
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第一O型密封圈、第二O型密封圈和第三O型密封圈均用于防止轮端总
成100内部润滑脂泄露和外部杂质进入。轴承隔套8用于圆柱滚子轴承3外圈的轴向定位,轮
毂1用于安装轮端总成100内部的零部件,并通过法兰与车轮连接。锁紧环12用于圆柱滚子
轴承3内圈组件(带滚子和保持架)的轴向定位。轮端总成100还包括大垫片13,设置在锁紧
螺母14和第三轴承挡圈7之间,增加锁紧螺母14压紧力的受力面积,使得锁紧螺母14提供的
轴向压紧力受力更均匀,并防止锁紧螺母14安装拆卸时划伤第三轴承挡圈7,可以通过将大
垫片13加大、加厚的方式以防止轮毂1和车轮脱离。锁紧螺母14为轮端总成100提供轴向预
紧力,使得第一推力滚子轴承41、第二推力滚子轴承42有轴向预紧力,进行轴向调隙,并将
轮端总成100轴固定。锁紧螺母14上还设有开口销,用于锁死锁紧螺母14,防止锁紧螺母14
松动。轮端端盖为轮端总成100提供保护和装饰作用,并防止内部润滑脂泄露和外部杂质进
入。进一步地,轮盖螺栓用于固定轮毂端盖15。
[0066]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轮端总成100即使在行驶过程中,圆柱滚子轴承3因外部原因发生破坏散架,也不会导致车轮脱出,因为第一推力滚子轴承41和第二推力滚子轴承42会
给轮端提供足够的轴向力支撑,防止轮毂1和车轮脱出,即使破坏散架的是第一推力滚子轴
承41和第二推力滚子轴承42,推力滚子轴承4内、外轴承圈一样可以为轮端提供足够的轴向
支撑,防止轮毂1和车轮脱出。
[0067]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安装有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的轮端总成100100。对于轮端总成100100,这里不一一赘述。
[0068] 图10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轮端总成100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车辆的轮端总成100的控制方法一般性地包括以下步骤:
[0069] S100,获取轮端总成100的温度S;
[0070] S200,判断轮端总成100的温度S是否高于预设温度S1,若是,则执行S300;
[0071] S300,报警以提醒用户对轮端总成100进行检修。
[0072] 本发明将测量的轮端总成100的温度S以CAN信号的形式通过温度传感器30线束传递,温度传感器30线束与底盘线束相连接,所以温度CAN信号再底盘线束传递给整车控制
器,由整车控制器根据系统设定的警戒温度S1,以该检测温度作为依据进行轮端故障判断、
识别,如识别出轮端存在故障,则整车控制器将发出报警指令,报警指令以CAN信号的形式
通过驾驶室线束传递到驾驶室仪表盘上,使仪表盘上的轮端故障警示灯长亮报警,并且驾
驶室内的语音系统进行语音报警提示,提醒驾驶员及时对车辆轮端进行检修维护,实现提
前识别、预警轮端故障的目的,降低车辆行驶安全风险。
[0073] 本发明在增加轮端总成100被动安全性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轮端总成100主动安全性:通过在轮端结构内部增设温度传感器30,实时监测轮端温度,并利用自主设计的轮端故
障识别预警系统,对轮端故障进行监测、识别、预警,当轮端出现异常磨损时,轮端故障识别
预警系统可以及时提醒用户对轮端进行检修维护,避免轮端轴承严重磨损后造成车轮脱出
等情况,解决现有轮端结构轴承异常磨损不容易被发现和缺乏轮端故障预警的技术问题。
[0074] 本发明的轮端总成100具有轴向承载能力大,能有效防止车轮脱出,并通过轮端故障识别预警系统对轮端故障进行监测,可以让用户及时发现轮端异常,实施有效的检查和
维修,极大提高了行车安全水平。
[0075]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
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
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