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0698226.9

文献号 : CN111798760A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辛宇

申请人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抗静电能力及封装效果。上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非显示区包括封装区,封装区包括封装胶;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相对设置,且封装胶位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垫层金属,在垂直于第二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垫层金属与封装胶相互交叠;垫层金属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反射金属块;屏蔽导线,屏蔽导线连接固定电位且与至少部分反射金属块电连接。

权利要求 :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封装区,所述封装区包括封装胶;

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相对设置,且所述封装胶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垫层金属,在垂直于所述第二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垫层金属与所述封装胶相互交叠;所述垫层金属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反射金属块;

屏蔽导线,所述屏蔽导线连接固定电位且与至少部分所述反射金属块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区包括靠近所述显示区一侧的内边缘和远离所述显示区一侧的外边缘;

所述反射金属块包括多个第一反射金属块,多个所述第一反射金属块位于所述封装区靠近所述外边缘的一侧,且多个所述第一反射金属块沿着所述外边缘的延伸方向排列;

所述第一反射金属块与所述屏蔽导线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导线位于所述封装区靠近所述外边缘的一侧,且所述屏蔽导线沿着所述外边缘的延伸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导线在第一方向上的线宽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反射金属块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屏蔽导线的延伸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导线与所述反射金属块的材料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导线由第一金属材料形成,所述反射金属块由第二金属材料形成,所述第一金属材料的导电率大于所述第二金属材料的导电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导线在第一方向上的线宽小于所述反射金属块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屏蔽导线的延伸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导线与所述反射金属块异层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反射金属块之间的水平间距为L1,5μm≤L1≤100μ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反射金属块之间的水平间距相等。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金属块在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上错位排列,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反射金属块所在封装区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金属块包括开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金属块与所述封装胶之间设有无机绝缘层;

所述无机绝缘层中设置有过孔,部分所述封装胶填充在所述过孔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孔包括:第一过孔,所述反射金属块包括开口,所述第一过孔位于所述反射金属块的所述开口内;

和/或,第二过孔,所述第二过孔位于相邻两个反射金属块之间的间隙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孔为条形孔,所述第二过孔沿着相邻两个反射金属块之间的间隙延伸。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封装胶与所述第二绝缘层之间;

所述第一过孔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二过孔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并延伸至所述第二绝缘层,或,所述第二过孔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过孔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并延伸至所述第二绝缘层。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金属块包括第二反射金属块和第三反射金属块,所述第二反射金属块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三反射金属块的面积,所述第二反射金属块包括开口,所述第一过孔位于所述第二反射金属块的所述开口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金属块与所述第三反射金属块的形状均为矩形;

或,所述第二反射金属块的形状为六边形,所述第三反射金属块的形状为矩形。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多个反射金属块的形状相同,且多个反射金属块的面积相同。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的至少部分边缘为非直线边缘;

所述反射金属块包括与所述非直线边缘相邻设置的多个第四反射金属块,所述第四反射金属块为条状结构,且所述第四反射金属块沿着所述非直线边缘延伸。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非直线型边缘指向所述显示面板的中心点的方向,所述第四反射金属块错位排列。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四反射金属块之间的水平间距为L2,5μm≤L2≤100μm。

2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22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说明书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背景技术】
[0002] 在相关技术中,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沿A1′-A2′方向的剖视图,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之间设置有封装胶3′和垫层金属4′。在利用激光对封装胶3′进行烧结以实现对显示面板的封装时,垫层金属4′用于将激光反射至封装胶3′,提高封装胶3′的熔融效果。
[0003] 目前,为了更好的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显示面板的边框宽度较小,封装胶3′的宽度也相应减小,从而降低了封装胶3′与第一基板1′、第二基板2′之间的粘接比例,导致显示面板的抗静电能力变差。当静电荷在封装区域内积聚时,容易对垫层金属4′造成静电击伤,使其出现褶皱,严重时还会导致垫层金属4′脱落,为外界水氧的渗入提供路径,影响显示面板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0004]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抗静电能力及封装效果。
[0005]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0006] 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封装区,所述封装区包括封装胶;
[0007] 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相对设置,且所述封装胶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0008] 垫层金属,在垂直于所述第二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垫层金属与所述封装胶相互交叠;所述垫层金属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反射金属块;
[0009] 屏蔽导线,所述屏蔽导线连接固定电位且与至少部分所述反射金属块电连接。
[0010] 另一方面,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
[0011]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垫层金属设置为多个间隔设置的反射金属块,并设置与至少部分反射金属块电连接的屏蔽导线,一方面,当静电荷渗入显示面板,并积聚在反射金属块上时,该部分静电荷可经由与反射金属块电连接的屏蔽导线导出,在显示面板的壳体上分散掉,避免了静电荷在封装区内积聚,从而降低了垫层金属由静电击伤而导致的褶皱的风险;另一方面,即使某个反射金属块受到静电击伤的影响而出现褶皱,由于多个反射金属块之间间隔设置,因此,该反射金属块的褶皱也无法延伸至其他的反射金属块中,对褶皱的延伸进行了有效的阻隔,提高了垫层金属的稳固性。
[0013] 可见,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不仅能有效提高显示面板的抗静电能力,降低垫层金属被静电击伤而出现褶皱的风险,而且,当垫层金属出现褶皱时,还能对褶皱的延伸进行有效阻隔,提高垫层金属的稳固性,降低了由垫层金属脱落而导致的外界水氧渗入的风险。【附图说明】
[001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5] 图1为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图1沿A1′-A2′方向的剖视图;
[0017]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为图3沿A1-A2方向的剖视图;
[0019]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0]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屏蔽导线与反射金属块的设置位置示意图;
[0021]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反射金属块和屏蔽导线在不同视角下的光线反射率的仿真示意图;
[0022]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反射金属块的排布示意图;
[0023]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反射金属块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4]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无机绝缘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11为图10沿B1-B2方向的剖视图;
[0026]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无机绝缘层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7] 图13为图12沿C1-C2方向的剖视图;
[0028]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无机绝缘层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9]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无机绝缘层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0]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无机绝缘层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1]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反射金属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反射金属块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3]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垫层金属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36]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7]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0038]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0039]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来描述基板、反射金属块,但这些基板、反射金属块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基板、反射金属块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基板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基板,类似地,第二基板也可以被称为第一基板。
[004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如图3和图4所示,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沿A1-A2方向的剖视图,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1和非显示区2,非显示区2包括封装区3,封装区3包括封装胶4;第一基板5和第二基板6,第一基板5和第二基板6相对设置,且封装胶4位于第一基板5和第二基板6之间;垫层金属7,在垂直于第二基板6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垫层金属7与封装胶4相互交叠;垫层金属7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反射金属块8;屏蔽导线9,屏蔽导线9连接固定电位且与至少部分反射金属块8电连接,其中,屏蔽导线9可由金属材料形成,屏蔽导线9与接地信号端电连接,接收固定的地电位。
[0041] 在对显示面板进行封装时,利用激光对封装胶4进行加热,使其融化,与此同时,垫层金属7用于对激光进行反射,使得反射后的激光再次照射封装胶4上,提高激光利用率,促进封装胶4对激光的吸收能力,进而达到更加理想的熔化效果,以更好地将第一基板5和第二基板6粘合在一起,提高封装效果。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封装胶4可为玻璃料(Frit),该种材料中含有激光吸收性颜料,其吸收激光后变为熔融状态,可达到很好的粘合作用,密封效果较佳。
[0042]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通过将垫层金属7设置为多个间隔设置的反射金属块8,并设置与至少部分反射金属块8电连接的屏蔽导线9,一方面,当静电荷渗入显示面板,并积聚在反射金属块8上时,该部分静电荷可经由与反射金属块8电连接的屏蔽导线9导出,在显示面板的壳体上分散掉,避免了静电荷在封装区3内积聚,从而降低了垫层金属7受到静电击伤而出现褶皱的风险;另一方面,由于多个反射金属块8之间间隔设置,因此,即使某个反射金属块8出现褶皱,该反射金属块8的褶皱也无法延伸至其他的反射金属块8中,从而对垫层金属7中褶皱的延伸进行了有效的阻隔,提高了垫层金属7的稳固性。
[0043] 可见,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既能有效提高显示面板的抗静电能力,降低垫层金属7被静电击伤而出现褶皱的风险,而且,在垫层金属7出现褶皱时,还能对褶皱的延伸进行有效阻隔,提高垫层金属7的稳固性,降低了由垫层金属7脱落而导致的外界水氧渗入的风险。可选地,垫层金属7和屏蔽导线9分别设置在第二基板6的同一侧上。
[0044] 可选地,如图5所示,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封装区3包括靠近显示区1一侧的内边缘10和远离显示区1一侧的外边缘11;反射金属块8包括多个第一反射金属块12,多个第一反射金属块12位于封装区3靠近外边缘11的一侧,且多个第一反射金属块12沿着外边缘11的延伸方向排列;第一反射金属块12与屏蔽导线9电连接。
[0045] 可以理解的是,封装区3的外边缘11是指封装区3中更靠近于显示面板外侧的边缘,通过令屏蔽导线9与靠近封装区3外边缘11的第一反射金属块12电连接,当静电荷刚渗入封装区3流至第一反射金属块12时,即可经由屏蔽导线9导走,使静电荷更容易在封装区3的外边缘11处被释放掉,不容易传输至封装区3内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抗静电能力,以及进一步降低了反射金属块8被静电击伤的风险。
[0046] 此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个第一反射金属块12均可与屏蔽导线9电连接,从而使得每个第一反射金属块12上积聚的静电荷均由屏蔽导线9导走,以更大程度地提高显示面板的抗静电能力。
[0047]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见图5,屏蔽导线9位于封装区3靠近外边缘11的一侧,且屏蔽导线9沿着外边缘11的延伸方向延伸。当屏蔽导线9与第一反射金属块12电连接时,通过令屏蔽导线9也位于封装区3靠近外边缘11的一侧延伸,可以减小屏蔽导线9和与其电连接的第一反射金属块12之间的连接走线的长度,缩短静电荷的导走路径,从而加速静电荷的释放。
[0048]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见图5,屏蔽导线9在第一方向上的线宽为W1,第一反射金属块12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为W2,W1≤W2,第一方向垂直于屏蔽导线9的延伸方向。当屏蔽导线9与反射金属块8采用不同的金属材料形成时,屏蔽导线9和第一反射金属块12对激光的反射率存在差异,从而使得屏蔽导线9和第一反射金属块12所在区域处的封装胶4的烧结程度不同,通过减小屏蔽导线9在第一方向上的线宽,可以降低由屏蔽导线9激光反射率差异而导致的对封装胶4烧结的影响,提高封装胶4的烧结均匀性。
[0049] 可选地,屏蔽导线9与反射金属块8的材料相同,此时,屏蔽导线9和反射金属块8对激光的反射率相同,提高了封装胶4不同区域的烧结均匀性,优化了封装胶4的封装性能。
[0050] 可选地,屏蔽导线9由第一金属材料形成,反射金属块8由第二金属材料形成,第一金属材料的导电率大于第二金属材料的导电率,此时,屏蔽导线9导电率较高,提高了静电荷在屏蔽导线9中的流通速率,加速了静电荷的释放。
[0051] 进一步地,结合图5,屏蔽导线9在第一方向上的线宽小于反射金属块8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第一方向垂直于屏蔽导线9的延伸方向。由于屏蔽导线9和反射金属块8采用不同的金属材料形成,因此二者对激光的反射率也不相同,通过将屏蔽导线9设置的更窄一些,可以降低由屏蔽导线9激光反射率差异而导致的对封装胶4烧结的影响,提高封装胶4的烧结均匀性。
[0052] 可选地,屏蔽导线9与反射金属块8异层设置,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屏蔽导线9与反射金属块的设置位置示意图,为实现显示面板的正常发光,显示区1内设有薄膜晶体管13和发光元件14,其中,薄膜晶体管包括沿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依次设置的有源层15、栅极层16和源漏极层17,发光元件包括沿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依次设置的阳极层18、发光层19和阴极层40。基于该种结构,屏蔽导线9可以和源漏极层17同层且同材料设置,反射金属块8可以和栅极层16同层且同材料设置,从而使得屏蔽导线9与源漏极层17采用同一构图工艺形成,反射金属块8和栅极层16采用同一构图工艺形成,屏蔽导线9和反射金属块8无需采用额外的构图工艺,简化了工艺流程,降低了制作成本。
[0053]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目前,栅极层16多采用钼金属材料形成,而源漏极层17多采用钛铝钛金属材料形成,由于钛铝钛金属材料的导电率较高,因此,将屏蔽导线9与源漏极层17同层且同材料设置,还能加速静电荷的释放,优化显示面板的抗静电能力。
[0054]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反射金属块8与栅极层16同层且同采用钼金属材料形成,屏蔽导线9与源漏极层17同层且同采用钛铝钛金属材料形成时,发明人还对反射金属块8和屏蔽导线9对光线的反射率进行了仿真测试,如图7所示,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反射金属块和屏蔽导线在不同视角下的光线反射率的仿真示意图,可见,在不同视角下,反射金属块8和屏蔽导线9对光线的反射率差异较小,因此,在显示面板处于息屏状态时,反射金属块8和屏蔽导线9所在区域内呈现的颜色相近,优化了显示面板的一体黑效果。
[0055] 可选地,如图8所示,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反射金属块的排布示意图,相邻两个反射金属块8之间的水平间距为L1,5μm≤L1≤100μm,例如,L1可以为10μm或50μm。通过将L1的最小值设置为5μm,可以避免反射金属块8分布地过于密集,以更好地对褶皱的蔓延进行阻隔,而通过进一步将L1的最大值设置为100μm,可以避免反射金属块8分布地过于稀疏,避免相邻反射金属块8之间的间隙过大,从而弱化反射金属块8和间隙所在区域处的封装胶4的烧结程度差异。
[0056]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反射金属块8之间的水平间距相等,也就是说,反射金属块8在封装区3内均匀排布,从而提高各个区域反射金属块8对激光的反射均匀性,进而提高封装胶4的烧结均匀性。
[0057] 可选地,结合图5所示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请再次参见图8,反射金属块8在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上错位排列,其中,第二方向为反射金属块8所在封装区3的延伸方向,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基于该种排布方式,既避免了反射金属块8在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上连续地对齐排布,进一步阻隔了褶皱的蔓延,还避免了反射金属块8之间的间隙在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上连续延伸,避免出现大面积区域内无激光反射,提高了激光的反射均匀性。
[0058] 可选地,如图9所示,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反射金属块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反射金属块8还可包括开口20,用以更好地分散烧结产生的应力,避免反射金属块8在应力的作用下发生翘曲。
[0059] 可选地,如图10和图11所示,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无机绝缘层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沿B1-B2方向的剖视图,反射金属块8与封装胶4之间设有无机绝缘层21;无机绝缘层21中设置有过孔22,部分封装胶4填充在过孔22内。由于封装胶4与无机材料的粘附性较高,如此设置,增大了封装胶4与无机绝缘层21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封装胶4与无机绝缘层21的粘附效果,提高了封装性能。
[0060]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见图10和图11,过孔22包括:第一过孔23,反射金属块8包括开口20,第一过孔23位于反射金属块8的开口20内,并且,第一过孔23可在开口20内均匀分布;和/或,第二过孔24,第二过孔24位于相邻两个反射金属块8之间的间隙内。由于封装胶4与无机材料之间的粘附性高于封装胶4与金属材料之间的粘附性,因此,通过将第一过孔23设于反射金属块8的开口20内,以及将第二过孔24设于相邻两个反射金属块8之间的间隙内,当封装胶4填充在第一过孔23和第二过孔24内时,能够避免封装胶4与反射金属块8直接接触,提高封装胶4的封装性能。
[0061] 进一步地,如图12和图13所示,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无机绝缘层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沿C1-C2方向的剖视图,第二过孔24为条形孔,第二过孔24沿着相邻两个反射金属块8之间的间隙延伸,此时,更多的封装胶4填充在第二过孔24内,更大程度地提高了封装胶4与无机绝缘层21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优化了封装胶4的封装性能。
[0062] 可选地,如图14和图15所示,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无机绝缘层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无机绝缘层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无机绝缘层21包括第一绝缘层25和第二绝缘层26,第一绝缘层25位于封装胶4与第二绝缘层26之间,具体地,第一绝缘层25为源漏极层17与栅极层16之间的绝缘层,第二绝缘层26为栅极层16与有源层15之间的绝缘层;请再次参见图14,第一过孔23设于第一绝缘层25,第二过孔24贯穿第一绝缘层25并延伸至第二绝缘层26,此时,第二过孔24具有更大的深度,从而使得第二过孔24内能够填充更多的封装胶4,提高封装胶4与无机绝缘层21之间的粘附力;或,请再次参见图15,第二过孔24设于第一绝缘层25,第一过孔23贯穿第一绝缘层25并延伸至第二绝缘层26,此时,第一过孔23具有更大的深度,从而使得第一过孔23内能够填充更多的封装胶4,提高封装胶4与无机绝缘层21之间的粘附力。
[0063] 可选地,如图16所示,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过孔的设置位置示意图,反射金属块8包括第二反射金属块27和第三反射金属块28,第二反射金属块27的面积大于第三反射金属块28的面积,第二反射金属块27包括开口20,第一过孔23位于第二反射金属块27的开口20内。由于第二反射金属块27面积更大,因此,第二反射金属块27所受的烧结应力也更大,且出现褶皱时褶皱的延伸路径也较长,因此,通过在第二反射金属块27上设置开口20,既可以利用开口20有效分散应力,还可以利用开口阻隔褶皱在第二反射金属块27内的进一步蔓延。
[0064] 进一步地,为提高第二反射金属块27、第三反射金属块28形状的设置灵活性,请再次参见图16,第二反射金属块27与第三反射金属块28的形状均为矩形;或,如图17所示,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反射金属块的结构示意图,第二反射金属块27的形状为六边形,第三反射金属块28的形状为矩形。
[0065] 或者,请再次参见图8,多个反射金属块8的形状相同,且多个反射金属块8的面积相同,例如,反射金属块8为大小相同的矩形结构。此时,每个反射金属块8对激光反射程度的均一,提高了封装胶4不同区域处的烧结均匀性。
[0066] 可选地,如图18所示,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反射金属块8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显示区1的至少部分边缘为非直线边缘29,此时,显示面板的形状为异形,例如,显示面板可为圆角矩形显示面板;反射金属块8包括与非直线边缘29相邻设置的多个第四反射金属块30,第四反射金属块30为条状结构,且第四反射金属块30沿着非直线边缘29延伸,从而使得第四反射金属块30的形状与显示面板的形状更加匹配,有利于第四反射金属块30在所在区域的合理设置,从而有效提高该区域对激光的反射效果。
[0067]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见图18,沿非直线型边缘指向显示面板的中心点O的方向,第四反射金属块30错位排列,也就是说,第四反射金属块30呈交错断开式排布,既避免了第四反射金属块30在该方向上对齐排布,有效阻隔了褶皱的蔓延,还避免了反射金属块8之间的间隙在该方向上连续延伸,避免出现较大面积的区域无激光反射,提高了不同区域的激光反射均匀性。
[0068]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见图18,相邻两个第四反射金属块30之间的间距为L2,5μm≤L2≤100μm,例如,L2为10μm或50μm。通过将L2的最小值设置为5μm,可以避免第四反射金属块30分布地过于密集,以更好地对褶皱的蔓延进行阻隔,而通过进一步将L2的最大值设置为100μm,可以避免第四反射金属块30分布地过于稀疏,避免相邻第四反射金属块30之间的间隙过大,从而弱化第四反射金属块30和间隙所在区域处的封装胶4的烧结程度差异。
[0069]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9所示,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垫层金属的结构示意图,非显示区2包括芯片绑定区域31,封装区3包括第一封装区32和第二封装区33,第一封装区32位于显示区1和芯片绑定区域之间,且第一封装区32内设有连接在数据线和驱动芯片IC之间的扇出走线34;垫层金属7包括位于第一封装区32的第一垫层金属35和位于第二封装区33的第二垫层金属36,其中,第一封装区32内的扇出走线34复用为第一垫层金属35,仅令第二垫层金属36包括多个反射金属块8。
[0070] 由于第一垫层金属35与扇出走线34进行复用,因此,在该种设置方式下,通过保留第一垫层金属35的原有结构,无需将其分割成多个独立的反射金属块8,能够避免对扇出走线34的结构造成影响,进而避免对数据信号的传输造成影响。
[0071]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各个实施方式,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
[0072]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如图20所示,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100。其中,显示面板100的具体结构已经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当然,图20所示的显示装置仅仅为示意说明,该显示装置可以是例如手机、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电纸书或电视机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
[0073]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100,因此,采用该显示装置,不仅能有效提高显示装置的抗静电能力,降低垫层金属7被静电击伤而出现褶皱的风险,而且,当垫层金属7出现褶皱时,还能对褶皱的延伸进行有效阻隔,提高垫层金属7的稳固性,降低了由垫层金属7脱落而导致的外界水氧渗入的风险。
[007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0075]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