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祛痘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0786911.7

文献号 : CN111803599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王淑伟

申请人 : 高静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祛痘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浙贝母110~130份,连翘75~85份,天花粉90~110份,煅石膏75~85份,生地榆75~85份,白英75~85份,滑石85~95份,白矾8~12份,白及75~85份,薏苡仁85~95份。还公开了该祛痘中药组合物通过煮提浓缩得到浸膏,配以酸奶或茶水调膏得到了一种祛痘中药制剂。本发明采用中草药进行调膏,外敷于患处,对人体安全无毒副作用。利用各种药物的协同增效作用,达到清热解毒、祛痘祛斑、调节内分泌的作用。相对传统西药,价格低廉,极大的降低了患者的治疗成本。相对于内服中药制剂,更加安全、见效快。

权利要求 :

1.一种祛痘外用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浙贝母 110 130份,连翘 75 85份,天花粉 90 110份,煅石膏 75 85份,生地榆 75 85~ ~ ~ ~ ~

份,白英 75 85份,滑石 85 95份,白矾 8 12份,白及75 85份,薏苡仁 85 95份。

~ ~ ~ ~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痘外用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成:

浙贝母 120份,连翘 80份,天花粉 100份,煅石膏 80份,生地榆 80份,白英 80份,滑石 90份,白矾 10份,白及80份,薏苡仁 90份。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祛痘外用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祛痘外用中药膏剂中的应用。

4.一种祛痘外用中药膏剂,其特征在于:以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祛痘外用中药组合物为有效成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祛痘外用中药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祛痘外用中药膏剂还包括辅料,所述辅料为茶水或酸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祛痘外用中药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祛痘外用中药膏剂由以下方法制备:

(1)将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祛痘外用中药组合物按重量分数称重、磨粉,然后混合均匀得中药粉;

(2)将步骤(1)得到的中药粉用冷水浸泡30 60min,然后在100℃下进行煎煮30 60min,~ ~

过滤后得到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使其在50℃下检测时相对密度为1.2 1.3,得到浸膏;

~

(3)向步骤(2)得到的浸膏中加入酸奶或茶水,不断搅拌调膏,混合均匀得到祛痘外用中药膏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祛痘外用中药膏剂,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祛痘外用中药组合物磨粉至60 100目。

~

说明书 :

一种祛痘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祛痘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0002] 粉刺俗称青春痘,是青少年高发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部分青壮年也有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为止确切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内分泌失调、感
染、遗传、免疫、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等有关,西医并无特效治疗方法。西医治疗青春痘多采
用抗生素、维A酸类、雌性激素、皮质类固醇激素、维生素、雄性激素拮抗剂等药物内服或外
用进行治疗,经肝肾代谢,加重了肝肾的负担,停药易复发。
[0003] 寻求安全、有效的祛痘组合物已进行了很多年,现有技术中也公开了一些祛痘组合物的组成,但都含有化学成分,对人体存在潜在危害且易复发;或者含有植物提取物,成
本高。而中医博大精深,通过配制中草药祛痘,可以有效根除并且纯中药制剂安全、成本低。
申请号为201710205298.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祛痘美颜的中药制剂,将桑叶、桑皮、黄芩、浙
贝母、茯苓、蛇床子、地肤子、白鲜皮等13味原料药均匀混合后,按常规方法煎煮滤过,经净
化、浓缩、按计量灌装灭菌后制得,内服调理。但是不同人群对内服中药容易造成不良反应,
并且治疗效果一般、见效慢。所以需要根据青春痘的特点配制一种可以外用的中药制剂,祛
痘效果好、安全无副作用,成本低、见效快。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祛痘效果好、安全无副作用,成本低、见效快,能够有效根除皮肤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的祛痘中药制剂。
[0005]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祛痘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
[0007] 浙贝母110~130份,连翘75~85份,天花粉90~110份,煅石膏75~85份,生地榆 75~85份,白英75~85份,滑石85~95份,白矾8~12份,白及75~85份,薏苡仁85~95 份。
[0008] 作为优选,所述祛痘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
[0009] 浙贝母120份,连翘80份,天花粉100份,煅石膏80份,生地榆80份,白英80 份,滑石90份,白矾10份,白及80份,薏苡仁90份。
[0010]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上述祛痘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祛痘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0011]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祛痘中药制剂,以上述祛痘中药组合物为有效成分。
[0012] 作为优选,所述祛痘中药制剂还包括辅料,所述辅料为淀粉、糊精、水或酸奶中的一种。
[0013] 作为优选,所述祛痘中药制剂的剂型包括膏剂、胶囊、丸剂或片剂。
[0014] 作为优选,所述膏剂由以下方法制备:
[0015] (1)将上述的祛痘中药组合物按重量分数称重、磨粉,然后混合均匀得中药粉;
[0016] (2)将步骤(1)得到的中药粉用冷水浸泡30~60min,然后在100℃下进行煮提 30~60min,过滤后得到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1.3(50℃下测)得到浸膏;
[0017] (3)向步骤(2)得到的浸膏中加入酸奶或茶水,不断搅拌调膏,混合均匀得到祛痘中药制剂。
[0018] 作为优选,步骤(1)中,祛痘中药组合物磨粉至60~100目。
[0019] 作为优选,步骤(3)中,浸膏与酸奶的质量比为(3~5):1,浸膏与茶水的质量比为 (5~10):1。
[0020] 作为优选,步骤(3)中,所述茶水为绿茶水。
[0021] 上述膏剂的用法:使用消毒棉棒或刷子将本发明的祛痘中药制剂涂抹于患处或者直接将步骤(2)得到的浸膏涂抹于患处,每天涂抹一次,每次四十分钟。
[0022] 本发明的膏剂除了直接在患处涂抹外,为了保持涂覆后膏剂的湿润性,可以将干面膜浸泡去离子水或绿茶水后,敷在涂抹的膏剂上,以减缓膏剂的干燥速度,保持长时间的
湿润性。
[002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24] 1.本发明采用中草药配以酸奶调膏,外敷于患处,对人体安全无毒副作用,吸收性能好。利用各种药物的协同增效作用,达到化痰散结、清热解毒、祛痘祛斑、调节内分泌的作
用。
[0025] 2.本发明相对传统西药,价格低廉,极大的降低了患者的治疗成本。相对于内服中药制剂,无毒无害更加安全、使用方便见效快。
[0026] 3.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易得,价格低廉。

附图说明

[0027] 图1为部分患者使用本发明的祛痘中药制剂前后对比照片,(a)和(b)为使用前的照片,(c)和(d)为使用中的照片,(e)和(f)为使用后的照片。
[0028] 图2为部分患者使用本发明的祛痘中药制剂第一天到第六天的照片。
[0029] 图3为部分患者使用本发明的祛痘中药制剂前后对比照片,(a)和(b)为使用前的照片,(c)为使用后的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
理解的相同含义。
[0031] 正如背景技术所述,现有的祛痘组合物一般添加化学物质或植物提取物,成本较高,对人体不安全。纯中药祛痘制剂内服可能引起不良反应,也存在一定安全问题。所以需
要能够外用,安全无副作用的纯中药祛痘制剂。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祛痘中药制剂,通
过将浙贝母、连翘、天花粉、煅石膏、生地榆、白英、滑石、白矾、白及、薏苡仁磨粉,配以酸奶
调膏,敷于患处,对人体安全无毒副作用,吸收性能好,见效快。
[0032] 中医认为青春痘病因离不开火毒、湿热、痰瘀几类,患者或素体阳热偏盛、肺经蕴热,或过食肥甘辛辣厚味,或脾虚运化失常,湿浊内停,郁久化热、热灼津液,煎炼成痰,湿热
痰瘀,凝滞肌肤而发。根据上述青春痘的成因,本发明以化痰散结为主,辅以消痈排脓、清热
解毒,使脾之运化复常,痰湿生化无源。在该治则下,发明人对原料药进行了筛选,最终得到
本发明的优选组方:
[0033] 浙贝母120份,连翘80份,天花粉100份,煅石膏80份,生地榆80份,白英80 份,滑石90份,白矾10份,白及80份,薏苡仁90份。
[0034] 本发明以浙贝母清热化痰,散结解毒为君药;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天花粉既能清热泻火解毒又能消肿排脓疗疮为臣药;生地榆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白英清热利湿,解
毒消肿;白矾燥湿止痒,解毒杀虫;滑石祛湿敛疮,清热利湿,泻火解毒;煅石膏清热泻火,收
湿敛疮生肌;白及消肿生肌共为佐药。薏苡仁清热排脓、解毒散结、调和诸药为使药。同时,
薏苡仁健脾渗湿,并能减轻苦寒药物伤脾碍胃之弊。君臣佐使,诸药协调,相辅相成,协同增
效。
[0035] 为了证明本发明各原料之间的协同作用,发明人进行了以下抑菌试验:
[0036] 1.抑菌浓度实验
[0037] (1)药液制备:将浙贝母、连翘、天花粉、煅石膏、生地榆、白英、滑石、白矾、白及、薏苡仁按照120:80:100:80:80:80:90:10:80:90的质量比称取、磨成粉混合均匀,并用生理盐
水分别稀释至浓度为50%、25%、10%、5%、1%、0.5%、0.25%、0.1%。
[0038] (2)菌悬液制备及接种:改良GAM琼脂培养基115℃高压灭菌15min后加入5%羊血,倾倒在平板培养皿内,以此用作冻干菌株的复苏平板。利用平板划线法将痤疮丙酸杆菌冻
干菌株(ATCC11827,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接种至平板内,37℃厌氧培养72h后,挑取单个生
8
长的菌落至改良GAM肉汤培养基,稀释调整为1.0×l0CFU/mL。
[0039] 其中,改良GAM琼脂培养基购自青岛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0040] 改良GAM肉汤培养基购自青岛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0041] (3)菌液制备:用改良GAM肉汤培养稀释100倍的菌悬液,使其最终菌浓度为 6
l0CFU/mL。
[0042] (4)培养及结果判读:在微孔中加入菌液100μL和药液100μL,同时设不加菌的阴性对照和不加药液的正常生长对照,每种药做3个平行,取平均值。置37℃厌氧孵育, 48h后观
察结果。采用肉眼判断有无浑浊,采用直接法读取数据。结果判断的前提是生长对照良好,
空白对照无菌生长清晰,其它孔随药物浓度梯度升高而菌的生长受到抑制,抑菌试验结果
见表1,其中“+”代表有菌生长,“—”代表无菌生长。
[0043] 表1抑菌结果
[0044]
[0045] 由表1可知,本发明的祛痘组合物浓度大于或等于1%时,可有效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
[0046] 2.抑菌圈实验
[0047] (1)药液制备:将组合物1~组合物19分别磨粉后取混合均匀,取等质量的粉末用生理盐水稀释成试验浓度1%,将组合物20磨粉后取混合均匀,用冷水浸泡30min,然后在
100℃下进行煮提30min,过滤后得到提取液,将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0℃下测)得
到浸膏,取与组合物1等质量的浸膏用生理盐水稀释成试验浓度1%。
[0048] (2)实验:采用纸片扩散法(参考吕品等,富血小板血浆对痤疮丙酸杆菌的体外抑菌实验研究),改良GAM琼脂培养基115℃高压灭菌15min后加入5%羊血,倾倒在平板培养皿
内,以此用作冻干菌株的复苏平板。利用平板划线法将痤疮丙酸杆菌冻干菌株(ATCC 
11827,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接种至平板内,37℃厌氧培养72h后,挑取单个生长的菌落至
改良GAM肉汤培养基,使菌体浓度约达到5.3‑6.5g/L得到菌悬液。将改良GAM琼脂培养基加
热融化,无菌操作吸取培养基并倒平板,将菌悬液取100μL涂布于相应带有培养基的平板。
将各组药液滴至干燥且灭菌的圆形滤纸片(d=6.0mm),5μL/片,以等量清水为对照组。贴于
每块平板中。纸片间距约24mm,距平皿边缘约15mm。涂布有痤疮丙酸杆菌的平板37℃厌氧培
养72h。每组3个平行,测量抑菌圈直径,取平均值,结果如表 2所示。
[0049] 表2抑菌圈试验结果
[0050]
[0051]
[0052] 表中,抑菌圈直径=测量直径的平均数‑6.0mm。表中数据为抑菌圈平均值,单位为 mm,0表示无抑菌圈,滤纸片的直径为6.0mm。抑菌圈直径大于20mm,则视为高度敏感;小于
20mm而大于10mm,可被视为中度敏感;小于10mm,则被视为低度敏感,无抑菌圈产生时则被
视为耐药。由表1可知,组合物20抑菌效果最好,高度敏感。组合物11、组合物16~19对于痤
疮丙酸杆菌也高度敏感。组合物11的抑菌效果好于组合物1~10以及组合物12~15,表明组
合物中各原料之间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由于制备方法影响组合物的效果,发明人通过抑
菌圈实验得出效果最好的原料药配比,再通过使用不同方法处理原料药,得到抑菌效果最
佳的制备方法。由表2可知,组合物20:当浙贝母、连翘、天花粉、煅石膏、生地榆、白英、滑石、
白矾、白及、薏苡仁的质量比为 120:80:100:80:80:80:90:10:80:90时,通过煮提得到的浸
膏抑菌效果最佳。
[0053] 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0054]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均为本领域常规的试验材料,均可通过商业渠道购买得到。
[0055] 实施例1
[0056] (1)称取浙贝母12g,连翘8g,天花粉10g,煅石膏8g,生地榆8g,白英8g,滑石9g,白矾1g,白及8g,薏苡仁9g;然后将各原料粉碎研磨成60~100目的颗粒,混合均匀得中药粉;
[0057] (2)将步骤(1)得到的中药粉用冷水浸泡45min,然后在100℃下进行煮提45min,过滤后得到提取液,将提取液采用旋转蒸发,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6(50℃下测)得到浸膏。
[0058] (3)向步骤(2)得到的浸膏中加入20g酸奶,不断搅拌调膏,混合均匀得到祛痘中药制剂。
[0059] 实施例2
[0060] (1)称取浙贝母11g,连翘8.5g,天花粉9g,煅石膏8.5g,生地榆7.5g,白英8.5g,滑石8.5g,白矾0.8g,白及8.5g,薏苡仁8.5g;然后将各原料粉碎研磨成60~100目的颗粒,混
合均匀得中药粉;
[0061] (2)将步骤(1)得到的中药粉用冷水浸泡30min,然后在100℃下进行煮提60min,过滤后得到提取液,将提取液采用旋转蒸发,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0℃下测)得到浸膏。
[0062] (3)向步骤(2)得到的浸膏中加入16g绿茶水,不断搅拌调膏,混合均匀得到祛痘中药制剂。
[0063] 实施例3
[0064] (1)称取浙贝母13g,连翘7.5g,天花粉11g,煅石膏7.5g,生地榆8.5g,白英7.5g,滑石7.5g,白矾1.2g,白及7.5g,薏苡仁9.5g;然后将各原料粉碎研磨成60~100目的颗粒,混
合均匀得中药粉;
[0065] (2)将步骤(1)得到的中药粉用冷水浸泡60min,然后在100℃下进行煮提30min,过滤后得到提取液,将提取液采用旋转蒸发,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0℃下测)得到浸膏。
[0066] (3)向步骤(2)得到的浸膏中加入9.2g浓绿茶水,不断搅拌调膏,混合均匀得到祛痘中药制剂。
[0067] 试验例1产品安全性评价(人体皮肤斑贴实验)
[0068] 试验品:实施例1~3;受试人群数目:30人,女性;年龄:12~30岁之间;健康状况:受试者皮肤健康,无皮肤病过敏史,符合受试者志愿入选标准。分组:3组,每组10 人,平均
年龄24.6岁。
[0069] 斑贴方法:选用合格的斑试器,以封闭式斑贴实验方式,将受试物约0.020g~0.025g 滴于斑试器内,外用专用胶带贴覆于受试者背部,24小时后去除受试物,分别去除
后0.5、6、12、24、48小时观察皮肤反应,按照《化妆品卫生规范》中皮肤反应分级标准记录其
结果。
[0070] 实验结果:人体皮肤斑贴试验结果显示:各组受试者通过实施例1~3制备的祛痘中药制剂的斑贴试验,在0.5、6、12、24、48小时观察皮肤反应,其中0例出现皮肤不良反应,
说明祛痘中药制剂使用安全。
[0071] 试验例2青春痘治疗病例
[0072] 病例选择:主要发生于面部、下颌、额头处、上胸及背部皮脂腺发达部位,皮损为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伴有皮脂溢出,反复发生青春痘的患者。试验人数60人,分为3组,
每组20人。将实施例1~3制备的祛痘中药制剂敷于患处,每天1次,每次敷 40min。使用祛痘
中药制剂期间忌食辛辣、高蛋白、高脂肪、高糖食物。试验结果见表2。
[0073] 效果判定标准
[0074] 基本痊愈:治疗前后皮损总数减少≥90%;
[0075] 显效:治疗前后皮损总数减少60%~89%;
[0076] 有效:治疗前后皮损总数减少20%~59%;
[0077] 无效:治疗前后皮损总数减少<20%;
[0078] 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0079] 表2效果
[0080]
[0081]
[0082] 由表2可知,本发明中药制剂在治疗患者的青春痘时均取得显著的效果,总有效率达到96%以上,绝大部分患者的青春痘逐渐消失而痊愈,疗效显著。
[0083] 由图1~3可以看到,部分患者在使用本发明中药制剂后,青春痘逐渐消失而痊愈,疗效显著。图2为患者的面部在使用本发明中药制剂从第一天至第六天的照片对比,使用本
发明中药制剂六天,面部的青春痘已得到有效改善。
[0084] 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发明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非
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应当理解,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
或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也应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