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动信号传输线缆用连接器及其壳结构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2010242595.7

文献号 : CN111834793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西本宪一和田光司

申请人 :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差动信号传输线缆用连接器及其壳结构,所述壳结构中,无需使用特别的新增部件而能够封堵在连接器的内壳体、内部电线以及外部导体之间可能产生的空洞。壳结构(100)具备:主体部(120),其具有规定长度,为金属制成且呈筒状;以及压紧部(130),其具有形成于所述主体部(120)的一端的切口(131)。

权利要求 :

1.一种差动信号传输线缆用连接器的壳结构,其具备:主体部,其具有规定长度,为金属制成且呈圆筒状;以及压紧部,其具有呈V字状打开地形成于圆筒状的所述主体部的一端的切口,在相对于所述壳结构插入了所述差动信号传输线缆的情况下,在所述压紧部的径向内侧夹设有差动信号传输线缆的编织线的状态下进行压紧处理时,所述压紧部从压紧处理前的圆筒形状变形为圆锥台形状,所述压紧部与插入在其内侧的所述编织线紧密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动信号传输线缆用连接器的壳结构,其中,在相对于所述壳结构插入了所述差动信号传输线缆的情况下,在所述压紧部处,在所述编织线的径向内侧进一步夹设有套圈的状态下进行了压紧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动信号传输线缆用连接器的壳结构,其中,在所述压紧部,在与形成有所述切口的部位不同的位置处连接有压接所述差动信号传输线缆的压接筒。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差动信号传输线缆用连接器的壳结构,其中,

所述主体部由金属平板形成,所述主体部的接缝与所述切口连续。

5.一种差动信号传输线缆用连接器,其具有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差动信号传输线缆用连接器的壳结构。

说明书 :

差动信号传输线缆用连接器及其壳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差动信号传输线缆用连接器的壳结构,特别涉及用于传输高频率的差动信号的连接器的壳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图7是示出以往的差动信号传输线缆用连接器的壳结构700的一例的图,图7的(A)是现有例的壳结构700的俯视图,图7的(B)是用B‑B线剖切图7的(A)的壳结构700的剖视图。
如图7的(A)、图7的(B)所示,以往的壳结构700包括壳主体部710、连接器内壳体720以及差
动信号传输线缆730。
[0003] 壳主体部710是具有规定长度的金属制成且呈圆筒状的部件,由内壳体容纳部711和线缆容纳部712构成。在内壳体容纳部711的内部配置有连接器内壳体720。差动信号传输
线缆730具有一对以上的内部电线731,内部电线731的周围被铜箔732包围。铜箔732的周围
被编织线733包围。并且,在编织线733的周围覆盖有金属制成的套圈734,在套圈734的周围
折返有编织线733。在该状态下,差动信号传输线缆730被插入在壳主体部710的线缆容纳部
712中,内部电线731被导入连接器内壳体720内。
[0004] 此时,在壳主体部710内的内壳体容纳部711与线缆容纳部712的中间部分、和连接器内壳体720、内部电线731、编织线733及套圈734之间会产生空洞部740。由于存在该空洞
部740,当在差动信号传输线缆730中流过高频信号时,产生特性阻抗或回波损耗下降的问
题。
[0005] 以往,处于消除上述空洞部740或减少空洞部740带来的不良影响的目的,通过在内部电线731的外侧插入导体或绝缘体来调整内部电线731间的距离、或内部电线731与外
部导体(即壳主体部710及编织线733)之间的距离。
[0006] 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插头连接器结构,其中,用于差动信号传输的至少一对电线在扩宽部分处电线间的距离与带外装的线缆部分相比大幅度分离,在该部
位设置有为了缩小电线对间的距离而施加压力的套筒。
[0007] 现有技术文献
[0008]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8‑5089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9]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10]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插头连接器结构中,为了修正或调整内部的电线的距离,需要在内部的电线的外侧插入新增部件。
[0011]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差动信号传输线缆用连接器的壳结构,在差动信号传输线缆用连接器中,无需使用特别的新增部件而能够封堵连接器的内壳体、内部电线以及外部
导体之间可能产生的空洞。
[0012]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3] 本发明是一种差动信号传输线缆用连接器的壳结构,其具备:主体部,其具有规定长度,为金属制成且呈筒状;以及压紧部,其具有形成于所述主体部的一端的切口。
[0014]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特征在于,在相对于所述壳结构插入了所述差动信号传输线缆的情况下,在所述压紧部的径向内侧夹设有差动信号传输线缆的编织线的状态下
进行了压紧处理。
[0015]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特征在于,在相对于所述壳结构插入了所述差动信号传输线缆的情况下,在所述压紧部处,在所述编织线的径向内侧进一步夹设有套圈的状态
下进行了压紧处理。
[0016]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压紧部,在与形成有所述切口的部位不同的位置处连接有压接所述差动信号传输线缆的压接筒。
[0017]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由金属平板形成,所述主体部的接缝与所述切口连续。
[0018] 此外,本发明是具有上述任一方面的壳结构的差动信号传输线缆用连接器。
[0019] 发明效果
[0020] 根据本发明的差动信号传输线缆用连接器的壳结构,在将本壳结构用于差动信号传输线缆用的连接器的情况下,无需使用特别的新增部件而能够封堵连接器的内壳体、内
部电线以及外部导体之间可能产生的空洞。
[0021] 根据上述发明的一个方面,由于差动信号传输线缆的编织线夹设于可能产生在壳的压紧部的径向内侧的空洞,因此能够使压紧部的高频性能稳定。
[0022] 根据上述发明的一个方面,能够机械地保护差动信号传输线缆的内部电线不受压紧处理时的机械压力以及使用本壳结构时的温度变化的影响,并且能够使外部导体、即编
织线与本壳结构的主体部的导通性能稳定。
[0023]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能够将差动信号传输线缆容易地插入本壳结构的主体部,并且能够与本壳结构牢固地连接。
[0024]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壳结构的制造变得容易,能够降低制造费用。
[0025] 根据上述差动信号传输线缆用连接器的发明,无需使用特别的新增部件而能够封堵连接器的内壳体、内部电线以及外部导体之间可能产生的空洞。

附图说明

[0026]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差动信号传输线缆用连接器的壳结构所包括的壳110的外观立体图。
[0027] 图2是将包括图1的壳110的本实施方式的壳结构100分解的外观立体图。
[0028] 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壳结构100的组装工序的图,图3的(A)是示出将线缆外皮340从差动信号传输线缆300局部剥离的状态的图,图3的(B)是示出将编织线330折返到线
缆外皮340上的状态的图,图3的(C)是示出将内部电线310的包覆部去除后的状态的图,图3
的(D)是示出在导体311连接了触头400的状态的图,图3的(E)是示出安装了套圈500的状态
的图,图3的(F)是示出将触头400和内部电线310插入至内壳体200中的状态的图,图3的(G)
是示出将编织线330向套圈500的周围再次折返的状态的图。
[0029] 图4的(A)是将差动信号传输线缆300插入至壳110中的、压紧处理前的立体图,图4的(B)是图4的(A)的壳结构100的组装体的俯视图,图4的(C)是图4的(A)的壳结构100的组
装体的侧视图,图4的(D)是沿图4的(B)中的D‑D线的剖视图。
[0030] 图5的(A)是将差动信号传输线缆300插入至壳110中并进行了压紧处理后的立体图,图5的(B)是图5的(A)的压紧处理后的壳结构100的组装体的俯视图,图5的(C)是图5的
(A)的压紧处理后的壳结构100的组装体的侧视图,图5的(D)是沿图5的(B)中的D‑D线的剖
视图。
[0031] 图6是通过比较示出使用了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差动信号传输线缆用连接器的壳结构100的连接器的情况与采用了以往的差动信号传输线缆用连接器的壳结构的情况下的性
能的图,图6的(A)是表示特性阻抗的变化的图,图6的(B)是表示回波损耗的变化的图。在图
6的(A)和图6的(B)中,实线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组装方法,点划线表示以往的组装方法。
[0032] 图7是示出以往的差动信号传输线缆用连接器的壳结构700的一例的图,图7的(A)是俯视图,图7的(B)是用图7的(A)的B‑B线剖切的剖视图。
[0033] 标号说明
[0034] 100:壳结构;
[0035] 110:壳;
[0036] 120:主体部;
[0037] 121:内壳体容纳部;
[0038] 123:接缝;
[0039] 130:压紧部;
[0040] 132:线缆容纳口;
[0041] 133:对置边;
[0042] 140:压接筒部;
[0043] 141:连接部;
[0044] 142:编织部筒;
[0045] 142A:编织部筒底部;
[0046] 142B:编织部把持片;
[0047] 143:包覆部筒;
[0048] 143A:包覆部筒底部;
[0049] 143B:包覆部把持片;
[0050] 144:连接部;
[0051] 200:内壳体;
[0052] 210:通路;
[0053] 211:内部电线容纳通路;
[0054] 212:触头容纳通路;
[0055] 300:差动信号传输线缆;
[0056] 310:内部电线;
[0057] 311:导体;
[0058] 320:铜箔;
[0059] 330:编织线;
[0060] 340:线缆外皮;
[0061] 400:触头;
[0062] 500:套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63]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差动信号传输线缆用连接器的壳结构。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差动信号传输线缆用连接器的壳结构所包括的壳110的外观立体图。另
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壳110的方向延伸称为长度方向,将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称为径
向。此外,在图1中,将壳110安装至差动信号传输线缆用的连接器的一侧、即纸面左侧称为
长度方向前方,相反地,将连接差动信号传输线缆的一侧、即纸面右侧称为长度方向后方。
[0064] 如图1所示,壳体110由筒状的主体部120、形成于主体部120的长度方向后方侧的压紧部130、进一步形成于压紧部130的长度方向后方侧的压接筒部140构成。主体部120是
在长度方向上具有规定长度、在径向上具有规定粗细的中空部件,在设置压紧部130的长度
方向相反侧、即长度方向前方侧设置有内壳体容纳部121,能够容纳差动信号传输线缆用连
接器(未图示)的内壳体。另外,如后所述,内壳体从压紧部130侧插入。该主体部120这样形
成:将金属平板卷成圆筒形,在与长度方向大致平行的接缝123处将金属平板的两端彼此连
接。
[0065] 压紧部130形成在主体部120的长度方向后方侧的一端,构成线缆容纳口132。压紧部130具有切口131。该切口131与上述主体部120的接缝123连续,成为以与接缝123的连接
点为顶点且两个对置边133呈V字状打开的形状。在压紧部130通过后述的压紧处理而被压
紧时,这两个对置边133成为彼此平行的位置关系,彼此接合。
[0066] 压接筒部140从压紧部130的与形成有切口131的部位不同的位置、例如相对于切口131在径向上对置的位置向长度方向后方延伸设置,压接筒部140构成为包括:从压紧部
130的长度方向后方侧的端部延伸设置的窄幅的第一连接部141(参照图4的(D))、与第一连
接部141连接的编织部筒142、包覆部筒143、以及连接编织部筒142与包覆部筒143的窄幅的
第二连接部144(参照图4的(D))。
[0067] 第一连接部141从压紧部130的长度方向后方侧的端部的、相对于形成有切口131的部分在径向上对置的部位朝向长度方向后方延伸设置,在第一连接部141还连接有编织
部筒142。编织部筒142包括:编织部筒底部142A,其长度方向前方侧与第一连接部141连接;
以及一对编织部把持片142B、142B,其从编织部筒底部142A沿着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对
称地延伸,在这些编织部把持片142B、142B之间能够容纳差动信号传输线缆的去除了线缆
外皮的编织线部分。另外,一对编织部把持片142B、142B的沿着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
的长度只要能够把持差动信号传输线缆的编织线部分,则可以是彼此相等的长度,也可以
是不同的长度。
[0068] 在编织部筒142的编织部筒底部142A,在长度方向后方侧延伸设置有第二连接部144,在第二连接部144的长度方向后方侧连接有包覆部筒143。包覆部筒143包括:包覆部筒
底部143A,其长度方向前方侧与第二连接部144连接;以及一对包覆部把持片143B、143B,其
从包覆部筒底部143A沿着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对称地延伸,在这些包覆部把持片143B、
143B之间能够容纳差动信号传输线缆的未去除线缆外皮的部分。另外,与上述的编织部把
持片142B、142B同样地,关于一对包覆部把持片143B、143B的沿着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延
伸的长度,只要能够把持差动信号传输线缆的线缆外皮,则可以是彼此相等的长度,也可以
是不同的长度。
[0069] 图2是将包括图1的壳110的本实施方式的壳结构100分解的外观立体图。如图2所示,除了上述壳110之外,壳结构100还包括内壳体200、差动信号传输线缆300、触头400以及
套圈500。
[0070] 内壳体200构成为:在能够插入壳110的主体部120中的、在长度方向上具有规定长度、径向的大小的圆柱状绝缘体上,形成有与长度方向平行的四个通路210。各个通路210由
内部电线容纳通路211和触头容纳通路212构成,各个通路210的径向外侧与外部连通,能够
将后述的触头和与其连接的内部电线从径向外侧或长度方向后方插入至该通路210中。另
外,通路210的径向外侧也可以不与外部连通,在这种情况下,触头和与其连接的内部电线
从内壳体200的长度方向后方侧插入至通路210内。另外,通路210的数量也可以根据与该壳
结构100连接的差动信号传输线缆300的内部电线的数量而为2个或8个等。
[0071] 差动信号传输线缆300在本实施方式中包括2对、共计4根内部电线310。内部电线310在线缆内部彼此捻合,内部电线310整体的周围被铜箔320包围(参照图3的(B)),保护捻
合的内部电线310不解开。铜箔320的外周被金属制成的编织线330包围,构成了相对于内部
电线310的外部导体。金属制的编织线330的周围由树脂制成的线缆外皮340包围。
[0072] 另外,如图2所示,在各个内部电线310的导体连接有触头400。触头400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接受对方连接器的阳触头的阴触头,但也可以是阳触头。所述内部电线310和触头
400分别容纳于上述内壳体200的内部电线容纳通路211和触头容纳通路212中。
[0073] 套圈500是在长度方向上具有规定长度的金属制成且中空的圆筒形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套圈500嵌入差动信号传输线缆300的铜箔320的周围、编织线330的径向内侧。另
外,关于该组装工序将在后面叙述。当差动信号传输线缆300插入壳体110、压紧部130被压
紧时,套圈500机械地保护位于比套圈500靠径向内侧处的内部电线310,同时提高了编织线
330与壳110之间的物理接触状态,提高了电导通状态。
[0074] 接着,参照图3~图5,对本实施方式的壳结构100的组装工序进行说明。如图3的(A)所示,在差动信号传输线缆300的线缆外皮340的、距线缆端规定长度的部分切入切口,
将线缆外皮340剥离。图3的(A)表示仅线缆外皮340被从差动信号传输线缆300剥离而内部
的编织线330能够视觉辨认的状态。
[0075] 接着,如图3的(B)所示,将露出的编织线330朝向长度方向后方向线缆外皮340的外侧折返。于是,比编织线330更靠径向内侧的铜箔320露出。将该铜箔320在距离线缆端规
定长度的部分切断,成为内部电线310露出的状态。
[0076] 接着,如图3的(C)所示,从线缆端以规定长度去除内部电线310的包覆部,使导体311露出。进而,如图3的(D)所示,相对于露出的导体311压接连接触头400。虽在此省略详细
的说明,但触头400包括收容对方连接器的阳触头的阴触头部分和由用于压接连接导体311
的把持片构成的连接部,在该把持片之间插入导体311,将把持片压紧而进行压接连接。
[0077] 接着,如图3的(E)所示,在铜箔320的周围安装套圈500。进而,如图3的(F)所示,将触头400及与触头400连接的内部电线310插入内壳体200中。具体而言,将触头400插入内壳
体200的触头容纳通路212中,将内部电线310插入内壳体200的内部电线容纳通路211中。
[0078] 接着,如图3的(G)所示,将向长度方向后方折返到线缆外皮340上的编织线330以覆盖套圈500的周围的方式再次向长度方向前方折返。由此,编织线330的前端部分到达内
壳体200的长度方向后端部分。
[0079] 接着,将在上述工序中组装的差动信号传输线缆300、内壳体200以及套圈500的组装体相对于壳110从长度方向后方朝向前方插入。另外,图4的(A)是将差动信号传输线缆
300插入壳110的、壳结构100的压紧处理前的立体图,图4的(B)是图4的(A)的壳结构100的
组装体的俯视图,图4的(C)是图4的(A)的壳结构100的组装体的侧视图,图4的(D)是沿图4
的(B)的D‑D线的剖视图。
[0080] 此时,壳110的设置有包覆部筒143、编织部筒142以及切口131的压紧部130分别处于压紧处理前的打开状态,因此能够容易地将差动信号传输线缆300、差动信号传输线缆
300的编织线330以及内壳体200插入至壳110中。通过该插入工序,与差动信号传输线缆300
连接的内壳体200位于壳体110的内壳体容纳部121内。此外,差动信号传输线缆300的线缆
外皮340位于壳110的包覆部筒143的一对包覆部把持片143B、143B之间,编织线330位于壳
110的编织部筒142的一对编织部把持片142B、142B之间。
[0081] 从图4的(D)可知,编织线330夹设在壳110的压紧部130、内壳体200、内部电线310以及套圈500之间,成为填充该部分的状态。
[0082] 接着,如图5所示,利用压接工具对壳110的压紧部130、编织部筒142、包覆部筒143进行压紧。另外,图5的(A)是将差动信号传输线缆300插入壳110并进行了压紧处理后的立
体图,图5的(B)是图5的(A)的压紧处理后的壳结构100的组装体的俯视图,图5的(C)是图5
的(A)的压紧处理后的壳结构100的组装体的侧视图,图5的(D)是沿图5的(B)的D‑D线的剖
视图。
[0083] 此时,壳110的压紧部130和编织部筒142在同一工序中同时被进行压紧处理。由此,压紧部130的切口131的两个对置边133在压紧处理前呈V字状打开,但在压紧处理后彼
此接触而成为闭合的状态。此外,由于进行了压紧处理,以使得呈V字状打开的对置边133彼
此接触,因此压紧部130从压紧处理前的圆筒形状变形为圆锥台形状(比较图4的(D)与图5
的(D))。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对置边133相互平行地接合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
以彼此上下重叠的方式进行压紧。此外,编织部筒142以两个编织部把持片142B彼此部分重
叠的方式收缩直径,从而内部的编织线330被牢固地把持。同样,包覆部筒143以两个包覆部
把持片143B彼此一部分重叠的方式收缩直径,从而插入到内部的线缆外皮340被牢固地把
持。
[0084] 通过该压紧处理,壳110的压紧部130收缩成圆锥台形状,与插入到其内侧的编织线330紧密接触,因此壳110的压紧部130、内壳体200、内部电线310以及套圈500之间成为被
编织线330占用的状态,成为几乎不残留空间的状态。
[0085] 由此,无需使用新增部件而能够保持内部电线310与壳110或编织线330这样的外部导体之间的距离、以及它们之间的电特性恒定。
[0086] 图6是通过比较而示出了使用了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差动信号传输线缆用连接器的壳110的连接器的情况与采用了以往的差动信号传输线缆用连接器的壳结构的情况下的性
能的图,图6的(A)表示特性阻抗的变化,图6的(B)表示回波损耗的变化。
[0087] 如图6的(A)所示,在将采用了本实施方式的壳结构100的差动信号传输线缆用的连接器的特性阻抗设计为100Ω的情况下,采用了本实施方式的壳110的连接器与采用了以
往的壳结构的连接器相比,特定阻抗得到了改善。此外,如图6的(B)所示,在采用了本实施
方式的壳结构100的连接器的情况下,例如在1GHz以上的高频下回波损耗与以往相比得到
了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