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显示装置及电子装置转让专利

申请号 : CN201910343363.8

文献号 : CN111862798B

文献日 :

基本信息:

PDF:

法律信息:

相似专利:

发明人 : 成蛟郑泽宽

申请人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第一框体、第二框体及柔性显示装置,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包括柔性屏及转动机构,所述柔性屏包括可折弯区域,所述转动机构设置有平行间隔的两个转动中心轴,所述转动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之间,所述柔性显示装置的柔性屏覆盖于所述第一框体及所述第二框体上,所述转动机构支撑于所述可折弯区域的背面,所述转动机构通过沿两个所述转动中心轴转动,所述可折弯区域随所述转动机构弯折,在所述柔性屏弯折的过程中,所述柔性屏的可折弯区域的屏体层位于所述柔性屏的中性层位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权利要求 :

1.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包括柔性屏及转动机构,所述柔性屏包括可折弯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支撑于所述可折弯区域的背面,所述转动机构设置有平行间隔的两个转动中心轴,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两个转动组件及位于两个所述转动组件之间的齿轮组件,每一转动组件包括支撑框及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框上的转动架,每一转动架上设置有啮合于所述齿轮组件的驱动齿轮,每一转动架包括转动连接于支撑框的转动件,以及连接于所述转动件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沿转动中心轴的方向延伸的连接板,所述驱动齿轮设置于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转动件的一端,所述转动机构通过沿两个所述转动中心轴转动,所述可折弯区域随所述转动机构弯折,在所述柔性屏弯折的过程中,所述柔性屏的可折弯区域的屏体层位于所述柔性屏的中性层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转动中心轴均为虚拟轴,两个所述虚拟轴均位于所述柔性屏的中性层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转动组件的支撑框与转动架之间的转动中心轴位于所述柔性屏的中性层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转动组件的转动架与对应的支撑框之间的转动中心轴与所述转动机构的两个转动中心轴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转动架的转动能带动驱动齿轮转动,以带动齿轮组件转动使另一转动架的驱动齿轮转动而带动所述另一转动架同步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件包括平行间隔的一对第一传动齿轮,以及位于一对第一传动齿轮之间的一对第二传动齿轮,一对第一传动齿轮分别啮合于一对转动组件的转动架的驱动齿轮,一对第二传动齿轮相互啮合,且一对第二传动齿轮分别啮合于一对第一传动齿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支撑框面朝所述齿轮组件的端面开设有四个轴孔,每一第一传动齿轮套接于第一转轴,每一第二传动齿轮套接于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及第二转轴相对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对应的轴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卡接、螺接或胶接于所述转动件;或者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转动件一体成型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轮是扇形齿轮,所述扇形齿轮设置于所述连接板面朝所述转动件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开设收容空间,所述转动件凸设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收容空间的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与所述收容空间之间的转动轴心线与所述支撑框与所述转动架之间的转动中心轴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空间内设置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相对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收容空间相对的两个内壁,所述转动件定位于所述定位杆。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相对的两端向内凸设两个连接块,两个转动组件的支撑框分别开设连接口,两个连接块收容并连接于两个连接口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屏的可折弯区域弯曲时,所述可折弯区域的横截面呈U形或水滴形。

14.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框体、第二框体及柔性显示装置,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包括柔性屏及转动机构,所述柔性屏包括可折弯区域,所述转动机构设置有平行间隔的两个转动中心轴,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两个转动组件,每一转动组件包括支撑框及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框上的转动架,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位于两个所述转动组件之间的齿轮组件,每一转动架上设置有啮合于所述齿轮组件的驱动齿轮,每一转动架包括转动连接于支撑框的转动件,以及连接于所述转动件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沿转动中心轴的方向延伸的连接板,所述驱动齿轮设置于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转动件的一端,所述转动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之间,所述柔性显示装置的柔性屏覆盖于所述第一框体及所述第二框体上,所述转动机构支撑于所述可折弯区域的背面,所述转动机构通过沿两个所述转动中心轴转动,所述可折弯区域随所述转动机构弯折,在所述柔性屏弯折的过程中,所述柔性屏的可折弯区域的屏体层位于所述柔性屏的中性层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转动中心轴均为虚拟轴,两个所述虚拟轴均位于所述柔性屏的中性层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转动组件的支撑框与转动架之间的转动中心轴位于所述柔性屏的中性层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转动组件的转动架与对应的支撑框之间的转动中心轴与所述转动机构的两个转动中心轴重合。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转动架的转动能带动驱动齿轮转动,以带动齿轮组件转动使另一转动架的驱动齿轮转动而带动所述另一转动架同步转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屏还包括贴设于屏体层的背面的支撑膜、盖设于屏体层的正面的一盖板,以及层叠于支撑膜与转动机构之间的两个支撑板,当所述第一框体与所述第二框体呈展平状态时,两个所述支撑板的正面处于同一平面上。

说明书 :

柔性显示装置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的显示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及设置有所述柔性显示装置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柔性显示屏由于具有可折叠、曲面、柔性和可拉伸等优点,广泛地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现有的柔性显示屏一般通过单转动中心转轴实现折叠。然而,单转动中心转轴的柔性显
示屏在弯折时,柔性显示屏的弯折区域会受到较大的拉扯力,容易造成所述柔性显示屏损
坏,影响所述柔性显示屏的功能。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防止柔性显示屏损坏的柔性显示装置,以及设置有所述柔性显示装置的电子装置。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包括柔性屏及转动机构,所述柔性屏包括可折弯区域,所述转动机构支撑于所述可折弯区域的背面,所述转动机
构设置有平行间隔的两个转动中心轴,所述转动机构通过沿两个所述转动中心轴转动,所
述可折弯区域随所述转动机构弯折,在所述柔性屏弯折的过程中,所述柔性屏的可折弯区
域的屏体层位于所述柔性屏的中性层位置。
[0005]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第一框体、第二框体及柔性显示装置,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包括柔性屏及转动机构,所述柔性屏包括可折弯区域,所述转动机构设置有平行
间隔的两个转动中心轴,所述转动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之间,所述柔性显
示装置的柔性屏覆盖于所述第一框体及所述第二框体上,所述转动机构支撑于所述可折弯
区域的背面,所述转动机构通过沿两个所述转动中心轴转动,所述可折弯区域随所述转动
机构弯折,在所述柔性屏弯折的过程中,所述柔性屏的可折弯区域的屏体层位于所述柔性
屏的中性层位置。
[0006] 本发明电子装置的转动机构设置间隔的两个转动中心轴,所述电子装置通过沿两个转动中心轴弯折或展平,柔性屏的可折弯区域能随所述转动机构弯折或展平,柔性屏的
屏体层位于所述柔性屏的中性层位置。当电子装置通过转动机构折弯时,所述柔性屏的可
折弯区域弯曲,由于所述屏体层位于所述柔性屏的中性层位置,因此,所述屏体层受到的应
力较少,从而提高了屏体层的耐弯折性,避免柔性屏的损坏,增长了所述柔性屏的使用寿
命。

附图说明

[0007]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
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08] 图1是本发明电子装置的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09] 图2是图1中沿II‑II线的剖视图。
[0010] 图3是图1中的电子装置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1] 图4是图2中的转动机构的转动主体与壳体的分解示意图。
[0012] 图5是图4中转动机构的转动主体的立体分解示意图,所述转动主体包括一对转动组件及齿轮组件。
[0013] 图6是图5中的其中一转动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14] 图7是图5中的另一转动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15] 图8是图2中的电子装置的部分组装示意图。
[0016] 图9是图1中沿IX‑IX线的剖视图。
[0017] 图10是图1中的电子装置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0018] 图11是图10中的沿XI‑XI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0]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图1是本发明电子装置的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沿II‑II线的剖视图。本发明的其中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包括一壳体
20及设置于所述壳体20的正面上的一柔性屏30。所述壳体20包括一第一框体21、一第二框
体23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框体21与所述第二框体23之间的一转动机构25。所述柔性屏30设置
于第一框体21、第二框体23及转动机构25上。柔性屏30设置有对应所述转动机构25的一可
折弯区域31,以及连接于可折弯区域31相对的两侧的两个非折弯区域33,两个非折弯区域
33的背面分别贴合于第一框体21及第二框体23的正面,转动机构25支撑在柔性屏30的可折
弯区域31的背面。转动机构25设置间隔的两个转动中心轴L,转动机构25通过两个所述转动
中心轴L使第一框体21与第二框体23弯折或展平,柔性屏30随第一框体21与第二框体23弯
折或展平。在柔性屏30弯折或展平的过程中,柔性屏30的屏体层34位于所述柔性屏30的中
性层位置。所述屏体层34是柔性屏30的显示图像的主体。
[0021] 本实施例中,两个转动中心轴L均为虚拟轴,两个转动中心轴L间隔且均位于所述柔性屏30的中性层位置。
[0022] 所述中性层是指柔性屏30在弯曲的过程中,柔性屏30的外层受拉伸,柔性屏30的内层受挤压,在其断面上有一个不受拉伸,又不受挤压的过渡层,所述过渡层的应力很少,
所述过渡层即为中性层。本发明中的屏本层34位于所述中性层位置,以提高所述屏体层34
的耐弯折性。
[0023] 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为手机。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可以是但不限于无线电电话、寻呼机、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
器的PDA。
[0024]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100的转动机构25设置间隔的两个转动中心轴L,电子装置100通过沿两个转动中心轴L弯折或展平,柔性屏30能随所述转动机构25弯折或展平,柔性屏30
的屏体层34位于所述柔性屏30的中性层位置。当电子装置100通过转动机构25折弯时,所述
柔性屏30的可折弯区域31弯曲,由于所述柔性屏30的屏体层34位于所述柔性屏30的中性层
位置,因此,所述屏体层34受到的应力较少,从而提高了屏体层34的耐弯折性,避免柔性屏
30的损坏,增长了所述柔性屏30的使用寿命。
[0025] 本实施例中,柔性屏30的可折弯区域31弯曲时,所述可折弯区域31的横截面呈U形。
[0026] 在其他实施例中,柔性屏30的可折弯区域31弯曲时,可折弯区域31的横截面可以呈水滴形,从而减少厚度电子装置100弯折后的厚度。
[0027] 如图2所示,柔性屏30还包括贴设于屏体层34的背面的一支撑膜36、盖设于屏体层34的正面的一盖板37,以及层叠于支撑膜36与转动机构25之间的两个支撑板38。所述柔性
屏30层叠于两个所述支撑板38上,支撑膜36通过光学胶、UV胶、背胶等胶体贴设于屏体层34
的背面。支撑膜36可以是PET膜、PI膜、PC膜等。支撑膜36与第一框体21之间层叠有支撑板
38,以使柔性屏30与第一框体21牢固连接;支撑膜36与第二框体23之间层叠有另一支撑板
38,以使柔性屏30与第二框体23牢固连接。支撑板38是柔性支撑片,支撑板38可以是薄金属
片如铜箔、液态金属片、记忆合金片、塑胶片或其他符合材料制成的薄片。本实施例中,支撑
板38是薄钢片。
[0028] 盖板37是透光的、且耐弯曲的薄片,本实施例中,盖板37为超薄玻璃盖片,所述超薄玻璃盖片的厚度为微米级。超薄玻璃盖片具有较好的耐弯曲性、高强度、高硬度等优点,
当超薄玻璃盖片贴设于屏体层34的正面时,所述超薄玻璃盖片不仅可以随柔性屏30弯曲或
展平,并且可以有效地抵御外部物件对超薄玻璃盖片划伤,不易出现磨损的情况。其次,超
薄玻璃盖片的弹性模量较低,可将其直接粘贴在柔性屏30的正面,在柔性屏30弯曲时可跟
随柔性屏30一起同步或近似同步拉伸,从而避免柔性屏30在弯曲时由于拉伸幅度差异较大
导致出现破损的情况。另一方面,所述超薄玻璃盖片的透光率高,方便柔性屏30的光线的射
出,且长时间使用后,所述超薄玻璃盖片也不会出现变色等老化问题。
[0029] 在其他实施例中,盖板37也可以是柔性的透明盖板
[0030] 本发明中的所述正面指面朝所述柔性屏30的出光面的面,所述背面指背朝所述柔性屏的出光面的面。
[0031] 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7,转动机构25包括两个转动组件250、位于两个转动组件250之间齿轮组件256及用于安装转动组件250和齿轮组件256的壳体259。每一转动组件250包
括支撑框251及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框251上的转动架253。每一转动组件250的支撑框251
与转动架253之间的转动中心轴是虚拟轴,且位于所述柔性屏30的中性层位置,以提高所述
柔性屏30的耐弯曲性,且能保证柔性屏30最大程度不受损。每一转动架251上设置有啮合于
齿轮组件256的驱动齿轮2570,其中一转动架251相对于对应的支撑框253转动,以带动相应
的驱动齿轮2570转动,所述驱动齿轮2570带动齿轮组件256转动实现两个转动组件250的转
动架253的同步转动。
[0032] 如图3所示,第一框体21于邻近第二框体2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收容槽211,第二框体23于邻近第一框体2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收容槽231,当第一框体21与第二框体23处于展
平状态时,转动机构25收容于第一收容槽211与第二收容槽231围成的空间内。第一框体21
的正面邻近所述第一收容槽211处开设有第一安装槽213,第一安装槽213用于安装其中一
转动架253远离对应的支撑框251的一端,第一安装槽213的底面开设有若干锁固孔214;第
二框体23的正面邻近第二收容槽231处开设有第二安装槽233,第二安装槽233用于安装另
一转动架253远离对应的支撑框251的一端,具体的,第二安装槽233的底面开设有若干锁固
孔234。如图4所示,外壳259包括矩形的基板2591,以及位于基板2591相对的两侧边的两个
弧形的侧板2593,基板2591及两个侧板2593共同围成一安装空间2594,转动组件250及齿轮
组件256收容于安装空间2594内。两个侧板2593的内表面相对的两端分别向安装空间2594
内凸设连接块2595,每一连接块2595上开设有连接孔2596。外壳259的内表面于两个连接块
2595之间分别开设有若干避让槽2597,这些避让槽2597用于避让齿轮组件256。
[0033] 请一并参阅图5至图7,支撑框251包括正面2510及背面,所述背面能贴合于外壳259的内表面上。支撑框251的一端面开设有若干轴孔2511,这些轴孔2511用于连接齿轮组
件256。本实施例中,支撑框251面朝齿轮组件256的端面开设有相互间隔的四个轴孔2511。
所述背面对应外壳259上的连接块2595开设有连接口2513,连接块2595能收容并连接于连
接口2513内。支撑框251的正面上开设有对应连接孔2596的通孔2514,通孔2514为沉头孔,
以便收容锁固件的头部。支撑框251的正面2510的中部沿柔性屏30的转动中心轴的轴向开
设有平行间隔的两个收容槽2515,每一收容槽2515的横截面为圆弧形。支撑框251的正面
2510远离通孔2514的一侧相对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一收容空间2516及一导槽2517,收容空间
2516远离轴孔2511,导槽2517邻近轴孔2511,收容空间2516及导槽2517均穿通收空槽2515
及支撑框251的背面。收容空间2516内远离通孔2514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杆2512,定位杆2512
相对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收容空间2516相对的两个内壁,且定位杆2512与正面2510相隔一段
距离。支撑框251于收容空间2516相对的两个内壁上朝收容空间2516内凸设有一对圆弧形
的第一转动筋2518,第一转动筋2518的轴心线与转动组件250的转动中心轴的轴心线重合;
支撑框251于导槽2517的内壁上凸设有第二转动筋2519,第二转动筋2519的轴心线与转动
组件250的转动中心轴的轴心线重合。
[0034] 转动架253包括转动件255及连接件257,连接件257卡接、螺接或胶接于转动件255,或者连接件257与转动件255一体成型制成。转动件255概呈条形状,转动件255的一端
凸设有一转动块2551,转动块2551的模截面呈圆弧形,转动块2551能转动收容于支撑框251
的收容空间2516内。转动块2551相对的两侧面上开设有一对第一弧形槽2552,一对第一弧
形槽2552对应支撑框251的收容空间2516内的一对第一转动筋2518,第一弧形槽2552的轴
心线与所述转动组件250的转动中心轴的轴心线重合。转动件255的正面对应转动块2551处
开设有连接槽2553,连接槽2553的底面开设有连接孔。转动件255远离转动块2551的一端设
置有安装板2554,安装板2554的正面开设有若干安装孔2555,安装孔2555为沉头的通孔。转
动件255的背面于转动块2551与安装板2554设有定位槽,转动件255的正面对应定位槽处设
置有加强板,加强板能增强转动件255的强度。
[0035] 连接件257包括条形的连接板2571及凸设于连接板2571背面的导板2573,驱动齿轮2570设置于连接板2571一端的背面,本实施例中,驱动齿轮2570的横截面为扇形齿轮,所
述扇形齿轮设置于所述连接板2571面朝所述转动件255的一侧,具体的,驱动齿轮2570的齿
牙是在连接板2571的背面沿轴向圆周阵列成圆弧形。连接板2571的背面远离驱动齿轮2570
的一端凸设有连接块2574,连接块2574的正面开设有沉头孔2575。导板2573位于驱动齿轮
2570与连接块2574之间,导板2573垂直于连接板2571的长度方向,导板2573呈半圆形,导板
2573能转动地收容于支撑框251的导槽2517内,导板2573的侧面开设有对应支撑框251的导
槽2517内的第二转动筋2519的第二弧形槽2577,第二弧形槽2577的轴心线与转动组件250
的转动中心轴的轴心线重合。
[0036] 如图5所示,齿轮组件256包括平行间隔的一对第一传动齿轮2561,以及位于一对第一传动齿轮2561之间的一对第二传动齿轮2563,一对第一传动齿轮2561分别啮合于一对
转动组件250的驱动齿轮2570;一对第二传动齿轮2563相互啮合,且一对第二传动齿轮2563
分别啮合于一对第一传动齿轮2561。每一第一传动齿轮2561套接于一第一转轴2562上,每
一第二传动齿轮2563套接于一第二转轴2564上,第一转轴2562平行于第二转轴2564,第一
转轴2562及第二转轴2564相对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至少一对转动组件250之间。具体的,第一
转轴2562及第二转轴2564相对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对应的轴孔2511内。本发明中,
第一传动齿轮2561、第二传动齿轮2563及驱动齿轮2570均采用直齿轮。
[0037] 组装转动机构25时,先组装每一转动组件250,具体的,将连接件257的连接块2574放置于转动件255的连接槽2553内,提供锁固件穿过沉头孔2575锁固于连接槽2553的底面
的连接孔内,以将连接件257固定于转动件255上,连接板2571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转动
件255的长度方向;将转动架253的转动块2551及导板2573分别插入支撑框251的收容空间
2516及导槽2517内,连接板2571上的驱动齿轮2570收容于对应的收容槽2515内,并使一对
第一转动筋2518滑动地收容于转动块2551的一对第一弧形槽2552内,且第二转动筋2519也
滑动收容于导板2573的第二弧形槽2577内。此时,转动架253可转动地连接于支撑框251上。
再将齿轮组件256安装于一对转动组件250之间,具体的,将齿轮组件256放置于一对转动组
件250之间,使一对第一传动齿轮2561上的第一转轴2562正对每一转动组件250上外侧的两
个轴孔2511,使第一转轴2562相对的两端分别插入对应的轴孔2511内;一对第二传动齿轮
2563上的第二转轴2564正对每一转动组件250上中间的两个轴孔2511,使第二转轴2564相
对的两端分别插入对应的轴孔2511内。此时,一对第一传动齿轮2561分别啮合于两个驱动
齿轮2570,一对第二传动齿轮2563相互啮合且分别啮合于一对第一传动齿轮2561。再将一
对转动组件250及齿轮组件256放置于外壳259内,两个连接块2595分别插入一对转动组件
250的连接口2513内,提供若干锁固件分别穿过对应的支撑框251的通孔2514,锁固于对应
的连接孔2596内,使一对转动组件250固定于外壳259内,第一传动齿轮2561及第二传动齿
轮2563的外周部分收容于对应的避让槽2597内。
[0038] 组装完成的每一转动组件250的支撑框251与转动架253通过相互配合的第一弧形槽2552与第一转动筋2518连接来实现相互转动,第一弧形槽2552开设于转动架253上,第一
转动筋2518设置于支撑框251上。转动架253与支撑框251之间的转动轴是虚拟轴,虚拟轴的
轴心线位于转动组件250的外部,且所述虚拟轴的轴心线与第一弧形槽2552及第二弧形槽
2577的轴心线重合。
[0039]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弧形槽也可以开设于支撑框251上,第一转动筋也可以设置于转动架253上,具体的,所述第一弧形槽开设于所述支撑框251的收容空间2516的内壁上,
所述第一转动筋凸设于转动块2551上,所述第一转动筋能滑动地收容于第一弧形槽内,使
转动架253与支撑框251之间转动连接。
[0040]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弧形槽也可以开设于支撑框251上,第二转动筋也可以设置于转动架253上,具体的,所述第二弧形槽开设于所述支撑框251的导槽2517的内壁上,所述
第二转动筋凸设于导板2573的侧面上,所述第二转动筋能滑动地收容于第二弧形槽内。
[0041] 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件257还可以通过卡接方式、或胶接方式固定于转动件255上。
[0042] 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件257与转动件255也可以一体成型制成。
[0043] 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9,组装所述电子装置100时,将第一框体21与第二框体23齐平,使第一收容槽211与第二收容槽231围成一空间;将转动机构25放置于所述空间内,使一
对转动组件250的安装板2554分别收容于第一安装槽213及第二安装槽233内,若干锁固件
分别穿过安装板2554上的安装孔2555锁固于对应的锁固孔214、234内。此时,第一框体21与
第二框体23呈展平状态,每一转动件255定位于对应的定位杆2512上,即定位杆2512定位于
转动件255背面的所述转动块2551与所述安装板2554之间的定位槽内。将两个支撑板38分
别贴合于第一框体21及第二框体23的正面,由于电子装置100上的锁固件的头部均收容于
对应的沉头孔内,从而能使两个所述支撑板38的正面处于同一平面上。将柔性屏30的背面
贴合于支撑板38的正面,即电子装置100组装完成,转动架253与对应的支撑框251之间的转
动轴的轴心线位于柔性屏30的中性层位置。
[0044] 请一并参阅图10及图11,需要折弯所述电子装置100时,对电子装置100的第一框体21及第二框体23至少其中一个施加折弯的力,如图11中对第二框体23施加折弯的力F1,
能使连接于第一框体21和第二框体23上的转动件255朝相互邻近的方向转动,每一转动件
255与对应的支撑框251之间的转动中心轴的轴心位于柔性屏30的中性层位置,柔性屏30的
屏体层34位于所述柔性屏30的中性层位置。具体的,固定于第二框体23上的转动件255朝第
一框体21的方向逆时钟转动,带动转动件255的驱动齿轮2570逆时钟转动,驱动齿轮2570带
动对应的第一传动齿轮2561顺时钟转动,第一传动齿轮2561带动对应的第二传动齿轮2563
逆时钟转动,第二传动齿轮2563带动另一第二传动齿轮2563顺时钟转动,另一第二传动齿
轮2563带动对应的另一第一传动齿轮2561逆时钟转动,所述另一第一传动齿轮2561带动对
应的另一驱动齿轮2570顺时钟转动,使第一框体21上的转动件255顺时钟转动,以实现转动
机构25联动,从而使第一框体21与第二框体23相互邻近,以完成弯折。折弯过程中,转动架
253与对应的支撑框251之间的转动轴的轴心线位于柔性屏30的中性层位置,柔性屏30的屏
体层34位于所述中性层位置。
[0045] 在折弯所述电子装置100时,也可以对第一框体21施加折弯的力,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框体21上的转动件255朝向第二框体23顺时钟转动以带动对应的驱动齿轮2570顺时钟转
动,驱动齿轮2570带动对应的第一传动齿轮2561逆时钟转动,第一传动齿轮2561带动对应
的第二传动齿轮2563顺时钟转动,第二传动齿轮2563带动另一第二传动齿轮2563逆时钟转
动,所述另一第二传动齿轮2563带动对应的另一第一传动齿轮2561顺时钟转动,所述另一
第一传动齿轮2561带动对应的另一驱动齿轮2570逆时钟转动使第二框体21上的转动件255
逆时钟转动,以实现转动机构25联动,从而使第一框体21与第二框体23相互邻近,以完成弯
折。折弯过程中,转动架253与对应的支撑框251之间的转动轴的轴心线位于柔性屏30的中
性层位置,柔性屏30的屏体层34位于所述中性层位置。
[0046] 在折弯所述电子装置100时,也可以一同对第一框体21及第二框体23施加折弯的力,以连接于第一框体21和第二框体23上的转动件255朝相互邻近的方向转动。折弯过程
中,转动架253与对应的支撑框251之间的转动轴的轴心线位于柔性屏30的中性层位置,柔
性屏30的屏体层34位于所述中性层位置。
[0047] 当需要展平电子装置100时,对电子装置100的第一框体21及第二框体23至少其中一个施加展平的力,能使连接于第一框体21和第二框体23上的转动件255朝相互远离的方
向转动,每一转动件255与对应的支撑框251之间的转动中心轴的轴心位于柔性屏30的中性
层位置,柔性屏30的屏体层34位于所述柔性屏30的中性层位置。具体的,固定于第二框体23
上的转动件255朝远离第一框体21的方向顺时钟转动,带动转动件255的驱动齿轮2570顺时
钟转动,驱动齿轮2570带动对应的第一传动齿轮2561逆时钟转动,第一传动齿轮2561带动
对应的第二传动齿轮2563顺时钟转动,第二传动齿轮2563带动另一第二传动齿轮2563逆时
钟转动,所述另一第二传动齿轮2563带动对应的另一第一传动齿轮2561顺时钟转动,所述
另一第一传动齿轮2561带动对应的另一驱动齿轮2570逆时钟转动使转动机构25联动,从而
使第一框体21与第二框体23相互远离,以完成展平。
[0048] 在展平所述电子装置100时,也可以对第一框体21施加展平的力,固定于第一框体21上的转动件255朝远离第二框体23的方向逆时钟转动,使固定连接转动件255上的驱动齿
轮2570逆时钟转动,驱动齿轮2570带动对应的第一传动齿轮2561顺时钟转动,第一传动齿
轮2561带动对应的第二传动齿轮2563逆时钟转动,第二传动齿轮2563带动另一第二传动齿
轮2563顺时钟转动,另一第二传动齿轮2563带动对应的另一第一传动齿轮2561逆时钟转
动,另一第一传动齿轮2561带动对应的另一驱动齿轮2570顺时钟转动,从而使第一框体21
与第二框体23相互远离,以完成展平。
[0049] 展平所述电子装置100时,也可以一同对第一框体21及第二框体23施加展平的力,以使连接于第一框体21和第二框体23上的转动件255朝相互邻近的方向转动。
[0050] 在转动机构25从展平状态至完全弯折状态之间的任一弯折状态,由于齿轮组件256的齿轮之间具有摩擦阻尼力,因此,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转动机构25能在上述任一弯
折状态下进行定位。
[0051] 本发明由于采用直齿轮啮合的方式联动,相比于采用斜齿轮啮合联动的方式而言,不需要很高的制造精度,可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
[0052] 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一个转动组件250中的支撑框251的导槽2517及第二转动筋2519均可以省略;连接件257上对应的延伸板2573及第二弧形槽2577均可以省略。
[0053] 以上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
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